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院级层次的林学类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改革与实践

合集下载

农林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改实践

农林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改实践

农林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改实践本文探究了农林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改实践。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发展,院校间的竞争也愈加激烈,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使学生获得与市场需求对接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是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应用型本科教育鼓励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培养核心能力的同时,展现其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创新和改革非常关键。

教师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他们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中心,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为此,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改善教育质量。

首先,在课程编制阶段,专业基础课程需要合理设计,并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课程设置要与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相对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

同时,课程的内容应该结合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具有实践应用能力。

此外,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际需求来进行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相结合,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

其次,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应用型本科专业基础课程来说显然不够,应用型本科的课程需要更多的实践训练。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PBL教学、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以致用。

同时,采用新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实验室现场直播等,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创新教学体验,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最后,应该注重评价方式的改革。

评价不仅仅是成绩,它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外,教师可以采用多角度评价的方式,如项目评价、演示评价、综合评价等,鼓励学生参与到课程体系中去,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林业教育体系与课程改革

林业教育体系与课程改革

林业教育体系与课程改革林业教育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培养林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并在不断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同时,不断进行课程改革。

本文将探讨林业教育体系与课程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林业教育体系的现状1.1 高等教育体系林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是高等教育,包括林学专业和相关学科的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教育。

目前,全国各类高校提供林学专业的学位项目数量较多,但在不同地区和学校之间还存在着差异。

一些重点高校具有较为全面的林学专业设置,而一些地方性的高校则偏重于地方林业资源的培养。

1.2 中等职业教育体系除了高等教育体系外,中等职业教育也是培养林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等职业林业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存在,为有意向从事林业工作的学生提供了专业技术培训和实践机会。

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以森林资源管理、林木种苗培育、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为主。

二、林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2.1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林业在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传统的林业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多层次、多领域林业人才的需求。

因此,进行林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以提高林业人才质量和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林业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传统教育模式下,许多课程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缺乏实践环节。

而现实情况需要我们培养既懂理论又能够实践的林业人才。

因此,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高技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三、林业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3.1 优化学科设置林业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优化学科设置。

针对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和优化林学专业的学科设置,使其更加贴近社会需求。

例如,在森林管理、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领域设立更具特色、更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专业方向。

3.2 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在林业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林业课程改革应该着重加强实践环节,促进学生对林业实际工作的全面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林学类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林学类专业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部分 , 是 巩 固理论 知识 , 加 深对 理 论认 识 的有 效途 径 , 是 课 程 问教学 内容 的交 叉 与融合 , 有机 地 整合 相关 实 践教 理 论联 系实 际 , 培养 学 生创 新 精 神 、 实践 能 力 和 创业 能 学课 程 , 减 少相 近 课 程 教学 内容 的 重复 ; 为 学 生 开设 综
起 着举 足轻 重 的作 用 , 各高 校对 实践 教 学 的重视 程 度愈 将 国 内外最 新 的研 究 内容 与研 究成 果 引入 试 验 、 实 习课 来 愈高 , 不 断地 进行 实践 教 学改 革与 实践 。 近年来 , 笔者 堂 , 不 断更新 课 程实 验 、 实 习 内容 的 同时 , 及 时将 国内外 所 在 学校 就 实践 教 学 改革 与实 践 进 行 了 大量 的 尝 试 与 先进的实验 、 实习技术手段 引入课堂 , 确保学生实践 的 探索 , 且取 得 了一 定 的成效 。本 文结 合 笔者 所 在学 校林 是 最先 进 的 内容 , 操 作 的是 最 先 进 的仪 器 设 备 , 运用 的 学 类专 业在 实践 教学 方 面所进 行 的改 革 与实 践 , 浅谈 几 是最 先进 的技术 , 掌 握 的是最 先进 的知 识 。 第三 , 将 实际 点 改革 思路 与经 验 , 以供参 考 。
学内容 ; 创新批判 式会课 、 创业训练 、 以赛与奖促学 、 学研 结合、 境 外或 国外短期 访学等 实践教学模 式 ; 加 强实验 室、 实习基地 、 师资队伍 、 教学质量 工程项 目建设 , 搭 建优化 实践教 学平 台与 资源 ; 建立健全 实践教 学考核 、 监 控、 评价与奖惩体 系; 加强 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加 强林 学类专业 实践教 学改革的路 径。 关键词 : 林学类专业 ; 实践教 学; 改革

农林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改实践

农林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改实践

农林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改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林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改实践在当前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林类专业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农林类专业人才的需求。

对农林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教改实践,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背景介绍中,我们将分析当前农林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教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们将回顾历史发展,梳理现状,为后续的教改实践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深入剖析背景情况,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改实践的方向和重点,确保教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部分将详细阐述当前农林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应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讨论,为教改实践奠定扎实基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农林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程进行教改实践,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对课程设置与调整、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案例分析以及资源整合与应用等方面的探讨和实践,旨在实现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旨在探索适合农林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为我国农业和林业领域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通过对教改效果的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展望,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为农林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改实践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2. 正文2.1 课程设置与调整课程设置与调整是农林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基础课程教改实践中的关键环节。

针对当前农林类专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我们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全面调研和分析,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能够满足学生未来就业需求。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重点考虑了农林类专业的核心知识体系,包括土壤学、植物生长发育、农作物栽培、林木栽培等内容,并结合行业前沿技术和热点问题进行更新和调整。

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实践

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实践

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改革与实践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7)17-0249-03AbstractThe main problems of Forestry Comprehensive practice were proposed taking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and a series of reform methods was explored including optimization of cotents of practice,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organizaiton of management an assessement aiming at these problems. Many reform methods were put forward and applied which include integrating practice content,writing practice guides,highlighting forest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lauching forestry skills competition. These reform methods gained good efforts and comments from students. These innovative and feasible methods can meet the demands of forestry professional traing aiming at providing some references and guidence for the practice of forestry colloeges and orther university in China.Key wordsForestry;Comprehensive practice;Practice teaching;Education reform基金項目湖北省教改项目(2015179);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LYJZW-GGSD201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71863)。

林业高校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林业高校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2019年1期前沿视界高教学刊林业高校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分析———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陈贝贝1,张艺潇2,陈俊生3(1.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100083;2.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北京100083;3.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与促进中心,北京100083)强化实验与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1-3],是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破解社会对复合型人才急切需求问题的重要途径[4-6]。

林业高校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之一,肩负着传承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的重任。

随着大多数林业高校由单科性院校逐步发展为多科性综合院校,实验与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验资源需求等各方面的丰富度与差异性越来越大,实验与实践教学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7-9]。

如何适应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持续改革和完善实验与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发挥林业院校服务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建设的能力,是林业高校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10-11]。

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学、生态学为基础,以林学、风景园林学、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为特色,农、理、工、管、经、文、法、哲、教、艺等多门类协调发展的多学科大学。

学校遵循“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学与生产、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际、实践相结合”,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与实践,凝练出“把精彩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育人经验。

本文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实践育人模式调查,基于2007年-2017年期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比研究和校级教改项目的立项数据,对北京林业大学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情况进行了分析,并简要提出进一步强化实验与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拟为林业高校提供经验参考和决策依据。

一、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通过资料研读和数据采集展开研究。

资料来源为北京林业大学近十年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有关新闻报道和学校及教务处网站公开的相关信息,主要对北京林业大学实践育人体系、实验与实践教学改革措施及效果进行研究;数据来源为北京林业大学2007版、2011版和201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摘要:实验与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强化实验与实践教学是林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

高校林学教学管理的组织与建设实践性研究

高校林学教学管理的组织与建设实践性研究

高校林学教学管理的组织与建设实践性研究作者:李丽娟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3期李丽娟当前,林学专业是我国森林保护专业的主要内容,它承担起了为社会提供实用型林业专业人才的重担,专门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新时代林业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以来,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因此社会需要更多的复合型和全面型人才,对人才的各方面要求也逐渐提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要具备很高的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提出了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林业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的目标包括:第一,要求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林学的基础知识理论以及基础操作技能。

第二,加快培养林业技术性人才的速度,必须具备超强的专业功底,能够熟练操作林业技能,具有高度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等等。

第三,加强综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完成对农林业,生态环保业以及城镇建设等诸多领域内的森林培育,做好林木资源的经营和管理工作,能够推动经济林和森林的开发和建设等等。

一、当前林业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政策因素,专业受限我国教育部对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提出了相关要求,要求高校拓宽学习基础,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这样一来林业专业课程大大压缩了课时时长,比如林学专业增加了很多新的种类,但是专业课时却被缩减,而且被缩减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实践或者实验这一部分,导致学生失去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大大阻碍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2、教育观念陈旧,阻碍专业发展我国传统教育的主要问题就是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很多时候只是一味的说教式教学,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大大忽视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同时学校在实验教学器材和实验设备方面投入的资金也少之又少,即使上实践课程,但是学生无法真正动手去体会,只是教师填鸭式的说教教学,所以毕业的很多学生都不具备较高的操作能力,很难达到专业技术人才的标准和要求。

3、实践教学方法上的缺陷第一,在实践教学当中,一般总是采用单科实习法,导致实践教学的学习面十分窄,没有过多的知识点,也没有多科知识的借鉴和交流,实践教学缺乏系统的知识结构,这样大大阻碍了学生思维的拓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林业类高校本科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大学林学院为例

林业类高校本科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广西大学林学院为例
第 3 2卷 第 3期 2 0 1 4年 5月
中 国




Fo r e s t r y Educ a t i o n i n Ch i n a
林 业 类 高 校本 科 多元化 实 践教 学模 式 改 革 的 研 究 与 实 践
— —
以广 西 大 - 9林 - 9 院 为 例
教学 形式 、 实 验时 间等 方面 开放 , 并 制 定 了开 放 实 验
模式 。该 模 式 已 成 为 世 界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的 共 同
趋势 。
室学 生守 则 、 开放 实验 室教 师守则 、 开 放实验 室仪 器 设备 保 障与管 理 办 法 。近 3年来 , 参加 开 放 实 验 的
林 业 类 高 校 产 学 研 合 作 育 人 主 要 是 建 立 在 政 府、 学校 、 林业 企事 业 单 位 、 科 研 院所 等 多方 合 作 基
础上 开展 的 以高素 质 复合型 人才 培养 为 主要 内容 的 教育 活动 。 建立 合 作 育人 平 台多 样化 的实素 质 的要 求越 来越 高 。为
了适应 这 一要 求 , 许 多高 校都 在进 行教 学改 革 , 如改 革教学 内容和 教学 方法 、 增加 实验 教学 时 间 、 完善 考 评 机 制等口 ] 。这 些 改 革措 施 对 提 高 本 科 生 的 创 新
学生 达 2万余 人次 。实 验室 的全 面开 放使学 生拥 有
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 以 适 应 改 革 的 需要 。
关键词 : 林 业 高校 ; 实践 教 学 ; 多元 化 ; 产 学研 合 作 平 台
随着 经济 社会 发 展 模 式 的 多元 化 , 社 会 对 高 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性变革, 林业教育如何改革 , 才能适应林业发展的需要, 这是林
办 ’ 的滚动分流机制, 同时实行导师制, 以激励学生奋发图强、 刻苦钻 研、 积极向上的学习热睛与积极性。使 洋 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趋
合理,
业院校所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为此, 我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改
革与实践, 坚持—个中心 : 以本科教学工作为学院各项工作中心 , 开 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逐步建立起了—套完整的、 行之有效的适应形
进入 2 世纪, 1 林业的地位和作用发生 了根本性的变化, 改善生
高素质的新型 ^ 、 才培养模式, 构建了‘ 蚀 艘 课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 第 二课堂素质教育体系” 的三个教学平台。根据林学作为省部级重点学 科, 招生批次包 E本二批, 、 为树立典型、 突出优势, 我院从 2O O8
基院层 的学本教质 管改 与践 于 级 次 林 类 科 学 量 理 革 实
● 何 丽 华
( 建农林大 学 林 学院, 建 福 州 3 0 0 ) 福 福 5 0 2

要: 近年来 , 为适应林 业教 育改革的发展 形势 , 我校林 学院对本科教 学管理进行 了有益 的探 索和实践, 在人 才培养模
的整体水平。通过建设与发展, 学院师资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发生
了重大变化, 师资力量逐年增强, 高级职称教师占 6 以上, O 博硕士占
7. 。通过调整与引进高层次 ^ 学院各专业配备师资结构渐趋 93 才, 合理、 合力逐渐形成, 优势逐步呈现, 学院办学与地方经济更紧密结合,
交叉学科与专业学科发展迅速, 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Z以质量工程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十分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精品课程、 特色专业及教
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教师队伍
素质上 , 年龄结构上, 向年轻化方向发展 ; 在- 逐涉 在学历上 , 大部 致师
达 到博士、 ; 职称 上 , 硕士 在 以高级 、 高级为 主 , 副 中级为辅 的强有力 的
业人 才培养 目 模式、 标、 课程体系及教材内容皆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
教师队伍。—是吸收高层次毕业生和教师; 二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 人才工程, 提升教师队伍的层次; 三是大力推进青年教师在职读研, 出 国出校进修、 交流、 参加学术会议等, 从而优化了教师结构, 提高了队伍
革。将原来以木材培育、 采伐夏新、 } 加工;用为主干课的教学i l J 寸 划几乎 全面 殳转向森林恢复重建、 , 森林稳定 养、 始 生态效益发挥、 环境保 护、 森林多功能利用、 0 椭 产品综合加工及综合生态效益、 社会效益的
在这种大环境下, 打破传统的单—重视 灌输知识, —次性教育观念的专才培养的陈旧知识, 学院提出了‘ 木 树
育相结合的全时空育 人 理念; 确定了复合型、 应用型、 创新型人才的培 养目 标。根据学校教育改革的要求, 制定出的重基础、 宽专业、 强能力、
学团队等建设。以 质量工 程建设, 推动师资队伍 建设, 促进学院的改革
与发展。学院现有福建省级精品课程 5 生物统计学、 门( 森林生态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20 年第 5 ( 1 卷 09 期 第 1
总第 D A a 窨I
tr I e i ( aSi c Flo u l vrt s l cne .f  ̄ a sy e  ̄ 9 i i
Nn 5 2 O ( L1 S m No 4 ) O 9 V0 1 u . 7
势发展需要的林学类本科教学质量管理方法, 实现了四个提高: 全面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全面提高教学管理水 平,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教师是高校教学的主导, 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对教学质量的提
高具有决定陛的作用。为此 , 我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师资水平, 优
级新生开始没立林学专业重点班。根据林学专业重点班人才培养模
态环境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主导需求。随着 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以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的全面启动为标志
我国林业进入了—个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全面推进跨越式发
展的新阶段, 加强生态建设成为林业工作的主要任务。面对林业的
式、 师资队伍 、 质量工程、 实践教 学、 学科建设 、 科研促进教 学、 学质量监控 和保障机 制等七 个方 面取得 了一定的成效。 教 本 文就我校在这七方 面的 实践进行 了全 面的 阐述 , 为林学类本科教 学质量 管理 者提供借 鉴和参考 。 关键词 : 学质量 ; 学改革 ; 学管理 : 教 教 教 学院 中图分类号 : 4 . G6 2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4 5 (0 9 0 - 0 3 - 0 1 0 - 4 8 2 0 ) 5 12 3
树人、 厚德求新” 的办学理念, 以及“ —个中心 , 一条主线” 的运行模式 ,
即: 以学科建设为中J 以教学科研为主线。提出传授知识与能力素质 ,
教育相结合; 将宽口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及个性发展相结合 ; 理论、
实践、 能力相结合; 第—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本科教育与终生教
化课堂教学, 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1 . 实施师资 队伍建设白‘ 勺人才培 养工程 ‘ ’


构建林学类专业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目标, 培养 我院立足于林学类专业特
色, 针对 人 类生存 环境恶化引起 世界林 业经 营方 向发生 了从 以木材生 产为 主转 向生 态建设坏 为主的根 本转变 , 必然要 求林学 专 这就
* 收 稿 日期 :O 9 4 l 2 O 一O 一 1 作者简介 : 何丽华 (9 1 ) 女 , 16 一 , 福建福清市人 ,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 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