钛合金稀土阳极化成膜过程的电化学研究
钛合金阳极氧化

钛合金阳极氧化钛是地壳中储量较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在地壳中的丰度约为0.64%,在结构金属中仅次于铝、镁和铁居第四位,1791 年英国矿物爱好者W.Gregoy 在黑色磁铁矿中发现了化学元素Ti,在分析这种钛铁矿时把它称为Menachanite;1795 年,德国化学家Klaproth 在分析匈牙利Boinik 出产的一种红金石时,发现一种新的金属,称其为titanium。
钛及钛合金在工程上应用较晚,直到1952 年才正式作为结构材料使用,这主要是因为钛和氧、氮、氢和碳等元素有很强的亲和力,并易产生化学作用,致使钛及其合金的生产成本较高的缘故。
近年来钛及钛合金因其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钛合金作为工程结构材料,与其它金属相比,钛合金具有密度小,相当于铁的57%;比强度高,如Ti-6A1-4V 钛合金的比强度为21.7,而LY12 铝合金为16.7;高耐酸性,纯钛在硝酸以及在常温5 %以下的硫酸、盐酸、磷酸中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在海水中几乎不被腐蚀;同时钛合金拥有优良的高、低温力学性能,TC11钛合金能在600 ℃的高温下长期稳定工作,在-200 ℃低温下仍能保持很好的塑性;另外,钛合金还具有无磁、良好的弹性、形状记忆、吸氢、超导、低阻尼、高抗冲击强度、耐压、抗震、与复合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等性能。
钛及其合金作为21 世纪最重要的工程金属,以其优异的性能而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舰船、汽车、医疗、化工等行业。
但钛合金不耐磨,与其它金属易产生接触腐蚀等问题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适当的表面处理以增强钛合金的耐蚀性、耐磨性及装饰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钛合金表面处理技术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工艺复杂、成本高、电解液对环境不友好等。
钛合金的特性(1)钛合会的最主要性能之一是密度小,比强度高。
钛的密度为4.5 g/cm 3,在常用金属中只有铝的密度为2.7 g/cm’比它轻,但铝合金的强度较低,而低碳锏7.86 g/ca。
钛及钛合金阳极氧化着色工艺及其电源的研究

即阳极氯化膜凝有多孔性和强吸附性,封闭处理提高了篡抗污性、防护性、绝缘性和瓣磨程。
3,2瑰疆对铁合金鬻援氧纯遘罄薛影噙翳测钛合鑫TCl0绒健羞爨瞧压与襞氆貘频篷鼹关系懿表3。
2:各瞧基下TCIO麓极氧化着色膜颜色图如图3.1:表3。
2TCIO麓位着色窀压与羲色貘颜色豹关系Tab.3.2Therelationshipbetweenanodevoltageandlhecolorofoxidizationfilm——+。
‘4“~…氧化电压(V)102030405060708090100110紫深淡红玫蓝黄淡灰氧化膜颜色蓝嬷蓝黄瑰紫绿缀绿罄彦彦氆省色红色聋彦岂謦3。
i氧诧瞧压与氧纯簇羧色对照瀚Fig.3.1Correspondingpictureofoxidizingvoltagewithfilmcolor表3.3钛及钛合盒氧纯满色电艇精度与着色膜颜色色羞的关系Tab.3.3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colordifferenceofoxidizationfilmandanodevoltageprecision塑垦塑蓬!垒!照董堕l38:25一-84..00~-2195.:753250075518.47一4.~25.…1。
嘶粼i:瓣‘:嬲;豫。
s不同氧化电压精度下所得氧化膜色差数据如表3.3所示;从袭3.3可以看出,采用各种电压精度的电源进行阳极氧化所获得的氧化膜的颜色是有靛异的,图3.2列出了电压精度程0。
07V,0。
05V,0.04V瓣瓣毪差效暴;淡3.3中,鞭投氧亿簇颜夔色差随电源电压精度的提高两下降,当氧化电压为30±O.05V时,氧化膜色差值为5.7l。
(a)o.07V电压精度(b)o.05V电源精度(c)0.04V电源精艘图3.2不同电源糟度阳极氧化膜色差效果图Fig.3,2Thecolordifferencepictureofanodefilmoxidizedbydifferentvoltageprecision对照图3.2可以看出直观上,阳极氧化电压精度在0.05V时,所得到的氧化膜颟色色簇爆肉眼已较难分辨。
钛表面等离子体电解氧化制备的Ca-P-Si生物活性陶瓷膜的电化学性能

GUO Ka i ,YU Ha i l o n g ,TANG En l i n g ,W ANG Me n g ,HE Li p i n g ,LI U S h u h u a
( 1 S c h o o l o f Eq u i p me n t e n g i n e e r i n g ,S h e n y a n g Li g o n g Un i v e r s i t y,S h e s o f t h e p o t e n t i o d y n a mi c p o l a r i z a t i o n c u r v e s a n d t h e a h e r n a t i n g - c u r r e n t i mp e d a n c e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Ca - P - S i c o a t e d s a mp l e a c h i e v e d
n i u m ,b o t h o f wh i c h we r e i mm e r s e d i n t o Ha n k’ s s i mu l a t e d b o d y f l u i d a t 3 7℃ 。we r e a n a l y z e d b y e l e c t r o c h e mi c a l e x p e r i me n t . Th e r e —
钛合金新型阳极氧化及电镀工艺研究

钛合金新型阳极氧化及电镀工艺研究【摘要】钛合金在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钛合金自身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这也就得益于钛合阳极氧化与电镀工艺技术。
阳极氧化及电镀工艺能够有效提升钛合金表面硬度,强化其装饰性效果,且对增强其耐磨性与可焊接性具有重要价值,是确保钛合金应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的主要工艺技术。
作为钛合金使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阳极氧化及电镀工艺具有重要价值,为探讨钛合金新型阳极氧化及电镀工艺,文章展开相关理论及技术工艺研究,以为当下钛合金电镀工艺技术提供优化措施。
【关键词】钛合金新型阳极氧化电镀工艺钛合金作为工程金属,其性能优异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化工等行业中。
但钛合金不耐磨,且与其他金属接触容易出现腐蚀问题,这也就限制着钛合金的应用。
为提升钛合金表面耐腐蚀性、耐磨性与装饰性,需要就其表面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应用。
传统钛合金表面处理技术工艺复杂,且部分技术成本较高,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限制性,因此文章就钛合金表面处理问题及新型钛合金表面处理工艺进行研究分析。
一、钛合金新型阳极氧化技术1.1技术概况阳极氧化是钛合金常用的一种表面防护处理方法。
钛的阳极氧化主要是指以电化学方式使阳极上生成氧,并与阳极钛表面产生反应形成氧化膜。
研究表明,包含钛金属在内的众多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均能能通过阳极氧化处理形成保护膜,其中以钛合金为主的金属材料商业价值较高,被广泛进行阳极氧化技术的处理。
微弧氧化作为钛合金阳极氧化技术,此项技术在钛合金中的应用主要是将碳合金放置于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利用电化学方法,采用高压大电流的阳极氧化,在阳极氧化电压超过临界值后,钛合金材料表面的初始氧化膜被破坏,从而产生微区弧光放电并在瞬间形成超高温区域,在此过程中钛金属能够不断进行相关反应,从而形成非金属陶瓷膜。
1.2钛合新型金阳极氧化技术钛合金新型抑弧阳极氧化工艺作为此次研究的新型阳极氧化技术,其主要是将钛合金放置于自行研发的符合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的处理。
钛合金阳极化工艺及膜层性能测试

钛合金阳极化工艺及膜层性能测试
吴筱兰;李勇亭;谢超英
【期刊名称】《教练机》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运用表面处理技术对钛及其合金进行表面改性,从而得到多种彩色膜和厚膜,同时对氧化膜的各种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为钛合金阳极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总页数】6页(P15-20)
【作者】吴筱兰;李勇亭;谢超英
【作者单位】洪都航空工业集团,上海交大,上海,200240;洪都航空工业集团,上海交大,上海,200240;洪都航空工业集团,上海交大,上海,2002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V2
【相关文献】
1.钛合金阳极化工艺研究 [J], 邹松华
2.钛合金黑色阳极化工艺 [J], 邓文;刘可
3.钛合金蓝色阳极化缺陷检测及加工工艺研究 [J], 黄强
4.铝合金直流法硬质阳极化膜层工艺与性能研究 [J], 杨震坤;王红霞;权雨
5.钛及钛合金表面沉积TiCN膜层的工艺 [J], 李争显;于振涛;周颖刚;张利红;于领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铝合金表面电解沉积稀土转化膜工艺研究

铝合金表面电解沉积稀土转化膜工艺研究铝合金表面电解沉积稀土转化膜工艺研究是一种新型的表面处理工艺,它是以稀土元素为原料,利用电解沉积技术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稀土转化膜。
该技术可以满足不同表面性能要求,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船舶等行业。
电解沉积稀土转化膜是利用电解技术在金属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稀土转化膜。
稀土转化膜的原理是:在金属表面上先形成一层阳极氧化膜,然后将稀土元素充入电解液中,通过阴极的作用使稀土元素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膜。
稀土转化膜的特点是膜厚较薄,扩散系数低,耐腐蚀性好,能提升表面硬度和抗摩擦性能。
电解沉积稀土转化膜是一种新型的表面处理工艺,它可以满足不同表面性能要求,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船舶等行业。
由于稀土转化膜可以增强表面抗腐蚀性,因此该技术可以提高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和磨损性能,在船舶、飞机等行业中的应用尤为广泛。
电解沉积稀土转化膜的工艺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电解液的研究:电解液主要包括稀土元素,一般可以采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钠混合溶液,也可以选择氯化钙和氯化钠混合溶液,以确保沉积效果。
(2) 沉积温度研究:沉积温度是影响沉积膜厚度和性能的重要因素,一般可以采用50~60℃的温度沉积,以保证膜厚和性能。
(3) 电流密度研究:电流密度是影响沉积速度和膜厚的重要因素,一般可以选择0.5~1.5A/dm2的电流密度,以保证沉积效果。
(4) 膜厚研究:由于稀土转化膜的厚度较薄,一般无需进行膜厚测量,但如果要获得较厚的膜厚,可以通过增加沉积时间来调节膜厚。
在实际应用中,电解沉积稀土转化膜工艺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通过控制电解液、沉积温度、电流密度和沉积时间,从而获得优质的稀土转化膜,满足不同表面性能的要求,并为工程应用提供可靠的保证。
厦门大学开发出一种在钛合金表面制备氧化膜的新技术

由于钛合金抗粘连能力和耐磨性较差 ,因此限制 了 其应用范围。从 目 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来看 ,对其 前
进 行 表 面 阳极 氧 化处 理 ,是 改液体系 ,通过控制电压的变化 ,在钛合金表 面得到 了棕 、蓝 、黄 、红、紫 、绿等多种颜色的阳
极 氧化膜 。这项 技术 成本 较 低 ,对环 境 友好 ;氧 化
钛 的提取 技术 及 钛合 金 的进 出 口现 状等 议题 进 行 交
在 连 云港 东 海 开 发 区投 资 5 0 美 元 ,建 立 了全 0 0万
资子公 司东海新时代应用材料有限公司。面对同行 业 的激烈竞争 ,东海新时代应用材料有限公司的战 略发展 目 标是致力于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 的
该项 目产品定位为高精度宽幅板材 。项 目建成
后 ,将解决 国内稀有难熔金属宽幅板带材短缺和依
赖 进 口的局 面 ,巩 固公 司在 稀有 金 属 复合 材 料及 难 熔 金 属 板 带 材 业 务 方 面 优 势 ,大 幅 度 提 高 公 司产 能 ,扩 大公 司产 品市 场 占有率 。
精加 工钛 产 品 。 ( 本刊 通讯 员)
流与讨论 。代表们的报告显示 ,我国的钛工业迎来
了前 所未 有 的发展 高 峰 。大 型 国有企 业 正在 加 大投 入 ,通过 技术 改造 和 扩建 完善 产 业链 ,提升 企 业在
厦门大学开发出一种在钛合金表面制备氧化膜的新技术
厦 门大 学 化学 化工 学 院采用 一 种环 境 友好 的简
维普资讯
囤 内 外 行 生动 焘
西部材料 ‘ ‘ 稀有难熔金属顿带材生产线项目’ ’落户泾河工业园
西部金属 材料股份有 限公 司募集 资金投 资的
“ 有 难熔 金属 板 带 材 生 产 线 项 目”土 建 工 程 开 工 稀 典 礼 于 20 0 8年 5月 8日在 西 安 经 济 技 术开 发 区 泾
《稀土、过渡金属三元配合物的缓蚀性能研究》

《稀土、过渡金属三元配合物的缓蚀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金属腐蚀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缓蚀剂作为一种有效的金属防腐手段,其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稀土元素和过渡金属元素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缓蚀剂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研究稀土、过渡金属三元配合物的缓蚀性能,以期为金属防腐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稀土、过渡金属配合物在缓蚀剂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稀土元素因其特殊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能够与金属表面发生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配合物膜,从而起到缓蚀作用。
过渡金属元素则因其具有未填满的价电子层,能够与腐蚀介质中的氧、硫等元素发生化学反应,有效阻止金属的腐蚀过程。
三元配合物则综合了稀土和过渡金属的优点,具有更高的缓蚀性能。
三、研究内容1. 材料与方法本研究选用稀土元素、过渡金属元素及其配体,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稀土、过渡金属三元配合物。
采用电化学法、失重法等手段,对三元配合物的缓蚀性能进行评估。
2. 结果与讨论(1)电化学法研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定金属试样在含稀土、过渡金属三元配合物的腐蚀介质中的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
结果表明,三元配合物的加入能够显著降低金属的腐蚀电流密度,提高腐蚀电位,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性能。
(2)失重法研究通过失重法测定金属试样在含不同浓度三元配合物的腐蚀介质中的腐蚀速率。
结果表明,随着三元配合物浓度的增加,金属的腐蚀速率逐渐降低,表现出良好的剂量效应。
同时,对比了不同类型三元配合物的缓蚀性能,发现某些特定类型的三元配合物具有更高的缓蚀效率。
(3)表面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金属试样表面的形貌和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三元配合物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配合物膜,有效阻止腐蚀介质的渗透和金属的进一步腐蚀。
此外,通过对配合物膜的化学成分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三元配合物的缓蚀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0-09-27;修订日期:2001-02-16基金项目:国防预研基金(99J12.2.1HK0114)、高校博士点基金(1999000622)资助项目文章网址:http://ww w.hk /hkx b/2001/05/0478/ 文章编号:1000-6893(2001)05-0478-03钛合金稀土阳极化成膜过程的电化学研究刘建华,吴 昊,李松梅,王宾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3教研室,北京 100083)ELECTROCHEMICAL STUDY ON PROCESS OF RARE -EARTH OF Ti -ALLOY ANODIZATIONLIU Jian-hua,WU Hao ,LI Song-m ei,WANG Bing -jie(F aculty 103,Beijing U niver sity o f A ero nautics and A st ro nautics,Beijing 100083,China)摘 要:对钛合金稀土阳极氧化的电化学过程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钛合金稀土阳极氧化的成膜过程;分析了不同硫酸浓度,不同成膜电压条件下,电化学参数的变化,讨论了稀土阳极氧化膜的形成机理;通过对阳极氧化膜的SEM 微观形貌图及其他电化学参数的分析,推断氧化膜为分层结构;在一定温度和电压下,对电极电位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稀土阳极氧化膜的形成过程和导电机制;提出了稀土阳极氧化膜是由具有一定半导体特性和电容性的致密层与多孔层构成的,整个成膜过程中导电是由空穴、铈盐离子和溶液离子共同完成的。
关键词:钛合金;稀土;阳极化;氧化膜;电化学中图分类号:T G 174.41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T he elect ro chemical study w as presented on the pro cess o f a r ar e -ear th T i -allo y a no dic ox idatio n .T he for matio n o f a rar e-ear th T i-alloy ano dization film w as studied.A t different concent rations o f sulfur ic acid a nd different applied vo lt ages,t he v ariatio n o f elect ro chemical param eters w as analy zed respectiv ely.T he pr ocess of r are -eart h T i-allo y ano dization w as discussed,based o n the va ria tio n o f the cur rent density.With the analysis o f SEM micro gr aph o f the o x ide film and other elect ro chemical par ameter s ,t he co nst ruc-tio n o f the ox ide film by layer s w as pr esented.T he pr ocess o f the for mation and the conductive tissue of the ra re-ea rth T i-allo y ano dizat ion film w er e inv est igat ed by studying t he var iat ion of the potential at a cer tain temperat ur e and applied vo lt age.A model o f the for mation o f t he r are -eart h T i-alloy anodization film w as de-scr ibed .T he film wa s co mposed of the po ro us lay er a nd the co mpa ct la yer w ith semico nductiv ity as w ell as capacity.T he conduction cur r ent o f r are-earth T i-alloy ano diza tio n included ho le co nduct ion,ion Ce co nduc-tio n a nd electr oly te io ns conduction.Key words :tita nium a lloy ;r are ear th ;ano diza tio n ;ox ide film ;electro chemistr y 钛及钛合金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它有2个极其优越的性能:高的比强度和高温强度;较强的耐腐蚀能力和易钝化性能[1,2]。
但钛合金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其抗强氧化性或还原性介质腐蚀的能力和阻燃性、耐磨性能受到一定限制[3]。
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将稀土元素应用于钛合金阳极化,以提高氧化膜的性能。
对于钛合金的稀土阳极氧化研究多在氧化工艺的研究,有关其成膜过程的研究还较少。
研究稀土阳极化成膜过程对深入认识钛合金稀土阳极化的规律,改进阳极化工艺,提高阳极氧化膜性能都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阳极氧化过程中电流及电极电位变化的规律,探讨了稀土阳极氧化的成膜过程。
1 实验材料、设备和步骤试验材料采用T C 4钛合金,合金成分为Ti -6Al-4V,其中(质量百分数)Fe 0.30,Si 0.15,C 0.10,O 0.15,N 0.05。
试样采用片材和棒材2种,片材尺寸50m m ×15m m ×1mm ,棒材尺寸为 10m m ×10mm ,用环氧树脂封样。
试样要先打磨,抛光,之后进行前处理和阳极化。
实验仪器:JWY-30C 电源;DR-HW-2型水浴恒温槽;HDV-7型晶体管恒电位仪;LZ3-204型函数记录仪;S-530扫描电镜。
实验内容: 电压为20V,温度23°C,适量铈盐时,改变H 2SO 4浓度为100g /L ,200g /L ,300g /L ,测定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硫酸浓度200g /L ,适量铈盐时,温度23°C ,改变电压为18V ,24V ,30V ,测定电流随时间的变化; 硫酸第22卷 第5期2001年 9月 航 空 学 报ACT A A ERO N A U T ICA ET A ST RON A U T ICA SI NI CA Vo l.22N o.5Sep.2001浓度200g/L,适量铈盐,温度23°C,电压20V,采用三电极体系,以饱和甘汞电极为标准电极,测定钛合金表面电极电位的变化。
用扫描电镜观察不同电压下的钛合金稀土阳极化膜的微观形貌。
所有实验药品均采用分析纯。
2 结果与讨论(1)硫酸浓度对成膜过程的影响 电压为20V ,温度23°C ,适量铈盐时,硫酸浓度的变化对电流密度-时间曲线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 硫酸浓度对电流与时间关系的影响F ig.1 Effects o f co ncentr atio n of sulfur ic acid oncur rent densit y硫酸在阳极氧化过程中有2个作用:增强溶液的导电作用;对已生成的阳极氧化膜有溶解作用。
由于是恒电压操作,成膜过程中的电流密度主要与膜层的电阻和溶液的电导性有关。
从图中可以看出,几种硫酸浓度下电流密度的变化趋势基本是相似的,硫酸浓度的不同只是造成电流的峰值不同以及稳定阳极化条件下的电流大小不同。
这说明硫酸在成膜初期,主要是离子传输作用。
初期的电流主要是离子流,随着浓度的提高,参与传输的离子增多,所以电流峰值增加。
当钛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电阻的致密氧化膜后,电流密度迅速下降,直到为0。
由于硫酸溶解作用以及成膜电压的作用,在氧化膜的薄弱处被击穿,又可以进行离子传输,因而又产生电流。
这时的电流一方面是离子流构成,另一方面是由氧化膜的结构发生了一些转变,膜中的导电机制比如氧化膜中的原子空位和进入膜中的铈盐离子参与导电构成电流。
因此决定电流大小的因素不仅仅是硫酸浓度。
200g/L,300g /L 的硫酸其电流密度差别是很小;而且电流在一定时间后趋于稳定可以间接说明这一点。
这是由于氧化膜的溶解与生成达到了平衡,以及氧化膜的导电载体数量相对稳定,使得进行离子流传输的电流稳定。
(2)成膜电压对成膜过程的影响 硫酸浓度200g /L ,铈盐适量,温度23°C 时,不同成膜电压对电流密度-时间曲线影响如图2所示。
图2 成膜电压对电流密度-时间曲线的影响Fig .2 Effects of a pplied v oltag e oncurr ent densit y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的成膜电压下电流密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
最初电流迅速下降,到零电流后又有所上升。
对于这种现象可以有如下的解释:当阳极化开始加电压时,在钛合金表面迅速生成一层有一定电阻且致密的氧化膜,因此电流迅速下降;之后随着氧化膜被溶解和被外加电压击穿,钛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发生某种结构变化,如原子缺损,形成具有一定半导体特性的结构,又重新有电流通过。
同时,铈盐进入氧化膜中提高了氧化膜的电导性。
外加电压的作用是影响膜的半导体特性和铈盐进入氧化膜的量。
图3~图5所示为不同成膜电压下,钛合金稀土阳极化膜的SEM 形貌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随成膜电压的升高,氧化膜的多孔结构越明显。
一般认为成膜电压越高,氧化膜就越厚,由于氧化膜的生成是溶解和生成同时存在的动态平衡,所以会出现多孔结构。
结合上述的不同成膜电压下电流变化的一致性,可以推断在多孔层下有一层具有半导体特性的致密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决定着氧化膜的导电性。
图3 成膜电压18V 时氧化膜的SEM 形貌Fig .3 SEM micro gr aph o f ox ide film at 18V(3)成膜过程中电极电位的变化 温度为479 第5期刘建华等:钛合金稀土阳极化成膜过程的电化学研究图4 成膜电压24V 时氧化膜的SEM 形貌Fig.4SEM micro gr aph o f ox ide film at24V图5 成膜电压30V 时氧化膜的SEM 形貌Fig .5 SEM micro gr aph o f ox ide film at 30V23℃,成膜电压20V 时,电极电位变化如图6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