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教程第07章

合集下载

UG课件教程7

UG课件教程7
• 该对话框中上部为箭头和尺寸设置参数, 下部为截面线的颜色、线型、线宽及其他 辅助选项的参数。下面介绍各参数的用法。
• 箭头的尺寸选项 • 尺寸的设计 • 截面显示的参数
图 7-8 “剖面线首选项” 对话框
7.2 工程图的基本操作
• 工程图基本操作包括了新建图纸页、打开图纸页、删除图纸 页等几个基本功能。
图7-32 “局部剖”对话框
7.3.6 对齐视图
• 在NX 6.0中,用户可以在单个视图上拖动视图 边界,系统会自动判断用户的意图,显示可能对 齐的方式。把视图拖动到适当的位置,放下视图 就可以了。系统能够自动判断中心对齐、边对齐 等多种对齐方式,基本上可以满足用户对于视图 放置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要求,
图7-23 “视图标签样式” 对话框
图7-25 快捷菜单
图7-26 “截面”选项卡
图7-27 “常规”选项卡
图7-28 修改后的剖视图
7.3.3 半剖视图
• 单击“图纸”工具栏中的半剖视图 按钮,弹出如图7-29 所示“半剖视图”工具条。添加半剖视图的步骤同样包括 了选择基本视图、指定铰链线、放置剖视图这几个步骤。
7.1.2 注释参数设置
• 注释参数的设置是对包括尺寸参数、 文字参数、单位和径向参数等制图 注释参数的预设置。单击菜单“首 选项”→“注释”命令,系统弹出 如图7-3所示“注释首选项”对话 框。该对话框中包含了13个注释参 数的设置选项卡,用户选取相应的 参数选项卡,对话框中就会出现相 应的选项。
• 7.2.1 新建图纸页 • 进入工程图环境后,系统弹出“工作表”对话框,如图7-9
所示。
• 或进入工程图环境后,单击菜单“插入”→“图纸页”命令 或“图纸”工具栏中的 图标,弹出如图7-9所示的“工作表” 对话框。

UG 6.0第七章

UG 6.0第七章

7.2.5 局部比例
单击工具栏图标,则会激活该功能弹出对话框。该选项与缩放实体和 片体比例的【比例】选项不同,它缩放实体的局部面组的比例。甚至 在无参数的模型上也可以使用局部比例。 模具和铸模设计有可能使用到此选项,如使用面来进行无参数部件的 铸造。
7.2.6
调整圆角大小
执行【插入】→【直接建模】→【调整圆角大小】命令或单击工具栏 图标,则会激活该功能,弹出对话框。该选项允许用户编辑圆角面半 径,而不用考虑特征的创建历史,可用于数据转换文件及非参数化的 实体。可以在保留相切属性的同时创建参数化特征,该选项可以更为 直接、更为高效地运用参数化设计。
执行【插入】→【直接建模】→【Constrain】下的菜单命令,或单击 工具栏图标旁边的三角形,则会激活该功能弹出类似于的对话框。该 选项可以在几何模型的面组上施加 3D 约束。如果可能,在移动面满 足约束的同时可以保持原先的拓扑。用此选项可以编辑有特征历史或 没有特征历史的模型(如通过数据转换器生成的模型)。 每次操作可以选择一种约束类型,一个特征只能有一个约束。 同轴:约束面和参考对象之间的同轴。 对称:约束目标面和参考对象间的对称。 对齐:约束一个面,使它与参考对象重合。 平行:通过移动一个面使其与参考对象平行,并通过一个关联点,来 约束该面。 垂直:通过移动一个面使其与参考对象垂直,并通过一个关联点,来 约束该面。 相切:使一个平面或锥面与另一个面相切,来约束面。
7.1.1 编辑特征参数
执行【编辑】→【特征】→【参数】命令或单击工具栏图标, 则会激活该功能弹出对话框。 1.编辑一般实体特征参数 2.编辑扫掠特征参数 3.编辑阵列特征参数
7.1.2 编辑位置
执行【编辑】→【特征】→【编辑位置】命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单击工具栏图标, 另外也可以在右侧“资源栏”的“部件导航器”相应对象上右击鼠标,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编辑定位,则会激活该功能,弹出对话框。 需要注意的是:增加定位尺寸时,当前编辑对象的尺寸不能依赖 于创建时间晚于它的特征体。

UGNX8.0采用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加工模具黄金教程

UGNX8.0采用固定轴曲面轮廓铣加工模具黄金教程
如图 7-59 所示。
图 7-58 设置切削模式和切削深度
图 7-59 设置切削参数
[8] 单击【进给率和速度】按钮 ,然后在弹出的【进给率和速度】对话框中设置如
图 7-60 所示参数。
[9] 保留其余参数默认设置,最后在【操作】选项区单击【生成】按钮 ,生成型腔
粗铣的加工刀路,如图 7-61 所示。
7.1 固定轴曲面轮廓铣概述
固定轴曲面轮廓铣(Fixed Contour)简称为固定轴铣。固定轴铣是用于精加工由轮廓 曲面形成的区域的加工方法。并允许通过精确控制和投影矢量以使刀具沿着复杂的曲面轮 廓运动。本章将详细介绍曲面轮廓铣削类型的相关知识及使用。
7.1.1 固定轴铣术语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来了解一些固定轴铣方面的基本术语: u 零件几何体(part geometry):用于加工的几何体。 u 驱动几何体(drive geometry):用来产生驱动点的几何体。 u 切削区域:需要加工的面区域。应用于“区域铣削驱动方法”和“清根驱动方法”,
图 7-55 凹模零件
工艺分析
凹模零件为一模四腔布局的模具成型零件,其加工工位基本上包括了 UG 固定轴轴曲面 轮廓铣削加工所有典型驱动方式。工艺分析如下:
u 结合数控加工工艺,该零件实心长方体毛坯依次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三道工序。
u 创建“型腔铣”操作粗加工零件; u 创建“剩余铣”操作半精加工零件; u 创建“面铣”操作精加工零件顶部面; u 创建“深度轮廓加工”操作精加工陡峭区域;
手机凸模的加工与上一个模具凹模的加工 在应用 UG CAM 切削类型上基本上是相同 的。不同的是,在手机凹模加工过程中不同 的区域将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
结合数控加工工艺,手机凸模零件依次经 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道工序。

UG6 教程第七章

UG6 教程第七章

线切割加工实例
4定义外部裁剪几何体 在“顺序外部修剪”对话框中,单击“指定几何体” 按钮 ,弹出“线切割几何体”对话框,单击“2轴”按 ,弹出“线切割几何体”对话框,单击“2 钮 ,再单击“曲线边界”按钮 ,在绘图区中选择相 应的边线。 选择 边线
线切割加工实例
在线切割加工中,可以定义的加工类型有两种 ,即 是2轴和4轴加工。 轴和4 (1)2轴加工:此种加工方式时,电极丝垂直与工件的上 下表面,只需要选择上、下表面或者边界和点中的任意 一个即可定义加工几何体。 (2)4轴加工:此时可以通过通过过滤器类型选择顶面, 侧面或者线框几何体方式指定加工几何体 。
线切割加工实例
5设置“切削”参数 设置“切削” 在“顺序外部修剪”对话框中,单击“切削”按 钮 ,弹出“切削参数”对话框,各项参数设置如图所 示。
线切割加工实例
(1)“上部的平面”和“下部的平面”选项 :这两个选 项用来设置引导夹持器移动的上平面和下平面的距离 。 (2)“刀路的切削方向”选项 :设置线切割过程中电极 切割工件的切削方向,系统提供了顺时针,逆时针和交 替三种方式 。 (3)“停止点”选项:定义切割的停止点。 (4)“步距参数”选项
:设置电极丝的横向进给量 。
线切割加工实例
6设置“前导/后导”参数 设置“前导/后导” 单击“前导/后导” 单击“前导/后导”按钮 导/后导”对话框 。 后导” ,弹出如图7-23所示的“前 弹出如图7 23所示的“
直接, 直接,成 角度和圆 形方式
线切割加工实例
7设置“拐角控制”参数 设置“拐角控制” 单击“拐角控制” 单击“拐角控制”按钮 ,弹出“拐角控制”对话框 . 弹出“拐角控制”
控制 方式 圆角参数
线切割加工实例

UG中文基础教程4

UG中文基础教程4

第七章 自由曲面建模【内容提要】机械产品的美观程度逐渐成为顾客选用的越来越重要的标准,而美观程度又取决于外观曲面,本章将具体介绍高次曲面的生成及增厚成体.第一節 Through curve mesh 网状面(体)的生成(图7.1) 【STEP1】 打开Hook.prt, Application → Modeling ; 【STEP2】使用Toolbox →Curve →Spline →Through Points 补充完整钩子在四个截面上的截面线图.(图7.2)【STEP3】再使用Toolbox →Curve →Spline →Through Points 补充钩子的侧轮廓线;(图7.3) 图7.1图7.2【STEP4】补做钩尖. 1) 使用Toolbox →Curve →Bridge 命令连接两条轮廓线. 注意Bridge Method 选项为Match Curvatures, 调节Bridge Depth 到所满意的钩尖形状.(图7.4)2) 使用Toolbox →Curve →Edit Curve →Divide Curve 命令将生成的Bridge curve 等分为两段,并取其等分点,记为End Point.(图7.5)3) 使用Toolbox → Curve → Spline → Through Points 连接另外两条轮廓线并用End Point分割之(图7.6). 图7.3 图7.5 图7.4【STEP5】Toolbox → Free Form Feature → Through Curve Mesh.1 UG 系统左下角的Cue 提示: Select Primary String #1.要求选择网格面的第一条U 向定义线, 在此状态下连续选择钩子第一截面上的曲线直至闭合, 单击鼠标中键确认. Primary String #1 选择完成. 注意其向量起点和方向(图7.7).2 系统接着提示: Select Primary String #2, 选择第二个截面上的线至闭合,单击鼠标中键确认. 同理选择第三、第四个截面线. 记住: 所有Primary string 的向量起点和方向保持相互对应一致. 当系统提示: Select Primary String #5时, 在String 选择子菜单上选择Point, 然后点选End point.3 如果用点作为Primary String, 系统将自动结束对Primary String 系列的选择, 并提示: Select Cross String #1, 要求选择网格面的第一条V 向定义线. 注意Cross string 系列的选择一定要与Primary string 系列的向量起点和方向保持相互对应一致. 在此状态下, 选择通过每条Primary string 向量起点的侧轮廓线和与之相连的半条Bridge curve 作为Cross string #1, 鼠标中键确认. 然后依次按下图选择Cross string #2、Cross string #3和Cross string #4. 每条Cross string 的起点都在Primary string #1上, 终点都在End Point 上.当系统提示: Select cross string #5时, 重新选择Cross string #1上任一条曲线, 此举表示闭合Cross string 系列, 生成V 向闭合的曲面(体). 选择后系统自动结束Cross string 系列的选择(图7.8).4 接着系统提示: Select spine string, 此项选择可单击鼠标中键跳过. 然后系统弹出Through curve mesh feature 菜单:其中各项设置及其意义如下(图7.9):图7.7 图7.6˙①Emphasis: (Both) 生成的曲面在Primary string 系列和Cross string 的中间.(Primary) 生成的曲面通过Primary string.(Cross) 生成的曲面通过Cross string.˙②Intersection Tolerance:(相交误差) 当Primary string 与Cross string 不相交时, IntersectionTolerance 必须大于或等于它们之间的最小空间距离, 否则, 系统将给出Error Message:并显示出相交不上的Primary curve 或Crosscurve.(图7.10) ˙③First Primary String 指对第一条Primarystring 的限制条件:(No Constrain) 对Primary string #1无任何限制.(Tangency) 要求选择以Primary string #1 为edge 的Face 并生成与之相切的曲面(体). (Curvature) 要求选择以Primary string #1 为edge 的Face 并生成与之曲率连续的曲面(体).˙④Last Primary String 对最后一条Primary string 的限制条件(各选项意义同上).˙⑤First Cross String 对第一条Cross string 的限制条件(各选项意义同上).˙⑥Last Cross String 对最后一条Cross string 的限制条件(各选项意义同上). 图7.8 图7.9 图7.105 菜单中所有的选项都取缺省值, OK, 生成钩子实体. 观察生成的实体与Primary string 及与Cross string 的拟合情况.(图7.11)第二节 Swept扫描法创建曲面,图7.12 【Step1】打开gear.prt. APPLICATION → MODELING.【Step2】TOOLBOX →Curve →Wrap/Unwrap, 将圆柱面上的Curve 1 Unwrap 到Datum plane 上, 记作Curve 2(图7.13).图7.11图7.12 图7.14 图7.13【Step3】WCS → Rotate WCS, 将参考系沿-X 轴向旋转15°(斜齿轮的螺旋角); Toolbox →Curve → Basic Curve, 过Curve 2的端点作一条直线平行于Z 轴, 记作Curve 3.【Step4】Toolbox → Curve → Wrap/Unwrap, 将Curve 3 Wrap 到圆柱面上, 记作Curve 4 ;WCS → Orient WCS → Absolute CSYS.(图7.14)【Step5】Toolbox →Free Form Feature →Swept.1.UG 系统跳出string 选择子菜单, 左下角的cue 提示: Select Guide String #1意即要求选择扫描曲面的第一条轨迹线, 此时选择圆柱面上的Curve 4作为Guide string #1.2.单击鼠标中键, 完成选择; 再击中键跳过Guide string #2的选择.接着cue 提示: Select Section String #1, 要求选择扫描曲面的第一条截面线. 在String 子菜单上点选Chain Curve, 然后选择齿轮的端面齿廓外形线作为Section String #1, 确认, 再击中键跳过Section String #2的选择.3.系统跳出Swept Feature 的子菜单各项设置意义如下(图7.16):˙Alignment Method 指截面线(section)的对齐方式:Parameter : 按section 的参数对齐.Arc length : 按section 的弧长对齐.˙Tolerance : 扫描误差, 缺省值为0.0254.4.OK, 按缺省值跳过, 接着出现Orient Method 的选择子菜单(图7.17),要求选择section 的朝向方式, 其中:Fixed (缺省)指section 的朝向与Guide string 上各点的方向保持相对固定的关系.Face Normals 即section 的朝向与给定face 的法向向量保持一致.Vector Direction 指section 的朝向由给定的向量决定.Another Curve 指section 的朝向与另外给定的曲线保持一致.A Point 即所有section 都朝向一点. 图7.15 图7.16图7.17Angular Law 指用极坐标方式来控制section的朝向方式.Forced Direction 强制指定section的朝向.取缺省值Fixed, OK跳过.5 系统跳出Scaling Method子菜单(图7.18), 要求选择比例方式.其中:Constant 表示截面大小沿guide方向不作变化,为常数.Blending Function 混合比例功能, 给出沿guide方向上首尾两端section大小的比例系数, 中间作线性变化.Another Curve 指section大小沿另外一条曲线(大致沿guide方向)变化.图7.18A Point 指section的大小遵从向给定点透视的比例原则.Area Law 面积控制section.Perimeter Law 周长控制section.6 取缺省值Constant, 给出比例Scale=1, OK, 取Create选项, 看看生成的斜齿.注意到生成的斜齿有一部分已经切入齿根圆柱里, 而且齿顶无法进行倒圆. Undo, 取消上次的Swept操作(图7.19).图7.19 图7.207 Toolbox→ Free Form Feature→ Swept.重复1, 2操作, 当出现Swept Feature子菜单时, Tolerance改为0; OK, 在Orientation Method的子菜单中选择Face Normal, 然后点选齿根圆柱的圆柱面, OK, 取Create选项, 观察生成的斜齿, 与上一次操作结果进行比较(图7.20).8 Toolbox→ Feature→ Blend将齿顶倒圆R 0.5;Edit→Transform将Swept生成的斜齿绕齿根圆柱的轴线进行旋转拷贝, 每隔(360/16)度(齿数=16)拷贝一个, 直至在圆柱面上闭合.Feature→ Offset将圆柱面向外offset 0.1mm, 以保证齿根圆柱与斜齿间有相交部分, 然后用Toolbox→ Feature→ Unite命令将所有的齿都加在齿根圆柱上(图7.21).图7.21第八章装配建模【内容提要】●UG装配建模架构可使装配文件直接引用装配部件组成零件之文件.装配图形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文件网络.因为各个零件文件是独立的,不同使用者可同时运用相同装配图中不同零件.同时, 装配图打开后, 任何改变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操作,必同时更新装配图之相应零件.使用者能实时查看别人对装配零件的修改, 使设计结构问题解决在最早阶段.●由于装配文件直接参考零件主模型(Master Model), 无须另做拷贝,因此装配图文件通常很小,小于单个零件文件大小.第一节编辑结构(Edit Structure) §8.1.1 组件操作(Component Operation)【操作方法】Assemblies>Edit Structure>Component Operations(图8.1,8.2)图8.1 图8.2Add / Create 加入/ 创建Remove / Substitute 移除/ 替换Reposition / Rename 重新定位/ 重新命名1 Add (加入)【例】: 装配A201 Mini Screw Driver 机身(图8.3)图8.3准备:首先绘制完所需装配的各个零件图.★开启一个新档案, 命名如: aa.prt.★Assemblies>Edit Structure>Add如图8.2★选择对话框Choose Part File 选项,或直接输入Part name, 点击(Middle Housing).图8.4★按下Change Ref. Set (改变参考集)图8.5图8.4图8.6图8.5 图8.7●附:Reference Sets (参考集)的设定位置: Assemblies>Reference Sets功能: 设定一个欲调入装配图的零件信息范围,以便去除零件作图过程中所用面、线和点以及实体等. 使装配图简洁、清晰. 同时, 提高开启装配图的速度.准备: 打开(Middle Housing) 文件.☆创建: Assemblies>Reference Sets>Create 图8.6☆命名参考集: Body 图8.7图8.8☆选择 Solid Body 实体 机身 如图8.8 ☆选择 Cancel 退出☆重新 Save 文件, 以存储含有参考集的零件文件.(附 完)续前例 :★ 选择参考集名: Body(图8.9).★ 选择 OK 两次, 实体 零件加入, 再Cancel(图8.10).★ 重复以上步骤, Add 入其它零件, 如w(Front Housing), A201endcap2, (Switch Rocker),(Locking Knob).注:为操作方便, 往往装配一个, 再调入下一个零件.Fig. 8-92 Reposition (复位位)功能: 用于改变加入零件的位置,将以定位的零件重新定位.图8.9图8.10图8.11☆ 按取 Reposition 键(图8.11)☆ 选取零件 w 或直接点取零件或输入文件名, 所需零件高亮度显示.(图8.12)点击 OK , 出现对话框, 点取 Translate(图8.13) ☆ 出现对话框, 点取 Delta(图8.14)☆ 出现对话框,输入DZC=-40, 使Front Housing(w)向z 轴负方 向移动.(图8.15)☆ 按 OK , 再按Cancel.表明不再做其它 Reposition 操作.比较 (图8.15)和 (图8.16) 图8.12 图8.13 图8.15 图8.163Remove (移除)功能: 用于从组件(components)中移除零件☆选取Remove键(图8.17)☆选取零件w 或直接点取零件或输入文件名,所需零件高亮度显示(图8.18)☆按OK 键, w零件消失(图8.19)§8.1.2 装配条件(Mating Conditions) 位置: Assemblies>Edit Structure>Mating Conditions(图8.20) 图8.19图8.18图8.171.条件构筑 (Create)功能: 用于对两个零件进行装配. 再装配时必须先选取一个零件作为装配件, 再选取另一个零件作为基准零件, 使装配件移动至基准零件上, 并结合再一起.(图8.21,8.22)1) 配合:用于结合两表面的方式装配两个零件. 2) 对齐:将选取的两个零件依照指定靠齐. 3) 定位:可输入角度值改变装配的方式2. Mating Condition 与Mating Constraint 区别①一个Mating Condition 由一个或 多个Mating Constraints 组成② 装配零件有时并不需要全约束․Mate ․Align ․Orient 取一项或两项即可.图8.21 图8.20Mating ConditionsMating Constraints (3)․.Mate․Align․Orient如8.24,8.25系列所示: 仅用了Mate 一项装配约束. 图8.23图8.22图8.25 图8.243. 应用① Mate 约束能运用Face 和Datum Planes.以接合两表面的方式装配两个零件② Align 约束能运用:Edges,Faces,Datum Axes,将两个表面以对齐的方式接合, 使两个表面外连接为邻近且平坦(比较:图8.26,8.27)③ Orient 约束能运用:Faces,Datum Axes,Datum Planes.将两个零件依照旋转轴作装配, 使两表面在装配后可输入角度值作旋转在运用角度定位时, 使用右手定则.(比较图8.28,8.29)4. 实例运用 I. 准备: 1) 开启 aa.prt 文件2) 点击 Assemblies>Edit Structure>Mating Conditions>CreateII. 1) Mating Type: 先选 Align 约束图8.27图8.26 图8.29图8.282) Selection Filter: 选 Faces (按装配所需条件来选)○ “FROM” Faces: 用鼠标 选择 Front Housing 内壁圆柱面.高亮度显示; OK ; 接受(图8.30).○ “TO” F aces: 用鼠标选择Middle Housing 内圆壁; 高亮度显示; OK ; 接受.(图8.31)○ 如图8.32所示还有一个直线自由度和一个旋转自由度未加约束.III. ⑴ 设定Mating Type:Mate ⑵ 设定Selection Filter:Faces○点中Front Housing 上端面; OK ; 接受作为 “FROM” Face(图8.33)○ 点中Middle Housing 上支撑筋前端面; OK; 作为 “TO” Face(图8.34).图8.31 图8.30 图8.33○ 如图8.35所示, 还剩旋转自由度未约束.IV . 1)设定 Mating Type Orient2)设定 Selection Filter Datum Planes○由两零件的基准面(Datum Planes)相互间定位,约束旋转自由度.○ 选择Front Housing 的 “Datum Plane” 作为 “FROM”○ 点取Middle Housing 的 “Datum Plane” 作为 “TO(图8.36) 按 OK; 得到(图8.37) ※提示: 由于三个类型配合约束完, 装配起来的组件, 零件之间位置关系错误, 故要采用编辑(Edit)方式修正. 图8.35图8.34 图8.36 图8.375 装配条件编辑位置: Assemblies>Edit Structure>MatingConditions>Edit(图8.38)功能: 用于改变装配的条件.在创建(Create)对零件进行装配后,利用此选项改变装配的设定.(图8.39)(接上例)I. 点取Mating Conditions >Edit , 在“约束名称列表”图8.38 中选取“Orient-Datum_Plane, Datum_Plane”(图8.40)图8.39图8.40II. 输入“Angle”=180 以颠倒“Front Housing”, 使装配正确.(图8.41)III. 在“编辑装配条件” 对话框中,选中“Align-Cylindrical_Face,Cylindrical_Face”或“Mate-Planar _Face, Planar_Face”选项, 会出现“Offset” (偏移) 项, 可使Mate或Align 配合面或线, 偏移一数值.(图8.42)IV. 按OK, 得到图8.43图8.42 图8.43。

机械产品零部件三维建模实用教程(UG NX 12.0版)项目7 经典机械零件建模之“轴套类零件”

机械产品零部件三维建模实用教程(UG NX 12.0版)项目7 经典机械零件建模之“轴套类零件”

阵列参数设置和预览 步骤8:合并密封槽1
阵列后的密封槽1
项目07 经典机械零件建模之“轴套类零件”
步骤9:创建中段圆柱
中段草图
中段
项目07 经典机械零件建模之“轴套类零件”
步骤10:创建密封槽2单体
密封槽2单体草图
密封槽2单体
项目07 经典机械零件建模之“轴套类零件”
步骤11:密封槽2线性阵列
7.1、“轴套类零件”基本介绍 1)结构特点:“轴套类零件”的主要结构特点是零件的轴向
尺寸远大于径向尺寸。零件主体部分主要由多段不同直径的圆柱 或圆锥等结构组成,其上多有键槽、退刀槽、倒角、倒圆角和螺 纹等结构。
2)加工方法:毛坯一般用圆柱型棒料,主要加工方法为车削、 镗削或磨削。
3)视图表达:一般采用轴向视图作为主视图,表达零件的主 要结构,同时用断面图、局部视图或局部放大视图等辅助视图进 行表达。 7.2、“轴套类零件”建模思想
步骤7:阵列右侧切除部分
阵列后的切除部分
项目07 经典机械零件建模之“轴套类零件”
步骤8:倒角
倒角位置
倒角后的传动轴
项目07 经典机械零件建模之“轴套类零件”
步骤9:倒圆角
倒圆角位置
倒圆角后的传动轴
项目07 经典机械零件建模之“轴套类零件”
步骤10:添加外螺纹
圆柱表面
参数设置和螺纹生成方向
步骤11:保存(略)
矩形草图
退刀槽Leabharlann 项目07 经典机械零件建模之“轴套类零件”
步骤4:创建新的基准面
新建的基准平面
项目07 经典机械零件建模之“轴套类零件”
步骤5:创建键槽
键槽草图
键槽
项目07 经典机械零件建模之“轴套类零件”

《ug75实用教程》课件

《ug75实用教程》课件
2 运动分析
讲解如何使用UG进行运动分析,模拟物体的运动轨迹和力学特性。
3 动力学分析
介绍UG动力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参数设置,帮助大家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的规律。
第七章:API编程
UG API基础
介绍UG API编程的基本概念和 常用函数,帮助大家利用API 扩展UG的功能。
UG API实战
通过实际编程示例,演示如何 使用UG API进行定制开发,满 足特定的工程需求。
介绍UG曲面建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工具,帮助大家掌握曲面建模的基本技巧。
实战曲面建模
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展示如何应用曲面建模技术来创建复杂的曲面模型。
曲面修整
讲解如何使用UG的曲面修整工具对曲面模型进行优化和平滑处理,提高外观质量。
第六章:分析
1 模型分析
介绍UG的模型分析功能和常用的分析指标,帮助大家评估模型的性能和可靠性。
零件特征编辑
讲解如何使用UG的特征编辑 功能对零件模型进行修改和优 化。
第三章:装配建模
1 装配建模基础
介绍UG装配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帮助大家理解装配关系和约束。
2 装配约束
讲解如何使用UG的约束工具对装配部件进行定位和约束,确保装配的准确性。
3 装配实战
通过实际案例演示,展示如何应用装配建模技术来创建复杂的装配模型。
UG API进阶
深入讲解UG API的高级应用和 扩展技术,帮助大家掌握更加 复杂的编程技巧。
第八章:实际案例1案例1 :零件设计通过一个实际的零件设计案例,展示如何应用UG进行零件建模和优化设计。
2
案例2 :装配设计
介绍一个复杂装配的设计过程,讲解如何应用UG进行装配建模和运动分析。
3

UG有限元分析第7讲

UG有限元分析第7讲
单击【Solution 1】节点,右键单击弹出的【求解】命令,弹出【求解】对话框,单 击【确定】按钮。
稍等窗口出现【模型检查信息】、【分析作用监视器】和【解算监视器】3个对话框, 其中【解算监视器】包括【解算信息】、【稀疏矩阵求解器】和【特征值抽取】3个选 项,等待出现【作业已完成】的提示信息后,关闭各个信息对话框。双击出现的【结
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拆分面】命令,如图所示,【类型】中选择【通过点来分割面】, 【在边上选择起始位置】中选择内圆边的1/4象限点(俗称:四分点),【在边上选择
结束位置】选择对面端面内圆边对应的1/4象限点,如图所示;
设置相 关参数
选取相应 的四分点
选取相应 的四分点
分割好 的面
7)插入刚性连接点
在主菜单中点击【插入】,在下拉菜单中选择【模型准备】命令,置相 关参数
点1
点2
8)创建仿真模型
单击工具栏中的【3D四面体网格】图标,弹出【3D四面体网格】对话框;
设置相 关参数
划分网格 示意图
9)建立1D刚性连接
在工具栏中点击【1D连接】图标,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 设置相 关参数
设置好刚性连 接的连杆
单击应用
设置好的1D 刚性连接
第7章 屈曲响应分析实例精讲——二力杆失稳分析
本章内容简介 本实例在介绍屈曲分析知识的基础上,以汽车底盘常用的转向拉杆二力杆作
为分析对象,基于小变形线弹变理论,利用UG NX高级仿真提供的【SOL 105 Linear Buckling】解算方案,计算其模型的特征值和失稳形状,从而推算出结构 屈曲响应的临界作用载荷。分析计算的屈曲特征值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为 学习和掌握NX中屈曲分析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graphics NX提供了GPM和 UGPOST两种后处理方法。其中图形后处 理模块GPM(Graphics postprocessor Module)要求用户先生成刀具位置源文件 CLSF(Cutter Location Source File)。
Unigraphics可生成STD、BCL/ACL、
第7章 UG NX铣削加工基础
7.1 Unigraphics NX/CAM基础知识 7.2 数控加工工艺规程 7.3 Unigraphics NX/CAM加工环境设置 7.4 创建程序组 7.5 创建刀具组 7.6 创建几何体 7.7 创 建 方 法 7.8 创 建 操 作 7.9 平 面 铣 削 7.10 刀 具 轨 迹 7.11 后置处理和车间文件
5.顺序铣
顺序铣用于连续加工一系列相 接表面,并对面与面之间的交线进
行清根加工,一般用于零件的精加
工,可保证相接表面光顺过渡,是 一种空间曲线加工方法。
7.1.2 加工术语及定义 1.模板文件 2.操作 3.刀具路径 4.后置处理 5.加工坐标系 6.参考坐标系
7.横向进给量 8.材料边 9.边界 10.零件几何 11.Βιβλιοθήκη 坯几何 12.检查几何 13.工件
7.1.3 编程工作流程 1.创建部件模型 2.根据部件模型制订加
工工艺规程 3.设置加工环境 4.创建程序组 5.创建刀具组
6.创建几何体 7.创建方法 8.创建操作 9.生成刀路轨迹 10.验证刀路轨迹,生成
车间文件 11.后置处理 12.生成NC文件
7.2 数控加工工艺规程
3.检查边界
检查边界用于定义刀具在切削过 程中必须避开的区域。
4.修剪边界
修剪边界用于进一步约束刀具的 切削区域,与零件几何结合去掉一部 分切削区域。
5.底面
底面用于定义平面铣中最低 的切削平面。
7.6.4 创建铣削文本
创建铣削文本选项用于定义铣削文本,按 该图标,并单击“应用”或“确定”,打开如图 7-21(a)所示的对话框。该对话框有“定义文 本”和“底平面”两个按钮,底平面按钮的功能 与前述相同。按下定义文本按钮,单击“选择” 打开如图7-21(b)所示的对话框。 单击“分类选择”按钮,打开对话框,用 户可以选择“图面注释”或“标记”作为铣削文 本。
7.8 创 建 操 作
在完成了程序组、几何体、刀具组和 加工方法的创建后,需要为被加工零件在 指定的程序组中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加工方 法。这个过程相当于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过 程,在Unigraphics NX中称为创建操作。 当然,用户也可以先引用模板提供的默认 对象创建操作,再选择程序组、几何体、 刀具组和加工方法的办法完成。
7.7 创 建 方 法
加工方法就是加工工艺方法,
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指
定加工公差、加工余量、进给量 等参数的过程就是创建方法。
7.7.1 设置进给量
在铣削方法对话框中按下设置进给量 图标,打开如图7-26所示的对话框,用户 需要为各选项设定合适的切削参数。
7.7.2 设置颜色 7.7.3 设置显示选项 7.7.4 选择切削方式
7.5 创建刀具组
单击工具条上的图标,或在菜单栏中 选择“插入”→“刀具”,打开如图7-8所 示的对话框。创建刀具组的一般步骤为: 先根据加工类型和加工表面形状,在类型 列表框中选择模板零件,再在子类型区域 中选择刀具模板,并在名称文本框中指定 刀具名称。
完成上述操作后,单击“应用”或 “确定”,打开如图7-9所示的刀具参数对 话框。不同的刀具有不同的设置内容,但 均包含3个选项卡。图7-9是“5-参数”铣 刀的设置对话框, 用户可以通过Tool选项卡上部的下拉 列表框,选择“7-参数”、“10-参数”或 “球形铣”,分别完成相应的铣刀设置。
ISO三种格式的刀具位置源文件,STD格
式一般指CLSF,它是由加工一个零件所
需的若干操作的刀轨按照加工顺序连接起
来构成的APT(或ISO或BCL/ACL)语言
格式的文本文件。
CLSF包含MCS显示数据、刀具 运动命令(GOTO)、控制命令、进 给率命令、显示命令、后处理命令等 数据。如果使用UGPOST作后处理,
7.1 Unigraphics NX/CAM基础知识
7.1.1 铣削加工类型 1.平面铣
平面铣用于平面轮廓或平面区域的粗 精加工。
2.型腔铣
型腔铣用于粗加工型腔轮廓或区域。
3.固定轮廓铣
固定轮廓铣用于曲面的半精加工和精 加工。
4.可变轮廓铣
可变轮廓铣与固定轮廓铣方法基本相 同,只是加工过程中刀轴可以摆动,可满 足特殊部位的加工需要。
标系RCS(Reference Coordinate System)。
1.加工坐标系的创建
2.参考坐标系的创建
7.6.2 创建铣削几何
在平面和型腔铣中,铣削几何用于定 义加工时的零件几何、毛坯几何和检查几 何,在固定轴铣和变轴铣中,用于定义加 工轮廓表面。
1.零件几何
在平面和型腔铣中,零件几何表示零 件加工后得到的形状,在固定轴铣和变轴 铣中,表示零件上需要加工的轮廓表面。
7.6 创建几何体
创建几何体就是指定在被加工零
件上需要加工的几何对象,以及零件
在机床的方位的过程。包括定义加工
坐标系、工件、边界和切削区域等。
7.6.1 创建加工坐标系
Unigraphics NX/CAM中,除了使用
工作坐标系(WCS)外,还有两个加工中
使用的坐标系:加工坐标系MCS
(Machine Coordinate System)和参考坐
Unigraphics NX/CAM由三维建模、 刀具轨迹设计、刀具轨迹编辑修改、加工 仿真、后置处理、数控编程模板、切削参 数库设计和二次开发功能接口等组成。加 工编程可分成数控铣、数控车、数控电火 花线切割等,其中数控铣是应用最广的一 种加工方法,能够完成平面、型腔、曲面 轮廓、螺纹等加工。因此,本书着重介绍 Unigraphics NX铣削加工编程方法。
加工工艺规程是描述每步加工过 程的技术文件。一般包括被加工的区 域、加工方式、描述要执行的操作、 夹具夹持的部位、所需要的刀具,以 及切削用量等信息。表7-1是图7-1所 示的壳体加工工艺规程。
7.3 Unigraphics NX/CAM加工环境设置
7.3.1 加工环境初始化
在Unigraphics NX 2的Gateway界面菜 单栏中选择“应用”→“加工”,或首次 打开一个待加工零件,再选择“应 用”→“加工”,系统将弹出如图7-2所示 的加工环境对话框。用户可以为加工对象 选择不同的进程配置和指定相应的模板零 件。
7.9 平 面 铣 削
1.打开零件并创建毛坯
2.选取刀具
3.创建几何体
(1)创建加工坐标系
(2)创建工件(毛坯) (3)创建毛坯几何 (4)创建零件几何
4.创建平面铣操作
7.10 刀 具 轨 迹
7.10.1 生成刀轨
单击平面铣削对话框的Main选项卡中 的生成图标,打开如图7-43所示的切削深 度参数对话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取相 应的显示选项,也可以直接单击“确定” 按钮。系统生成并显示一个切削层的刀轨, 如图7-48所示。
7.10.2 编辑和删除刀轨
单击平面铣削对话框中的编辑显示图 标,系统将打开与图7-28相同的对话框, 用于设置刀具路径的显示方式。详细操作 见7.7.3节。 刀轨生成以后,在操作导航器上按下 程序顺序视图,选取需要进行编辑的刀轨。 单击鼠标右键,打开快捷菜单,选取“刀 轨”→“编辑”,如图7-49所示。
2.毛坯几何
毛坯几何用于定义要加工成零件的 原材料。
3.检查几何
检查用于定义在加工过程中要避开 的几何对象,防止刀具与之碰撞,可以 指定零件侧壁、凸台和装夹零件的夹具 作为检查几何。
7.6.3 创建铣削边界 1.零件边界
零件边界是表示零件几何形状的边界。
2.毛坯边界
毛坯边界用于指定毛坯的形状和大小, 与零件边界一起确定要切除的材料。
7.3.2 操作导航器
操作导航器包括程序顺序视图、机床 刀具视图、几何视图和加工方法视图4个 部分。
7.4 创建程序组
单击工具条上的图标,或在菜单栏 中选择“插入”→“程序”,打开如图 7-7所示的创建程序组对话框。在“父本 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新建程序所属的 父组,在“名称”文本框中指定新建程 序组的名称。对于新建的CAM模型,在 父本组用户只有NC_PROGRAM选项, 名称文本框用户可以选择系统默认的名 称,也可以自行输入名称。
7.10.3 回放刀轨
回放刀轨也称之为重显刀具路径。 单击平面铣削对话框中的回放图标,系 统打开如图7-52所示的“回放刀路”对 话框。单击“确定”按钮,可以每次一 层地显示刀轨。
7.10.4 列出刀轨
7.10.5 校核刀轨 7.10.6 干涉检查
7.11 后置处理和车间文件
7.11.1 后置处理
就不需要CLSF,而且目前用得比较多
的是UGPOST,所以本教程不详细讲
解CLSF的创建方法。
7.11.2 定制后处理器
Unigraphics NX提供了为特定机床和
数控系统定制后置处理器的工具Post
Builder 。
7.11.3 输出车间工艺文件
车间工艺文件是根据特定的要求,由 Shop Documentation功能抽取当前显示部 件的零件几何、零件材料、控制几何、加 工参数、控制参数、加工顺序、机床设置、 机床控制事件、后处理命令、刀具参数、 刀轨信息来创建的包含特定信息的网页文 件或纯文本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