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综合征个体化预测模型列线图初探(新)

合集下载

儿童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儿童急性早幼粒白血病
化疗药物能够破坏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能力,使它们无法继续 分裂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靶向治疗药物
如全反式维A酸(ATRA)和砷剂(如 三氧化二砷,As2O3),这些药物能 够针对白血病细胞的特定靶点进行攻 击,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前景展望
随着对白血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未来有望研发出更多高效、低毒的靶 向治疗药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 活质量。
著差异。
地域与种族差异
儿童APL的发病率在不同 地域和种族间可能存在一 定差异,但具体原因尚不
清楚。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儿童APL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贫血、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此外,患者 还可能出现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
分型
根据FAB分型标准,儿童APL可分为M3a和M3b两个亚型。其中,M3a型以颗 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而M3b型以颗粒减少的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
02
感染
感染是化疗期间最常见的并发 症之一。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室 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等 ;处理策略包括使用抗生素、 加强支持治疗等。
03
分化综合征
04
使用ATRA和As2O3等诱导分化 药物时,患者可能出现分化综合 征,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等症 状。预防措施包括密切观察患者 病情变化;处理策略包括停用相 关药物、给予糖皮质激素等。
遵医嘱用药
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给患儿服用药物, 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康复期管理
定期复查
遵医嘱定期进行血常规、骨髓象等相关检 查,以监测病情恢复情况。
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根据患儿的康复情况,逐步恢复正常的学 习和生活节奏。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APL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许多APL患者 通过接受适当的治疗,可以获得长期的生存甚至治愈。然而,由于APL的发病机制 尚未完全明了,因此对于某些难治性或复发的患者,仍然存在一定的治疗难度
4
预后与预防
预后与预防
APL患者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但总 体来说,APL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 通过适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获 得缓解并长期生存。然而,对于某些 患者来说,APL可能是一种致命的疾病, 特别是当疾病已经发展到晚期时
疗和分子靶向治疗
避免接触可能引起白血病的 化学物质,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等可能有助于降低患白
血病的风险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 种相对较为常见的白血病类 型,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 楚,但可能与遗传、环境等
因素有关
虽然APL是一种可以治疗的 疾病,但预防仍然是最重要
的策略
-
20XX
感谢您的聆听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ADD YOUR TITLE
67 LOREM
对于APL的预防,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方 法。但是,避免接触可能引起白血病 的化学物质如苯等可能有助于降低发 病风险。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 累等,也可能有助于降低患白血病的 风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 LOREM
5
总结
总结
诊断主要依赖于血液和骨髓 检查,治疗主要包括化学治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 血病
1 概述 3 诊断与治疗 5 总结
-
2 病理生理 4 预后与预防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精选PPT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精选PPT
常规染色体检测还可发现除( t 15; 17)以外的染色体异常。 FISH可快速报告,利于尽早靶向治疗。
8
4. 免疫分型: 多参数流式细胞仪(MPFC)检测,典型的APL 表达CD13、
CD33、CD117 和MPO,不表达或弱表达CD3、CD7、CD14、 CD64、HLA-DR、CD34、CD56。部分治疗后和复发的患者部 分免疫表型发生改变,如CD2、CD34 和CD56 等。
由于MPFC检测快速、特异、敏感,其可与实时定量PCR (RQ-PCR)检测结合用于APL 患者的诊断和微小残留 (MRD)的检测。
9
5. 分子生物学: (1)PML-RARα融合基因:RQ-PCR 可检出99% APL 患
者的PML- RARα 融合基因,APL 患者99% 存在着PML-RARα融合 基因,检测PML-RARα融合基因是诊断APL的最特异、敏感的方法 之一,也是APL 治疗方案选择、疗效分析、预后分析和复发预测 最可靠的指标。但仍有1%的APL患者可出现假阴性。
25
2. 高危组:
①ATRA:20 mg·m-2 ·d-1×14 d,间歇14 d(第1 个月);亚砷酸0.16 mg·kg-1 ·d-1×14 d,间歇14 d 后同等剂量再用14 d(第2~3 个月)或亚 砷酸0.16 mg·kg-1 ·d-1×28 d(第2 个月);甲氨蝶呤(MTX)15 mg/m2 , 每周1 次,共4 次或6-巯基嘌呤(6-MP)50 mg·m-2 ·d-1 共2~4 周(第3 个月);完成5 个循环周期。
26
2 年内每3 个月应用PCR检测融合基因,融合基因持续阴性者继 续维持治疗,融合基因阳性者4 周内复查,复查阴性者继续维持治 疗,确实阳性者按复发处理。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化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化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综述与进展·
JMedRes,Sep2019,Vol.48No.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化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早期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王 可 李慧波 孙丽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孔德胜 李英花
摘 要 分化综合征(DS)既往也被称作为维甲酸综合 征,是 急 性 早 幼 粒 细 胞 白 血 病 (APL)在 接 受 全 反 式 维 甲 酸 (ATRA) 或亚砷酸(ATO)诱导分化期间产生的并 发 症,症 状 严 重 甚 至 威 胁 生 命。 分 化 综 合 征 常 表 现 为 体 重 增 加,不 明 原 因 的 发 热,低 血 压,以及胸腔、心包积液,严重者可表现为呼吸窘迫或急性 肾 衰 竭。 由 于 分 化 综 合 征 (DS)的 临 床 表 现 多 样、缺 乏 特 异 性,常 导 致 早期诊断困难,明确诊断不及时,错过用药最佳时机。因此对分化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机制及其预测因素 的 研 究 至 关 重 要。 现 今 共识认为,分化综合征的标准治疗应包括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但具体治疗 及 预 防 方 案 仍 未 有 统 一 观 点。 本 文 就 APL分 化 综 合 征的定义、早期诊断、预测因素、发生机制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提高 APL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早期病死率拓展新思路。
符合 2~3项者为 轻 度 分 化 综 合 征,符 合 4项 及 以 上 者为重度分化综合征 。 [3] DS的诊断主要基于 症 状 体 征和影像学特征,但其症状体征多样且影像学特 征非 特异,使 其 诊 断 前 通 常 需 要 排 除,如 肺 出 血、肺 炎、充 血性心力衰竭、肾衰竭和感染性休克等可以引起 相同 症状体征和影像 学 特 征 的 其 他 病 因 。 [4] 因 此 在 治 疗 前需对肺、心脏及 肾 脏 等 功 能 进 行 适 当 评 估,否 则 其 中一些功能 异 常 可 能 归 因 于 DS[5]。 DS患 者 早 期 临 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且与其他疾病难以鉴 别,早 期诊断困难 常 困 扰 临 床 工 作 者。 随 着 对 DS的 了 解 逐渐深入,影像学检查 似 乎 可 以 为 DS的 早 期 诊 断 提 供部分证据。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检验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检验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 方法
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法包括骨髓检查、免疫学分析、遗传学检测 和核磁共振成像等。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骨髓移植、靶向治疗和辅助疗法等,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 预后。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预后评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预后评估包括评估患者的疾病风险、治疗反应和遗传异常等因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原因多样,常见的包括遗传突变、环境暴露和 染色体异常。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包括进行性贫血、多形性皮疹、瘀斑、骨骼疼痛和感染倾向。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
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需要进行骨髓检查、血液细胞计数、免疫学检测和遗传学分析等实验室检查。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 检验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是一种罕见而具有 挑战性的血液病,主要表现为骨髓中早幼粒细胞过度增殖。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定义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罕见但危险的血液疾病,它发生在骨髓中早幼 粒细胞的异常增殖。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 探讨

急性白血病图谱精品PPT课件

急性白血病图谱精品PPT课件

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象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急性红白血病(M6)骨髓象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骨髓象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象L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象L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象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象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象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象
霍奇金病骨髓象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象
多毛细胞白血病骨髓象
幼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象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急性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未成熟型(M1)骨髓象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部分成熟型(M2a)骨髓象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 熟型(M2b)骨髓象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b 骨髓象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M3b 骨髓象
急性早幼4)骨髓象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骨髓象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PPT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PPT

25
砷剂随访资料二
❖ 马军等: 386例复发APL- As2O3 7年随访生存概率 5年为 79.26% 7年为 70.04%
26
27
APL的砷剂治疗方案
❖ 成人:0.1%As2O3 10ml+5%GS 500ml
可 作为确诊和检测微小残留病灶及复发的标记物和治疗的靶点。 3,阐明了APL的发病机制及耐药机制,成为其他类型白血病研究
的典范。 4,ATRA的应用证实了分化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策略可以达到很高
的临床疗效。 5,M3白血病的诱导分化疗法是靶向治疗的先驱。
7
ATRA的研究历史
❖ 一. 70年代以色列学者Leo Sachs等证明,白血病细胞在 一定条件下能分化成熟为表型类似正常的细胞。
及瘀斑、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胸骨压痛等。 ❖ 2.血细胞计数及分类。 ❖ 3.骨髓检查:形态学(包括组化检查)。 ❖ 4.免疫分型。 ❖ 5.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t(15;17)及其变异型),
FISH(必要时)。 ❖ 6.白血病相关基因(PML/RAR及其变异型)。
12
全反式维甲酸作为一个 有针对性的分化治疗APL
16
ATRA的副作用
❖ 一、维甲酸综合症:
❖ 1,发热,呼吸窘迫,心包与胸腔积液,
低血压和肾功能衰竭。
❖ 2,发生率:23-50%
❖ 3,死亡率:30%以上
❖ 4,治疗方法:1)立即停药

2)地塞米松 10mg iv,bid。
应用5天以上。
17
ATRA的副作用
❖ 二、高颅压综合症:1)停药 2)对症治疗
IDA 12mg/m2 D2,4,6,8 ❖ ④ 新药临床试验
14
❖ 2.巩固治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前髓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前髓细胞性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PL)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血液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早幼粒细胞增多,在骨髓和外周血中出现。

APL属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一种类型,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病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未完全明确,但与PML/RARα基因重排有密切关系。

PML/RARα基因重排导致正常骨髓幼粒细胞的分化受阻,最终形成早幼粒细胞克隆增多,表现为APL的特征性病理生理学表现。

临床症状•出血倾向•骨痛•乏力•肝脾肿大•发热•皮肤瘀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症状多样化,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来做出准确诊断。

诊断和分期对于疑似APL的患者,一般需要进行骨髓穿刺和染色体分析,确诊APL需要观察到典型的PML/RARα基因重排。

根据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出血倾向等症状,可以进一步分期确定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

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减少早幼粒细胞的数量、维持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尽可能达到长期无病生存。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全反转录酶抑制剂(如ATRA)、砷酸(As2O3)等药物的联合应用。

预后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预后逐渐好转。

对于全身情况良好、病情较早期的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到70%以上。

然而,部分高危患者仍然面临治疗困难和复发的危险。

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的血液疾病,尤其是对于高危患者。

未来随着分子靶向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这种血液疾病的治疗前景会更加乐观。

及早发现、及时干预,是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ediction nomogram for DS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accuracy of this nomo目ram was
validated.Methods
The modeling group was made up of 130 classical APL patients during the period of 1st January 201 1 to 31st December 2013.After single factor screening of clinical variables,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万方数据
虫堡血遮堂塞壶2Q!§生!!旦筮32鲞筮!!期gh也』H£坐a!Q!:塑!!£盟b丛2Q!§,yQ!:31:丛!:!!
Academic Program Development of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PAPD);National
Clinical Key
Subject Project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以t(15;17)染色 体异常为特征,近99%的患者存在PML—RARa融合 基因口]。随着全反式维甲酸(ATRA)、亚砷酸(ATO) 及蒽环类化疗药物联合应用,APL患者的疗效和预 后明显改善,但早期致死率仍近9%,主要是诱导治 疗相关分化综合征(differentiation syndrome,DS)、 出血及感染等所致乜3。DS存在异质性,不同患者转 归不同,严重者可致早期死亡。近年来国外研究报 道指出,初诊WBC、体重指数(BMI)>,25 kg/m2等为 发生DS的危险因素b。41。列线图作为DS发生率预 测模型,能综合所有有价值的危险因素,更具个体 预测价值。目前关于个体化DS预测模型国内尚无 文献报道,本研究我们我们通过回顾性分析130例 APL患者发生DS的危险因素,构建适用于我国的 DS预测系统,以帮助临床医师预测个体DS发生率, 尽早制定干预策略。 病例与方法 1.病例: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 Et至2013 年12月31日于我院诊治的136例初诊典型APL患 者,其中6例人院后2 d内死亡(3例死于脑出血,2 例死于弥漫性肺泡出血,1例死于DIC),另130例纳 入建模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骨髓细胞形态学、免 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并符 合典型APL诊断标准…。 2.诱导方案:对于高危组患者,尤其初诊WBC 异常增高者(≥20×10VL),暂缓给予ATRA,行ATO 单药诱导并联合蒽环类药物化疗,待肿瘤负荷下降 [WBC介于(5~10)×109/L)],再联合ATRA双诱导; 中低危组均采用双诱导联合蒽环类药物化疗,所有 患者巩固及维持治疗均参照APL危险分层治疗标 准…。根据国外文献推荐幽1,依据诱导治疗期间是 否采用激素预防DS将患者分成两组,其中56例采 用激素预防DS(地塞米松10 mg/d,共10~15 d),另 74例未用激素预防DS。 3.DS诊断标准:DS诊断参照文献[3,6]标准, 症状体征包括不明原因发热、体重增加、呼吸困难、 低血压、肾功能不全、多浆膜腔积液、胸部影像学检 查提示间充质性肺浸润,符合以上7项中2-3项,并 排除肺部感染、肺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可能,诊
防DS。
6.随访:通过电话、信件、病历登记系统等对所 有患者进行随访,DS观察截止时间为诱导完全缓解 (CR)或诱导期间任何原因导致死亡,末次随访时间 为2016年3月14日,中位随访时间为46.5(0.4~ 63.3)个月。疾病无进展生存(PFS)时间指诱导治疗 达CR至疾病复发进展或其他原因死亡的时问,总 生存(OS)时间指疾病确诊后至患者死亡或末次随 访的时间。 7.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 析。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 析分类变量,非参数秩和检验用于分析连续性变 量;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P<0.05认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 进入多因素分析,采用逐步向后法选择最终变量, 根据赤池信息量准则(AIC)确定最后引入模型的变 量晴】。另外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DS累积发生 率、诱导期间新发感染率、PFS率及OS率。 最后采用R软件(Windows版3.2.4,http://Ⅵwmr r-project。org/)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引入最终进入 多因素模型的所有变量,用C.index量化模型预测 性能,绘制比较列线图预测与实际观察到DS发生 率的校准图。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重复 取样1 000次,计算出C.index置信区间。
occurrence
of DS in APL
【Key words】Leukemia,promyelocytic,acute;Differentiation
Nomograms;Prediction model
Fund program:Jiangsu Province’S Key
syndrome;Risk
the nomogram-prediction of was 30.0%:In multivariate
accuracy evaluation of the nomogram,and calibration curves were painted to test the actual observation and occurrence rate of DS.Results Occurrence rate of DS in 130 APL patients
空坐血遮堂苤盍2Q!鱼生!!旦箜32鲞筮!!期£h也』旦£也a!Q!:盟Q!£堡鲢1 2Q!§:yQ!:32:盟!:!!
・961.
・论著・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综合征 个体化预测模型列线图初探
鲍协炳胡晓慧 【摘要】 田长玉姬玉涵 陈苏宁仇惠英孙爱宁
吴德沛
目的对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导治疗期间出现分化综合征(Ds)进行危
险因素分析,建立Ds发生预测模型列线图,并验证其准确度。方法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
31日收治的130例确诊的典型APL患者组成建模组。经单因素筛选临床变量后,应用Logistic回归模
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确立进入最终模型变量;然后应用R软件建立预测模型列线图,运用Bootstrap法
内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index)用来评价模型准确度,并绘制出实际观察和列线图预测的DS发生率 校准曲线。结果130例APL患者中DS发生率为30.0%,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BMI)≥24kg/m2
【Abstract】0bjecfive
(DS)during
induction therapy
By analyzing the risk in newly-diagnosed
factors for
acute
occurrence
of differentiation syn&om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patients,a
ofHematolog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Soochow
Clinic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of Ministry of Health,Jiangsu
Me蕊cine
215006,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Hu Xiaohui,Email:hxh27@163.com

nomogram for predicting the differentiation syndrome of acute
Bao Xiebing,Hu Xiaohui,Tian Changyu,坍Yuhan,Chen
Suning,Qiu Huiying,
University, Center,
Sun Aining,Wu Depei.Jiangsu Institute Key Laboratory Suzhou
结 果
1.患者一般特征:建模组APL患者共130例,男 66例,女64例,中位年龄为39(14—72)岁。初诊 WBC(0.32~100.52)×109/L,PLT(3-233)×109几,高
万方数据
虫堡垒遮堂苤志2Q!§生!!月笠32鲞筮!!期ghiⅡ』H£堡!!!!:盟Q!!坐b旦1 2Q!§,yQ!:32:盟!:!!
to
identify
the final
model variables.A nomogram subsequently established by
asBiblioteka R softwarewas
validated by Bootstrap resampling
internal validation.Concordance index(C—index)was used for the
及诱导治疗期间未用激素预防DS为DS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DS发生率C-index为o.818
(95%C/0.741~0.895),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与实际观察的Ds发生率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成
功构建APL诱导治疗期间DS发生率个体预测列线图,此系统与临床实际观察有良好的一致性且更具
准确性及直观性。
0。818(95%C/0.741—0.895)。The
between
as a
nomogram—prediction and more accurate
nomogram was
rate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patients.
and
visible tool for predicting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