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高考理综_全国卷3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全国卷3(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N14O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年全国卷Ⅲ理综高考试题(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年全国卷Ⅲ理综高考试题(含答案).doc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年高考全国卷3理综试题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3理综试题答案解析2018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试题解析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 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
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点睛: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选项D 中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际指的是形成原电池的保护方法。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24 g 镁与27 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 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 1 mol重水与1 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 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答案】B1。
2018年高考理综_全国卷3试题和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39 Cr 52 Mn 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
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2018年全国卷Ⅲ理综高考试题(含答案)

O T t/su 0 -u 0u/VO T t/s u 0 -u 0u/Vtxt 1t 2x 1 x 2甲乙O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III 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1934年,约里奥-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核2713Al ,产生了第一个人工放射性核素X :2713α+Al n+X 。
X 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分别为 A .15和28B .15和30C .16和30D .17和3115.为了探测引力波,“天琴计划”预计发射地球卫星P ,其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6倍;另一地球卫星Q 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4倍。
P 与Q 的周期之比约为 A .2:1B .4:1C .8:1D .16:116.一电阻接到方波交流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 方;若该电阻接到正弦交变电源上,在一个周期内产生的热量为Q 正。
该电阻上电压的峰值为u 0,周期为T ,如图所示。
则Q 方: Q 正等于A .1:2B .2:1C .1:2D .2:117.在一斜面顶端,将甲乙两个小球分别以v 和2v的速度沿同一方向水平抛出,两球都落在该斜面上。
甲球落至斜面时的速率是乙球落至斜面时速率的 A .2倍B .4倍C .6倍D .8倍18.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B .从0到t 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C .从t 1到t 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D .从t 1到t 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tvt 02t 0Ov 0/2v 0①②OTt/siT /4T /23T /4RPQ 图(a )图(b )ab19.地下矿井中的矿石装在矿车中,用电机通过竖井运送至地面。
2018年全国卷3理综(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解析化学部分一、选择题1. 【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A.泡沫灭火器中加入的主要是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溶液,两者混合的时候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该泡沫喷出进行灭火。
但是,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泡沫中一定含水,形成电解质溶液,具有一定的导电能力,可能导致触电或电器短路,A错误。
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该冷藏保存,B正确。
C.油性漆是指用有机物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水性漆是指用水作为溶剂或分散剂的油漆,使用水性漆可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对人体健康和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C正确。
D.电热水器内胆连接一个镁棒,就形成了原电池,因为镁棒比较活泼所以应该是原电池的负极,从而对正极的热水器内胆(多为不锈钢或铜制)起到了保护作用,这种保护方法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
点睛:本题是一道比较传统的化学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问题,需要学生能够熟悉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同时能用化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某些过程。
需要指出的是,选项D 中的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际指的是形成原电池的保护方法。
2.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结构,需要先分析该物质中含有的微观粒子或组成的情况,再结合题目说明进行计算。
详解:A.1个Mg原子中有12个质子,1个Al原子中有13个质子。
24g镁和27g铝各自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所以24g镁含有的质子数为12mol,27g铝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3mol,选项A 错误。
B.设氧气和臭氧的质量都是Xg,则氧气(O2)的物质的量为mol,臭氧(O3)的物质的量为mol,所以两者含有的氧原子分别为×2=mol和×3=mol,即此时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是一样多的,而每个氧原子都含有8个电子,所以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选项B正确。
2018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全国卷3(附答案解析)

完美 WORD 格式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全国卷 3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r 52 Zn 65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C.证明 DNA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2.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 Na+的分布特征是()+ +A.细胞外 K 和 Na 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 K+和 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 K+浓度高于细胞内, Na+相反D.细胞外 K+浓度低于细胞内, Na+相反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范文范例学习参考完美 WORD 格式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理科综合能力测试3注意事项:4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5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6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7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8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91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39 Cr 52 Mn 55 Fe115612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3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14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15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和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16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17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181. .专业.知识.分享.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19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0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21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22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23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24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25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26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27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28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29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30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31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32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33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34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352. .专业.知识.分享.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36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37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38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39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40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41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42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43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44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5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46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47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48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49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0A.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51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 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523. .专业.知识.分享. .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53目的操作A.取20.00 mL盐酸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 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测定醋酸钠溶液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D.配制浓度为0.0101mol L-⋅的KMnO4溶液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10.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4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55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56C.2.24 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 A个CO2分子57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 PCl5(g),增加2N A个P-Cl键58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594. .专业.知识.分享. .5. .专业.知识.分享. . 有石墨烯的S 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 S 8=8Li 2S x (2≤x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0A .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 2S 6+2Li ++2e -=3Li 2S 461B .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 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 62C .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 的导电性 63D .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 2S 2的量越多6412.短周期元素W 、X 、Y 和Z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65 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662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67W XYZA .氢化物沸点:W<ZB .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68C .化合物熔点:Y 2X 3<YZ 3D .简单离子的半径:Y<X6913.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 -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
70 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 和CuSO 4,生成CuCl 沉淀从而除去Cl -。
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71 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72A .SP (CuCl)K 的数量级为710-73B.除Cl-反应为Cu+Cu2++2Cl-=2CuCl74C.加入Cu越多,Cu+浓度越高,除Cl-效果越好75D.2Cu+=Cu2++Cu平衡常数很大,反应趋于完全7677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78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79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08114.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82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
与天宫二号83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84A.周期变大B.速率变大85C.动能变大D.向心加速度变大8615.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87直。
金属杆PQ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一圆环形金属线框T位于回路围成的88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
现让金属杆PQ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学科89&网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0A.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91B.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92C.PQRS中沿逆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936. .专业.知识.分享. .7. .专业.知识.分享. . D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9416.如图,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柔软细绳PQ 竖直悬挂。
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95 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 点,M 点与绳的上端P 相距13l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在此过程96 中,外力做的功为97A .19mglB .16mglC .13mglD .12mgl9817.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 的两点上,弹99 性绳的原长也为80 cm 。
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 100 cm ;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101 (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102A .86 cmB . 92 cmC . 98 cmD . 104 cm10318.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B 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P 和Q 垂直于纸面固定放104 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 。
在两导线中均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I 时,纸面内与两导105 线距离均为l 的a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
如果让P 中的电流反向、其他条件不变,则a 点处106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107108 A .0 B .033B C .0233BD .02B10919.在光电效应实验中,分别用频率为a ν,b ν的单色光a 、b 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相1108. .专业.知识.分享. . 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a U 和b U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ka E 和kb E 。
h 为普朗克常量。
下列111 说法正确的是112A .若a ν>b ν,则一定有a b U U < 113B .若a ν>b ν,则一定有ka kb E E > 114C .若a b U U <,则一定有ka kb E E <115D .若a ν>b ν,则一定有a ka b kb hE h E νν->-11620.一质量为2 kg 的物块在合外力F 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
F 随时间t 117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118A .t =1 s 时物块的速率为1 m/s119B .t =2 s 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4 kg·m/s 120C .t =3 s 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5 kg·m/s 121D .t =4 s 时物块的速度为零12221.一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xOy 平面,平面内a 、b 、c 三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三点123 的电势分别为10 V 、17 V 、26 V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4A .电场强度的大小为2.5 V/cm125B .坐标原点处的电势为1 V126C .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比在b 点的低7 eV127D.电子从b点运动到c点,电场力做功为9 eV128129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13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1(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132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 133轴,最小刻度表示1 mm)的纸贴在桌面上,如图(a)所示。
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134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除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
135(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136由测力计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