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壁画

合集下载

壁画

壁画

西汉墓室壁画 A.洛阳卜千秋夫妇合葬墓壁画: 是目前发现年代较早的西汉墓室壁 画之一。 绘有墓主人升仙图,表现死者夫妇分别乘龙和三头神鸟在仙 翁引导下升往仙境 的场面。 B.洛阳烧沟 61 号墓:内容有日月星象、驱邪打鬼及历史故事。特 别是二桃杀 三士故事。
出行图
二桃杀三士局部
东汉墓室壁画 A.河北望都汉壁画墓 B.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是一座砖筑多室墓,由墓道、前室和左右耳 室、 中室和南耳室、后室组成,全墓通长 19.85 米。
2.蒙元时期墓葬壁画: 元代不尚厚葬,墓室壁画绘制已临近尾声,现今发现 的墓室壁 画很少有前代之规模,有些尚能反应那一时的生活时尚,有着 鲜明 的时代特点和民族风格。其中以大同冯道真墓室壁画具有 较高的艺术价值。 墓为砖砌券顶单室型,壁画分布于四壁与券 顶。
壁画技法
绘画型与绘画工艺型两类 两类。 壁画以技法区分 ,有绘画型与绘画工艺型两类。 绘画型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公元 220 年~581 年)
拼镶砖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常年的战争北方经济萧条,朝廷提倡 薄葬, 因此在考古发现的墓葬中,不仅墓葬规模和随葬品从简,而且也少见 壁画墓、 画像石和画像砖墓。但缺乏墓葬壁饰传统的南方地区出现了相反的 情况,在画 像砖墓的基础上,出现了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区特点的拼镶砖画。著名的 南京西 善桥墓就出土了以“竹林七贤和荣启期”像为主要题材的巨幅拼镶砖 画。
宋代壁画:墓葬壁饰主要集中发现在中原北方区,流行壁画墓和砖雕 墓, 也见画像石墓。 白沙宋墓与“开芳宴” 是指 1951 年发掘的北宋末 赵大翁及其家属的 3 座墓葬,位于河南省 禹县白沙镇北。 登封李守贵墓 壁画与宋代的风俗绘画 川贵地区的宋代石刻
五、元代壁画(公元 1271~1368 年)

中国古代壁画欣赏

中国古代壁画欣赏
人.汉代很多贵族豪强地主的坟墓都极具规模,流行 在墓壁上绘制壁画.
▪ 迄今发现的汉代墓室壁画省区有河南、广东、山东、 山西、河北、辽宁、甘肃、江苏、陕西、内蒙古等 地.
▪ 东汉墓室壁画,遗迹颇多,山西平陆、山东梁山、河 北望都、河北安平、河南密县、辽宁辽阳和金县、 甘肃酒泉、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及和林格尔等地都 发现有墓室壁画.
密县打虎亭汉代壁画 宴乐图
▪ 分层绘制了主人接受礼 品、宾主宴饮和乐舞的 场面
重润墓壁画
▪ 重润为唐中宗长子,高宗与武则天的孙子,因 对武则天作为有看法,于武周大足元年701被 处死.中宗即位,追封为懿德太子.墓成于神 龙复年706,墓内遗存有规模宏大、布局严谨 的壁画40多组.有界画山水、花鸟、驯兽禽 以及大量表现太子、宫女、内侍等生活的作 品.
唐 重 润 墓 壁 画 执 扇 宫 女 图
重润墓壁画
男侍从图
▪ 此图画七位身材高 大的内侍,他们双 手持笏,举在胸前, 每人身穿圆领口长 袍,腰间扎黑色皮 腰带,脚穿黑色靴, 分两排站立,神态 各具特征.人物造 型准确,线条富有 轻重缓急的变化. 设色富有节奏感, 对比鲜明,突出了 人物特征及装饰效 果.
▪ 中国古代壁画以寺观壁画、石窟壁画、墓室 壁画的成就最高.此外汉画像石和画像砖也是 非常有特色的壁画艺术.
一、墓室壁画
▪ 壁画附着于建筑,古代建筑不可能保留至今,所 以我们能够看到的早期壁画,都是墓室壁画.
▪ 中国古代墓室壁画以汉代和唐代的墓室壁画 最为突出.
汉代墓室壁画
▪ 汉代墓室壁画的发现,始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 ▪ 汉统治阶级提倡孝道,盛行厚葬,厚资多藏,器用如生
▪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的四周和神龛内外都绘 满了壁画,全部面积有403.34平方米,好像一条巨大 的浮雕带,环绕着整个大殿.根据题记,壁画绘制于 元泰定二年1325,虽然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壁画依 然保持着清晰的面貌.

古代建筑壁画有什么

古代建筑壁画有什么

古代建筑壁画有什么中国古代四大壁画:敦煌飞天、芮城永乐宫吕纯阳、毗卢寺儒释道、法海禅寺神佛鬼怪。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建筑壁画吧。

古代建筑壁画有什么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基本简介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总计 4500余身”。

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时代特点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怀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而消逝。

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

一千余年间的敦煌飞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演变发展的历史。

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分为四个阶段:兴起时期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公元366--535年),大约170余年,此时期的敦煌飞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大体上是西域式飞天。

但这一时期两个朝代的飞天特点也略有不同。

莫高窟北凉时的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中,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的头上。

其造型和艺术特点是:头有圆光、脸型椭圆,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饰环孬,头束圆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宝冠,身材粗短,上体半裸,腰缠长裙,肩披大巾,由于晕染技法变色,成为白鼻梁、白眼珠,与西域龟兹等石窟中的飞天,在造型、面容、姿态、色彩、绘画技艺上都十分相似。

由于莫高窟初建时,敦煌地区的画师画工尚不熟悉佛教题材和外来艺术,处于摹仿阶段,运笔豪放,大胆着色,显得粗犷朴拙。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五):壁画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五):壁画

中国古代绘画简介(五):壁画壁画是指绘在墙壁上画,主要可分为建筑壁画和墓葬壁画两大类。

其中建筑类主要是宫殿、寺观墙壁上,又称宫殿寺观壁画。

壁画从西周到明清历代皆有,最兴盛则是在汉唐。

(一)先秦壁画现存最早的墓葬壁画是西周时代,发现于山西扶风县法门镇杨家堡4号墓,但只见一些残存痕迹。

秦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壁画,常常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

秦代的墓室壁画。

据史料所载,秦始皇陵地宫“上具天文”,其墓室顶部绘有天象图壁画。

据陕西社科院考古所《秦都咸阳遗址的调查和试掘》(《文物》1976年,11期)一文,已记述发掘出壁画“残块四百四十多块”,颜色多种。

其中于20世纪70年代发现于秦都咸阳宫遗址3号殿长廊上的秦代壁画残部,为一支有七辆马车组成的行进队列,每辆车由四匹奔马牵引;另一处残存的壁画则表现的是一位宫女。

(二)两汉壁画两汉的宫殿、府署、寺观,普遍绘制壁画,或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宣扬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或以借物寄情的手法,标榜吏治的清明;或图绘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或绘制本朝功臣肖像,作为广大臣僚励志的楷模。

这在当时无疑的发挥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对后世皆产生出重大影响。

宫殿壁画逐渐兴盛。

文帝三年(前177年)在未央宫承明殿,画屈轶草、进善旌、诽谤木、敢谏鼓,藉以激励吏治清明,此是两汉宫殿壁画之始。

汉初不少同姓诸侯王亦绘制宫殿壁画,其中以鲁恭王刘余营建的鲁灵光殿壁画内容最为丰富。

武帝时,在甘泉宫诏画教子有方的金日殚母肖像壁画。

汉宣帝刘询在麒麟阁绘制包括霍光、张安世、赵充国、苏武等11人的功臣图壁画。

东汉绘制宫殿寺观壁画之风尤盛。

明帝刘庄“雅好图画,别立画官”,永平三年(公元60年),下诏在云台进行了我国第二次大规模图绘开国功臣的壁画创作,“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云台”,“其后又增加四人,合三十二人”。

派使赴西域求来佛法后,在新建的白马寺绘制了《千乘万骑群象绕塔图》,这是中国寺院壁画的肇始。

中国壁画史

中国壁画史

一、秦汉时期美术(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概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大国。

公元前226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乘机夺权建立“新”朝,后被农民起义军推翻。

汉朝宗枝刘秀乘机而起,在公元25年重建汉帝国,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秦汉时期重要的美术创作,都是在王朝政府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1.宫室殿堂壁画①秦代壁画遗存有咸阳秦宫壁画残片②汉代内容丰富的壁画无一保存至今,考察汉代壁画艺术只能借助于地下考古发现。

2.墓室壁画墓室壁画是为了丧葬需要而绘于地下墓室的。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贵族地主的生活和道德观念,内容包括现实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祥瑞迷信等,形象的展现了那一时代的社会面貌。

汉代壁画墓的主要地区有: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密县及永城,山西平陆,山东梁山,河北望都,辽宁辽阳和金县,甘肃酒泉,内蒙古托克托及和林格尔等处。

①西汉墓室壁画A.洛阳卜千秋夫妇合葬墓壁画:是目前发现年代较早的西汉墓室壁画之一。

绘有墓主人升仙图,表现死者夫妇分别乘龙和三头神鸟在仙翁引导下升往仙境的场面。

B.洛阳烧沟61号墓:内容有日月星象、驱邪打鬼及历史故事。

特别是二桃杀三士故事。

②东汉墓室壁画A.河北望都汉壁画墓B.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是一座砖筑多室墓,由墓道、前室和左右耳室、中室和南耳室、后室组成,全墓通长19.85米。

3.画像石和画像砖①画像石:是指砌在建筑上的雕饰图像的石。

主要流行于东汉时代。

画像石有阴线刻、阳刻减地、高浮雕等形式。

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石碑、棺椁等石刻装饰画。

其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

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

代表作有武梁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武梁祠为东汉晚期武氏墓地三个石祠堂。

画像采取平面减地又加线刻的技法,即将形象以外的石面铲去一层,使之突出,然后细部用阴线刻画,具有明快醒目的艺术风格。

武梁祠画像几乎包括了汉代画像石中流行的题材,其中以历史故事画像最为丰富。

壁画

壁画

周昭坎 1938年4月5日生于上海,祖籍广东潮阳。一级美术师、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美术博览》杂志主编、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壁画学会理事、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理事。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工作部负责人和《美术》杂志社副社长、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宣传部副司级巡视员。是第四次全国美代会代表,第六届全国美展评委。 早年师从李咏森、颜文梁等名师学习绘画。1950年代后期开始在报刊和展览发表作品,并从事艺术活动。绘画作品多次入展1960年代以来国内外画展,并多次获奖、出版和由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日本国会等机构及海内外收藏家收藏。代表作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油画《团结合作创伟业》(又名《走向新时代》)、获丁绍光奖全国美展优秀奖的油画《秋色胜似春》、获1983年全国宣传画展二等奖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入展中国美协在日本举行的“现代中国油画展”的《情深》、入展第四届全国美展的《越南人民必胜》(中国美术馆收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日本国会收藏、陈列的日本受彰议员三木忠雄像和入展中国美协“中国风景油画展”和“第二届中国静物油画展”的油画《傍水人家》、《质感的组合》及参展台湾举办的“海峡两岸中国当代油画名家百人大展”的油画《流香》等。1990年于德国哥廷根、加拿大多伦多举办个展,香港出版有《周昭坎画集》。绘画作品力求于淳朴自然中创造美的多样,力创深邃意境和动人情趣,台湾《艺术家》月刊曾以《淳朴·自然——周昭坎的艺术》为题评介其作品。此外,著有美术史论百余万字,代表作如《艺为人生——吴作人的一生》、《走过九十——画家萧淑芳》、台湾出版的《中国美术巨匠·潘玉良》卷、《庞薰琹》卷等;主编的《吴作人文选》获出版署1979-1989年优秀美术图书铜奖。发起或主持1985黄山全国油画艺术研讨会、1990杭州全国水彩画艺术研讨会。1987年在中国美协党组支持下,挑头创办《美术》杂志社,实行改革,力挽停刊之危;1993年策划建成门头沟九龙山“画家村”;2001年创办《美术博览》杂志迄今。传略入典《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香港《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以及日本《中国当代画家人名录》等。

古代壁画 文案

古代壁画 文案

古代壁画文案从汉代到明代,五星必看的中国古代十大壁画#什么是壁画#区别于画在绢、帛、宣纸等材料上,壁画是绘制在墙壁、天花板上的绘画,往往出现在殿堂、墓室、寺观、石窟中,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绘画形式之一。

#我们为什么要看壁画#壁画融合了历史、宗教以及世俗题材,透过壁画穿凿时空,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可以逐一窥探两千年来社会、宗教、建筑、美术、民俗、服装等的发展。

01辽阳墓群壁画年代:汉魏时期坐标: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两岸汉魏代表性壁画,当属分布在辽阳北郊太子河两岸的棒台子、北园、三道壕、小青堆子、东台子、南台子等处的墓室群壁画。

这些墓原来都有高大的封土堆,墓室由淡青色石板构筑,壁画都是直接绘在墓室石壁上。

凤凰楼阁百戏图壁画以表现墓主人经历和生活题材为主,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表现墓主的经历和生活的题材为主,内容以有门卒门犬、百戏乐舞、车骑仪仗、宴饮庖厨、楼阁宅院、武库仓廪、杂技、斗鸡等,墓室顶部多绘有日月流云等等,应有尽有,形象地反映了汉晋时代豪门大族的奢侈生活场景。

门卒图这些一千六七百年前的壁画内容丰富,色彩鲜艳,是古典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品,是研究汉魏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可多得的资料,也是中国美术史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更是中国绘画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和国画立论基础之一。

02河西走廊墓群壁画年代:魏晋时期坐标:甘肃省嘉峪关、酒泉、敦煌市河西走廊,是指黄河以西至新疆以东的大片区域。

素来以地上石窟闻名,很多人不知道地下还有一个“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

在嘉峪关、酒泉、敦煌市的地下,散布着大量地下壁画砖墓群,这便是著名的魏晋古墓群。

墓室场景壁画内容再现当时的现实生活,有反映农耕、养殖、采桑、宴居、出行、军事操练、狩猎等内容,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及气候等的实物资料,在美术领域填补了我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

全国人民熟悉的骑着马送信的中国邮政标志,就出土于此。

03敦煌石窟壁画年代:北魏至元坐标:甘肃省敦煌市、瓜州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玉门市敦煌石窟,一辈子一定要看一次。

浅析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

浅析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

浅析中国各朝代壁画特色中国各朝代的壁画在艺术特色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反映了其时代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逐个朝代进行浅析。

1. 商朝壁画特色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代,其壁画主要分布在河南的殷墟和河北的辛文墟。

商朝的壁画以饕餮纹为主要特色,饕餮是一种神秘的兽面怪物,具有一种独特的符号意义。

壁画中的饕餮纹主要用于装饰王室祭祀场所的墙壁,其线条流畅,色彩华丽,寓意着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2. 周朝壁画特色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其壁画特色主要表现在墓葬壁画上。

周朝的墓葬壁画主要描绘了当时的社会场景和生活习俗,呈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动植物纹样。

壁画上的人物形象具有简洁的线条,注重轮廓的描绘,同时色彩层次感强烈,富有节奏感。

3. 隋唐壁画特色隋唐时期的壁画以蓝色为基调,注重线条勾勒和色彩的运用,形成了具有浓厚宗教氛围的壁画艺术风格。

摩崖石刻和洞窟壁画成为隋唐时期壁画艺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敦煌莫高窟是最具代表性的之一。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佛教题材为主,包括佛陀形象、佛经故事和宗教仪式等,色彩鲜艳,构图严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4. 宋代壁画特色宋代的壁画多以家庙和故宅为主要表现场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江南地区的壁画艺术。

宋代的壁画以人物画和山水画为主要题材,形成了自由开放的艺术特色。

壁画上的人物形象更加细致入微,表情和动作生动自然,山水画则注重表现自然景物的和谐美。

5. 明代壁画特色明代的壁画以宫廷和庙宇为主要创作场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京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的壁画。

明代的壁画形式多样,从彩绘砖雕到画像、山水壁画等都有涉及。

明代的壁画注重视觉效果和色彩表现,色彩明艳而鲜亮,构图丰满而有层次感。

6. 清代壁画特色清代的壁画多以宫廷和寺庙为创作场所,清朝皇帝特别重视壁画艺术的发展。

清代的壁画不仅延续了明代的传统,同时也受到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表现出更加写实和精细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壁画无锡市第一中学中学教学目的:通过欣赏壁画这种古老独立的绘画形式,了解壁画艺术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当时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审美意识。

通过作品使学生了解、欣赏中国古代壁画精湛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巧,以及独特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赏析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的特点,赏评《朝元图》的艺术成就和特色。

教学难点:使学生真正理解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的特点,要作深入细致的分析。

教学时间:1课时教具准备:图片、录象资料、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常规)二.导入新课:今天是第九讲《中国古代壁画》。

(出示课题,开始使用课件)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装饰性图画。

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

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气派与风格,它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领有重要的地位,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播放音乐及介说词)1.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壁画是汉代作品,其分布较广,河南、山西、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的汉墓都有壁画。

画的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景的。

《仪卫出行》这组骑卫绘于墓道西壁中栏,画面有八人三马。

八人皆戴黑弁帽,蹬长靴,执旌旗仪仗。

其中年长者二人,一著红衫,一著白衫,分别骑乘橘红色及大戏色牡马,处在队伍前列;备用红马一匹。

居中之马神态自若,悠然前行;两旁之马,侧首注视观众。

六名青年步随其后。

此乃北齐贵戚外出时从行部众的写照。

画面构图紧凑,人物顾盼传神,艺术水平卓越,从中不难窥见北齐画圣杨子华鞍马人物的风貌。

[!--empirenews.page--]《狞猎》画面中央横贯山峦,右上角山后一骑士策马回首,张弓欲射一对奔鹿。

下部山前有二骑士,左侧骑士,腰际佩箭囊驰马张弓射一猛虎。

马前有一猎狗追赶猎物。

右下另有一骑士也在驰猎。

画面笔法雄健;人物动态强劲有力,是高句丽壁画杰出的代表作品。

2.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自佛教传入我国,除墓室壁画外,还大量出现宣传佛教内容的壁画。

在甘肃、河南等地的石窟寺中,就存留着许多美丽的佛教壁画。

莫高窟壁画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题材主要是佛像画、神怪画、故事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像(肖像画)、装饰图案等。

其中多数是依据佛经绘制的佛教宣传画,但在通过造型艺术表现时,古代艺术匠师们是根据现实和当时社会生活塑造神灵和人物形象、生活场景以表现故事情节内容,因而它直接、间接地反映着社会历史。

莫高窟壁画内容之丰富,堪称“墙壁上的图书馆”。

一副副壁画讲解这一个个神奇动人的故事《九色鹿》此故事绘于257窟的西壁,是莫高窟最完美的连环画式本生故事画。

画面从两头开始,中间结束。

敦煌彩塑中有大量释迦牟尼“说法像”,壁画中有大量“说法图”和“佛传图”,佛传图详细描绘了释迦牟尼生平事迹,是一个长篇传记故事。

中国古代把以音乐、歌舞为业的艺人统称为会,其从事演奏乐为主的艺人称乐会,从事歌唱舞蹈为主的艺人称舞伎。

敦煌石窟壁画中有极其丰富的古代乐伎形象和乐器图象。

据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近年来的调查统计,仅莫高窟绘有乐伎形象的洞窟就有200多个,乐伎3400多身,大小不同的乐队490多个,共有乐器44种,4300余件(大型经变画中有一批不鼓自鸣的乐器飘浮在空中,没有伎人演奏,所以乐器比乐伎多)这样多的乐伎形象和乐器图象,可以称得上世界上保留音乐资料最丰富的博物馆。

3.中国古代寺观壁画: [!--empirenews.page--]中国古代寺观壁画以山西永乐宫壁画最为精彩。

《朝元图》(奉宝玉女.部份)此幅为奉宝玉女的半身像。

玉女头戴花冠,上身著广袖衫,双手端装有龙旃的圆盘,宽衣博带,仪态端庄。

玉女面相俊俏,双目前视,嘴唇微闭,极具温柔娴雅的神韵。

玉女面部和衣纹的线描疏密有致。

土黄色的衣裙,绿色的飘带,沥粉贴金的发饰和龙旃,给人高贵富丽之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