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习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习题

选择题1A型题(1~24)1.以下有关网织红细胞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A.为未成熟的红细胞 B.经Wright染色为嗜多色性红细胞C.胞浆中含核糖核酸 D.绝对计数(24~74)×109/L E.增多提示骨髓造血旺盛2.哪种血液病可致全血粘度增高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巨幼细胞性贫血 C.白细胞减少症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关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正确的是A.相对性红细胞增多 B.红细胞持续性显著增多可高达(7~10)×1012/L C.血红蛋白达120~200g/L D.全身总血容量增加,白细胞、血小板减少E.属良性和慢性增生,不具有恶化倾向4.有关骨髓纤维化症的描述错误的为A.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可恢复造血功能 B.外周血中白细胞可达50×109/L C.外周血中可见各阶段幼红细胞 D.可见到幼稚粒细胞E.外周血中可出现巨核细胞5.有关红细胞异形症错误的为A.RBC外周呈锯齿状突起 B.RBC可呈梨形、哑铃形、靶形等C.主要由于机械或物理因素所致 D.可见于DIC患者E.可见于严重烧伤患者6.下列组合中错误的是A.大红细胞—急性失血性贫血 B.靶形红细胞—海洋性贫血C.红细胞呈缗钱状凝集—溶血性贫血 D.红细胞呈新月形、三角形—DICE.红细胞呈小球形—自身免疫性贫血7.确诊溶血性贫血最直接而确实的证据为A.网织红细胞计数0.08 B.用51Cr标记红细胞测定红细胞半衰期C.血涂片RBC破裂征象 D.血浆乳酸脱氢酶活性增高 E.酱油色尿8.关于有核红细胞论述下列哪项错误A.有核红细胞即幼稚红细胞 B.均存在于骨髓中C.出生1周内新生儿外周血可见少量 D.正常成人外周血可一过性出现E.最常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9.下列情况RBC减少,Hb减少但应除外的是A.妊娠中、后期 B.产后大出血 C.急性溶血 D.高原居民 E.6个月~2岁婴幼儿10.成人外周血涂片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常见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急性肺炎D.多发性骨髓瘤 E.恶性组织细胞病11.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A.大细胞性贫血 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海洋性贫血12.周围血中网织红细胞增多最常见于A.未治疗的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淋巴瘤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13.红细胞形态不整最常见于A.巨幼细胞性贫血 B.HbS病 C.地中海贫血D.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淋巴瘤14.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A.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 B.中毒 C.急性出血D.恶性肿瘤 E.急性溶血15.正常人的血涂片中可见到以下哪种细胞A.浆细胞 B.幼稚红细胞 C.幼稚粒细胞 D.异形淋巴细胞 E.网状细胞16.在疾病进行期,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提示A.预后不良 B.预后良好 C.机体抵抗力强 D.骨髓造血功能旺盛 E.白细胞总数增高17.中性粒细胞受损后并发脂肪变性,胞浆中出现A.中毒颗粒 B.空泡 C.球形包涵体 D.棒状小体 E.嗜碱性点彩18.溶血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不会出现A.血涂片中可见幼红细胞 B.网织红细胞减少C.血红蛋白减少 D.血涂片中出现点彩红细胞E.血涂片中成熟红细胞中出现Howell-Jo11y小体19.下列除哪项外,均常出现于增生性贫血的血象中A.Howell-Jolly小体 B.Cabot环C.镰形红细胞 D.嗜多色性红细胞E.点彩红细胞20.关于嗜酸粒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正常人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占0.005~0.05 B.绝对值<0.5×109/L(500个/mm3)C.具有吞噬功能 D.嗜酸粒细胞增多常见于银屑病E.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嗜酸粒细胞增高明显21.与白细胞无关的是A.Auer小体 B.球形包涵体 C.中毒颗粒D.Howell-Jo11y小体 E.Pelger-Huet畸形22.关于异形淋巴细胞,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系外周血中一种形态变异的不典型淋巴细胞 B.异形淋巴细胞分为三型:泡沫型、不规则型、幼稚型C.正常人外周血中偶可见到,但不超过2% D.病毒感染性疾病时最为常见E.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多见23.下列疾病血沉均增块,除外A.多发性骨髓瘤 B.胃癌C.活动性肺结核 D.风湿热E.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4.关于Rh血型系统所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Rh系统一般不存在天然抗体,故在第一次输血时,往往不会发现Rh血型不合B.Rh阴性受血者接受了Rh阳性血液输入后便可产生免疫性抗Rh抗体C.免疫性抗R实验室抗体产生后,再次输受Rh阳性血液时,即可出现溶血输血反应D.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输血的反应,是一种血管外溶血E.我国汉族中,Rh阴性发生率高B型题(25~49)A.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B.酸溶血试验C.抗人球蛋白试验 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E.血红蛋白电泳分析题25~2825.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6.地中海贫血27.G-6-PD缺乏症28.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A.大细胞性贫血B.正常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题29~3229.慢性感染性贫血30.地中海贫血31.缺铁性贫血32.巨幼细胞性贫血参考答案:1.D 2.D3.B 4.B 5.A6.C 7.B 8.D9.D 10.B11.C 12.B13.D14.A15.D 16.A17.B 18.B 19.C 20.E 21.D 22.E23.E24.E 25.B26.E27.D 28.A29.D 30.C 31.C 32.A选择题2A型题(1~10)1.血小板的生理功能应除外A.粘附作用. B.聚集功能C.释放5-羟色胺、酶等 D.可吸附于任何组织上E.收缩功能2.对于甲、乙型血友病诊断阳性率最高的试验是A.凝血时间(CT)B.APTTC.PTD.TTE.D-二聚体检测3.下列正常值中,错误的是A.血小板计数(100~300)×109/LB.束臂试验阴性,出血点在10个以下C.血块退缩时间于血凝后2小时开始,24小时完全退缩D.3P试验阴性E.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超过2s4.凝血时间延长,出血时间正常的疾病是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B.过敏性紫癜C.血友病D.VW病E.DIC5.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有关的凝血因子A.Ⅰ Ⅱ Ⅲ Ⅹ Ⅺ 因子B.Ⅰ Ⅱ Ⅳ Ⅹ Ⅻ 因子C.Ⅰ Ⅱ Ⅴ Ⅶ Ⅹ 因子D.Ⅰ Ⅱ Ⅵ Ⅶ Ⅹ 因子E.Ⅰ Ⅱ Ⅵ Ⅷ Ⅸ 因子6.下列为DIC实验室检查,哪一项是错误的A.P1t<100×109/LB.PT比正常对照延长3s以上C.纤维蛋白原<2g/LD.血清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减少E.血片中破碎细胞增多7.下列检查中哪项对于诊断血友病最有意义A.CTB.APTTC.PTD.CRTE.BT8.关于抗凝血酶Ⅲ的临床意义,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AT-Ⅲ活性增高为异常,活性减低无临床意义B.AT-Ⅲ活性减低为异常,增高无临床意义C.AT-Ⅲ活性增高或减低,均可导致出血D.AT-Ⅲ活性增高可导致出血,减低可导致血栓形成E.AT-Ⅲ活性减低可导致出血,增高可导致血栓形成9.毛细血管抵抗力减低不见于A.血小板减少症B.再生障碍性贫血C.血友病D.血小板功能异常E.VW病10.出血时间延长不见于A.VW病B.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C.口服阿司匹林、潘生丁D.海洋性贫血E.血小板无力症B型题(11~26)A.血小板减少、BT延长、束臂试验阳性、PAIgG增高B.血小板正常、BT延长、束臂试验阳性、其他检查正常C.APTT延长、PT正常、其他正常D.APTT延长、PT延长、其他正常E.APTT正常、PT延长题11~1511.VitK缺乏症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内源性凝血因子缺陷14.血管性假血友病血小板功能异常15.因子Ⅶ缺乏症EA.纤维蛋白肽A测定B.骨髓细胞学检查C.抗血小板抗体PAlgG检测D.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及纠正试验E.血小板粘附及聚集功能测定题16~1916.血小板无力症、VW病17.甲、乙、丙型血友病18.有利于急性白血病的确诊19.用于DIC的早期诊断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块退缩试验A.正常延长正常B.延长正常不良C.延长延长不良D.延长正常正常E.正常正常正常题20~2320.ITP21.血友病(甲)22.单纯血管性紫癜23.DICA.因子VB.因子XC.因子ⅢD.因子ⅫE.因子Ⅱ题24~2624.内源性凝血系统始动因子25.外源性凝血系统始动因子26.内外源凝血系统共同途径开始于C型题(27~39)A.凝血酶原时间延长B.纤维蛋白原减少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题27~2827.血小板功能障碍28.外源性凝血过程障碍A.纤维蛋白原减少B.凝血酶原时间延长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题29~3029.血小板减少症30.DIC参考答案:1.D 2.B 3.C 4.C 5.C 6.D 7.B 8.D 9.C 10.D 11.D 12.A13.C 14.B 1 5.E16.E 17.D 18.B 19.A20.B 21.A22.E 23.C 24.D 25.C 26.B 27.D 28.A29.D 30.C选择题3A型题(1~13)1.尿液出现Bence-Jones蛋白最常见于A.急性肾小球肾炎B.多发性骨髓瘤C.狼疮性肾炎D.糖尿病型肾病综合征E.肾盂肾炎2.患者常规检验结果为尿糖(++),血糖4mmol/L,由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A.甲状腺功能亢进症B.糖尿病C.肝硬化D.家族性糖尿病E.Cushing综合征3.下列泌尿系统疾病中无管型尿的是A.急性肾小球肾炎B.慢性肾小球肾炎C.肾病综合征D.急性肾盂肾炎E.急性膀胱炎4.尿蛋白定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免疫球蛋白轻链或凝溶蛋白,属于下列哪种蛋白尿特点A.混合性蛋白尿B.溢出性蛋白尿C.组织性蛋白尿D.肾小球蛋白尿E.偶然性蛋白尿5.关于尿酮体,正确者是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为阴性B.妊娠剧吐为阳性C.重症不能进食为阴性D.急性肾盂肾炎为阳性E.长期绝食为阴性6.正常尿中偶见A.透明管型B.脂肪管型C.颗粒管型D.白细胞管型E.蜡样管型7.下列疾病出现血糖增高伴糖尿,但应除外的情况是A.糖尿病B.急性心肌梗死C.肢端肥大症D.颅脑外伤E.肾病综合征8.出现哪种管型表明肾小球和肾小管有炎症或变性A.透明管型B.颗粒管型C.蜡样管型D.红细胞管型E.白细胞管型9.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可出现A.粗颗粒管型B.红细胞管型C.肾衰竭管型D.脂肪管型E.蜡样管型10.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最常见的管型是A.细颗粒管型B.粗颗粒管型C.脂肪管型D.蜡样管型E.透明管型11.鉴别上或下尿路感染的可靠指标是A.红细胞B.白细胞C.脓细胞D.β-微球蛋白2E.尿蛋白定量12.关于管型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蜡样管型见于慢性肾衰竭患者B.透明管型见于心力衰竭患者C.脂肪管型见于肾病综合征患者D.白细胞管型见于肾盂肾炎患者E.红细胞管型见于膀胱炎患者13.白细胞管型最常见于A.急性肾盂肾炎B.急性肾小球肾炎C.慢性肾炎D.输尿管结石E.膀胱炎B型题(14~32)A.肉眼血尿B.镜下血尿C.酱油色尿D.深黄色振荡后泡沫不易消失E.乳糜尿题14~1714.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15.胆石症所致的黄疸16.急性病毒性肝炎17.每升尿内含血量超过1ml为A.大量蛋白尿B.尿酮体阳性C.尿本周蛋白阳性D.乳糜尿E.血中尿酸增高题18~2118.肾病综合征19.多发性骨髓瘤20.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1.丝虫病A.尿中蛋白以白蛋白为主-微球蛋白为主B.尿蛋白以β2C.尿蛋白以γ球蛋白为主D.尿中出现本周蛋白E.尿中出现大量蛋白尿题22~2422.肾小球性蛋白尿23.肾小管性蛋白尿24.多发性骨髓瘤A.透明管型B.蜡样管型C.颗粒管型D.白细胞管型E.上皮细胞管型题25~2725.正常人尿中偶见26.慢性尿毒症时尿中特征性所见27.活动性肾盂肾炎时尿中常见A.淡黄色尿B.淡红色尿C.酱油样尿D.深黄色尿E.乳白色尿题28~3228.急性溶血时可出现29.丝虫病患者可出现30.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出现31.梗阻性黄疸患者可出现32.正常人尿液为参考答案:1.B 2.D 3.E 4.B 5.B 6.A7.E 8.B 9.B 10.C 11.D 12.E 13.A 14.C 15.D 16.D 17A18.A19.C 20.B 21.D 22.A23.B 24.D 25.A 26.B 27.D 28.C 29.E 30.B 31.D 32.A。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含答案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下列情况中,不会导致低蛋白血症的是A、大面积烧伤B、严重肝病C、肾病综合症D、妊娠E、严重霍乱正确答案:E2.下列关于病毒性脑膜炎的描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可轻度增高B、显微镜下可找到病原体C、氯化物可轻度降低D、细胞数增加不明显E、糖含量降低正确答案:C3.AFP升高可见于A、生殖腺胚胎肿瘤B、肺癌C、宫颈癌D、前列腺癌E、乳腺癌正确答案:A4.正常前列腺液的颜色是A、淡黄色粘稠液体B、红色稀薄液体C、淡黄色稀薄液体D、无色透明液体E、淡乳色稀薄液体正确答案:E5.关于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的描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明显减少B、细胞计数以淋巴细胞为主C、可找到抗酸杆菌D、外观浑浊E、葡萄糖含量正常正确答案:D6.瑞氏染色图片中靶形红细胞增多常见于A、脾功能亢进B、巨幼细胞性贫血C、地中海贫血D、失血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C7.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骨髓干细胞C、狼疮细胞D、NK细胞E、白细胞正确答案:C8.关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RT-PCR技术(X-pert MTB/RIF)的描述,正确的是A、不能用于肺外结核的快速诊断B、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有的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C、不能早期报告样本中是否有结核杆菌及是否利福平耐药D、不能用于儿童结核病的诊断E、灵敏度及特异性高,可以取代显微镜和培养正确答案:B9.可反映肝脏胶原纤维合成的指标是A、PⅢPB、PHC、CⅣD、LNE、HA正确答案:B10.血小板功能缺陷通常不包括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应用阿司匹林C、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D、ITP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正确答案:A11.血浆D-二聚体定性试验呈阳性的情况,应除外A、DICB、肺梗死C、深静脉血栓D、心肌梗死E、原发性纤溶症正确答案:E12.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的意义,正确的是A、急性化脓性感染时NAP活性减低B、病毒感染时NAP活性增高C、慢粒白血病时NAP活性增高D、类白血病反应时NAP活性减低E、再障时NAP活性增高正确答案:C13.大量无色透明粘性阴道分泌物多见于A、阿米巴性阴道炎B、念球菌性阴道炎C、阴道滴虫感染D、细菌性阴道炎E、卵巢颗粒细胞癌正确答案:E14.在急性肝炎恢复期,最快恢复正常的指标是A、PAB、ALTC、ASTD、TBILE、DBIL正确答案:A15.关于γ-GT 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肝癌时常增高明显B、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常增高明显C、酒精性肝炎时常明显增高D、药物性肝炎时常明显增高E、胆汁淤积时常明显增高正确答案:B16.黑色粪便可见于A、消化不良B、霍乱C、痢疾D、上消化道出血E、婴儿腹泻正确答案:D17.尿液标本冷藏保存的时间最好不超过A、6小时B、4小时C、l0小时D、2小时E、8小时正确答案:A18.前列腺颗粒细胞是A、吞噬了卵磷脂小体的吞噬细胞B、精原细胞C、吞噬细胞D、吞噬了卵磷脂小体的滴虫E、上皮细胞正确答案:A19.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象的特征,不包括A、骨髓增生极度活跃B、粒系原始,幼稚细胞增生C、粒系胞质可见奥氏小体D、粒系外其他系细胞受抑制E、红系增生明显,中幼红为主正确答案:E20.下列关于阴道清洁度检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阴道炎症和生育期妇女卵巢性激素分泌功能的判断指标B、Ⅳ度的标准为:阴道杆菌(+),球菌(++++),上皮细胞(+),脓细胞(白细胞)15~30个/HPC、清洁度Ⅰ度为正常,Ⅱ~Ⅳ度为异常D、Ⅰ度的标准为:阴道杆菌(++++),球菌(-),上皮细胞(++++),脓细胞(白细胞)0~5个/HPE、以阴道杆菌,上皮细胞,白细胞(或脓细胞)和杂菌的多少来分度正确答案:B21.下列符合正常前列腺液的是A、数滴至2ml/次B、无红细胞C、pH 7.3~7.5D、呈稀薄黄色E、无卵磷脂小体正确答案:A2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血片中可见A、幼稚单核细胞B、异型淋巴细胞增多C、正常淋巴细胞增多D、幼稚淋巴细胞E、正常单核细胞增多正确答案:B23.Ca2+是A、II因子B、III因子C、VIII因子D、Ⅶ因子E、Ⅳ因子正确答案:E24.关于阻塞性黄疸,说法错误的是A、CB明显增加B、UCB轻度增加C、尿胆红素阳性D、尿胆原明显增加E、TB明显增加正确答案:D25.可作为观察糖尿病长期控制是否良好的指标是A、FPGB、C-肽C、OGTTD、胰岛素E、糖化血红蛋白正确答案:E26.关于脓毒症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成年人和儿童采血量一样;B、采血部位:肘静脉,采一管血即可;C、只能发热期采血;D、采血前可以使用抗生素;E、疑似细菌性骨髓炎或伤寒时需要在病灶或髂前(后)上棘处抽取骨髓1ml做增菌培养;正确答案:E27.急性肝损害时,下列哪一项指标属于非灵敏指标:A、PAB、ALBC、ASTD、ALT正确答案:B28.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inappropriate when collecting urine for routine bacteriologic culture?A、The container must be sterileB、The midstream void technique must be usedC、The collected sample must be plated within 2 hours unless refrigeratedD、The sample may be held at 2°C--8°C for up to 48 hours prior to plating正确答案:D29.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A、急性阑尾炎B、病毒性肝炎C、化脓性胆囊炎D、急性心肌梗死E、急性胰腺炎正确答案:B30.下列情况中,血心肌肌钙蛋白检测不适宜用于A、微小心肌梗死的诊断B、不稳定性心绞痛病情监测C、监测溶栓治疗效果D、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E、再梗死的监测正确答案:C31.下列哪项不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项目A、手术室空气中菌落数监测B、化学消毒剂效果的监测C、采集患者标本(血、尿)进行分离、培养、鉴定D、采集患者标本(血、尿)进行肝功能和肾功能检查E、紫外线杀菌效果监测正确答案:D32.下列关于CK-MB mass 说法,正确的是A、CK-MB mass 是CK-MB 的一种亚型B、CK-MB mass 是测定CK-MB 蛋白浓度C、CK-MB mass与CK-MB 在心肌损伤中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一致D、CK-MB mass 与CK-MB 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物质E、CK-MB mass 增高程度不能反映梗死的范围正确答案:B33.两条凝血途径并非完全独立而存在交叉,因为A、II因子既能激活V因子,也能激活Ⅶ因子B、III因子既能激活VII因子,也能激活IX因子C、Ⅹ因子能激活Ⅺ因子和Ⅻ因子D、Ⅻ因子既能激活Ⅺ因子,也能激活Ⅶ因子E、II因子既能激活III因子,也能激活Ⅶ因子正确答案:A34.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sts is most likely to be found in healthy people?A、red blood cellB、waxyC、white blood cellD、hyaline正确答案:D35.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A、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期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感染期C、风疹感染期D、百日咳感染期E、猩红热急性期正确答案:E36.某病人近10多年HBsAg持续阳性,ALT时高时低。
实验诊断学习题

病原体检查一.名词解释1、医院感染2、ESBL3、TORCH二、填空1、NCCLS推荐的药物敏感试验的首选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输血前临床常做的传染病检测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SBL常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细菌中检出。
4、检查新型隐球菌,常用的染色方法是__________;检查结核杆菌,常用的染色方法是_____。
5、肝炎病毒标志物主要包括各型肝炎病毒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6、临床称为“大三阳”的乙肝标志物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阳性。
7、机体感染HAV后,可产生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抗体。
8、医院感染定期监测的对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消毒灭菌效果。
9、为防止院内感染,医务人员推荐洗手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一)单选题1、做血液细菌培养时,为提高阳性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多时间段、多部位采集B.寒战初期或发热高峰期后采集C.应用抗生素前采集D.同时做需氧培养和厌氧培养E.采血量一般为培养液的10%左右2、做细菌培养,关于标本采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尿液一般采集中段尿B.婴幼儿可用直肠拭子取粪便C.伤口分泌物从创面表面采集D.痰液清晨漱口后采集E.厌氧培养时,标本采集后置于厌氧培养运送管中3、下列不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是()A. MRSAB. PRPC. MSSA D VRE E ESBLS4、乙肝三系统中,下列哪项标志物具有保护性()A.HBsAbB.HBeAbC.HBcAbD.HBeAgE. HBsAg5、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是()A.尿路感染B.皮肤感染C.胃肠道感染D.下呼吸道感染E..血液感染四、简答题1、微生物标本采集的原则有哪些?2、微生物室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有哪些?答案一、名词解释1.医院感染:又称院内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定义:分类;产生原因。
实验诊断习题-尿液

尿液、体液一般检查1.试带法应用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原理检测: BA.GLUB.PROC.UROD.KETE.BIL2.试带法主要检测的尿蛋白质是: A A.白蛋白B.轻链C.重链D.视黄醇结合蛋白E.微球蛋白3.试带法应用硝基铁氰化钠法检测: D A.GLUB.PROC.UROD.KETE.BIL4.一患者体查肾区有扣击痛,行尿检PRO+++,NIT+++,尿沉渣镜检见红细胞、白细胞增加,可见闪光细胞及移行上皮细胞。
提示该患者最可能是: C A.急性肾小球肾炎B.急性间质性肾炎C.急性肾盂肾炎D.急性膀胱炎E.急性尿道炎5.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反映细菌含量的指标是: DA.GLUB.PROC.BLDD.NITE.WBC6.T-H蛋白来源于 EA.血浆蛋白B.膀胱C.尿道D.前列腺E.肾小管7.尿量增多而比重增高的是 B A.尿崩症B.糖尿病C.慢性肾盂肾炎D.急性肾小球肾炎E.急性肾功能衰竭8.尿试带法反应尿路感染的指示是: C A.GLUB.PROC.NITD.KETE.BIL9.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主要出现 D A.白蛋白B.T-H蛋白C.Ig重链D.Ig轻链E.β球蛋白10.可在女性尿液中出现但无明显意义的是 DA.白细胞B.脓细胞C.变形红细胞D.鳞状上皮细胞E.肾小管上皮细胞11.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尿中不易见到CA.红细胞B.红细胞管型C.白细胞管型D.肾小管上皮细胞E.上皮细胞管型12.不属于生理性尿液结晶的是 B A.草酸钙B.酪氨酸C.尿酸D.磷酸盐E.马尿酸13、消化道出血粪便检查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A 消化道出血经粪便外观检查就可以查出B 上消化道出血、粪便可呈暗红色或柏油样便C 鲜红色便可为小肠下段出血D 溃疡性结肠炎常为粘液血便E 消化道大量出血时免疫法检测因滞后现象而出现假阴性14、关于血尿的临床意义哪项是错误的CA 肾小球肾炎常见B 肾肿瘤可见C 过敏性紫癜不会出现D 尿道结石可引起血尿E 尿路畸形可引起血尿15、24h尿量少于多少ml时,称少尿:AA 400B 300C 200D 100E.50ml16.做化学法粪隐血试验时,服用下列哪项不会出现假阳性 CA. 肉类B. 含有动物血的食物C. 维生素cD. 铁剂E.生食蔬菜17.脑脊液若因穿刺损伤引起出血的标本的特点是:AA.第1、2、3管红色逐渐变淡B.第1、2、3管红色逐渐变深C.第1管红色,第2、3管无色D.第1、3管红色,第2管无色E.第1管无色,第2、3管红色18.脑脊液静置24h后,出现薄膜状,常见于: AA.结核性脑膜炎B.病毒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新型隐球菌脑炎E.流行性乙型脑炎19.正常脑脊液中为主的细胞是: A 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脉络丛细胞E.室管膜细胞20.在胸腹水中最常见的癌的类型是: B A.鳞癌B.腺癌C.小细胞未分化癌D.类癌E.移形细胞癌21.正常脑脊液蛋白电泳含量最高的是:EA.α1球蛋白B.α2球蛋白C.β球蛋白D.γ球蛋白E.白蛋白22.漏出液中的LD与血清LD的比值常:AA.<0.6B.<0.5C.<0.4D.<0.3E.<0.123.漏出液中蛋白质与血清蛋白质的比值常小于 DA.0.1B.0.2C.0.3D.0.5E.0.624.漏出性胸水常继发于: DA.血胸B.胃穿孔C.胆汁漏出D.充血性心衰E.胸外伤细菌感染25.脑脊液外观如毛玻璃样见于下列何种疾病 BA.化脓性脑膜炎B.结核性脑膜炎C.珠网膜下腔梗阻D.流行性乙型脑炎E.脑脊髓梅毒26.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的特点是DA.外观微混B.蛋白质(+)C.氯化物增高D.葡萄糖明显减低E.中性粒细胞轻度增加27.不会使脑脊液变混浊的病理因素是:DA.红细胞增多B.白细胞增多C.蛋白质浓度增高D.葡萄糖浓度增高E.大量细菌28.符合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腹水检验特点是 EA.漏出性腹水B.细胞总数小于200/μlC.蛋白质含量为20g/LD.乳酸脱氢酶含量为100U/LE.分类时,中性粒细胞为45% 29.胸水细胞分类计数时,淋巴细胞数达到65%,最常见的疾病是: B A.细菌性肺炎B.结核病C.肺梗死D.气胸E.创伤30.鉴别乳糜性和假性乳糜性胸水的项目为: CA.细胞总数B.胆固醇含量C.甘油三酯含量D.淀粉酶含量E.白蛋白梯度。
实验诊断习题

实验诊断试卷一、选择题:【A型题】1.中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量为:A.>90g/LB. 90g/L~60g/LC.60g/L~30g/LD. <60g/LE. <30g/L2.下列哪项属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A.缺铁性贫血B.溶血性贫血C.急性失血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3.网织红细胞减少最常见于: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失血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4.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A. 急性溶血B. 急性中毒C.急性感染D.大面积烧伤E.恶性肿瘤5.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白细胞总数减少:A.尿毒症B.急性中毒C.化脓性感染D.伤寒E.急性心肌梗死6.对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最有诊断意义的是:A.Coombs试验B.酸溶血试验C.冷溶血试验D.蔗糖溶血试验E.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7.急性失血时血象最早的变化是:A.血小板减少B.血红蛋白减少C.白细胞升高D.白细胞减少E.血小板减少增高8.出血时间延长见于:A.妊高征B.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血友病D.应用肝素E.维生素K缺乏9.检查外源性凝血功能的试验是:A.BTB.CTC.PTD.APTTE.CRT10.网织红细胞增多最常见于:A.巨幼细胞性贫血B.未治疗的缺铁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淋巴瘤E.再生障碍性贫血11.以血红蛋白为标准判断成年女性贫血的血红蛋白含量应低于:A.100 g/LB.110g/LC.105 g/LD. 120 g/LE.130 g/L12.通常作为判断贫血治疗效果和治疗性试验的指标是:A.RBCB.HbC.RetD.HctE.ESR13.MCH是指:A.平均红细胞体积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E.红细胞压积14.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变异的指标为:A.MCVB.MPVC.RDWD.HCTE.ESR15.下列哪种成分增高可导致血沉增快:A.白细胞B.白蛋白C.球蛋白D.网织红细胞E.血小板16.某患者血液检查结果为:MCV 76fl ,MCH 24pg,MCHC290g/L,应属于:A.大细胞性贫血B.正常细胞性贫血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正常人17.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最多见于:A.急性白血病B.失血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8.周围血涂片中出现幼红细胞最可能是:A.脾功能亢进B.溶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淋巴瘤19.下列哪项检查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最有意义:A.血红蛋白减少B.血清铁减少C.总铁结合力增高D.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E.骨髓可染铁,内外铁减少20.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最主要的区别是:A.贫血程度B.出血程度C.病程长短D.骨髓白血病细胞所处的阶段E.周围血白细胞的数目多少21.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多于:A.1000mlB.1500mlC.2000mlD.2500mlE.3000ml22.镜下血尿是指尿中红细胞数:A.>2个/HPB.>3个/HPC.>4个/HPD.>5个/HPE.>7个/HP23.正常尿液中偶见:A.透明管型B.脂肪管型C.颗粒管型D.白细胞管型E.腊样管型24.正常人尿比重为A.1.010B.1.015~1.025C.1.020D.1.015E.1.025~1.03525.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小于A.100mlB.400mlC.600mlD.800mlE.1000ml26.血红蛋白尿易见于A.血友病B.膀胱炎C. 肾盂肾炎D.蚕豆病E.缺铁性贫血27.病人尿中出现哪种管型,首先考虑急性肾盂肾炎A.白细胞管型B.蜡样管型C.脂肪管型D.上皮细胞管型E.红细胞管型28.尿液碱度增高见于A.糖尿病B.膀胱炎C.白血病D.痛风E.服用氯化铵29.尿中本-周蛋白阳性主要见于:A.肾盂肾炎B.淋巴肉瘤C.肾小管中毒D. 溶血性贫血E.多发性骨髓瘤30.血糖浓度应超过下列何值时,尿糖定性试验为阳性:A. 6.88 mmol/LB. 7.88 mmol/LC.8.88 mmol/LD. 9.88mmol/LE. 10.88 mmol/L31.哪种管型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价值最大:A.蜡样管型B.红细胞管型C.透明管型D.颗粒管型E.白细胞管型32.能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是A.内生肌酐清除率B.血尿素氮C.血肌酐D.尿液浓缩-稀释功能E.酚红排泄试验33.诊断泌尿系统疾病首选的检查项目是A.内生肌酐清除率B.血尿素氮C.尿浓缩稀释试验D.血清肌酐E.尿常规检查34.慢性肾炎患者检测结果:Ccr为39mL/min、Cr为210μmol/L、BUN为10 mmol/L,肾功能状态为:A.肾功能正常B.肾功能衰竭代偿期C.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D.尿毒症前期E.尿毒症期35.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常见于:A. 钩虫病B.细菌性痢疾C.流行性出血热D.胃癌E. 消化性溃疡36.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大便性状为:A. 米泔水样便B. 柏油样便C. 脓血便D. 鲜血便E.果酱样便37.脑脊液呈毛玻璃样混浊见于:A.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B流行性乙型脑炎C.病毒性脑膜炎 D. 化脓性脑膜炎 E. 结核性脑膜炎38.脑脊液中葡萄糖显著减少最常见于A.化脓性脑膜炎B.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病毒性脑膜炎D.流行性乙型脑炎E.结核性脑膜炎39.脑脊液静置12~24小时后在液面上形成纤细的薄膜,是下列哪种疾病的特征:A.化脓性脑膜炎B.结核性脑膜炎C.流行性乙型脑炎D.脑膜白血病E.病毒性脑膜炎40.符合渗出液的是:A.淡黄色透明B.比重小于1.018C.放置后自凝D.粘蛋白定性试验(—)E.细胞数低于500×106/L41.腹腔内渗出液常见于:A.肾病综合征B.肝硬化C.重度营养不良D.肝癌E.慢性心力衰竭42.胸腔积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最高的疾病是:A.结核性胸膜炎B.化脓性胸膜炎C.癌性胸腔积液D.心力衰竭E.肝硬化43.血清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多最主要见于:A.肝硬化B.急性肝炎C.慢性胃炎D.肾病综合征E.急性胆囊炎44.下列哪项检查对肝硬化诊断最有意义:A.碱性磷酸酶B.转氨酶C.甲胎蛋白D.胆红素E.白/球蛋白45.正常人A/G比值为:A.1~1.3:1B.1~1.5:1C. 1.5~2.0:1D.1.5~2.5:1E.1.8~2.0:146.白蛋白减少到下列哪一数值时易产生腹水:A.15g/L以下B.20g/L以下C.25g/L以下D.30g/L以下E.35g/L以下47.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值是:A.1.0~1.5μmmol/LB.3.4~17.1μmmol/LC. 1.7~2.1μmmol/LD.2.0~2.5μmmol/LE.2.1~17.1μmmol/L48.完全性梗阻性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一般达到:A.<85μmmol/LB.17~171μmol/LC. 171~265μmmol/LD.200~340μmmol/L E.>340μmmol/L49.酒精性肝病,哪种酶升高最明显:A.ALTB.ASTC.ALPD.LDHE.MAO50.急性病毒性肝炎首选检测的酶为:A.ALTB.ASTC.ALPD.LDHE.MAO51.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的是:A.LDHB.γ-GTC.ALPD.AFPE.MAO52.下列哪种酶在心肌细胞含量最高:A. ALTB.ASTC.ALPD.γ-GTE.LDH53.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最常见于:A.溶血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胆汁淤积性性黄疸D.急性肝炎E.慢性肝炎54.HBsAg (+) , HBeAg (+),说明此病人:A.无传染性B.具有免疫力C.病情比较稳定D.乙型肝炎恢复期E.具有传染性55.下列哪项情况说明乙肝患者病情已恢复:A. HBsAg (+)B.抗-HBs(+)C. HBeAg (+)D.抗- HBe(+)E.抗-HBc(+)56.血清钠增高可见于:A.大面积烧伤B.胃肠减压C.大量放腹水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E. 酮症酸中毒57.血清钾增高可见于:A.严重腹泻B.代谢性碱中毒C.急性肾功能衰竭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E.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58.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下列哪项诊断最有意义:A.TT4升高B.TT3升高C.FT4升高D.TSH升高E.FT3升高59.补体C3减低见于A. 急性肾炎B. 慢性肾炎C. 急性炎症D. 恶性肿瘤E. 传染病早期60.患者女性,34岁,发热三天,血液检查结果:红细胞4.2×15 12/L,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40×109/L,中性粒细胞杆状核7%,分叶核82%,淋巴细胞11%,血小板130×109/L。
实验诊断学:实诊选择题(部分答案)

实验诊断石榴姐选择题【A型题】1.病理性贫血不包括:()A. 缺铁性贫血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 妊娠中、后期贫血E. 巨幼细胞性贫血2.患者,女性,血红蛋白65g/L MCV 110fl MCH 35pg该患者属于下列哪一种贫血()A.再生障碍性贫血B.肾性贫血C. 巨幼细胞性贫血D. 溶血性贫血E. 缺铁性贫血3.下列哪种情况网织红细胞不会增高()A.溶血性贫血B.急性失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治疗后D.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后E.再生障碍性贫血4.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 心肌梗死C. 大面积烧伤D. 恶性肿瘤和白血病E. 系统性红斑狼疮5.嗜酸粒细胞减少见于()A.伤寒、副伤寒B.寄生虫感染C.过敏性疾病D.皮肤疾病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下列各项不符合严重感染的是()A.白细胞总数常增加B.中性粒细胞核左移C.淋巴细胞相对减少D.嗜酸粒细胞常增加E.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性改变7.病理性单核细胞增多见于()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感染性心内膜炎C.再生障碍性贫血D.淋巴细胞白血病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8.反映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有意义的指标是()A.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B.血红蛋白减少C.红细胞减少D.网织红细胞增加E.外周血白细胞增加9.核右移见于()A.骨髓造血功能减退B.急性、慢性白血病C.类白血病反应D.败血病E.肺炎双球菌性肺炎10.红细胞比容减少见于()A.大面积烧伤B.再生障碍性贫血C.严重腹泻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慢性心肺疾患11.棒状小体(Auer小体)见于()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E .严重感染12.血小板减少出现于下列哪种疾病()A .急性失血B .脾功能亢进C .脾切除术后D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E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13.下列不能做骨髓穿刺的疾病是()A .各种类型白血病B .再生障碍性贫血C .血友病D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 淋巴瘤14.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值减低最可能见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B.化脓性感染C.类白血病反应D.急性白血病E.溶血性贫血15.骨髓涂片中正常人原始巨核细胞为()A.5~10%B.0~5%C.10~20%D.75%E.7~35%16.过氧化酶染色可用于鉴别()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17.硷性磷酸酶活性及积分减低可能的疾病是()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类白血病反应E.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18.束臂试验阳性见于()A.血友病B.过敏性紫癜C.严重肝病D.维生素K缺乏E.肝素样物质增多19.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哪项正确()A.凝血时间延长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C.血块退缩不良D.凝血酶原时间延长E.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20.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不见于()A.严重肝病B.维生素K缺乏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血友病E.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型题】A、中性粒细胞核左移B、中性粒细胞核右移C、异型淋巴细D、D?hle小体E、Auer小体1.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称为()2.5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增多称为()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可见()4.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见()5.严重感染时的中性粒细胞中可见()【X型题】1. 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数增多主要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叶性肺炎B、心肌梗死C、脾破裂D、尿毒症E、病毒性肝炎2.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见于()A、恶性肿瘤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C、结核病活动期D、慢性肾炎E、系统性红斑狼疮3. 下列哪些疾病可见出血时间延长()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C、服用阿斯匹林D、血友病E、严重肝病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下列哪些为正确的()A、 APTT时间延长B、 PT延长C、束臂试验阳性D、血块退缩不良E、BT延长5. 对于溶血性贫血,下列哪些是对的()A、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B、间接胆红素及尿胆原增加C、游离血红蛋白增多D、血浆结合珠蛋白降低E、骨髓幼红细胞增多结合珠蛋白是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能与血浆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必考题及答案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必考题及答案实验诊断学★1.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的临床意义有哪些?答:1.相对性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慢性肾上线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抗进危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绝对性增多按发病元婴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后者称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是血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多所致.包括红细胞生成素代偿性增加和红细胞生成素非偿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红细胞增多症为主的骨髓增殖性疾病.2.简述红细胞染色反应的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答:①,低色素性:红细胞染色过浅,中央苍白区扩大,提示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②.高色素性:红细胞着色深,中央淡染区消失,其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③.嗜多色性:红细胞呈淡灰蓝或紫灰色,是一种刚脱核的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红细胞稍大,正常人外周血中占.其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旺盛.见于慢性贫血.3.简述红细胞中常见的异常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答:①.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内含有细小嗜碱性点状物质,是核糖体聚集而成.②.染色质小体:是核的残余物,此小体多见于溶血性贫血.③卡-波环:成熟红细胞内出现一条很细的淡紫色线状体呈环形或”8”字形,曾认为是核膜的残余物.④有核红细胞:正常成人有核红细胞均存在于骨髓之中,外周血涂片中除在新生儿科见到有核红细胞外,成人如出现有何红细胞,均属病理现象.★4.病理性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是什么?答:1.急性感染 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红细胞破坏.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骨髓增值性疾病及恶性肿瘤.5.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答:1.感染2.血液系统疾病.3.物理,化学因素损伤.4.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5.自身免疫性疾病.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答:1.过敏性疾病2.寄生虫病3.皮肤病4血液病5某些恶性肿瘤6某些传染病7.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答:1,过敏性疾病2.血液病3.恶性肿瘤4.其他如糖尿病,8.病理性淋巴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答: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移植排斥反应★9.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有哪些?答: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10MPV的临床意义是什么?答:代表单个血小板的平均容积.增加多见于血小板破坏增加而骨髓代偿功能良好者,造血功能抑制解除后,MPV增加时造血功能恢复的主要表现.减低多见于:骨髓造血功能不良,血小板生成减少.有半数白血病患者MPV减低,MPV随血小板数而持续下降,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标志之一.★12.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原因?答:1.血浆中的各种蛋白的比率改变2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红细胞减少时血沉加快.球形红细胞增多.血沉减慢.答: 1.各种炎症性疾病:风湿热,结核病时,因纤维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增加,血沉明显加快.2.组织损伤及坏死:如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沉增快,而心绞痛时则无改变.3.恶性肿瘤:增长迅速的恶性肿瘤血沉增快,可能与肿瘤细胞分泌糖蛋白,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性感染或贫血等因素有关.4.各种原因导致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时,血沉均可增快.15..试述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检测的临床意义。
实验诊断学模拟练习题+答案

实验诊断学模拟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以下各项中导致血小板粘附功能异常的情况是A、巨大血小板综合征B、再生障碍性贫血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ITP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正确答案:B2、关于脓毒症血培养标本的采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只能发热期采血;B、疑似细菌性骨髓炎或伤寒时需要在病灶或髂前(后)上棘处抽取骨髓1ml做增菌培养;C、采血前可以使用抗生素;D、采血部位:肘静脉,采一管血即可;E、成年人和儿童采血量一样;正确答案:B3、下列关于免疫球蛋白的描述,正确的是A、IgM增高与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有关B、以上都对C、IgA增高与IgA骨髓瘤有关D、IgE增高与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关E、IgG增高与多发性骨髓瘤有关正确答案:B4、浆膜腔渗出液中主要含下列哪种特殊蛋白质A、黏蛋白B、白蛋白C、球蛋白D、血红蛋白E、总蛋白正确答案:A5、脓细胞实质上是A、中性粒细胞B、肾小管上皮细胞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E、红细胞正确答案:A6、Which type of casts signals the presence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A、Blood castsB、Waxy castsC、Fine granular castsD、Fatty casts正确答案:B7、成人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A、600m1B、1500m1C、2000m1D、2500mlE、1000m1正确答案:D8、不符合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特点的是A、葡萄糖含量正常B、氯化物含量正常C、不出现凝固现象D、蛋白质明显减少E、外观透明或微浑正确答案:D9、正常精液排出体外1h之内PR+NP级精子比例应A、40%以上B、70%以下C、80%以下D、60%以上E、50%以上正确答案:A10、下列标本中,临床上最常用的是A、血清C、脑脊液D、腹水E、大便正确答案:A11、分析中的质量控制,不包括A、室内质量控制B、数据处理C、分析测定D、室间质量控制E、标本处理正确答案:B12、骨髓像表现为“核幼浆老”的贫血是: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急性失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B13、在正常人A/G比值为A、1.5~2.5/1B、1.8~2.5/1C、1.5~2.0/1D、1~1.5/1E、1~1.2/1正确答案:A14、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镜下所见为A、红细胞满视野B、白细胞大于10/HP,卵磷脂小体增加C、白细胞大于10/HP,卵磷脂小体减少D、白细胞小于10/HP,卵磷脂小体减少E、白细胞小于10/HP,卵磷脂小体增加正确答案:C15、关于精液酸碱度的描述,正确的是B、弱碱性C、偏强碱性D、与血液相同E、弱酸性正确答案:B16、中性粒细胞增多,不包括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髓性白血病C、尿毒症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正确答案:A17、男性,28岁,低热,咳嗽,皮肤斑丘疹2个月,有异常性生活史,进行免疫检查,最可能的异常是A、C3、C4轻度降低B、血清IgG、IgA增高C、选择性T细胞缺乏,CD4/CD8比值下降D、EAC花环值正常E、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减弱或消失正确答案:C18、在严重肝病出现原发性纤溶时常检测出A、FDP阳性, D-D阳性B、FDP阳性, D-D阴性C、FDP阴性, D-D阳性D、TT阳性, D-D阳性E、TT阳性, FDP阴性正确答案:B19、血清中密度最大的脂蛋白是A、IDLB、HDLC、CMD、LDLE、VLDL正确答案:B20、网织红细胞增加最明显的是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B、急性溶血C、缺铁性贫血D、钩虫病E、急性失血正确答案:B21、Prior to reporting a red blood cell cast, it is important to observe:A、free-floating RBCsB、hyaline castsC、granular castsD、increased white blood cells正确答案:A22、血清蛋白质电泳后出现M蛋白区带,可能位于A、β与γ区带之间B、A与α1区带之间C、α2与β区带之间D、A区带之前E、α1与α2区带之间正确答案:A23、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来自A、边缘池B、分裂池C、成熟池D、循环池E、贮存池正确答案:D24、血尿不会出现于A、肾小球肾炎B、肾肿瘤C、血友病D、尿路结石E、过敏性紫癜正确答案:C25、A 2-year-old child had a positive urine ketone. This would most likely be caused by:A、anemiaB、hypoglycemiaC、biliary tract obstructionD、vomiting正确答案:D26、下列指标中,其在血管外液中的浓度作为各种膜屏障完整性判断的良好指标是A、γ-GB、cTnC、MbD、PAE、A正确答案:E27、下列关于CK-MB mass 描述,正确的是A、CK-MB mass 增高程度不能反映梗死的范围B、CK-MB mass 是测定CK-MB 蛋白浓度C、CK-MB mass 与CK-MB 是两种完全不相同的物质D、CK-MB mass与CK-MB的活性E、CK-MB mass 是CK-MB 的一种亚型正确答案:B28、管型的基质主要是A、α1球蛋白B、核蛋白C、粘蛋白D、α2球蛋白E、T-H蛋白正确答案:E29、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活动期血清中补体含量A、明显增加B、增加不明显C、减少不明显D、正常E、显著减少正确答案:E30、漏出液的细胞计数多低于A、100×106/LB、300×106/LC、400×106/LD、500×106/LE、200×106/L正确答案:A31、血小板不减少的疾病是A、再生障碍性贫血B、DICC、急性大出血D、脾功能亢进E、急性白血病正确答案:C32、肌红蛋白的最主要临床价值在于A、特异性诊断心肌梗死B、用于诊断肌肉损伤C、阴性排除心肌梗死D、用于诊断肾脏衰竭E、评估心肌损伤的大小正确答案:C33、下列标本中,临床上最常用的是A、腹水B、骨髓C、脑脊液D、粪便E、血液正确答案:E34、关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 抗体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指标B、特异性不如RFC、以IgG型为主的抗体D、可鉴别侵蚀性、非侵蚀性类风湿性关节炎E、阳性者通常出现或易发展为严重的关节骨质破坏正确答案:B35、对于心衰的实验室诊断,以下哪项叙述是错误的:A、BNP或NT-proBNP在舒张期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价值仍不明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诊断学复习题第一章概论名词解释:1实验诊断:是指医生的医嘱通过临床实验室分析所得到的信息为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预后评价所用的医学临床活动。
2血液学检验: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3个体化诊断: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4床边检测(POCT):床边检测是指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医学检验。
5参考值:是指对抽样的个体进行某项目检测所得的值;6参考范围:所有抽样组测得值的平均值加减2个标准差即为参考范围。
问答题:1 实验诊断包括哪几方面?答:包括实验室前、实验室和实验室后3个部分。
1.实验室前包括医生对患者的分析、化验项目的选择和组合、与上级医生的商讨、医嘱的制定、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传输。
2.临床实验室以诊、防、治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学、生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学的分析。
并提出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咨询性服务。
3.实验室后包括系统性的审核、规范格式和解释、授权发布、结果的报告与传递和检验样品的储存。
通过上述过程得到的实验室数据和信息与临床资料结合进行综合分析。
实验诊断是诊断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2试述实验诊断学的内容答:实验诊断学的内容包括如下:1.血液学检验血液和造血组织的原发性血液病以及非造血细胞疾病所致的血液学变化的检查。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验;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溶血的检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
2.体液与排泄物检验对尿、粪和各种体液以及胃液、脑脊液、胆汁等排泄物、分泌液的常规检验。
3.生化学检验对组成机体的生理成分、代谢功能、重要脏器的生化功能、毒物分析及药物浓度监测等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包括糖、脂肪、蛋白质及其代谢产物和衍生物的检验;血液和体液中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检验;血气和酸碱平衡的检验;临床酶学检验;激素和内分泌功能的检验;药物和毒物浓度检测等。
4.免疫学检验免疫功能检查、临床血清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等的临床免疫学检测检验。
5.病原学检验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病原体检查、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检查、性传播性疾病的病原体检查,细菌耐药性检查等。
有关临床遗传学检查、临床脱落细胞学检查等未包括在本篇范围内。
3 血液学检验有哪些方面?答: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成动力学、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等的检验;止血功能、血栓栓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检验;溶血的检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等。
4 实验诊断学的应用范围有哪些?答:1.为临床医疗工作服务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分析病情、观察疗效、判断预后等提供科学依据。
2.为开展预防工作提供依据进行防病调查,能早期发现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源以及损害人体的各种致病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控制疾病传播提供重要资料。
3.进行社会普查可了解社会群体的卫生状况和健康水平,及时发现潜在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为制定卫生条例,提高防病治病的主动性,保护环境卫生,规划保健机构设置等提供依据。
4.开展健康咨询通过临床基础检验,为社会群体提供健康咨询,以保证健康,减少疾病,建立正确的生活规律,延长寿命。
还可以开展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提供实验依据。
5个体化诊断:被检个体的基因背景及病理生理状态的综合分析的结果应用于该个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上,这种诊断称为个体化诊断。
6床边检测(POCT):床边检测是指在病人医疗现场进行的医学检验。
5 影响检测因素主要有哪些方面答:1.分析前影响因素生理因素与生活状态、标本的采集与处理、项目的选择与医嘱等;包括人种、民族、性别、年龄、月经周期和妊娠、精神状态、采血时间等生理因素,以及运动、体位、进食、吸烟、饮酒和咖啡等生活因素的影响。
还可受到居住条件、居住地区和海拔高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另外药物的体内作用对检验结果也有影响。
2.分析中影响因素标本的质量与处理、仪器与试剂、人员的技能与学识、操作技术与方法、质控物与标准品、安全性与成本等。
3.分析后影响因素检测记录、结果书写、计算机的输入、与临床的沟通等。
6试述血液标本的种类:答:①全血用于对血细胞成分的检查;②血清用于大部分临床生化检查和免疫学检查;③血浆适用于部分临床生化检查,凝血因子测定和游离血红蛋白测定等必须采用血浆标本。
7 采血部位包括哪几种?答:1.毛细血管采血:主要用于床边项目和急诊项目。
成人常在指端、婴幼儿可用拇指或足根、烧伤患者可选择皮肤完整处采血。
采血部位应无炎症或水肿,采血时穿刺深度要适当,切忌用力挤压,防止不客观结果的出现。
2.静脉采血:需血量较多时采用。
通常多在肘部静脉、腕部静脉或手背静脉,婴幼儿在颈部外静脉采血。
3空腹采血:是指在禁食8h后空腹采取的标本,一般是在晨起早餐前采血,常用于临床生化检查。
8 空腹采血有哪些优点?答:其优点是可避免饮食成分和白天生理活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同时因每次均在固定时间采血也便于对照比较。
第二章血液一般检验名词解释:1粒红比值: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之比。
2血细胞比容(HCT):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
3血沉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率;4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是测定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氯化钠溶血的抵抗力,即红细胞的渗透脆性。
5贫血:是指在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或)血细胞比容(Hct)低于参考值低限。
6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时所引起的一组贫血。
7血小板减少:PC低于100×109/L称为血小板减少。
8类白血病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
9粒细胞缺乏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10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
11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
12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低于正常值(成人为4×109/L)称白细胞减少。
13白细胞增多:白细胞总数高于正常值(成人为10×109/L)称白细胞增多14红细胞及血红蛋增多: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量高于参考值高限。
15再生障碍性贫血(AA):简称再障,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骨髓造血干细胞减少和(或)功能异常,导致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减少的一组综合征。
16血型系统: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系称之。
17血型: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某些血浆蛋白在个体之间均具有抗原成分的差异,受独立的遗传基因控制。
问答题:1骨髓增生度可划分为哪几个等级?正常人属于哪一级?答:骨髓增生度可分为5级:①骨髓增生极度活跃;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③骨髓增生明显活跃;④骨髓增生活跃;⑤骨髓增生减低;⑥骨髓增生极度减低。
正常人见于第3级。
2粒红比值增高有何意义?答:(1)由粒细胞系统增多引起,如急性化脓性感染、类白血病反应、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2)红细胞系统明显减少,见于幼红细胞增生受抑,如单纯红细胞再障。
3粒红比值减少有何意义?答:(1)由幼红细胞增多引起,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2)粒细胞明显减少,见于粒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等。
3粒红比值正常有何意义?答:(1)正常骨髓象;(2)粒系和红系二系细胞平行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3)病变未累及粒、红两系时,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癌等。
5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特点?答:呈全血细胞减少。
①红细胞、血红蛋白显著减少,两者平行性下降,呈正常细胞色素性贫血。
②网织红细胞明显减少,绝对值<0.5×109/L,甚至为0。
③白细胞明显减少,多数病例为(1.0~2.0)×109/L;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多在60%以上,有时可高达90%以上。
外周血中一般不出现幼稚细胞。
④血小板明显减少,常<20×109/L,严重病例常<10×109/L。
6. 缺铁性贫血的血象主要有哪些表现?答:①红细胞、血红蛋白均减少,以血红蛋白减少更为明显。
②轻度贫血时成熟红细胞的形态无明显异常。
中度以上贫血才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特征,红细胞体积减小,淡染,中央苍白区扩大。
严重贫血时红细胞中央苍白区明显扩大而呈环状,并可见嗜多色性红细胞及点彩红细胞增多。
3.网织红细胞轻度增多或正常。
答:严重贫血时,白细胞和血小板可轻度减少。
7.骨髓中血细胞发育规律是什么?答:骨髓中血细胞发育规律为:1)细胞体积:随着血细胞发育成熟,胞体由大变小;2)细胞质:①量:由少量逐渐增多;②颜色:由深蓝变浅染;③颗粒:从无颗粒到有颗粒,颗粒从非特异性到特异性。
3)细胞核:①大小:由大变小,由规则变为不规则;②染色质:由细致疏松逐渐变为粗糙,致密;③核仁:由有到无;④核膜:由不明显变为明显。
4)细胞核/细胞质比值:由大变小8外周血涂片,经染色后观察其形态,白细胞可分为哪五型?答:白细胞可分为下列5种类型,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9列表说明健康成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参考值。
答:健康人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参考值人群参考值血红蛋白红细胞数成年男性 120~160g/L 4.0~5.5×1012/L成年女性 110~150 g/L 3.5~5.0×1012/L新生儿 170~200 g/L 6.0~7.0×1012/L10 列表说明用标准血清及标准红细胞鉴定ABO 血型结果 答:用标准血清及标准红细胞鉴定ABO 血型结果 11 中性粒细胞重度核左移常见于哪些疾病?答: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
白血病和类白血病反应,也可出现核极度左移现象。
12 试述网织红细胞的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答:参考值:百分数0.005~0.015;绝对数(24~84)×109/L 。
临床意义:①网织红细胞增多 表示骨髓红细胞系增生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及某些贫血病人治疗后,如补充铁或维生素B 12及叶酸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