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期末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全新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1. 若a²4a+4=0,则a的值为()A. 2B. 2C. 0D. 2或22.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²=a²+b²B. (a+b)²=a²+2ab+b²C. (a+b)²=a²+b²+2abD. (a+b)²=a²+b²2ab3. 已知x²+y²=1,则x²y²的最大值为()A. 1B. 2C. 1D. 04. 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6,腰长为5,则其周长为()A. 16B. 15C. 14D. 125. 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高为3,则其体积为()A. 12πB. 18πC. 24πD. 36π6. 下列各式中,不正确的是()A. (a+b)³=a³+b³B. (a+b)³=a³+3a²b+3ab²+b³C. (a+b)³=a³+b³+3a²b+3ab²D. (a+b)³=a³+b³+3a²b3ab²7. 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其面积为()A. a²B. a³C. a⁴D. a⁵8. 若一个球的半径为r,则其表面积为()A. 4πr²B. 4πr³C. 4πr⁴D. 4πr⁵9. 若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其体积为()A. πr²hB. πr³hC. πr⁴hD. πr⁵h10.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 (a+b)⁴=a⁴+b⁴B. (a+b)⁴=a⁴+4a³b+6a²b²+4ab³+b⁴C. (a+b)⁴=a⁴+b⁴+4a³b+6a²b²+4ab³D. (a+b)⁴=a⁴+b⁴+4a³b6a²b²+4ab³二、填空题11. 若a²+b²=1,则a+b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人教版数学八年级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二次根式中,无论x取什么值都有意义的是()A.√x2−5B.√−x−5C.√x D.√x2+12.一次函数y=7x﹣6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如图,菱形ABCD中,∠D=130°,则∠1=()A.30°B.25°C.20°D.15°4.在下列各式中,化简正确的是()A.√53=3√15B.√12=±12√2C.√a4b=a2√b D.√x3−x2=−x√x−15.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教育明确提出“减负提质”要求.为了解我校九年级学生平均每周课后作业时量,某校园小记者随机抽查了50名九年级学生,得到如下统计表:周作业时量/小时 4 6 8 10 12 人数 2 23 21 3 1 则这次调查中的众数、中位数是()A.6,8 B.6,7 C.8,7 D.8,86.为备战奥运会,甲、乙、丙、丁四位优秀短跑选手参加训练,近期的10次百米测试平均成绩都是10.3秒,但他们成绩的方差分别是0.020、0.019、0.021、0.022(单位:秒2).则这四人中发挥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D.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8.如图,分别以Rt△ABC的三条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记为S1,S2,S3.若S1=36,S2=64,则S3=()A.8 B.10 C.80 D.1009.如图,在△ABC中,∠C=90°,点D在斜边AB上,且AD=CD,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结论是()A.∠DCB=∠B B.BC=BDC.AD=BD D.∠ACD=12∠BDC10.如图,直线y=kx+b与直线y=−12x+52交于点A(m,2),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12x+52的解集是()A.x≤2 B.x≥1 C.x≤1 D.x≥211.如图,一艘船以40km/h的速度沿既定航线由西向东航行,途中接到台风警报,某台风中心正以20km/h的速度由南向北移动,距台风中心200km的圆形区域(包括边界)都属台风影响区,当这艘轮船接到台风警报时,它与台风中心的距离BC=500km,此时台风中心与轮船既定航线的最近距离BA=300km,如果这艘轮船会受到台风影响,那么从接到警报开始,经过()小时它就会进入台风影响区.A.10 B.7 C.6 D.1212.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P是AD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分别作PE⊥AC于点E,PF⊥BD于点F.若AB=6,BC=8,则PE+PF的值为()A.10 B.9.6 C.4.8 D.2.4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试题相应的位置上)13.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且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14.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1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cm.15.新学期,某校欲招聘数学教师一名,对两名候选老师进行了两项基本素质的测试,他们的测试成绩如表所示.根据教学能力的实际需要,学校将笔试、面试的得分按2:3的比例计算两人的总成绩,那么(填“李老师”或“王老师”)将被录用.测试项目测试成绩李老师王老师笔试90 95面试85 8016.观察计算结果:①3=1;②√13+23=3;③√13+23+33=6;④√13+23+33+43=10,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式子的值√13+23+33+⋯+103=17.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3,BC =8,E 是BC 的中点,点P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A 点出发,沿AD 向点D 运动;点Q 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 出发,沿CB 向点B 运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t = 秒时,以点P ,Q ,E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8.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1,再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1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 1BB 1,…,如此作下去,若OA =OB =1,则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请在试题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下列各题:(1)√12−(π+√2)0+(12)﹣1+|1−√3|;(2)8√12−√6×2√3+(√2+1)2.20.如图,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武汉市磨山景区拟对园中的一块空地进行美化施工,已知AB =3米,BC =4米,∠ABC =90°,AD =12米,CD =13米,欲在此空地上种植盆景造型,已知盆景每平方米500元,试问用该盆景铺满这块空地共需花费多少元?21.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校团委以此为契机,组织了“中国梦•航天情”系列活动.下面是八年级甲,乙两个班各项目的成绩(单位:分):(1)如果根据三项成绩的平均分计算最后成绩,请通过计算说明甲、乙两班谁将获胜;(2)如果将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版面创作按5:3:2的比例确定最后成绩,请通过计算说明甲乙两班谁将获胜.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版面创作项目班次甲85 91 8887乙90 8422.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作DE∥BC交AB于点E,DF∥AB交BC于点F (1)求证:四边形BEDF为菱形;(2)如果∠A=90°,∠C=30°,BD=12,求EF的长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B(4,0)的直线AB与直线OA相交于点A(3,1),动点M在线段OA和射线AC上运动.(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直线AB交y轴于点C,求△OAC的面积;(3)当△OAC的面积是△OMC面积的3倍时,求出这时点M的坐标.24.在一条公路上依次有A,B,C三地,甲车从A地出发,驶向C地,同时乙车从C地出发驶向B地,到达B地停留0.5小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C地,两车匀速行驶,甲车比乙车晚1.5小时到达C地.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车行驶速度是千米/时,B,C两地的路程为千米;(2)求乙车从B地返回C地的过程中,y(千米)与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出发多少小时,行驶中的两车之间的路程是15千米?请你直接写出答案.25.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重合,将△OAB沿对角线OB所在的直线翻折,点A落在点D处,OD 与BC相交于点E,已知OA=8,AB=4(1)求证:△OBE是等腰三角形;(2)求E点的坐标;(3)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F,使得以B,D,E,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对角线AC、BD相交于O.(1)如图1,设E、F分别是AD、AB上的点,且∠EOF=90°,线段AF、BF和EF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请你用等式直接写出这个数量关系;(2)如图2,设E、F分别是AB上不同的两个点,且∠EOF=45°,请你用等式表示线段AE、BF和E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参考答案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二次根式中,无论x取什么值都有意义的是()A.√x2−5B.√−x−5C.√x D.√x2+1【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进行分析即可.【解析】A、当x=1时,√x2−5无意义,故此选项错误;B、当x=1时,√−x−5无意义,故此选项错误;C、当x<0时,√x无意义,故此选项错误;D、无论x取什么值,√x2+1都有意义,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2.一次函数y=7x﹣6的图象不经过()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得到该函数图象不经过哪个象限.【解析】∵一次函数y=7x﹣6,k=7,b=﹣6,∴该函数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二象限,故选:B.3.如图,菱形ABCD中,∠D=130°,则∠1=()A.30°B.25°C.20°D.15°【分析】直接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出DC∥AB,∠DAC=∠1,进而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答案.【解析】∵四边形ABCD是菱形,∴DC∥AB,∠DAC=∠1,∵∠D=130°,∴∠DAB=180°﹣130°=50°,∴∠1=12∠DAB=25°.4.在下列各式中,化简正确的是( ) A .√53=3√15 B .√12=±12√2C .√a 4b =a 2√bD .√x 3−x 2=−x √x −1【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每个式子的值,再根据求出的结果进行判断即可. 【解析】A 、结果是13√15,故本选项错误;B 、结果是12√2,故本选项错误;C 、√a 4b =a 2√b ,故本选项正确;D 、当x ≥1时,√x 3−x 2=√x 2(x −1)=|x |√x −1=x √x −1,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5.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教育明确提出“减负提质”要求.为了解我校九年级学生平均每周课后作业时量,某校园小记者随机抽查了50名九年级学生,得到如下统计表: 周作业时量/小时4 6 8 10 12 人数2232131则这次调查中的众数、中位数是( ) A .6,8B .6,7C .8,7D .8,8【分析】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解析】由统计表可知,学生平均每周课后作业时量为6小时的有23人,人数最多,故众数是6; 因表格中数据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一共50个人,中位数为第25位和第26位的平均数,它们分别是6,8,故中位数是6+82=7.故选:B .6.为备战奥运会,甲、乙、丙、丁四位优秀短跑选手参加训练,近期的10次百米测试平均成绩都是10.3秒,但他们成绩的方差分别是0.020、0.019、0.021、0.022(单位:秒2).则这四人中发挥最稳定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分析】平均数相同,比较方差,谁的方差最小,谁发挥的就最稳定. 【解析】∵四个人的平均成绩都是10.3秒,而0.019<0.020<0.021<0.022, ∴乙发挥最稳定,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D.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定分别进行分析即可.【解析】A、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说法正确;B、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说法正确;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说法错误;D、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说法正确;故选:C.8.如图,分别以Rt△ABC的三条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面积分别记为S1,S2,S3.若S1=36,S2=64,则S3=()A.8 B.10 C.80 D.100【分析】由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可知S1=AB2,S2=AC2,S3=BC2,在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AC2+AB2=BC2,即S1+S2=S3,由此可求S3.【解析】∵在Rt△ABC中,AC2+AB2=BC2,又由正方形面积公式得S1=AB2,S2=AC2,S3=BC2,∴S3=S1+S2=36+64=100.故选:D.9.如图,在△ABC中,∠C=90°,点D在斜边AB上,且AD=CD,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结论是()A.∠DCB=∠B B.BC=BDC.AD=BD D.∠ACD=12∠BDC【分析】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判断A;根据题意判断B;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断C;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判断D.【解析】∵∠C=90°,∴∠A+∠B=90°,∠ACD+∠BCD=90°,∵AD=CD,∴∠A=∠ACD,∴∠B=∠BCD,A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BC与BD不一定相等,B选项结论错误,符合题意;∵∠B=∠BCD,∴BD=CD,∵AD=CD,∴AD=BD,C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A=∠ACD,∴∠BDC=∠A+∠ACD=2∠ACD,∴∠ACD=12∠BDC,D选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0.如图,直线y=kx+b与直线y=−12x+52交于点A(m,2),则关于x的不等式kx+b≤−12x+52的解集是()A.x≤2 B.x≥1 C.x≤1 D.x≥2【分析】关于x的不等式kx+b≤−12x+52的解集,直线y=kx+b的图象在y=−12x+52的图象的下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解析】把A(m,2)代入y=−12x+52,得2=−12m+52.解得m=1.则A(1,2).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的不等式kx+b≤−12x+52的解集是x≤1.故选:C.11.如图,一艘船以40km/h的速度沿既定航线由西向东航行,途中接到台风警报,某台风中心正以20km/h的速度由南向北移动,距台风中心200km的圆形区域(包括边界)都属台风影响区,当这艘轮船接到台风警报时,它与台风中心的距离BC=500km,此时台风中心与轮船既定航线的最近距离BA=300km,如果这艘轮船会受到台风影响,那么从接到警报开始,经过()小时它就会进入台风影响区.A.10 B.7 C.6 D.12【分析】首先假设轮船能进入台风影响区,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等式求出即可.【解析】如图所示:设x小时后,就进入台风影响区,根据题意得出:CE=40x千米,BB′=20x千米,∵BC=500km,AB=300km,∴AC=400(km),∴AE=400﹣40x,AB′=300﹣20x,∴AE2+AB′2=EB′2,即(400﹣40x)2+(300﹣20x)2=2002,解得:x1=15,x2=7,∴轮船经7小时就进入台风影响区.故选:B.12.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P是AD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分别作PE⊥AC于点E,PF⊥BD于点F.若AB=6,BC=8,则PE+PF的值为()A.10 B.9.6 C.4.8 D.2.4【分析】首先连接OP.由矩形ABCD的两边AB=6,BC=8,可求得OA=OD=5,然后由S△AOD=S△AOP+S △DOP求得答案.【解析】连接OP,∵矩形ABCD的两边AB=6,BC=8,∴S矩形ABCD=AB•BC=48,OA=OC,OB=OD,AC=BD,AC=√AB2+BC2=10,∴S△AOD=14S矩形ABCD=12,OA=OD=5,∴S△AOD=S△AOP+S△DOP=12OA•PE+12OD•PF=12OA(PE+PF)=12×5×(PE+PF)=12,∴PE+PF=245=4.8.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试题相应的位置上)13.某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且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y =﹣x+2(答案不唯一).【分析】设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再把(﹣1,3)代入即可得出k+b的值,写出符合条件的函数解析式即可.【解析】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k<0),∵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3),∴﹣k+b=3,∴当k=﹣1时,b=2,∴符合条件的函数关系式可以是:y=﹣x+2(答案不唯一).14.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1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2√2)cm.【分析】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斜边长和直角边长,即可得出答案.【解析】∵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1cm,也是斜边上的中线,∴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2cm,∴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22×2=√2(cm),∴这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2√2(cm),故答案为:(2+2√2).15.新学期,某校欲招聘数学教师一名,对两名候选老师进行了两项基本素质的测试,他们的测试成绩如表所示.根据教学能力的实际需要,学校将笔试、面试的得分按2:3的比例计算两人的总成绩,那么李老师 (填“李老师”或“王老师”)将被录用.测试项目测试成绩 李老师王老师 笔试90 95 面试 85 80【分析】利用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出李老师、王老师的最后总成绩,比较得出答案.【解析】李老师总成绩为:90×25+85×35=87,王老师的成绩为:95×25+80×35=86, ∵87>86,∴李老师成绩较好,故答案为:李老师.16.观察计算结果:①√13=1;②√13+23=3;③√13+23+33=6;④√13+23+33+43=10,用你发现的规律写出式子的值√13+23+33+⋯+103= 55【分析】根据前四个式子得到规律,根据规律计算得到答案.【解析】√13=1;√13+23=3=1+2;√13+23+33=6=1+2+3;√13+23+33+43=10=1+2+3+4;则√13+23+33+⋯+103=1+2+3+4+5+6+7+8+9+10=55,故答案为:55.17.如图,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3,BC =8,E 是BC 的中点,点P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A 点出发,沿AD 向点D 运动;点Q 同时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 出发,沿CB 向点B 运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t = 1或73 秒时,以点P ,Q ,E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分析】由已知以点P ,Q ,E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有两种情况,(1)当Q 运动到E 和B 之间,(2)当Q 运动到E 和C 之间,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由AD ∥BC ,所以当PD =QE 时为平行四边形.根据此设运动时间为t ,列出关于t 的方程求解.【解析】由已知梯形,当Q 运动到E 和B 之间,设运动时间为t ,则得:2t −82=3﹣t ,解得:t =73,当Q 运动到E 和C 之间,设运动时间为t ,则得:82−2t =3﹣t , 解得:t =1,故当运动时间t 为1或73秒时,以点P ,Q ,E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故答案为:1或73. 18.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1,再以等腰直角三角形ABA 1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 1BB 1,…,如此作下去,若OA =OB =1,则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2)n .【分析】本题要先根据已知的条件求出第一个、第二个斜边的值,然后通过这两个斜边的求解过程得出一般化规律,进而可得出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解析】第一个斜边AB =√2,第二个斜边A 1B 1=(√2)2,所以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n ,故答案为:(√2)n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6分.请在试题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计算下列各题:(1)√12−(π+√2)0+(12)﹣1+|1−√3|;(2)8√12−√6×2√3+(√2+1)2.【分析】(1)根据算术平方根、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和绝对值可以解答本题;(2)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和完全平方公式可以解答本题.【解析】(1)√12−(π+√2)0+(12)﹣1+|1−√3| =2√3−1+2+√3−1=3√3;(2)8√12−√6×2√3+(√2+1)2 =4√2−6√2+2+2√2+1=3.20.如图,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武汉市磨山景区拟对园中的一块空地进行美化施工,已知AB =3米,BC =4米,∠ABC =90°,AD =12米,CD =13米,欲在此空地上种植盆景造型,已知盆景每平方米500元,试问用该盆景铺满这块空地共需花费多少元?【分析】连接AC ,在Rt △ACD 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 长,再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明∠ACB =90°,再利用S △ACD ﹣S △ABC 可得空地面积,然后再计算花费即可.【解析】连接AC ,在Rt △ABC 中,AB =3米,BC =4米,∵AC 2=AB 2+BC 2=32+42=25,∴AC =5,∵AC 2+AD 2=52+122=169,CD 2=132=169,∴AC 2+AD 2=CD 2,∴∠DAC =90°,该区域面积=S △ACD ﹣S △ABC =30﹣6=24(平方米),铺满这块空地共需花费=24×500=12000(元).答:用该盆景铺满这块空地共需花费12000元.21.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首次地外采样返回任务圆满完成.校团委以此为契机,组织了“中国梦•航天情”系列活动.下面是八年级甲,乙两个班各项目的成绩(单位:分):(1)如果根据三项成绩的平均分计算最后成绩,请通过计算说明甲、乙两班谁将获胜;(2)如果将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版面创作按5:3:2的比例确定最后成绩,请通过计算说明甲乙两班谁将获胜.项目班次知识竞赛 演讲比赛 版面创作甲85 91 88 乙 90 84 87【分析】(1)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2)将甲、乙两人的总成绩按比例求出最后成绩,再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果.【解析】(1)甲班的平均成绩是:13(85+91+88)=88(分), 乙班的平均成绩是:13(90+84+87)=87(分), ∵87<88,∴甲班将获胜.(2)甲班的平均成绩是85×5+91×3+88×25+3+2=87.4(分), 乙班的平均成绩是90×5+84×3+87×25+3+2=87.6(分),∵87.6>87.4,∴乙班将获胜.22.如图,B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作DE∥BC交AB于点E,DF∥AB交BC于点F (1)求证:四边形BEDF为菱形;(2)如果∠A=90°,∠C=30°,BD=12,求EF的长【分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和菱形的判定证明即可;(2)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解答】证明:(1)∵DE∥BC,DF∥AB,∴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BD是△ABC的角平分线,∴∠EBD=∠DBF,∵DE∥BC,∴∠EDB=∠DBF,∴∠EBD=∠EDB,∴BE=ED,∴平行四边形BFDE是菱形;解:(2)连接EF,交BD于O,∵∠BAC=90°,∠C=30°,∴∠ABC=60°,∵BD平分∠ABC,∴∠EBD=30°.由(1)知,平行四边形BFDE是菱形,则EF⊥BD,BO=OD=6.∴EO=12BE.由勾股定理得到:BE 2=62+EO 2,即4EO 2=62+EO 2.解得:EO =2√3.所以EF =4√3.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B (4,0)的直线AB 与直线OA 相交于点A (3,1),动点M 在线段OA 和射线AC 上运动.(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直线AB 交y 轴于点C ,求△OAC 的面积;(3)当△OAC 的面积是△OMC 面积的3倍时,求出这时点M 的坐标.【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2)求得C 的坐标,即OC 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3)当△OAC 的面积是△OMC 面积的3倍时,根据面积公式即可求得M 的横坐标,然后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得M 的坐标.【解析】(1)设直线AB 的解析式是y =kx +b ,根据题意得:{4k +b =03k +b =1, 解得:{k =−1b =4, 则直线的解析式是:y =﹣x +4;(2)在y =﹣x +4中,令x =0,解得:y =4,S △OAC =12×4×3=6;(3)当M 在线段OA 时,设OA 的解析式是y =mx ,把A (3,1)代入得:3m =1,解得:m =13,则直线的解析式是:y =13x ,∵△OAC 的面积是△OMC 面积的3倍时, ∴当M 的横坐标是13×3=1,在y =13x 中,当x =1时,y =13, 则M 的坐标是(1,13);当M 在射线AC 上时, 在y =﹣x +4中,x =1时, 则y =3,则M 的坐标是(1,3); 当M 的横坐标是﹣1时,在y =﹣x +4中,当x =﹣1时,y =5, 则M 的坐标是(﹣1,5);综上所述:M 的坐标是:M 1(1,13)或M 2(1,3)或M 3(﹣1,5).24.在一条公路上依次有A ,B ,C 三地,甲车从A 地出发,驶向C 地,同时乙车从C 地出发驶向B 地,到达B 地停留0.5小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C 地,两车匀速行驶,甲车比乙车晚1.5小时到达C 地.两车距各自出发地的路程y (千米)与时间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甲车行驶速度是 60 千米/时,B ,C 两地的路程为 360 千米;(2)求乙车从B 地返回C 地的过程中,y (千米)与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需要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出发多少小时,行驶中的两车之间的路程是15千米?请你直接写出答案.【分析】(1)根据F 点坐标可求出甲车速度,根据M 纵坐标可得B ,C 两地之间距离;(2)根据甲车比乙车晚1.5小时到达C 地得出点E 坐标,再求出点N 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 (3)根据运动过程,分3种情况讨论,由路程=速度×时间,可求解. 【解析】(1)由题意可得: F (10,600),∴甲车的行驶速度是:600÷10=60千米/时, M 的纵坐标为360,∴B ,C 两地之间的距离为360千米, 故答案为:60;360;(2)∵甲车比乙车晚1.5小时到达C 地, ∴点E (8.5,0),乙的速度为360×2÷(10﹣0.5﹣1.5)=90千米/小时, 则360÷90=4,∴M (4,360),N (4.5,360),设NE 表达式为y =kx +b ,将N 和E 代入, {0=8.5k +b 360=4.5k +b ,解得:{k =−90b =765, ∴y (千米)与x (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90x +765; (3)设出发x 小时,行驶中的两车之间的路程是15千米, ①在乙车到B 地之前时,600﹣S 甲﹣S 乙=15,即600﹣60x ﹣90x =15, 解得:x =3910,②当乙车从B 地开始往回走,追上甲车之前,15÷(90﹣60)+4.5=5小时; ③当乙车追上甲车并超过15km 时, (30+15)÷(90﹣60)+4.5=6小时;④乙到达B 地停留时,15÷60+4=174(小时)(不符合题意行驶中舍弃,) ⑤乙到达C 地时,(600﹣15)÷60=394小时(不符合题意行驶中舍弃) 综上:行驶中的两车之间的路程是15千米时,出发时间为3910小时或5小时或6小时.25.如图,矩形OABC 的顶点与坐标原点O 重合,将△OAB 沿对角线OB 所在的直线翻折,点A 落在点D 处,OD 与BC 相交于点E ,已知OA =8,AB =4 (1)求证:△OBE 是等腰三角形; (2)求E 点的坐标;(3)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一点F ,使得以B ,D ,E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得出OC =AB =4,BC =OA =8,∠OCB =90°,OA ∥BC ,得出B (8,4),∠AOB =∠OBC ,由折叠的性质得:∠AOB =∠DOB ,OD =OA =BC =8,得出∠OBC =∠DOB ,证出OE =BE 即可; (2)设OE =BE =x ,则CE =8﹣x ,在Rt △OCE 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3)作DF ⊥y 轴于F ,则DF ∥BC ,由平行线得出△ODF ∽△OEC ,得出DF CE=OF OC=ODOE,求出DF =245,OF =325,得出D (245,325);分三种情况,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1)证明:∵四边形OABC 是矩形, ∴OC =AB =4,BC =OA =8,∠OCB =90°,OA ∥BC , ∴B (8,4),∠AOB =∠OBC ,由折叠的性质得:∠AOB =∠DOB ,OD =OA =BC =8, ∴∠OBC =∠DOB ,∴OE =BE ,∴△OBE 是等腰三角形;(2)解:设OE =BE =x ,则CE =8﹣x ,在Rt △OCE 中,由勾股定理得:42+(8﹣x )2=x 2, 解得:x =5,∴OE =5,CE =8﹣x =3, ∵OC =4,∴E 点的坐标为(3,4);(3)解:坐标平面内存在一点F ,使得以B ,D ,E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 作DF ⊥y 轴于F ,如图所示: 则DF ∥BC , ∴△ODF ∽△OEC , ∴DF CE=OF OC=OD OE,即DF 3=OF 4=85,解得:DF =245,OF =325, ∴D (245,325);当BE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点P 的坐标为(315,85); 当BD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点P 的坐标为(495,325);当DE 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点P 的坐标为(−15,325);综上所述,坐标平面内存在一点F ,使得以B ,D ,E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P 点坐标为(315,85)或(495,325)或(−15,325).26.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1)如图1,设E 、F 分别是AD 、AB 上的点,且∠EOF =90°,线段AF 、BF 和EF 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请你用等式直接写出这个数量关系;(2)如图2,设E 、F 分别是AB 上不同的两个点,且∠EOF =45°,请你用等式表示线段AE 、BF 和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分析】(1)首先证明△EOA ≌△FOB ,推出AE =BF ,从而得出结论;(2)在BC 上取一点H ,使得BH =AE .由△OAE ≌△OBH ,推出AE =BH ,∠AOE =∠BOH ,OE =OH ,由△FOE ≌△FOH ,推出EF =FH ,由∠FBH =90°,推出FH 2=BF 2+BH 2,由此即可解答. 【解析】(1)EF 2=AF 2+BF 2. 理由:如图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OA =OB ,∠OAE =∠OBF =45°,AC ⊥BD , ∴∠EOF =∠AOB =90°, ∴∠EOA =∠FOB , 在△EOA 和△FOB 中, {∠EOA =∠FOBOA =OB ∠OAE =∠OBF, ∴△EOA ≌△FOB (ASA ), ∴AE =BF ,在Rt △EAF 中,EF 2=AE 2+AF 2=AF 2+BF 2; (2)在BC 上取一点H ,使得BH =AE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OA =OB ,∠OAE =∠OBH ,∠AOB =90°, 在△OAE 和△OBH 中,{OA =OB∠OAE =∠OBH AE =BH∴△OAE ≌△OBH (SAS ),∴AE =BH ,∠AOE =∠BOH ,OE =OH , ∵∠EOF =45°, ∴∠AOE +∠BOF =45°, ∴∠BOF +∠BOH =45°, ∴∠FOE =∠FOH =45°, 在△FOE 和△FOH 中•, {OF =OF∠FOE =∠FOH OE =OH, ∴△FOE ≌△FOH (SAS ), ∴EF =FH , ∵∠FBH =90°, ∴FH 2=BF 2+BH 2, ∴EF 2=BF 2+AE 2,。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B.C.D.2.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A.x>0B.x≥﹣3C.x≥3D.x≤33.数据2,4,3,4,5,3,4的众数是( )A.5B.4C.3D.24.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不经过下列哪个象限(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5.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AB∥DC B.AC=BD C.AC⊥BD D.OA=OC6.如图,把矩形ABCD沿EF翻折,点B恰好落在AD边的B′处,若AE=2,DE=6,∠EFB′=60°,则矩形ABCD的面积是( )A.12B.24C.12D.167.如图,在△ABC中,AB=8,∠C=90°,∠A=30°,DE是中位线,则DE的长为( )A.2B.3C.4D.28.由线段a,b,c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a=3,b=4,c=5B.a=12,b=13,c=5C.a=15,b=8,c=17D.a=13,b=14,c=159.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和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为( )A.4B.16C.D.4或10.已知点(﹣4,y1),(2,y2)都在直线y=﹣x+2上,则y1,y2大小关系是( )A.y1>y2B.y1=y2C.y1<y2D.不能比较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求值:= .12.某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种.其中笔试按60%、面试按40%计算加权平均数作为总成绩.小明笔试成绩为90分.面试成绩为85分,那么小明的总成绩为 分.13.将直线y=2x向上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的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14.如图,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面积为 .15.函数y=kx与y=6﹣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16.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8,M在DC上,且DM=2,N是AC边上的一动点,则DN+MN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计算:÷+×﹣.18.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BC=2,AC=2,求AB、CD的长.19.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求证:AF=CE.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1+2,y=1﹣2.21.已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3,5)和(﹣4,﹣9)两点(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点(m,2)在函数图象上,求m的值.22.国家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1h”,为此,某市就“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的问题随机调查了辖区内320名初中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部分)如图所示,其中分组情况是:A组:t<0.5h;B组:0.5h≤t<1h;C组:1h≤t<1.5h;D组:t≥1.5h请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C组的人数是 ;(2)本次调查数据的中位数落在 组内;(3)若该市辖区内约有32000名初中学生,请你估计其中达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约有多少?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小红星期天从家里出发骑车去舅舅家做客,当她骑了一段路时,想起要买个礼物送给表弟,于是又折回到刚经过的一家商店,买好礼物后又继续骑车去舅舅家,以下是她本次去舅舅家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式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红家到舅舅家的路程是 米,小红在商店停留了 分钟;(2)在整个去舅舅家的途中哪个时间段小红骑车速度最快,最快的速度是多少米/分?(3)本次去舅舅家的行程中,小红一共行驶了多少米?一共用了多少分钟?24.在△ABC中,∠C=90°,AC=6,BC=8,D、E分别是斜边AB和直角边CB上的点,把△ABC 沿着直线DE折叠,顶点B的对应点是B′.(1)如图(1),如果点B′和顶点A重合,求CE的长;(2)如图(2),如果点B′和落在AC的中点上,求CE的长.25.如图,在△ABC中,点O是AC边上一个动点,过点O作直线MN∥BC,设MN交∠BCA的平分线于点E,交△BCA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1)求证:OE=OF;(2)若CE=12,CF=5,求OC的长;(3)当点O在AC运动到什么位置,四边形AECF是矩形,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解答】解: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B、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C、是最简二次根式,正确;D、不是最简二次根式,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2.【分析】根据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可得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3﹣x≥0,解得x≤3,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利用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得出不等式是解题关键.3.【分析】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求解即可.【解答】解:这组数据的众数为:4.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4.【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k、b的符号,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解析式y=﹣2x+1中,k=﹣2<0,b=1>0,∴图象过第一、二、四象限,∴图象不经过第三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性质,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当b>0时,函数图象与y轴相交于正半轴.5.【分析】直接利用菱形的性质对边互相平行、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进而分析即可.【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DC,故选项A正确,不合题意;无法得出AC=BD,故选项B错误,符合题意;AC⊥BD,故选项C正确,不合题意;OA=OC,故选项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正确把握菱形对角线之间关系是解题关键.6.【分析】由折叠可得AE=A'E=2,∠EFB=∠EFB'=60°,根据平行线性质可得∠A'EF=120°,∠B'EF=60°,解直角三角形A'E'B'可得A'B'的长度,则可求矩形ABCD面积.【解答】解:∵折叠∴∠BFE=∠EFB'=60°,AB=A'B'∠A=∠A'=90°,AE=A'E=2∵ABCD是矩形∴AD∥BC∴∠DEF=∠EFB=60°∵A'E∥B'F∴∠A'EF+∠EFB'=180°∴∠A'EF=120°∴∠A'EB'=60°且∠A'=90°∴∠A'B'E=30°,且A'E=2∴B'E=4,A'B'=2=AB∵AE=2,DE=6∴AD=8∴S矩形ABCD=AB×AD=2×8=1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折叠问题,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关键灵活运用折叠的性质解决问题.7.【分析】先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的长,再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出DE的长即可.【解答】解:∵∠C=90°,∠A=30°,∴BC=AB=4,又∵DE是中位线,∴DE=BC=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8.【分析】根据判断三条线段是否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需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A、32+4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B、52+122=13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C、152+82=17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D、132+142≠15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用到的知识点是已知△ABC的三边满足a2+b2=c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9.【分析】此题要分两种情况:当3和5都是直角边时;当5是斜边长时;分别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第三边长即可.【解答】解:当3和5都是直角边时,第三边长为:=;当5是斜边长时,第三边长为:=4.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当已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是斜边时,要注意讨论,一些学生往往忽略这一点,造成丢解.10.【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判断出函数的增减性,再根据两点横坐标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4<2,∴y1>y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先根据题意判断出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11.【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出算术平方根即可.【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易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导致错误.12.【分析】根据笔试和面试所占的权重以及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笔试按60%、面试按40%,∴总成绩是(90×60%+85×40%)=88(分);故答案为:88.【点评】此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关键是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用到的知识点是加权平均数.13.【分析】根据“上加下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故答案为:y=2x+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熟知“上加下减”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分析】根据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由正方形PQED的面积和正方形PRQF的面积分别表示出PR的平方及PQ的平方,又三角形PQR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求出QR的平方,即为所求正方形的面积.【解答】解:∵正方形PQED的面积等于225,∴即PQ2=225,∵正方形PRGF的面积为289,∴PR2=289,又△PQR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得:PR2=PQ2+QR2,∴QR2=PR2﹣PQ2=289﹣225=64,则正方形QMNR的面积为64.故答案为:64.【点评】此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以及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勾股定理最大的贡献就是沟通“数”与“形”的关系,它的验证和利用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即把图形的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关系的问题来解决.能否由实际的问题,联想到用勾股定理的知识来求解是本题的关键.15.【分析】首先根据一次函数y=6﹣x与y=kx图象的交点横坐标为2,代入一次函数y=6﹣x求得交点坐标为(2,4),然后代入y=kx求得k值即可.【解答】解:∵一次函数y=6﹣x与y=kx图象的交点横坐标为2,∴4=6﹣2,解得:y=4,∴交点坐标为(2,4),代入y=kx,2k=4,解得k=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交点坐标适合y=6﹣x与y=kx两个解析式.16.【分析】要求DN+MN的最小值,DN,MN不能直接求,可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转化DN,MN的值,从而找出其最小值求解.【解答】解:∵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点B与点D是关于直线AC为对称轴的对称点,∴连接BNBD,则直线AC即为BD的垂直平分线,∴BN=ND∴DN+MN=BN+MN连接BM交AC于点P,∵点N为AC上的动点,由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知当点N运动到点P时,BN+MN=BP+PM=BM,BN+MN的最小值为BM的长度,∵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C=CD=8,CM=8﹣2=6,BCM=90°,∴BM==10,∴DN+MN的最小值是10.故答案为10.【点评】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混合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原式=+﹣2=4+﹣2=4﹣.【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18.【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B的长度,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CD的长度.【解答】解:在Rt△ABC中,∠ACB=90°根据勾股定理,得AB2=AC2+BC2=16,∴AB=4,又CD⊥AB∴AB•CD=AC•BC∴4CD=2×2即CD=【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9.【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证得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然后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的性质证得结论.【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又∵点E、F分别是AD、BC的中点,∴AE∥CF,AE=AD,CF=BC,∴AE=CF,∴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AF=CE(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共有五种,应用时要认真领会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要根据条件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分析】根据分式的减法可以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将x、y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x+y,当x=1+2,y=1﹣2时,原式=1+2+1﹣2=2.【点评】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式化简求值的方法.21.【分析】(1)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k≠0),再把点(3,5)和(﹣4,﹣9)代入即可求出k,b的值,进而得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把点(m,2)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出m的值即可.【解答】解:(1)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则有,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2)∵点(m,2)在一次函数y=2x﹣1图象上∴2m﹣1=2,∴m=.【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此类题目需灵活运用待定系数法建立函数解析式,然后将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利用方程解决问题.22.【分析】(1)根据直方图可得总人数以及各小组的已知人数,进而根据其间的关系可计算C组的人数;(2)根据中位数的概念,中位数应是第160、161人时间的平均数,分析可得答案;(3)首先计算样本中达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频率,再进一步估计总体达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数.【解答】解:(1)根据题意有:C组的人数为320﹣20﹣100﹣60=140;(2)根据中位数的概念,中位数应是第160、161人时间的平均数,分析可得其均在C组,故调查数据的中位数落在C组;(3)达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数约占×100%=62.5%.所以,达国家规定体育活动时间的人约有32000×62.5%=20000(人).【点评】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考查中位数的求法:给定n个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如果n为奇数,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就是中位数;如果n为偶数,位于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中位数.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分析】(1)根据图象,路程的最大值即为小红家到舅舅家的路程;读图,对应题意找到其在商店停留的时间段,进而可得其在书店停留的时间;(2)分析图象,找函数变化最快的一段,可得小明骑车速度最快的时间段,进而可得其速度;(3)分开始行驶的路程,折回商店行驶的路程以及从商店到舅舅家行驶的路程三段相加即可求得小红一共行驶路程;读图即可求得本次去舅舅家的行程中,小红一共用的时间.【解答】解:(1)根据图象舅舅家纵坐标为1500,小红家的纵坐标为0,故小红家到舅舅家的路程是1500米;据题意,小红在商店停留的时间为从8分到12分,故小红在商店停留了4分钟.故答案为:1500,4;(2)根据图象,12≤x≤14时,直线最陡,故小红在12﹣14分钟最快,速度为=450米/分.(3)读图可得:小红共行驶了1200+600+900=2700米,共用了14分钟.【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正确理解函数图象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理解问题的过程,就能够通过图象得到函数问题的相应解决.需注意计算单位的统一.24.【分析】(1)如图(1),设CE=x,则BE=8﹣x;根据勾股定理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如图(2),首先求出CB′=3;类比(1)中的解法,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1),设CE=x,则BE=8﹣x;由题意得:AE=BE=8﹣x,由勾股定理得:x2+62=(8﹣x)2,解得:x=,即CE的长为:.(2)如图(2),∵点B′落在AC的中点,∴CB′=AC=3;设CE=x,类比(1)中的解法,可列出方程:x2+32=(8﹣x)2解得:x=.即CE的长为:.【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翻折变换的性质,找出图形中隐含的等量关系;借助勾股定理等几何知识点来分析、判断、推理或解答.25.【分析】(1)由题意可证OE=OC,OF=OC,即可得OE=OF;(2)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ECF=90°,根据勾股定理可求EF的长,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OC的长;(3)当点O在AC的中点时,且OE=OF可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ECF=90°,可证四边形AECF是矩形.【解答】证明:(1)∵CF平分∠ACD,且MN∥BD∴∠ACF=∠FCD=∠CFO∴OF=OC同理可证:OC=OE∴OE=OF(2)由(1)知:OF=OC=OE∴∠OCF=∠OFC,∠OCE=∠OEC∴∠OCF+∠OCE=∠OFC+∠OEC而∠OCF+∠OCE+∠OFC+∠OEC=180°∴∠ECF=∠OCF+∠OCE=90°∴∴(3)当点O移动到AC中点时,四边形AECF为矩形理由如下:∵当点O移动到AC中点时∴OA=OC且OE=OF∴四边形AECF为平行四边形又∵∠ECF=90°∴四边形AECF为矩形【点评】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熟练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是本题的关键.。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四套)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及答案(共四套)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一)一、选择题1.下列各式中,化简后能与2合并的是A。

12B。

8C。

$\frac{2}{3}$D。

$\frac{2}{5}$2.以下以各组数为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

5,12,13B。

1,2,5C。

1,3,2D。

4,5,63.用配方法解方程$x^2-4x-1=0$,方程应变形为A。

$(x+2)^2=3$B。

$(x+2)^2=5$C。

$(x-2)^2=3$D。

$(x-2)^2=5$4.如图,两把完全一样的直尺叠放在一起,重合的部分构成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一定是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无法判断5.下列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是A。

$y=-x$B。

$y=x+1$C。

$y=-2x+1$D。

$y=x-1$6.下表是两名运动员10次比赛的成绩,$s_1^2$,$s_2^2$ 分别表示甲、乙两名运动员测试成绩的方差,则有成绩。

|。

8分。

|。

9分。

|。

10分。

|甲(频数)|。

4.|。

2.|。

3.|乙(频数)|。

3.|。

2.|。

5.|A。

$s_1^2>s_2^2$B。

$s_1^2=s_2^2$C。

$s_1^2<s_2^2$D。

无法确定7.若$a,b,c$满足$\begin{cases}a+b+c=0,\\\ a-b+c=0,\end{cases}$则关于$x$的方程$ax^2+bx+c=0(a\neq 0)$的解是A。

1,0B。

-1,1C。

1,-1D。

无实数根8.如图,在△ABC中,$AB=AC$,$MN$是边$BC$上一条运动的线段(点$M$不与点$B$重合,点$N$不与点$C$重合),且$MN=\frac{1}{2}BC$,$MD\perp BC$交$AB$于点$D$,$NE\perp BC$交$AC$于点$E$,$BM=NC=x$,$\triangle BMD$和$\triangle CNE$的面积之和为$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32a 3a +=﹣a 3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3≤a ≤0B .a ≤0C .a <0D .a ≥﹣32.已知多项式2x 2+bx +c 分解因式为2(x -3)(x +1),则b ,c 的值为( ).A .b =3,c =-1B .b =-6,c =2C .b =-6,c =-4D .b =-4,c =-63.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 .4cm ,5cm ,9cmB .8cm ,8cm ,15cmC .5cm ,5cm ,10cmD .6cm ,7cm ,14cm4.如果一次函数y=kx+b (k 、b 是常数,k ≠0)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k 、b 应满足的条件是( )A .k >0,且b >0B .k <0,且b >0C .k >0,且b <0D .k <0,且b <0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26k x kx k --+=有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为( )A .0k ≥B .0k ≥且2k ≠C .32k ≥D .32k ≥且2k ≠ 6.如果2a a 2a 1+-+=1,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0=B .a 1=C .a 1≤D .a=0a=1或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和b 的取值范围是( )A .k >0,b >0B .k >0,b <0C .k <0,b >0D .k <0,b <08.如图,过△ABC 的顶点A ,作BC 边上的高,以下作法正确的是( )A .B .C .D .9.如图,AB ∥CD ,点E 在线段BC 上,CD=CE,若∠ABC=30°,则∠D 为( )A .85°B .75°C .60°D .30°10.如图,点P 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 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点M ,N 分别是AB ,BC 边上的中点,则MP+PN 的最小值是( )A .12B .1C 2D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22(3)16x m x +-+是关于x 的完全平方式,则m =__________.21273=___________. 3.分解因式:2x 3﹣6x 2+4x =__________.4.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含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顶点与另一个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A ,且另三个锐角顶点B ,C ,D在同一直线上.若AB=2,则CD=________.5.如图,OP 平分∠MON ,PE ⊥OM 于点E ,PF ⊥ON 于点F ,OA =OB ,则图中有__________对全等三角形.6.如图,在ABC 中,点D 是BC 上的点,40BAD ABC ︒∠=∠=,将ABD ∆沿着AD 翻折得到AED ,则CDE ∠=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2250x x --= (2)1421x x =-+2.先化简,再从﹣1、2、3、4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2222444424x x x x x x x ⎛⎫---÷ ⎪-+--⎝⎭.3.已知方程组137x y a x y a-=+⎧⎨+=--⎩中x 为非正数,y 为负数. (1)求a 的取值范围;(2)在a 的取值范围中,当a 为何整数时,不等式221ax x a ++>的解集为1x <?4.如图,已知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且BC=CD.(1)求证:△BCE≌△DCF;(2)求证:AB+AD=2AE.5.如图1,在菱形ABCD中,AC=2,BD=23,AC,BD相交于点O.(1)求边AB的长;(2)求∠BAC的度数;(3)如图2,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60°角的顶点放在菱形ABCD的顶点A 处,绕点A左右旋转,其中三角板60°角的两边分别与边BC,CD相交于点E,F,连接EF.判断△AEF是哪一种特殊三角形,并说明理由.6.在“母亲节”前期,某花店购进康乃馨和玫瑰两种鲜花,销售过程中发现康乃馨比玫瑰销售量大,店主决定将玫瑰每枝降价1元促销,降价后30元可购买玫瑰的数量是原来购买玫瑰数量的1.5倍.(1)求降价后每枝玫瑰的售价是多少元?(2)根据销售情况,店主用不多于900元的资金再次购进两种鲜花共500枝,康乃馨进价为2元/枝,玫瑰进价为1.5元/枝,问至少购进玫瑰多少枝?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D3、B5、D6、C7、C8、A9、B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7或-123、2x (x ﹣1)(x ﹣2).415、36、2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1211x x ==(2)3x =是方程的解.2、x+2;当1x =-时,原式=1.3、(1)a 的取值范围是﹣2<a ≤3;(2)当a 为﹣1时,不等式2ax+x >2a+1的解集为x <1.4、略5、(1)2;(2)60︒ ;(3)见详解6、(1)2元;(2)至少购进玫瑰200枝.。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人教版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人教版

明.)20。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AD ,CB =CD ,E 为AB 的中点,在AC 上求作点P ,使EP +BP 的值最小。

(1)画出点P 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写画法);(2)若AD =6,∠DAC =30°,求EP+BP 的最小值。

21.,办场时买来的80头小羊经过精心饲养,七个月就可以出售了。

下表数据是这些羊出售时的体重:(1)求这些“大耳羊"在出售时平均体重是多少? (2)“大耳羊”购进时每只成本平均为420元,饲养时每只成本平均为1060元,若按每千克32元的价格可以全部售完,在不计其它成本的情况下,求该农民合作组织饲养这批“大耳羊”可以获得多少利润(利润=总售价-购羊成本-饲养成本).22.某车间计划生产100件产品,由于采用新技术,每天可多生产4件,这样实际生产148件产品的时间与计划生产100件产品所需要的时间相等,求计划生产100件产品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天?23。

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边长为3正方形OABC 的顶点B ,点P (m ,n )为该函数图象上的一动点,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 、F ,设矩形OEPF 和正方形OABC 不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求k 的值;(2)当m =4时,求n 和S 的值; (3)求S 关于m 的函数解析式.24.如图,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B =90°,AB =8cm,AD =24cm,BC =26cm 。

点P 从A 出发,以1cm/s 的速度向点D 运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3cm/s 的速度向B 运动,若它们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 秒,并且当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1)当t =3时,求出P 、Q 两点运动的路程分别是多少?(3)四边形PQCD 有可能为菱形吗?试说明理由。

八年级(初二)数学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 B ; 2.C ; 3.A ; 4.A ; 5.C ; 6.D ; 7.B; 8.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 10.; 11.6; 12. 1;1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2020的相反数是( ) A .2020 B .2020- C .12020 D .12020- 2.如图,若x 为正整数,则表示()2221441x x x x +-+++的值的点落在( )A .段①B .段②C .段③D .段④3.若x ,y 的值均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下列分式的值保持不变的是( )A .2x x y +-B .22y xC .3223y xD .222()y x y - 4.已知三角形三边长为a 、b 、c ,且满足247a b -=, 246b c -=-, 2618c a -=-,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 )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无法确定 5.若a ab+有意义,那么直角坐标系中点A(a,b)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6.已知点(224)P m m +,﹣在x 轴上,则点P 的坐标是( ) A .(40), B .(0)4, C .40)(-, D .(0,4)-7.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8.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 的距离为30海里的A 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 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 与灯塔P 之间的距离为( )A .60海里B .45海里C .203海里D .303海里9.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 =9,点E 在CD 边上,且DE =2CE ,点P 是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则PE +PD 的最小值是( )A .310B .103C .9D .9210.如图,已知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E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90BAC ∠=︒,3AD =,则CE 的长为( )A .6B .5C .4D .3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ABC 三条边长为a ,b ,c ,化简:|a -b -c |-|a +c -b |=__________.21273=___________. 3.若214x x x++=,则2211x x ++= ________. 4.如图,四边形ACDF 是正方形,CEA ∠和ABF ∠都是直角,且点,,E A B 三点共线,4AB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5.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F 分别是AO 、AD 的中点,若AB=6cm ,BC=8cm ,则AEF 的周长=______cm .6.如图△ABC 中,分别延长边AB 、BC 、CA ,使得BD=AB ,CE=2BC ,AF=3CA ,若△ABC 的面积为1,则△DEF 的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23111x x x -=--.2.先化简,再从﹣1、2、3、4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2222444424x x x x x x x ⎛⎫---÷ ⎪-+--⎝⎭.3.若方程组3133x y m x y m +=+⎧⎨+=-⎩的解满足x 为非负数,y 为负数. (1)请写出x y +=_____________;(2)求m 的取值范围;(3)已知4m n +=,且2n >-,求23m n -的取值范围.4.(1)如图(1),已知:在△ABC 中,∠BAC =90°,AB=AC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CE ⊥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 、E.证明: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 中,AB=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 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 、E 是D 、A 、E 三点所在直线m 上的两动点(D 、A 、E 三点互不重合),点F 为∠BAC 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 和△ACF 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 、CE,若∠BDA=∠AEC=∠BAC ,试判断△DEF 的形状.5.如图,在长方形OABC 中,O 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点A 坐标为(a ,0),点C 的坐标为(0,b ),且a 、b 4a -﹣6|=0,点B 在第一象限内,点P 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 ﹣C ﹣B ﹣A ﹣O 的线路移动.(1)a= ,b= ,点B 的坐标为 ;(2)当点P 移动4秒时,请指出点P 的位置,并求出点P 的坐标;(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 移动的时间.6.某青春党支部在精准扶贫活动中,给结对帮扶的贫困家庭赠送甲、乙两种树苗让其栽种.已知乙种树苗的价格比甲种树苗贵10元,用480元购买乙种树苗的棵数恰好与用360元购买甲种树苗的棵数相同.(1)求甲、乙两种树苗每棵的价格各是多少元?(2)在实际帮扶中,他们决定再次购买甲、乙两种树苗共50棵,此时,甲种树苗的售价比第一次购买时降低了10%,乙种树苗的售价不变,如果再次购买两种树苗的总费用不超过1500元,那么他们最多可购买多少棵乙种树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B3、D4、A5、A6、A7、B8、D9、A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2b-2a23、84、85、96、1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x=1、2x=-时,原式=1.2、x+2;当13、(1)1;(2)m>2;(3)-2<2m-3n<184、(1)见解析(2)成立(3)△DEF为等边三角形5、(1)4,6,(4,6);(2)点P在线段CB上,点P的坐标是(2,6);(3)点P移动的时间是2.5秒或5.5秒.6、(1)甲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30元,乙种树苗每棵的价格是40元;(2)他们最多可购买11棵乙种树苗.。

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新版)

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新版)

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新版)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324x ax a<+⎧⎨>-⎩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a≤﹣3 B.a<﹣3 C.a>3 D.a≥32.已知多项式2x2+bx+c分解因式为2(x-3)(x+1),则b,c的值为().A.b=3,c=-1 B.b=-6,c=2C.b=-6,c=-4 D.b=-4,c=-63.对于函数y=2x﹣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图象过点(1,0)B.y值随着x值增大而减小C.它的图象经过第二象限D.当x>1时,y>0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2),B(3,5),C(x,y),若AC∥x 轴,则线段BC的最小值及此时点C的坐标分别为()A.6,(﹣3,5) B.10,(3,﹣5)C.1,(3,4) D.3,(3,2)5.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2()a b+的结果是( )A.﹣2a-b B.2a﹣b C.﹣b D.b6.如图,两条直线l1∥l2,Rt△ACB中,∠C=90°,AC=BC,顶点A、B分别在l 1和l2上,∠1=20°,则∠2的度数是()A.45°B.55°C.65°D.75°7.如图,将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已知∠A=30°,∠1=40°,则∠2的度数为( )A.55°B.60°C.65°D.70°8.如图,在▱ABCD中,已知AD=5cm,AB=3cm,AE平分∠BAD交BC边于点E,则EC等于()A.1cm B.2cm C.3cm D.4cm9.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28,对角线AC,BD交于点O,E为AD的中点,则OE的长等于()A.2 B.3.5 C.7 D.1410.尺规作图作AOB∠的平分线方法如下: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OB于C、D,再分别以点C、D为圆心,以大于12CD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作射线OP,由作法得OCP ODP≌的根据是()A.SAS B.ASA C.AAS D.SSS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3x x=,则x=__________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斜边上的高的长度为__________.3.若23(1)0m n-++=,则m-n的值为________.4.如图,一次函数y=﹣x﹣2与y=2x+m的图象相交于点P(n,﹣4),则关于x的不等式组22{20x m xx+----<<的解集为________.5.如图,△ABC中,AB=BC,∠ABC=90°,F为AB延长线上一点,点E在BC 上,且AE=CF,若∠BAE=25°,则∠ACF=__________度.6.如图,在ABC中,点D是BC上的点,40BAD ABC︒∠=∠=,将ABD∆沿着AD翻折得到AED,则CDE∠=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下列方程组(1)203216x yx y-=⎧⎨+=⎩(2)410211x yx y-=⎧⎨+=⎩2.化简求值:[4(xy-1)2-(xy+2)(2-xy)]÷14xy,其中x=-2, y=15.3.已知22a b -=,且1a ≥,0b ≤.(1)求b 的取值范围(2)设2m a b =+,求m 的最大值.4.如图,OABC 是一张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矩形纸片,O 为原点,点A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正半轴上,OA=10,OC=8.在OC 边上取一点D ,将纸片沿AD 翻折,使点O 落在BC 边上的点E 处,求D ,E 两点的坐标.5.如图,△ABC 中,AB=AC ,∠BAC=90°,点D ,E 分别在AB ,BC 上,∠EAD=∠EDA ,点F 为DE 的延长线与AC 的延长线的交点.(1)求证:DE=EF ;(2)判断BD 和CF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AB=3,AE=5,求BD 的长.6.某公司计划购买A ,B 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搬运材料.已知A 型机器人比B 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30kg 材料,且A 型机器人搬运1000kg 材料所用的时间与B 型机器人搬运800kg 材料所用的时间相同.(1)求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材料;(2)该公司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的机器人共20台,要求每小时搬运材料不得少于2800kg,则至少购进A型机器人多少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A2、D3、D4、D5、A6、C7、D8、B9、B10、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0或1.2、60 133、44、﹣2<x<25、706、20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42xy=⎧⎨=⎩;(2)61xy=⎧⎨=-⎩.2、20xy-32,-40.3、(1)12b-≤≤;(2)24、E(4,8) D(0,5)5、(1)略;(2略;(3)BD=1.6、(1)A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50千克材料,B型机器人每小时搬运120千克材料;(2)至少购进A型机器人14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靖安县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个纳米粒子的直径是0.000 000 035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8105.3-⨯米
B.7
105.3-⨯米 C.71035-⨯米 D.71035.0-⨯米
2.分式3
1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
范围是( )
A 、x>3
B 、x<3
C 、x ≠3
D 、x ≠-3
3.天气预报报道靖安县今天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0℃,则今天靖安县气温的极差是( )
A 、54℃
B 、14℃
C 、-14℃
D 、-62℃
4.函数()01
>-=x x
y 的图象大致
A
B C D
5.数学老师在录入班级5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时,有一名同学的成绩录入错了,则该组数据一定会发生改变的是( ) A 、中位数 B 、 众数
C 、平均数
D 、中位数、众数、平均数都一定发生改变
6.在△ABC 中,AB=12cm , BC=16cm , AC=20cm , 则△ABC 的面积是( )
A 、96cm 2
B 、120cm 2
C 、160cm 2
D 、200cm 2 7.用含30º角的两块同样大小的直角三角板拼图形,下列四种图形,①平行四边形②菱形,③矩形,④直角梯形。

其中可以被拼成的图形是( )
A 、 ① ②
B 、 ① ③
C 、 ③ ④
D 、 ①②③ ④ 8.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是3,4,5,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 103
C 、52
D 、
125
9.对于反比例函数2y x
=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 、点(21)--,在它的图象上
B 、它的图象在第一、三
象限
C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D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10.如图,□ABCD 的周长为16cm ,
A
C 、B
D 相交于点O ,
OE ⊥AC 交AD 于E,则△DCE 的周长
为(
) A. 4cm B. 6cm
C . 8c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某中学人数相等的甲、乙两
甲=82分,x 乙=82分,
S 2
甲=245,S 2乙
=190. 那么成绩较为整齐的是________班(•填“甲”或“乙”) 12. 当=x 时,1)1(2-+x 与
1)2(3--x 的值相等。

13.如图,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极少数同学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
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 米,却踩伤了花草.
14.菱形ABCD 的周长为36,其相
邻两内角的度数比为1:5,则此菱形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 15.如图,A 、B 是双曲线x
k y =
的一个分支上的两点,且点B(a ,b)在点A 的右侧,则b
10题
A 15题
B 1 2 O x y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16、在□ABCD 中,两对角线交于点O ,点E 、F 、G 、H 分别是AO 、BO 、CO 、DO 的中点,那么以图中的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有 个,请你在图中将它们画出来,它们分别是 (□ABCD 除外)
三、(本大题共3小题,第17小
题6分,第18、19小题7分,共20分) 17.先将式子(1+1x )÷x 2-1
x
2 化
简,然后请你再选一个理想的x 值求出原式的值。

18. 如图,小明想测量学校旗杆AB 的高度,他采用如下方法:先将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然后将绳子下端拉直,使它的末端刚好接触地面,测得绳子下端C 离旗杆底部B 点5米,请你计算一下旗杆的高度。

19. 如图,菱形ABCD 中,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是AB 的中点,已知AC =8cm ,BD =6cm ,求OE 的长。

四、(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0.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小华按下列要求作图:①在正方形网格的三条不同实线上各取一个格点,使其中任意两点不在同一实线上(即在正方形不同的边上分别取三个格点);②连结三个格点,使之构成直角三角形.小华在下面的正方形网格中作出了Rt △ABC ,请你按同样的要求,在下面两个正方形网格中分别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使这三个直角三角形互不全等.
(1)
→ ← 3m
4m “路”
13题
C
A B O 16题
21.如图,小刚家、王老师家,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刚家到王老师家的路程为3千米,王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为0.5千米。

由于小刚的父母战斗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为了使他能按时到校,王老师每天骑自行车接小刚上学。

已知王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每天比平时步行上班多用了20分钟,问王老师的步行速度及骑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五、(本大题共2小题,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17分) 22.已知:如图,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
y x
的图

交于A(-2,1) 、B (1,n )。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
解析式。

(2)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
例函数的值的x 的取值范围。

23.张老师为了从平时在班级里数学比较优秀的王军、张成两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对两位同学进行了辅导,并在辅导期间进行了10次测验,两位同学测验成绩记录如下
问题: (1
. 5 张成 80 80
(2中,求得王军10次测验成绩的方
差2
S 王=33.2,请你帮助张老师计
算张成10次测验成绩的方差2
S 张;
(3)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助张老师做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六、(本大题共2小题,第24小题9分,第25小题10分,共19分)
24.如图(1),四边形ABCD 是等腰梯形,AB ∥DC ,由4个这样的等腰梯形可以拼成如图(2)所示的平行四边形。

(1)求四边形ABCD 四个内角的度数;
(2)试探求四边形ABCD 四条边之间存在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现有图(1)中的等腰梯形若干个,利用它们你能拼出一个菱形吗?若能,请画出大致的示意图。

25.已知:如图,矩形ABCD 的边
BC 在x 轴上,E 是对角线AC 、BD
的交点,反比例函数x
y 2
=(x>0)
的图像经过A,E 两点,点E 的纵坐标为m 。

(1)求点A 坐标(用m 表示) (2)是否存在实数m,使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若存在,请求出m 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靖安县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D
5.C
6.A
7.B
8.D
9.C 10.C 二、填空题
11.乙 12.-7 13.2 14.40.5 15.0<b<2 16.3 □EFGH □AFCH □BGDE 三、
17.化简结果为1
-x x
x 不能取
0,1,-1 18.12米 19.2.5cm
四、
20.略 21. 王老师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 五、
22.(1)x
y 2
-
= y=-x-1 (2)x<-2或0<x<1
23.王军众数:78,张成中位数:80
(2)2
S 张=13 (3)略
六、
24.(1)60° 60° 120°
120° (2)AD=DC=BC=2
1
AB
(3)如图
25.(1)过E 做EF 垂直BC 于F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AB=2EF 点A 的纵坐标2m ,所以A 点坐
标为),(m m
21
(2)点E的坐标),(m m 2

EF=BF 得, m
m m 1
2-=,
因为m>0 ,所以m=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