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PPT课件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PPT课件
定,避免波动过大
适量运动:坚持锻炼, C
提高身体抵抗力
戒烟限酒:戒烟,限制 E
饮酒,避免加重病情
B 健康饮食:均衡营养,避
免高糖、高脂、高盐食物
D 定期检查:定期监测血
糖、血压、血脂等指标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
护理原则
01
预防为主:积极预防糖尿病 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03
定期监测:定期监测血糖、 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发 现并控制并发症
戒烟限酒:戒烟限酒, 避免对血管和神经的
损害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 持良好的心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不良情
绪,保持心理健康
适量运动:坚持适量 的运动,如散步、慢 跑、游泳等,以增强
体质,提高免疫力
护理展望
01
加强糖尿病并 发症的预防和 早期发现
02
提高糖尿病并 发症护理的专 业化和规范化 水平
03
加强糖尿病并 发症护理的跨 学科合作
05
心理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 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02
综合治疗:采取药物、饮食、 运动等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 疗
04
健康教育:加强对患者及其 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 管理能力
护理措施
1. 定期监测血糖,控制饮食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
酒、规律作息等
3.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护理PPT课件
刀客特万
目录
01.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02.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护 理
03.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护 理 案 例
04. 糖 尿 病 并 发 症 护 理 总 结
糖尿病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

糖尿病的介绍ppt课件(图文)

糖尿病的介绍ppt课件(图文)

糖尿病的治疗
(二)药物治疗 2.胰岛素治疗 ① 1型糖尿病 需要用胰岛素治疗。非强化治疗者每天
注射2~3次,强化治疗者每日注射3~4次,或用胰 岛素泵治疗。需经常调整剂量。 ② 2型糖尿病 口服降糖药失效者先采用联合治疗方式, 无效者停用口服降糖药,改为每天注射2次胰岛素。 ③ 胰岛素治疗的最大不良反应为低血糖。
糖尿病介绍
糖尿病症状 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 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 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 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无法 治愈。
糖尿病的类型
1 型糖尿病 多发生于青少年,因
胰岛素分泌缺乏,依赖外 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 命。
糖尿病的类型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是人体胰腺B细胞分泌的身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
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 诊断,体重会逐的唯一标准。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 尿糖:常为阳性。 3. 尿酮体: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 4. 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5. 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反映β细胞的储备功能。 6. 血脂: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7. 免疫指标:1型糖尿病体液免疫异常的重要依据。 8. 尿白蛋白排泄量:可灵敏地检出尿白蛋白排出量。
糖尿病的治疗
(二)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治疗 I. 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适用于II型糖尿病,
消瘦的患者 II. 双胍类:适用于II型、肥胖的患者 III. 苯甲酸衍生物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适
应于基础血糖正常的患者 IV. α-糖苷酶抑制剂:适用于饭后血糖高 V. 噻唑烷二酮类 (格列酮类):适合肥胖患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PPT课件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PPT课件

案例二:某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体会
加强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认识和了解。
预防措施一
定期监测血糖和尿糖,及时发现并处理高血糖和酮症酸中毒。
预防措施二
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规律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预防措施三
注意饮食调节,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
血糖升高
尿糖强阳性
血酮体升高
酸中毒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通常血糖值超过16.7mmol/L。
尿糖定性试验阳性或尿糖定量每日大于50mmol/L。
血酮体阳性或定量大于1.0mmol/L。
血pH值降低,HCO3-减少,CO2结合力降低。
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类似,但血糖更高,尿糖、尿酮阴性,血钠升高。
适当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增强身体抵抗力。
避免感染、创伤、精神刺激等诱发因素,及时处理相关疾病。
定期监测血糖
控制饮食
规律运动
避免诱发因素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酮症酸中毒的症状,如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等。
密切观察病情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药物治疗
心理护理
给予充足的水分和电解质,纠正脱水、酸碱平衡失调等症状。
症状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恶心、呕吐、乏力、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等症状。
诊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医生根据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过补液、降糖、纠正酸碱平衡等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
案例一:某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的诊疗经过
患者情况:患者为老年女性,患有1型糖尿病多年,长期依赖胰岛素治疗。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由于过度使用双胍类降糖药引起,血pH值明显降低,血乳酸升高。

(2024年)糖尿病PPT演示课件

(2024年)糖尿病PPT演示课件
35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2024/3/26
个性化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未来糖尿病治疗将更加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基 因、生活方式等因素制定治疗方案。
新型药物研发
针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新型药物的研发,提高治疗 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智能化管理
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对糖尿病患者的智能化管理,提 高治疗效果和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综合防治策略
未来糖尿病防治将更加注重综合策略,包括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 药物治疗等多方面的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风险。
36
THANKS
2024/3/26
37
24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力量训练
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8-10个动作,每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
2024/3/26
25
运动方式选择与推荐
柔韧性训练
瑜伽、太极等
2024/3/26
建议每周进行1-2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
26
运动过程中安全防护
运动前准备
充分热身,避免运动损伤
糖尿病可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表现 为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症 状。
11
03
糖尿病治疗方法及药物选 择
2024/3/26
12
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01
磺脲类药物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02
双胍类药物
抑制肝糖原异生,促进周围组 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0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降 低餐后高血糖。
并发症危害严重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 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 响患者生活质量。

《糖尿病与并发症》课件

《糖尿病与并发症》课件

社会支持与教育
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
建立糖尿病管理支持系统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及 其危害的认识。
整合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 管理和服务,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 导、药物治疗、心理支持等。
提供心理支持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 期治疗和管理,心理支持对患者非常 重要。
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 、脱水、意识障碍为特征。
低血糖昏迷
由于胰岛素使用过量或饮食不 足导致的严重低血糖反应。
感染
如肺炎、皮肤感染等,由于免 疫力下降所致。
慢性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心肌病等, 与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
病变有关。
脑血管疾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 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肾脏疾病
如糖尿病肾病、肾功能 不全等,长期高血糖导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总结词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国是 全球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且发病 率呈年轻化趋势。
VS
详细描述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全球范 围内约有4.63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患病 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 约有1.4亿患者,且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因地区、人种、 年龄、性别等因素而异,但总体趋势是城 市高于农村,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 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总结词
糖尿病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和免疫因素等。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在发病机制上有所不 同,但共同点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
详细描述
糖尿病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 和免疫因素等。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有关,遗传因素和 环境因素也参与其中;2型糖尿病则与胰岛素抵抗和β细 胞功能缺陷有关,与遗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密切相 关;妊娠期糖尿病则与妊娠期激素变化有关。共同点是 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血糖升高。不同类型 的糖尿病在发病机制上有所不同,但都与胰岛素分泌和 作用异常有关。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ppt课件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ppt课件
在相应疾病的常规防治之外还应注意
• 加强宣教,提高警惕 • 重视不典型或轻微症状
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病变的存在,对痛觉感知不敏感,心肌缺血的 疼痛会减轻,病人不会停止当前的活动,常出现无痛性心梗。 • 有心脑血管疾病时重视低血糖的发生 • 对于运动的指导应个体化,考虑相应疾病及其承受能力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分类
41.8%,冠心病占25.1%,脑血管病占17.3%,约80%的患者死于 心血管并发症 • 糖尿病微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已与发达国家相差无几 其发生率与病程有关,10年糖尿病史的患者,有近60%~90%发生 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 • 其预防与治疗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分类
大血管
- 冠心病 - 脑血管疾病 - 周围血管病变
大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
IGT/DM-2 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抵抗 脂代谢异常 高血压 凝血机制异常 肥胖/坐式生活方式 吸烟
• 老年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者占20.-24.6%。以脑血栓多见,主要病 理为中小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内皮基底膜增厚。发病与胰岛素分 泌异常、脂质代谢异常、高血糖及血液成分异常等有关。临床表现 包括脑动脉硬化和急性脑血管病两大类。
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肥胖率上升,我 国糖尿病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截至2008年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 20.4%。
老年人绝大多数为 2型糖尿病
包括: 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相对缺乏 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
二、2型糖尿病
以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和伴胰岛素抵抗为主要致病机制 老年人1型糖尿病少见
发病情况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 题。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 上升,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人 数已达3.66亿,较2010年的2.85亿增加近30%。目前我国成年人糖尿 病患病率达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居世界第一位。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课件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课件
分类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分为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等。
长期高血糖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血管病变。
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加速血管病变的发展。
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也参与发病机制。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较高,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病率高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但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
公共卫生政策
THANKS
感谢观看
视网膜微血管扩张导致眼底出血、渗出、水肿等病变,影响视力;肾脏微血管病变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发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肾功能不全症状。
总结词:糖尿病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的损伤,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植物神经。
总结词
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药物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和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非药物治疗也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运动、戒烟限酒等方式。
饮食控制主要是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增加膳食纤维等有益营养素的摄入。运动主要是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身体代谢水平,降低血糖。戒烟限酒则有助于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风险。
01
02
03

04
总结词:糖尿病肾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肾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详细描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是糖尿病肾脏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总结词:糖尿病肾脏病变的机制涉及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氧化应激等多个方面。详细描述:高血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增殖,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肾脏缺血缺氧,促进肾脏纤维化过程;氧化应激反应产生过多自由基,对肾脏组织产生毒性作用。

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护理 ppt课件

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护理 ppt课件
PPT课件 26
(四)自我监测血糖护理
(1)监测时间

四点法——三餐前 + 睡前 七点法——四点法加三餐后2小时 必要时——测清晨3时
PPT课件
27
(2)监测频率

初治、病情不稳定——每日测

病情稳定——1-2周监测1天;2~3个月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 每年1~2次全面复查1次。
PPT课件
3.高渗性昏迷护理
* 与酮症酸中毒护理相似。因多为老年人,有多脏器损害,要及时识别,
综合护理。
4.糖尿病足护理
勤检查:每日至少检查双足一次。
促清洁:保持足部清洁卫生。 善保养:避免足部受压、损伤、继发感染。 治外伤:及时到医院处理足部疾患。 促循环:运动、保暖、按摩、戒烟。
PPT课件 33

5.糖尿病眼的护理 糖尿病患者随病情发展均有眼部并发症,这是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 好,对血管和神经系统造成伤害,导致病变。因此要:1.积极监测血 糖,提供调整降糖药的依据;2.减少活动,避免血压升高,引起眼底出 血;3.经常检查眼底,并加强眼部保健,避免用眼过度;4.保持大便通 畅;5.适当使用眼药膏涂眼,戴眼罩,并注意加强日常生活的协助和 安全护理,防止意外。
PPT课件
35
(六)心理护理 此病虽不能根治,但治疗护理得当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长寿。 调动病人配合治疗、护理的积极性。
(七)健康指导
请制定1份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包括 讲解糖尿病基本知识;合理饮食及运 动;防治并发症;自我监测;防治低 血糖;定期复查等内容。
PPT课件 36
课堂小结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三多一少”为主 要表现,血糖升高为特色的临床综合征。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有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慢性并发症有心、 脑、肾、眼、足、神经病变及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并发症
3
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点
胰岛B细胞功能较差,进餐初期 胰岛素分泌缺陷更明显
血糖代谢异常分布 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
饮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肥胖
糖尿病并发症
4
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的原因
人人口老龄 化
活动少
肥胖人增多
高热量饮食
糖尿病并发症
5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低血糖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由于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 因素,重视足趾痛、麻、冷的感觉。所以 适当的营养神经药物及适当的足部按摩也 是有益处的。
糖尿病并发症
17
保护脚。不要光脚走路,不穿不合脚的 鞋袜,应柔软舒适,透气性好。 不用热水泡脚,每天温水泡脚10 --15分钟 ,使用热水袋或足部理疗时注意温度和时 间 建议水温不要超过体表温度。
糖尿病并发症
内分泌一科
糖尿病并发症
1
糖尿病在全世界广泛蔓延
目前全球共有2.85亿人患有糖尿病 另有3.44亿人群正处于糖尿病前期 中国,印度和美国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三个国家
/content/diabetes-and-impaired-glucose-tolerance
糖尿病并发症
11
大血管病变(macroangiopathy)
心脏: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心衰、 心律不齐
大脑:脑缺血、脑血栓 、半身不遂
下肢:下肢疼痛、感觉异常、 间歇性跛行
糖尿病并发症
12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
13
糖尿病并发症
14
糖尿病并发症
15
糖尿病并发症
16
控制血糖是减缓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发生 的有效手段。并且高血糖也易发生感染, 所以严格控制血糖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糖尿病并发症
2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到9.7%,糖尿病患者已超过9200万 •我国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多达1.48亿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2.5%
1994
5.50%
9.7%
2002
2008
N Engl J Med 2010;362:1090-1101
心血管疾病 80%的糖尿病患者 死于心血管事件
糖尿病肾病
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
糖尿病神经病变
非外伤性远端截 肢的首要原因
糖尿病并发症
10
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
牙周脓肿
肺结核
肾病
麻木、神经痛
脑梗塞、脑出血
白内障、视网膜病变 出血 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病
便秘、腹泻 心肌梗塞、心绞痛、高血压病
感染
坏疽、截肢
肢体、面部痉挛
昏迷
夜间低血糖
出汗、心慌 做恶梦
第二天晨起头痛、感觉没睡好、乏力
糖尿病并发症
8
皮肤感染 真菌性阴道炎和巴氏 腺炎 肺结核 尿路感染 肾乳头坏死
糖尿病并发症
9
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chronic manifestation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成人失明的首要原因
卒中
心血管死亡率和卒 中率增加2-4倍
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肤弹性、颜色、 温度及局部感觉异常。
/zxdt/ /yyjj/ /yw/ /ystd/ /ys/ /ylsb/ /xt/ /xetnb/ /tslf/ /tsks/ /tnbzb/tnbzbzz/ /tnbzb/tnbzbzl/ /tnbzb/tnbzbhl/ /tnbzb/tnbzbby/ /tnbzb/ /tnbyb/tnbybzz/
糖尿病并发症
6
什么是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静脉血糖≤2.8mmol/L
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糖尿病人只要血糖值≤3.9mmol/L
就可以判断为低血糖
/tnbyb/tnbybzz/ /tnbyb/tnbybzl/ /tnbyb/tnbybhl/ /tnbyb/tnbybby/ /tnbyb/ /tnbsb/tnbsbzz/ /tnbsb/tnbsbzl/ /tnbsb/tnbsbhl/ /tnbsb/tnbsbby/ /tnbsb/ /tnbcs/ /tnbbfz/ /sjbb/
糖尿病并发症
18
正确
错误
不过度修剪趾甲。保持皮肤润滑。 经常检查足部有无创伤、感染,以
免由于感觉减退不能及时发现并治 疗,导致感染扩散
糖尿病并发症
19
积极治疗脚气、皲裂、足癣、甲沟 炎。
一般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足部真菌感 染,真菌感染也是创面难愈的因素 之一。
糖尿病并发症20源自 改善下肢循环。加强足部及小腿活动,改善 局部血运。
糖尿病并发症
7
低血糖的不同阶段及其表现
轻度低血糖反应
出汗、心慌、面色苍白、发抖、饥饿、乏力 情绪和行为改变(如小孩哭喊、易怒、过度顽皮) 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
不能自理
中度低血糖反应
自己进食和饮水困难 表情淡漠
头晕、恍惚,头疼
腹痛、恶心 无法站立
对周围没有反应
严重低血糖
定向力消失 法进食和饮水(可能误吸入肺,发生窒息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