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农民画现状(程勒)
让农民画这朵民间奇葩在校园绽放(发到网站的资料)

让农民画这朵民间奇葩在校园绽放——南小农民画进课堂纪实东丰不仅是梅花鹿的故乡,也是农民画成长的沃土。
农民画作为一门民间艺术在东丰已经广为流传。
为了让农民画发扬和传承下去,县政府不仅号召全县美术爱好者去画,还让农民画走进校园,让每一个学生熟知农民画,会画农民画,从而真正起到传承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落实农民画进课堂教学工作,东丰县教育局于2012年2月29日举办全县中小学美术教师“农民画进课堂”培训班,对美术教师进行全员培训。
深入了解农民画的内涵和特点,精深了农民画进课堂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地方文化资源,感受地方传统文化的人文魅力,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培养热爱家乡的人文情怀。
一、农民画进课堂有着重要的意义把农民画立足于传承文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把农村、农民的美好生活、爱家乡、尊老爱幼的精神描出来,以美化我们的生活。
同时要立足特色,加强创新,农民画的表现手法上有着地域特点,它的艺术生命在于不断的创新,农民画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更是为了让孩子从小了解民间艺术的真谛,继续发扬乡土文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二、深入了解农民画内涵及特点在内容上主要表现农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在形式上自由随想,在画法上也没有既定的框框,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工具、纸张,总体上呈现出热烈、质朴、明朗、稚拙的民间艺术风格特点,大胆,自由地把农村生活的人或事,景或物表现出来,从而体现民间艺术的乐趣。
三、学校把农民画的发展落到了实处南屯基小学,根据局里的指示和会议精神,以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张扬个性为宗旨,尽快落实“农民画进课堂”这一重要工作。
并结合东丰农民画的起源及三十多年的兴旺与辉煌,展望农民画的未来,指出:农民画进课堂活动既是贯彻新课改理念的表现,增强教学乐趣,大胆尝试让民间艺术走进课堂,启迪学生智慧;又是为了弘扬民间艺术,传承民间文化资源,并为之作出努力的一项教育举措。
要求学生珍惜机会、认真学习、要求美术教师从自身做起,让孩子们看起来,爱起来,学起来,画起来。
中国农民画市场化的发展态势初探

中国农民画市场化的发展态势初探◎李子晶管理科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基数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各行各业包括艺术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发展机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日益完善,广大农村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农民对身边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了自己独立的探求欲望。
农民画的市场化发展也渐渐由小众范围走向大众视野,从20世纪50年代末发展至今,短短几十年,农民画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越来越受到了国内外艺术界领域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
一、我国农民画的发展现状作为通俗画的一种,我国的农民画大多是由热爱绘画的农民朋友出于天性和热爱而自发创立的绘画技巧,出于对周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敏锐目光,以及天然的想象力,形成了独立自主,风格迥异,手法奇特,思维奔放的艺术风格。
广大的农村世界给了农民朋友们无拘无束自由发挥的创作空间,很多农民朋友们通过自己制作的绘画和印画,颇有东方毕加索之美誉,比如说农民自印的纸马、门画、神像以及在炕头、灶头、房屋山墙和檐角绘制的各种信仰图腾及各式各样的吉祥图画。
近年来,还不时有很多现代农民绘制大型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绘画作品,这些不受学院派限制的绘画作品,大多来自于农民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目前,我国农民画自五十年代诞生以来,全国有现代民间画乡一百多个,农民画家一万多名,全国各地逐渐形成了农村、牧区、渔岛、社区的数十个农民画画乡,比如江苏邳县(邳州)、安徽萧县、南京六合等地。
农民画家以自己特有的绘画方式,用自己朴实的画笔勾勒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真实地反映着中国广大农村农民的日常生活,成为中国农村生活变迁记忆的生动直观资料,记录着最广大人民群众对时代的感受。
二、我国农民画的市场化特点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农民画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无论是在报刊还是各种图书杂志上,以及那些在全国各地的优秀作品展出中,到处都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民画家取得的优异成就,这些农民画充满真实的生活情趣,很多被编辑成册,被美术馆或私人收藏,农民画逐渐走上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东丰农民画的当代走向

东丰农民画的当代走向作者:李玉伟来源:《参花·下半月》2016年第12期摘要:经历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东丰农民画艺术从诞生、成长、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了。
四十年来,记录着艰难与振奋、发展与困惑的历史痕迹,最终形成了代表关东地域民间美术的主流,显示出自身艺术的震撼力和凝聚力,发展在中国民间艺术之林中。
东丰农民画的成就,为东丰文化艺术增添了光彩,为推动东丰县新农村建设,开拓农村文化艺术领域,实现农民文化艺术产业化,检验其艺术价值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但是,针对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东丰农民画将如何发展,在当代的走向如何,人们评说不一。
本文就此略谈拙见。
关键词:东丰农民画市场经济发展东丰农民画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
当时,河北束鹿县、江苏邳县等地农民群众凭着对新中国、新生活的热情理想和向往,从形式上的宣传教育出发,用形象绘画形式代替语言,产生了农民画艺术。
60年代及70年代初,陕西户县、上海金山县的农民开始了以生活为主题内容的创作道路。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农民画一度成为服务于政治、社会、生产斗争的“有力武器”。
东丰农民画正是在这个时期受到影响逐步产生和发展的。
由于这期间专业美术工作者的参与,农民画的绘画技法、材料的运用方面更加科学和进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促进了农民画艺术的进步和发展,东丰农民画也在这个时期接受了检验,并逐步发展。
东丰农民画艺术以其朴实、清新、浓郁的地域乡土气息和农民艺术的创作主题精神,迅猛地在全国各地扩展,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东丰农民画走进了国内外艺术殿堂,同中外艺术家的大作同堂展出;农民画家在国内外高等学府讲学,接受高规格嘉奖,受邀出国访问交流,世界各国艺术家接踵而至,到东丰县农民画乡寻根采访。
这一切,都标志着东丰农民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东丰农民画的实践表明,只要我们坚定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深入挖掘,研究传统文化的根脉,一定能创作出有“高峰”的作品。
“画”出脱贫路

“画”出脱贫路作者:周垂升来源:《新长征》2019年第05期“东丰农民画以关东地区民俗为养分,融合汉、满等北方民族文化元素,可以说农民画是生产者的艺术,它有着真诚无伪、质朴稚拙的特点,形象质朴、色彩明快、构图饱满……”站在台上的姜书记绘声绘色地为村民讲授农民画的历史。
姜书记名叫姜海杰,从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成长为农民画家,而现在的他又是一名走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
2016年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姜海杰被东丰县文广新局选派到东丰镇今胜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一向有着创作灵感的他,回归到曾经生长的土地,便把今胜村变成了他挥洒笔墨的“舞台”,文化扶贫和精神扶贫的构想在姜海杰心中渐渐勾勒。
今胜村位于东丰县西城花海,过往游客繁多,花海飘香,风景宜人,加之村内绘制有300平方米的农民画文化墙,有着村在花中、画在村中的美丽景色。
姜海杰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农民画艺术工作者,驻村工作后,结合他自身的技术特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农家乐中开设农民画体验室,免费组织农民和美术爱好者进行培训,以扶技术、增本领、融文化的理念促脱贫、带民富。
仲维权是今胜村一组的村民,已经50岁的他仍痴迷美术,姜海杰驻村后得知情况,积极对仲维权进行专业辅导培训,圆了仲维权多年的梦想。
在姜海杰的带领下,仲维权的绘画技艺进步较快,现在已经能独立创作,个人作品《人勤春早》入围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
“姜书记”“姜画家”“姜老师”的名字在今胜村也随之逐渐变得家喻户晓。
四组的贫困户乔茂贵的孙女乔俊希、王福友的孙女王晓旭在县第三中学读书,一直想考艺术类学校,但是高额的学习费用让本身贫困的家庭望而却步,在日常走訪时姜海杰了解到情况后主动承担起了辅导工作,减少了贫困户的家庭负担,得到了贫困户的充分肯定。
本着先学基础、再学构图,逐步形成商品画及农民画衍生品的原则,姜海杰不断扩大创作队伍,不仅在本村,外村有学习农民画创作意向的,他也都进行辅导。
在他的带领下,现已有20多名农民画作者进行农民画创作,创作商品画1000余件,其中有10余件作品获得国家级奖励,并制作了扇面农民画、文具包等农民画衍生品,创造一定的收益。
东丰农民画的价值观

2011年第8期东丰农民画以农民作者为主体,以“三农”为主要题材,作品充实美、风格美、意境美,具有民族、民俗、原生、原创的特征,是表现东北风情的中国绘画。
原生态、大众化、时代性是东丰农民画的重要价值观,它推动东丰农民画100年来的演进、30多年的发展及未来的辉煌。
一、原生态是东丰农民画产生的源泉东丰县地处我省中南部长白山余脉与松辽平原交汇的地带,土地肥沃、草茂粮丰。
考古及历史资料记载,早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古代,就有先民在这块山峦叠嶂、溪河纵横、自然秀美的土地上居住、生活、繁衍。
清朝康熙年间被封为“帝王狩猎、择地讲武、备训(八旗)卒徒”的皇家围场,每年入秋,康熙皇帝率文武朝臣和八旗将领到此行猎习武,代代相袭。
1896年被封为“皇家鹿苑”。
东丰县以龙的图腾积淀着深厚的鹿乡文化底蕴,民间故事、诗歌、绘画和民间鼓乐、音乐、曲艺、秧歌、魔术多种艺术并存。
东丰农民画,源于剪纸、刺绣、木雕、彩绘、石雕、泥塑等传统民间工艺,植根于东丰2521.5平方公里的黑土地上,12个民族、40万勤劳质朴的人民是其广泛的群众基础,它像山花一样开在乡间。
秀水乡红榔头村的李刘氏心灵手巧,擅长剪纸、刺绣和用毛草纸绘画。
她的长孙李洪山耳濡目染地学会了祖母的技艺,做木匠活走乡串户,博采众长,掌握了许多民间手艺。
他常常为左邻右舍剪纸,打家具刻木雕,打棺材画12生肖,糊彩棚画山水,渐渐摸索了一套地方民间彩绘技艺。
上世纪70年代,李氏家族的绘画手艺在李洪山之子李俊敏、李俊杰身上得到继承。
李俊敏中学毕业,跟父亲学木匠、棚匠手艺,在生产队的墙报上常有他的画作,在乡亲们的彩棚上有他的牡丹花,他渐渐踏上了民间艺术发展的道路。
在李俊敏、李俊杰的带领下,张玉艳、姚凤林、李升华等青年成立了业余美术小组。
1973年秀水乡党委把三间会议室划为农民画室,农民画作者发展到27人,创作作品17件,李俊杰创作的《学犁》在《吉林日报》上发表。
1975年秀水乡文化站经县里批准成立,从此东丰县有组织开展农民画创作活动在这里起步。
农民画作品及赏析

农民画作品及赏析一、引言农民画,作为一种源自我国农村的独特艺术形式,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丰富的表现内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农民画不仅仅是绘画作品,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一种民间文化的传承。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农民画的定义、特点、分类、赏析方法,并以具体作品为例进行分析,最后展望农民画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二、农民画作品分类与特点(一)按题材分类1.农村生活:这类作品以农民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点滴,如劳作、嬉戏、赶集等。
2.农耕文化:作品反映了我国农耕文明的特色,如丰收、祭祀、耕作等。
3.民间传说:以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为题材,传承了我国民间传统文化。
4.自然风光: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如山水、田野、湖泊等。
(二)按风格分类1.写实主义:作品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原型,细腻地描绘出农民画的现实主义风貌。
2.抽象主义: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农民画的内涵,充满想象力和创意。
3.民间艺术风格:融合了剪纸、刺绣、民间工艺等元素,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
三、农民画赏析方法1.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作品传达的主题,是否具有时代特征、地域特色和人文关怀。
2.艺术表现手法:关注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造型等表现手法,以及画家独特的创意。
3.审美价值:从形式美、意境美、情感美等方面评价作品的审美价值。
4.文化内涵:挖掘作品中所蕴含的民间文化、历史传统和地域特色。
四、具体作品赏析(一)贾平凹《黄河岸边的村庄》1.主题思想:这幅作品展现了黄河岸边村庄的景象,传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2.艺术表现:画中运用粗犷的线条、鲜明的色彩,表现出黄河流域的粗犷之美。
3.审美价值:作品具有较高的形式美和意境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4.文化内涵:反映了我国北方农村的生活风貌,传承了民间文化。
(二)李焕民《沐浴阳光》1.主题思想:作品描绘了农村孩子沐浴阳光的场景,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艺术表现:运用细腻的笔触、温馨的色彩,展现出乡村生活的美好瞬间。
农民画出东北“第四怪”

农家之友2010.9XIN NONG CUN新农村世博会吉林周,东丰农民画画家刘丹现场作画,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游客驻足观看。
黄色大炕席、纳鞋底的姑娘、吧嗒着烟袋的老太太,辘轳前笨拙挑水的小媳妇,冬日落雪的北方乡村……在上海世博会吉林周上,50余幅充满生活意趣的东丰农民画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一位来自加拿大的游客对《关东三九》和《东北三大怪》两幅画爱不释手,买下珍藏。
这些年来,东丰农民画从自娱自乐走向自主闯市场,在政府的扶持下向产业化方向迈进,成为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
截至目前,东丰农民画已有230余件作品获国家级奖励,152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400余件作品被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知名美术馆收藏。
1988年,东丰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如果说传统意义上东北有“三大怪”,那东丰农民画应算“第四怪”了。
植根生活沃土创作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清代被辟为盛京围场,史称“皇家鹿苑”。
几百年来,民间美术的技术和画法流传悠远。
20世纪70年代初,一批喜欢画画的农民和返乡青年开始钻研农民画。
“画农民画,真得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
他确实能画出那个东西,城市人来学很难,画不出土生土长,原汁原味。
”东丰农民画领军人物刘丹说。
几十年来,东丰农民作者们在劳作中思考,在闲暇时创作,火热的生活始终是他们创作的不竭源泉。
保持特色,却不孤芳自赏、固步自封,可以说,东丰农民画的成长一直伴随着生活、时代前进的脚步。
现在的东丰农民画,既有传统的“关东三大怪”,又出现了电脑、电视等新农村的新场景新变化,表现了农村新气象,好风尚和新生活。
农民抱团闯市场5月30日上午,45岁的东丰镇苗胜村农民赵永平边干农活儿边说:“现在农闲时间多了,我们就画画。
我在外边有固定客户。
自己还带了10来个学生。
媳妇刚嫁过来时,没碰过画画,但现在画得像模像样了。
我们供儿子上大学,就是画画挣的钱。
”现在,和赵永平一样,在东丰县不少农民把家里作为创作室,三代同画、父母同画、子女同画非常普遍。
浅谈三江农民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浅谈三江农民画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三江农民画是中国农村地区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三江农民画正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境,其发展前景也变得不尽人意。
三江农民画的现状是相对衰落的。
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农村,而老一辈的农民艺术家也逐渐减少。
这导致了传统艺术传承的困境,许多技艺独特的农民艺术家也面临着无人接班的困境。
三江农民画面临着市场需求的减少,许多人对传统艺术的兴趣逐渐减少,这使得三江农民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三江农民画在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主要是技术和创作内容的落后。
由于缺乏专业教育和培训,许多农民艺术家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难以适应现代艺术的要求。
由于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三江农民画的创作内容相对单一,缺乏与时代接轨的创新元素,难以吸引更多观众的关注。
尽管面临许多困境,三江农民画仍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三江农民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使得三江农民画在国内外仍然有一定的市场和观众基础。
特别是在当代人追求传统与文化的背景下,三江农民画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和市场潜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结合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三江农民画可以通过结合当代艺术手法和元素来创作新的作品,以此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一些农民艺术家开始尝试将传统农村场景与现代城市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新意和现代感的作品,这为三江农民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政府和相关机构对三江农民画的支持也是其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民艺术家的培训和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和市场机会,鼓励农民艺术家在创作中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加入创新的内容和形式,以此推动三江农民画的发展。
三江农民画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许多困境和挑战,但其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创作创新作品、扩大市场影响力以及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支持,三江农民画有望在传统与现代艺术结合的道路上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发展壮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丰农民画发展现状
东丰农民画历经百年,以关东民俗为养分,以现实生活为源泉,创作了大量的形象质朴、色彩明快、构图饱满、凝重和谐的农民画作品。
当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东丰农民画事业蓬勃发展。
1988年东丰县首批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2008年东丰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东丰农民画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东丰县被中国美协评为“中国十大农民画乡”。
东丰县委、县政府也始终把农民画创作队伍和骨干作者的培养作为推动东丰农民画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举措,坚持给地位、给荣誉、给待遇、给条件。
自2000年起,先后制定出台了《东丰县鹿乡文化综合系列开发工程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民画发展的实施意见》、《东丰县农民画人才奖励办法》和《东丰县农民画专业人员职称评聘办法》等配套完善的政策措施。
陆续聘用、录用21名农民骨干作者为国家事业单位干部。
为加快东丰农民画产业化步伐,县政府于2010年建设了东丰农民画发展基地----“东丰·中国农民画馆”。
画馆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86平方米,总投资3580万元,2011年10月投入使用。
画馆建设以来,免费接待前来考察、
学习、参观20万余人次,举办各种展会十余次,培训骨干农民画作者100余人。
2012年9月8日,“2012辽源东丰·中国农民画艺术节暨全国农民画展览”在东丰·中国农民画馆成功举办,本届艺术节是东北地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层次最高的农民画艺术节,共有31个省、134个市县、1000余名农民画作者参与,开创了东北地区举办全国农民画艺术节的先河。
同时,组织1988名中小学生共画农民画,挑战世界最大规模艺术课,成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东丰农民画已成为吉林省的文化品牌,东丰县也因此被第三届中国节庆创新论坛评为“2012最具投资发展潜力文化旅游县”、被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评为“2012文化生态旅游县”。
目前,东丰县农民画创作队伍已经达到52000余人,其中学生作者40000余人,在农民画方面有收入的5000余人,能独立作画的2000余人,骨干作者400人,知名作者40人,东丰农民画已有580件作品获国家级奖励,185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600多件作品被联合国和世界知名美术馆收藏。
东丰农民画多次在瑞士、日本、德国、阿根廷、印度、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国家和联合国展出。
2013年农民画销售额已达到1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