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 底基层

合集下载

基层、底基层注意事项

基层、底基层注意事项

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注意事项3.1 拌和站上料车装料时,按前、后、中至少3次前后移动方法装料,不得太满外溢,出厂前用帆布覆盖。

3.2 上料车必须服从现场指挥员指挥,按现场要求限速行驶,上料车在现场车尾朝摊铺机按顺序纵向一字排开,现场至少有五辆上料车等候。

上料车不得撞摊铺机,清理车厢残料或卸料时撒在地面上的料必须远离摊铺机,并将废料集中处理。

3.3 摊铺速度应均匀、连续作业,要设专人随时检查调整摊铺架设双侧基准钢丝和平衡导梁。

3.4 两个作业面衔接处,第一段留5-8米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将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进行碾压。

3.5 现场摊铺集料无明显大颗粒集中现象。

3.6 摊铺时自检人员和监理要随时检查厚度,拱度,横坡,平整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纠正和调整。

3.7 凡压路机碾压不到位的地方,应采用小型压路机碾压,直接获得规定压实度为止。

3.8 严禁压路机在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掉头,急刹车。

3.9 垫层摊铺碾压完成后,应封闭交通,禁止车辆通行,完成段落不宜超过2KM并及时进行底基层摊铺,以防止垫层破坏,其间隔时间不超过2天,摊铺底基层时如果发现表面有松散现象应先清除并用相同材料补平压实后再摊铺底基层。

3.10 运输车辆在每天开工前,要检查其完好情况,装料前应将车厢清洗干净。

运输车辆数量一定要满足拌和出料与摊铺需要,并略有富余。

3.11 应尽快将拌和成的混合料运送到摊铺现场,进行工作面之前对车辆轮胎进行清洁,确保工作面上的整洁。

车上的混合料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如运输车辆中途出现故障,必须以最短时间排除;当车内混合料不能再2小时内运到现场摊铺压实,必须予以废除。

3.12 底基层、基层养生必须采用土工布覆盖养生,覆盖2小时后再用水车洒水,底基层养生7天后,方可铺筑基层,在摊铺前先洒水湿润,基层养生5天后进行透层油及稀浆封层的施工。

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

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

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路面底基层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路面底基层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路面底基层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案施工工序为:施工准备?拌合站集中拌和?运输车运输混合料?平地机摊铺?混合料碾压成型?接缝处理?施工准备?拌合站集中拌和?运输车运输混合料?平地机摊铺?混合料碾压成型?接缝处理?养护。

施工方法如下:施工准备下承层准备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全面的检验验收,会同监理工程师对每一断面的标高、横坡、平整度、宽度、压实度等进行检测。

下承层表面必须平整、密实,具有规定的路拱,无松散及软弱地点。

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合格后方可进行水泥稳定层的施工。

材料准备水泥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道路硅酸盐水泥,对于早强水泥、快硬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得使用。

施工前,按规范要求进行水泥的取样,检验安定性、初、终凝时间和强度,合格后方可使用。

配合比准备: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测试计量室根据现场的材料取样进行配合比的选定。

进行最大干密度及强度试验,选定满足强度要求的水泥最佳用量及碾压达到最大干密度的最佳含水量。

配合比选定后,申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经批复后进行试验段施工。

施工放样:在下承层上恢复路线中桩,根据所施工结构层的施工宽度每10m放出边桩,在距边桩0.5米外设指示桩,其上用红漆标出松铺线及压实厚度线。

1 山东天诚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平度市古杨道路工程(二期) 山东天诚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平度市古杨道路工程(二期) 山东天诚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平度市古杨道路工程(二期)路面底基层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路面底基层工程专项施工方案路面底基层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机械准备:所有参与施工的机械都进行试运行,有问题的及时处理或更换,使所有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拌和机进行试拌。

试验段准备:在各项机械调试合格,状态良好,且全部就位后,根据试验段所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试验检测,监控大面积施工。

混合料拌和采用稳定土拌和站进行拌和。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2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三、常见基层(底基层)的适用范围
(1)沥青稳定类基层 ①热拌沥青碎石适用于柔性路面上基层及调平层。 ②沥青贯入式碎石可设在沥青混凝土与粒料基层之间, 作上基层,此时应不撒封层料,也不做上封层。 ③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适于各级公路调平层。
2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2)粒料类基层
强度形成原 理
级配型
嵌锁型
粒料分类
适用范围
级配碎石
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较薄沥青面层 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
级配砾石
级配碎砾石 符合级配、塑性指数等技术要求的天然砂
砾 填隙碎石
轻交通的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以及 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各等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2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01
基层(底基层) 02
施工技术
03
04
识读基层(底基层)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 (底基层)施工 常见基层(底基
层)的类型
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施工
基层(底基层)施工质量标 准与控制
C目 录 ONTENTS 1 基层(底基层)的作用 2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基层(底基层) 是路面结构的主要 承重层,并具有良 好的扩散应力的能 力。
3)刚性基层 是指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等材料 铺筑的路面基层。 具有刚度大、强度高、稳定耐久、板体 性好等特点。
2 常见基层(底基层)的类型 4)复合式基层 是指上部使用柔性材料(沥青稳定碎石、沥青贯入碎石、 热拌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碎石、级配碎石、级配砂砾等), 下部使用半刚性材料(无机结合料的稳定类)的铺筑的路面 基层。 其特性是力学性能介于柔性基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 具有抗疲劳性能好、板体性强、分散荷载能力强、减小土基 应力等特点。

基层、底基层汇总.

基层、底基层汇总.
路面基层、底基层试验检测技术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按材料可划分为半刚性类、柔 性类和刚性类,按材料组成可划分为有结合料稳定类 和无粘结粒料类。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种类包含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 废渣类(石灰粉煤灰、石灰钢渣等)、石灰稳定类及 综合稳定类(水泥粉煤灰、水泥石灰稳定类等)。 柔性基层、底基层的种类可分为有机结合料稳定类 (沥青碎石、沥青贯入等)和无粘结粒料类(级配碎 石、级配砾石、填隙碎石、级配砾石类等)。 刚性基层包括贫混凝土基层、水泥混凝土基层以及连 续配筋水泥混凝土基层。
基层、底基层材料技术要求
一、半刚性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二、柔性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1、水泥稳定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要求 (1)对细粒土而言 (2)集料的压碎值要求 (3)集料的级配要求 2、石灰工业废渣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 (1)石灰 (2)粉煤灰 (3)煤渣 (4)土 (5)集料的压碎值要求 (6)集料的级配要求
有机结合料沥青稳定类材料包括热拌沥青混合料或乳 化沥青碎石混合料、沥青贯入碎石等。 种类:无粘结粒料类材料包括级配碎石、级配砾石、 符合级配的天然砂砾、部分砾石经轧制掺配而成的级 配砾碎石,以及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 1、有机结合料沥青稳定类材料的技术要求 2、无粘结粒料类材料的技术要求 (1)集料 (2)粒料类材料的CBR值及压实度标准见性基层、底基层材料的组成设计主要是根据强度 标准,通试验选取合适的集料或土及其他原材料,确 定必需的或最佳的结合料剂量,以及确定混合的最佳 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一、水泥稳定类混合料组成设计 1、一般规定 2、原材料的试验 3、混合料的设计步骤 二、石灰工业废渣类混合料组成设计 1、一般规定 2、原材料试验 3、混合料的设计步骤 三、石灰稳定土类混合料组成设计

基层、底基层(修订版)

基层、底基层(修订版)

第二篇基层、底基层规范化施工路面工程规范化、标准化施工建设底基层、基层规范化施工标准一、标准适用范围路面工程LB1-LB3合同段(K0+200-K83+508.024)。

基层、底基层都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施工,基层分两层、底基层分一层施工。

二、底基层施工1、材料1.1水泥采用32.5或42.5级水泥,技术要求见下表。

水泥用量在控制下限的同时,通过试验段确定基层控制上限不超过5%-5.5%,底基层控制上限不超过3%-3.5%;为确保7d试件强度,宜优先选用42.5级硅酸盐水泥。

建议采用威顿42.5缓凝水泥或中条山42.5缓凝水泥。

如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

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七天,且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散装水泥入罐温度不能高于60℃,否则应采取降温措施。

391.2砂砾选用天然砂砾,技术指标及级配要求见下表。

施工单位必须在拌合站配备统一型号破碎机对砂砾进行加工处理,以达到最佳级配要求。

1.3水泥稳定砂砾混合料级配范围应符合下表。

应严格控制集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37.5mm,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须大于2.5Mpa,压实度不低于97%。

403、试验段施工在正式施工前,应选定长度为单幅300m左右且经验收合格的下承层上进行试铺。

试铺时采取两种以上碾压方案,每一种方案均试铺150m。

试验段要决定的主要内容如下:a验证用于施工混合料的配合比①调试拌和机,分别称出拌缸中不同规格的碎石、水泥、水的重量,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②调整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③检查混合料含水量、碎石级配、水泥剂量、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b确定铺筑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约为1.20-1.30)。

路面工程规范化、标准化施工建设c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混合料配比的控制方法;②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③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④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至少应选择两种确保能达到压实标准的碾压方案;⑤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高效率的协调和配合。

基层底基层

基层底基层

硬凝反应 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深入,溶液中析出大量Ca2+,
当Ca2+的数量超过离子交换需要量后,则在碱性 环境中使组成粘土矿物的SiO2,和Al2O3的一部分 或大部分同Ca2+进行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 稳定的结晶矿物(即硬凝反应),增大了土的强度。 碳酸化作用 水泥水比物中的游离Ca(OH)2不断吸收水中的HCO3和空气中的CO2,生成CaCO3。这种反应能使土固 结,提高土的强度,但比硬凝反应的作用差一些。
14
离子交换及团粒化作用 在水泥水化后的胶体中,Ca2+与粘土矿物表面的Na+
和K+离子发生当量交换。结果使大量的土粒形成 较大的土团。 由于水泥水化生成物Ca(OH)2具有强烈的吸附活性, 使这些较大的土团粒进一步结合起来,形成水泥 土的链条状结构,并封闭土团之间的孔隙,形成 稳定的联结。
15
碳酸化与火山灰反应对提高石灰土的强度与稳定性 起着决定性作用。
11
影响石灰土强度与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土质、石灰的质量与剂量、养生条件与
龄期 土质 各种成因的亚砂土、亚粘土、粉土类土和粘土类土
都可以用石灰来稳定。 石灰土的强度随土的塑性指数增加而增大; 石灰土的强度随土的PH值的增大而增大; 石灰土强度有随土中CaCO3含量增加而增大; 石灰土的强度随土的硅铝率的增大而减少.
在我国,半刚性材料已广泛用于修建 高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路面基层或底 基层。
4
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形成原理 半刚性基层施工
5
第一节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 强度形成原理
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形成原理 半刚性基层对原材料的一般要求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一般原则与试验项目 二灰稳定类材料的早强问题

关于基层和底基层的介绍

关于基层和底基层的介绍

基层、底基层施工学习材料发布时间:2008-7-21 17:18:41 查看:4292 次来源: 文字〖大中小〗1、稳定土分类和适用范围有什么规定?答:稳定土的分类和适用范围见表。

要点:结合材料分大类颗粒大小再分类种类繁多要细分适用性能各不同2、稳定混合料标准强度有什么要求?答:在不同交通类别道路和不同的结构层中,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温养生6d,浸水1d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其代表值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要点:强度标准是根本质量检验作标准3、水泥稳定土对水泥有什么要求?答: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稳定土,但应选用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宜在6h以上)。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并宜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如32.5或42.5)。

要点:终凝时间要较长低标水泥优先选4、石灰稳定土对石灰有什么要求?使用中注意事项有哪些?答:石灰是由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等原材料燃烧而得。

当氧化镁含量超过5%时,即称镁石灰;反之,称钙石灰。

石灰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建筑生石灰》(JC/T479-92)、《建筑生石灰粉》(JC/ T480-92)、《建筑消石灰粉》(JC/T481-92)的要求。

等外石灰、贝壳石灰、珊瑚石灰等,应通过试验,只要石灰土混合料的强度符合石灰稳定土强度标准,就可以使用。

使用石灰时通常生石灰块加水,使之消解为消石灰,并过筛后使用。

生石灰粉也就是磨细生石灰,使用时不需经过消解,但拌入土中后,需等2~3h再进行碾压。

露天堆放石灰,对石灰质量有很大的影响,石灰中有效镁、钙含量随露天放置时间而下降,因此,石灰运到现场后应尽快使用。

如需堆放较长时间,应堆放在地势较高处,并用土或其他覆盖物封存。

生石灰中或多或少含有欠火石灰和过火石火。

欠火石灰不能全部消解。

过火石灰颜色变深,表面常被粘土杂质融化形成玻璃釉状物质所包裹,消解很慢。

为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一般应提前7~10d消解。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基层的施工工艺流程

水泥稳定土底基层、基层的施工工艺流程

水泥稳定土基层的施工工艺流程水泥稳定土基层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上料拌和→运输一混合料摊铺→碾压→养护→封闭交通1、施工放样基层施工前首先对底基层进行验收,表面一定要清扫干净,并严格整形压实,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放样采用人工挂钢丝绳控制高程:每5m左右两边各钉一钢钎,进行高程控制,钢丝绳张紧度应以两桩间(10m)挠度不超过2mm(水准仪进行检测)。

2、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控制在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定的要求。

进行现场调试的过程中确定施工配合比,将此配合比写在标牌上,挂在拌和机旁。

在生产过程中,拌和时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碾压时,接近最佳含水量。

同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拌和料中的加水量,以免出现过干过湿的现象。

每天开工前对砂砾料用燃烧法快速测定其天然含水量,然后根据实测含水量和天气情况对混合料的含水量进行调整,由于当地气候多变,故对混合料实际含水量要及时调整。

3、混合料的拌和(1)拌合设备各采用两台WBC-300型稳定土拌和机,工地试验室配合和场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主要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既通过调整料斗下面的电机转速和斗门高低来控制各种材料的流量。

同时还要控制好水泥剂量和拌和时的含水量。

拌和场根据施工情况将拌和设备调整到最佳配置,确保运转连续、拌合均匀不要出现花白料。

,设计水泥剂量为3.5%~4%范围,现场施工水泥剂量控制在5%以内。

(2)拌和场生产过程中,试验室应随时抽检混合料的含水量和水泥剂量,立即通知拌和场调整配合比,直到完全达到要求为止。

对混合料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检测。

4、混合料运输根据拌和场的生产能力和作业的要求,项目部组织了足够的运输车辆水泥稳定砂砾运输及施工时,常常发生粗细料离析现象。

(1)自卸汽车在装料时采用前、后、中的装卸料方式,以减小材料离析现象。

(2)混和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以防运输过程中水分损失过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碾压
首先用压路机静压过去、轻振回来,接着重振碾压3~5遍,直至压实度符合要求,最后静压1~2遍清除轮痕。
碾压时由低处向高处进行,碾压时应重叠1/2轮宽。碾压速度前两遍为1.5-1.7km/h,以后采用2.0-2.5km/h。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水稳碎石底基层表面不受破坏。碾压过程中,水稳碎石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补撒少量的水,但严禁洒大水碾压。路拱和超高符合设计要求。
第二层摊铺,在摊铺第二层之前,第一层如表面干燥应适当洒水湿润。摊铺时由专人指挥运料汽车徐徐倒车,当其后轮距摊铺机(20~40㎝)时停车,挂空挡让摊铺机推动料车前进,按指令缓缓起料斗卸料。摊铺机进满混合料后,推动汽车慢慢前进开始摊铺。起步摊铺5-10m后,利用摊铺机的振动装置初步振实,摊铺时专设两个民工进行摊铺机两端的处理,避免两端形成粗集料带,出现离析现象,对于离析时,及时进行换填找补。值得注意的是运输车辆的行驶、调头、刹车,避免对第一层造成破坏。
六、施工难点及保证措施
水稳碎石施工时控制好混合料的级配是施工的关键,良好的级配能保证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使摊铺更为方便,同时也能保证压实度和基层表面有较好的平整度。因此在拌和时严格控制各进料口的进料量,并派试验人员定时检测混合料的级配。
另一关键是掌握好摊铺机的操作,各类人员严格分工,各负其责,保证摊铺的正常进行。
两台摊铺机梯队式作业,前后相距3-5米进行摊铺,一次铺筑成型。摊铺机摊铺速度控制在1—2m/min,使之与拌和能力相适应,避免摊铺机停机待料,中途不得随意变速或停机。
摊铺中螺旋布料器应均衡地向两侧供料,螺旋布料器的料置略高于螺旋布料器2/3为度,使熨平板挡板前混合料在全宽范围内保持一致,避免摊铺层出现离析现象。
(4)摊铺机连续匀速摊铺,禁止随意变换速度,尽量避免中途停顿。根据拌和机生产能力大小,采用相适应速度摊铺,避免摊铺机停机待料。
(5)摊铺时运料车在摊铺机前20-40cm正前方停车,禁止撞击摊铺机料仓,卸料保持连续均匀稳定,如有混合料洒落及时人工清理。
(6)基层混合料摊铺2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时,保证其速度均匀一致、摊铺厚度一致、松铺系数一致、路拱坡度一致、摊铺平整度一致、重振频率一致等,两机摊铺接缝平整。为保证路面平整度和厚度,摊铺机两侧以钢丝导线作为引导高程控制方式。
在摊铺过程中由专人处理两侧边缘,使之平整、平顺。派专人处理粗细集料离析现象,铲除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混合料填补使表面平整。
厚度控制,分别测出摊铺前高程、虚铺后高程、压实后高程,以此控制摊铺厚度及计算虚铺系数。在摊铺过程中,质检人员应随机用插钎法和反高法检查摊铺厚度。
在摊铺过程中,技术人员随时检测平整度、虚铺厚度和横坡度,及时调整摊铺高度。
(八)接缝及调头处的处理:
水稳碎石施工时坚决避免出现纵缝,横向接缝采用平缝,在下一段摊铺前,清除原有部分松动的混合料,用人工凿到正常处,做成立茬,洒水湿润摊铺机再摊铺下一段落,碾压接缝时防止压松已成型的基层。
(九)养生: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养生期间应保持一定的温度,同时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完成后立即用土工布进行覆盖。养生期间不应过湿(每天喷洒水的次数随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喷洒四五次),一般养生7天。养生期间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不应忽干忽湿,确保整个养生期间基层表面始终保持潮湿状态。养生期间应封闭交通,在养生期和封闭通车前,一定要加强水泥稳定层的保护,设专人看护,严格禁止大吨位载重车辆通行。养生用洒水车的行速度不宜大于15km/h。
着重注意的几个方面:
(1)在摊铺之前,至少有5辆以上混合料的车辆方可摊铺,尽量减少摊铺机停车次数,避免产生较大的波纹与起伏,保证基层的平整度。
(2)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保证水稳碎石上基层表面不受破坏。
(3)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
(7)摊铺时必须有专人看管传感器、高程引导钢丝、螺旋布料器、喂料器等,确保传感器搭脚在钢丝上行走,钢丝不松动不脱落,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不少于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8)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检查平整度、摊铺厚度和消除离析现象,如平整度、厚度有波动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调整,对离析处铲除局部粗集料,采用人工筛细料方法进行换填处理。
2.含水量控制:经试验,最佳含水量为6.2%,最大干密度2.292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时可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二、基层
(一)施工程序
清扫下层—施工放样—拌和—运料—摊铺—碾压—测量—复压—检测—整型—终压工艺流程见附表
(二)材料要求
(1)、石屑:祥和石场
(2)、水泥:亚泰集团伊通水泥有限公司水泥厂,初凝时间5h,终凝时间6h。
复压:①、振动压路机:弱振碾压1遍。碾压速度2.5km/h以内;
②、振动压路机:强振碾压5遍,碾压速度2.5km/h以内。
终压:胶轮压路机碾压1遍,碾压速度3km/h以内,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碾压直至消除轮迹。
2、松铺系数:首件工程路段的设计厚度为34cm,分两层摊铺,每层17cm,试验段摊铺虚铺厚度为22.1cm,松铺系数按1.30控制,测定时按每20一个断面,每个断面侧3点,通过摊铺前、摊铺后、碾压后的测量数据计算的虚铺系数为1.3。(后附虚铺系数表)、
3、含水量控制:经试验,最佳含水量为5.7%,最大干密度2.335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时可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4、强度试验
以标准试验得出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为依据,以现场要求98%的压实度,进行现场取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成型,用静压法制件;试件脱模称量后先用塑料袋包裹,然后放入标准养护室内养生,养生温度控制在20±2℃,温度控制在≥95%,养生6天后,试件逐个称重,然后放入水中浸泡24h,使水深超过试件高度2.5cm,将浸水一昼夜的试件从水中取出,用软的旧布吸去试件表面的可见自由水,逐个称量试件的重量并测其高度,将试件放在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的升降台上进行抗压,试验过程中,使试件的变形等速增加,记录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压力;依据R≥Rd/(1-ZaCv)----Za取1.645,基层设计强度:Rd≥4.0MPa。本次试验共1组,13个试件,得出结果强度平均值5.5,Rd=4.2≥4.0MPa。
-15
压实度(%)
98
按附录B检查
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
按附录G检查
综合分析:静压1遍,弱振碾压1遍,强振5遍,压实度合格,要再提高压实度,若采用强振,外观质量变差,所以采用了弱振碾压1遍,强振碾压5遍,最后胶轮碾压1遍,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的方案(具体见以下碾压方案)。
初压: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碾压速度2km/h以内。
拌和机使用调速电机进行各种材料的拌和,拌和采用强制式。拌和出的混合料要均匀,不离析,保证各种材料剂量的准确,特别注意预防上料机下口堵塞,以免造成配料输送断条,导致剂量不足、不准确。
施工前先测试各种材料的含水量,然后计算施工配合比,计算各种材料用量。水泥配料出口,设专人盯岗,决不许出现卡堵现象,以免影响混合料强度,并根据完成的水稳碎石的面积,计算应用水泥数量,并填报记录。拌和含水量根据天气情况适当调整,应比最佳含水量大1-2个百分点。
(3)、碎石:祥和石场,其标准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压碎值不大于30%。水泥、粗细集料单质试验结果均满足设计要求,经试验确定水泥剂量为5.0%、最大干密度为2.335g/cm3,最佳含水量为5.7%,无侧限试件抗压强度4.0(MPa)。
(三)施工准备
1、按设计宽度在路基两侧培好路肩。
(五)运输
用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运料速度满足摊铺机运行速度,且防止等待时间长使水份损失过大,运输车辆事先规定好行驶及调头路线,维持现场秩序有条不紊。自卸车在装料时前后挪动,以免造成粗集料落在两侧产生离析,装料过满,防止运输途中洒落。
(六)摊铺
(1)摊铺分两层摊铺,每层摊铺压实厚度为17cm。
第一层摊铺,摊铺前在路肩上每10米按高程松铺系数挂线,同时派人进行保护,摊铺时,采用两台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相邻摊铺机距离5~10m。设一名测量员随时检测摊铺后的标高,出现异常马上采取补救措施。
宽度调整成前6m、后6m,前后两台摊铺机相距5-8m,摊铺重叠宽度不小于10cm。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速度为1-2m/min,两台摊铺机的振捣器分别调到一定振幅频率并加以锁定,使混合料的初步振捣效果达到一致,松铺系数均为1.30。
(2)摊铺前应检查摊铺机各部分运转情况,以后每天坚持反复此项工作。
(3)摊铺前调整好传感器臂与控制线的关系;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保证路拱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
5、养生
碾压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的水泥稳定碎石立即开始养生。采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接头处用石头压住。整个养生期始终保持路面湿润,养生时间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封闭交通。养生期满后不施工上层时,设置明显交通标志牌及交通障碍以控制车速及车辆类型进入成型路面。
静压1遍,弱振碾压1遍,强振5遍,压实度合格,要再提高压实度,若采用强振,外观质量变差,所以采用了弱振碾压1遍,强振碾压5遍,最后胶轮碾压1遍,振动压路机静压1遍的方案(具体见以下碾压方案)。
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施工单位:吉林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合同号:TM10
监理单位:吉林省公路工程监理事务所编号
交底内容
一、底基层
1、施工顺序
具体施工顺序如下:
修整下承层→测量放样→水泥稳定碎石拌合→水泥稳定碎石运输→水泥稳定碎石摊铺→水泥稳定碎石整形→水泥稳定碎石碾压→养生
下承层准备
在底基层施工前,对下层进行了进一步处理,做到表面平整、密实,无松散弹簧现象,其平整度、压实度、宽度、标高、横坡度等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培好路肩土,路肩土的高度以压实后与底基层的高度一致为准。在摊铺底基层前用洒水车适量洒水,保持下层表面轻微湿润。
(9)摊铺过程中设专人指挥运输车辆,摊铺时摊铺机按行走线的指示匀速摊铺,及时调正方向,确保基层的纵向接茬密实、规则及整体线形的顺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