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穴位歌(图文对照)

合集下载

十二经脉太难记?请看这篇十二经脉解读汇总。内附歌诀、高清大图

十二经脉太难记?请看这篇十二经脉解读汇总。内附歌诀、高清大图

十二经脉太难记?请看这篇十二经脉解读汇总。

内附歌诀、高清大图腑脏十二经穴起止歌手肺少商中府起,大肠商阳迎香二。

足胃承泣厉兑三,脾部隐白大包四。

手心极泉少冲来,小肠少泽听宫去。

膀胱睛明至阴间,肾经涌泉俞府位。

心包天池中冲随,三焦关冲耳门继。

胆家瞳子髎窍阴,厥肝大敦期门至。

(1)肺经(LU)【歌诀】LU十一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

胸肺疾患咳嗽喘,咯血发热咽喉痛。

中府云门下一寸,云门锁骨下窝寻,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胸中线六寸平,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府下一寸擒,尺泽肘中肌腱外,孔最腕上七寸凭。

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一寸突脉中,太渊纹上动脉动,鱼际大鱼骨边中,少商指甲根外角,去指甲角韭叶明。

十二经穴始终歌,学者铭于肺腑记。

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胃口行。

上膈属肺从肺系,横从腋下臑内萦。

前于心与心包脉,下肘循臂骨上廉,遂入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

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交阳明经。

此经多气而少血,是动则为喘满咳。

膨膨肺胀缺盆痛,两手交瞀为臂厥。

肺所生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结。

臑臂之内前廉痛,为厥或为掌中热。

肩背痛是气有余,小便数欠或汗出。

气虚亦痛溺色变,少气不足以报息。

(2)大肠经(LI)【歌诀】LI二十手大肠,起于商阳止迎香,头面眼鼻口齿喉,皮肤神热与胃肠。

商阳食指外侧取,二间握拳节前方,三间握拳节后取,合谷虎口歧骨当,阳溪腕上两筋陷,偏历腕上三寸良,温溜腕后上五寸,池前四寸下廉乡,池下三寸上廉穴,三里池下二寸长,曲池尺泽髁中央,肘髎肱骨内廉旁,池上三寸寻五里,臂臑三角肌下方,肩髃肩峰举臂起,巨骨肩尖骨陷当,天鼎环骨肌后缘,扶突肌中结喉旁,禾髎孔外平水沟,鼻旁唇沟取迎香。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经大肠脉,次指内侧起商阳。

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两筋中间行。

循臂入肘行臑外,肩腢前廉柱骨旁。

会此下入缺盆内,络肺下膈属大肠。

支从缺盆上入颈,斜贯两颊下齿当。

挟口人中交左右,上挟鼻孔尽迎香。

此经血盛气亦盛,是动齿痛颈亦肿。

十二经络穴歌诀歌诀

十二经络穴歌诀歌诀

十二经络穴歌诀歌诀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起于中焦,从肺经开始,依次是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而胳于肝经.再由肝经上注肺经,如此往复循环.(一)手太阴肺经经(共11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决,侠白之下是尺泽,孔最下行接列缺,更有经渠(qú)与太渊,鱼际少商如韭叶.(二) 手阳明大肠经经(共20穴)手阳明穴起商阳(yáng),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lì)复温溜(wēnliū),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qūchí)肘髎(zhǒuliáo)五里近,臂臑(Bìnào)肩髃(Jiānyú)巨骨当,天鼎扶突(fútū)禾髎(hãliáo)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45穴)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qì)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颊(Jiá)车对,下关头维和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yì)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及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sh ū)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穴,髀(Bì)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穴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下行内廷厉兑(duì)穴,大趾次趾之端中。

(四)足太阴脾经(21)足太阴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dū)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lîu)谷地机阴陵泉,血(xuâ)海萁(jī)门沖门开,府(fǔ)舍(shâ)腹(fù)结大横(hãng)排,腹哀(āi)食窦(dîu)天溪(xī)连,胸乡(xiāng)周荣(rïng)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五)手少阴心经(9穴)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líng)少海深,灵(líng)道通里阴郄(xì)穴,神门少府少(shào)冲寻。

十二经络循行图(建议收藏)

十二经络循行图(建议收藏)

十二经络循行图(建议收藏)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对于经络循行线路,我们习惯记忆它在肌表的有形穴位联系图,而每条经络在胸腹腔内的运行路线也是十分重要的。

每条经络不仅联系肌表与脏腑,在胸腹腔内也会与其他多个脏器相联。

熟悉经络的循行线路,遇到身体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经络系统了解其他脏器对这个脏腑的影响,调节这些脏器的功能也有助于疾病恢复。

十二条经络循行线路正如经络名家路新宇老师所说:健康不外包。

身体是智能的,它会自己调节。

众多健康问题,都有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学习了解十二条经络的循行路线,及时疏通每条经络的易堵塞穴位。

1.肺经循行线路《黄帝内经》:「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大肠经循行线路《黄帝内经》:「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3.胃经循行线路《黄帝内经》:「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4.脾经循行线路《黄帝内经》:「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12经络穴位歌诀

12经络穴位歌诀

12经络穴位歌诀一手太阴是肺经,臂内拇侧上下循。

中府乳上数三肋,云门锁骨窝里寻,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腹中行六寸平。

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肘上五寸擒,尺泽肘中横纹处,孔最腕上七寸凭,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寸口动脉行,太渊掌后纹头是,鱼际节后散脉索,少商穴在大指内,去指甲角韭叶明。

二手阳明属太肠,臂前外侧须审量。

商阳食指内侧取,二间握拳节前方,三间握拳节后取,合谷虎口歧骨当,阳溪腕上两筋肉,偏历腕上三寸量,温溜腕后上五寸,池前四寸下廉乡,池下三寸上廉穴,三里池下二寸长,曲池屈肘纹头是,肘髎大骨外廉旁,肘上三寸寻五里,臂臑髃下胭端详,肩髃肩峰举臂取,巨骨肩尖骨陷藏,天鼎扶下一寸取,扶突鼎上结喉旁,禾髎水沟旁半寸,鼻旁五分是迎香。

三足阳明是胃经,起于头面向下行。

承泣眼眶边缘下,四白目下一寸匀。

巨髎鼻旁直瞳子,地仓吻旁四分零,大迎颌前寸三陷,颊车耳下曲颊临,下关耳前扪动脉,头维四五傍神庭,入迎结喉旁寸五,水突迎下大筋凭,直下气舍平天突,缺盆锁骨陷凹寻气户锁下一肋上,相去中行四寸评,库房屋翳膺窗接,都隔一肋乳中停,乳根乳下一肋处,胸部讫穴君顺明,不容巨阙旁二寸,其下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脐旁二寸平,外陵大巨水道穴,归来气冲曲骨临,诸穴相隔皆一寸,俱距中行二寸程,髀关膝上交分取,伏兔膝上起肉形,阴市膝上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呈,膑外下陷是犊鼻,膝下三寸三里迎,膝下六寸上巨虚,膝下八寸条口行,再下一寸下巨虚,踝上八寸丰隆盈,解溪跗上系鞋处,冲阳跗上五寸明,陷骨庭后二寸取,次趾外侧是内庭,厉兑次趾外甲角,四十五穴顺记清。

四是脾经足太阴,下肢内侧向上循,隐白大趾内甲角,大都节前陷中寻,太白核骨白肉际,节后一寸公孙明,商丘踝前陷中线,踝上三寸散阴交,踝商六寸漏谷是,膝下五寸地机朝,膝内辅下阴陵泉,血海膝髌上内廉,箕门鱼腹大筋内,冲门耻骨上边缘,冲上七分求府舍,再上三寸腹结连,结上寸三大横穴,适当脐旁四寸騈,腹哀建里旁四寸,中庭旁六食窦全,天溪胸乡周荣上,每隔一肋陷中洇,大包腋下方六寸,上直渊腋三寸悬。

十二经络时辰、分寸歌诀、经络循行

十二经络时辰、分寸歌诀、经络循行

十二经络时辰、分寸歌诀、经络循行图2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

戌时护心脏,减压心舒畅;“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

邪不能容,容之心伤。

”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

心包经戌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此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看书听音乐、或做SPA、跳舞、耍太极……放松心情,释放压力。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分寸歌(9穴)心包络起天池间,乳横一寸陷中安。

天泉腋缝下二寸,曲泽肘窝正中参。

郄门腕后五寸地,间使陵上三寸观。

内关距掌后二寸,大陵手腕横纹间。

劳工握全掌心取,中指之末中冲端。

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到23点)--三焦经旺。

亥时百脉通,养身养娇容。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

亥时三焦能通百脉。

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

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特点,即在亥时睡觉。

现代人如不想此时睡觉,可听音乐、看书、看电视、练瑜伽,但最好不要超过亥时睡觉。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分寸歌(23穴)关冲四指外侧端,液门四五指缝间。

中渚液门上一寸,阳池手腕背面传。

外关腕后二寸取,池上三寸支沟言。

会宗沟外一寸取,沟上一寸三阳堪。

四渎阳池上五寸,天井肘上一寸探。

天井再上一寸地,举臂可取清冷渊。

消泺肘间上四五,臑会肩后三寸连。

肩髎肩膊关节处,天髎肩井后寸边。

天牖乳突后下部,翳风耳垂后面探。

瘈脉翳风上一寸,颅息瘈上一寸端。

角孙卷耳当尖处,耳门耳前上缺间。

禾髎耳前锐发部,丝竹空在眉外端。

十二经络穴歌诀歌诀资料讲解

十二经络穴歌诀歌诀资料讲解

十二经络穴歌诀歌诀十二经络穴歌诀歌诀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是起于中焦,从肺经开始,依次是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而胳于肝经.再由肝经上注肺经,如此往复循环.(一)手太阴肺经经(共11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决,侠白之下是尺泽,孔最下行接列缺,更有经渠(qú)与太渊,鱼际少商如韭叶.(二) 手阳明大肠经经(共20穴)手阳明穴起商阳(yáng),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lì)复温溜(wēnliū),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qūchí)肘髎(zhǒuliáo)五里近,臂臑(Bìnào)肩髃(Jiānyú)巨骨当,天鼎扶突(fút ū)禾髎(héliáo)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45穴)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qì)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颊(Jiá)车对,下关头维和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yì)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及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shū)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穴,髀(Bì)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穴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下行内廷厉兑(duì)穴,大趾次趾之端中。

(四)足太阴脾经(21)足太阴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dū)太白公孙盛,商丘三阴交可求,漏(lòu)谷地机阴陵泉,血(xuè)海萁(jī)门沖门开,府(fǔ)舍(shè)腹(fù)结大横(héng)排,腹哀(āi)食窦(dòu)天溪(xī)连,胸乡(xiāng)周荣(róng)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五)手少阴心经(9穴)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líng)少海深,灵(líng)道通里阴郄(xì)穴,神门少府少(shào)冲寻。

完整十二经络高清图包含经络穴位

完整十二经络高清图包含经络穴位

血脉阴廉尺五里阴包曲泉膝关中都一、J I 香沟…w 中封行间一大算太'冲尺泽孔最天府侠白云门•中府、列缺 —经桑 太渊••鱼际* .♦少商飨白够e 乐四巨地足阳明胃经 阴市梁丘上巨虚手陛 巨虚一下关1弋 颊耳…• 4气=「,库房『膺曲 反瞄 扎中」 乳板,人迎. 小突一 怏盆,h C. H擂门肉段埴冲 承担济站水气 .哥维太无大归 呻阳 睛善・ 内应** 序文/周荣胸乡・天溪食案大包… 腹哀. 大榜,府等. 冲门・阴陵臬…十地机.......... ,卜漏谷……、三阴交丁…1 商丘一.一到2太白I定女隐白一片飞大都尺太阴脾经午时1173\|手少阴心经肩中俞居肩外命七曲垣’ 天宗…腕骨♦一 后溪•… 前答“* 少泽…• 听官 .......小海 支正… 养老…天容一 匐…额醪・ ■ ■ M 工 k 一 . 天窗手太阳小肠经天却枕柱 通络空天大抒一 光线差明 承餐曲 冲・ 室 攵 的皆一 魄卢「 dt w- J 书堂・ 大谓 隔为J映门小均包小肠府“驾•千, 腾胱的嚼二十二 M ip,阳阳粉 承涔姜合乐尺 太 阳 膀 胱 经 飞扬…」 京小篌W 一…/…段门 『…,…奏"中L 」…承山 L 昆仑 足通谷[金口仆黎束先"藏遹若二商曲…鼻菊石关四满大麻一茶#阴谷一涌泉Tk 海拈百w^L戌时19-21部门点I假一■上大陵中冲手厥阴心包经天泉曲泽会 ^^.一外关■阳池一肩夥清冷渊.天井」四淡•中渚・浪门…关冲..,丝竹空.和夥耳门角孙.颅息接脉翳风K…“木糠三阳路支沟子时23T 5喟要慝经1* 官雷率各;斗正营•/糅球举10 %芥…〃沦、三人T肩井&L卜一兔•辄好\俐日月\京门.S秣瞅...1 一)弋:…,雪劈k津rf凤市落边,六中渎、…本神4,,•膝阳关单晶/ #—阳陵泉曲髭C5e/但弱阴尺临dt ;飞溪地主会神道if …-trrji ' * 14» . ■ — . ・至阳・■卜• “t中型市二出 悬枢… ,门… 腰阳关…j前顶*….百会后顶…f - 强间**-A?•* 川亩 *龈交•・・卢页会■上星 •神庭 ** * * 哑门•…立隹素醪 水沟 兑端陶道身柱天突 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鸩星建里 下院水分 神阙 美元 曲骨会阴阴交 石门承浆 …廉泉。

十二经络时辰、分寸歌诀、经络循行图

十二经络时辰、分寸歌诀、经络循行图

十二经络时辰、分寸歌诀、经络循行图6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

子时睡得足,黑眼圈不露;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

”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

“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

”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

反之,常于子时内不能入睡者,则气色青白,眼眶昏黑。

同时因胆汁排毒代谢不良更容易生成结晶、结石。

足少阳胆经穴位分寸歌〔44穴〕瞳子目外五分连,耳柱前下听会安。

上关穴在颧弓上,额角后上颔厌探。

悬颅厌下六分处,悬厘颅后五分观。

曲鬓角孙前一寸,入发寸半率谷传。

天冲率后三分许,冲斜下寸浮白悬。

窍阴浮白下约寸,窍下七分完骨言。

本神神庭旁三寸,阳白眉中上寸间。

临泣阳白直上取,入发五分穴在焉。

目窗正营承灵穴,距前均作寸五观。

脑空灵后四寸五,风池横寸风府边。

肩井胛锁两骨际,腋下三寸渊腋参。

辄筋渊腋前一寸,日月九肋软骨端。

再下五分方是穴,侧卧取之两侧然。

京门十二肋前下,带脉脐旁七五探。

带下三寸五枢穴,维道枢下五分间。

居髎维斜下三寸,环跳股骨上陷悬。

风市垂手中指尽,中渎膝纹五寸观。

阳关阳陵上三寸,腓骨前下阳陵泉。

阳交踝后上七寸,外丘阳交五分前。

光明踝直上五寸,踝上四寸阳辅参。

悬钟踝上三寸取,丘墟外踝之下前。

临泣距侠一寸半,五会距临五分端。

侠溪四五足趾陷,窍阴四趾外侧边。

足厥阴肝经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

丑时不睡晚,脸上不长斑;中医理论认为:“肝藏血。

”“人卧则血归于肝。

”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

所以丑时前未能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

足厥阴肝经穴位分寸歌〔14穴〕大敦拇趾外侧端,拇次趾缝是行间。

太冲本节上二寸,中封内踝一寸前。

蠡沟内踝上五寸,蠡上二寸中都宣。

膝关曲泉下二寸,膝国纹上寻曲泉。

阴包膝上四寸现,五里气冲穴下三。

阴廉五里上一寸,曲旁二五急脉观。

章门肘尖贴胁尽,期门约当九肋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经络穴位歌1、太阴肺经穴歌(寅时3点—5点)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2、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7点)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迎五里,臂臑肩髎巨骨起,天鼎扶突接禾髎终以迎香二十止。

【髎liáo 臑nào】3、足阳明胃经(辰时7点—9点)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关门太乙滑肉起,天枢外陵大巨里,水道归来达气冲,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下巨虚上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内庭厉兑阳明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颊jiá翳yì髀bì】4、足太阴脾经(巳时9点—11点)足太阴脾由足拇,隐白先从内侧起,太都太白继公孙,商丘直上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前,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连,胸乡周荣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

5、手少阴心经(午时11点—13点)手少阴心起极泉,青灵少海灵道全,通里阴郄神门下,少府少冲小指边。

【郄xì】6、手太阳小肠经(未时13点—15点)手太阳小肠经穴,少泽先行小指末,前谷后溪腕谷间,阳谷须同养老列,支正小海上肩贞,臑俞天宗秉风合,曲垣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此经穴数一十九,还有颧髎入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申时15点—17点)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攒竹曲差参,眉头直上眉冲位,五处承光接通天,络却玉枕天柱边,大杼风门引肺俞,厥阴心督膈肝胆,脾胃三焦肾俞次,气大关小膀中白,上髎次髎中后下,会阳须下尻旁取,还有附分在三行,魄户膏肓与神堂,譩譆膈关魂门当,阳纲意舍及胃仓,肓门志室连胞肓,秩边承扶殷门穴,浮郄相邻8、足少阴肾经(酉时17点—19点)足少阴肾二十七,涌泉然谷照海出,太溪大钟连水泉,复溜交信筑宾立,阴谷横骨趋大赫,气穴四满中注得,肓俞商曲石关蹲,阴都通谷幽门直,步廊神封出灵墟,神藏彧中俞府毕。

【彧yù】9、手厥阴心包经(戌时19点—21点)心包九穴天池近,天泉曲泽郄门认,间使内关输大陵,劳宫中冲中指尽。

10、手少阳三焦经(亥时21点—23点)三焦有穴二十三,关冲液门中渚涵,阳池外关支沟续,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烁,臑会肩髎天髎合,斜上天牖到翳风,瘼脉颅息角孙从,耳门再上耳和醪,丝竹空与胆经交。

【牖yǒu瘼mò醪l áo】11、足少阳胆经(子时23点—1点)足少阳经瞳子髎, 四十四穴行迢迢,听会上关颔厌集,悬颅悬厘曲鬓翘,率谷天冲浮白次,窍阴完骨本神至,阳白临泣开目窗,正营承灵脑空是,风池肩井渊腋长,辄筋日月京门乡,带脉五枢维道续,居髎环跳市中渎,阳关阳陵复阳交,外丘光明阳辅高,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侠溪窍阴闭。

【颔hàn】12、足厥阴肝经(丑时1点—3点)足厥阴经一十四,大敦行间太冲是,中封蠡沟伴中都,膝关曲泉阴包次,五里阴廉上急脉,章门过后期门至。

【蠡lǐ】附:13、任脉穴任脉二四起会阴,曲骨中级关元针,石门气海阴交生,神阙一寸上水分,下脘建里中上脘,巨阙鸠尾步中庭,膻中玉堂连紫宫,华盖璇玑天突逢,廉泉承浆任脉终。

14、督脉穴督脉二八行于脊,长强腰俞阳关密,命门悬枢接脊中,中枢筋缩至阳逸,灵台神道身柱长,陶道大椎平肩列,哑门风府上脑户,强间后顶百会率,前顶囟会下上星,神庭素髎水沟乡,兑端开口唇中央,龈交唇内齿缝间。

人体十二经络揭秘武当山紫霄宫通愚道长:祝华英人体“阴阳十二经脉”的功能,是人体内唯一的生命活力。

如果人体“阴阳十二经脉”的运动机能停止,人就会死亡。

人体“阴阳十二经脉”在人体中有能量无形相,即使利用现代的高科技仪器亦难察出“它”的全貌。

经络学说是我国前圣先哲们对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疗学的核心理论,是指导中医临床诊疗的基础知识,是祖国医学精华中的精华。

虽然从古至今许多医家不断利用“阴阳十二经脉”理论,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如不明“阴阳十二经脉”之内在机能,就不能发挥“阴阳十二经脉”的应有的调治作用,并且容易产生误差。

特别是用针灸治疗疾病,因为它是以“阴阳十二经脉”的路线及经脉所涉及的穴位为理论基础,所以必须了解人体“阴阳十二经脉”之内在运动机理,才能调整疾病。

由此可见,十二经脉理论对针灸、按摩及穴位治疗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笔者对经络学说的研究,是在练功功态中体验到了“阴阳十二经脉”运动规律,由此,笔者认为人体科学的经脉穴络,完全是古代先圣们在修炼中,通过自己的内视返观而领悟的。

比如《奇经八脉考》的作者,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说:“内景隧道(即是指人体经脉循行的动态线)惟返观者(是指修炼者应用返观内照之法)能照察之。

”即是说惟有通过静功亲身体验,才能领会到经脉运行的真实情况。

因此,笔者认为:“十二经脉”理论的发现不是由一代一代的经验积累,而是炼功者内视返观而得。

人体“阴阳十二经脉”理论出自于《灵枢》、《素问》,而人体的每一脏、每一腑都有两道经脉路线,一道在左,一道在右。

笔者认为:《灵枢经》中有关“阴阳十二经脉”的一切论述,仅只说出了人体一个侧面的正运机理,却隐藏了另一个侧面的负运机理,所以古书中的“阴阳十二经脉”学说是不完整、不周全的。

按《灵枢经》云:“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如果手足“阴阳十二经脉”一直是按以上所说的线路循行,即形成“自我矛盾”,简述如下:井荥俞经合的出入矛盾《灵枢•本输篇》曰:“手太阴肺经,出于少商为井木,溜于鱼际为荥,注于太渊为俞,行于经渠为经,入于尺泽为合。

”如肺经全是从胸走手,从“少商穴”出是合乎运行线路的,但入于“尺泽穴”即形成“经气倒流”的矛盾现象。

何以手太阴肺经在走过的道中所“入”呢?“手阳明大肠经,出于商阳为井金,溜于二间为荥,注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为原,行于阳溪为经,入于曲池为合。

”若手阳明大肠经全是从手走头,则入走“曲池穴”是合理的,但出于“商阳穴”就互相矛盾了。

其商阳穴位于手指端,为何从手阳明经的“起点”而出?为了简笔可以类推。

足三阴经的“出”呈矛盾现象;足三阳经的“入”也呈矛盾现象。

以上乃出入矛盾。

“根、结”矛盾《灵枢•根结》篇曰:“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经又云“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如结合此理推断,其足三阴的根在足,结在胸腹是合理的;如将足三阳的“根、结”居点与足三阴的“根、结”居点相对照定位,其足三阳的“根”当在头,“结”应在足。

何以足三阳的根反在足,结反在头呢?此乃根结矛盾。

“根、溜、注、入”矛盾《灵枢•根结》篇云:“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

手阳明根于商阳,溜于合谷,注入阳溪,入于扶突……”。

据手、足三阳经脉的根、溜、注、入循行走向,其手三阳经是从手走头而根、溜、注、入的即十分合理。

但是足三阳经的根、溜、注、入就不合理了,不但不能从头走足,为何反从足走头,而“根、溜、注、入”呢?此乃根、溜、注、入矛盾。

贫道经修炼打通任、督二脉并行大、小周天功法。

有一天中午练功,当在咽津服气之时,明显感觉像是吞下一个清凉的圆团,降入脐部(下丹田)随之即停止了后天的鼻息,同时在“下丹田”出现了先天呼吸(胎息),即觉得身心非常清爽明净,而周身的气、血似停若滞,清晰地感觉脐部(下丹田)有约3cm的透明圆球在微微地缓慢地正反往来旋转。

约十分钟后,即明显感觉到四肢之内、外侧各显出三条经脉并一致的运动着。

但左侧与右侧之手足三阴、三阳经脉的运行不同,而是相对立的往返运动。

当左侧的手三阴经机能正运行出指端时,而左侧之手三阳经即正运行至头;左侧之足三阳经即正运行至足;左侧之足三阴经即正运行至腹;同时其右侧之足三阴经即反运行至足趾;右侧之足三阳经即反运行至头;右侧之手三阳经即反运行至手;右侧之手三阴经即反运行至胸中。

再接着右侧正运而左侧就反运,左侧正运而右侧就反运。

示意图如下:胎息功态十二经脉正反运行图胎息功态十二经脉正反运行方向示意图左侧正运右侧反运右侧正运左侧反运左侧手三阴从胸-手右侧手三阴从胸-手左侧手三阳从手-头右侧手三阳从手-头左侧足三阳从头-足右侧足三阳从头-足左侧足三阴从足-腹右侧足三阴从足-腹右侧足三阴从腹-足左侧足三阴从腹-足右侧足三阳从足-头左侧足三阳从足-头右侧手三阳从头-手左侧手三阳从头-手右侧手三阴从手-胸左侧手三阴从手-胸以上阴阳运动反复不停,没有休止,并发现左、右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的双向伸、缩运动不过肘;足三阴与足三阳经的双向伸、缩运动不过膝。

而胸腔和腹腔的脏、腑也有类似的阴阳进退机能,但位置分散,路线复杂而难辨别,据四肢之三阴三阳的明确运动可以推理而出。

十二经脉路线及穴位,是固定不移的,其内在之阴阳经气却是有规律的伸、缩、出、入往返运动的。

《灵枢•官能》篇云:“明于五输,徐疾所在,屈伸出入,皆有条理”。

故当注重四肢、头、身“屈伸出入”的阴阳机能。

又发现身体中线的任、督二脉,是两条经脉相合并在一起的,也有各自的升、降运动。

因“奇经八脉图”画任督二脉却只有一条经脉。

后考察任脉起于“中极之下”;督脉起于少腹的“骨中央”,其循环之后皆终止于“两目之下”。

从两目之下的两线分支,这便充分证明任、督二脉确实是两条经脉合并的(请详见上卷《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密及应用》一书)。

贫道处于这种“先天胎息状态”达四小时之后,由一点思维念头掠心,陡然间恢复了后天呼吸,周身由凉转温,手、足阴阳经脉的正负运动机能随即消失。

根据这次练功体验,使我在多年的经络学说研究中所遇到的矛盾,即上文所提出的“三个”不可理解的矛盾,获得了解决。

详述如下:其一,解释出井入合矛盾。

当手太阴经正运行时,其经气外出运行到少商井穴;手太阴经反运行时,其经气内入运至尺泽合穴。

当手阳明经正运上行时,其经气运行至曲池合穴;手阳明经反运下行时,其经气运行至商阳井穴。

所以手三阴经出井穴时,手三阳经即入合穴;手三阳经出井穴时,手三阴经即入合穴。

这种三阴三阳经气相对立的运行机理,便是“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

其二,解释根结矛盾。

当足三阴经正运上升之时,其经气运行到“结穴”;足三阴经反运行之时,其经气运行至“根穴”;当足三阳经正运下降之时,其经气运行至“根穴”;足三阳经反运上升之时,其经气运行到“结穴”。

所以阳经在“根”而阴经就在“结”;阴经在“根”而阳经就在“结”;故足三阳和足三阴都是与相表里的阴阳经而不断的根结着。

其三,解释根、溜、注、入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