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

合集下载

第二十二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二十二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文化大革命的原因:①直接: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②野心家林彪、江青等推波助澜。

③根本:“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④民主法制不健全,个人崇拜。

2、经过:1966--1976(1)发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2)全面夺权:革命委员会(党、政、军、司法诸权与一身的一元化权力机关)(3)1968.10.13——10.31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文革中刘少奇被批斗,撤销刘少奇一切职务,制造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桩冤案。

3.文化大革命的危害:①政治:国家政权削弱、社会秩序混乱、民主法制践踏。

②经济:国民经济严重破坏、发展缓慢。

③科文:发端文化领域,对教、科、文破坏尤严重。

④思想:社会思想、风气严重损害。

⑤国际地位:拉大了与发达国家差距。

性质: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灾难的内乱。

4.教训:1、社会主义条件下,经济建设为中心。

2、健全民主、法制。

3、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个人崇拜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一)历史条件:1.吸取文革教训,认识到民主法制重要性.2.历史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内容:(1)工作重心转移:阶级斗争经济建设。

(2)实行改革开放。

(3)决定拨乱反正,审查冤假错案。

(二)表现、措施:1.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1980.2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为刘少奇平反的决议,恢复了刘少奇的名义。

2.民主建设完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加强--。

3.法制建设步伐大大加快:A.1982年宪法B.相继出台《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逐步建成比较完备法律体系。

C.1997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政体改革重点。

D.1999“依法治国”入宪,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新时期E.1989《行政诉讼法》,1999《行政复议法》,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自主、合作、探究3:
C.制约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因素有哪些? 针对这 些制约因素,应采取什么措施加快农村的基层民主 建设?
小组合作探究:
制约基层民主选举的因素

发展基层民主选举的对策


乡镇行政权力干预 乡村自治 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村民的民主参与意 识淡薄



继续推进法制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对基层民主选 举的过程监督 明确划分乡村职责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发展乡村经济……
【学习目标】: 学生能依据材料从不同角度说出‚文化大革 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 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学生能准确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结合 材料能准确写出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小组内检查,小组间检查,教师抽查 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表现在哪 些方面? 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有哪些?
自主、合作、探究1: 虚 拟 文 革 博 物 馆
A、巴金曾说:‚建立‘文革’博物馆,这不 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 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前惨痛的教训。‛ (1)要让你参与这项工作,筹建文革时期的 民主法制厅,你会搜集哪些类型的史料来警示 后人?
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 等
小组合作探究: 虚 拟 文 革 博 物 馆

(2)假如你是讲解员,除了解说这些史料 外,你还会告诉观众什么? 吸取文革的教训,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案 例 : 民 告 官
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 自主、合作、探究2:
依据视频材料说出这一法制建设成就的历 史意义。 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 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 宣传依法治国的理念, 有利史意义?

第22课_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22课_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1.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成绩显著, 但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侵犯公民民主权 利的行为。 2.村民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增强,能 够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 举权。 3.有关部门依法行使权力,保护公民的 政治权利,做到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 本方针。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了社会主义民 主的进程。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 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 民主法治的破坏 1.原因
2.表现
观察下面的图片,说说它们 反映“文革”对民主法制造成了 哪些破坏?
吴 晗 北京市副 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 中自杀,死前头 发被拔光。
傅雷,著名翻 熊十力 国学大 译家 师 1968.5.24 绝 1966.9.3 与 食身亡 妻子朱梅馥上 吊自杀。
(5)中共各级组织遭到 破坏,党的规章制度被践 踏。
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
“文革”是对民主与 法制的践踏,使国家民主 政治建设严重倒退。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新时期 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为 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 法制建设。
2.措施
①首要环节:平反“文革”前 后的冤假错案。 ②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 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③法制建设:
A.逐步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颁布了1982年新 宪法,并对它进行了多次修订,相继出台了 《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 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
B.198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和1999年4月《行政复议法》的通过。使“民 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C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 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3月, “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22 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22  23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血浓于水
汶川地震台湾捐款:约1.4亿美金 到2009年8月19日为止,大陆为台湾88水灾捐款1.76亿元。 大陆每年对台湾进口水果补贴1 500元/吨 „„
阻碍祖国统一因素
李登辉
“一中一台” 台独势力的猖獗
陈水扁
“一边一国”
国际反华势力阻碍统一
材料一 几十年来,美对台军售可谓绞尽脑汁,费尽心 机。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当我军装备有所发展时,美国就会向台湾提供一些先 进武器装备来“保持平衡”。 ●当在政治上需要表态支持“一个中国”原则时,美国 就总要卖些武器给台湾,好让台湾当局有些“以武拒统” 的本钱。 材料二 2004年6月19日,日本自卫队在冲绳进行军事演 习,假想“中国大陆军队进攻台湾”演练与美军协同作战。
22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北京一个红卫兵组织宣布 解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以及各民主党 派。1966年以后的八年时间内,全国人大及其常 务委员会再也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当然也就谈 不上行使其权利
材料二: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 。他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 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 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 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 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 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的。”但还是戴上“叛徒、内奸,工贼”的帽子 ,1969年11月12日在河南被折磨而死。
35.93%
1992年 2001年
32.38%
受案数
28.61%
原告撤诉率 原告败诉率
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
三、民主法制的完善——基层民主选举
内容: 农村——村委会;城市——居委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22课: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曲折发展

第22课: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的曲折发展

“ 文 革 结 束 ”
粉 碎 “ 四 人 帮 ”
叶剑英元帅
1976年文革结束
江青、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 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 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
邓小平回答:只有 认真建立社会主义 民主和社会主义 法制,从制度上解 决问题。 加强民主法制建 的 曲 折 发 展
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文革”表现 人权、政府、司法、人大政协、党内政治 破坏 危害 民主法制遭践踏、政治建设倒退 教训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平反冤假错案 新时 政治体制改革 期建 加强法制建设 设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 依据 宪法赋予人民选举和被选举权 1898年《城市居委会组织法》 基层 民主 表现 1998年《村委会组织法》 选举 核心 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 意义 推进建设、贯彻精神、保障权利
文革中批斗彭德怀, 1974年被折磨致死。
老舍,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京 太平湖溺死。
李达, 哲学家,武汉大学校长,中 共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邓拓,人民日报总 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 致死。
傅雷,著名翻译 家 1966.9.3 与 妻子朱梅馥上吊 自杀。
第22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 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 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本 课 知 识 框 架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基层民主选举
《如此照相》

“凡到我革命照相馆,拍革命照片的革命同志, 进我革命门,问革命话,须先呼口号,如革命 群众不呼革命口号,则革命职工坚决以革命态 度不给革命回答。致革命敬礼。”

必修一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必修一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高一历史学案班级:姓名: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自主预习主干知识】
基础自主梳理
拓展感悟应用
一、文化大革命
1.“文革”的原因
1、从历史根源和经济根源思考文革出现的原因
2、“依法治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通过预习你还有④确立“依法治国”方针:1999年,党的“十五大”把_________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社会的新时期。
⑤大力推进基层民主选举:a、含义:___________是我国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进行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用___________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b、法律依据:1987年全国人大颁布了《___________》,1989年颁布了《___________》,1998年全国人大正式颁布《》。c、实践:在城市的居委会里,权力下放到了,实行民主自治;在农村,以民主选举、___________、__________、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村民自治正不断扩大。
(1)根本原因: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越来越严重,毛泽东认为党内出现了“”和“资产阶级复辟”。
(2)直接原因:、等人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左”倾错误。
(3)外部原因:国际形势恶化,中国的周边局势严峻。
2.“文革”对民主法制践踏的表现
(1)在全国性的状态下,人民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
(2)一元化权力机关——成立,社会秩序混乱;
(3)制度、制度遭到破坏;
(4)党组织被破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C.党的民主集中制严重破坏
D.国家法律遭到严重破坏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China Watch》一书中 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 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 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 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 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②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 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③规范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
100921
案件几乎涉及所有 行政管理领域
27125
37.84%
35.93%
1992年 2001年
1989年 后“民 告官” 案件概 况
32.38%
受案数
28.61%
原告撤诉率 原告败诉率
合作探究

某县大上工业、房产开发项目,征地、拆迁风 暴席卷城区、乡镇。村民反映县政府违法批地 、非法征地。村民将县政府和城乡建设局告上 了法庭,认为该局颁发的拆迁许可证违法。
你认为上述案例村民能上诉吗?法律依据 是什么?并请你为此案例开出解决此类问 题的处方 能上诉。据《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 可以民告官。“处方”:政府行为要规范, 要依法行政;要倾听人民呼声,增强民本 意识。
时 间
第五届 第六届 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 第十届 1978-1982 1983-1987 1988-1992 1993-1997 1998-2002 2003-2008
制定\修订的法律
18部 7部 13部 10部 73部 115部
从1979年到2008年,中国总共通过了400多件 全国性的法律及关于法律的决定,地方人大及 其常委会制定了近8000件地方性法规。
材料:①十年来,我国90多万个村委会都建立起以村委会选

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新制度,自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 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根据 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 的手里…… ——民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制度” 是什么,并概括新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新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 突出特点:实行广泛的人民民主。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长 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 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形成各族杂居的现象,历史的发展使 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实行民族政 策的依据和目的。 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 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都受 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 谊;所处地理环境各异。 目的:通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 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熊十力 国学大师 1968年绝食身亡
李广田 云南Biblioteka 学校长 1968年跳河身亡邓拓 人民日报总编辑 1966年服毒致死
傅雷 著名翻译家 1966年上吊自杀
翦伯赞 年自杀
历史学家
1968
红 卫 兵 批 斗 彭 德 怀
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迫害
红 卫 兵 高 呼 打 倒 刘 少 奇 、 邓 小 平
“文革”的教训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 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 (2)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 主义法制。 (3)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 则,禁止和克服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时目标】
1.通过自主预习,填空完成课前预习案,初步掌握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2.通过材料阅读,然后分析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曲折与新发展。

3.通过课堂探究案和课后巩固案的练习,培养分析、总结和概括能力,注重解题方法的积累。

【课前预习案】
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
1.“文革”发生原因:“”倾错误发展,以为纲;领导人对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出现错误;个人崇拜的盛行;野心家的利用;民主法制的不健全等。

2.民主法制遭践踏的表现:民主制度;国家法律;人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社会秩序混乱;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运行。

3.“文革”的教训:政治上加强,防止“左”倾错误及个人崇拜;经济上坚持以为中心;文化上坚持贯彻“双百”方针;注重维护人权等。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1.主要成就:(1)平反案(首要环节);(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恢复和完善各项;(3)加强民主建设,推行基层制度;(4)加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5)确立“”方略。

2.重点掌握:(1)“民告官”的法律依据是《》和《》。

意义:规范了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维护了人权;推动了民主法制建设。

(2)基层民主选举的法律依据是《》和《》,基层干部的产生方式由转变为由。

意义:调动基层人民的;保障基层人民的;推动民主法制建设。

3.总结特点: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制度化、法律化。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艰巨性、曲折性
材料一1967年8月5日,刘少奇在中南海受到残酷批斗。

他抗议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

谁罢免了我国家主席?要审判,也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

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

我个人也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摘编自《历史上的今天》(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

(10分)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从贫国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

也只有这样,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才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在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下,得到维护和保障。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人权五十年》,2000年(2)材料二反映了当前我国怎样的人权观?(3分)
探究二:我国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材料三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材料四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3)对比材料三、四,指出我国城乡人大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变化,并分析变化原因。

(5分)
(4)结合所学,简要指出影响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因素。

(4分)
【课后巩固案】
1. 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

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

这一立法高峰 ( ) A.保障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C.确立了“依法治国”方针 D.标志着我国法律体系接近完美
2.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农民,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

这种民主形式主要指的是 ( ) A.村民自治 B.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 D.人民代表大会
第22课预习案:左、阶级斗争、遭到破坏、形同虚设、民主法制建设、经济建设、冤假错、民主政治制度、基层、民主选举、法制建设、依法治国、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上级政府任命、居民直接选举、政治热情、合法权益。

探究一:(1)民主法制建设具有必要性。

(2分)民主法制不完善导致“文革”,“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给社会带来巨大损失,只有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才能保障社会的正常发展。

(3分)民主法制建设具有艰巨性。

(2分)我国民主法制本身不完善,加上“文革”的破坏,使民主法制建设异常艰难。

(3分)
(2)重视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经济发展是维护人权的前提;依据法律维护人权。

(3分)
探究二:(3)变化:由城少乡多到城乡相同。

(2分)
原因: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政治意识的提高;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完善。

(3分)
(4)社会政治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人民政治素质、国际形势变化等。

巩固案:B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