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 PPT课件
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20180110

职业学校学什么?
职业学校的 内容包括:
大约2/3是职业有关的内容
大约1/3是普通的教育内容
培训内容在“学习领域”的 框架里以“行动导向”教学法 予以传授
2019/6/26
33
2019/6/26
一般教育内容 专业如:
社会学 经济学 外语 宗教
34
学习状况跟踪
•每周进展状况(学习地点,学习情况,等等)
大约 70 – 80%
2019/6/26
25
职业咨询
2019/6/26
企业对学生的选择
职业及企业的要求
求职者的素质
资格
通过以下方式来认定
证书
面试
测验
试用期
26
培训企业
2019/6/26
培训合同
由行会的批准与登记
培训合同
1 xxxxx xxxxx 2 xxx.xxxxxx 3 xxxxxx xxxx
体内容和相应的时间做了划分)
考试要求
2019/6/26
30
企业学什么?
基础学习阶段(机电专业)
以传统的机械基础知识为主; 涉及车床,铣床,磨床,刨床 等设备的使用;
2019/6/26
31
专业学习阶段(机电专业)
前期跟班学习,后期顶岗作业; 在燃气场站等基层单位学习。
2019/6/26
32
实训规章 考试要求
培训合同
企业
(内训师)
学生
协调
+
在车间和实验室 学习与职业有关理论和实 践专业知识 + 普教课程
教学计划
义务职业教育
学校
(教师)
合作
2019/6/26
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78页PPT

END
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国外典型的职业教育模式ppt课件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 的基本概念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设计
工作过程:广义的工作过程指的是旨在实现确 定目标的生产和服务活动的顺序。狭义的工作 过程则是指向物质产品生产的。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 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工作过程的意义在于,“一个职业之所以能够 成为一个职业,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工作过程, 即在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 的历史发展方面有它自身的独到之处。
结为一个职业群,一个职业群对应一个“专业”, 即德国所谓的“培训职业”。
(2)培养目标的确定与基本构成
社会能力 基本发展能力
从业能力
方法能力 学会学习 学会工作
基本发展能力
专业能力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基本生存能力
双元制课程开发
培训职业的名称: 信息技术营销人员
培训期限:三年
培训内容:
1.培训企业
2.业务流程
有关学习方法的提示
1.提示问题:提示答案 2.提示问题:工作计划 3.与实训教师进行专业性会谈 4.必要时得到培训师的建议 5.检查单 6.与实训教师进行性会谈
5.”双元制“教学评价
双元制实行教考分离,严格考试制度,考试的 核心是考核学生自主能力,从而以考试促进学 生主动地学习,真正实现“学习是学会的而不 是教会的”。
学习情境:组成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结构要素,是课程方案在职业 学校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化。换句话说,学习情境要在职业的工作任 务和行动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目标表述和学习内容,进 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构成在学习领域框架内“小型”主题学 习单元。
学习领域课程方 案的主要内容
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总体结构:
教师与师傅结合 学生与学徒身份结合 作品与产品结合
德国双元制

二、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双元制(也称双轨制或二元制)是德国实行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
德国有80%的年轻人是通过接受过双元制教育而走上工作岗位的。
双元制是同时在两个地点(学校和企业),进行教学而得名的。
学员一般每周在企业里接受3—4天的实践教育,在职业学校里接受1—2天的理论教育。
职业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
所以,整个职业教育中,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元制的主体,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
双元制的作用是给学生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打基础性质的。
将来他们无论从事那一个层次的职业,都必须以经过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为必要条件。
(一)理论教育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的学生,绝对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因为,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除了在学校接受最实用的理论知识外,其余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他们在企业接触到的是目前使用的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的,从而减少了学习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快速进入工作岗位。
(二)普通教育和职业培训相结合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
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
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三)政府出资和企业的广泛参与相结合德国约有48万个企业有培训资质,它们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
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德国双元制 PPT课件

参考资料:李晓军,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2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04 课程编制以基础面宽为基点
课程编制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编排两个方面,双元制课程内容的选择培训使学生获 得宽广的知识技能面,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以及再就业能力强而 转岗快。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03 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
“双元制”理论课程的设计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并确定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 阶梯式课程结构。
横向上围绕着职业活动综合为专业理论、专业制图、专业计算三门课程,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 有理论,知识面广、深浅适合、综合性强,纵向上所有课程又分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专长 培训三个层次呈阶梯式逐渐上升。“双元制”实践课程的设计更加以职业活动为中心,实践课 程的编排与选择更加注重直接性的职业经验。
德国双元制
DUAL SYSTEM
By:@Man Ji
目录
CONTENT
闻名遐迩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不仅被誉为上世纪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 的秘密武器,而且也成为本世纪2008年 经济危机后德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坚实平 台。可以说,作为世界装备制造第一强 国的德国,其“双元制”职业教育功不 可没。“实体经济+职业教育”,正是 德国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兜
“关键能力”是指纯粹的专门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 它强调当职业发生变更,或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获得新的职业 技能和知识,包括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等等。
参考资料:李晓军,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德国双元制课程共32页文档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德国双元制课程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德国双元制模式ppt

B
C
D
加强政策支持和保障
政府应加大对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支持力 度,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双元制教 育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保障。
完善合作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完善合作机 制,提高合作效果。
06
双元制教育模式案例分析
案例一:德国某职业学校双元制教育模式实践
背景介绍:德国某职业学校为电子工程专业,与 当地一家知名电子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实 施双元制教育模式。
双重身份
01
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中,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
又是企业的员工。
职业能力培养
02
学生需要接受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双重培训,以具备相应的
职业能力。
遵守规则
03
学生需要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
学生的权益与保障
平等机会
学生享有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不受性别、种族、宗教信仰等
引进历程与现状
1 2
20世纪90年代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开始引起中国教育界的关 注,一些学者和专家开始介绍和推广这种教育 模式。
21世纪初
中国开始尝试在部分地区和领域引入双元制教 育模式,开展了一些试点项目和合作项目。
3
近年来
随着中德合作的深入和中国教育改革的推进, 双元制教育模式在中国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 应用。
虽然中国政府对双元制教育模式给予了一定 的关注和支持,但政策支持和保障体系还不 够完善。
发展前景与展望
加强师资培训和建设
师资队伍建
设。
A 加强试点和经验总结
继续在部分地区和领域开展双元制 教育试点项目,总结经验教训,不
断完善和优化教育模式。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主讲:翟富林
什么是双元制?
简单地说,德国的职业教育不仅仅是由职业学校来完成的,
而是由企业和职业学校两方共同教育和培养,称为双元,即 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支持,以企业培 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 经过在德国下萨克森州BBS6职业学校及部分企业的实地学 习与观摩,了解到双元制是一套系统而高效的职业教育体制。 它的设计既复杂又合理,既相互制约也互相支持。 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中,除了企业和学校双方之外,行会也起 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企业培训的主导和监管。 了解了行会,可以说就大致了解了德国双元制当中的企业培 训机制。 我们的汽车维修行业属于德国的手工业行会。
一、手工业行会
此次的培训大多集中在下萨克森州的汉 诺威地区。汉诺威地区有130个手工业行会, 覆盖了7个区域,17205个企业,106100个企 业职工,受培训人员有9834位,行会主要负 责这些地区与企业相关的工作。
1.手工业行会的工作领域
所有注册的手工业企业必须成为手工业行会的会员,行会对企业的职责 有: 1)代表企业的利益与政府等各方沟通,维护企业的利益。 2)最重要的也是行会主要的工作是招商引资,争取政府更优惠政策,吸引 企业到这边来投资。 3)环保技术创新也是行会关注的工作。 4)对市场发展前景的预期,对企业在地区就业统计,对会员单位进行咨询 服务支持。 5)帮助年青人创业,开办新的公司,提供管理上的咨询,财务支持上的咨 询。 6)国际贸易,如有的企业到中国销售,行会会提供中国法律政策的咨询, 便于开展业务。 7)在法律和公平竞争方面作一些协调服务工作。 8)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培训工作。
3)对职业教育的质量进行控制 以及负责学徒的考试。
手工业行会要对企业培训内容进行管理,同时监控学徒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元制”职06 教学活动以受培训者为主体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职教界开始探索以受培训者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与方法。 “双元制”模式的理论教学由传统的讲授法向启发式、讨论法、小组学习法等转变;实训教学 由传统的四个阶段培训法向项目法、引导性课文法、项目应用法以及学习岛等方法过渡。
参考资料:李晓军,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2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04 课程编制以基础面宽为基点
课程编制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编排两个方面,双元制课程内容的选择培训使学生获 得宽广的知识技能面,从而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以及再就业能力强而 转岗快。
“关键能力”是指纯粹的专门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联系,超出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 它强调当职业发生变更,或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获得新的职业 技能和知识,包括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等等。
参考资料:李晓军,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2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参考资料: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再解读 姜大源
Chapter 1 何为“双元制”职业教育
Chapter 2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何为“双元制”职业教育
1 德国职业教育体系
何为“双元制”职业教育
高级中学(9年)
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学院
高等学校入学资格
高等学校入学资格
技术员培训(2 年)
师傅培训(1-2 年)
若按照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新生计算 ,则 2011年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比例为 56.9% (AAQ-Aus- bildungsanfaenger Quote)。
这种由国家法律约束的正规的职业教育制度,其学习年限依据职业的不同分为 2 年、3 年或 3.5 年三种
企业
联合育人
学校
2 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
参考资料:李晓军,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3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双元课程体系
企业
——实用的专业理论 ——实践的操作技能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职业学校
培训车间
——培训计划 ——培训课程 ——实践训练
企业生产车间
——严肃的生产现场 ——参与生产在生产中学习 ——知识和技能的运用
——普通课程 (德语、宗教、体育) ——专业课程 (理论、制图、计算) ——实践知识 (应用性的工艺技术)
德国双元制采用综合课程的方法把所有的理论课程综合成专业理论、专业制图和专业计算机三 门课,目的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尽可能拓宽专业知识面。
参考资料:李晓军,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2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05 课程实施以双方合作为基础
学校需按照与《职业教育条例》配套的《职业教育框架教育计划》,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 程,传授与职业实践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社会、法律、外语、体育等),以使 学生获得完整的职业行动能力,实现对企业学习必要的系统性补充。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1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
企业 学徒
何为“双元制”职业教育
企业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学习地点,需要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按照全国统一的资格标 准及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基于工作(工作岗位、工作过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资质认定:只有经行业协会按照《联邦职业教育法》的资质标准审查认定后的企业,才能开展“双元制”职 业教育。 这样的企业被称为“教育企业”,具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德国只有20%-25%的企业具有从事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资格。
培训合同 实训教学车间(培训中心)
企业的生产车间 实践培训
培训规章,职业目标培训大纲
合作 受培训者 法律依据 学习地点
内容 培训依据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职业学校 学生
18岁前受教育的权利 学校课堂、实验室
专业理论课及实验课 教学计划、大纲
2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培养流程:
签订合同
企业实习
实习结束
1.企业与学生签订《职业教育合同》, 内容包括学习专业、学习年限 、起止 时间 、学习内容 、试用期 、生活津 贴(涵盖医疗、失业、养老、工伤保 险)等。
2.企业实习:签订合同后,学生 每周3-4天在企业学习,1-2 天 在职业学校学习。在整个学习期 间,由企业给予其生活津贴
3.实习结束:学生学习结束通过行业协会的考试 获得行业协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后,合同即终 止,此时学生可自由选择其最终就业的机构而不 受该企业的约束且无需支付培训费用。
3 双元制职业教育-学校
何为“双元制”职业教育
学校(职业学校)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重要学习地点,必须遵守各州《教育法》和德 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与联邦政府签署的各项框架教育协议
By:@Man Ji
THE END
企业工作(2—3 年)
双元制培训(3—3.5年)
需要说明的是,德国的中学教育 体系为12至13年义务教育,由于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在联 邦制的国家,教育体制的立法权 属于各州,因此在德国,中学教 育的学校形式在各个联邦州的情 况并不完全一样。但职业教育基 本的体系框架如左图所示 兜
实科中学(6年) 小学(4年)
德国双元制
DUAL SYSTEM
By:@Man Ji
目录
CONTENT
闻名遐迩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不仅被誉为上世纪二战后德国经济腾飞 的秘密武器,而且也成为本世纪2008年 经济危机后德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坚实平 台。可以说,作为世界装备制造第一强 国的德国,其“双元制”职业教育功不 可没。“实体经济+职业教育”,正是 德国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素。 兜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03 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
“双元制”理论课程的设计是以职业活动为中心选择课程内容,并确定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 阶梯式课程结构。
横向上围绕着职业活动综合为专业理论、专业制图、专业计算三门课程,覆盖了专业所需的所 有理论,知识面广、深浅适合、综合性强,纵向上所有课程又分为基础培训、专业培训和专长 培训三个层次呈阶梯式逐渐上升。“双元制”实践课程的设计更加以职业活动为中心,实践课 程的编排与选择更加注重直接性的职业经验。
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01 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
为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相对稳定性,体现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德国以“职业分析”为导向, 确定“双元制”的培训职业。
职业分析是指确认、定义、描述职业社会所含任务及作业项目的科学分析过程,通过职业分析, 通常将一个或若干个社会职业归结为一个职业群,一个职业群对应一个专业,即“培训职业”, 这样既可以清楚地了解构成任何一种职业的主要活动内容,明确分辨出该职业的知识与技能, 同时又能够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提供依据。
主要中学(5年) 参考资料:雷正光,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1 德国双元制概述
何为“双元制”职业教育
所谓“双元制”(Dual System),指的是一种私人办的企业作为“一元”,与国家办的学校作为另 “一元”,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
2012 年,根据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德国联邦统计局和德国联邦劳动署的统计,德国第二阶段(即高 中阶段)各类学校(包括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学)总的毕业生中,约 65%的 年轻人选择接受 “双元制”职业教育(REQ-Rechnerische Einmuedungsquote)。
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考试考核以客观要求为标准 07
01 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 02 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体
教学活动以受培训者为主体 06 课程实施以双方合作为基础 05
03 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 04 课程编制以基础面宽为基点
2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参考资料:李晓军,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2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07 考试考核以客观要求为标准
德国双元制是以客观、公正、规范的考试考核体系为保障,为了确保考试的客观性和不 受培训机构影响的独立性,“双元制”职业教育考试与培训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承担, 行业协会专门设有考试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雇主联合会、工会及职业学校教师三方代表 组成。有委员会制定或组织制定考卷、监考及评分。
参考资料:李晓军,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2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
双元制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02 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体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双元制”模式不仅注重基本从业能力——专 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还特别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的训练。
双元制课程实施是真正以双方合作为基础,学校按照各州总体教学计划实施理论课程的教学; 企业按照联邦培训规章在企业中实施实践课程的培训,双方通过教育文化部和自主的形式加以 协调,保证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并以此达到国家对职业人才的总体教育目标。
参考资料:李晓军,德国双元制模式及其发展研究
2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