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认识单片机和单片机最小系统

合集下载

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

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

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引言单片机最小系统是指单片机与外部器件连接形成的系统,其包括单片机、晶振、复位电路等基本组成部分。

了解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原理对于学习和应用单片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原理及其相关内容。

单片机简介单片机(Microcontroller)是一种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各种外围设备接口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单片机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等领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灵活性高等特点。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1.单片机: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控制运算和执行程序。

2.晶振:晶振是提供时钟信号的器件,单片机需要时钟信号来同步操作。

3.复位电路:复位电路用于在系统上电时将单片机的内部寄存器和相关电路初始化为初始状态。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工作原理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系统上电后,晶振开始振荡,产生时钟信号。

2.复位电路将单片机的内部寄存器和相关电路初始化为初始状态。

3.单片机开始运行程序,根据时钟信号进行指令执行和数据处理。

单片机与晶振的连接为了使单片机能够正常工作,需要将晶振连接到单片机的时钟输入引脚上。

具体连接方式如下:1.将晶振的一个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时钟输入引脚。

2.将晶振的另一个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地引脚。

单片机与复位电路的连接为了在系统上电时将单片机的内部寄存器和相关电路初始化为初始状态,需要将复位电路连接到单片机的复位引脚上。

具体连接方式如下:1.将复位电路的一个引脚连接到单片机的复位引脚。

2.将复位电路的另一个引脚连接到系统的电源引脚。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搭建步骤按照以下步骤可以搭建一个单片机最小系统:1.准备单片机、晶振、电容、电阻等器件。

2.连接晶振的引脚到单片机的时钟输入引脚,并连接晶振的另一个引脚到单片机的地引脚。

3.连接复位电路的引脚到单片机的复位引脚,并连接复位电路的另一个引脚到系统的电源引脚。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概念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概念

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概念:能使单片机正常工作的最小硬件单元电路,就叫单片机最小系统。

2.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1)复位电路:t=RC1(t≥10ms);(2)时钟电路:C2=C3=(30±10)pF(一般是20~30pF);(3)存储器访问路经控制:EA/VPP=+5V时,先内后外。

另外,一般还有单片机的ISP下载口也包含在单片机最小系统中。

3.51系列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的原理图:这学期开了一门新的课程,单片机。

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而我们所学习的就是以Atemel 公司出的8051为基础的结构及编程。

在接触过程中,我们学到了8051的最小系统,通过该最小系统,我们可以用keil软件进行编程从而实现对一些外设的控制!比如一些简单的实验:闪烁灯、模拟开关灯等等!所以制作一个最小系统就显得很重要。

下面就介绍一下我所知道的一些简单的电路图:1.电源电路:我们知道单片机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电压是+5V的电压,而我们不能直接得到,所以只能进行转换,用7805将+9V的电压转换成+5V的电压,焊接电路的时候注意C1,C2为极性电容,所以注意正负极。

还有那个+9V的电源,本来是很方便的,往电路上焊一个接口,直接插上电源就OK了。

但是考虑到经济问题,我给大家买的不是那种。

用的时候把线前面的接头剪了,里面应该有4条线,2根是+9V的,另两根是+24V的,我们用+9V的线就行了!电源电路图如下:2.单片机焊接电路:这个电路较为简单,而且用得是上电复位电路,所用到的元器件也很少,但是要特别注意单片机的接口,尤其是I/O接口,因为我们要用它们输出或者是进行数据传输,所以最好是能多有几个接口,所以用到双排插针或者是单排插针,用排线连接它们和外设。

3.串口焊接,也就是下载线!我们通过Keil软件编译一些程序,通过单片机实现一些功能,但是我们必须通过下载线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内部,也可以用烧写器,但是成本太高,而且利用率太低,所以我们选用下载线!本来是打算焊USB接口的,但是感觉难度很大,所以感觉还是用这个串口电路比较好,成功率较高!这个电路主要用到的就是74373锁存器。

《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单片机技术应用适用专业:电气技术应用专业一、课程性质《单片机技术应用》前叙课程是:电工电子综合课程、机床电气控制、电机与变压器,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是将综合应用上述课程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单片机小型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维护方法,为后继《机电一体化设备》课程和顶岗实习做准备。

二、课程设计思路大部分的单片机控制设备属于机电一体系统,单片机岗位群的典型工作是从事单片机应用系统进行设计、制作和维护的。

具体工作包括:1.根据产品开发需要设计单机片系统,包括总体设计方案、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开发;2.撰写相关的技术文档,包括进行材料表的整理和归档,作业文件的编写。

3.参与产品的可靠性测试、转产和生产的支持。

岗位要求从业者熟悉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可以熟练运用单片机做应用开发;具有能熟练应用单片机开发软件的能力;了解相关硬件调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测试仪器:万用表、数字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根据岗位对从业者的知识技能、工作的情感态度要求,单片机课程教学应当围绕岗位的要求、岗位的组成环节来提出教学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系统的构建方式。

《单片机技术应用》是机电技术应用三年制中职专业设置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集合了电力电子知识、传感器知识和自动控制知识于一体的课程。

课程从工作过程分析出发,根据企业机电岗位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使课程的目标、内容、设计和评价贴近真实的工作岗位的需求,培养学生胜任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

工作项目是课程实施的载体,《单片机技术应用》课程的工作项目的内容选取应当具备以下特点:选用典型的单片机控制系统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载体;工作项目中应当使用岗位常用的编译软件;工作项目应当尽量使用单片机控制系统常用的器件,例如:主流单片机芯片、各种传感器、电机;工作项目中应当包含典型单片机技术应用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各个完整的工作过程。

《单片机技术应用》本课程开设一学期,教学课时数为80学时,4学分。

课题一 任务二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认识

课题一 任务二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认识

单片机应用技术教案五、讲授新课一、 AT89S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就是能让单片机工作起来的一个最基础的硬件系统,它由单片机芯片(如AT89S51)、复位电路和外接晶体振荡电路组成。

1.振荡电路——让单片机活起来的心脏AT89S51内部具有振荡电路,只需在18脚和19脚之间接上石英晶体,给单片机加上工作所需直流电源,振荡器就开始振荡,单片机也开始工作起来。

MCS-51单片机时钟产生方式a)内部振荡方式b) 外部时钟方式2.复位电路——恢复初始状态值复位电路就是在RST端(9脚)外接的一个电路,目的是当单片机上电开始工作时,内部电路从初始状态开始工作,或者在工作中要想人为让单片机重新从初始状态开始工作。

MCS-51单片机复位电路a)常规复位电路b) 看门狗复位电路3.最小系统电路五、讲授新课二、系统联调的步骤和方法系统联调就是在根据设计要求分别完成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后,将软件编译后写入硬件中,观察程序运行效果,进一步完善设计,以达到设计要求的过程。

1.系统联调流程2.软硬件联调方法(1)仿真器调试。

仿真器就是通过仿真头用软件来代替在目标板上的51芯片的器件,使用仿真器可以避免反复地烧写程序,不满意随时可以修改,在调试时可以采用“单步”“步入”“步越”“断点”“执行到光标处”等一系列调试手段,执行到程序的任一位置,并查看变量等,调试极为方便。

(2)编程器烧录调试。

编程器是把编译好的文件烧写到MCU芯片上去的一种设备,一般编程器都与其相应的编程器软件配合使用。

(3)ISP在线编程调试。

ISP(In-System Programming)即在系统可编程技术,指电路板上的单片机可以在需要时随时编程写入最终用户代码,而不需要从电路板上取下器件,已经编程的器件也可以用ISP方式擦除或再编程,ISP下载方式的优点是无须频繁地插拔芯片,省时省力。

表面贴装的单片机芯片一般都支持ISP。

第1章 单片机最小系统

第1章 单片机最小系统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 以51系列单片机执行“3+2”的操作为例,说明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由编程人员写出汇编语言源程序,通过汇编程序 将其编译成机器语言程序,其代码如下: 机器码 汇编语言源程序 注释 7403H MOV A,#03H;(A)=3 2402H ADD A,#02H;(A)=3+2 80FEH SJMP $ ;暂停
LSB
78 70 68 60 58 50 48 40 38 30 28 20 18 10 08 00
MSB——Most Significant Bit (最高有效位) LSB ——Least Significant Bit (最低有效位)
0FFFH 0FFEH
FFFFH
. . .
中断5 串行口中断 定时器1中断 外部中断1
中断入 口地址
(64K)
002BH 0023H 001BH 0013H
中断4
中断3 中断2 中断1
0FFFH (4K) 0000H
内部
EA=1 0000H
外部
EA=0
0FFFH (4K)
000BH 0003H 0002H 0001H 0000H
位地址
7C 74 6C 64 5C 54 4C 44 3C 34 2C 24 1C 14 0C 04 7B 73 6B 63 5B 53 4B 43 3B 33 2B 23 1B 13 0B 03 7A 72 6A 62 5A 52 4A 42 3A 32 2A 22 1A 12 0A 02 79 71 69 61 59 51 49 41 39 31 29 21 19 11 09 01
9
T1
定时/计数器1外部计数输入端

项目一认识单片机和单片机最小系统

项目一认识单片机和单片机最小系统

项目一认识单片机及单片机最小系统知识目标➢知道单片机的概念➢了解单片机的应用领域➢了解AT89S51单片机命名规则、封装形式和外形实物➢熟悉AT89S51单片机各引脚的功能➢了解单片机内部结构技能目标➢学会制作单片机最小系统➢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建立过程自从1946年美国宾夕尼亚大学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以来,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

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已发展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其运算速度每秒钟可达上万亿次以上。

近年来,计算机正朝着巨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微型化的发展也就是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在微型计算机中,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其重要的成员。

单片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它依靠一定的硬件基础,根据特定环境,能完成一定的需求。

因其结构比较简单、工作任务针对性较强,使得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都能看见它的踪迹。

自从1974年美国仙童(Fairchild)公司运用计算机技术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块单片机(F8)以来,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作为微型计算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单片机的应用面极广,发展速度也很惊人。

任务一单片机的初步印象及应用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电器也具有了“自动”、“智能”、“微电脑控制”等功能。

例如微电脑控制电磁炉、全自动洗衣机,智能电风扇等。

那么这些“自动”、“智能”、“微电脑控制”到底是什么呢?又怎么去实现的呢?能够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角就是——单片机。

1.单片机名称由来所谓单片机,就是一块集成电路芯片。

它采用超大规模集成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如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输、中断处理)的微型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只读程序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电路(I/O接口),甚至还包括振荡电路、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SCI)、显示驱动电路(LCD或LED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PWM),模拟多路转换器及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芯片上,构成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

电源
复位电路
VCC
C1 10uF
C3 33P R2 10K
VCC EA
RST XTAL1
8051
1 1 .0 5 9 2 M Y1
P0 .0 XTAL2 C2 33P VSS
时钟电路
VCC D1 LED
R1 330R
外围控制电路
3、控制程序介绍
包含针对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声明
VCC
用符号LEVDCC来表示P0.0引脚
C1 定义一个EA用于延时的变量
10uF
VCC
将P0.0设置为R低ST 电平,点亮发光管
C3 33P
1 1 .0 5 9 2 M Y1
R2 变量i从0加X到TAL210000,完成延时 D1 LED
10K
将P0.0设置为高电80平51 ,熄灭发光管
R1 330R
变量i从0加X到TAL220000,P0完.0 成延时
包含针对5பைடு நூலகம்系列单片机的基本声明用符号led来表示p00引脚定义一个用于延时的变量p00设置为低电平点亮发光管变量加到20000完成延时p00设置为高电平熄灭发光管变量加到20000完成延时任务二认识mcs51单片机结构单片机的内部结构cpucpu是单片机的核心mcs51系列单片机内含一个高性能的8位中央处理器
MCS-51系列单片机包括下列型号:
1、8031、8051、8751、8951四种型号的单片机通常 称为8051子系列,区别仅仅在于:8031没有片内 程序存储器,8051内含4KB的ROM,8751片内有4K 的EPROM, 8951片内有4K的E2PROM。
2、8032、8052、8752、8952是8031、8051、8751、 8951的增强型,内部RAM为256字节,片内程序存 储器为8KB,比8051子系列各增加了一倍,同时还 增加了一个定时器/计数器和一个中断源。

单片机最小系统实验报告

单片机最小系统实验报告

单片机最小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目的是探究微处理器系统最小化原理并实际运用该原理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主控的最小系统,用来分析各部件之间的作用以及学习计算机系统的操作。

实验设备:
1.单片机主芯片:亚宝半导体C02晶振
2.外部电路元器件:2个8位数据输入输出口,4个4位数据的输入输出口,4个开关,10K水银温度计,7个键盘,1个指示灯。

实验步骤:
1. 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根据实验指导书绘制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接线涉及到的所有元器件,并标注出每个元器件的引脚号。

2. 编写相关的程序:根据实验的要求,编写相关的CH02语言程序来完成IO口的输入输出功能。

3. 上传程序:将编写的程序用串口烧录到单片机内存中
4. 测试程序:检查所有的管脚,检查程序的正确性,根据程序要求使用按键输入信号,测试输出结果。

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较为简单,只需要有基本的电路和编程知识,即可完成本次实验。

经过多次修改和测试,我可以得出程序正确运行的结论。

经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计算机系统的结构,学会了io口的编程,还认识了有关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用途和功能,研究了系统的最小化原理,以及其背后的道理。

更重要的是,本次实验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一认识单片机及单片机最小系统知识目标知道单片机的概念了解单片机的应用领域了解AT89S51单片机命名规则、封装形式和外形实物熟悉AT89S51单片机各引脚的功能了解单片机内部结构技能目标学会制作单片机最小系统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建立过程自从1946年美国宾夕尼亚大学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以来,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

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已发展出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其运算速度每秒钟可达上万亿次以上。

近年来,计算机正朝着巨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微型化的发展也就是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在微型计算机中,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其重要的成员。

单片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它依靠一定的硬件基础,根据特定环境,能完成一定的需求。

因其结构比较简单、工作任务针对性较强,使得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中都能看见它的踪迹。

自从1974年美国仙童(Fairchild)公司运用计算机技术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块单片机(F8)以来,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作为微型计算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单片机的应用面极广,发展速度也很惊人。

任务一单片机的初步印象及应用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电器也具有了“自动”、“智能”、“微电脑控制”等功能。

例如微电脑控制电磁炉、全自动洗衣机,智能电风扇等。

那么这些“自动”、“智能”、“微电脑控制”到底是什么呢?又怎么去实现的呢?能够实现这些功能的主角就是——单片机。

1.单片机名称由来所谓单片机,就是一块集成电路芯片。

它采用超大规模集成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如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输、中断处理)的微型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只读程序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电路(I/O接口),甚至还包括振荡电路、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接口(SCI)、显示驱动电路(LCD或LED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PWM),模拟多路转换器及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芯片上,构成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

这些电路能在软件的控制下准确、迅速、高效地完成程序设计者事先规定的任务。

这样一块集成电路具有一台计算机的基本功能,因而被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简称“单片机(SCM)”,也被称为微控制单元或者微控制器(MCU),MCU(Micro Controller Unit)。

所以,单片机就是一台芯片级的微型计算机。

单片机控制系统能够取代以前利用复杂电子线路或数字电路构成的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软件控制来实现,并能够实现智能化。

现在单片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应用意义远不限于它的应用范畴或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方法和设计思想。

它是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是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图1-1-1 各种各样的单片机2.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单片机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数码电子产品、医用电子设备、智能仪器仪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实时工业生产管理及过程控制等领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范畴。

1、在家用电器/数码电子产品中的应用现在的家用电器基本上都采用了单片机控制,大到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电饭煲,小到笔记本电脑、数码摄像/照相机、智能手机等,无所不在。

家用电器是单片机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前景十分广阔。

图1-1-2列出了一些现在市面上较流行的家电、码数产品。

图1-1-2 单片机在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中的应用2、在医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单片机在医用设备中的用途也相当广泛,如医用呼吸机、各种分析仪、监护仪、超声诊断设备及病床呼叫系统等。

图1-1-3 单片机在过敏皮试仪、超声波诊断仪、X光机等医疗器设备中的应用3、在智能仪器仪表上的应用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控制功能强、扩展灵活、微型化和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仪器仪表中。

结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可实现诸如电压、功率、频率、湿度、温度、流量、速度、厚度、角度、长度、硬度、元素和压力等物理量的测量。

采用单片机控制可使仪器仪表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且功能比采用电子或数字电路要更加强大。

例如,精密的测量设备(功率计、示波器和各种分析仪等)。

图1-1-4是一个PH/ORP仪表,用于环境监测、工矿企业、科学研究、水产养殖场等场合的pH值的测定并经内部处理后显示在LCD显示屏上。

图1-1-4 单片机在智能仪器仪表中的应用4、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中的应用单片机普遍具备通信接口,可以很方便地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为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设备间的应用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

现在的通信设备基本上都实现了单片机智能控制,从手机、电话、小型程控交换机、楼宇自动通信呼叫系统、列车无线通信系统,到日常工作中随处可见的移动电话、集群移动通信、无线电对讲机等。

图1-1-5 数字程控电话图1-1-6阿尔卡特朗讯会议电话5、在实时工业生产管理及过程控制中的应用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形式多样的控制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

例如,工厂生产线的智能化管理、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各种报警系统与计算机联网构成二级控制系统等。

此外,单片机在工商、金融、科研、教育和国防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

任务二 MCS-51系列单片机外部引脚及功能1.单片机的封装形式MCS-51系列单片机的封装形式主要有三种:PDIP、PLCC、TQFP。

以AT89S51型号为例,封装形式如图1-1-7(a)、1-1-7(b)、1-1-7(c)。

图1-2-1(a) PDIP封闭形式图1-2-1(b) PLCC封闭形式图1-2-1(c) TQFP封闭形式2.单片机的外部引脚及其功能MCS-51系列单片机中各类型的端子是相互兼容的,用HOMS工艺制造的单片机大多采用40端子双列直插(DIP )封装。

当然,不同芯片之间的端子功能会略有差异,在设计、应用时应当注意。

MCS-51是高档8位单片机,但由于受到集成电路芯片引脚数目的限制,会有很多引脚具有第二功能。

以AT89S51型号为例,MCS-51的引脚如图1-1-8所示,40个引脚大致可分为4类:电源、时钟、控制总线和I/O 引脚。

(RXD)P3.0(TXD)P3.1RST P1.0P1.1P1.2P1.3P1.4P1.5P1.6P1.71234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9383736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405MCS-51(INT0)P3.2(INT1)P3.3(T0)P3.4(T1)P3.5(WR)P3.6(RD)P3.7XTAL2XTAL1VSSP0.0P0.1P0.2P0.3P0.4P0.5P0.6P0.7P2.7P2.6P2.5P2.4P2.3P2.2P2.1P2.0EA/VPP ALE/PROG PSEN VCC图1-2-2 MCS-51单片机外部引脚图各引脚的功能如下:1、电源引脚:VCC 和VSSVCC :电源输入端。

作为工作电源和编程校验,接+5V 。

VSS :接地端。

2、时钟振荡电路引脚:XTAL1和XTAL2在使用内部振荡电路时,XTAL1和XTAL2用来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振荡频率为晶振频率,振荡信号送至内部时钟电路产生时钟脉冲信号:在使用外部时钟时,XTAL1和XTAL2用于接外部时钟源。

3、控制信号引脚:RST/VPD ,PROG /ALE ,PSEN 和V PP /EARST/VPD:RST为复位信号输入端。

当RST端保持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单片机完成复位操作。

VPD为内部RAM的备用电源输入端。

当电源VCC一旦断电或者电压降到一定值时,可以通过VPD为单片机内部RAM提供电源,以保护片内RAM中的信息不丢失,且上电后能够继续正常运行。

ALE:ALE为地址锁存信号。

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ALE作为低8位地址锁存信/PROG号。

PROG为片内EPROM编程时的编程脉冲输入端。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当访问外部ROM时,PSEN产生负脉冲作为外部ROM的选通信号。

EA:EA为访问程序存储器的控制信号。

当EA为低电平时,CPU对ROM的访问限/V PP定在外部程序存储器;当EA为高电平时,CPU对ROM的访问从内部0~4KB地址开始,并可以自动延至外部超过4KB的程序存储器。

VPP为片内EPROM编程的21V电源输入端。

4、I/O口引脚:P0、P1、P2和P3P0口(P0.0~P0.7):第一功能是作为8位的双向I/O口使用,第二功能是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分时提供低8位地址和8位双向数据。

在对片内EPROM进行编程和校验时,P0口用于数据的输入和输出。

P1口(P1.0~P1.7):8位准双向I/O口。

P2口(P2.0~P2.7):第一功能是作为8位的双向I/O口使用,第二功能是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输出高8位地址A8~A15。

P3口(P3.0~P3.7):第一功能是作为8位的双向I/O口使用,在系统中,这8个引脚又具有各自的第二功能,如表1.1所示。

表1.1.1 P3口的第二功能P3引脚引脚名称及第二功能P3引脚引脚名称及第二功能P3.0 RXD 串行数据输入端P3.4 T0 定时/计数器T0外部输入端P3.1 TXD 串行数据输出端P3.5 T1 定时/计数器T1外部输入端P3.2 0INT外部中断0输入端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信号P3.3 1INT外部中断1输入端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信号任务三 MCS-51系列单片机内部结构简介与其他计算机一样,单片机的内部结构也主要是由中央处理器(CPU )、存储器及输入/输出(并行/串行接口)等控制电路组成。

不同的是,单片机将这些主要部件都集中在一个芯片内,使该芯片具备一台计算机所需的较为完整的硬件系统。

如图1.3所示为MCS-51系列单片机内部结构图。

图1-3-1 MCS-51系列单片机内部结构图从图1-1-9可以看出,MCS-51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包含:振荡/分频器、中央处理器(CPU )、程序存储器(ROM )、数据存储器(RAM )、中断控制系统、定时器/计数器、扩展功能控制电路、并行接口电路(I/O 口)和串行接口电路,它们通过内部总线有机地连接起来。

1.振荡/分频器振荡器是产生时基脉冲信号的发源地,它为单片机内所有功能部件提供统一而精确的基准脉冲信号,是单片机执行各种动作和指令的时间基准,如果没有基准脉冲信号,单片机将失去执行指令的动力与时序。

MCS-51系列单片机的时钟电路有两种方式:内部时钟振荡方式和外部时钟振荡方式,如图1-1-10(a)、(b)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