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蒸馏与萃取

合集下载

第三课时蒸馏与萃取

第三课时蒸馏与萃取

回顾关键步骤
用右手手心压住分液漏斗 玻璃塞,左手握住活塞部 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 用力振荡。边振荡边放气。
振 荡
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 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玻璃塞上 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 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 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
分 液
静 置
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分离方法? 它们 的适用范围、条件、操作步骤、仪器?
加入油
振荡后
水煮西红柿汤
有油西红柿汤
根据上面三个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根据上面三个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1、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溶质)是红色的,溶解在了 溶剂中,所以溶液呈现红色。
2、以你的生活常识,水油互溶吗?谁的密度小?请举 例说明。
3、注意观察、对比1、2图,加入的油的量怎样?(相 对于水多还是少)
2、装液——将漏斗放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打 开玻塞,往漏斗中加入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和 4mL四氯化碳,盖好玻塞,。(提示:液体分两 层,上层显褐色,下层显浅红色。为什么?哪一 层为四氯化碳层?四氯化碳为无色澄清液体,为 什么两层都有色?)
3、振摇——右手压住分液漏斗的玻塞,左手握住活塞部分 (注意:左右手各手指的手势,要使左手能方便的打开、 关闭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摇,并打开活塞放气. 该操作要重复数次。 萃取剂多为有机试剂,易挥发,使漏斗中的压强增大,放气 是为防止漏斗中压强过大,使液体冲出。

植物油 上层

四氯化碳 (密度比水大,下层)

2、仪器: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分液漏斗
分液时分液漏斗的使用:
1、检漏——(检验分液漏斗下端的活塞和上部 的玻塞是否漏水。检验方法:在漏斗中加入少量 水,静置一会,观察活塞是否漏水;将漏斗倒转 过来,静置一会,观察玻塞是否漏水。确认都不 漏水,即可选择该漏斗进行实验。)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1.1《蒸馏和萃取》知识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1.1《蒸馏和萃取》知识总结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蒸馏和萃取知识点一:蒸馏1. 原理:利用互溶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2. 实验仪器①蒸馏烧瓶:蒸馏烧瓶属于烧瓶类。

蒸馏烧瓶与普通烧瓶不同的地方,在于瓶颈部位有一略向下的支管,它是专门用来蒸馏液体的容器。

蒸馏烧瓶有减压蒸馏烧瓶及常压蒸馏烧瓶2类。

常压蒸榴烧瓶也分支管在瓶颈上都、中部和下部的3种,蒸馏沸点较高的液体,选用支管在瓶颈下部的蒸馏烧瓶,沸点较低的则用支管在上都的蒸馏烧瓶。

而支管位于瓶颈中部者,常用来蒸馏一般沸点的液体。

蒸馏烧瓶的规格以容积大小区别,常用为150mL和250mL 2种。

②冷凝器:冷凝器又叫冷凝管,是用来将蒸气冷凝为液体的仪器。

冷凝器根据不同使用要求有多种结构不同的类型。

内管有直型(如图1-3中所示)、蛇形和球形3种。

直型冷凝器构造简单,常用于冷凝沸点较高的液体,蛇形冷凝管特别适用于沸点低、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的蒸馏回收。

而球形者两种情况都适用。

冷凝管的规格以外套管长度表示,常用为200 mm、300 mm、400 mm、500 mm和600 mm等几种。

直形冷凝器使用时,既可倾斜安装,又可直立使用,而球形或蛇形冷凝器只能直立使用,否则因球内积液或冷凝液形成断续液柱而造成局部液封,致使冷凝液不能从下口流出。

③应接管:也叫尾接管或称接受器又名牛角管。

它与冷凝器配套使用,将蒸馏液导入承接容器。

应接管的弯角约为105°,便于和蒸馏烧瓶支管75"角相配,安装后二者保持平行。

应接管的规格以上口外径和长度表示,常用为18×l50mm、25×180mm和30×200mm 3种)。

使用时,应接管的上口通过单孔橡胶塞与冷凝器的下端管口相连。

应接管的下口直接伸入承接容器内。

④温度计:温度计是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

其种类很多,有数码式温度计,热敏式温度计等。

而实验室中常用为玻璃液体温度计,简称温度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1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 蒸馏和萃取)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1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 蒸馏和萃取)ppt课件



。 。
重难点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解析:(1)仪器的名称A为冷凝管;B为蒸馏烧瓶;C为锥形瓶。 (2)冷凝管的进出水方向一般是下进上出,所以冷却水应该从c进 入,从d流出。 (3)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先下后上,从左到右。 (4)蒸馏过程中,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少许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液体 暴沸。 答案:(1)冷凝管 蒸馏烧瓶 锥形瓶 (2)c d (3)e—i,h—a—b—w (4)防止暴沸
重难点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蒸馏与萃取、分液 下图所示为蒸馏和萃取的操作示意图:
图 (1)
图 (2)
重难点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讨论探究 (1)蒸馏与萃取、分液用于分离或提纯时,分离原理各是什么? (2)蒸馏和分液的使用范围有何不同? 探究提示:(1)蒸馏的原理是根据互溶液体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萃取是根据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分液是根据 不互溶液体分层的原理进行分离。(2)蒸馏的适用范围为沸点不同 的互溶液体,而分液的适用范围为不互溶的两种液体。
自主阅读
自主检测
1.右图装置也可用于少量蒸馏水的制取。
(1)该装置中使用的玻璃导管较长,其作用是 。 (2)烧杯内试管外应盛有的物质是 。 (3)装置图中还缺少的仪器是 。 解析:该蒸馏水制备简易装置中,利用了空气和水两层冷凝作用; 蒸馏操作必然要加热,故缺酒精灯。 答案:(1)冷凝水蒸气 (2)冰水 (3)酒精灯
重难点
情境导入
重难点
情境导入
知识点拨
典例引领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 → →A→ →G→E→F。 (2)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 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 (3)选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 (4)已知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得多, (填“能” 或“不能”)用酒精来萃取碘水中的碘,其理由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引言化学实验安全主备人:薛锋时间:2009年8月30日课程标准: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省教学要求: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基本的安全措施和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的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过程与方法:了解化学科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实验安全标识、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进而掌握实验的基本准备常识,并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化学在工农业及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同学们对化学科学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热爱化学这们学科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逐渐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品质教学重点:化学的新认识、了解安全措施教学难点:高中化学的知识特点以及学习方法掌握正确的基本操作方法教学流程:Ⅰ、课前检测:一、复习检测:1、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 取用块状固体应使用____________; 取用少量液体时即应使用____________;取用一定量液体试剂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

取用药品,如果实验里没有说明用量,液体取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只要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_______性、有__________性的药品,因此在使用时,______________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________________,更不得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习检测:1、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哪些问题?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有哪些?Ⅱ、课堂新授:【自主学习1】阅读课本,思考下列问题:1、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2、高中化学有哪些内容?【小组交流讨论1】为什么说化学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师生共同探讨】1、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1) 解开许多物质结构之迷,在工厂大规模生产化工产品,如人工牛胰岛素(2) 合成并开发诸多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新物质和新材料(3) 为解决困扰现代社会的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和资源问题提供更多的有效途径(4) 利用化学高效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使国民经济能良性、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造福,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高一化学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蒸馏、萃取、分液

高一化学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
材料一中,根据曲线纯纯碱时,可以先将混合物 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形成浓溶液,然后冷却到一定温度,由 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急剧下降,因此大量纯碱晶体析 出,而氯化钠不会析出,再过滤可得纯净的纯碱晶体。材料 二中,乙二醇和丙三醇沸点相差很大,可以用蒸馏法分离。 材料三中,Br2 和 I2 在溶解性方面很相似,因此可以用 CCl4 从溴水中萃取 Br2。如果提出 Br2 后,水还有颜色,说明 Br2 没有被萃取完全,可再进行萃取直至水呈无色。
解析
D 项中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比水大,只要符合溶质
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水大,且不溶于水即可。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将体积比为 1∶2 的四氯化碳和碘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 静置。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 ( D )
解析 面。
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 且密度比水大, 则四氯化
碳与碘水按体积比为 1∶2 充分混合后,四氯化碳层在下
答案
(1)①C
②A
(2)①萃取
四氯化碳
分液漏斗
②再进行萃取,直到水呈无色,将各项分离出来的含溴的四 氯化碳溶液合并
; 大热汇 大热汇 ;
额,全从人族身上找补出来?”鞠言低沉の声音,响彻全场.在鞠言呐番话说完之后,现场の各族强者们,也都悄然の闭上了嘴巴.不得不说,鞠言の呐个质疑,是问到了点子上.针对精怪族发现黑波洞呐份功劳,议会决定多给予精怪族两个混沌秘境名额,呐当然能够.但呐两个名额,全部从人族の身 上弄出来,呐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之前,由于议会对名额の分配没有牵扯到其他族群の利益,所以大家也都没多说哪个,或者说没有多少人琛思过呐样の分配是否合理.可现在人族の成员,当场就提了出来,大家就是不愿意琛入多想,那也是不行了.次席议长,顿事显得尴尬了.他想占住道理,可现 在他该怎么反驳鞠言の质问?当着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参考教案

必修I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一、教材分析:蒸馏和萃取是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海水淡化问题是目前解决全球淡水日益紧缺问题的重要途径,这为选修《化学与技术》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萃取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它是对溶解性规律的一个应用,其原理也在今后卤族元素和有机物的学习中多次体现,在生活中也有多方面的应用。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复习蒸馏的原理,掌握实验室规范的蒸馏装置。

这部分内容只作复习和简单的扩充;(二)、介绍萃取的原理和装置,特别是实验操作中的细节。

这部分知识为新知识,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蒸馏和萃取是高中阶段的两个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对于相关内容及部分仪器还比较陌生,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蒸馏和萃取的操作及过程,学习一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并进一步丰富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和手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知道液体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蒸馏和萃取,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分离和提纯物质的方案,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

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会对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2)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难点:蒸馏和萃取的掌握和应用四、学情分析:(1)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简易的蒸馏操作方法,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对规范装置和实验原理做深入的探讨,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已经初步了解了粗盐提纯的方法,蒸馏的简易装置。

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2)萃取的引入采用学生回家做西红柿汤并进行观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高中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蒸馏和萃取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高中化学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蒸馏和萃取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3课时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1.掌握蒸馏和萃取的实验操作,进一步认识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2.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并能完成实验报告和主动进行交流。

3.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三、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蒸馏和萃取1.蒸馏(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不同,用加热蒸发、冷却凝结的方法除去液态混合物中、或的杂质。

(2)制取蒸馏水①仪器及装置图图1-1-7②实验操作a.检验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试管中产生,说明自来水中含有。

b.蒸馏在100 mL烧瓶中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 (或沸石),按图1-1-7所示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

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c.再次检验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试管内,说明制得的蒸馏水中不含。

2.萃取和分液(1)原理①萃取利用物质在的溶剂里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②分液将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主要仪器:、、。

(3)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①加萃取剂②振荡萃取③静置分层④分液图1-1-8①加萃取剂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中,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发现溶液分层,在下层。

②振荡萃取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左手握住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③静置分层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液体分层。

上层为,无色;下层为,显色。

④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打开(或使塞子上的对准 ),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拧开,使下层液体沿流下。

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倒出。

【交流与思考】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来分离和检验物质的方法有很多,如用试纸对血糖或、农产品残余农药的快速检测、大气中污染物的测定,以及法医常用的等。

化学方法和技术是我们探索世界奥秘的有力助手,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1.1.3《蒸馏、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1.1.3《蒸馏、萃取和分液》教学设计(含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教学设计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三课时:蒸馏、萃取和分液)【引入】在海滨浴场嬉戏,偶尔喝上一二口海水,你会感到又咸又苦;用海水浇灌普通的农作物,不用多久农作物就会被“腌死”。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讲解】海水中溶解了大量的盐类。

海水的平均含盐量可达35‰左右,也就是说,在1立方千米的海水里大约含有3500万吨的盐类物质。

人们日常的饮用水的含盐量仅在0.5‰左右,而工农业用水的含盐量也不能超过3‰。

人类面对着浩瀚无比的海洋,难道就不能把海水变成淡水吗?【过渡】神话中的观音菩萨有一种高超的本领:只要把手中的杨柳枝条轻轻一甩,就可以把海水变成甘露。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能不能把海水变成淡水呢?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把海水变成淡水的“法宝”。

【讲解】亚里士多德的实验【投影】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自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做过一个当时看起来十分有趣的实验:他把咸水放在半封闭的容器里,然后加热将咸水烧开。

随之,他惊奇地发现,水蒸气中已不再含有盐分,凝结成的水珠也不再有咸味。

亚里士多德曾在实验记录中写到“通过蒸馏,先使水变成蒸汽继而使之变成液体状,可使海水变成可饮用水”。

这个实验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海水淡化试验,亚里士多德所采用的方法就是人们现在所说的——蒸馏法。

【投影】海水淡化工厂【思考】大家想一想蒸馏是不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如果是,那么是分离什么样的混合物?【过渡】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除了过滤、蒸发外,还有其他很多方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两种新方法:蒸馏和萃取【板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蒸馏和萃取(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板书】活动一、认识蒸馏【交流】蒸馏的原理:对于液态混合物,利用液体—液体(或液体-固体)中各组分沸点不同,给液体混合物加热,使其中的某一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成液体,以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的操作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蒸馏与萃取一、蒸馏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________不同,除去液态混合物中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杂质的方法。

2.制取蒸馏水(1)仪器及装置图(2)实验操作①检验Cl-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产生_____。

说明自来水中含有Cl-。

②蒸馏在100 mL烧瓶中加入约________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__________(或沸石),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③再次检验Cl-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内__________。

说明制得的蒸馏水不含Cl-。

二、萃取和分液1.原理(1)萃取利用物质在________的溶剂里__________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2)分液将____________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2.主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1)加萃取剂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________,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发现溶液分层。

____________在下层。

(2)振荡萃取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________,左手握住________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3)静置分层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液体分层。

上层为____,无色;下层为_______,显______色。

(4)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________打开(或使塞上的________对准______),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________拧开,使下层液体沿__________流下。

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________倒出。

知识点1蒸馏的应用1.已知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可溶于水,密度小于1 g/mL,沸点约为56℃。

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里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蒸馏B.升华C.过滤D.蒸发2.下列制取蒸馏水的实验装置与操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蒸馏烧瓶中的自来水中B.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是从下口进入,上口排出C.实验中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防止出现暴沸现象D.蒸馏烧瓶必须垫石棉网知识点2萃取与分液的应用3.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A.蒸发B.蒸馏C.过滤D.萃取4.在使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时,正确的操作是()A.上层液体经漏斗下方活塞放出B.分离液体时,将漏斗拿在手上进行分离C.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上的小孔与大气相通时打开活塞D.分液漏斗中盛装的是液体,振荡后不必扭开活塞把气体放出5.将体积比为1∶2的四氯化碳和碘水在试管中充分混合后静置。

下列图示现象正确的是()练基础落实1.下列关于蒸馏操作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蒸馏操作的主要仪器是:蒸馏烧瓶、酒精灯、铁架台、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温度计等B.蒸馏操作使用的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插入到液体内C.在蒸馏烧瓶内放入少量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D.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是下口进、上口出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进行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B.进行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进行萃取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发、分液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分液4.下列性质不是萃取剂所具有的是()A.与原溶剂互不相溶B.一定为无机物C.与原溶剂不反应D.溶质在萃取剂里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剂中的大5.下列各项操作中,错误的是()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流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练方法技巧6.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法B.加热分解法C.结晶法D.分液法E.蒸馏法F.过滤法(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________。

(2)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________。

(3)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______。

(4)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6℃)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________。

(5)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________。

规律对不同的混合体系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

过滤法适用于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的固体物质;蒸馏法是根据沸点不同将两种互溶的液体分开;结晶法是把两种可溶性固体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同而把它们分开;分液是指把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萃取是把溶质从一种溶剂中提取到另一种溶剂中。

练综合拓展7.如下图所示,①~③是几种漏斗的上部,A、B、C是实际操作(分液、制气、向容器中加液体试剂等)时,各种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图。

请根据实际操作时上述漏斗的使用范围和它们的形状,指出A~C分别与①~③中哪一种最匹配(图中漏斗及容器中的药品和其他物品均已略去,铁架台、铁夹也已略去)。

A与___________________,B与________________,C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8.(1)阅读、分析下列两个材料:材料一A.蒸馏法B.萃取法C.“溶解、结晶、过滤”的方法D.分液法①将纯碱从氯化钠和纯碱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最好应用________;②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材料三在溶解性方面,Br2(溴)与I2很相似,其稀的水溶液显黄色。

在实验室里从溴水(Br2的水溶液)中提取Br2和提取I2的方法相似。

回答下列问题:①常用的提取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化学试剂是________,最主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

②若观察发现提取Br2以后的水还有颜色,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蒸馏与萃取基础落实一、1.沸点易挥发难挥发不挥发 2.(2)①几滴稀硝酸和AgNO3溶液白色沉淀②1/3碎瓷片③几滴稀硝酸和AgNO3溶液无沉淀二、1.(1)不同溶解度(2)互不相溶 2.铁架台烧杯分液漏斗 3.(1)分液漏斗四氯化碳(2)口部活塞(3)水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4)塞子凹槽漏斗上的小孔活塞烧杯壁上口对点训练1.A[蒸馏适用于两种互溶的液体的分离,丙酮溶于水,故采用蒸馏将丙酮与水分离最合理。

]2.A[制取蒸馏水可不用温度计,若使用温度计应将温度计的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3.D4.C[为确保分离效果,下层液体由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经漏斗上口倒出;振荡分液漏斗要拿在手里,分离液体时,分液漏斗要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铁圈上;分液时,磨口塞上的凹槽与漏斗口颈上的小孔要对准,这时漏斗内外的空气相通,压强相等,漏斗里的液体才能够顺利流出;振荡分液漏斗时可能有气体产生,应及时扭开活塞放出,以减小漏斗内的压力。

应选C。

]5.D[四氯化碳和水互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大,则四氯化碳与碘水按体积比为1∶2充分混合后,四氯化碳层在试管下面。

]课后作业1.B[蒸馏操作中使用的温度计是用来测定蒸气的温度(即某一组分的沸点),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置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2.D3.A[汽油和氯化钠溶液互不相溶,用分液法分离;39%的乙醇溶液用蒸馏法分离;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用萃取法分离。

]4.B5.A[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萃取溴水中溴单质的萃取剂。

]6.(1)F(2)C(3)D(4)E(5)A7.①③②③8.(1)①C②A(2)①萃取四氯化碳分液漏斗②再进行萃取,直到水呈无色,将各项分离出来的含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合并解析材料一中,根据曲线图知,纯碱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相差很大。

提纯纯碱时,可以先将混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溶于水形成浓溶液,然后冷却到一定温度,由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急剧下降,因此大量纯碱晶体析出,而氯化钠不会析出,再过滤可得纯净的纯碱晶体。

材料二中,乙二醇和丙三醇沸点相差很大,可以用蒸馏法分离。

材料三中,Br2和I2在溶解性方面很相似,因此可以用CCl4从溴水中萃取Br2。

如果提出Br2后,水还有颜色,说明Br2没有被萃取完全,可再进行萃取直至水呈无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