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的行板》课件.ppt
合集下载
《如歌的行板》ppt课件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 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 命运,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 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 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 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 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 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
1、旋律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旋律委婉、给人忧郁、沉思的印象, 情绪十分压抑。
2、使用什么乐曲演奏的?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知识链接: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的区别
1、小提琴的摆放位置不同 从乐队的摆放位置而言,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区别在于前后了。 一般来说,第一小提琴是放在乐队最外边的两排小提琴,醒目又中心 ,直接面对着观众。从字面来说,”一”是”首”的意思,这就决定 了第一提琴的首席位置,是无可替代的。自然是摆放在中心首要位置 。而第二小提琴摆放的位置就在其次了,老二嘛。要不要那么醒目, 不重要,不能抢眼。
哼唱主题音乐
分析乐曲
《如歌的行板》采用复 三部曲式写成; 演奏时,4件乐器通常都 加上弱音器,使音色带有 朦胧、暗淡的色彩。 情绪: 哀伤,忧郁,无 奈。
复三部曲式
A B A’
aba
a
b a’ b’
小结:
《如歌的行板》旋律 深沉婉转凄美,体现 了作者对人生艰辛的 感悟,对劳动人民苦 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和 无可奈何,一首音乐 能让我们感受如此深 刻,带给我们这么多 震撼,这就是音乐的 魅力。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诞生 于一个贵族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个 矿山工程师,他的母亲是一个颇有修养 的音乐爱好者。童年的柴可夫斯基从母亲 那里听到了许多动人的俄罗斯歌曲。
湘教版音乐九上《如歌的行板》ppt课件1

弦乐四重奏:顾名思义,就是“由四把弦乐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 形式”,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是目 前最主要和最受欢迎的室内乐类型。它最初仅限于家庭、沙龙范 围,是贵族雅士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随后在历史的流变中,它 从贵族庭院走向世俗舞台,发展成一种表达人类情感最深刻、最 细致的重要乐器体裁。
列宁陵墓,位于靠近克里姆林宫一面宫墙的中部。墓上为检阅台,
两旁为观礼台。大家能看得出来吗?对面红墙是历史博物馆 (Historical Museum),红砖白顶,也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 建于1873年。
红场的东侧是国立百货商场(古姆百货商场,GUM department store),正对着克里姆林宫。建成 于1893年,由波梅兰兹夫设计,今天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十家百货商店之一。与其说它是商店,不如 说它更像宫殿,极具欧洲古典风格的米黄色建筑和旁边色彩瑰丽的教堂和谐地组成红场上一道亮丽 的风景。“古姆”分为三层,由一千多间专卖店组成,既有俄罗斯特色的瓷器、工艺品、服装、百 货等精品,又荟萃了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多年来,“古姆”一直以它的巨大和齐全立于不败之地, 即使经历了经济萧条,也坚韧地挺了下来。
背景介绍:
1869年,青年柴可夫斯基住在他妹妹的家里。一天 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在哼唱一支动人的民歌, 柴可夫斯基立即被这支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的民歌吸 引住了,第二天,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把民歌记录下 来,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 歌五十首》。两年以后,他在写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 的时候,又用这首民歌作为第二乐章的主题,这第二乐 章就叫《如歌的行板》。
柴科夫斯基
(1840.5.7~1893.11.6)俄 国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他 是一个善良、忧郁的音乐诗人, 被奉为世界级音乐旋律大师, 也是浪漫乐派代表之一。他动 人的音乐深深的打动了全世界 人民,提到俄国音乐家,往往 第一个就会想到他。
人音版音乐七上《如歌的行板》课件

04
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 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
06 知识拓展与相关文化链接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历程简述
巴洛克时期
约1600-1750年,音乐风格表 现为对比强烈、华丽繁复,代
表人物有巴赫、亨德尔等。
古典主义时期
约1750-1820年,音乐追求简洁、 平衡和秩序,海顿、莫扎特和贝多 芬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 学生在拓展延伸环节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和一定的创 意能力。
评价标准制定及反思改进方向
01
反思改进方向
02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03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应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 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观众心得体会分享
情感共鸣
许多观众在欣赏《如歌的行板》时,会被其深沉、悠扬的旋律所打 动,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音乐启迪
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如歌的行板》也是一首极具启迪性的 作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创作的精髓和演奏技巧。
跨界感受
除了音乐领域,许多其他领域的观众也能从《如歌的行板》中获得灵 感和启示,比如艺术家、文学家等。
拓展延伸环节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如歌的行板》,比较不同演奏 家的表现风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音乐技巧,创作或改 编简单的乐曲片段。
评价标准制定及反思改进方向
评价标准制定 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或演奏《如歌的行板》的旋律和节奏。
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音乐技巧来表现乐曲的情感内涵。
评价标准制定及反思改进方向
03
乐曲采用了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 变化、和声的层次等,营造出一种如歌般的音乐氛围。
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 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
06 知识拓展与相关文化链接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历程简述
巴洛克时期
约1600-1750年,音乐风格表 现为对比强烈、华丽繁复,代
表人物有巴赫、亨德尔等。
古典主义时期
约1750-1820年,音乐追求简洁、 平衡和秩序,海顿、莫扎特和贝多 芬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 学生在拓展延伸环节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和一定的创 意能力。
评价标准制定及反思改进方向
01
反思改进方向
02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03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应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 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观众心得体会分享
情感共鸣
许多观众在欣赏《如歌的行板》时,会被其深沉、悠扬的旋律所打 动,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音乐启迪
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如歌的行板》也是一首极具启迪性的 作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创作的精髓和演奏技巧。
跨界感受
除了音乐领域,许多其他领域的观众也能从《如歌的行板》中获得灵 感和启示,比如艺术家、文学家等。
拓展延伸环节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如歌的行板》,比较不同演奏 家的表现风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音乐技巧,创作或改 编简单的乐曲片段。
评价标准制定及反思改进方向
评价标准制定 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或演奏《如歌的行板》的旋律和节奏。
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音乐技巧来表现乐曲的情感内涵。
评价标准制定及反思改进方向
03
乐曲采用了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 变化、和声的层次等,营造出一种如歌般的音乐氛围。
《如歌的行板》教材课件ppt

如 歌 的 行 板
伏尔加河又译窝瓦河,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全长3690公里,是 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流入里海。伏尔加河 在俄罗斯的国民经济中,在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因而,俄罗斯人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
红场是俄罗斯
首都莫斯科市中 心的著名广场, 位于莫斯科市中 心,西侧是克里 姆林宫,背面为 国立历史博物馆, 东侧为百货大楼, 南部为瓦西里布 拉仁教堂。
学习永远 不晚。 JinTai College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室内乐:原意是指在房间内演奏的“家庭式”的音乐,后引申 为在比较小的行所演奏的音乐。现在指由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 的小型器乐曲,主要指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区别于大型 管弦乐。
背景介绍:
1869年,青年柴可夫斯基住在他妹妹的家里。一天 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在哼唱一支动人的民歌, 柴可夫斯基立即被这支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的民歌吸 引住了,第二天,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把民歌记录下 来,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 歌五十首》。两年以后,他在写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 的时候,又用这首民歌作为第二乐章的主题,这第二乐 章就叫《如歌的行板》。
柴科夫斯基
(1840.5.7~1893.11.6)俄 国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他 是一个善良、忧郁的音乐诗人, 被奉为世界级音乐旋律大师, 也是浪漫乐派代表之一。他动 人的音乐深深的打动了全世界 人民,提到俄国音乐家,往往 第一个就会想到他。
他一生对音乐抱有极大的热 情,作品几乎涉及了创作的一 切领域,如《斯拉夫进行曲》、 《弦乐小夜曲》,最出色的芭 蕾舞音乐《天鹅湖》、《睡美 人》、《胡桃夹子》,及本节 课介绍的《如歌的行板》等。
伏尔加河又译窝瓦河,位于俄罗斯西南部,全长3690公里,是 欧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流入里海。伏尔加河 在俄罗斯的国民经济中,在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因而,俄罗斯人将伏尔加河称为“母亲河”。
红场是俄罗斯
首都莫斯科市中 心的著名广场, 位于莫斯科市中 心,西侧是克里 姆林宫,背面为 国立历史博物馆, 东侧为百货大楼, 南部为瓦西里布 拉仁教堂。
学习永远 不晚。 JinTai College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 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 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室内乐:原意是指在房间内演奏的“家庭式”的音乐,后引申 为在比较小的行所演奏的音乐。现在指由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 的小型器乐曲,主要指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区别于大型 管弦乐。
背景介绍:
1869年,青年柴可夫斯基住在他妹妹的家里。一天 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在哼唱一支动人的民歌, 柴可夫斯基立即被这支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的民歌吸 引住了,第二天,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把民歌记录下 来,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 歌五十首》。两年以后,他在写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 的时候,又用这首民歌作为第二乐章的主题,这第二乐 章就叫《如歌的行板》。
柴科夫斯基
(1840.5.7~1893.11.6)俄 国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他 是一个善良、忧郁的音乐诗人, 被奉为世界级音乐旋律大师, 也是浪漫乐派代表之一。他动 人的音乐深深的打动了全世界 人民,提到俄国音乐家,往往 第一个就会想到他。
他一生对音乐抱有极大的热 情,作品几乎涉及了创作的一 切领域,如《斯拉夫进行曲》、 《弦乐小夜曲》,最出色的芭 蕾舞音乐《天鹅湖》、《睡美 人》、《胡桃夹子》,及本节 课介绍的《如歌的行板》等。
《如歌的行板》PPT课件5

模仿、交替增强了感染力,并带来祈求,疑问的音 调。
❖ 乐曲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
❖ 音乐情绪激愤,就好像有说不完的痛苦,又好像在 千方百计地寻找解脱痛苦的方法。
❖ 最终,在长大的尾声中,祈求的旋律再次出现,好 像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了宗教上,以两个平静的和弦 结束。
从这首乐曲里,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 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
❖ 室内乐:原指室内演奏的“家庭式”的小型 重奏曲,后引伸为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的音 乐。
❖ 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的重要形式,由第一小提 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1件组成;
❖ 弦乐重奏与管弦乐合奏不同,前者每一声部由 1人演奏,后者每一声部则由多人演奏。
分析乐曲
❖《如歌的行板》采用复 三部曲式写成; ❖演奏时,4件乐器通常都 加上弱音器,使音色带有 朦胧、暗淡的色彩。 ❖情绪: 哀伤,忧郁,无 奈。
《意大利随想曲》 ❖ 《音乐会幻想曲》
交响序曲
❖ 《暴风雨交响序曲》
❖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 曲》
协奏曲
❖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 《G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 《降E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室内乐
《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一号》(《如歌的行板》) 《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号》 《a小调钢琴三重奏—为纪念一位伟大艺术家而作》 《降e小调弦乐四重奏第三号》 《佛罗伦萨的回忆弦乐六重奏》
除此之外,古典芭蕾依动作又可分为快舞与慢舞。快 舞孕育于意大利,最大特色是跳跃与旋转,专指男舞者与女 舞者随著迅速的音乐踊舞的舞蹈,所有活泼迅速而华丽的 舞蹈均属之。慢舞孕育于法国,是法国舞蹈的最大特征, 舞者以缓慢的动作,或以单脚支立平衡身体,构成优雅曲线 之舞步与舞姿等均称为慢舞,这种舞蹈充满了纤细的美感 。
❖ 乐曲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
❖ 音乐情绪激愤,就好像有说不完的痛苦,又好像在 千方百计地寻找解脱痛苦的方法。
❖ 最终,在长大的尾声中,祈求的旋律再次出现,好 像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了宗教上,以两个平静的和弦 结束。
从这首乐曲里,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 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
❖ 室内乐:原指室内演奏的“家庭式”的小型 重奏曲,后引伸为在比较小的场所演奏的音 乐。
❖ 弦乐四重奏是室内乐的重要形式,由第一小提 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各1件组成;
❖ 弦乐重奏与管弦乐合奏不同,前者每一声部由 1人演奏,后者每一声部则由多人演奏。
分析乐曲
❖《如歌的行板》采用复 三部曲式写成; ❖演奏时,4件乐器通常都 加上弱音器,使音色带有 朦胧、暗淡的色彩。 ❖情绪: 哀伤,忧郁,无 奈。
《意大利随想曲》 ❖ 《音乐会幻想曲》
交响序曲
❖ 《暴风雨交响序曲》
❖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 曲》
协奏曲
❖ 《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 《G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 《降E大调第三钢琴协奏曲》
室内乐
《D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一号》(《如歌的行板》) 《F大调弦乐四重奏第二号》 《a小调钢琴三重奏—为纪念一位伟大艺术家而作》 《降e小调弦乐四重奏第三号》 《佛罗伦萨的回忆弦乐六重奏》
除此之外,古典芭蕾依动作又可分为快舞与慢舞。快 舞孕育于意大利,最大特色是跳跃与旋转,专指男舞者与女 舞者随著迅速的音乐踊舞的舞蹈,所有活泼迅速而华丽的 舞蹈均属之。慢舞孕育于法国,是法国舞蹈的最大特征, 舞者以缓慢的动作,或以单脚支立平衡身体,构成优雅曲线 之舞步与舞姿等均称为慢舞,这种舞蹈充满了纤细的美感 。
《如歌的行板》PPT课件4

柴科夫斯基
(1840.5.7~1893.11.6)俄 国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他 是一个善良、忧郁的音乐诗人, 被奉为世界级音乐旋律大师, 也是浪漫乐派代表之一。他动 人的音乐深深的打动了全世界 人民,提到俄国音乐家,往往 第一个就会想到他。 他一生对音乐抱有极大的热 情,作品几乎涉及了创作的一 切领域,如《斯拉夫进行曲》、 《弦乐小夜曲》,最出色的芭 蕾舞音乐《天鹅湖》、《睡美 人》、《胡桃夹子》,及本节 课介绍的《如歌的行板》等。
在 落 叶 之 后
一 定 有 些 什 么
忧 伤 蚀 我 心 怀
所 有 的 时 刻 都 已 错 过
不 然 日 与 夜 怎 么 交 替 得 那 样 快
是 我 所 无 能 为 力 的
一 定 有 些 什 么
而 候 鸟 都 能 飞 回 故 乡
不 然 草 木 怎 么 都 会 循 序 生 长
是 我 所 不 能 了 解 的
• • • • • • • • • •
1 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 迅 2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 席慕蓉 3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 萧楚女 4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 迅 5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巴 金 6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 锋 7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8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9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0 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 速,越彻底,越好。—— 毛泽东
《如歌的行板》PPT课件4

弦乐四重奏:顾名思义,就是“由四把弦乐器组合而成的室内乐 形式”,它包含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以及一把大提琴,是目 前最主要和最受欢迎的室内乐类型。它最初仅限于家庭、沙龙范 围,是贵族雅士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随后在历史的流变中,它 从贵族庭院走向世俗舞台,发展成一种表达人类情感最深刻、最 细致的重要乐器体裁。
背景介绍:
1869年,青年柴可夫斯基住在他妹妹的家里。一天 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在哼唱一支动人的民歌, 柴可夫斯基立即被这支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的民歌吸 引住了,第二天,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把民歌记录下 来,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 歌五十首》。两年以后,他在写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 的时候,又用这首民歌作为第二乐章的主题,这第二乐 章就叫《如歌的行板》。
室内乐:原意是指在房间内演奏的“家庭式”的音乐,后引申 为在比较小的行所演奏的音乐。现在指由一件或几件乐器演奏 的小型器乐曲,主要指重奏曲和小型器乐合奏曲,区别于大型 管弦乐。
那 些 美 丽 的 如 山 百 合 般 的 秘 密
还 是 我 藏 了 一 生 的
是 十 六 岁 时 的 那 本 日 记
是 我 必 须 放 弃 的
列宁陵墓,位于靠近克里姆林宫一面宫墙的中部。墓上为检阅台, 两旁为观礼台。大家能看得出来吗?对面红墙是历史博物馆 (Historical Museum),红砖白顶,也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 建于1873年。
红场的东侧是国立百货商场(古姆百货商场,GUM department store),正对着克里姆林宫。建成 于1893年,由波梅兰兹夫设计,今天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十家百货商店之一。与其说它是商店,不如 说它更像宫殿,极具欧洲古典风格的米黄色建筑和旁边色彩瑰丽的教堂和谐地组成红场上一道亮丽 的风景。“古姆”分为三层,由一千多间专卖店组成,既有俄罗斯特色的瓷器、工艺品、服装、百 货等精品,又荟萃了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多年来,“古姆”一直以它的巨大和齐全立于不败之地, 即使经历了经济萧条,也坚韧地挺了下来。
《如歌的行板》课件.ppt

பைடு நூலகம்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 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 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 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 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 鲁宾斯坦(安东· 鲁宾斯坦的 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 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 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 忽略了声乐,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 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首常用于弦乐合奏或小提琴独奏的《如歌的行板》,原是柴 可夫斯基于1871年写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 而《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正因有这个杰出的乐章,才特别受到 世人的钟爱。如歌的行板》 的主题,是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 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 处听来的,这是一首小亚细亚的民谣。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 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 (片段1)。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 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 人以单调的感觉(片段2)。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 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 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 有如痛苦的啜泣。 本曲曾使俄国大文豪——伟大的列夫· 托尔斯 泰老泪纵横,柴可夫斯基一直对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认为本曲 就是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
--柴可夫斯基
歌
曲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 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 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 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 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 鲁宾斯坦(安东· 鲁宾斯坦的 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 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 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 忽略了声乐,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 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首常用于弦乐合奏或小提琴独奏的《如歌的行板》,原是柴 可夫斯基于1871年写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 而《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正因有这个杰出的乐章,才特别受到 世人的钟爱。如歌的行板》 的主题,是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 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 处听来的,这是一首小亚细亚的民谣。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 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 (片段1)。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 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 人以单调的感觉(片段2)。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 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 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 有如痛苦的啜泣。 本曲曾使俄国大文豪——伟大的列夫· 托尔斯 泰老泪纵横,柴可夫斯基一直对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认为本曲 就是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
--柴可夫斯基
歌
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常用于弦乐合奏或小提琴独奏的《如歌的行板》,原是柴 可夫斯基于1871年写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 而《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正因有这个杰出的乐章,才特别受到 世人的钟爱。如歌的行板》 的主题,是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 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 处听来的,这是一首小亚细亚的民谣。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 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 (片段1)。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 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 人以单调的感觉(片段2)。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 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 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 有如痛苦的啜泣。 本曲曾使俄国大文豪——伟大的列夫· 托尔斯 泰老泪纵横,柴可夫斯基一直对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认为本曲 就是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 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 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 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 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 鲁宾斯坦(安东· 鲁宾斯坦的 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 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 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 忽略了声乐,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 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柴可夫斯基
歌
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試
聼
柴可伕斯基簡介 彼得· 伊里奇· 柴可夫斯基 (俄文:Пё т рИл ь и ч Ч а й к о в с к и й ,英文: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 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 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其风 格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 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