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某35k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 精品

合集下载

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

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

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
引言:
一、选址与布局:
二、主要设备:
1.输电线路的连接与隔离设备:包括高压隔离开关、断路器等,用于
调控和控制输电线路的接通与断开。

2.变压器:用于将高压变为低压,常见的有35KV/10KV变压器,变压
器应根据用电负载合理选择容量。

3.断路器:用于在电路发生故障或需要维修时,切断电路,并具有过
载和短路保护功能。

4.电容器组:用于补偿无功功率,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同时减
少电力线路的损耗。

5.接地设备:包括中性点接地装置和地网等,用于确保设备和线路的
安全运行,并保护人身安全。

6.电缆输电线路:包括高压电缆及其他接线设备,用于输电与连接各
设备。

三、安全措施:
为确保变电站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人身安全,应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包括设有有效的消防系统、安全警示标志、防雷设施等措施,定期进行设
备检测和维护。

四、控制与监控系统:
五、环境保护:
六、经济性分析:
在进行35KV变电站设计时,还需要进行经济性分析,综合考虑设备投资、运行维护成本以及后期扩容等因素,确保变电站投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结论:
35KV变电站的初步设计应考虑选址与布局、主要设备、安全措施、监控系统、环境保护以及经济性等方面。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供电质量。

因此,在设计初期,需要充分研究分析各种可能的情况,才能进行完整、合理的设计。

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电气施工图纸(含初步设计说明书)

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电气施工图纸(含初步设计说明书)

图号: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二○一三年八月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录1 总的部分 (2)1.1 设计依据 (2)1.2 设计原则 (2)1.3 设计内容及范围 (3)1.4 电力系统 (3)1.5 工程规模 (4)1.6 站址选择概况 (4)1.7 通用设计和通用设备的应用 (9)1.8 主要技术方案和经济指标统计表 (9)2 电气一次部分 (11)2.1 电气主接线 (11)2.2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型式 (12)2.3 短路电流计算 (12)2.4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13)2.5 过电压保护及防雷接地 (15)2.6 站用电及照明 (16)2.7 变电站防污及抗震措施 (17)3 电气二次部分 (17)3.1 控制、测量及信号系统 (17)3.2 二次设备布置 (18)3.3 一体化电源系统 (18)3.4 保护配置 (19)3.5 计量 (21)3.6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21)3.7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 (21)3.8调度数据自动化 (22)3.6 通信 (25)4 土建部分 (25)4.1 概述 (25)4.2 总平面布置及交通运输 (26)4.3 土建结构 (29)4.4 建筑 (30)4.5 采暖通风 (31)4.6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31)4.7 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32)5 水工部分 (32)5.1 供水排水 (32)5.2 消防设施 (33)6 XXXXXX110kV变电站概况 (35)6.1 XXXXXX110kV变电站现状 (35)6.2 本期工程建设规模 (36)7标准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 (36)7.1 标准工艺的应用 (36)7.2 新技术的应用 (37)8 投资部分 (38)1 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1)根据四川省电力公司对XXXXXX35千伏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的审查意见;(2)根据《XXXXXX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3)《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变电站设计建设导则》;(4)根据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DLGT25-94《变电所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5)GB50059-2007《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6)GB 50060-2008《35~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7)GB 50062-2008《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8)DL/T 620-2012《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10)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1)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2)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13)DL/T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1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35kV变电站分册》;(15)其他相关规程规范。

某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初步设计

某35KV变电站继电保护初步设计

目.......................................................... 录第一章..........................................................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 (1)第二章.......................................................... 课程设计任务书 2第三章.......................................................... 课程设计内容及过程 4 1变电所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规划 . (4)系统分析及继电保护要求: (4)本系统故障分析: (4)10kv ............................................................ 线路继电保护装置:. . (4)主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设置: (4)变电所的自动装置: (5)本设计继电保护装置原理概述: (5)2短路电流计算 (6)系统等效电路图: (6)基准参数选定: (7)阻抗计算〔均为标幺值〕: (7)短路电流计算: (7)3主变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及继电器选择 (8)瓦斯保护: (8)纵联差动保护: (8)过电流保护: (10)过负荷保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冷却风扇自起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课程设计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KV变电站设计说明书

35KV变电站设计说明书

XXX变电站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电气部分第一卷第一册电气总的部分施工图说明书XXXXX电力设计有限公司20XX年XX月批准:审核:校核:编写:目录1 设计依据 (1)2 设计规模及设计范围 (1)3 主要设计原则 (2)4、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执行情况 (10)5、施工图卷册组织 (10)6.其他注意事项 (11)1 设计依据◆XXXX号文件:“关于XX 35KV XX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及其附件。

◆本工程初步设计收口图纸。

◆XX省电力系统调度管理规程。

◆有关的设计规程、规范及强制性标准。

2 设计规模及设计范围2.2 设计范围:本站设计范围包括电气主接线所涉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布置、设备安装、防雷接地、电气照明、电缆敷设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和自动装置、通信、远动、消防和站内的生产建筑物、辅助建筑物设计。

35kV配电装置设计到出线门型架为止,10kV配电装置设计到10kV高压开关柜出线电缆终端头为止。

3 主要设计原则3.1 电气主接线主变压器:本期2×8MVA,电压等级35±3×2.5%/10.5kV,终期2×8MVA。

35kV进出线:本期4回(110kV XX站、110kV XX站、35kV XX面粉厂、35kV XX水电站), 采用单母线断路器分段接线方式;远期6回,两段母线各加备用出线1回。

10kV出线:本期6回,采用单母线断路器分段接线。

远期12回,两段母线各加备用出线3回。

本站无功补偿采用集中电容补偿方式。

本期补偿容量2×(2×900kVar),终期2×(2×900kVar),本期一次上齐。

接地方式:35kV及10kV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380/220V站用电系统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

3.2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3.2.1主变压器主变压器采用XXX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的8MVA自冷式三相双绕组有载调压变压器,共2台。

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

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

国家丙级证书号:XXXXXXXXXXXX35kVXX输变电工程施工设计说明书XXXVVVVX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2013年12月XX审定:XXX 审核:XXX 校核:XXX 编写:XXXXX35kVXX输变电站工程施工设计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总的部分 (1)1.1 工程项目设计依据 (1)1.2 站址概况 (1)1.3 设计范围及建设规模 (2)第二章电力系统 (3)2.1 XX电网现状 (3)2.2 建设的必要性 (4)2.3 项目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4)2.4 变电站接入系统方案 (4)第三章电气一次部分 (4)3.1 电气主接线 (4)3.2 主要设备选择 (5)3.3 电气总平面布置 (10)3.4站用电及照明 (11)3.5 防雷接地 (12)3.6 电缆防火 (12)第四章电气二次部分 (12)4.1 电气二次线 (12)4.2技术参数 (13)4.3系统继电保护 (13)4.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16)4.5安全自动装置 (21)4.6电能采集系统 (21)-i-4.7二次设备的布置 (22)4.8二次系统防雷 (23)4.9交直流系统 (25)4.10火灾报警系统 (26)第五章远动 (26)5.1 概述 (26)5.2 XX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27)5.3 远动系统设计要求 (27)5.4 远动设备电源 (27)第六章系统通信 (28)6.1 概述 (28)6.2 通信方式 (28)6.3 光纤通信方案 (28)6.4 XX变电站通信布置 (29)第七章土建部分 (30)7.1 站址自然条件及设计主要数据 (30)7.2 所区规划和总平面布置方案 (33)7.3 建筑要求 (35)7.4 水工部分 (37)7.5 暖通部分 (38)7.6 消防部分 (38)第八章控制造价的措施 (43)i iXX35kVXX输变电工程施工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总的部分1.1 工程项目设计依据本初步设计编制依据:1)XX供电有限公司文件(XX司营[XXXX] X号)《关于对XX(XX)置业有限公司供用电申请的批复》;2)XX35kVXX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XX电网公司XX供电局文件(XX计[XXXX] X号号)《XX电网公司XX供电局关于XXXXXXX项目供电方案的批复》;4)相关变电站设计规程规范;1.2 站址概况XXXXXXX项目是一个集酒店、度假民居、商业会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区。

35kV万合变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35kV万合变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35kV万合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目录1 总的部分 (1)1.1 概述 (1)1.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1.1.1.1 工程执行的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章 (1)1.1.1.2 工程设计有关的规程、规范 (1)1.1.1.3 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核准的文件 (2)1.1.2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2)1.1.2.1 工程建设规模 (2)1.1.2.2 设计范围与分工 (2)1.2 站址概况 (3)1.2.1 站址自然条件 (3)1.2.2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1.2.3 进出线走廊条件 (3)1.2.4 征地拆迁及设施移改的内容 (4)1.2.5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 (4)1.3 技术原则及存在问题 (5)1.3.1 主要技术方案 (5)1.3.2 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的应用 (6)1.3.3 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 (7)1.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7)2 电力系统 (10)2.1电力系统概述 (10)2.1.1 某县电网现状 (10)2.1.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1)2.1.3 接入系统方案 (11)2.2建设规模 (12)2.2.1 主变规模 (12)2.2.2 出线规模 (12)2.2.3 无功补偿装置 (13)2.3主要电气参数 (13)2.3.1 主变选型 (13)2.3.3 电气主接线 (14)2.3.4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 (14)3 电气部分 (14)3.1电气主接线 (14)3.1.1 35KV侧主接线 (14)3.1.2 10KV侧主接线 (14)3.2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 (14)3.2.1短路电流 (14)3.2.2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15)3.2.2.1 35KV电气设备 (15)3.2.2.3 10KV并联电容器 (15)3.2.2.4 站用变压器 (15)3.2.2.5 导体设计 (16)3.3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 (16)3.3.1 35KV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 (16)3.3.2 10KV电气设备绝缘配合 (17)3.3.2.1 避雷器选择 (17)3.3.3 电气设备外绝缘及绝缘子串泄漏距离的确定 (18)3.4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 (18)3.4.1电气总平面布置 (18)3.4.2 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 (19)3.4.2.1 35KV配电装置 (19)3.4.2.2 10KV配电装置 (19)3.4.2.3 10KV电容器组 (19)3.5站用电及照明 (19)3.5.1 站用电源的引接及站用电源接线方案 (19)3.5.2 站用电保护及布置 (20)3.5.2.1 站用变保护 (20)3.5.2.2 站用变布置 (20)3.5.3照明 (20)3.6防雷接地 (20)3.6.1防直击雷 (20)3.7光缆、电缆设施 (21)3.7.1电缆设计原则 (21)3.7.2 电缆防火 (21)4 二次部分 (24)4.1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24)4.1.1一次系统概况 (24)4.1.2系统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25)4.1.2.135K V线路保护配置 (25)4.1.3安全自动装置 (25)4.1.4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装置 (25)4.2系统调度自动化 (25)4.2.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6)4.2.2远动系统 (26)4.2.2.1调度关系 (26)4.2.2.2远动信息配置原则 (26)4.2.3关口电能计量系统 (27)4.2.3.1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7)4.2.3.2电能计量装置及电量采集装置 (27)4.2.4调度数据通信网络接入设备 (27)4.3系统及站内通信 (28)4.3.1通道组织 (28)4.3.2设备配置 (28)4.3.3站内通信方案 (29)4.4变电站自动化系统 (30)4.5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 (30)4.5.1保护配置 (30)4.5.2自动装置 (31)4.6站用交直流电源系统 (32)4.6.1直流系统 (32)4.6.2不停电电源系统 (32)4.6.3直流变换电源系统 (32)4.7其他二次系统 (32)4.7.1GPS对时系统 (32)4.7.2非关口电能计量系统 (33)4.7.3火灾报警系统 (33)4.7.4图像监视安全及警卫系统 (33)4.7.5微机防误系统 (34)4.7.6二次设备的接地、防雷、抗干扰 (34)4.7.6.1接地 (34)4.7.6.2防雷 (35)4.7.6.3抗干扰 (35)4.8二次设备组屏及布置原则 (35)4.8.1主要二次设备组屏原则 (35)4.8.2二次设备布置方案 (35)4.9二次设备材料清单 (36)5土建部分 (38)5.1 站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 (38)5.1.1 站区总体规划 (38)5.1.2 站区总平面布置 (40)5.1.3 竖向布置 (40)5.1.4 管沟布置 (41)5.1.5 道路及场地处理 (41)5.1.5.1 道路 (41)5.1.5.2 配电装置场地处理 (41)5.1.6 征地拆迁及设施移改的内容 (41)5.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2)5.2建筑 (42)5.2.1全站建筑一览表 (42)5.2.2生产建筑物 (42)5.2.4建筑物采取的节能措施 (44)5.2.5主要建筑材料 (45)5.2.5.1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45)5.2.5.3 装饰材料 (45)5.3结构 (45)5.3.1设计依据 (45)5.3.1.1 地基承载力 (45)5.3.1.2 建(构)筑抗震设防烈度及确定依据 (45)5.3.1.4 水文气象资料 (46)5.3.1.5 设计荷载 (47)5.3.2结构选型 (47)5.3.2.1 结构设计基本参数 (47)5.3.3 屋外配电装置构(支)架 (47)5.3.4 全站建、构筑物的地基与基础 (48)5.4给排水 (48)5.4.1 站区供、排水条件 (48)5.4.2 给水系统 (49)5.4.3 排水系统(1)雨水排水系统 (49)5.4.4 防洪排涝 (50)5.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50)5.6 计算项目及其深度要求 (50)5.6.1 全站总建筑面积计算: (51)5.6.2 土方工程量计算: (51)635K V配套间隔扩建工程 (51)6.1 工程概况 (51)6.2 电力系统一次 (51)6.3系统继电保护 (52)6.4调度自动化 (52)6.4.1 调度关系 (52)6.4.2 接入系统方案及设备配置 (52)6.4.3 远动系统 (52)6.4.4 电能计量系统 (52)6.4.5 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 (52)6.5 系统通信 (53)6.6 电气一次 (53)6.6.1电气主接线 (53)6.6.2电气总平面及配电装置形式 (53)6.6.3 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型 (53)6.7电气二次 (54)6.7.1樟塘35K V变电站配套间隔二次部分 (54)6.7.1.1 35KV线路保护测控配置和组柜方案 (54)6.7.1.2计量 (54)6.7.1.3微机五防 (54)6.7.1.4设备材料清单 (55)6.8 土建部分 (55)7消防部分 (56)7.1 消防措施 (56)7.1.1 站区总平面布置 (56)7.1.2 站区建(构)筑物 (56)7.2电气设施 (57)7.2.2 其它电气设施消防措施 (57)7.2.3 电缆防火措施 (57)7.3.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7)8 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 (57)8.1 环境保护 (57)8.1.1 站址区域的自然环境概况 (57)8.1.2 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情况及主要批复意见 (57)8.1.3 各类废、污水处理措施和执行标准 (58)8.1.4 噪声源及相关防治措施: (58)8.1.5电磁环境标准及控制措施 (58)8.2 水土保持 (58)8.2.1 说明水土保持方案批复情况及主要批复意见 (58)8.2.2水土保持措施 (59)8.3 节能减排综述 (59)8.3.1变电站新技术应用 (59)8.3.2 变电站节能措施分析 (59)8.3.2.2 电气节能措施分析 (59)8.3.2.3 土建节能措施分析 (60)1)建筑物及房间的朝向设置 (60)2)节能墙体材料 (60)3)门窗节能 (60)4)屋面节能 (61)(2)站内给水系统节能措施 (61)7.3.3 结论 (61)9 劳动安全卫生 (61)9.1 概述 (61)9.2 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职业危害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61)9.2.1 防火、防爆 (61)9.2.1.1 各建(构)筑物安全间距的确定原则及其采取的措施 (61)9.2.1.2 各建(构)筑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及其最低耐火等级 (62)9.2.1.4 电气设施的防火、防爆 (62)9.2.3 防电伤、防机械伤害及防坠落伤害 (62)9.2.4 防暑、防寒 (63)9.2.5 防噪措施 (63)9.2.6 防电磁辐射措施 (63)1 总的部分1.1 概述1.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1.1.1 工程执行的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章1. 国家电网公司有关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相关文件2. 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设计导则3. 国家电网基建[2008]603号《关于印发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要点的通知》4.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2008]96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变电站电缆防火设计和建设工作的通知》5.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6. 江西省电力公司农网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35kV变电站分册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典型规范8. 国家电网基建[2011]58号《国家电网公司2011年新建变电站设计补充规定》9.国家电网科[2011]12号《协调统一基建类和生产类标准差异条款》1.1.1.2 工程设计有关的规程、规范1.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SDJ161-19852.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DL755-2001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20064.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5003-20055.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6. 《35~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20087.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52-20068.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9.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10.《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222-200511.《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5044-200412.《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9513.《变电所建筑结构技术规定》NDGJ96-9214.《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1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16.《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DL/T5136-200117.《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37-200118.《高压设备智能化技术导则》Q/GDWZ410-20101.1.1.3 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核准的文件1.吉安供电公司农电工作部下达的设计任务书。

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

35kV变电站初步设计说明书

白岩脚煤矿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设计院二○○九年十二月审定:审查:校核:编写:目录第一章总的部分 (1)1.1 设计依据 (1)1.2 设计执行的技术依据 (1)1.3 工程概况 (1)1.4 设计水平年 (1)1.5主要设计原则 (2)1.6设计范围及配合分工 (2)1.7 本工程的建设规模 (2)1.8主要技术特点 (3)1.9 主要经济指标 (3)1.9.1接入系统方案 (3)1.9.2电气主接线的确定 (3)第二章电气一次部分 (4)2.1 电气主接线 (4)2.1.1 变电站本期设计规模 (4)2.1.2 电气主接线 (4)2.2 短路电流计算 (5)2.2.1 计算条件 (5)2.2.2 计算结果 (5)2.3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6)2.3.1 主变压器规范(选用三相双绕组油浸自冷有载调压降压变压器) (6)2.3.2 35kV设备 (6)2.3.3 10KV设备 (6)2.4 变电站保护接地 (7)2.4.1 避雷器的配置 (7)2.4.2绝缘子串泄露距离及电气设备外绝缘 (7)2.4.3 防直击雷保护 (7)2.4.4 接地 (8)2.5 电气设备布置及配电装置 (8)2.5.1 电气设备布置 (8)2.5.2 站用电及照明 (8)2.5.3 电缆设施 (9)第三章电气二次部分 (10)3.2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 (10)3.2.1 主变压器的保护 (10)3.2.3 10kV电容器的保护 (12)3.2.4 站用变的保护 (13)3.2.5母线分段的保护 (13)3.3 通信部分 (13)3.3.1 调度管理关系 (13)3.3.2 通道组织原则及信息传输种类 (13)3.3.3 系统通信方案 (14)3.3.5 对外通信 (15)3.3.6网管、公务系统 (15)3.3.7通信屋 (15)3.4 系统调度自动化 (15)3.4.1概述 (15)3.4.2远动系统 (15)3.4.3 信息量测量精度 (19)3.4.4 数据处理 (19)3.4.5 显示功能 (20)3.4.6 打印记录及报警功能 (20)3.5五防终端 (21)3.6微机监控系统 (21)3.6.1 微机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22)3.6.2 微机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 (22)3.7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 (23)3.8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23)3.9直流系统和交流不间断电源 (23)3.9.1直流系统 (23)3.9.2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 (24)3.10 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 (25)3.10.1电能量采集装置及电度表 (25)3.10.2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与调度端接口 (25)3.11二次防雷及抗干扰措施 (25)3.11.1二次防雷 (26)3.11.2其他抗干扰措施 (27)3.12 电缆及敷设 (28)第四章土建部分 (29)4.1概述 (29)4.1.1站区场地概述 (29)4.1.2 设计的原始资料 (30)4.1.3主要建筑材料 (30)4.1.4 主要装饰材料 (31)4.1.5 地方性建筑材料情况 (32)4.2 站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 (32)4.2.1 全站总体布置结合自然条件的说明: (32)4.2.2 道路及场地处理 (33)4.3建筑 (33)4.3.1 全站建筑物简述(或一览表) (33)4.4 结构 (33)4.4.1 全站建筑物结构 (33)4.4.2 屋外变电构架部分 (34)4.4.3避雷针 (34)4.4.4电容器及变压器基础 (34)4.4.6事故油池 (34)4.4.7围墙结构 (34)4.4.8挡土墙结构 (34)4.4.9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5)第五章防雷接地部分 (35)5.1 过电压保护 (35)5.1.1直击雷保护 (35)5.1.2雷电侵入波保护 (35)5.2 接地 (35)5.2.1对接地电阻的要求 (35)5.2.2接地装置 (36)5.2.4电缆敷设 (36)第六章其他 (36)6.1 采暖 (36)6.2通风 (37)6.3 噪音防止措施 (37)6.4消防 (37)6.4.1 主变压器消防 (37)6.4.2 电缆消防 (37)6.4.3给排水部分 (38)6.5消防 (38)附件:附图第一章总的部分1.1 设计依据设计院与贵州源建劳务有限公司所签订的关于《金坡乡白岩脚煤矿配电工程勘察设计合同》1.2 设计执行的技术依据(1)《35~110千伏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T684-1999 (2)《35~110千伏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 (3)《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SDJ5-85(4)《3~110千伏高压配电装置技术规范》GB50060-92 (5)《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199(6)《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93 (7)《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8-89(8)《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SDGJ14-86 (9)《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96 (10)《变电所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NDGJ96-91.3 工程概况35kV白岩脚煤矿变电站站址位于XX县金坡乡东南面2000米左右,离沙莫莫寨子东面800米。

35kV变电所初设说明书

35kV变电所初设说明书

XXXXXX公司35KV变电所工程初步设计(工程编号:)说明书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证书号:XXXX年XX月编制人员项目总设计师:审核:校核:设计: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XXXX年XX月目录第一章总论1.1 设计依据1.2 设计内容及范围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章电气一次部分2.1 35KV主接线2.2 10KV主接线2.3 短路电流计算2.4 主要设备选型及校验2.5 电气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型式2.6 照明及动力第三章电气二次部分3.1 控制室及电气二次线3.2 继电保护3.3 直流系统3.4 交流所用电系统第四章土建部分4.1 建筑物4.2 给排水、防火及通风4.3 气象资料4.4 地震烈度第一章总论1.1设计依据1. 1. 1XXXXXX有限公司35KV变电所工程设计委托书1. 1. 2XX供电公司《关于XXXXXX有限公司35KV变电站接入系统设计评审意见》1. 1. 3有关设计规范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DGJ32/J14-2005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9-92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T5103-1999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等1.2 设计内容及范围1. 2. 1 变电所电气一次设计1. 2. 2 变电所电气二次设计1. 2. 3 变电所照明、接地设计1. 2. 4 土建设计1. 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 3. 1 一期工程静态投资:800 万元1. 3. 2 变压器总容量及台数:16000KV A / 2台一期:8000KV A / 1台1. 3. 3 变电所建筑面积:592 平方米1. 4企业概况(略)1. 5用电负荷1. 4. 1 1#车间装机容量7110.36 KW其中二级负荷2530.75KW1. 4. 2 2#车间装机容量4677.70 KW其中二级负荷614KW1. 6 供电批复XX供电公司文批复,XXXXXX有限公司35千伏变电站新建一回35千伏线路接至在建中220千伏XX变35千伏母线上,线路全长约6公里架空线(LGJ-240)和4公里电缆(YJV-26/35-3*3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35kVXX站输变电工程变电部分初步设计设计说明书、图纸XX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工程设计证书乙级2012年02月日初步设计总目录第1卷设计说明书及主要设备材料清册第1册设计说明书第2册主要设备材料清册第2卷设计图纸第1册电气部分图纸第2册土建部分图纸第3卷工程概算书初步设计说明书目录第1章总的部分1.1 概述1.2 站址概况1.3 主要技术原则及存在问题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2章电力系统部分2.1 概述2.2 建设规模2.3 主要电气参数第3章电气部分3.1 电气主接线3.2 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3.3 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3.4 电气总平面布置及配电装置3.5 站用电及照明3.6 防雷接地第4章二次部分4.1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4.2 系统调度自动化4.3 系统及站内通信4.4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4.5 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4.6 直流系统及交流不停电电源4.7 其他二次系统4.8 二次设备组柜及布置第5章土建部分5.1 站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5.2 建筑5.3 结构5.4 给排水5.5 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第6章消防部分6.1 概述6.2 消防措施6.3 消防给水系统第7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节能减排7.1 环境保护7.2 水土保持7.3 节能减排第8章劳动安全卫生第9章工程造价分析附件:1、《关于XXXX35千伏变电站站址的批复》2、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3、《XXXX市XX35kV变电站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4、XXXX35kV变电站设计“两型一化”落实对照表5、XXXX35kV变电站设备应用国网通用设备(2009年版)情况表6、《XX35KVXX变电站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第1章总的部分1.1 概述1.1.1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1)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章(1)《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及山东省电力集团公司有关反措要求(2)国家电网公司“两型一化”变电站建设设计导则(3)国家电网公司基建〔2008〕603号《关于印发国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要点的通知》(4)国家电网公司基建〔2008〕96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变电站电缆防火设计和建设工作的通知》(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35kV变电站分册(2005年版)》(6)《山东省110kV标准配送式变电站典型设计》(7)《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2009年版)》(8)《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66kV及以下变配电站典型规范)(2008年版)》(9)《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35kV变电站二次系统部分(10)《国家电网公司35kV变电站通用设计规范》(11)《国家电网公司通用设计二次系统部分》2)工程设计有关的规程、规范(1)《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056-2007)(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9-92)(3)《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T 5103-1999)(4)《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0-92)(5)《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7-1997)(6)《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7)《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200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10)《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11)《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13730-92)(12)《远动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T13729-92)(13)《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DL/T5002-2005)(14)《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DL 593-2006)(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6)《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GB4728-2005)(1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18)《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19)《电力变压器》(IEC 60076)(20)《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2007)(21)《高压交流断路器》(GB 1984-2003)(22)《额定电压1kV以上52kV以下的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IEC298)(23)《远动设备及系统—工作条件》(IEC870-2-1)(24)《远动设备及系统—性能要求》(IEC870-4)(25)《3.6~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 3906-2006)(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27)《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28)《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 14285-2006)(29)《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5222-2005)(30)《110~220kV电网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运行条例》(3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3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3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35)《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 5027-93)(36)《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995)(3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50166-2006)(38)《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1985)(3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4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1)《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1987)(4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110kV变电站分册》。

(43)《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继电保护专业重点实施要求(44)《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45)《关于继电保护直跳回路反措的通知》(网调继[2007]1)(46)《线路及辅助保护标准化规范》(国网科[2007]885号)(4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4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9)《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5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51)《变电所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NDGJ 96-92)(52)《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260-96)(5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5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5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57)《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58)《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59)《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60)《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6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6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3)《XXXXXX35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定稿及评审意见;4)设计中标通知书或委托文件;5)鲁电集团发展[2011]886号。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部室文件《关于下发2012年淄博沂源土门等二十三项110、35千伏输变电工程可研审查意见的通知》。

1.1.2 工程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1)工程建设规模2)设计范围与分工(1)我院负责XX变电站站区内设计、对侧变电站出线改造设计以及线路部分设计。

(2)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新上1台50MVA主变压器及按建设规模要求的35kV、10kV配电装置、电容补偿装置、二次设备室及相应的电气控制、测量、信号、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站内过电压保护。

对侧虎路线站新增双回35kV出线间隔工程及虎路线至XX站线路工程。

与上述内容对应的土建部分。

1.2 站址概况1.2.1 站址自然条件该站址位于XX市大柳行镇门楼村附近,变电站站址靠近负荷中心,不占良田,站址不受五十年一遇洪水位影响,周围防洪涝及排水系统通畅,无水淹危险。

四周地形开阔,进出线方便。

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站址及周围无矿产、文物、军事和通讯设施,无较大型建筑物及拆迁补偿项目。

黄金站位置1.2.2环境评价结论对110kV凤凰变电站工程来说,主要为电压调节和输出,根据其生产运行情况,它本身对周围的环境不存在大的污染和影响。

对可能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的问题,在本工程的设计中给出了不同的预防措施,加以防止。

1.2.3 进出线走廊条件四周地形开阔,进出线方便。

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站址及周围无矿产、文物、军事和通讯设施,无较大型建筑物及拆迁补偿项目。

35kV规划进线2回,本期进线2回:分别接在110kV虎路线变电站扩建的两个35kV线路间隔。

10kV规划出线8回,本期出线4回。

1.2.4 征地拆迁及设施移改的内容站址及周围无矿产、文物、军事和通讯设施,无较大型建筑物及拆迁补偿项目。

1.2.5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水文气象条件(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根据野外勘察揭露,钻探深度范围内,本区地层主要由粉质粘土(Q4dl)、花岗岩(r52-3)组成,现按由新至老、自上而下顺序将地层分述如下:1层粉质粘土(Q4dl):黄褐色,可塑,稍湿,含铁锰结核,混多量粗砂颗粒,夹碎石块及植物根系。

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30~0.70m,平均0.48m;层底标高:80.30~81.23m,平均80.76m;层底埋深:0.30~0.70m,平均0.48m。

2层强风化花岗岩(r52-3):灰白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岩芯呈砂状至碎块状,节理、裂隙发育。

该层伏于1层粉质粘土层之下,场区普遍分布,钻探深度范围内最大揭示厚度7.20m,本次勘探未揭穿此层。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附录A表A.0.1, 强风化花岗岩坚硬程度等级为软岩。

岩体破碎,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表3.2.2-3,岩体质量等级划分为V级。

该层做标贯测试7次,其统计结果如下:地震基本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XX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