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勾股定理练习卷
(好题)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勾股定理》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 Rt ABC 中,90,6,8C AC BC ∠︒===,将它的锐角A 翻折,使得点A 落在边 BC 的中点 D 处,折痕交 AC 边于点E ,交AB 边于点F ,则 DE 的值为( )A .5B .4C .133D .1432.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所有线段的端点都在格点处,则这些线段的长度是无理数的有( )A .1 条B .2条C .3条D .4条3.学习勾股定理后,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为“利用绳子(绳子足够长)和卷尺,测量学校教学楼的高度”,某数学兴趣小组的做法如下:①将绳子上端固定在教学楼顶部,绳子自由下垂,再垂直向外拉到离教学楼底部3m 远处,在绳子与地面的交点处将绳子打结;②将绳子继续往外拉,使打结处离教学楼的距离为6m ,此时测得绳结离地面的高度为 1m ,则学校教学楼的高度为( ) A .11 mB .13 mC .14 mD .15 m4.如图,有一个水池,水面是一个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在水池的中央有一根新生的芦苇,它高出水面1尺,如果把这根芦苇垂直拉向岸边,它的顶端恰好到达岸边的水面,则这个水池的深度是( )尺.A .26B .24C .13D .125.如图,在Rt △ABC 中,∠BCA =90°,点D 是BC 上一点,AD =BD ,若AB =8,BD =5,则CD =( )A .2.1B .1.4C .3.2D .2.46.如图,已知正方体纸盒的高为1,已知一只蚂蚁从其中一个顶点A ,沿着纸盒的外部表面爬行至另一个顶点B ,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A .3B .2C .5D .21+7.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A .2,3,4a b c ===B .5,6,8a b c ===C .5,12,13a b c ===D .7,15,12a b c ===8.《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其中“勾股”章有一题,大意是说:已知矩形门的高比宽多6尺,门的对角线长10尺,那么门的高和宽各是多少?如果设门的宽为x 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 A .222(6)10x x ++= B .222(6)10x x -+= C .222(6)10x x +-=D .222610x +=9.《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数学著作之一,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折竹抵地”问题源自《九章算术》﹔“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四尺,问折者高几何?”翻译成数学问题是:如图所示,ABC 中,90ACB ∠=︒,10AC AB +=尺,4BC =尺,求AC 的长.则AC 的长为( )A .4.2尺B .4.3尺C .4.4尺D .4.5尺10.如图,桌上有一个圆柱形玻璃杯(无盖)高6厘米,底面周长16厘米,在杯口内壁离杯口1.5厘米的A 处有一滴蜜糖,在玻璃杯的外壁,A 的相对方向有一小虫P ,小虫离杯底的垂直距离为1.5厘米,小虫爬到蜜糖A 处的最短距离是( )A .73厘米B .10厘米C .82厘米D .8厘米11.如图,在ABC 中,90C ︒∠=,2AC =,点D 在BC 上,ADC 2B ∠=∠,5AD =,则BC 的长为( )A .31-B .31+C .51-D .51+ 12.下列各组数是勾股数的是( ) A .1,2,3B .0.6,0.8,1C .3,4,5D .5,11,12二、填空题13.在Rt ABC △中,90A ∠=︒,10BC =,6AB =,如果点P 在AC 边上,且点P 到Rt ABC △的两个顶点的距离相等,那么AP 的长为__________.14.如图,ACB △和D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若90ACB DCE ∠=∠=︒,2AC =,3CE =,则22AD BE +=______.15.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ACB =90°,BC =6,AB =10,如果在AC 边上取一点E ,以BE 为折痕,使AB 的一部分与BC 重合,A 与BC 延长线上的点D 重合,那么CE 的长为________.16.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斜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17.如图,将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ABC 和A B C '''拼在一起,其中点A '与点A 重合,点C '落在边AB 上,连接B C ',若90ACB AC B ''∠=∠=︒,2AC BC ==,则B C '=________.18.已知:如图在△ABC ,△ADE 中,∠BAC=∠DAE=90°,AB=AC ,AD=AE ,点C ,D ,E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 ,BE ,以下四个结论:①BD=CE ;②BD ⊥CE ;③∠ACE+∠DBC=45°;④BE 2=2(AD 2+AB 2),其中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19.如图,在4×4方格中,小正方形格的边长为1,则图中阴影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20.如图,90AOB ∠=︒,9OA m =,3OB m =,一机器人在点B 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 出发沿着AO 方向匀速滚向点O ,机器人立即从点B 出发,沿直线匀速前进拦截小球,恰好在点C 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则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 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一种盛饮料的圆柱形杯,测得内部底面半径为2.5㎝,高为12㎝,吸管放进杯里,杯口外面至少要露出4.6㎝,问吸管要做多长?22.如图,在Rt △ABC 中,∠ABC =90°,AB =6,BC =8,将△DCE 沿DE 翻折,使点C 落在点A 处.(1)设BD =x .在Rt △ABD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 的方程 ; (2)分别求DC 、DE 的长.23.如图,在Rt △ABC 中,∠C =90°,AC =8,AB =10,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 、AC 于点D 、E .求AE 的长.24.如图是一个滑梯示意图,左边是楼梯,右边是滑道,已知滑道AC 与AE 的长度一样,滑梯的高度4,1BC m BE m ==.求滑道AC 的长度.25.如图,一架云梯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靠墙的一端距地面24米. (1)这个梯子底端离墙有多少米?(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也滑动了4米吗?26.阅读材料,并解决问题. 有趣的勾股数定义:勾股数又名毕氏三元数.凡是可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一组正整数,称之为勾股数.一般地,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都是正整数,且满足222=a b c +,那么数组()a b c ,,称为勾股数.公元263年魏朝刘徽著《九章算术注》,文中除提到勾股数()3,4,5以外,还提到()5,12,13,()7,24,25,()8,15,17,()20,21,29等勾股数.数学小组的同学研究勾股数时发现:设m ,n 是两个正整数,且m n >,三角形三边长a ,b ,c 都是正整数.下表中的a ,b ,c 可以组成一些有规律的勾股数()a b c ,,.mnabc2 1345 3 2 5 12 13 4 1 15 8 17 4 3 7 24 25 5 2 21 20 29 5 4 9 40 416 1 35 12 37 6 5 11 60 61 7 2 45 28 53 7 4 33 56 65 76138485通过观察这个表格中的数据,小明发现勾股数a b c ,,可以写成()2222mn b m n -+,,.解答下列问题:(1)表中b 可以用m ,n 的代数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 (2)若4m =,2n =,则勾股数()a b c ,,为______________.(3)小明通过研究表中数据发现:若1c b -=,则勾股数的形式可表述为()211k b b ++,,(k 为正整数),请你通过计算求此时的b .(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b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由折叠可得△AEF ≌△DEF ,可知AE=DE ,由点 D 为边 BC 的中点,可求CD=118422CB =⨯=,设DE=x ,CE=6-x ,在Rt △CDE 中由勾股定理()22246x x +-=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将它的锐角A 翻折,使得点A 落在边 BC 的中点 D 处,折痕交 AC 边于点E ,交AB 边于点F , ∴△AEF ≌△DEF , ∴AE=DE , ∵点 D 为边 BC 的中点,∴CD=118422CB =⨯=, 设DE=x ,CE=6-x ,在Rt △CDE 中由勾股定理,222CD CE DE +=即()22246x x +-=,解得133x =. 故选择:C . 【点睛】本题考查折叠性质,中点定义,勾股定理,掌握折叠性质,中点定义,勾股定理,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构造方程.2.B解析:B 【分析】由勾股定理求出a 、b 、c 、d ,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5=,=d=2,∴长度是无理数的线段有2条,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无理数,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C解析:C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设学校教学楼的高度为x ,可得AC AD x ==,()1AB x m =-,6BC m =,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x . 【详解】 解:如图,设学校教学楼的高度为x ,则AD x =,()1AB x m =-,6BC m =, 左图,根据勾股定理得,绳长的平方223x =+, 右图,根据勾股定理得,绳长的平方()2216x =-+, ∴()2222316x x +=-+,解得:14x =.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构造直角三角形,构造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方法就是作垂线.4.D解析:D 【分析】找到题中的直角三角形,设水深为x 尺,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可解答. 【详解】解:由题意可知:BC=12×10=5(尺) 设水深x 尺,则芦苇长(x+1)尺, 由勾股定理得:2225(1),x x +=+ 解得:x=12,∴这个水池的深度是12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勾股定理.善于观察题目的信息建立数学模型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B【分析】设CD=x,在Rt△ACD和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表示出AC2,然后解方程即可.【详解】解:设CD=x,则BC=5+x,在Rt△ACD中,AC2=AD2-CD2=25-x2,在Rt△ABC中,AC2=AB2-BC2=64-(5+x)2,所以,25-x2=64-(5+x)2,解得x=1.4,即CD=1.4.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记定理并在两个三角形列出等式表示出AC2,然后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C【分析】从正方体外部可分三类走法直接走AB对角线,先走折线AD-DB,或走三条棱,求出其长度,比较大小即可【详解】方法一:走两个正方形两接的面展开成日字形的对角线在三角形ABC中,由勾股定理AB=2222AC+BC=2+1=5;方法二:走一面折线AD-BD,由勾股定理221+1=22+1;方法三折线AE-ED-DB即AE+ED+DB=3;在正方体外部表面走有这三类走法,∵5<9,∴53,∵2>1, ∴1>,∴2>, ∴2+3>, ∴)25>,∴>故选择:C . 【点睛】本题考查蚂蚁爬行最短路径问题是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会利用图形分析行走路径是解题关键.7.C解析:C 【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逐一分析各选项,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 解:22222223134,a b c +=+=≠= 故A 不符合题意;22222256618,a b c +=+=≠= 故B 不符合题意;22222251216913,a b c +=+=== 故C 符合题意; 22222271219315,a c b +=+=≠= 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掌握“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A 【分析】设门的宽为x 尺,则高为(x+6)尺,根据勾股定理解答. 【详解】设门的宽为x 尺,则高为(x+6)尺,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222(6)10x x ++=,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计算,正确理解题意掌握勾股定理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9.A解析:A【分析】设AC=x 尺,则AB=(10-x )尺,利用勾股定理解答.【详解】设AC=x 尺,则AB=(10-x )尺, ABC 中,90ACB ∠=︒,222AC BC AB +=,∴2224(10)x x +=-,解得:x=4.2,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根据题意正确设未知数,利用勾股定理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10.B解析:B【分析】把圆柱沿着点A 所在母线展开,把圆柱上最短距离转化为将军饮马河型最短问题求解即可.【详解】把圆柱沿着点A 所在母线展开,如图所示,作点A 的对称点B ,连接PB ,则PB 为所求,根据题意,得PC=8,BC=6,根据勾股定理,得PB=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上的最短问题,利用圆柱展开,把问题转化为将军饮马河问题,灵活使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1.D解析: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得到∠B =∠BAD ,求出BD ,计算即可.【详解】∵∠C =90°,AC =3,5AD =∴CD,∵∠ADC =2∠B ,∠ADC =∠B +∠BAD ,∴∠B =∠BAD ,∴DB=AD =∴BC =BD +CD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掌握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 2+b 2=c 2是解题的关键. 12.C解析:C【分析】欲判断是否为勾股数,必须根据勾股数是正整数,同时还需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详解】解:A A 错误;B 、0.6,0.8,不是整数,故B 错误;C 、3,4,5是整数,且222345+=,故C 正确;D 、5,11,12是整数,但22251112+≠,故D 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数的定义,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已知△ABC 的三边满足a 2+b 2=c 2,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13.4或【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的值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若PB =PC 连结PB 设PA =x 得出PB =PC =8−x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A 的值;若PA =PC 得出PA =4;若PA =PB 由图知不存在;从而得出PA解析:4或74.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的值,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若PB =PC ,连结PB ,设PA =x ,得出PB =PC =8−x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A 的值;若PA =PC ,得出PA =4;若PA =PB ,由图知,不存在;从而得出PA 的长.【详解】在Rt △ABC 中,∵∠A =90°,BC =10,AB =6,∴AC=22221068BC AB--==,若PB=PC,连结PB,设PA=x,则PB=PC=8−x,在Rt△PAB中,∵PB2=AP2+AB2,∴(8−x)2=x2+62,∴x=74,即PA=74,若PA=PC,则PA=4,若PA=PB,由图知,在Rt△PAB中,不可能,∴PA=4或74.故答案是:4或74.【点睛】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掌握分类讨论思想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4.26【分析】利用手拉手模型证明根据八字形证明角相等进而可证明再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和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在和中在中在中在中在中在中在中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解析:26【分析】利用手拉手模型证明ACE BCD△≌△,根据八字形证明角相等,进而可证明AE BD⊥,再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ACB△和DC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 BC CD CE ACB DCE==∠=∠=︒ACB ACD DCE ACD∴∠+∠=∠+∠BCD ACE∴∠=∠∴在ACE △和BCD △中AC BC ACE BCD CD CE =⎧⎪∠=∠⎨⎪=⎩ACE BCD ∴≌CEA CDB ∴∠=∠CDB EOD CEA DCE ∠+=∠+∠90EOD DCE ∴∠=∠=︒AE BD ∴⊥∴在Rt AOD △中,222AD OA OD =+,在Rt OBE 中,222BE OB OE =+, 222222AD BE OA OB OD OE ∴+=+++在Rt AOB 中,222AB OA OB =+,在Rt DOE 中,222DE OD OE =+222222AB DE OA OB OD OE ∴+=+++2222AD BE AB DE ∴+=+在Rt ACB 中,222AB AC BC =+,在Rt DCE 中,222CD E DE C =+2,3,AC BC CD CE ====∴222228,218AB AC DE CE ====2281826AD BE ∴+=+=故答案为:26.【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证ACE BCD △≌△,AE BD ⊥得到直角三角形,再结合勾股定理的运用是解题关键. 15.3【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C=8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BD=ABDE=AE 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CD 的长设CE=x 则DE=8-x 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x 的值即可得答案【详解】∵∠ACB =90°BC =解析:3【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AC=8,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BD=AB ,DE=AE ,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CD 的长,设CE=x ,则DE=8-x ,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x 的值即可得答案.【详解】∵∠ACB =90°,BC =6,AB =10,∴,∵BE 为折痕,使AB 的一部分与BC 重合,A 与BC 延长线上的点D 重合,∴BD=AB=10,DE=AE ,∠DCE=90°,∴CD=BD-BC=10-6=4,设CE=x ,则DE=AE=AC-CE=8-x ,∴在Rt △DCE 中,DE 2=CE 2+CD 2,即(8-x )2=x 2+42,解得:x=3,∴CE=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根据翻折前后的两个图形能够重合得到相等的线段并转化到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 16.或【分析】分为两种情况:①3和4都是直角边;②斜边是4有一条直角边是3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第三边再利用等面积法即可得出斜边上的高【详解】解:分为两种情况:①3和4都是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斜边上解析:125或4【分析】分为两种情况:①3和4都是直角边;②斜边是4有一条直角边是3.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第三边,再利用等面积法即可得出斜边上的高.【详解】解:分为两种情况:①3和4都是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5==∴斜边上的高为341255⨯=; ②斜边是4有一条直角边是3,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故答案为:125.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注意分类讨论和等面积法(在本题中主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也等于斜边与斜边高的乘积的一半)的运用. 17.【分析】先运用勾股定理求出的长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得∠=90°最后再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和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和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AB=∠C`AB解析:【分析】先运用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得∠CAB '=90°,最后再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ABC 和A B C '''大小、形状完全相同∴ABC ≌A B C '''∵90ACB AC B ''∠=∠=︒,2AC BC ==∴ABC 和A B 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2AC B C ==,∴AB '=== ∴ABC 和A B 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AB=∠C`AB`=45°,即∠CAB '=90°∴CB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掌握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8.①②③【分析】①由条件证明△ABD ≌△ACE 就可以得到结论;②由△ABD ≌△ACE 就可以得出∠ABD=∠ACE 就可以得出∠BDC=90°而得出结论;③由条件知∠ABC=∠ABD+∠DBC=45°由∠解析:①②③【分析】①由条件证明△ABD ≌△ACE ,就可以得到结论;②由△ABD ≌△ACE 就可以得出∠ABD=∠ACE ,就可以得出∠BDC=90°而得出结论; ③由条件知∠ABC=∠ABD+∠DBC=45°,由∠DBC+∠ACE=90°,就可以得出结论; ④△BDE 为直角三角形就可以得出BE 2=BD 2+DE 2,由△DAE 和△BA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就有DE 2=2AD 2,BC 2=2AB 2,就有BC 2=BD 2+CD 2≠BD 2就可以得出结论.【详解】解:①∵∠BAC=∠DAE ,∴∠BAC+∠DAC=∠DAE+∠DAC ,即∠BAD=∠CAE .在△ABD 和△ACE 中,AD AE BAD CAE AB AC ⎧⎪∠∠⎨⎪⎩===,∴△ABD ≌△ACE (SAS ),∴BD=CE .故①正确;∵△ABD ≌△ACE ,∴∠ABD=∠ACE .∵∠CAB=90°,∴∠ABD+∠DBC+∠ACB=90°,∴∠DBC+∠ACE+∠ACB=90°,∴∠BDC=180°-90°=90°.∴BD⊥CE;故②正确;③∵∠BAC=90°,AB=AC,∴∠ABC=45°,∴∠ABD+∠DBC=45°.∴∠ACE+∠DBC=45°,故③正确;④∵BD⊥CE,∴BE2=BD2+DE2.∵∠BAC=∠DAE=90°,AB=AC,AD=AE,∴DE2=2AD2,BC2=2AB2.∵BC2=BD2+CD2≠BD2,∴2AB2=BD2+CD2≠BD2,∴BE2≠2(AD2+AB2).故④错误.故答案为:①②③.【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垂直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能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求解是解此题的关键.19.【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正方形的边长=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掌握勾股定理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正方形的边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勾股定理,掌握勾股定理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0.5m【分析】由题意根据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得到BC=AC设BC=AC=xm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即可【详解】解:∵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BC=AC设BC=AC=xm则解析:5m【分析】由题意根据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得到BC=AC,设BC=AC=xm,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即可.【详解】解:∵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BC=AC ,设BC=AC=xm ,则OC=(9-x )m ,在Rt △BOC 中,∵OB 2+OC 2=BC 2,∴32+(9-x )2=x 2,解得x=5.故答案为:5m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知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三、解答题21.6【分析】在吸管(杯内部分)、杯底直径、杯高构成的直角三角形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出杯内吸管部分的长度,再加上外露部分的长度即可求出吸管的总长.【详解】解:如图;杯内的吸管部分长为AC ,杯高AB=12cm ,杯底直径BC=5cm ;Rt △ABC 中,AB=12cm ,BC=5cm ;由勾股定理得:AC=13cm故吸管的长度最少要:13+4.6=17.6cm .22.(1)2226(8)x x +=-;(2)DC =254,DE =154. 【分析】 (1)由折叠的性质得出AD=CD ,AE=EC ,设BD=x ,则DC=AD=8-x ,由勾股定理可求出答案;(2)由勾股定理可求出答案.【详解】解:(1)∵将△DCE 沿DE 翻折,使点C 落在点A 处.∴AD=CD ,AE=EC ,设BD=x ,则DC=AD=8-x ,∵AB 2+BD 2=AD 2,∴62+x 2=(8-x )2,故答案为:62+x 2=(8-x )2;(2)由(1)得62+x 2=(8-x )2,解得x=74, ∴BD=74, ∴DC=BC -BD=8-74=254. ∵AB=6,BC=8,∴AC=22226810AB BC +=+=, ∴CE=12AC=5, ∴DE=22222515()544DC CE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3.254【分析】连接BE ,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 的长,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E =BE ,然后设AE =BE =x ,再由勾股定理可得方程(8−x )2+62=x 2,求解后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连接BE ,在Rt △ABC 中,∵∠C =90°,AC =8,AB =10,∴AC 2+BC 2=AB 2.即82+BC 2=102,解得:BC =6.∵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AE =BE .设AE =BE =x ,则EC =8−x ,∵Rt △BCE 中,EC 2+BC 2=BE 2,∴(8−x )2+62=x 2,解得:x =254, ∴AE =254. 【点睛】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并结合勾股定理求解线段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且要注意数形结合思想应用.24.5m【分析】设AC xm =,则(),1AE AC xm AB AE BE x m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222AB BC AC +=,即()22214x x -+=,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AC xm =,则(),1AE AC xm AB AE BE x m ===-=-,由题意得:090ABC ∠=,在Rt ABC ∆中,222AB BC AC +=,∴()22214x x -+= 解得8.5x =,∴8.5AC m =.【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题意建立直角三角形,从而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是解题的关键.25.(1)7米;(2)不是【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直接求出边长即可;(2)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则20a =米,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 的值,判断是否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也滑动了4米.【详解】(1)如图,由题意得此时a =24米,c =25米,由勾股定理得222+=a b c , ∴2225247b =-=(米);(2)不是,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此时20a =米,25c =米, 由勾股定理,22252015b =-=(米),1578-=(米),即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26.(1)2b mn =;(2)(12,16,20);(3)222b k k =+【分析】(1)根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可得答案;(2)把4m =,2n =代入()22222m n mn m n -+,,即可求解;(3)根据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1)∵4=2×2×1,12=2×3×2,8=2×4×1,24=2×4×3,…,∴2b mn =,故答案为:2b mn =;(2)当4m =,2n =时, a=m 2-n 2=42-22=12,2b mn ==2×4×2=16,c=m 2+n 2=42+22=20,∴勾股数()a b c ,,为(12,16,20),故答案为:(12,16,20);(3)根据题意,得222(21)(1)k b b ++=+,∴22244121k k b b b +++=++,解得222b k k =+.【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类规律探究,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两条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那么a2+b2=c2.也就是说,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勾股定理练习题及答案(共6套)

精品文档新人教版数学八年级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勾股定理课时练(1)1.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AB=1,则AB222ACBC++的值是( A )A.2B.4C.6D.82.如图18-2-4所示,有一个形状为直角梯形的零件ABCD,AD∥BC,斜腰DC的长为10 cm,∠D=120°,则该零件另一腰AB的长是______ cm(结果不取近似值).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13_____.4.一根旗杆于离地面12m处断裂,犹如装有铰链那样倒向地面,旗杆顶落于离旗杆地步16m,旗杆在断裂之前高多少m?解:∵5.如图,如下图,今年的冰雪灾害中,一棵大树在离地面3米处折断,树的顶端落在离树杆底部4米处,那么这棵树折断之前的高度是米.6.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子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求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7.如图所示,无盖玻璃容器,高18cm,底面周长为60cm,在外侧距下底1cm的点C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容器的上口外侧距开口1cm的F处有一苍蝇,试求急于扑货苍蝇充饥的蜘蛛,所走的最短路线的长度.8.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AC=3cm,AB=4cm,BD=12cm。
求CD的长.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60°,∠B=∠D=90°,BC=2,CD=3,求AB的长.10.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km的A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的西8km北7km处,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他要完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11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m,长13m,宽2m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毯平方米18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多少元钱?12.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没有了水,需要寻找水源.为了不致于走散,他们用两部对话机联系,已知对话机的有效距离为15千米.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路”4m3m第2题图第5题图第9题图第8题图5m13m第11题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上午10:00,甲、乙二人相距多远?还能保持联系吗?第一课时答案:1.A ,提示:根据勾股定理得122=+AC BC,所以AB 222AC BC ++=1+1=2;2.4,提示:由勾股定理可得斜边的长为5m ,而3+4-5=2m ,所以他们少走了4步.3.1360 ,提示:设斜边的高为x ,根据勾股定理求斜边为1316951222==+ ,再利用面积法得,1360,132112521=⨯⨯=⨯⨯x x ;4. 解:依题意,AB=16m ,AC=12m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由勾股定理,222222201216=+=+=AC AB BC ,所以BC=20m ,20+12=32(m ), 故旗杆在断裂之前有32m 高. 5.86. 解:如图,由题意得,AC=4000米,∠C=90°,AB=5000米,由勾股定理得BC=30004000500022=-(米),所以飞机飞行的速度为5403600203=(千米/小时) 7. 解:将曲线沿AB 展开,如图所示,过点C 作CE ⊥AB 于E. 在R ο90,=∠∆CEF CEF t ,EF=18-1-1=16(cm ),CE=)(3060.21cm =⨯,由勾股定理,得CF=)(3416302222cm EF CE =+=+8.解: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54322222=+=+=AB AC BC在直角三角形CB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CD 2=BC 2+BD 2=25+122=169,所以CD=13.9. 解:延长BC 、AD 交于点E.(如图所示)∵∠B=90°,∠A=60°,∴∠E=30°又∵CD=3,∴CE=6,∴BE=8, 设AB=x ,则AE=2x ,由勾股定理。
初二勾股定理练习题电子版

初二勾股定理练习题电子版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cm和4cm,请问斜边长多少?解答:根据勾股定理,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设斜边长为c,根据公式可得:c² = 3² + 4²c² = 9 + 16c² = 25所以,斜边长c为5cm。
2.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斜边长为10cm,一条直角边长为6cm,请问另一条直角边长多少?解答:同样根据勾股定理,设另一条直角边长为a,可得:a² + 6² = 10²a² + 36 = 100a² = 100 - 36a² = 64所以,另一条直角边长a为8cm。
3.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cm和12cm,请问斜边长多少?解答:根据勾股定理,设斜边长为c,可得:c² = 5² + 12²c² = 25 + 144c² = 169所以,斜边长c为13cm。
4. 在直角三角形XYZ中,已知斜边长为15cm,一条直角边长为9cm,请问另一条直角边长多少?解答:根据勾股定理,设另一条直角边长为b,可得:b² + 9² = 15²b² + 81 = 225b² = 225 - 81b² = 144所以,另一条直角边长b为12cm。
5. 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xcm和ycm,斜边长为zcm,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系式,即x² + y² = z²。
请用这个关系式回答以下问题:(1) 如果x=5cm,y=12cm,求z的值。
解答:根据关系式x² + y² = z²,代入x、y的值可得:5² + 12² = z²25 + 144 = z²169 = z²所以,z的值为13cm。
八年级数学上册 勾股定理练习 试题

轧东卡州北占业市传业学校勾股定理 练习(1)一、填一填:1、在Rt △ABC 中,∠C=90°〔1〕假设a=5,b=12,那么c=________; 〔2〕b=8,c=17,那么S △ABC =________。
2、以下各图中所示的线段的长度或正方形的面积为多少。
(答:A=________,y=________,B=________。
3、甲往东走了4km ,乙往南走了3km ,这时甲、乙俩人相距4、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那么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 2。
二、选一选:5、在Rt △ABC 中,∠C=90,周长为60,斜边与一条直角边之比为13∶5,那么这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 〔 〕A 、5、4、3、;B 、13、12、5;C 、10、8、6;D 、26、24、106、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2cm,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 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 取3)是 ( )A.20cm;B.10cm;C.14cm;D.无法确定.7、假设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长为10cm,第三边长为16 cm,那么第三边上的高为 ( )A. 12 cmB. 10 cmC. 8 cmD. 6 cm 三、你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以下问题:8、如图,在⊿ABC 中,∠ACB=900,AB=5cm,BC=3cm,CD ⊥AB 与D.求:〔1〕,AC 的长; 〔2〕⊿ABC 的面积; 〔3〕CD 的长。
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BAD ,∠︒=90DBC ,12,4,3===BC AB AD ,求CD . 四、活学活用10、要登上8m 高的建筑物,为了平安需要,需使梯子底端离建筑物6m ,至少需要多长的梯子?〔画出示意图〕 五、动手动脑11、4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右边图形,你能根据图形面积得到勾股定理吗?12、在一张纸上画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并把它们拼成如图形状,请用两种方法表示这个梯形的面积。
初二上册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练习题及答案

6. 在Rt△ABC中,∠C=90°,周长为60,斜边与一条直角边之比为13∶5,则这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 )
A. 5、4、3、 B. 13、12、5 C. 10、8、6 D. 26、24、10
7.如图,在同一平面上把三边为BC=3,AC=4、AB=5的三角形沿最长边AB翻折后得到△ABC′,则CC′的长等于( )
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 )
A. 10cm B. 12cm C. 19cm D. 20cm
三、 解答题 (每小题10分, 共50分)
21. 如图,有一只小鸟从小树顶飞到大树顶上,请问它飞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米?(先画出示意图,然后再求解)
22. 如图, 在△ABC中, AD⊥BC于D,AB=3,BD=2,DC=1, 求AC2的值.
A. 15° B. 30° C. 45° D. 60°
19. 在△ABC中,AB=12cm,BC=16cm,,AC=20cm,,则△ABC的面积是( )
A. 96cm2 B. 120cm2 C. 160cm2 D. 200cm2
20. 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底面直径等于4cm( )
在圆柱下底面的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 相对的 点
A. 4 B. 8 C. 10 D. 12
12. 小丰的妈妈买了一部29英寸(74cm)的电视机,下列对29英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丰认为指的是屏幕的长度
B. 小丰的妈妈认为指的是屏幕的宽度
C. 小丰的爸爸认为指的是屏幕的周长
D. 售货员认为指的是屏幕对角线的长度
13. 如图中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25. 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C=90°,AD=12m,CD=9m,AB=39m,BC=36m,求这块地的面积.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若AB=3,BC=4,CD=5,则AD的长为()A.3B.4C.2D.4(第1题) (第4题) (第5题) 2.△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B.∠A:∠B:∠C=1:2:3C.a2=c2﹣b2D.a:b:c=3:4:63.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2ab=(a+b)2﹣c2,则此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4.如图,在△ABC中,∠C=90°,AC=2,点D在BC上,∠ADC=2∠B,AD=,则BC的长为()A.﹣1B.+1C.﹣1D.+15.如图所示,△ABC的顶点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AC于点D,则BD的长为()A. B. C. D.6.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1,B.3,4,5C.5,10,13D.2,3,47.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A.25海里B.30海里C.40海里D.50海里(第7题) (第9题) (第10题)8.△ABC中,边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是()A.42B.32C.42或32D.不能确定9.如图,在Rt△ABC中,∠ACB=90°,AB=,BC=2,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A.3B.6C.D.10.如图,有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面积是17,小正方形面积是5,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为a,较短直角边为b,则ab的值是()A.4B.6C.8D.1011.如图①所示,有一个由传感器A控制的灯,要装在门上方离地高4、5m的墙上,任何东西只要移至该灯5m及5m以内时,灯就会自动发光.请问一个身高1、5m的学生要走到离墙多远的地方灯刚好发光?()A.4米B.3米C.5米D.7米(第11题) (第12题) 12.如图表示的是一个十字路口,O是两条公路的交点,点A、B、C、D表示的是公路上的四辆车,若OC=8cm,AC=17cm,AB=5cm,BD=10m,则C,D两辆车之间的距离为()A.5mB.4mC.3mD.2m二.填空题(共5小题)13.如图,在△ABC中,AB=AC=4,AO=BO,P是射线CO上的一个动点,∠AOC=120°,则当△PAB为直角三角形时,AP的长为.(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14.如图,一架10米长的梯子斜靠在墙上,刚好梯顶抵达8米高的路灯.当电工师傅沿梯上去修路灯时,梯子下滑到了B′处,下滑后,两次梯脚间的距离为2米,则梯顶离路灯米.15.如图,将一根长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茶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acm(茶杯装满水),则a的取值范围是.16.如图,四边形ABCD中,AD=3,CD=4,∠ABC=∠ACB=∠ADC=45°,则BD的长为.17.如果矩形的周长是14cm,相邻两边长之比为3:4,那么对角线长为cm.三.解答题(共5小题)18.一架梯子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到A′,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19.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AC=4,BC=3,DB=求:(1)求AD的长;(2)△ABC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20.如图,AB=BC=CD=DE=1,且BC⊥AB,CD⊥AC,DE⊥AD,求线段AE的长.21.如图,在Rt△ABC中,∠A=90°,边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E,连接CE.求证:BE2=AC2+AE2.22.(1)如图(1),分别以Rt△ABC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写出S1,S2,S3之间关系.(不必证明)(2)如图(2),分别以Rt△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S1,S 2,S3表示,确定它们的关系证明;(3)如图(3),分别以Rt△ABC三边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 2,S3表示,确定它们的关系并证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若AB=3,BC=4,CD=5,则AD 的长为()A.3B.4C.2D.4【解答】解:在Rt△AOB中,AO2=AB2﹣BO2;Rt△DOC中可得:DO2=DC2﹣CO2;∴可得AD2=AO2+DO2=AB2﹣BO2+DC2﹣CO2=18,即可得AD==3.故选A.2.△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A.∠A+∠B=∠CB.∠A:∠B:∠C=1:2:3C.a2=c2﹣b2D.a:b:c=3:4:6【解答】解:A、∠A+∠B=∠C,又∠A+∠B+∠C=180°,则∠C=90°,是直角三角形;B、∠A:∠B:∠C=1:2:3,又∠A+∠B+∠C=180°,则∠C=90°,是直角三角形;C、由a2=c2﹣b2,得a2+b2=c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D、32+42≠6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3.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2ab=(a+b)2﹣c2,则此三角形是()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解答】解:∵原式可化为a2+b2=c2,∴此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C.http://www、czsx、com、cn4.如图,在△ABC中,∠C=90°,AC=2,点D在BC上,∠ADC=2∠B,AD=,则BC的长为()A.﹣1B.+1C.﹣1D.+1【解答】解:∵∠ADC=2∠B,∠ADC=∠B+∠BAD,∴∠B=∠DAB,∴DB=DA=5,在Rt△ADC中,DC===1,∴BC=+1.故选D.5.如图所示,△ABC的顶点A、B、C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AC 于点D,则BD的长为()A. B. C. D.【解答】解:△ABC的面积=×BC×AE=2,由勾股定理得,AC==,则××BD=2,解得BD=,故选:A.6.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1,1,B.3,4,5C.5,10,13D.2,3,4【解答】解:A、12+12≠()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B、32+4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正确;C、52+102≠13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D、22+32≠4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7.如图,一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从港口A出发向东北方向航行,另一轮船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同时从港口A出发向东南方向航行,离开港口2小时后,则两船相距()A.25海里B.30海里C.40海里D.50海里【解答】解:连接BC,由题意得:AC=16×2=32(海里),AB=12×2=24(海里),CB==40(海里),故选:C.8.△ABC中,边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是()A.42B.32C.42或32D.不能确定【解答】解:此题应分两种情况说明:(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在Rt△ABD中,BD===9,在Rt△ACD中,CD===5∴BC=5+9=14∴△ABC的周长为:15+13+14=42;(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在Rt△ABD中,BD===9,在Rt△ACD中,CD===5,∴BC=9﹣5=4.∴△ABC的周长为:15+13+4=32∴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4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ABC 的周长为32.综上所述,△ABC的周长是42或32.故选:C.9.如图,在Rt△ABC中,∠ACB=90°,AB=,BC=2,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A.3B.6C.D.【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AB=,BC=2,∴AC==3,∴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AC•BC=3,故选A.10.如图,有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面积是17,小正方形面积是5,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为a,较短直角边为b,则ab的值是()A.4B.6C.8D.10【解答】解: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2+b2=17,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ab×4=17﹣5=12,即:ab=6.故选:B.11.如图①所示,有一个由传感器A控制的灯,要装在门上方离地高4、5m的墙上,任何东西只要移至该灯5m及5m以内时,灯就会自动发光.请问一个身高1、5m的学生要走到离墙多远的地方灯刚好发光?()A.4米B.3米C.5米D.7米【解答】解:由题意可知.BE=CD=1、5m,AE=AB﹣BE=4、5﹣1、5=3m,BD=5m由勾股定理得CE==4m故离门4米远的地方,灯刚好打开,故选A.12.如图表示的是一个十字路口,O是两条公路的交点,点A、B、C、D表示的是公路上的四辆车,若OC=8cm,AC=17cm,AB=5cm,BD=10m,则C,D两辆车之间的距离为()A.5mB.4mC.3mD.2m【解答】解:在RT△AOC中,∵OA2+OC2=AC2,∴OA===15(m),∴OB=0A+AB=20m,在RT△BOD中,∵BD2=OB2+OD2,∴OD===10(m),∴CD=OD﹣OC=2m,故选:D.二.填空题(共5小题)13.如图,在△ABC中,AB=AC=4,AO=BO,P是射线CO上的一个动点,∠AOC=120°,则当△PAB为直角三角形时,AP的长为2或2.【解答】解:当∠APB=90°时,分两种情况讨论,情况一:如图1,∵AO=BO,∴PO=BO,∵∠AOC=120°,∴∠AOP=60°,∴△AOP为等边三角形,∴∠OAP=60°,∴∠∠PBA=30°,∴AP=AB=2;情况二:如图2,∵AO=BO,∠APB=90°,∴PO=BO,∵∠AOC=120°,∴∠BOP=60°,∴△BOP为等边三角形,∴∠OBP=60°,∴AP=AB•sin60°=4×=2;当∠BAP=90°时,如图3,∵∠AOC=120°,∴∠AOP=60°,∴AP=OA•tan∠AOP=2×=2.故答案为:2或2.14.如图,一架10米长的梯子斜靠在墙上,刚好梯顶抵达8米高的路灯.当电工师傅沿梯上去修路灯时,梯子下滑到了B′处,下滑后,两次梯脚间的距离为2米,则梯顶离路灯 2 米.【解答】解:在直角三角形AO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B=6m,根据题意,得:OB′=6+2=8m.又∵梯子的长度不变,在Rt△A′O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A′=6m.则AA′=8﹣6=2m.15.如图,将一根长24cm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茶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为acm(茶杯装满水),则a的取值范围是11cm≤a≤12cm.=24﹣12=12cm.【解答】解:当筷子与杯底垂直时h最大,h最大当筷子与杯底及杯高构成直角三角形时a最小,如图所示:此时,AB===13cm,故a=24﹣13=11cm.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11cm≤a≤12cm.故答案是:11cm≤a≤12cm.16.如图,四边形ABCD中,AD=3,CD=4,∠ABC=∠ACB=∠ADC=45°,则BD的长为.【解答】解:作AD′⊥AD,AD′=AD,连接CD′,DD′,如图:∵∠BAC+∠CAD=∠DAD′+∠CAD,即∠BAD=∠CAD′,在△BAD与△CAD′中,,∴△BAD≌△CAD′(SAS),∴BD=CD′.∠DAD′=90°由勾股定理得DD′==3,∠D′DA+∠ADC=90°由勾股定理得CD′==,∴BD=CD′=,故答案为:.17.如果矩形的周长是14cm,相邻两边长之比为3:4,那么对角线长为 5 cm. 【解答】解:设矩形的相邻两边的长度分别为3acm,4acm,由题意3a+4a=7,a=1,所以矩形的相邻两边分别为3cm,4cm,所以对角线长==5cm,故答案为5.三.解答题(共5小题)18.一架梯子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到A′,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解答】解:(1)由题意得:AC=25米,BC=7米,AB==24(米),答: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24米;(2)由题意得:BA′=20米,BC′==15(米),则:CC′=15﹣7=8(米),答: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19.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AC=4,BC=3,DB=求:(1)求AD的长;(2)△ABC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解答】解:(1)∵CD⊥AB,∴∠CDB=∠CDA=90°,在Rt△BCD中,BC=3,DB=,根据勾股定理得:CD==,在Rt△ACD中,AC=4,CD=,根据勾股定理得:AD==;(2)△ABC为直角三角形,理由为:∵AB=BD+AD=+=5,∴AC2+BC2=AB2,∴△ABC为直角三角形.20.如图,AB=BC=CD=DE=1,且BC⊥AB,CD⊥AC,DE⊥AD,求线段AE的长.【解答】解:∵BC⊥AB,CD⊥AC,AC⊥DE,∴∠B=∠ACD=∠ADE=90°,∵AB=BC=CD=DE=1,∴在Rt△ACB中,AC═==,∴在Rt△ACD中,AD===,在Rt△ADE中,AE===2.21.如图,在Rt△ABC中,∠A=90°,边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E,连接CE.求证:BE2=AC2+AE2.【解答】证明:∵如图,边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E,∴CE=BE.∵在Rt△ABC中,∠A=90°,∴由勾股定理得到:CE2=AC2+AE2∴BE2=AC2+AE2.22.(1)如图(1),分别以Rt△ABC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1,S2,S3表示,写出S1,S2,S3之间关系.(不必证明)(2)如图(2),分别以Rt△ABC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S1,S 2,S3表示,确定它们的关系证明;(3)如图(3),分别以Rt△ABC三边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1,S 2,S3表示,确定它们的关系并证明.【解答】解:(1)S2+S3=S1,由三个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则:∵S3=AC2,S2=BC2,S1=AB2,∵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AC2+BC2=AB2,∴S2+S3=S1.(2)∵S3=AC2,S2=BC2,S1=AB2,∵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AC2+BC2=AB2,∴S2+S3=S1.(3)∵S1=AB2,S2=BC2,S3=AC2,∵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AC2+BC2=AB2,∴S2+S3=S1.。
八年级上册数学勾股定理考试卷

第1页,总2页外……内……绝密★启用前八年级上册数学勾股定理考试卷一、选择题(题型注释)ABC 的三边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c <b <aB .c <a <bC .a <c <bD .a <b <c2.在Rt △ABC 中,∠ACB=90°,AC=3,BC=4,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 ) A .45 B .35 C .125D .34 3.一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比一直角边长大2,另一直角边长为6,则斜边长为( ) A .4 B .8 C .10 D .124.下列长度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8,15,17B .1.5,2,3C .6,8,10D .5,12,135.若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a+b )2﹣c 2=2ab ,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腰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以上结论都不对6.如图,Rt △ABC 中,AB=9,BC=6,∠B=90°,将△ABC 折叠,使A 点与BC 的中点D 重合,折痕为PQ ,则线段BQ 的长度为( )A .B .C .4D .57.在下列说法中是错误的是( )A .在△ABC 中,若∠A :∠B :∠C =5:2:3,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B .在△ABC 中,∠C =∠A 一∠B ,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C .在△ABC 中,若a =c ,b =c ,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D .在△ABC 中,若a :b :c =2:2:4,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8.如图,图中有一长、宽、高分别为5cm,4cm,3cm 的木箱,在它里面放入一根细木条(木条的粗细、变形忽略不计),要求木条不能露出木箱,请你算一算,能放入的细木条的最大长度是( ) A.41cm B.34cm C.52cm D.53cm9.如图,△ABD 和△BC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CD =17,BE =5,那么AC 的长为( ) A .13 B .12 C .7 D .510.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①Rt △ABC 中,已知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为5; ②有一个内角等于其他两个内角和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③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b ,C ,若a 2+c 2=b 2,那么∠C=90°;④若△ABC 中,∠A :∠B :∠C=1:5:6,则△ABC 是直角三角形.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二、填空题(题型注释)11.如图是一个外轮廓为长方形的机器零件的平面示意图,根据图中的尺寸(单位:cm ),计算两个圆孔中的A 和B 的距离为 cm .12.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如图,正方形A 的边长为________. 1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为、和,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度数为 .14.在△ABC 中,AD ⊥BC,垂足为D ,AD=12,AB=15,AC=13,则△ABC 的面积为 。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______=c2;这一定理在我国被称为______.2.△ABC中,∠C=90°,a、b、c分别是∠A、∠B、∠C的对边.(1)若a=5,b=12,则c=______;(2)若c=41,a=40,则b=______;(3)若∠A=30°,a=1,则c=______,b=______;(4)若∠A=45°,a=1,则b=______,c=______.3.如图是由边长为1m的正方形地砖铺设的地面示意图,小明沿图中所示的折线从A→B→C所走的路程为______.4.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10,则腰长为______,斜边上的高为______.5.在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为11cm,另两边是两个连续自然数,则此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二、选择题6.Rt△ABC中,斜边BC=2,则AB2+AC2+BC2的值为( ).(A)8 (B)4 (C)6 (D)无法计算7.如图,△ABC中,AB=AC=10,BD是AC边上的高线,DC=2,则BD等于( ).2(A)4 (B)6 (C)8 (D)108.如图,Rt△ABC中,∠C=90°,若AB=15cm,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和为( ).(A)150cm2 (B)200cm2(C)225cm2(D)无法计算三、解答题9.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1)若a∶b=3∶4,c=75cm,求a、b;(2)若a∶c=15∶17,b=24,求△ABC的面积;(3)若c-a=4,b=16,求a、c;(4)若∠A=30°,c=24,求c边上的高h c;(5)若a、b、c为连续整数,求a+b+c.综合、运用、诊断一、选择题10.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4,x,则x的值可能有( ).(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11.如图,直线l经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1、2,则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12.在直线上依次摆着7个正方形(如图),已知倾斜放置的3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1,2,3,水平放置的4个正方形的面积是S1,S2,S3,S4,则S1+S2+S3+S4=______.三、解答题13.如图,Rt△ABC中,∠C=90°,∠A=30°,BD是∠ABC的平分线,AD=20,求BC 的长.拓展、探究、思考14.如图,△ABC中,∠C=90°.(1)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如图①),探究S1+S2与S3的关系;图①(2)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斜边向形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②),探究S1+S2与S3的关系;图②(3)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向形外作半圆(如图③),探究S1+S2与S3的关系.图③答案:1.a2+b2,勾股定理.2.(1)13;(2)9;(3)2,3;(4)1,2.2.4.52,5.5.132cm.6.A.7.B.8.C.3.59.(1)a=45cm.b=60cm;(2)540;(3)a=30,c=34;(4)63;(5)12.1010.B.11..512.4.13..314.(1)S1+S2=S3;(2)S1+S2=S3;(3)S1+S2=S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数学勾股定理练习卷
一、精心选一选:
1. 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5,6
B 、1,1,2
C 、6,8,11
D 、 5,12,23
3、Rt ∆ABC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BC 的第三边,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A 、25 B 、7 C 、12 D 、25或7
3. 放学以后,小红和小颖从学校分手,分别沿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回家,若小红和小颖行走的速度都是40米/分,小红用15分钟到家,小颖20分钟到家,小红和小颖家的直线距离为( ) A 、600米 B 、 800米 C 、1000米 D 、 不能确定
4. 在ABC ∆中,︒=∠90A ,A ∠、B ∠、C ∠的对边长分别为a 、
b 、
c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2
2
2
c b a =+ B 、2
2
2
a c
b =+ C 、2
2
2
c b a =- D 、2
2
2
b c a =-
5. 现有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为40厘米和50厘米,若要钉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框架,那么所需木棒的长一定为( ) A 、30厘米
B 、40厘米
C 、50厘米
D 、以上都不对
6. 如图所示,1====DE CD BC AB ,BC AB ⊥,CD AC ⊥,DE AD ⊥,则AE =( ) A 、1 B 、2 C 、3 D 、2
7. 如图,正方体盒子的棱长为2,AB 中点为M ,一只蚂蚁从点M 沿正方体的表面爬到点C ',蚂蚁
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
A 、13
B 、17
C 、5
D 、52+
8. 将一根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 ,高8cm 的圆柱形水杯中,如图所示,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cm h ,则h 的取值范围是( ) A 、cm h 17≤ B 、cm h 8≥ C 、cm h cm 1615≤≤ D 、cm h cm 167≤≤ 二、细心填一填:
第13题
第15题
C
A
B
E
D
B
C A
E
D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A
C B 9.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满足222
c a b -=,则这个三角形是 .
10. 木工周师傅做一个长方形桌面,测量得到桌面的长为60cm ,宽为32cm ,对角线为68cm ,这个桌面 . (填”合格”或”不合格”)
11. 在ABC ∆中,︒=∠90C , 5=AB ,则2AB +2AC +2
BC = . 12. 命题“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的逆命题是 .
13. 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 ,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的和是 2
cm .
14. 已知ABC Rt ∆中,︒=∠90C ,若14=+b a ,10=c ,则ABC Rt ∆的面积是 .
15. 如图,已知Rt ABC △中,90C ∠=o
,4AC =cm ,3BC =cm .
现将ABC △进行折叠,使顶点A B ,重合,则折痕DE = cm . 三、解答题:
16. 在ABC ∆中,90C ∠=︒.
(1)已知6AC =,8BC =.求AB 的长; (2)已知17AB =,15AC =,求BC 的长.
17. 小东拿着一根长竹竿进一个宽为3米的城门,他先横着拿不进去,又竖起来拿,结果竹竿比城门高1米,当他把竹竿斜着时,两端刚好顶着城门的对角,问竹竿长多少米?
18.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4=AB ,3=BC ,13=AD ,12=CD ,︒=∠90B , 求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19. 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为AB 中点,F 为AD 上的一点,
且AD AF 4
1=,试判断EFC ∆的形状.
20. 如图,已知:︒=∠90C ,CM AM =,AB MP ⊥于P .求证:2
2
2
BC AP BP +=.
21. 如图,甲乙两船从港口A 同时出发,甲船以每小时16海里的速度向北偏东40°航行,乙船向南偏东50°航行,3小时后,甲船到达C 岛,乙船到达B 岛.若C 、B 两岛相距60海里,问乙船的航速是多少?
22. 如图,一个牧童在小河的南4km 的A 处牧马,而他正位于他的小屋B 的西8km 北7km 处,他想把他的马牵到小河边去饮水,然后回家.他要完
A 小河
东
北
牧童
A
B
C
D
成这件事情所走的最短路程是多少?
23. 在教材中,我们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发现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利用完全相同的四个直角三角形采用拼图的方式验证了勾股定理的正确性.下面我们应用勾股定理的内容来探究三个不同图形中的面积1S 、2S 、3S 之间的数量关系.
问题1: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探究1S 、2S 、3S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如图2,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斜边向形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探究1S 、2S 、3S 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3:如图3,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直径向形外作半圆,探究1S 、2S 、3S 的数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4:从上述三种图形中任选一种,证明你所探究得到的1S 、2S 、3S 的数量关系.
图1
图2 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