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装饰艺术2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雕塑艺术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雕塑艺术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雕塑艺术作者:和雨王玮琼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04期摘要: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中的雕刻艺术在几千的历史进程中日臻成熟,雕刻题材也包罗万象,从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田园山水、神灵鬼怪、历史典故、小说戏剧到宗教礼仪,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所有对象,这些建筑装饰雕刻不仅呈现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古典美,而且充分再现了华夏子孙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

关键词:传统建筑;装饰;雕塑1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中的木雕艺术1.1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梁架木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骨架形式,梁架包括柱、梁、檩、枋、椽以及附属构件等,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精湛雕刻不仅满足了结构功能的特点,而且具有深刻的审美意义。

梁架上的木雕一般是在梁、檩、天花和藻井中体现。

古代中国建筑天花和藻井的装饰复杂而华丽,尤其是宫廷建筑中常用浮雕、线雕的工艺手法装饰龙纹或雕刻倒悬盘龙,用来营造宫廷建筑的华美之气。

1.2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的檐下木雕艺术檐是屋顶向旁伸出的边缘部分,由于檐下的结构异常复杂,其下的斗拱、额枋、雀替等构件也成为了能工巧匠们关注的焦点。

斗拱是传统建筑中以榫卯结构交错叠加而成的承托构件,到明清时期演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装饰构件,匠师们常将其雕刻成龙头、凤首、象鼻等各种形象。

额枋是用于建筑物檐柱柱头间的横向构件,具有承重的作用,浮雕、镂空雕、线雕是额枋部位的常用雕刻手法。

雀替在传统建筑中位于柱头与梁、枋交搭处。

其雕刻工艺以镂空雕刻为主,雕刻题材多选用花卉鸟雀和卷草龙凤。

1.3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门窗上的木雕艺术中国古代建筑中,窗隔往往以拐子龙纹、菱花、直棂作为主要纹饰,而门上雕刻艺术最常出现在垂花门的“垂花柱”上。

圆形的垂花柱多为莲花、摆柳等雕饰,而方形的垂花柱通常四周以“鬼脸”装饰,做四季花之类的雕饰。

不难看出,中国传统建筑上的木雕艺术不仅是宗教精神与哲学文化的融合,更加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敬。

2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中的石雕艺术虽然中国古代建筑始终以木为主,砖石为辅,但对于古代建筑的台基、塔座、柱头、等石构件常施以装饰性的雕塑,以达到美化和突出建筑物的政治、宗教主题的目的。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
授课教师:高阳
1
第 一 章 装 饰 艺 术 概 论

第一节装饰艺术的概念界定

“装饰”一词最直接的解释有 两方面:①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 加上附属的东西,使其美观。 ②装饰品。
2
非洲班图族部落的”美少女”
人类最早进行装饰的对象就是自己的身体
3
有些原始人体”装饰”今天看上去真”惊人”
71
第 五 节 斗 拱 和 雀 替 装 饰
一、斗拱装饰

斗拱是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特有 的结构构件,“斗拱飞檐”成 为中国传统建筑特征的代名词。

斗是承托拱的方形木块,形状 类似古代量米用的斗,故名。 拱是一种短枋木,外形略弯曲 似弓,故名拱。
72
汉画像石中表现的斗拱
73
汉画像石中表现的斗拱
74
一、门窗装饰

门与窗属于沟通建筑内外空间 的部分,因而是建筑装饰的重 点。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故宫乾清宫大门
97
铺首
98
99
第 七 节 门 饰窗 和 栏 杆 装
二、栏杆装饰

栏杆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最具诗 情画意的部分,应用得十分广 泛,在室内、室外、台基、游 廊、楼、台、亭、榭等建筑上 到处可见。早期的栏杆均为木 质,后来制作材料多样化,有 木栏杆、石栏杆、砖栏杆、竹 栏杆、琉璃栏杆等等。

7




第二节 装饰艺术的门类 装饰艺术所利用的不同材质:如矿 物、植物、动物等; 装饰艺术所采用的不同工艺手段: 如雕刻、镶嵌、织绣、绘画等; 装饰艺术所表现的不同题材内容: 如几何、人物、动物、神话等; 装饰艺术所服务的不同对象,即被 装饰物:如人体、服装、日用品、 建筑等。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密不可分,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起源和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纹样以及纹样的意义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展现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丰富多彩和文化魅力。

一、装饰纹样的起源和发展古代中国的装饰纹样起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

最早的装饰纹样是原始部落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它们具有原始朴素的特点,大多表现了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活的热爱。

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装饰纹样逐渐开始呈现出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特色。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装饰纹样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规模和特色,如龙纹、凤纹、鱼纹、鸟纹等,这些纹样成为了古代中国艺术的基本元素。

而到了商周时期,装饰纹样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装饰作品,这些作品中的纹样不仅数量巨大,而且形式多样,表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丰富想象。

在秦汉时期,中国的装饰纹样经历了一次革新,出现了大量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的纹样,如云纹、波纹、亥纹、凤纹等,这些纹样不仅丰富了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为后世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装饰纹样更是达到了巅峰,出现了大量精美绝伦的装饰作品,如青瓷、唐三彩、宋金银器等,这些作品中的纹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成为了古代中国艺术的典范。

此后,中国的装饰纹样虽然经历了一些变革,但其基本特征和审美风格基本保持了稳定,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纹样中国古代的装饰纹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多元和包容。

在古代中国,装饰纹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龙纹:龙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神物,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之一。

浅谈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的寓意

浅谈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的寓意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夔龙纹等纹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到了 秦汉时期,瓦当、画像砖等建筑装饰开始盛行,汉代画像砖更是以其精美的画 面和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装饰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隋唐时期,佛教文化的影 响力逐渐增强,莲花、祥云、狮子等纹样成为流行。宋元明清时期,随着瓷器、 织锦、木雕等工艺的不断发展,装饰纹样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如青花 瓷的缠枝花纹、明代家具的龙凤纹等。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在现代设计中倍受 青睐。设计师们通过巧妙地将这些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不仅能够使作 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还能够为现代设计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在建筑设计上,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被广泛应用于雕刻、石雕、木雕等地 方,以增加建筑的古典美和文化内涵;在家居设计中,床单、窗帘、地毯等纺 织品上常常运用诸如“福”、“寿”、“喜”等汉字纹样,以及蝙蝠、鱼、鹿 等吉祥图案,以营造出温馨的家居氛围;在服饰设计中,传统云纹、如意、牡 丹等图案被广泛运用于衣物和配饰上,彰显出浓厚的民族风情。
浅谈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的 寓意
目录
01 一、符号纹样
03 三、宗教和哲学纹样
02 二、自然纹样 04 四、吉祥纹样
目录
05 五、器物纹样
07 七、抽象纹样
06 六、动物纹样 08 参考内容
中国古代传统装饰纹样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具有极高 的审美价值,更在寓意上表现出深远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纹样通过符号、图 案和色彩等形式,传达了人们对于生活、自然、宗教和哲学等诸多方面的理解 和情感寄托,反映出古人对和谐、美好、吉祥和幸福的追求。
二、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特点
1、寓意深远: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往往具有深远的寓意,一些图案通过象征、 比喻等方式,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案例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案例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案例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装饰艺术起着点缀、装饰和烘托的作用,它丰富了建筑形式,增加了建筑的审美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以下是一些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故宫。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故宫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宫廷建筑的屋顶、墙壁和门窗上。

故宫的屋顶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飞檐造型,这些飞檐以及它们上面的雕刻和彩绘都是故宫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故宫的墙壁和门窗上也有许多精美的装饰图案和雕刻,它们以纹饰和花卉图案为主,色彩鲜艳,形式各异,给整个宫殿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第二个案例是园林建筑的装饰艺术。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装饰艺术方面也有着独到的成就。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它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廊、亭、楼、阁等建筑物的雕刻和彩绘上。

苏州园林中的彩绘和雕刻大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人物形象也常常出现。

这些雕刻和彩绘不仅精细细腻,而且栩栩如生,给人以很大的艺术享受。

第三个案例是寺庙建筑的装饰艺术。

中国古代的寺庙建筑大都有着浓厚的佛教氛围,装饰艺术也是独具风格。

例如,丽江古城中的九华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九华寺的墙壁上有着丰富的佛教图案和彩绘,这些图案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和佛教信仰,给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感觉。

此外,九华寺的建筑物上还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和彩绘,它们以佛像、莲花和云纹等为主题,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以上是一些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案例。

这些案例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风格。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

中国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中国古代装饰纹样是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演变历程悠久而丰富多彩。

古代装饰纹样的演变不仅是美术史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演变的历史表现形式。

在中国古代美术中,装饰纹样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表现形式,几乎在所有的美术领域都有,不论是陶瓷、织物、雕刻、书画等都能看到精美的装饰纹样。

这些装饰纹样都代表着各个时代的时尚和文化风格,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观、审美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1、商周时期的装饰纹样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中国装饰纹样的起源时期。

商代青铜器的纹饰以人面兽身、兽面人身、雷纹、云纹、采花纹等为主,这些纹样是由当时人们对自然环境和宗教信仰的理解而产生的。

周代青铜器上的纹饰更为复杂多样,常见的有神兽、神人、鸟兽、鱼虫等纹样,这些纹样细腻,因此被誉为“周代纹样盛行之时”。

2、唐代的装饰纹样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在唐代艺术美学领域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装饰纹样。

唐代壁画中的云纹、瑞兽、凤凰、百花、玉兔等纹样反映了当时宫廷文化的高雅,同时又带有浓郁的民间色彩,这一时期的装饰纹样对后来的历代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的陶瓷器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装饰纹样,常见的有佛像、图案、瑞兽等,这些纹样是唐代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同时也是中国装饰纹样的重要发展时期。

明清时期的瓷器上的装饰纹样发展至极繁复的程度,形态各异,精美绝伦。

其中,明代装饰纹样以“混融”为主要特点,代表了明代恢复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努力。

清代装饰纹样则融合了民族传统和外来文化的元素,呈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魅力。

中国现代时期的装饰纹样,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呈现出了多种风格和形式。

例如,民间艺术家的手工绣品中,出现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鸟虫鱼兽、寿字、吉祥图案等装饰纹样。

同时,在现代建筑中,也广泛使用了传统纹饰且呈现出新的风貌,如建筑立面的雕花、铜锁、闭月羞花等,这些纹样同样反映了中国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感受到了新的生命力和时代感。

中国民间装饰艺术的分类

中国民间装饰艺术的分类

中国民间装饰艺术的分类
中国民间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彩的类型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根据装饰手法和用途不同,可以将中国民间装饰艺术分类为以下几类:
一、刺绣类装饰艺术:包括蜀锦、苏绣、湘绣、粤绣等,不同地区的刺绣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技法,主要用于服饰、家居用品、礼仪用品等方面。

二、剪纸类装饰艺术:包括北京剪纸、山东剪纸、陕西剪纸等,主要以纸为材料,通过剪、刻、折等手法制作出各种形态的装饰品,如窗花、剪纸画等。

三、雕刻类装饰艺术:包括木雕、石雕、泥塑等,主要以木材、石材、泥土等材料进行雕刻制作,用于建筑、器具、工艺品等方面。

其中,著名的木雕有浙江绍兴的根雕、福建南平的闽南木雕等。

四、绘画类装饰艺术:包括壁画、年画、窗花等,主要以墨、彩、颜料等进行绘画创作,用于装饰墙壁、门窗等。

五、刻印类装饰艺术:包括篆刻、印章、木印等,主要以石、木等材料进行刻印,用于文化礼仪、个人名章、工艺品等方面。

以上是中国民间装饰艺术的主要分类,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这些装饰艺术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 1 -。

春节的装饰艺术与寓意

春节的装饰艺术与寓意

春节的装饰艺术与寓意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共同参与和庆祝。

在春节的氛围中,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扮演了重要角色,不仅令人愉悦,更寄托着丰富的文化寓意。

本文将探讨春节的装饰艺术与寓意,从传统元素到创意表达,展现春节装饰的独特魅力。

一、红色与喜庆春节装饰中最突出的色彩无疑是红色。

红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象征着热情、喜庆和吉祥。

在春节期间,街道、房屋和商店都会被红色的装饰充斥着,如灯笼、红纸和对联等。

这些红色的装饰不仅令人眼前一亮,更给人们带来节日的喜乐氛围。

此外,红色还有辟邪、驱邪的寓意,人们相信能驱赶厄运,迎接新的一年的好运。

二、对联与祝福对联,作为春节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表达方式,给人们带来了节日的祝福和期许。

对联通常由两句对仗工整的句子组成,形式多样,语言优美,常常在门楣、墙壁上悬挂。

对联中的文字往往和祝福、福运相关,如“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五福临门,六六大顺”。

这些对联不仅增添了春节的节日氛围,更体现了人们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灯笼与希望灯笼是春节装饰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

灯笼不仅为夜晚增添了温馨的光亮,也寓意着辞旧迎新、希望和团圆。

在传统的灯笼制作中,人们常常使用红纸、竹子、绢线等材料手工制作。

灯笼的造型丰富多样,如圆形、方形、花球状等。

无论是在庙会上还是在家庭中,灯笼都是人们互致祝福和欢庆佳节的重要象征。

四、剪纸与瑞兽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装饰艺术,也是春节装饰中常见的元素。

通过利用剪纸刀和纸张的巧妙组合,人们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如花鸟、动物、瑞兽等。

在春节期间,剪纸常常被用来装饰窗户、墙壁和桌面,增添了节日的热闹氛围。

剪纸作品中常见的瑞兽,如龙、凤、麒麟等,代表着权势和吉祥。

这些剪纸作品不仅美观,更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舞狮与舞龙舞狮和舞龙是春节期间最具地方特色的庆祝活动。

舞狮以狮子为造型,通过舞动和表演,象征着人们驱邪辟恶、祈求吉祥的心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泰公主墓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 永泰公主名李仙蕙,是唐中宗 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唐高宗和武则 天的孙女。公元701年,永泰公主 死于洛阳,年仅17岁。根据墓志铭 记载,李仙蕙因难产而死。而据史 书记载,她因议论武则天与张易之、 张昌宗的丑事而被武则天“杖杀”。 中宗即皇位后,追封惨死的女儿为 “永泰公主”,并于公元705年将 永泰公主与其丈夫合葬于乾陵东南。
(3)木版年画的装饰特色
造型夸张、构图饱满 如门神的身体比例,娃娃与鱼、 桃子的比例,夸张,使画形象 突出,主题鲜明。

构图“满”。形成充实而热烈 的气氛。 构图还讲究对称,成双成对, 象征着美好幸福,互相呼应, 增强装饰趣味。


注意装饰效果,因此构图不讲 究纵深空间,只求平面效果, 以形象的组合、线条与颜色的 搭配,造成画面的装饰美感。 为套色印刷方便,色彩种类不 多,但在画面的分布讲究,大 小色块的分布,与临近色的穿 插都恰到好处,产生了丰富多 彩的效果。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

北京法海寺壁画(明代) 法海寺在北京西郊模式口,建于明 朝正统四年至八年,是一位当权的 太监为自己建的家庙。大殿里保存 着精美的明代壁画《帝释梵天图》。 反映了中国十五世纪壁画艺术的历 史风貌和民间画师高超的工艺水平。
北京法海寺
章怀太子墓壁画
章怀太子墓壁画
章怀太子墓壁画
章怀太子墓壁画
章怀太子墓壁画
章怀太子墓壁画
章怀太子墓壁画
章怀太子墓壁画

房陵公主(619年—673年), 唐高祖李渊之女 。
房 陵 公 主 墓 壁 画
房 陵 公 主 墓 壁 画
房 陵 公 主 墓 壁 画
房 陵 公 主 墓 壁 画
房 陵 公 主 墓 壁 画
嘉峪关画像砖
嘉峪关画像砖
嘉峪关画像砖
嘉峪关画像砖
山西太原北齐娄睿墓壁画 北齐东安王娄睿夫妻合葬墓, 规模宏大。墓内有大型彩绘壁 画,保存完好的约有 200 平方 米。壁画以长卷形式描绘了墓 主人生活中出行、归来、宴享 等场面,以及表现宗教信仰和 迷信思想的神鬼鸟兽等。

娄睿墓壁画
娄睿墓壁画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壁画 魏晋时期开凿的克孜尔千佛洞 受外来影响大,民族风味浓。 它的壁画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就是有菱格图案。在每个菱格 中画着不同的佛本生故事、因 缘故事、供养故事和千佛故事, 皆以单幅的形式表现一个完整 的内容。这些菱格还含有佛教 意义,莲瓣表示莲花,山为须 弥山,树为菩提树,皆是佛家 吉祥的象征。
北朝墓室画像砖 代表作品:嘉峪关画像砖 内容包括农桑、畜牧、井饮、狩猎、 林园、屯垦、营垒、庖厨、宴饮、 奏乐、博奕等,画工以大写意手法, 概括地刻画形象,粗略数笔,勾画 出一幅幅活泼感人的画面。色调热 烈明快,单纯和谐,从多方面真实、 生动地反映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 社会生活。
嘉峪关画像砖
嘉峪关画像砖
第 三 章 绘中 画国 传 统 装 饰
一、什么是壁画?
壁画是绘于墙壁上的图画,它是 中国古代装饰艺术中重要的组 成部分,壁画与古代建筑艺术 有密切的关系,是为建筑服务 的。作为建筑装饰,它又具有 自己的特点,即建筑性与装饰 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第 三 章 绘中 画国 传 统 装 饰
二、壁画的分类 1.石窟壁画
敦煌莫高窟
五百强盗成佛 敦煌 西魏
说法图 敦煌 北凉
九色鹿本生 敦煌 北魏
天宫伎乐 西魏
魏晋佛传故事
魏晋佛传故事
二菩萨 西魏
人物 西魏
藻井 敦煌 隋代
藻井 敦煌 唐代
乐舞 敦煌 唐代
唐代供养菩萨
乐队 五代
大建安之寺 五代
敦煌 西夏
千手观音 敦煌 元代
大幻金刚 元代
第 三 章 绘中 画国 传 统 装 饰
二、帛画的历史
帛画的年代上起战国中期, 下至东汉,大约有 400 年历 史。 战国中期:帛画的兴起期 战国晚期:帛画的成长期 西汉初期:帛画的鼎盛期 西汉末至东汉:帛画的衰亡 期
第 三 章 绘中 画国 传 统 装 饰
三、帛画 的装饰艺 术成就
1.战国时期 的帛画装 饰
第 三 章 绘中 画国 传 统 装 饰
3.寺观壁画
主要指佛教、道教等宗教建筑壁画。 内容有佛教故事、道教故事、社 会生活等。 著名作品: 山西永乐宫(元代道教壁画) 北京法海寺(明代佛教壁画)



永乐宫壁画 永乐宫壁画在山西省平陆县黄河北 岸。壁画绘制于元泰定二年(1325)。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壁画所描 绘的是道教神仙朝元的盛况。 纯阳殿壁画创作的时间比三清殿壁 画晚三十余年,所描绘的是吕洞宾 一生经历的故事。

③苏州桃花坞年画 始于明代后期,盛于清代雍正、 乾隆年间。早期有手绘和版印 两种形式,手绘又分粗笔、细 笔两种。以雕印套色为主,用 细密的排线刀法,画面构图开 阔深远,色彩以粉红、粉绿为 主。

④河北武强年画 开始于明代,盛于清代乾隆、 嘉庆年间。艺术特点:构图均 匀整齐、饱满匀称,造型夸张 变形,加大头部,突出眼神, 粗犷、火爆、热烈。具有强烈 的乡土气息和民间色彩。



二、中国传统装饰绘画的艺术特征 中国传统装饰绘画的艺术特征,从 构成绘画的三个基本要素:造型、 构图、色彩三方面表现出来。 构图呈现出平面化、秩序化的特征 造型具有单纯化、理想化的特征 色彩具有抽象化、象征性的特征
第 三 章 绘中 画国 传 统 装 饰
第一节 帛画艺术
一、什么是帛画? 帛画,是一种在丝织品上作的画, 大都出土于贵族墓葬中,它是 一种葬丧出殡时举着的旌幡, 以丝织物制成,上面绘有图画, 入葬时作为随葬品盖在棺木上, 又称作“非衣”。帛画的内容 和主题思想一般是“引魂升 天”,使死者安息。
中国传统壁画的一种,画在沿山开凿 的洞窟石壁上。 内容有佛教经传故事、本生故事、装 饰图案、供养人像、生产活动等。 较为著名的石窟有: 敦煌莫高窟、榆林窟,甘肃天水麦积 山,新疆克孜尔,山西大同云冈, 河南洛阳龙门等石窟。 敦煌莫高窟保存了北魏、隋唐、宋、 元的精美佛教壁画,是中国传统装 饰艺术的宝库。

克孜尔千佛洞
菱格图案画
一佛二菩萨
飞天
第 三 章 绘中 画国 传 统 装 饰
2.墓室壁画பைடு நூலகம்
墓室壁画是随着丧葬风俗而兴起的艺术 形式,是中国传统壁画的一种。 墓室壁画装饰在墓室四周、顶部、墓道、 甬道两侧,内容多反映死者生前的生 活,有日月星辰、神话传说、山川风 景、人物动物等内容。

乾陵外景
永泰公主墓
永泰公主墓壁画
永泰公主墓壁画《宫女图》

懿德太子李重润,原名李重照, 是唐中宗的长子,李重润与其 妹永泰公主李仙惠、魏王武延 基一同被武则天处以杖刑而死, 年仅19岁。李显复位后,追 封其为懿德太子,其墓由洛阳 迁来陪葬乾陵 。
懿德太子墓壁画
懿德太子墓壁画

章怀太子名李贤,是唐高宗与武则 天的第二个儿子,曾注释过《后汉 书》。书中谈到汉高祖刘邦死后, 其妻吕后大量启用吕家的人,排挤 朝廷大臣,篡夺汉室刘姓天下的史 实。武则天认为这是含沙射影地将 她比作吕后,忌恨在心,将李贤废 为庶人,流放到巴州(今四川巴中 县)。李贤在巴州死去年仅31岁。 唐中宗复位后,于武则天死后的第 二年,将李贤遗骨迁到乾陵陪葬。 公元711年,唐睿宗追封李贤为 “章怀太子”。
神荼、郁垒 天津杨柳青
门神(左) 河北武强
神荼 福建漳州
第 三 章 绘中 画国 传 统 装 饰
二、木版年画的历史
明代,木版年画成为独立的 艺术形式。 清代,木版年画得到较大的 发展。 清代之后,木版年画逐渐衰 落。

(2)木版年画的产地 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特点是 构图饱满,特点集中在人物的 面部,造型突破现实生活中人 物的比例,粗壮敦实有北方农 民的特色。色彩热烈红火。
第 三 章 绘中 画国 传 统 装 饰
参考书目:《中国历代装饰画研
究》,庞薰琹著
思考题:
1.帛画艺术主要处于哪个历史时期? 举出三幅著名的帛画作品。 2.中国传统壁画艺术可分为哪几大类? 3.民间木版年画艺术盛于哪个历史时 期?有那些著名产地? 4.简述民间木版年画的装饰特色
①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

山东潍坊杨家埠
年画老艺人
门神
五子登科
武财神
福禄寿
天地诸神
麒麟送子
镇宅神虎
年画的木版
雕版工具
年画印制

②天津杨柳青年画
起源于明代万历年间,“家
家会点染,户户擅丹青”。 特点是题材广泛,人物造 型大头、瓜子脸、发式夸 张,作品具有典雅细腻的 特点。
法海寺壁画
法海寺壁画
法海寺壁画
法海寺壁画
法海寺壁画
第 三 章 绘中 画国 传 统 装 饰
第三节 民间木版年画艺术 一、木版年画的发源 每到春节,人们都在居室中张贴 年画作为喜庆装饰,这个古老 的民间习俗是从贴门神演化而 来。 中国最早的门神叫神荼、郁垒。 唐代出现两位武将门神;秦琼、 尉迟恭,后来出现钟馗。
① “人物龙凤 图”帛画 长沙陈家大山楚 墓出土,现藏 湖南省博物馆 高31.2CM,宽 23.2CM
第 三 章 绘中 画国 传 统 装 饰
② 人 物 御龙图 帛画
1973年长沙 城东子弹 库楚墓中 出土 , 现藏湖南 省博物馆 高37.5cm, 宽28cm
第 三 章 绘中 画国 传 统 装 饰
2 .汉代帛画 装饰
汉代的帛画主要 反映墓主生活、 养生之道、灵 魂升天等内容。 马王堆汉墓帛画 长 205cm , 上 宽 92cm , 下 宽 47.7cm , 呈 丅 字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