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林嫂人物分析教学资料
人物形象分析之一祥林嫂是一个安分勤劳勤快善良坚强的农村

评价方式:综合评定等级,给予奖励 1、个人自评 2、小组自评 3、小组互评 4、指导老师评价
人物形象分析之二 一个眼睛,别样眼神,充分展示了祥林嫂从善良 做人,勤快耐劳,到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从坚忍 顽强,到麻木迟钝,只求死后平安的悲苦命运的 轨迹。它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不幸,鲜明地表现 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 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一步步逼到绝境的 过程,我们也就见微知著,从她的眼神变化中看 到了旧制度一口一口地吞噬善良的劳动妇女,从 而更加清醒认识到封建礼教人吃人的罪恶本质。
活动任务三: 结合自己的表演体会,回顾从“读”到 “排”到“演”的过程,谈谈你对戏剧文学及表 演的认识,并写下来。
活动思路:
1、总结经验。表演后,根据自己的表演心得 及时总结反思,总结表演过程中成功与失败之 处,做好记录,准备交流。 2、交流感受。召开小组研讨会,与同学交流 自己的演出感受,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思考或想 法,进一步加深对剧本、表演和活动组织的认 识。 3、写作。梳理表演和讨论心得,认真阅读材 料中提供的导演手记、演员表演感受,结合自 己对戏剧文学及表演的认识,想一想可以从哪 些角度来写,列出写作提纲再写作。
活动过程
活动任务一: 到剧院或者从电视上欣赏一部戏剧,欣赏后, 查找关于该剧人物形象的相关资料,进一步理解剧 中人物形象,再说说剧中演员是如何表现人物的性 格特点的。
祥林嫂优秀教学设计集合3篇

祥林嫂优秀教学设计集合3篇祥林嫂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挖掘本文的主题,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主问题,围绕主问题,思考讨论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进而挖掘主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能提高学生尊重他人、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精神素养。
教学重点:认识祥林嫂的悲剧形象,探究作品的主题。
文本比较长,给学生阅读分析带来一定困难。
教学过程:导入语:现代作家丁玲说:“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那么,祥林嫂为什么非死不可呢?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呢?这节课,我们来深入探讨祥林嫂的悲剧根源和本文的主题。
1、(出示主问题)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是谁把祥林嫂一步步推向了深渊?2、围绕主问题,设计几个小问题,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1)从祥林嫂的外部生存环境入手,分析悲剧的外因。
思考她身边有哪些人?把他们分类,他们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命运中起了怎样的作用?(2)从祥林嫂的内心环境入手,分析悲剧的内因。
阅读“祥林嫂再嫁”一段,思考她闹得“真出格”,说明了什么?她的追求是什么?她为什么追求那样的生活?她有着怎样的道德观?她的内心世界与她的遭遇之间的矛盾,给她造成的影响是什么?3、学生思考,讨论。
4、学生发表讨论的结果,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师中肯评价,引导发言。
外因:鲁四老爷四婶剥削者政权剥削、鄙视祥林嫂。
祥林嫂的婆婆、小叔子、夫家大伯族权卖出祥林嫂,逼迫她赶走她,直接改变了祥林嫂的命运。
鲁镇人鲁四老爷家短工等普通群众夫权鄙视、奚落、嘲笑祥林嫂。
柳妈神权给祥林嫂沉重的精神负担。
内因:祥林嫂(1)祥林嫂闹得越出格,说明封建思想对她毒害越深,她追求贞节的好女人形象;但封建制度却使她被逼再嫁,使她不能维护好女人形象;这对矛盾,使她产生强烈的负罪感,给她造成沉重的精神负担,使她欲生不能。
祥林嫂人物形象

祥林嫂人物形象祥林嫂是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一个著名角色,她是林冲的妻子,也是众多伙伴中的独特存在。
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她是一个顽强坚韧、机智勇敢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是一个贤良淑德、善良温暖的妻子之象。
祥林嫂形象的塑造不仅仅在书中展示了她的智慧和胆识,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首先,祥林嫂被描绘为一个机智勇敢的女性。
故事中,祥林嫂丈夫林冲被官府追捕,她不仅能够冷静地应对紧急情况,还能立即作出明智的决策。
她为了保护丈夫,利用她聪明才智和敢于冒险的精神,将林冲从官府的追捕中解救出来。
这种勇敢和机智的行动展示了祥林嫂的非凡才智和果敢的个性,给予了女性读者勇气和自信,告诉大家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勇往直前,不惧挑战。
其次,祥林嫂也被塑造成一个贤良淑德的女性。
尽管她的丈夫在江湖上名声狼藉,但祥林嫂从不嫌弃他,而是以自己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支持他。
她为了丈夫的安全,不惜亲自踏上押送丈夫的路途,为他分担负重,体现了她对家庭的责任和关爱。
祥林嫂对待丈夫的无私付出和忍耐展示了她的善良和勇敢,成为许多女性的榜样,教会了她们如何包容和扶持家庭中的困难。
最后,祥林嫂也被赋予了一颗温暖和善良的心。
她无私地帮助身边的人,对待别人总是友善和善良。
不仅对待自己的家人充满爱心和关怀,她也经常帮助落难的人并提供援助和安慰。
这样的温暖和善良不仅使她成为一个众人敬仰的好人,也激励人们善待他人、关心社会。
祥林嫂作为《水浒传》中的重要角色,她的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成为了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她的机智勇敢、贤良淑德和善良温暖的人物特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坚守原则、助人为乐、勇于接受挑战的女性形象。
通过学习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我们能够得到启示,即在生活中要勇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关心他人,以及在困难面前坚持信仰。
这些品质将会引领我们成功地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并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简析《祝福》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考试
简析《 祝 福》 中祥 林嫂 的人 物形 象
罗 利
( 贵 州 省遵 义 习水 县 马 临工 业 经 济 区中学 贵 州 遵 义 5 6 3 0 0 0 )
中 图分 类 号 : G 6 3 3 . 3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5 9 6 2 ( 2 0 1 3 ) 0 3 -0 1 6 7 —0 1
祥 林嫂 是生 活 在 封 建 主 义 残 酷 统 治 的 社 会 里 , 她 的 一 生
经 历 过 亡夫 改 嫁 、 再亡夫 又失子 的大不幸 , 正面地 描写 它 , 是
然, 旧社 会 里 这 种 劳 动 人 民 之 间 的践 踏 、 迫害 , 其 根 源 在 于 剥
可 以 表 现祥 林 嫂 的 悲 惨 命 运 的 , 不 少 反 映 被 压 迫 妇 女 苦 难 的 作品 , 都 通 过这 种 描 写 来 换 取 读 者 的 同情 。但 试 翻《 祝福 》 , 我 们却发现: 对 于这 类 大 不 幸 事件 , 作 者 竟 出人 意 料 地 把 它 放 到 幕后 去 , 并 未写 祥 林 嫂 失 去 了 丈 夫 和 儿 子 的 场 面 , 也 未 写 她 当 时 的 深悲 大 恸 。为 什么 这 样 处 理 呢 ? 因为 在 鲁 迅 看 来 , 改嫁、 亡夫 、 失子 , 是许多文艺作 品一再表 现过 的, 而 中 国 劳 动 妇 女 的深 刻 痛 苦 , 却 并 非 这 些众 所 共 识 的 生 活 变 故 所 能 包 括 , 因 此 必须 剖析 旧社 会 的 本质 , 去 寻 找更 内在 的东 西 来表 现 。 祥林 嫂 是 生 活 在 旧 中 国 的 被 践 踏 、 被迫 害、 被 愚弄、 被 鄙 视 的 勤劳 、 善良、 质朴 、 坚 强 而 又 愚 昧 懦 弱 的 劳 动 妇 女 的 典 型 形 象 。是 封 建 礼 教 和 封 建 迷 信 思 想 的受 害 者 、 牺 牲 品 。祥 林 嫂 首先 是 勤 劳 、 善 良、 质 朴 的 劳 动 妇 女 。她 新 寡 之 后 , 便 逃 到 鲁镇来 , 在 鲁 四老 爷 家 里做 工 , 食 物不论 , 力气 不错 , 比 勤 快 的
祝福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祝福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1. 祝福的课文分析小说的主题是靠人物形象来体现的。
这一课的主人公就是祥林嫂。
我们只有弄清楚祥林嫂的性格和命运,才能懂得《祝福》的主题。
而作为人物形象又是通过故事情节——人和人之间的联系或冲突表现出来的。
那么,祥林嫂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就先来分析一下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由此来把握祥林嫂的形象,领会《祝福》的主题。
1.开端部分:①祥林嫂为什么要到鲁家做工?小说的一开始,祥林嫂就是封建的宗法制度的牺牲品。
因为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迫使她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而丈夫又过早地丧了命。
祥林嫂因此陷入了"嫁而守寡"的悲惨的命运之中。
按理说,"年纪大约二十六七"的祥林嫂是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劳动在农村生活下去的,可是"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于是祥林嫂才被迫逃到鲁四老爷家里。
②祥林嫂是怎样对待使她"嫁而守寡"、"备受虐待"的宗法制度的呢?作者通过祥林嫂在鲁家生活的情况,写出了她的争扎与反抗。
③祥林嫂在鲁家的生活是极其悲惨的:……为什么说她"反满足"?她希望凭借辛勤的劳动来换取起码的生活,寻求一条活路。
这就鲜明地揭示出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性格,以及在生活道路上的争扎。
然而,勤劳、善良的祥林嫂想通过加倍的劳动来摆脱悲惨的命运的愿望,很快破灭了。
她在鲁家做工只三个半月,由于鲁四老爷的支持(P:"既然她的婆婆要她回去……可说呢"),被她婆婆像捆牲口一样?捆了躺在船板上",被抢了回去,封建的族权再次向她伸出了魔掌。
2.发展部分:祥林嫂被迫改嫁到深山野是故事情节的发展。
在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写出了封建宗法制度对祥林嫂的迫害而显示出了这种迫害是很残酷的呢?同一只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手,伸出了两条绳索,捆住了妇女的脖子,朝着相反的方向紧勒,要把劳动妇女置于死地而后快。
解读祥林嫂

解读祥林嫂篇一:祥林嫂人物分析《祝福》之人物描写教案复习检测根据小说结构特点,简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通过故事,能发现什么?导入新课故事情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命运,而我们要想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形象特点,还要依靠各种人物描写。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通过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呈现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最基本的描写方法。
2、把握文中主要的人物形象。
二、方法目标:学习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能力目标:1、能通过各种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2、能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自学检测问:最基本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答: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知识为例寻找工具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征1、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不光指五官、面容,还包括身材、体型、衣着、姿态、精神状态、风度等较明显的外部特征。
提问:课文中对祥林嫂肖像描写主要有三处,同学们读后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比较三处外貌的异同,思考其用意。
完成表格:直观地表达出来。
2、神态描写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本文有几处描写到祥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地控诉。
3、语言描写: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祥林嫂语言描写较多,根据不同场景的不同语言,我们来分析一下祥林嫂的性格特点。
小结:语言描写能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得知,祥林嫂??答:是生活在旧中国的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视的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最基本的几种人物描写的方法,而在这些描写当中,我们一定要写出他个性化的东西,这样,人物形象才够鲜明。
祝福祥林嫂人物分析

初到鲁镇
头上扎着白头 恪守妇道 绳,乌裙,蓝 夹袄,月白背 耐劳本分 心,年纪大约 二十六七,脸 朴素内敛 色青黄,但两 颊却还是红的。 被欺压 …… 被摧残 口角边渐渐的 有了笑影,脸 生命力旺盛 上也白胖了。
态度 “满足”的祥林 四叔:四 嫂 叔皱了皱 鲁四 “活的”
四婶 眉,四婶 老: 已经知道 爷 了他的意 : 思,是在 皱认 讨厌她是 眉同 讨挽 一个寡妇。 厌留 四婶:不 管四叔的 皱眉,将 她留下了。 做 稳 了 奴 隶
态度
鲁四老爷:“不早 不迟,偏偏要在这 鲁 四 短 我 个时候,——这就 四 婶 工 : 可见是一个谬种!”
“死”的祥林 嫂
不 能 活
老 : : 舒 四婶:聚在内室里 爷 无 淡 畅 谈话。 : 情 然 斥 短工:“怎么死 的? 骂 ——还不是穷
死的?”他淡然的 回答。
我:我静听着窗外 似乎瑟瑟作响的雪 花声,一面想,反 而渐渐的舒畅 起来。
再到鲁镇
她仍然头上扎 恪守妇道 着白头绳,乌 裙,蓝夹袄, 耐劳本分 月白背心,脸 朴素内敛 色青黄,只是 两颊上已经消 被欺压 失了血色,顺 着眼,眼角上 被摧残 带些泪痕,眼 精神暗淡 光也没有先前 那样精神了。
“带泪”的祥林 四叔:四叔照例皱过 嫂 眉,暗暗地告诫四婶
说,这种人虽然似乎 鲁 四镇柳 很可怜,但是败坏风 柳妈:“我问你: 斯 婶上妈 俗的 …… 你那时怎么后来竟 老 :人: 依了呢?” 四婶:四婶的口气上, 已颇有些不满了。 “祥林嫂,你实在 : : ……你 不合算。” “祥林嫂,你放着吧! 怜鄙伪 处 想,你将来到阴司 我来摆。” 悯薄善 处 去,那两个死鬼的 不鉴变 提 镇上的人们:音调和 男人还要争,你给 满赏态 先前很不同;也还和 防 了谁好呢?阎罗大 她讲话,但笑容却冷 王只好把你锯开来, 冷的了。 分给他们。我想, 这真是……” 男人听到这里,往往
关于《祥林嫂》教学教案

关于《祥林嫂》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祥林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能够欣赏鲁迅先生的文学才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运用文学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情怀。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文本分析:(1)介绍《祥林嫂》的作者鲁迅及其作品背景。
(2)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探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重点:(1)小说的人物形象分析。
(2)小说中的象征手法解读。
(3)小说的主题思想探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鲁迅先生及《祥林嫂》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情节。
(2)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2)全班交流,分享讨论成果。
4. 主题思想探讨:(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文本,提出自己的观点。
(2)组织课堂辩论,激发学生思考。
5. 创意写作:(1)让学生运用所学文学手法,进行创意写作。
(2)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评价学生的合作探讨和创意写作成果。
2. 文本分析评价:(1)评价学生对小说人物形象、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的理解程度。
(2)评价学生的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
3. 综合评价:结合课堂表现、文本分析和创意写作等方面,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祥林嫂》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鲁迅先生及《祥林嫂》的背景资料、相关论文和评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祥林嫂人物分析
《祝福》之人物描写教案
复习检测
根据小说结构特点,简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通过故事,能发现什么?
导入新课
故事情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命运,而我们要想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形象特点,还要依靠各种人物描写。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通过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呈现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塑造人物形象的最基本的描写方法。
2、把握文中主要的人物形象。
二、方法目标:
学习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能力目标:
1、能通过各种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2、能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自学检测
问:最基本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哪些?
答: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知识为例寻找工具
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1、外貌描写:人物的外貌,不光指五官、面容,还包括身材、体型、衣着、姿态、精神状态、风度等较
明显的外部特征。
提问:课文中对祥林嫂肖像描写主要有三处,同学们读后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比较三处
外貌的异同,思考其用意。
完成表格:
小结:通过这个表格,我们可以发现,祥林嫂的命运、性格、生活境遇都可以通过外貌描写直观地表达出来。
2、神态描写
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本文有几处描写到祥林嫂的眼睛的?从这些描写中你觉得祥林嫂有哪些性格特点?
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描写眼睛,可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形象地反映了祥林嫂是一步步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逼到绝境的,也是对罪恶的封建社会无声地控诉。
3、语言描写: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祥林嫂语言描写较多,根据不同场景的不同语言,我们来分析一下祥林嫂的性格特点。
小结:语言描写能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小结:动作描写能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得知,祥林嫂……
答:是生活在旧中国的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视的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总结: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最基本的几种人物描写的方法,而在这些描写当中,我们一定要写出他个性化的东西,这样,人物形象才够鲜明。
感悟验证拓展提高
找出文中关于鲁四老爷的描写,试析其人物形象。
1、行动描写
表现在祥林嫂被抢走的两件事上:一是把工钱给婆婆,对祥林嫂冷酷无情;二是祥林嫂遭到厄运时,鲁家无动于衷,连祥林嫂走没走、怎么走的都毫不过问,只是午饭了,才想起了淘箩和米,鲁四老爷“踱出门外”“直到河边”发现了淘箩和米和菜,这场虚惊,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在统治阶级眼里,一个劳动妇女的命运还不如一个淘箩、一点米、一株菜,冷酷残忍。
2、语言描写
祥林嫂被抢前:38段;祥林嫂的婆婆来时:41段;“踱到河边”时:46段;祥林嫂被抢时:49段;午饭后,卫婆子又来时:52段;对四婶的暗暗告诫:71段;祥林嫂死后:20段。
一共开了七次口,说了百十来个字,却把他反动、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把他“杀害”祥林嫂的罪行,揭示得淋漓尽致。
师生总结人物形象:
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是一个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他崇拜祖先,思想僵化,反对社会的一切变革,自私,冷漠,。
对祥林嫂他开始只是讨厌她是个寡妇,还能容忍。
后来祥林嫂再嫁回来,鲁四老爷不能容忍,祝福时
不让她沾手,死后还骂她是个“谬种”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是封建礼教的化身。
达标总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如果通过各种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反过来,我们在写作时,要想塑造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也离不开这些描写。
大家一定多找一找,多画一画,多想一想,多写一写,必然在阅读文章时,“火眼金睛”,在写人物时,会“下笔如有神”。
布置作业:
1、巩固作业
①完成课后习题二、三。
②综合运用以上描写方法(至少3种),来写一位班级同学都熟悉的人,不少于300字,让大家读完你的文章后,知道他(她)是谁。
2、预习作业
继续研读课文,思考:到底是谁“谋杀”了祥林嫂?
1.B.(阜:音fù;驯:音xùn;模:音mú)
2.C.(A,头-投;B,密-秘;D,竣-峻)
3.A.(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的相符合。
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①句照应前面一句,应该用“果然”。
宽恕:宽容;饶恕:免于责罚。
“饶恕”的程度比“宽恕”重。
②句中取宽容义,选“宽恕”。
教养:教育培养。
教育:培养的过程或用道理说服人使人依照(规则、指示或要求等)做。
③句选“教养”比“教育”更恰当)
4.C.(A句中前后两句话都是一个人说的,所以“说”的后面应该用逗号。
B句最后一句是对前面分述的几种情况的总结,因此,“大家所知道的就只是这一点”前应该用冒号,以示总结。
D句中的“混世魔王”是特定的称谓,应该加引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