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合集下载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
湖南中医药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一所以中医药学
为特色的综合性高等医科院校,是教育部和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高校。

学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34年创建的湖南省
立中医专科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于1993年获得了本科
授予权,成为一所正式的本科高校。

2000年,学校开始招收
硕士研究生,现已形成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和国际学生教育五级人才培养体系。

湖南中医药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其中既
有业务精湛的医学专家,也有杰出的教学研究人才。

学校设有多个一流学科和研究机构,如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学、基础医学等学科。

同时,学校积极与国内外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和医药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合作,致力于推动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湖南中医药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校拥有一大批先进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

学校还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学术竞赛,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

近年来,学校的研究生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为中医药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湖南中医药大学本着“朴实、严谨、求是、创新”的办
学理念,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成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力量。

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招生简章

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招生简章

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招生简章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招生对象1、具有国家规定学历与学位,能按期毕业和获得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的应届毕业生。

2、已获得学历与学位,且持有有效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录取对象。

3、本科以上学历的研究者、工程师和医师,在研究期间需保留原职位和勤奋投入。

4、已获得学历或学位证书,且在学术科研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者。

二、申请专业1、中医学理论;2、中医诊断学;3、中药学;4、针灸推拿学;5、藏医学;6、蒙医学;7、民族医学;8、中医传统文化;三、报名条件(一)具有志于从事中医学科学研究的工作和学习基础;(二)具有体质健康,身心健康的条件;(三)热爱学习、好学勤学、能够熟练掌握中医学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四)年龄不超过 35 周岁,国家有规定另有特殊要求者除外;四、申请材料1、本科毕业生申请材料:①《湖南中医药大学招生申请表》;(比如统考申请表等)②本科学位证书、在校期间有效教学成绩证明和成绩单;③本人身份证复印件;④“四个一批”考生还应提交复印件;⑤其他推荐认定材料;2、已获得学历与学位、获得学位证书的申请材料:①《湖南中医药大学招生申请表》;②本科学位证书和在校期间有效教学成绩证明和成绩单;③研究生学位证书复印件;④本人身份证复印件;⑤“四个一批”考生还应提交复印件;⑥其他推荐认定材料;五、考试安排1、入学考试内容:①本科毕业生:中医学综合能力测试;②已获得学历与学位,持有有效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的录取对象:中医学理论考试;2、考试时间安排:(一)2020年7月:网上报名;(二)2020年8月:考试时间安排将另行公布;六、录取及报到程序1、录取(一)考试结束后,湖南中医药大学将组织专家组进行综合评审,录取合格者;(二)湖南中医药大学将统一公布名单,成绩在线查询。

2、报到(一)报到时间:报到时间将另行公布;(二)咨询电话:xx-xxxx-xxxx。

湖南中医药大学博、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相关要求

湖南中医药大学博、硕士研究生论文发表相关要求

湖南中医药大学文件校行研字〔2017〕7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博、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为进一步规范学位授予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我校学位与研究生工作教育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我校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在学习期间必须有公开发表的论文。

具体要求如下:一、署名要求(一)发表论文必须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二)研究生必须为第一作者,且导师为通讯作者(综述导师为指导者)。

二、论文数量、级别要求(一)博士研究生1. 学术学位(1)在SCI、EI、ISTP、SSCI同级别外文期刊或本校主办的《Digital Chinese Medicine》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研究相关论文,论文累计影响因子必须≥1.0;(2)在CSCD(含扩展版)或CSSCI(含扩展版)期刊或《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研究相关论文,论文累计影响因子必须≥2.0;(3)医学类博士生满足(1)、(2)其中一个条件即可,若文章为综述则必须发表在(1)条件期刊;(4)方剂学(药学类)和临床中药学博士生不适用以上条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在SCI、EI、ISTP、SSCI同级别外文期刊或本校主办的《Digital Chinese Medicine》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研究相关论文至少1篇,论文累计影响因子≥4.0。

2. 专业学位(1)在SCI、EI、ISTP、SSCI同级别外文期刊或本校主办的《Digital Chinese Medicine》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研究相关论文至少1篇,不限影响因子;(2)在CSCD(含扩展版)或CSSCI(含扩展版)期刊或《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研究相关论文,论文累计影响因子必须≥1.5;(3)无学科特殊要求,满足(1)、(2)其中一个条件即可。

(二)硕士研究生1. 学术学位(1)必须在CSCD(含扩展版)或CSSCI期刊(含扩展版)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或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研究相关论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博士招生专业目

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博士招生专业目

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年博士招生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指导教师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1人文与管理学院(0731-********)1 1005Z8中医管理学01中医事业管理、中医医院管理周良荣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41卫生管理学002中医学院(0731-88458217)13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01仲景杂病证治思想及经方应用研究喻嵘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14伤寒论02经方临床应用研究黄贵华*03温病学理法及其在临床各科的运用研究艾军*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02温病04肝衰竭/重型肝炎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毛德文*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45中医肝脏病学100503中医医史文献01中医各家学说研究戴铭*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03各家学说100504方剂学01方剂的配伍理论及其文献信息研究袁振仪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04方剂学02方剂配伍疗效的微生态学机理研究谭周进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31微生态学100505中医诊断学01目诊数字化研究彭清华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05中医诊断学02心脑血管病中医证候本质与证治规律研究胡志希03心脑血管疾病证治研究与数字中医药周小青胡志希04中医计量诊断与数字中医药研究周小青05数字中医药与中医辨证学研究黄惠勇*06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张秋雁07乙肝与宿主互作分子机制研究曹建中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32分子生物学具有分子生物学或细胞生物学或免疫学基础1005Z2中医亚健康学01中医亚健康体系与理论研究何清湖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17中医亚健康学1005Z3中医药膳学01药食同源与药膳食疗应用研究黄惠勇*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中医药膳学003医学院(0731-********)3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01感染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卢芳国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06病原生物学02中医药防治肿瘤的研究何迎春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26中西医耳鼻咽喉科学03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与中医药防治研究庹勤慧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09药理学004第一中医临床学院(0731-85600712)29100506或105701中医内科学01心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陈新宇刘建和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07中医内科学02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疾病的研究喻嵘03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胡国恒04心血管疾病研究郭志华05中医药防治肝病的研究孙克伟陈斌06常见病症及疑难病症中医辨治规律研究唐农*07慢性肝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韦艾凌*08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与干细胞研究刘柏炎*09中医呼吸病研究范伏元10脑血管病及神经变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周德生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22神经病学100507、105702中医外科学01皮肤性病的中医药防治陈其华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10中医外科学02中医药防治男科疾病的研究03中医药防治男科疾病及男性不育症的研究周青100508、105703中医骨伤科学01骨关节与脊柱脊髓损伤的修复与重建邵先舫*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12中医骨伤科学02骨与关节创伤修复卢敏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13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03骨关节病及骨关节亚健康学郭艳幸*100509、105704中医妇科学01妇产科内分泌疾病的防治雷磊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③3342中医妇科学100510、105705中医儿科学01小儿肺系疾病王孟清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③3335中医儿科学100602、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01中西医结合防治眼底病、青光眼和眼表疾病的研究彭清华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25中西医结合眼科学02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曹建雄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21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03小儿科肺系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王孟清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37中西医结合儿科学04口腔黏膜病防治、口腔种植与修复谭劲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46口腔科学05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张月娟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36中西医结合护理学100511、105706中医五官科学01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理研究秦裕辉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25中西医结合眼科学100512、105707针灸推拿学01经脉—脏腑相关研究章薇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18针灸学02针灸治疗脑病机理与临床研究1005Z6临床中药学01临床药理及治疗学研究戴冰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47临床药物治疗学005第二中医临床学院(0731-********)6 100506、105701中医内科学01消化疾病、老年病的研究朱莹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07中医内科学100507、105702中医外科学01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中医药防治杨志波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10中医外科学报考前从事皮肤性病工作02皮肤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朱明芳03肛肠疾病的防治研究何永恒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34中医肛肠病学04皮肤病学中医药防治艾滋病方向王军文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10中医外科学100508、105703中医骨伤科学01筋伤及骨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熊辉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12中医骨伤科学006针灸推拿学院(0731-********)5 100512针灸推拿学01针灸推拿临床应用及机理研究阳仁达李江山岳增辉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18针灸学02刺法灸法与经穴特异性的研究常小荣岳增辉03经脉-脏腑相关规律与机制研究常小荣阳仁达张泓04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机理与临床研究张泓05现代康复生物力学理论对推拿疗法的技能及机理研究李江山06艾灸防治疾病作用机理研究田岳凤*07针灸治病的机理研究杨孝芳*007中西医结合学院(0731-88458257)8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01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方法和规律研究葛金文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08中西医结合内科学02中药方剂配伍原理及作用机制研究邓常青03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郑熙隆*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09药理学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01心脑血管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邓常青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08中西医结合内科学02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临床与基础的研究邓奕辉03脑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葛金文04肿瘤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田雪飞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21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05中西医治疗男性病临床与实验研究何清湖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24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工作2年以上在职生06妇产科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雷磊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15中西医妇产科学07慢性肝病的基础及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吕文良*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08中西医结合内科学08中西医结合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梁健*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23消化病学09创面修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唐乾利*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11中西医结合外科学10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商洪才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08中西医结合内科学010药学院(0731-********)10 100800中药学01中药制剂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研究夏新华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29中药药剂学02中药药理学陈乃宏*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27中药药理学03中药资源功能成分开发与利用曾建国*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28中药资源04中药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李顺祥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30中药化学05中药及天然产物的活性成分研究周日宝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28中药资源06中药制剂与评价贺福元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29中药药剂学07中药超分子与定量药理学贺福元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27中药药理学08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王炜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16天然药物化学09天然产物生物合成占纪勋*10中药资源与新剂型肖小河*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28中药资源11中药及复方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研究裴刚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30中药化学12中药及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及关键制备技术刘向前13中药品质评价及有效成分研究与开发利用周小江1005Z6临床中药学01中药有效物质与机理研究廖端芳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27中药药理学02中药、民族药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顾健*011管理与信息工程学院(0731-********)11005Z4中医药信息学01大数据与计算中医学晏峻峰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40信息科学原理012中医药研究院(0731-********)3100506、105701中医内科学01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柏正平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07中医内科学100602、105709中西医结合临床01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蒋益兰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③3321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100800中药学01中药资源、制剂及其质量标准研究张水寒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29中药药剂学013科技创新中心(0731-********)3 100800中药学01中药创新药物与中药药理学相结合研究王宇红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27中药药理学02中药抗炎免疫药理学蔡雄03心血管药理学廖端芳①1101英语②2201中医基础理论或2204病理生理学或2205中药学③3309药理学注:1.带*为外聘博导。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学科
本次招收的研究生学科分为中医药学类、基础医学类和临床医学类三大类,具体以学校公布的招生简章信息为准。

二、招生要求
1、毕业生: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备相应的学科基础。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和已取得外国学历者均可申请。

2、政治条件:拥护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响应国家号召,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行。

三、报名材料
1、填写《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报名表》;
2、提供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关于对外建设高校毕业生须提交毕业证明原件);
3、其他要求:须提供国家规定有效证件。

四、报名时间及方式
1、报名时间:2020年3月--6月
2、报名方式:线上报名及报名门户网站(湖南中医药大学招生管理中心官方网站)
五、考试时间
2020年7月,具体考试时间请参照学校官方网站给出的考试通知。

六、录取
1、经学校招生部门审核,录取成功的考生将按照考试成绩发布录取结果;
2、学校将把录取结果统一通知考生。

以上就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的内容,以供考生们参考。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1. 招生专业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专业为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藏药学、医药卫生管理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方向)、康复医学等7个专业。

2. 招生计划本次招生计划包括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500人左右,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50人左右。

3. 报名条件(1)中国公民;(2)身体健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3)具有相应的学历和学位,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应具有本科学历或相应的学位,报考博士研究生的应具有硕士学位或相应的学位。

4. 报名时间具体报名时间以湖南中医药大学招生网站公告为准,通常在每年的11月份开始,报名时间为一个月左右。

5. 报名方式报名方式为网上报名,考生需登陆湖南中医药大学招生网站进行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相关证件照片。

考生所填写的信息需真实有效,如果发现有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将取消其考试资格。

6. 考试科目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的科目依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有所不同,一般包括以下科目:政治理论、英语、专业综合知识、综合素质面试等。

7. 考试方式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的方式主要是笔试,其中综合素质面试为机考或者人脸识别,具体以招生简章为准。

8. 公布拟录取名单考试结束后,湖南中医药大学将会公布拟录取名单,具体时间以招生简章为准。

考生可在官网查询拟录取名单,如有疑问可与招生办联系。

9. 注意事项(1)考生需仔细阅读招生简章,熟知招生信息,按要求报名和参加考试;(2)考生所填写的信息需真实有效,一经发现有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将取消其考试资格;(3)考试期间,考生需服从考试管理人员的管理及监督,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工具或参加任何形式的作弊行为;(4)湖南中医药大学拥有最终解释权。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
湖南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的省属重点大学,
其考研招生简章是每年考研的学生必备的参考资料。

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涵盖了考研的基本信息,包括
考研的基本条件、考研的科目、考研的时间安排、考研的报名方式、考研的复试等等。

考研的基本条件是指考生必须具备的学历
和学位,考研的科目是指考生需要参加的考试科目,考研的时间
安排是指考试的时间安排,考研的报名方式是指考生如何报名参
加考试,考研的复试是指考生参加考试后的复试等等。

此外,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还涵盖了考研的奖励政策,包括考研的奖学金、考研的免试免考、考研的优惠政策等等。

考研的奖学金是指考生可以获得的奖学金,考研的免试免考是指
考生可以免除参加考试的要求,考研的优惠政策是指考生可以享
受的优惠政策等等。

总之,湖南中医药大学考研招生简章是考研学生必备的参考
资料,它涵盖了考研的基本信息、考研的奖励政策等等,可以为
考生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校简介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校简介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校简介湖南中医药大学简介湖南中医药大学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省会长沙市,创办于1934年,时名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60年改办为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南中医学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

学校现有含浦、东塘2个校区,占地面积1271亩,校舍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

学校设有21个本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五个学科门类,有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办学层次。

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351人,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1459人。

近3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5.10%,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下设14个学院、2个部、10个研究所、8个中心、1个图书馆、12所附属医院、2个校办合资企业。

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

图书馆藏书110余万册,其中古籍2万余册。

有实验动物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4个。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9个。

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现有专任教师700余人,其中具有正、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08人。

有博士生导师75人、硕士生导师348人。

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3人,国家级、省级名医、名师54人。

近些年来,学校共承担“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900余项,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6项,开发中药新药51个,科技成果转让41项,其中蔡光先教授主持的“中药超微粉体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8门,建设省研究生教育与培养创新基地3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复试分数线的划定:根据报考类别和初试成绩情况分别划定单科成绩基 本分数线,三门单科成绩均符合要求的考生,分学科按招生计划一定的比例划 定复试分数线。
4.复试内容:主要包括对考生学术水平考查、外国语能力测试、材料评 价、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体格检查。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阶段还须加试 (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具体加试科目由各学科自行命题并组
3.报名材料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考 生本人签名一定要签,考生单位签署报考意见一栏必须按要求填写,未填写 者,视为资格审查不合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予报考);应届生由所在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签
章,往届生无工作单位的由档案所在部门或本人承诺,并提供报名前半年的社 保缴纳证明。
普通招考、申请-考核和优秀人才攻博三种。 五、报考条件
(一)以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1.中医学或中西医结合或中药学博士学术学位(专业代码前四位为“1005 或 1006 或 1008”)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 好,遵纪守法; (2)已获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 2020 年 8 月 31 日前 取得硕士学位)、以同等学力申请并获得硕士学位者;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有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及以上的专家推荐; (5)现役军人考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2)两份专家推荐书(需加盖专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 (3)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国外 获得硕士学位者需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证书复印 件); (4)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须加盖学校公章) (5)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应届生不需要提供学位论文,须提供开题报告或 代表自己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复印件)。 (6)报考中医博士专业学位者(专业代码为 1057 开头),需提供《医师 资格证》复印件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复印件(专业名称与申请专业 一致)或主治及以上职称证明;硕士为专业学位的应届生仅需提供《医师资格 证》。 (7)在职人员需提交《关于确认学习时间的证明》(从研究生院网站下载 中心栏内下载,须加盖单位公章)。 (8)报考“优秀人才攻博”者还须提供对应的职称证明、发表文章复印 件、获奖证书复印件、科研立项批文等。 特别提醒: 请确保个人信息和报考信息准确无误,并牢记注册号、密码、以及报名 号。 1.网上报名录入信息时必须认真填写你具有的所有信息(不得为空)。仔 细校对身份证号码;涉及本科毕业、学士学位、硕士毕业、硕士学位的单位名 称、证书编号、毕业或授予学位年月必须认真填写,并与毕业证、学位证、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完全一致;应届生未获得学历学位者填 “无”。 2.涉及硕博连读生、全日制应届硕士生填写的学号必须与学生证上一致。 否则会影响报名和录取。 3.涉及报考院系所、报考专业(注意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的专业代码的 区别)、报考类别、导师、研究方向、考试科目一经选定提交不得申请修改。
9.优秀人才攻博者要求单科成绩符合我校规定的录取基本分数线。 10.导师每年招生总数原则上不得超过 2 人。 九、体检时间及地点 体检时间:复试期间即可进行体检或拟录取名单公布一周内完成体检。 体检地点: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健康管理科 十、修业年限、学费和奖助学金 (一)修业年限 非定向类别博士研究生学制为 3 年,学习年限不超过 6 年;定向类别博士 研究生学制为 4 年,学习年限不超过 6 年。 (二)招生类别 1.非定向就业:须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进行全脱产学习。录取的在职考 生,须辞去原单位工作(提供离职证明材料)。 2.定向就业:定向就业的博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 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人事档案、工资等关系不转入我校。 (三)学费标准:
(三)优秀人才攻博的基本条件 1.符合我校博士研究生报考条件。 2.应届生:申请者须通过 CET-4(或≥425 分);且中药或中西医结合类专业 至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 SCI、SSCI、EI 文章 1 篇(IF≥2.0,IF 以论文发表日期为准);中医学专业博士者至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与本专业相 关的 SCI、SSCI、EI 文章 1 篇或 medline、CSCD 2 篇及以上学术论文(如为并 列作者,只认第一位)。 3.优秀业务骨干,申请者须为本校及直属附属医院教学科研临床一线工作 者,且同时具有硕士学历和学位,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初级职称者,作为项目主持人有在研的 1 个及以上国家级纵向科研项 目。 (2)中级职称者,作为项目主持人有在研的 1 个及以上国家国家级纵向科 研项目;同时近 3 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与本专业相关的 SCI、SSCI、EI 文章 累计 IF≥3.0(中西医结合、中药、药学类专业申请者)或 medline、CSCD 2 篇及以上学术论文(仅限中医类专业);或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省部级 一等奖(前 7 名)、二等奖(前 5 名)、三等奖(前 2 名),厅局级一等奖 (前 2 名)、二等奖(第 1 名)。 (3)副高及以上职称者,须作为项目主持人有在研国家级纵向科研项目 (不含青年基金),同时近 3 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SCI、SSCI、EI 发表 过 3 篇及以上学术论文(中西医结合、中药、药学类专业申请者)或 medline、CSCD 3 篇及以上学术论文(中医类专业申请者)或科研成果获得国
考生在网上报名时请注意专业代码为 1057 开头,不要误报学位类别。 (二)以申请—考核制方式攻读博士生的基本条件 详见《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 年招收“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实施办法》 1.申请者仅限应届生,研究生期间所有课程成绩合格(不含补考),且在 录取当年 8 月 31 日前须获得所在学校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2.申请者须符合我校普通招考中规定的所有报考条件,申请专业与所学专 业应相同或者相近。 3.申请者须填报“非定向”博士研究生,全脱产在校学习,报到时需将个 人全部人事档案和组织关系转入我校;且个人档案及组织关系一经转入,未毕 业均不得再转出。 4.英语水平须达到以下条件之一: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计划 我校 2020 年计划在 15 个学科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 100 人左右
(含申请—考核方式攻博),最终人数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 识,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 门人才。 三、学位类别
家级奖励(前 10 名),省部级一等奖(前 5 名)、二等奖(前 3 名)、三等奖 (第 1 名),厅局级一等奖(第 1 名)。
六、报名程序 (一)报名方式 所有考生必须在网上报名,网上缴费。 (三)网上报名 1.“申请—考核”制详见《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 年招收“申请考核制” 博士研究生实施办法》 2.其他类别考生报名时间:2019 年 11 月 15 日—2019 年 12 月 15 日,全天 受理。 3.报名要求: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 (/bsbm),先行注册,注册成功后进入报名系统,按照 网上说明和网上报名步骤填写提交相关信息,同时上传照片和身份证复印件。 4.申请优秀人才攻博者请在专项计划中选择“特需人才专项”。 (三)网上缴费 1.报名费标准:350 元/人。 2.支付方式:2019 年 12 月 15 日 23:00 前网上支付报名费。(支付费用后 一律不退还) 2020 年博士报名全部采用网上缴纳报名费,不接受现场缴费,逾期不交报 名材料及报名费的考生,网报信息视为无效信息,其报名数据不予保留。 (四)现场确认 1.现场确认时间: 12 月 26 日-28 日(9:30-11:30;14:00-16:30) 2.现场确认地点: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含浦校区研究生院 202 室)
1 TOEFL 成绩 100 分以上(IBT)或 250 分以上(CBT); 2 GRE 成绩 1300 分以上,新 GRE 成绩 325 分以上; 3 WSK(PETS 5)考试合格; 4 IELTS≥6.0; 5 国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合格; 6 CET-6 通过(或≥426 分); 7 在相应的英语国家或地区获得过学位。 8 以第一作者身份(如为共同第一作者,只认第一位)在 SCI 期刊上发 表过高水平的专业学术论文(英文)。
5.申请者专业基础扎实,对科学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 意识,已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申请中药学或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者近 3 年(即 2017 年 9 月以后)应以第一作者(如为并列作者,只认第一位)发表过报考学科 相关的 SCI 专业学术论文 2 篇或累计 IF≥3.0 或在影响因子≥1.0 的 CSCD 期刊 上发表专业论文 2 篇;申请中医学专业博士者至少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与本专 业相关的 SCI(含《数字中医药》英文版)、SSCI、EI 论文 1 篇或 medline、 CSCD(含《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论文 2 篇或科技核心期刊论文 3 篇。
(6)报考定向类别的考生须经考生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后报 考,并提交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脱产半年学习的证明;
(7)报考我校中医学(含中西医结合)临床各专业考生必须具备对应专业医 学研究生教育背景(不接受跨一级学科或专业门类者报考)。
2.中医博士专业学位(专业代码前四位为“1057”) 除需符合以上“学术学位”中所列条件外,必须同时具备: (1)已获得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2)报考专业与硕士攻读专业一致或相近。 (3)硕士为学术学位的,必须从事临床工作,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合格证,或具有主治(含主治)以上职称。
4.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博士研究生报名信息简表》。应届生其单位 签署报考意见一栏由所在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签章;非应届报考非定向者单位人 事部门必须签署以下内容:同意其全日制脱产攻读博士,同意其档案及工资关 系调入湖南中医药大学;无工作单位报考非定向者须本人承诺并提供报名前半 年的社保缴纳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