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价值拍卖实验

合集下载

《价值拍卖会》课件

《价值拍卖会》课件
《价值拍卖会》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拍卖会简介 • 价值拍卖规则 • 价值拍卖案例分析 • 价值拍卖的未来展望 • 总结与思考
01
拍卖会简介
拍卖会的起源和发展
拍卖会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当时称 为“高价拍卖”,主要用于拍卖 奴隶和物品。
拍卖会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拍卖会在各个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艺术品 、房地产、企业等。
评价
价值拍卖会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它不仅让参与者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还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通过拍卖的方式,参与者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机制和竞争环境,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Leabharlann 对未来价值拍卖的思考和建议
思考
未来的价值拍卖会应该更加注重参与者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吸引更多不同领域和背景的人参与。同时 ,拍卖的形式也可以更加多样化,以吸引更多人的兴趣和参与。
02
价值拍卖规则
拍卖品的价值评估
1 2
3
评估方法
可以采用专家评估、市场比较法、收益现值法等评估方法, 对拍卖品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价值评估。
评估标准
根据拍卖品的类型、特点、市场行情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评 估标准,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评估过程
评估过程应公开透明,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得 存在利益输送和腐败行为。
策略
采用竞价拍卖方式,让社区居民自行决定设施的使用权价格。
结果
设施被高价拍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最终实现了社区资源的有效利用。
失败的价值拍卖案例
案例一
某博物馆拍卖珍贵文物
背景
某博物馆有一批珍贵文物,决定通过拍卖方式出售。

共同价值拍卖实验

共同价值拍卖实验

实验过程
(一)实验准备 1、储钱罐
2、一定数量的硬币 3、实验数据记录表 4、实验说明 (二)实验人员的选择
除三名工作人员,其余同学都是实验的参与者
实验说明
1、本次实验是拍卖一个存储有货币的储存罐的实验。 2、每一位实验者都是竞拍者,都可根据自己对储钱罐的估 价,报价竞拍。 3、每一位实验者都以最求收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没有成交 的实验者收益为零。成交者的收益计算公式为:收益=储钱 罐的货币总额-成交价格 4、实验过程中,不允许合谋、交流及询问其他实验者报价 的行为。 5、实验结束后,实验者应根据拍卖情况记录收益。
一价密封拍卖
每位买家报价一次,将报价密封提交给拍卖者,最高报 价者赢得拍卖,并向拍卖者支付最高报价,没有占优策略, 只进行一轮拍卖,买家无法得知其他买家的报价,故而无法 通过拍卖获取其他买家的估价信息。
荷式拍卖
在两种拍卖中买家都无法获取其他买家的报价信息,在 第一密封拍卖中买家的报价等价于荷式拍卖中愿意为物品支 付的报价。
风险爱好型
风险中性
赢者诅咒
赢者诅咒 :购买者因过于自信,而以较高于市价的价格 去购物品,导致亏损,这是对自我经营能力过于乐观所造 成的后果。
在共同价值拍卖中,拍卖品对于每个竞买人来说价值都 是相同的,但这个价值是不确定的,不同的竞买人根据自己 的私人信息分别形成各自对拍卖品的估价,从而确定自己的 竞标价。由于共同拍卖中标的物的价值是不公开的,所以出 价人对标的物的估价决定了谁将最终获得标的物。显然,估 价最高的出价人虽然能够获得标的物,但是他的估价很有可 能是过高的,所以最终中标人就有可能会遭受损失,从而陷 入“赢者诅咒”。
共同价值拍卖实验
小组成员:
拍卖的概述
拍卖分为私人价值拍卖和共同价值拍卖。

拍卖经济理论综述

拍卖经济理论综述

拍卖经济理论综述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综述拍卖经济理论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应用。

拍卖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市场机制,广泛应用于各种商品和服务的交易过程中。

随着经济学、金融学、运筹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拍卖理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而丰富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拍卖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探讨拍卖的类型、规则、策略以及拍卖对市场效率和资源配置的影响。

本文还将对近年来拍卖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介绍拍卖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类型。

通过对拍卖的起源和演变进行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拍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时,对拍卖类型的分类和比较,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不同拍卖形式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本文将重点分析拍卖策略和市场效率之间的关系。

拍卖过程中的竞价策略、定价机制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都会对市场效率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揭示拍卖策略如何影响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本文还将探讨拍卖理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践。

无论是在艺术品、房地产等传统拍卖市场,还是在电子商务、无线通信等新兴领域,拍卖理论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这些应用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拍卖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性。

本文将总结拍卖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拍卖理论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我们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旨在对拍卖经济理论进行全面综述,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深入了解拍卖的基本概念、策略应用和市场效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拍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推动拍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力支持。

二、拍卖类型与特点拍卖作为一种市场机制,其类型与特点在经济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拍卖品的数量、价格决定方式以及竞拍者的行为规则,拍卖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拍卖概论

拍卖概论

一、引论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价格发现机制之一,拍卖进入经济学文献的时间却相当晚,对拍卖最早的两篇开创性论文分析发表于1956年和1961年。

在此之前,研究拍卖问题的经济理论文献几乎是空白,而此后近20年里拍卖理论的进展也相当缓慢。

在很长的时间里,拍卖理论一直被视为与经济理论主体迥异的专业化领域,它似乎只是管理科学家与运筹学家的属地,因而不为主流经济学家所承认。

造成这种误解的部分原因是拍卖理论最初主要由运筹学家发展起来或多发表在运筹学杂志上,而且多运用技术数学而非标准经济学的直觉进行论证。

突破性的进展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

从那时起,越来越多的博弈理论研究者意识到拍卖是一种简单而又具有完备定义的信息不对称经济环境,它是分析经济主体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一个颇有价值的实例,其经济研究前景也非常诱人。

与此同时,实验经济学者对于可控拍卖实验的兴趣不断高涨。

在这一背景下,拍卖理论逐渐被主流经济学家所接纳,并大量运用博弈论、实验以及经验检验作为研究工具。

近10年来,国际经济学界关于拍卖问题的研究文献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拍卖理论也已经作为一个专门体系进入中高级微观经济学的核心领域。

本文将紧密围绕拍卖机制的收入与配置效率的绩效比较以及卖主最优拍卖机制设计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

第二部分简要评述了维克里的开创性贡献;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四种标准拍卖机制的绩效以及单物品最优拍卖机制设计;第四部分则探讨了各种多物品拍卖机制的绩效以及多物品最优拍卖机制设计,并介绍了拍卖理论在国债拍卖与频谱拍卖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最后一部分总结了拍卖理论检验的情况及其它前沿问题,并简要评价了拍卖理论研究的现状。

二、维克里的开创性贡献劳伦斯-弗里德曼(Lawrence Friedman)于1956年提出一个求解第一价格密封投标中的最优竞价策略的模型。

尽管他采用的是基于决策理论的运筹学分析方法,但他已经意识到应用博弈理论分析拍卖问题的前景。

事实上,弗里德曼竞价模型可以被视为博弈理论拍卖模型的前兆。

《口头双向拍卖实验》课件

《口头双向拍卖实验》课件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参与者的出价行为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这为研究拍卖市场 的运作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证数据。
实验结果表明,口头双向拍卖是一种有效的拍卖方式,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拍卖 品的价值,并使拍卖品流向最愿意支付其价值的竞价者。
结果讨论
对于实验结果,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探讨了影响参与者出价 行为的多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实验操作
参与者根据实验规则进行报价 、要价和交易操作。
总结与反思
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反思实 验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提出 改进建议。
02
实验材料
实验设备
01
02
03
电脑
用于运行实验程序和控制 实验进程。
麦克风
确保实验参与者在拍卖过 程中清晰传达自己的出价 。
扬声器
确保所有实验参与者都能 清晰地听到拍卖主持人的 指令和出价。
结果解读
解读实验结果的意义
分析实验结果对口头双向拍卖机制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应用场景 和价值。
结果局限性与展望
指出实验结果的局限性,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改进措施。
实际应用建议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口头双向拍卖机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化建议和 改进措施。
05
结论与讨论
结论总结
口头双向拍卖实验中,参与者的出价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竞价者的数量 、竞价者的出价策略、拍卖品的价值等。
记录拍卖的最终结果,包括拍卖品的价格、得标 者等。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参与者的出价 策略、拍卖品的价值等。
04
实验结果
数据处理
数据筛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筛选出有效数据,排除由于操作失误或设备 故障导致的异常数据。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双向拍卖实验报告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双向拍卖实验报告

湖南师范大学数计学院2009-2010第1学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实验报告书(1)实验名称:同时向上叫价双向拍卖实验专业统计学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唐邵玲实验日期 2009-10-23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009年10月-12月实验目的:1.了解用Z-Tree软件平台实施的拍卖实验的基本程序。

2.掌握市场供求均衡的原理。

同时向上叫价双向拍卖实验导则请你认真执行实验操作步骤,只要你决策正确,就能赢得相应的拍卖收益。

一、基本情况:在这局重复进行10次(即10个交易时段)的实验里,你将扮演一个竞买人(或竞卖人),在每次交易中,你将参与竞买(竞卖)虚构的三种商品。

竞卖人提供商品,共同构成市场总供给;竞买人提供需求,共同构成市场总需求。

二、实验操作步骤:第1步:点击Z-tree软件的树叶图标,待实验指导老师发出指令“开始交易”后,所有竞价人都正确选择自己的竞价身份,并详细阅读程序所给出的说明,记录自己对三个不同商品的第一单位估价和边际估价(或第一单位商品的成本和边际成本)。

第2步:进入竞价阶段,程序将自动给出当前交易价格,所有竞价人输入当前价格下需卖出(或买入)的商品数量。

若市场总供给≥总需求,则交易成功,买入方按所需数量买入,卖出方以数量多者优先卖出;若市场总供给<总需求,则屏显价格上升一个最小增量,进入下一轮交易,若该时段6次竞价仍未成交,则流拍。

三种商品在每时段开始交易价格分别为21、75、410,每次升价的最小增量为1、5、10。

买方估价你可以理解是对此商品竞买人的最高承受价格,卖方成本你可以理解是对此商品竞卖人的最低承受价格。

三、竞价策略说明:1.只有当市场总供给≥总需求时的竞买人才能赢得商品,竞卖人才能售出商品。

竞买人所获得的拍卖收益 = (估价Vi –成交价Pi) ×数量Ni,-交易费;竞卖人所获得的拍卖收益 = (交易价Pi–成本Ci) ×数量Ni-交易费。

2012《拍卖经济学》第二章 拍卖的基础理论

2012《拍卖经济学》第二章  拍卖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拍卖的基础理论一、核心概念1、理论经济学经济学的分类是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进程相联系的,一般是先有理论经济学而后有应用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论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为应用经济学提供理论基础。

2、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作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3、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这些个体包括消费者、工人、投资者、土所有者和企业;事实上,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了任何参与经济运行的个人和法人。

微观经济学就是解释这些行为人是如何以及为何做出特定的经济决策。

4、政治经济学教材中指研究国家范围和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

5、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信息的经济现象及其运动变化特征的科学。

6、博弈论game theory 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也就是说,一个决策主体的选择受到另一个决策主体的影响,同时这个决策主体的选择也会影响另外一个决策主体的选择。

也就是博弈论研究的决策问题,是决策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决策及均衡。

7、拍卖法律定义为: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特定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

经济学界普遍看法:拍卖是一个集体(拍卖群体)决定价格及其分配的过程。

8、增价拍卖与减价拍卖按照叫价程序可将拍卖分为此两类。

增拍—英格兰式拍卖,是一种价格上行的拍卖方式,即拍卖师宣布拍卖物品底价或无底价后,竞买人可以自由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出价。

如果没有竞买人想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出价,那么出价最高的竞买人支付他所出的价格并获得物品。

减拍—荷兰式拍卖,是一种价格下行的拍卖方式,由拍卖师先叫一拍卖品的最高价,然后逐步降价,一直降到第一竞买人应价,即告拍卖成交,并在当前的应价上买下物品。

9、有底价拍卖和无底价拍卖按有无底价可将拍卖分为此两类。

博弈论课堂实验

博弈论课堂实验

博弈论课堂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二级价格拍卖,拍卖品被强制地规定为对每个同学价值10元。

让他们出价。

结果有1人出8元,有2人出9元,有9人出10元,有5人出11元,有2人出12元,有1人出13元,还有7人出到15元或以上。

第二个实验是苏比克拍卖。

我以10元人民币向同学拍卖。

依次有同学出价5元,6元,7元,10元,11元,最后叫10元的同学放弃。

我10元钱拍卖得到21元(净赚11元)。

第三个实验是选美博弈,结果如下:学生编号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15039722252533331318644023335252020762817727236223208303010292512761013121001152161250507113909014141425561001551000163212176860148181111192626422035153221444411220022232520752440000251010032625120527555002825481552930291573030327431388443225138633157523415258235250.9 2.5336303073372510010=====================补充:二级价格拍卖规则是,每个人写下他们的出价交给拍卖者,出价最高的人得到拍卖物品,但他只需要付出次高价格的价钱。

其余人未得到物品,也不付钱。

课堂的实验结果表明约有1半的人出价超过了其对于物品的评价,这并不是理性的选择。

理性的结果应该是出价为其对物品的评价。

但是,这也可能是因为事前强制了物品对他们价值10元有关(每个人都清楚此物对其他人价值十元)。

不过,出价高于、低于十元仍是不理性的。

苏比克拍卖规则:直接叫价拍卖,喊价最高者得到拍卖品(10元钱),但是喊价最高和次高的都需要付出其喊价给拍卖者。

理性的做法是不参加拍卖,或者一旦有人参加则自己放弃参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目的
通过拍卖储存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的储钱罐来模拟共同价值拍 卖,让学生通过参加拍卖实验,增强对共同价值拍卖的感性 认识,通过对实验过程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了解共同价值 拍卖中存在的“赢者诅咒”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使学生能 够对现实世界中的共同价值拍卖现象进行一定的理论分析。
实验过程
(一)实验准备 1、储钱罐 2、一定数量的硬币 3、实验数据记录表 4、实验说明 (二)实验人员的选择 除三名工作人员,其余同学都是实验的参与者
共同价值拍卖实验
小组成员:
拍卖的概述

拍卖分为私人价值拍卖和共同价值拍卖。
根据标的物或拍卖品的价值对竞卖人是否相同来分,可 以分为私人价值拍卖和共同价值拍卖。 私人价值拍卖中的标的物价值对于各竞买人来说不完全 相同(如艺术品),而共同价值拍卖中的标的物价值对于各 竞买人来说完全相同(如矿山出租拍卖)。
谢谢
风险偏好的三种类型:
风险规避型
风险爱好型
风险中性
赢者诅咒

赢者诅咒 :购买者因过于自信,而以较高于市价的价格 去购物品,导致亏损,这是对自我经营能力过于乐观所造 成的后果。
在共同价值拍卖中,拍卖品对于每个竞买人来说价值都 是相同的,但这个价值是不确定的,不同的竞买人根据自己 的私人信息分别形成各自对拍卖品的估价,从而确定自己的 竞标价。由于共同拍卖中标的物的价值是不公开的,所以出 价人对标的物的估价决定了谁将最终获得标的物。显然,估 价最高的出价人虽然能够获得标的物,但是他的估价很有可 能是过高的,所以最终中标人就有可能会遭受损失,从而陷 入“赢者诅咒”。
帕累托最优:
生产最优 交换最优

实验中报价和硬币价值存在加大差距的原因 经济效应:前三轮和硬币的把握不明确 后六轮通过前三轮实验掌握一定的方法技巧
拍卖规则不同:荷式拍卖 英式拍卖 一价密封拍卖
实验者对风险的态度:风险喜好 风险厌恶 中立者
风险厌恶程度不同对拍卖品配置的影响
你会选择哪种工作?


从策略的角度看,荷兰式拍卖和密封一价密封拍卖等价。 在荷兰式拍卖和第一价格拍卖中,没有优势策略均衡存在, 买主必须在较高的出价将带来的较大成交机会的好处和较 低的交易收益的不利之间进行权衡。
策略等价:于博弈A中的每一个策略,在博弈B中都有一 个等价的对应策略,且两个策略导致相同的结果

在英国式拍卖中,其中的买主将实行优势策略,他们的出 价等于他们对拍卖品的评价。使用这样的策略产生一个讲 真话的均衡,而且在此均衡中的拍卖品的配置是符合帕累 托效率标准的,成交价格则等于潜在的买主中的次高的私 人评价。
实验结果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英式拍卖中,参与人的优势策略是将自己的喊价定位于比 先前的最高报价高出一个很小的数字。当喊价达到次高拍 卖品估值时,除了拥有最高拍卖品估值的竞拍者,就没与 其他人出价了,这种情况下,最终拍卖品会卖给具有最高 商品估价的竞拍者,成交价格等于或近似等于次高商品估 价。 荷式拍卖中,成交价一定低于所有竞拍者对拍卖品的最高 估价,因为,如果要价低于次高估价而拥有最高估价的竞 拍者仍不应价,而是等待要价的进一步下降,那么他就有 可能失去获得拍品的机会,拍卖品就有可能被拥有次高或 更低估价的竞拍者买走。
一价密封拍卖 每位买家报价一次,将报价密封提交给拍卖者,最高报 价者赢得拍卖,并向拍卖者支付最高报价,没有占优策略, 只进行一轮拍卖,买家无法得知其他买家的报价,故而无法 通过拍卖获取其他买家的估价信息。 荷式拍卖 在两种拍卖中买家都无法获取其他买家的报价信息,在 第一密封拍卖中买家的报价等价于荷式拍卖中愿意为物品支 付的报价。 英式拍卖 英式拍卖中买家可以通过其他买家的报价获得他人对该 物品的估价,但由于物品对所有买家只有私有价值,故他人 估价对其估价无影响。英式拍卖中买家占优策略为于报价超 过自己估值时退出拍卖,占优策略为报价等于其私有价值。
实验说明
1、本次实验是拍卖一个存储有货币的储存罐的实验。 2、每一位实验者都是竞拍者,都可根据自己对储钱罐的估 价,报价竞拍。 3、每一位实验者都以最求收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没有成交 的实验者收益为零。成交者的收益计算公式为:收益=储钱 罐的货币总额-成交价格 4、实验过程中,不允许合谋、交流及询问其他实验者报价 的行为。 5、实验结束后,实验者应根据拍卖情况记录收益。

私人价值拍卖
根据竞买人出价方式的不同,可将拍卖分为公开叫价拍 卖和密封拍卖。
公开拍卖是指每一个竞买者在拍卖过程中应公开报 出自己的竞买价格,每个竞买人可根据竞争对手的竞价多次 调整报价,最主要的两种形式有英式拍卖和荷氏拍卖。
密封拍卖是指买主在核定标的物的低价之后将低价 密封,然后在进行拍卖,各出价人将各自的报价密封后投入 标箱内,互相之间不知道报价是多少,可分为一价密封拍卖 和二价密封拍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