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下语文 第三单元测试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评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评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评试卷及答案一、积累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1.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全正确的一组( B )A、啜泣( chuò) 铁青( tiě ) 扒窃( bā ) 耸立( sǒng )B、诱惑( yòu ) 痴想( chī ) 鹤唳( lì) 洗濯( zhuó)C、迸溅( bìng ) 童稚( chì) 怡然( yí) 雏形( chú)D、倔强( juè) 绽开( dìng ) 蜕变( tùi ) 伫立( chǔ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C )A、嶙峋悬崖船舱怡然自得B、痴想迸溅笼罩头晕目眩C、卑微沉绽暄腾盘虬卧龙D、伫立聒噪收敛庞然大物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D )A、灰心丧气:(遇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

B、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C、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D、忍俊不禁:忍住不笑。

4. 请从给出的词语中选出能填到空白处的恰当的一组( D )这里除了,还有淡淡的,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着我。

A、色彩香气芳香笼罩B、颜色芳香香气围绕C、光彩香气芳香围绕D、光彩芳香香气笼罩5. 从语境的恰当和语意的连贯来看,填如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短语是( B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我便。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

①所要到的地方②能应付一切③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④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A、③②④①B、③④②①C、②①④③D、④①③②6. 口语交际中委婉地拒绝别人的要求是需要技巧的。

想想看下面的情境,那位女士是怎样回答的( D )两位男士在谈话,其中一个说:“在家里妻子不让我抽烟,真难受。

”边说边拿出香烟,问旁边的女士:“我能抽烟吗?”女士笑了笑,回答了一句话,既不让这位先生抽烟,又说得很幽默,引得两位男士笑了。

苏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

苏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21分)1.选出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戳.穿(chuō)毋.宁(wù)窒.息(zhì)宽宥.(yòu)B.臆度.(duó)隧.道(suì)嗣.后(cí)禁.闭(jìng)C.电荷.(hè)灼.伤(zhuó)分泌.(mì)萎.谢(wěi)D.三棱.镜(líng)花卉.(huì)虞.美人(yú)阐.释(chán)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的一项()A.朗读课文,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B.物理学家在研究物质结构的时候,也遇到了一个类似的问题:最里面是什么?C.古人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沙漠里的一切怪异现象,其实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

D.“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首歌的名字,作者借来作为标题,而且贯穿全篇,引起每一层的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B.钱钟书、杨绛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获益..匪浅..。

C.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D.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不可收拾。

4.选出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A.虽然实验没有成功,但谁也不会认为这是他没有作努力的缘故。

B.最近两年,这个县通过兴修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C.她说还是生一个好,你看是不是考虑一下她的意思?D.上海公用事业的改革是基本上在国有老企业和大企业中展开的。

5.选出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A.《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描述了千百年来被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从科学的角度作出了正确的解释,表明了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真理。

苏教版初二下第三单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教育文档

苏教版初二下第三单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教育文档

苏教版初二下第三单元语文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读书时,仿佛置身于生意盎然的春天。

指尖一拨弄便已是草长(yīng)飞,春意撩人。

当读到瑰丽的上古神话、优美的先秦散文、隽永的唐诗、飘逸的宋词、灵秀的元曲以及杰出的明清小说时,你的身心能不为之舒展,你的心情能不为之愉悦吗?徜徉于诗的海洋,当你近观“杨柳依依”,遥望“满城风絮”,观赏“大漠孤烟”,远眺“长河落日”,你能不为之心旷神怡,浮想联(piān)吗?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恍若一坛坛陈年女儿红,自是醇酽,随着时间的推移,散发着永恒的芬芳。

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通过阅读经典展示的珠玉般的文字,使我们的思想便不由自主地与作者的思想靠近,隐约地想认识“生之养之”的那个人――作者,试图接近他们的心灵,这时我们就拒绝了浮光掠影,从而进入了隽永的、优美的阅读状态,久而久之就会拥有探(lí)得珠的喜悦。

①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生意盎然草长yīng飞浮想联piān探lí得珠② 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浮光掠影:③请你参照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语境,再续写一句。

④文中写道:“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请结合你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⑤第二段有一处病句,请找出并改正。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玄奘岛欤蓄养B、弋壁蔚蓝干燥C、原故魔鬼倒映D、吹拂磨蹭抽搐3、默写。

①、《陋室铭》中写居室外环境清幽的骈句是:,。

②、《核舟记》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2019年北京奥运会,第一次成为东道主的中国在努力着智慧。

(2)不少国有企业在注重收益的同时,利用相互支持、相互、联络感情的名义,在企业之间相互宴请、相互发钱、相互慰问。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1、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读书时,仿佛置身于生意盎然的春天。

指尖一拨弄便已是草长(yīng)飞,春意撩人。

当读到瑰丽的上古神话、优美的先秦散文、隽永的唐诗、飘逸的宋词、灵秀的元曲以及杰出的明清小说时,你的身心能不为之舒展,你的心情能不为之愉悦吗?徜徉于诗的海洋,当你近观“杨柳依依”,遥望“满城风絮”,观赏“大漠孤烟”,远眺“长河落日”,你能不为之心旷神怡,浮想联(piān)吗?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恍若一坛坛陈年女儿红,自是醇酽,随着时间的推移,散发着永恒的芬芳。

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通过阅读经典展示的珠玉般的文字,使我们的思想便不由自主地与作者的思想靠近,隐约地想认识“生之养之”的那个人――作者,试图接近他们的心灵,这时我们就拒绝了浮光掠影,从而进入了隽永的、优美的阅读状态,久而久之就会拥有探(lí)得珠的喜悦。

①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生意盎.然草长yīng飞浮想联piān 探lí得珠②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浮光掠影:③请你参照文中画线的句子,结合语境,再续写一句。

④文中写道:“经典的意义在于常读常新,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依然是读书人书架上不变的风景。

”请结合你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⑤第二段有一处病句,请找出并改正。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玄奘岛欤蓄养B、弋壁蔚蓝干燥C、原故魔鬼倒映D、吹拂磨蹭抽搐3、默写。

①、《陋室铭》中写居室外环境清幽的骈句是:,。

②、《核舟记》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一次成为东道主的中国在努力着智慧。

(2)不少国有企业在注重收益的同时,利用相互支持、相互、联络感情的名义,在企业之间相互宴请、相互发钱、相互慰问。

苏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八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说明本卷共计23题,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一)积累(12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写在空格内。

(2分)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激动,令人精神zhèn奋。

红紫烂màn的春天,多么活力充pèi,生气péng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我们对它的赞叹和歌颂,同时也不fǎng对它作一科学的解释。

(选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2.默写。

按要求写出初中以来学习的诗文。

(8分)(1)表达爱国情怀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达远大抱负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自然美景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阐述学习方法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名言。

按要求分别写出1句名言。

(2分)(1)宽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运用(8分)4.仿照下面两句话的内容和形式,在横线上再写两句。

(4分)云在告别,去向天涯,舍弃了苍穹的自在与舒展,才有装饰天际的绚烂和神采。

船在告别,去向海角,舍弃了港湾的安宁与轻闲,才有搏击风浪的雄姿和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是七年级某同学写的周记(片段),其中有错误,请按要求修改。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7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连亘.()睥.睨()yì()断宽yòu()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4分)茫无崖际人迹罕至随心所欲海市蜃楼忧柔寡断迥然不同光怪陆离别出新裁姹紫嫣红汪洋万倾3.下列填在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置身于一方有书的天地,触目那些或发黄或簇新的书籍,它睿智的灵光会将我们的眼睛映照得___________。

打开书,走进___________的思想丛林,我们便会顿觉异香弥漫、__________,总能在油墨的芬芳中感悟些什么。

当我们与书中那_________的人和事交融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便会发觉生命曾经隐含的种种深义。

A.炯然有神五彩缤纷陶然自得形色各异B.炯然有神五彩缤纷沁人肺腑形色各异C.目光炯炯五光十色陶然自得形色各异D.目光炯炯五光十色陶然自得形形色色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街头上,许多清仓货物成倍地降价出售。

B.遵纪守法是衡量每个公民觉悟高低的重要标准。

C.只有目标明确,敢于坚持不懈,下苦工夫,就有希望取得优异的成绩。

D.语文学得好,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会起到积极作用,对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也是十分有好处的。

5.下列语句填入横线上,使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茏,____________。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是个梦吗?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波荡漾C.所右河流不再詈污染而清波荡漾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3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6—10题。

(12分)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试题(含答案).

〖主干知识〗1、给加点的字注音。

玄奘()戳穿()翌日()枢纽()后嗣()宽宥()惊愕()长髯()分泌()充沛()连亘()高垣()毋宁()()睥睨()()啁啾()()2、根据拼音写汉字。

kù__热岛yǔ__ 惊chà__ chǎn__释yì__断牛dú__ zhì__息zhě__皱zhuàn__刻花huì__ 门fēi__ huì__星3、补充完整下列词语,并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单枪__马光怪__离海市__楼__ __其谈__柔寡断__有兴味__以自慰随心所__ 一语双__ 万__千红可望而不可__4、文学常识填空。

⑴《活板》作者______,选自_______。

⑵《核舟记》选自张潮编辑的_________,作者_______。

⑶《山市》作者是___,选自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简答下列问题。

⑴《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一文为何不一开始就介绍沙漠里的两个奇怪现象,引用古代典籍的故事有何作用?⑵《活板》一文作者介绍活板印刷术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根据课文内容具体说出制版的程序。

⑶《叫三声夸克》一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⑷“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原是一句歌词,用来做文章的题目有哪些好处?【积累与运用】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A、笃信dǔ隧道suì并蒂dì邮戳chuōB、臆断yì橙色chéng 窒息zhì擎着qíngC、更替gēng 褪色tuì绵亘yuán 辑录jíD、篆章zhuàn 灼伤zhuó谕示yù贻赠yí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组()A、戈壁宽敞枯萎翌日B、聪颍模型睥睨阐述C、兴致承认依稀档案D、饶恕踪迹霄汉蜜腺3、选词填空。

⑴可当他后来观察到,黄蜂、蚊子与苍蝇____像鸟雀那样,靠气息发出断断续续的啼叫声,____靠翅膀的快速振动,发出一种不间断的嗡嗡声时,____说他的好奇心越发强烈了,____说他在如何产生声音的学问方面变得茫昧了,____他的全部阅历俱不足以使他理解或相信:蟋蟀____不会飞,____能用振翅而非气息发出那般和谐且响亮的声音。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苏教版

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第一部分(共24分)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yì)_____断宽(yòu)_____ (jié) _____然不同生气(péng)_____勃2.下面的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面对姹紫妍红的花朵,你想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吗?走进沙漠,你能把那些光怪路离的现象说清楚吗?我们每天看到千其百怪的事物,你考虑过物质结构的特点吗?我们的知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8分)①淮南秋雨夜, __________________。

(韦应物《闻雁》)②___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____________》)③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登飞来峰》)④浊酒一杯家万里,。

(________《渔家傲》)⑤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⑥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通常来说,传统制造技术是“减材制造技术”,3D打印却是反其道行之的“增材制造技术”。

②有人据此预言3D打印技术将与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具标志性的生产工具”。

③同时,3D打印还可以制造传统方式无法加工的奇异结构。

④与传统的去除材料加工技术不同,3D打印将多维制造变为简单的由下至上的二维叠加,从而大大降低了设计与制造的复杂度。

⑤进入2013年以来,随着投资者对海外新技术新材料炒作热情的不断升温,人们对3D打印技术有越来越多的了解。

A.⑤①④③② B.②④③①⑤ C.①③②④⑤ D.④②⑤①③5.2016年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将于4月18日至5月28日在苏州吴中区举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一、积累运用(10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充(pèi)分泌(tuì)色海市(shèn)楼2.下列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我国海南、广西的海岸也有这种红树林。

②据海洋生物学家调查,红树分布在北纬32度和南纬38度的海岸。

③所以叫红树,是因为它的树枝和树干芯部都是红色的。

④它们生长在浅滩上,涨大潮时,树干可能会全部淹没在海水中;退潮时,盘根错节的树干又露出水面。

①②③④⑤⑤在热带和亚热带还有一种树木叫红树,也是海边有名的树木。

A①④⑤③②B⑤③②①④C②④①⑤③D⑤①④③②3.下面是某学生的作文片断,请按要求修改三处划线的语句。

(3分) ①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②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③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脉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第①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

第②处句子搭配不当,应修改为。

第③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宜改为。

二、阅读理解(60分)(一)(18分)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

红紫烂漫的春天,活力充沛,生气蓬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人们一边赞叹,一边不免提出疑问,寻求科学的解释。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

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

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

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

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找出总领全文的一句话,表明下文是从科学知识方面来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

4.“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红”字的含义是()(3分)A实指红花B浓艳C各种颜色D有颜色5.第二小节的结构关系是()(3分)A先总后分B先总后分在总结C逐层推进D先分后总6.文中的“物质基础”指的是()(3分)A葡萄糖B酸碱反应C花青素D中性反应7.第一节以_____表达方式为主,第二小节运用了_____和____的说明方法。

(3分)8.文段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这样安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9.“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中的“首先”二字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1分)南极无雪地区陈夏法①南极木陆是个神奇的冰雪世界,有一些自然现象令人困惑不解。

最为神奇的是,在这终年飘雪的冰川雪原中,竟然有许多地方都是无雪地区。

②从罗斯海西南端的罗斯岛向东北方向走去,穿过麦克默多海湾,便走进了一个无雪干谷地区。

这里有维多利亚谷、赖特谷和地拉谷等三个谷地依次向北排列。

在赖特谷的腹地,有个范达湖。

夏季的赖特谷中,有一条从文森山下来的冰川,数十万吨的冰川雪水流入范达湖,使这里成为干谷沙漠之中的一片绿洲。

1960年,日本科学家曾对这一湖泊进行考察,经过测量后发现,该湖表面以下的水温为0℃左右。

随着水深增加,水温不断增高。

在15~16米深处,水温上升到7.7℃;在40米以下深处,水温仍缓缓升高;到达68.6米深的湖底,水温竟高达25℃,几乎和温带大洋海水温度差不多了。

③在天寒地冻的南极,竟有如此之高的水温,这个事实该作如何解释呢?一些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各抒己见,争此论十分激烈。

其中有两种观点影响最大。

④太阳辐射说认为,南极夏季日照时间长,湖面接受大阳辐射能量多,致使湖水温度升高。

而湖面水由于冬季,结冰盐度增高,因而密度大,即使夏季水温升高时,表面水的密度仍维持较大的数值,导致温暖的表面水下沉,从而使底层水的温度变高。

反对者认为,南极夏季日照时词虽长,但天气终日阴沉,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仍很弱,况且冰面又反射了90%以上的辐射能,留在地面上的辐射能是很少的,这就不可能使表面水温升得很高。

再说,暖水下沉,通过水的热传递,应该是整个水体温度一起升高,而不可能仅仅是底层水温增高。

⑤地热活动说认为,范达湖距罗斯海50千米,罗斯海附近有活动的默尔本火山和目前仍在喷发的埃里伯斯活火山。

这表明,这一地域的岩浆活动剧烈,受到地热影响,湖水的温度就会出现上冷下热的现象。

这种解释比较直观,显然容易被人们接受。

但是,反对者同样找到证据说,在赖特谷地区,迄今尚未发现地热活动,这就否定了这一观点。

⑥在范迭湖以西约10千米的地方,有一个小湖叫汤潘池。

汤潘池水深只有30厘米,池面为圆形,直径百米至数百米。

池水盐度很高,把它泼在地上,眨眼之间,便在地面形成薄薄的盐层。

人们观察过,在零下数十度,池水也不会结冰。

甚至在-57℃的气温下,仍不会结冰,被人们称为“不冻之湖”。

为什么池水不结冰呢?除了它的盐度极高之外,会不会也有前面提到的太阳辐射或地热活动的原因呢?科学家们难以得出定论。

不过,一些科学家认为,寒冷的“不冻之湖”与水温较高的范达湖是造成这个地区无降雪的主要原因。

这一说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问题是它不能说明下面所说的一个现象。

⑦在这个干谷地区,科学寒们在离“不冻之湖”不远的地方,又发现了一个“永冻之湖”。

此湖叫皮达湖,位于维多利亚谷地。

人们对此湖钻探调查表明,整个皮达湖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大冰块,只有在夏季,冰川融水从湖岸流入湖底,且水量很少。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永冻之湖”上也从不降雪,这就足以说明这个无雪地区与温水湖和不冻湖无关,而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

⑧在南极大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无雪地区呢?人们期待科学家通过努力,能解开这一自然界的奥秘。

10.简要概括范达湖、汤潘池和皮达湖的主要特征。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1.太阳辐射说、地热活动说与它们的反对者争论的焦点各是什么?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2.第⑦段画线句否定了上文中的什么看法?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3.下列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分)A.范达湖地处南极赖特谷,湖水温度与温带大洋海水温度几乎差不多。

B.范达湖和汤潘池湖水盐度均极高,这是造成两湖湖水不结冰的重要原因。

C.汤潘池在-57℃的气温下仍不结冰,这可能与太阳辐射或地热热活动有关。

D. 皮达湖位于维多利亚谷地,无论春夏秋冬,整个湖都是一个完整的大冰块。

14.从科学家们关于南极无雪地区的争论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2005年安徽省中考题)(三)(21分)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1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和纸灰之类冒.之___________ (2)有奇.字素无备者___________________(3)持就火炀.之___________________ (4)以纸帖.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另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用文中的词句回答。

(4分)(1)用胶泥刻的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烧后的字印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活字印刷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活版的主要特征和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这段文字中哪些短语突出了“活版”的“活”字,请摘写出来,再说说它们各说明了“活版”的什么特征。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19.阅读《梦溪笔谈》中关于“石油”的记载,回答问题。

鄜、延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

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①之,用采入缶中。

颇似淳漆,然②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

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