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975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盛世清北
盛世清北-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考研难度解析

盛世清北-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考研难度解析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英文名 Tsinghua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简称Tsinghua SIGS)是在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由清华大学与深圳市合作共建的公立研究生教育机构,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生院,成为服务社会和引领发展的一流人才培养基地、学科交叉融合的国际创新研究中心,以及产学研合作和国际化办学的典范。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是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基础上建立的。
2001年创建的深圳研究生院在探索高等教育改革、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2014年设立的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在高水平深度国际合作办学方面探索了有益的经验,为国际研究生院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将围绕能源材料、信息科技、医药健康、智慧城市、海洋工程、环境生态和创新管理6+1个主题领域,展开面向地区及产业需求、与企业深度合作的研究生培养,通过教育模式创新,打造新型专业学位项目,吸引全球优秀生源,培养技术领军人才和创新管理人才。
2025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将达到在校生5000人的办学规模,到2030年,全日制在校生最终规模达到8000人。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录取标准、培养要求、学位授予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完全一致。
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由清华大学颁发,入学和毕业院系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一、招生目录盛世清北老师解析:1、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0年首次面向全国招生,其招生专业为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学位10个研究方向,085100建筑学专业学位1个研究方向,085500机械专业学位1个研究方向,085600材料与化学专业学位2个研究方向,085700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2个一坛酒方向,085800能源动力专业学位1个研究方向,085900土木水利专业学位1个研究方向,125300会计专业学位1个研究方向,125604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学位1个研究方向,070300化学1个研究方向,120400公共管理3个研究方向,0831J4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1个研究方向;2、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涉及到的专业考试科目有:972 BIO³生命技术专业基础综合;685 逻辑学;973 医管专业基础综合(含医学基础理论和管理学基础);645 综合化学;930 化学生物学;804 结构力学(含动力学基础);827 电路原理;951 环境科学与工程原理;975 材料物理化学;905 机械设计基础;971互联网+创新设计专业基础综合;822 控制工程基础;828 信号与系统;912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511 建筑设计(6 小时);355 建筑学基础;其中,930、645、973、972、971均给出官方参考书及考试大纲。
2020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963生物医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盛世清北

2020年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963生物医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盛世清北本文由盛世清北查阅整理,专注清华大学考研信息,为备考清华大学考研学子服务。
以下为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963《生物医学基础综合》考研考试大纲:963《生物医学基础综合》考试范围:生物化学:生物大分子组成,代谢,合成,功能等相关生物化学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基础理论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第二节蛋白质的分子结构第三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第四节蛋白质的分类三、核酸的结构与功能第一节核酸的分子组成第二节核酸的分子结构第三节核酸的理化性质四、酶第一节概述第二节酶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第四节酶与医学五、维生素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脂溶性维生素第三节水溶性维生素六、水和无机盐第一节体液第二节水第三节无机盐七、糖代谢第一节物质代谢总论第二节糖分解代谢第三节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第四节糖异生作用第五节血糖及其调节八、生物氧化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呼吸链第三节 ATP的生成与利用第四节胞质中NADH的氧化第五节其他生物氧化体系九、脂类代谢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甘油三酯的代谢第三节磷脂代谢第四节胆固醇代谢第五节血浆脂蛋白代谢十、氨基酸代谢第一节蛋白质的营养作用第二节氨基酸的一般代谢第三节个别氨基酸的代谢十一、核苷酸代谢第一节核苷酸合成代谢第二节核苷酸分解代谢十二、核酸的生物合成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十三、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调控第一节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第二节基因表达调控第三节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十四、细胞信号转导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细胞内信号转导相关分子第三节主要的信号转导途径第四节信号转导与医学十五、基因工程与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第一节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第二节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十六、实验指导实验一血清总蛋白测定(双缩脲法)实验二酶的专一性实验三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实验四血糖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实验五血清总胆固醇测定(胆固醇氧化酶法)实验六血清甘油三酯测定(磷酸甘油氧化酶法)实验七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测定(赖氏比色法)备考清华,需要完整的资料,需要坚定的信念,更需要完善的复习策略,把书本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最后通过目录,就能就能把所有知识脉络延展,相互关联起来,检查是否有知识盲区,这中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一路有盛世清北陪伴你,你的备考不会孤单!。
【清华考研复试辅导班】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考研复试及调剂经验攻略

【清华考研复试辅导班】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考研复试及调剂经验攻略大家好,我是盛世清北胡老师。
2020年考研初试在即,各位备考清华的小伙伴在备考之余,或者初试之后,千万不要闲着,合理利用时间,掌握复试信息,准备考研复试才是成功上上策。
本文将通过分析目标院校成绩查询时间、复试分数线、复试内容、复试时间和地点、资格审查、复试体检、复试调剂、复试名单、复试经验等,帮助考生复试备考时充分掌握到目标院系复试信息,有助于考生根据复试资讯,制定复试计划,掌握复习方法,使考生及早进行有针对性的复试准备,提前熟悉复试流程、复试题型,保证在成绩公布后可以快速进入复试状态,轻松通过考研最后一关。
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简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英文名 Tsinghua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简称Tsinghua SIGS)是在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由清华大学与深圳市合作共建的公立研究生教育机构。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是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基础上拓展建立的。
2001年创建的深圳研究生院在探索高等教育改革、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2014年设立的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在高水平深度国际合作办学方面探索了有益的经验,为国际研究生院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国际研究生院位于大湾区科教创新高地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中部,校园占地面积约50公顷,由大学城西院区(原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区,已建成)、西丽湖院区(原西丽湖度假村及周边区域,规划建设中)和大学城东院区(大学城体育场东侧,规划建设中)组成了”一院三区”的整体空间布局,并共享深圳大学城公共配套设施及生态绿地。
校园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紧邻区域生态核心西丽湖,如玉带般的大沙河从校园蜿蜒而过,以慢行交通为主的城市碧道将各院区相互串联。
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975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盛世清北

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975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盛世清北本文由盛世清北查阅整理,专注清华大学考研信息,为备考清华大学考研学子服务。
以下为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975材料物理化学考研考试大纲:1 热力学常见基本概念1.1 系统、环境与边界1.2 强度性质与广度性质1.3 状态与平衡状态1.4 过程与途径1.5 热平衡与热力学第 0 定律1.6 温度与热力学温度2 气体2.1 理想气体2.2 状态方程2.3 实际气体2.3.1 压缩因子2.3.2 维里方程2.3.3 范德华方程3 热力学第一定律3.1 热量与功3.2 热功等效与内能3.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3.4 功与体积功3.4.1 体积功的计算3.4.2 不可逆与可逆过程3.5 热与热容3.5.1 等容热效应3.5.2 等压热效应与焓3.5.3 热容及简单变温过程热的计算3.6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体中的应用3.6.1 内能和焓的计算通式3.6.2 节流过程与 Joule-Thomson 系数3.6.3 理想气体和范德华气体的内能与焓计算3.6.4 等温、绝热、等容过程方程3.6.5 热力学循环3.7 第一定律对于化学反应的应用——热化学3.7.1 化学反应进度3.7.2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3.7.3 反应热的计算3.7.4 反应热的测量3.7.5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3.7.6 非等温反应系统4 热力学第二定律4.1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4.1.1 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4.1.2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4.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和过程的方向性4.2.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4.2.2 过程方向和限度的描述方法4.3 Carnot 循环和 Carnot 定理4.3.1 Carnot 循环的效率4.3.2 Carnot 定理及其推论4.4 熵与混乱度4.4.1 熵的导出4.4.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Clausius 不等式4.5 熵判据4.5.1 熵增加原理4.5.2 熵的物理意义4.6 熵变的计算4.6.1 简单物理过程的熵变4.6.2 相变过程的熵变4.6.3 混合过程的熵变4.6.4 环境熵变4.7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规定熵4.7.1 Nernst 热定理4.7.2 热力学第三定律4.7.3 规定熵的计算4.7.4 化学反应的熵变5 热力学基本关系式与热力学函数5.1 内能与熵5.2 勒让德变换与热力学函数5.3 平衡与稳定判据5.3.1 Helmholtz 函数及 Helmholtz 函数减少原理5.3.2 Gibbs 函数及 Gibbs 函数减少原理5.3.3 关于判据的总结5.4 各个热力学函数间关系5.4.1 Gibbs 公式5.4.2 对应系数关系式5.4.3 Maxwell 关系式5.4.4 基本关系式的应用5.5 ∆G 及∆A 的计算5.5.1 简单物理变化过程的∆G 和∆A5.5.2 相变过程的∆G 和∆A5.5.3 混合过程的∆G5.5.4 ∆G 随 T 的变化6 溶液热力学6.1 溶液的特点及组成表示法6.1.1 溶液的特点6.1.2 溶液组成的习惯表示方法6.2 偏摩尔量6.2.1 质点数目可变系统的状态描述6.2.2 偏摩尔量6.2.3 偏摩尔集合公式6.2.4 Gibbs-Duhem 公式6.2.5 偏摩尔量的测量6.3 化学势6.3.1 化学势的定义6.3.2 敞开系统的基本关系式和化学势的其他形式6.3.3 化学势决定传质过程的方向和限度6.3.4 化学势与 T 和 p 的关系6.4 气体的化学势6.4.1 理想气体的化学势6.4.2 化学势的统计推导方法6.4.3 实际气体的化学势6.4.4 气体的逸度和逸度系数6.4.5 气体热力学函数的非理想性修正6.5 Raoult 定律和理想溶液6.5.1 Raoult 定律6.5.2 理想溶液及其化学势6.5.3 理想溶液的通性6.6 Henry 定律和理想稀薄溶液6.6.1 Henry 定律6.6.2 理想稀薄溶液及其化学势6.6.3 依数性6.6.4 二元溶液中溶剂和溶质性质的相关性6.7 非理想溶液6.7.1 活度和活度系数6.7.2 非理想溶液的化学势6.7.3 关于化学势、标准态和活度的总结6.7.4 非理想溶液的混合性质和依数性6.7.5 活度的测定与计算6.7.6 超额热力学函数6.8 分配定律7 相平衡7.1 相平衡的必要条件7.1.1 相和相数的确定7.1.2 相平衡的必要条件7.2 相律7.2.1 系统的物种数和组分数7.2.2 自由度和自由度数7.2.3 相律7.3 单组分系统的两相平衡7.3.1 Clapeyron 方程7.3.2 压力对蒸气压的影响7.4 单组分系统的相图7.4.1 水的相图7.4.2 硫的相图7.5 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图及其应用7.5.1 p-x 图(蒸气压-组成图)7.5.2 T-x 图(沸点-组成图)7.5.3 杠杆规则——质量守恒的必然结果7.5.4 分馏原理7.6 二元组分非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图7.6.1 偏差不大7.6.2 偏差很大7.7 部分互溶双液系的液-液相图7.8 完全不互溶的双液系统7.9 二组分系统的固-液相图7.9.1 具有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相图7.9.2 具有稳定化合物的相图7.9.3 具有不稳定化合物的相图7.9.4 形成固溶体的相图7.10 依数性原理7.11 相图的规律性7.11.1 二组分系统相图的总结7.11.2 相图的结构8 化学平衡8.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8.1.1 非平衡系统的热力学性质8.1.2 化学平衡的条件8.1.3 平衡常数的导出8.1.4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8.2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 Gibbs 函数变8.2.1 ∆ r G m 0 的意义8.2.2 ∆ r G m 0 的计算8.2.3 ∆ r G m 0 与 T 的近似线性关系及其应用8.3 关于平衡常数的讨论8.3.1 平衡常数的意义8.3.2 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8.3.3 平衡常数的具体形式8.3.4 求算平衡常数的基本方法8.4 平衡计算举例8.4.1 计算平衡常数8.4.2 计算平衡组成8.5 各种因素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8.5.1 平衡移动问题的共性8.5.2 温度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8.5.3 压力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8.5.4 惰性气体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8.5.5 浓度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9 电化学平衡9.1 库仑定律、电场和电势9.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与 Faraday 定律9.3 可逆电池及可逆电极的一般知识9.4 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量与计算9.5 可逆电极电势9.6 浓差电池及液接电势9.7 电动势法的应用10 表面化学与胶体的基本知识10.1 基本概念10.1.1 表面功和表面能10.1.2 表面张力10.1.3 影响表面张力的主要因素10.2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Young-Laplace 方程10.2.1 Young-Laplace 方程的应用10.2.2 弯曲表面下液体的蒸气压——Kelvin 方程10.2.3 固体颗粒大小对于溶解度的影响10.2.4 固体熔点与颗粒半径的关系10.3 固-液界面10.3.1 液体对固体的润湿作用10.3.2 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铺展10.3.3 毛细现象及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10.4 溶液表面10.4.1 溶液的表面张力与表面吸附现象10.4.2 Gibbs 吸附方程10.5 固体表面10.5.1 固体表面对气体的吸附现象10.5.2 Langmuir 吸附理论10.5.3 BET 吸附理论10.5.4 Freundlich 公式10.5.5 吸附热力学10.5.6 吸附的本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11 化学动力学基础11.1 基本概念11.1.1 化学反应速率11.1.2 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11.1.3 简单反应和复合反应11.2 物质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2.1 速率方程11.2.2 元反应的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11.2.3 反应级数与速率系数11.3 具有简单级数的化学反应11.3.1 一级反应11.3.2 二级反应11.3.3 三级反应和零级反应11.4 反应级数的测定11.4.1 几点说明11.4.2 r=kc A n 型反应级数的测定11.4.3 r=kc A a c B b …型反应级数的测定11.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5.1 经验规则11.5.2 Arrhenius 公式11.6 活化能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6.1 元反应的活化能11.6.2 微观可逆原理及其推论11.6.3 复合反应的活化能11.6.4 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6.5 Arrhenius 公式的修正11.6.6 活化能的求取11.7 元反应速率理论11.7.1 碰撞理论11.7.2 势能面和反应坐标简介11.7.3 过渡状态理论11.7.4 两个速率理论与 Arrhenius 公式的比较11.8 反应机理11.8.1 对峙反应11.8.2 平行反应11.8.3 连续反应11.8.4 链反应11.8.5 稳态假设与平衡假设11.8.6 反应机理的推测11.8.7 微观反应动力学简介11.9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9.1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1.9.2 催化机理11.9.3 催化剂的一般性质11.10 均相催化反应和酶催化反应11.10.1 均相催化反应11.10.2 酶催化反应11.11 多相催化反应11.11.1 催化剂的活性与中毒11.11.2 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概念11.11.3 气-固两相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11.11.4 催化作用与吸附的关系备考清华,需要完整的资料,需要坚定的信念,更需要完善的复习策略,把书本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最后通过目录,就能就能把所有知识脉络延展,相互关联起来,检查是否有知识盲区,这中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一路有盛世清北陪伴你,你的备考不会孤单!。
盛世清北-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考研难度解析

盛世清北-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考研难度解析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是一所新兴的学院,包含三个招生专业,19年招生25个,2020年招生71个,明显的扩张迹象。
关于报考难度的话,只能说,清华的考研难度,普遍较高,想要一次考研成功,还需要掌握伯克利深圳学院全面信息,做好难度解析,知己知彼,才能取得胜利。
2019年,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正式揭牌成立,作为清华大学国内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是深圳市与清华大学市校合作进一步升级。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由清华大学与深圳市委市政府携手成立,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面向全球延揽优秀教师和研究生,通过高层次的国际合作,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实践,建设国际一流研究生院,助力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为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增添创新动力。
学院初期围绕“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进行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未来将根据发展需要,拓展建立其他跨学科研究方向。
一、招生目录盛世清北老师解析:1、“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精准医学与公共健康”是清华大学自主设置的交叉学科,面向未来的社会发展需求并已按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完成备案的新型学科。
2、0812J3 数据科学和信息技术考试科目发生变化,专业课科目由943 传感与测控基础综合或 940 光电子基础综合或 937 数据科学基础综合变更为961物理-化学方向基础综合或 962 数学-数据方向基础综合。
961 初复试专业综合考试内容:大学物理等相关基础知识(重点考察理科基础),适用于能源、环境、材料及光电、传感器等研究方向。
962 初复试专业综合考试内容:数据科学等相关基础知识,适用于电网、大数据、物流、低碳金融政策分析、机器学习、工业工程等研究方向。
3、0830J2 环境科学与新能源技术考试科目发生变化,专业课科目由941 材料物理基础综合或 942 材料工程基础综合或 937 数据科学基础综合或 815 化学或 816 环境微生物学变更为961物理-化学方向基础综合或 962 数学-数据方向基础综合。
【盛世清北】北大深圳研究生院考研好考吗

【盛世清北】北大深圳研究生院考研好考吗以下文章由盛世清北编辑整理,仅供参考。
考研难度北大考研的难度在于这个学校的综合实力和业内地位,不单是学术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理方面,北大深圳研究生院考研是很难,无论是对基础还是对复习效果都是有很高的要求。
每年都会有普通学校或者三本的学生考进清华北大,也会有本科是985,211的学生最后考不上研究生的,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只要你有合理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有稳定的复习时间,有高效的学习效率,什么学校都是有可能的。
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研究生的非常难考,原因有:1、北大本校保研率比较高,其他高校保研到北大的学生也不少,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考上的名额有限。
2、作为国内著名高校,报考人数众多,初试分数线较高,即使过了要求的基本分数线,也可能因为专业报考情况,实际分数线比基本分数线高出许多。
3、北大硕士生招生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 120%(一志愿上线人数不足的专业除外)学院简介2001年1月,北京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创办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协议书》,共同创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经过十九年发展,深圳研究生院依托北大、立足深圳,逐步成为扎根深圳的北京大学研究型国际化校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秉承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融合深圳创新、创业,不断改革的城市文化,逐步形成了深研院的办学原则、方针和培养目标:发展原则:与校本部差异化发展,学科互补;面向深圳,服务广东,辐射华南,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办学方针: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培养目标: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2021年,北大深圳研究生院考研招生专业和科目为:PS:北大深圳研究生院2021年招生全日制984人,含推免480人。
专业课参考书199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全国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指南》,全国专业学位联考辅导用书编写组编;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写作分册)》,刘岩编者; 《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逻辑分册》,李雪编《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归类解析及知识点清单:数学分册》,童武编。
清华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盛世清北

清华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盛世清北本文由盛世清北查阅整理,专注清华大学考研信息,为备考清华大学考研学子服务。
以下为2020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最新招生简章:清华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招生原则。
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有关信息请浏览“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 )和“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以下简称“清华研招网”,网址: )。
我校以推荐免试和普通招考两种形式招收硕士研究生。
申请免试推荐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简称推免生,后同)按教育部政策要求确认免初试资格,经材料审核入围复试者直接参加复试考核。
普通招考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方式分为全国统一考试、联合考试、单独考试三种。
招生对象主要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本科毕业以及具有与本科毕业同等学力的中国公民,应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祖国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一、推荐免试( 一) 申请条件外校推免生需具备以下条件:1. 在目前就读学校取得教育部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2. 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3.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不存在任何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等行为,未受过任何处分;本校推免生申请条件以校内推免通知为准。
(二) 申请与报名1、清华研招网推免申请程序外校推免生应按《清华大学2020 年接收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有关要求》登录清华研招网完成推免生网上申请,并按要求向报考院系研究生教学办公室提交书面申请材料。
本校推免生按校内通知要求完成校内申请。
部分院系、专业或项目组办夏令营活动,请关注院系通知。
2、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报名获得本科院校免试推荐资格,经我校复试考核获得初步录取资格的申请人,应按我校通知要求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为:/tm)完成网上报名、缴纳报名费、复试确认和待录取确认等环节。
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材料化学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能够通过对材料化学的学习,深入了解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考生应掌握无机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基本知识,以及材料性能与化学反应之间的关系,掌握分子间作用对材料结构的影响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解决材料类及相关专业的基本问题。
熟悉结晶化学基础,无机非金属晶体及金属晶体材料,分子筛及多孔材料,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相关内容,材料的力、热、光、电、磁等性能以及无机固体的合成与制备的基础知识。
二、考试内容:1.材料化学与材料科学的关系及其特点2.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1)离子键及离子型晶体(2)半径比规则与晶体点阵能(3)过渡型晶体结构中的化学键(4)金属键和能带理论3.结晶化学基础(1)晶体的基本性质(2)晶体的点阵结构(3)晶体的宏观对称性(4)晶体的微观对称性(5)空间群的意义4.无机材料晶体化学(1)金属晶体的晶体结构(2)等径圆球的密堆积(3)不等径圆球的密堆积(4)结晶化学的定律(5)常见无机固体的结构。
5. 固体的性质与功能材料(1)电学性质与电学材料(2)固体的磁性和磁性材料(3)光学性质和光学材料6. 无机固体的合成与制备(1)单分散颗粒的制备原理(2)晶体生长原理(3)胶束理论及其仿生合成原理7.分子筛及其多孔固体材料(1)沸石分子筛的发展历史(2)沸石分子筛的结构(3)沸石分子筛的合成及性质(4)沸石分子筛的应用8.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1)纳米效应和纳米结构(2)纳米材料的基本性质及应用9.高分子聚合物(1)高分子的基本概念(2)高分子的结构(3)高分子的性质三、参考书目1.《材料化学》,柳云骐罗根祥孙海翔吴平伟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2年。
2.《材料化学》,曾兆华杨建文编著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975材料物理化学考试大纲——盛世清北本文由盛世清北查阅整理,专注清华大学考研信息,为备考清华大学考研学子服务。
以下为2020年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975材料物理化学考研考试大纲:1 热力学常见基本概念1.1 系统、环境与边界1.2 强度性质与广度性质1.3 状态与平衡状态1.4 过程与途径1.5 热平衡与热力学第 0 定律1.6 温度与热力学温度2 气体2.1 理想气体2.2 状态方程2.3 实际气体2.3.1 压缩因子2.3.2 维里方程2.3.3 范德华方程3 热力学第一定律3.1 热量与功3.2 热功等效与内能3.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3.4 功与体积功3.4.1 体积功的计算3.4.2 不可逆与可逆过程3.5 热与热容3.5.1 等容热效应3.5.2 等压热效应与焓3.5.3 热容及简单变温过程热的计算3.6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气体中的应用3.6.1 内能和焓的计算通式3.6.2 节流过程与 Joule-Thomson 系数3.6.3 理想气体和范德华气体的内能与焓计算3.6.4 等温、绝热、等容过程方程3.6.5 热力学循环3.7 第一定律对于化学反应的应用——热化学3.7.1 化学反应进度3.7.2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3.7.3 反应热的计算3.7.4 反应热的测量3.7.5 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3.7.6 非等温反应系统4 热力学第二定律4.1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4.1.1 自发过程的方向和限度4.1.2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4.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和过程的方向性4.2.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4.2.2 过程方向和限度的描述方法4.3 Carnot 循环和 Carnot 定理4.3.1 Carnot 循环的效率4.3.2 Carnot 定理及其推论4.4 熵与混乱度4.4.1 熵的导出4.4.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Clausius 不等式4.5 熵判据4.5.1 熵增加原理4.5.2 熵的物理意义4.6 熵变的计算4.6.1 简单物理过程的熵变4.6.2 相变过程的熵变4.6.3 混合过程的熵变4.6.4 环境熵变4.7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规定熵4.7.1 Nernst 热定理4.7.2 热力学第三定律4.7.3 规定熵的计算4.7.4 化学反应的熵变5 热力学基本关系式与热力学函数5.1 内能与熵5.2 勒让德变换与热力学函数5.3 平衡与稳定判据5.3.1 Helmholtz 函数及 Helmholtz 函数减少原理5.3.2 Gibbs 函数及 Gibbs 函数减少原理5.3.3 关于判据的总结5.4 各个热力学函数间关系5.4.1 Gibbs 公式5.4.2 对应系数关系式5.4.3 Maxwell 关系式5.4.4 基本关系式的应用5.5 ∆G 及∆A 的计算5.5.1 简单物理变化过程的∆G 和∆A5.5.2 相变过程的∆G 和∆A5.5.3 混合过程的∆G5.5.4 ∆G 随 T 的变化6 溶液热力学6.1 溶液的特点及组成表示法6.1.1 溶液的特点6.1.2 溶液组成的习惯表示方法6.2 偏摩尔量6.2.1 质点数目可变系统的状态描述6.2.2 偏摩尔量6.2.3 偏摩尔集合公式6.2.4 Gibbs-Duhem 公式6.2.5 偏摩尔量的测量6.3 化学势6.3.1 化学势的定义6.3.2 敞开系统的基本关系式和化学势的其他形式6.3.3 化学势决定传质过程的方向和限度6.3.4 化学势与 T 和 p 的关系6.4 气体的化学势6.4.1 理想气体的化学势6.4.2 化学势的统计推导方法6.4.3 实际气体的化学势6.4.4 气体的逸度和逸度系数6.4.5 气体热力学函数的非理想性修正6.5 Raoult 定律和理想溶液6.5.1 Raoult 定律6.5.2 理想溶液及其化学势6.5.3 理想溶液的通性6.6 Henry 定律和理想稀薄溶液6.6.1 Henry 定律6.6.2 理想稀薄溶液及其化学势6.6.3 依数性6.6.4 二元溶液中溶剂和溶质性质的相关性6.7 非理想溶液6.7.1 活度和活度系数6.7.2 非理想溶液的化学势6.7.3 关于化学势、标准态和活度的总结6.7.4 非理想溶液的混合性质和依数性6.7.5 活度的测定与计算6.7.6 超额热力学函数6.8 分配定律7 相平衡7.1 相平衡的必要条件7.1.1 相和相数的确定7.1.2 相平衡的必要条件7.2 相律7.2.1 系统的物种数和组分数7.2.2 自由度和自由度数7.2.3 相律7.3 单组分系统的两相平衡7.3.1 Clapeyron 方程7.3.2 压力对蒸气压的影响7.4 单组分系统的相图7.4.1 水的相图7.4.2 硫的相图7.5 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图及其应用7.5.1 p-x 图(蒸气压-组成图)7.5.2 T-x 图(沸点-组成图)7.5.3 杠杆规则——质量守恒的必然结果7.5.4 分馏原理7.6 二元组分非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图7.6.1 偏差不大7.6.2 偏差很大7.7 部分互溶双液系的液-液相图7.8 完全不互溶的双液系统7.9 二组分系统的固-液相图7.9.1 具有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相图7.9.2 具有稳定化合物的相图7.9.3 具有不稳定化合物的相图7.9.4 形成固溶体的相图7.10 依数性原理7.11 相图的规律性7.11.1 二组分系统相图的总结7.11.2 相图的结构8 化学平衡8.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8.1.1 非平衡系统的热力学性质8.1.2 化学平衡的条件8.1.3 平衡常数的导出8.1.4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8.2 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 Gibbs 函数变8.2.1 ∆ r G m 0 的意义8.2.2 ∆ r G m 0 的计算8.2.3 ∆ r G m 0 与 T 的近似线性关系及其应用8.3 关于平衡常数的讨论8.3.1 平衡常数的意义8.3.2 影响平衡常数的因素8.3.3 平衡常数的具体形式8.3.4 求算平衡常数的基本方法8.4 平衡计算举例8.4.1 计算平衡常数8.4.2 计算平衡组成8.5 各种因素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8.5.1 平衡移动问题的共性8.5.2 温度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8.5.3 压力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8.5.4 惰性气体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8.5.5 浓度对于化学平衡的影响9 电化学平衡9.1 库仑定律、电场和电势9.2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与 Faraday 定律9.3 可逆电池及可逆电极的一般知识9.4 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量与计算9.5 可逆电极电势9.6 浓差电池及液接电势9.7 电动势法的应用10 表面化学与胶体的基本知识10.1 基本概念10.1.1 表面功和表面能10.1.2 表面张力10.1.3 影响表面张力的主要因素10.2 弯曲表面下的附加压力——Young-Laplace 方程10.2.1 Young-Laplace 方程的应用10.2.2 弯曲表面下液体的蒸气压——Kelvin 方程10.2.3 固体颗粒大小对于溶解度的影响10.2.4 固体熔点与颗粒半径的关系10.3 固-液界面10.3.1 液体对固体的润湿作用10.3.2 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铺展10.3.3 毛细现象及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10.4 溶液表面10.4.1 溶液的表面张力与表面吸附现象10.4.2 Gibbs 吸附方程10.5 固体表面10.5.1 固体表面对气体的吸附现象10.5.2 Langmuir 吸附理论10.5.3 BET 吸附理论10.5.4 Freundlich 公式10.5.5 吸附热力学10.5.6 吸附的本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11 化学动力学基础11.1 基本概念11.1.1 化学反应速率11.1.2 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11.1.3 简单反应和复合反应11.2 物质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2.1 速率方程11.2.2 元反应的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11.2.3 反应级数与速率系数11.3 具有简单级数的化学反应11.3.1 一级反应11.3.2 二级反应11.3.3 三级反应和零级反应11.4 反应级数的测定11.4.1 几点说明11.4.2 r=kc A n 型反应级数的测定11.4.3 r=kc A a c B b …型反应级数的测定11.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5.1 经验规则11.5.2 Arrhenius 公式11.6 活化能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6.1 元反应的活化能11.6.2 微观可逆原理及其推论11.6.3 复合反应的活化能11.6.4 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6.5 Arrhenius 公式的修正11.6.6 活化能的求取11.7 元反应速率理论11.7.1 碰撞理论11.7.2 势能面和反应坐标简介11.7.3 过渡状态理论11.7.4 两个速率理论与 Arrhenius 公式的比较11.8 反应机理11.8.1 对峙反应11.8.2 平行反应11.8.3 连续反应11.8.4 链反应11.8.5 稳态假设与平衡假设11.8.6 反应机理的推测11.8.7 微观反应动力学简介11.9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11.9.1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1.9.2 催化机理11.9.3 催化剂的一般性质11.10 均相催化反应和酶催化反应11.10.1 均相催化反应11.10.2 酶催化反应11.11 多相催化反应11.11.1 催化剂的活性与中毒11.11.2 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概念11.11.3 气-固两相催化反应的一般步骤11.11.4 催化作用与吸附的关系备考清华,需要完整的资料,需要坚定的信念,更需要完善的复习策略,把书本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最后通过目录,就能就能把所有知识脉络延展,相互关联起来,检查是否有知识盲区,这中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一路有盛世清北陪伴你,你的备考不会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