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DOC-共24页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1、单选外感秽浊之气,热毒内盛可见()。
A.白腻苔B.黄腻苔C.积粉苔D.灰黑干燥苔E.黑苔而滑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积粉苔的临床意义。
积粉苔为舌上满布白苔,如白粉堆积(江南博哥),扪之不燥。
多因外感秽浊之气,热毒内盛所导致,故正确答案选C。
2、单选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同见症是()。
A.心烦B.舌淡C.脉细数D.盗汗E.失眠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辨证要点。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是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共同见症。
3、单选下列哪项是阳虚证的典型表现()。
A.神疲乏力B.形体消瘦C.形寒肢冷D.舌暗脉细E.大汗淋漓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阳虚证的临床表现。
阳虚证的典型表现是有明显的寒象。
形寒肢冷属于明显的寒象,故正确答案为C。
而A和E为气虚证表现,B为阴虚证表现,D为血瘀血虚之舌象,均与阳虚无关。
4、单选患者年高体衰,病属虚寒,久已卧床不起。
今日晨起突然面色泛红,烦热不宁,语言增多,并觉口渴喜饮,舌淡,脉大而无根。
其病机是()。
A.阴盛格阳B.阳虚阴盛C.阳损及阴D.阳气亡失E.阴阳离决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因患者久病卧床不起,阳气衰微,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越于外,阴盛格阳,故出现突然面色泛红,烦热不宁,语言增多,并觉口渴喜饮,且脉大无根亦为阴盛格阳的表现。
故本题选A。
5、单选患者,女,38岁。
眩晕,自汗,心悸,失眠,多梦,腹胀便溏,食少,体倦,面色玉华。
其病理变化是()。
A.水气凌心B.心肾不交C.肺脾气虚D.心脾两虚E.心肝血虚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心主血脉,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心脾两虚故可见心悸怔忡,头晕,多梦,健忘,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疲乏力,或见皮下紫斑,女子月经量少,色淡,淋漓不净,面色为黄,舌淡嫩,脉弱。
故本题选D。
6、单选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血瘀的常见因素()。
A.寒凝B.气滞C.气虚D.外伤E.阴虚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血瘀证形成的原因。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指的是: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药C. 望、闻、舌、脉D. 望、听、问、切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望诊的内容?A. 望面色B. 望舌质C. 望舌苔D. 望血压答案:D3. 闻诊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闻声音B. 闻气味C. 闻患者的呼吸声D. 所有以上内容答案:D4. 脉诊时,下列哪个脉象通常被认为是病态的?A. 平脉B. 滑脉C. 弦脉D. 洪脉答案:C5. 在中医诊断中,问诊的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问一般情况B. 问起病经过C. 问家族病史D. 问个人爱好答案:D二、判断题1. 中医诊断学中的“切诊”仅指脉诊。
(错)2. 望诊时,舌象的变化不能反映内脏的功能状态。
(错)3. 脉象的弦紧通常与寒邪有关。
(对)4. 问诊时,医生不需要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
(错)5. 闻诊中的气味诊断对于中医来说是不重要的。
(错)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合参”原则。
答: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种综合判断方法,指的是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手段得到的信息相互印证,综合分析,以便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这一原则强调各种诊法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综合运用,以确保诊断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描述中医望诊中的“五色诊”。
答:五色诊是指通过观察患者面部及舌体的颜色变化来推断病情的中医诊断方法。
五色分别为青、赤、黄、白、黑,各色对应不同的病理变化。
青色通常与寒证、痛证、瘀血有关;赤色多表示热证;黄色常与湿证、虚证相关;白色多主虚寒或气血两虚;黑色则常表示肾虚或寒证。
3. 举例说明中医闻诊的应用。
答:闻诊在中医中主要应用于判断患者的气味和声音变化。
例如,通过闻患者的口臭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胃热或消化不良的问题;通过听患者的咳嗽声,可以辨别咳嗽的类型,如干咳或湿咳;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声,可以了解肺部的状况,如是否有哮喘等。
4. 简述中医切诊中的“三部九候”。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何项对表证的诊断最有意义()A.发热 B.恶寒C.苔薄 D.脉浮【答案】B2.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A.恶风 B.恶寒C.寒战 D.畏寒【答案】D3.冷汗淋漓见于()A.气虚证 B.阳虚证C.亡阳证 D.亡阴证【答案】C4.饥不欲食见于()A.脾气虚证 B.脾阳虚证C.胃气虚证 D.胃阴虚证【答案】D5.下列何项不属正常舌象()A.舌色淡红 B.舌质娇嫩C.舌体柔软 D.舌苔藻白【答案】B6.舌苔颜色对辨何项最有意义()A.证之表里 B.证之寒热C.证之虚实 D.证之真假【答案】B7.舌苔有根无据主要辨别()A.正邪盛衰 B.气血盛衰C.胃气存亡 D.津液存亡【答案】C8.下列何脉并非细软并见()A.濡脉 B.弱脉C.微脉 D.虚脉【答案】D9.结脉与促脉的区别在于()A.脉形 B.力度C.脉律 D.脉率【答案】D10.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A.脉位 B.脉形C.力度 D.脉率【答案】A11.迟脉除寒证外还可见于()A.湿热内蕴 B.邪热结聚C.真寒假热 D.真热假寒【答案】B12.下列何项不是心阴虚证.心血虚证的共有表现()A.心悸 B.失眠C.心烦 D.脉细【答案】C13.下列何项不属胃气上逆()A.呃逆 B.嗳气C.太息 D.呕吐【答案】C14.下列何项不是气滞证的表现()A.头部胀痛 B.胸胁胀痛C.乳房胀痛 D.少腹胀痛【答案】A15.心脾两虚证除脾气虚外.还有()A.心气虚B.心血虚C.心阴虚D.心阳虚【答案】B16.手足震颤与下列何项有关()A.阴虚动风证B.血虚生风证C.肝阳化风证D.热极生风证【答案】A17.下列何项不是肾气不固证的表现()A.尿频遗尿B.腰膝酸软C.呼多吸少D.滑精早泄【答案】C18.耳聋与下列何项无关()A.肾精不足B.肾气不固C.肝火炽盛D.肝火犯肺【答案】D19.发育不良与下列何项有关()A.肾阴虚B.肾阳虚C.肾精虚D.肾气虚20.牙龈肿痛见于()A.心火炽盛B.肝火炽盛C.肺热炽盛D.胃热炽盛【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从每题五个选项中选择2—5个答案,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寒热往来见于()A.太阳病B.少阳病C.表证D.半表半里证E.疟疾【答案】BDE2.自汗见于()A.气虚证B.血虚证C.阴虚证D.阳虚证E.亡阳证3.口渴多饮见于()A.实热B.虚热C.湿热D.亡阴E.消渴【答案】AE4.五更泄见于()A.脾阳虚B.肾阳虚C.脾肾阳虚D.心肾阳虚E.心肾不交【答案】BC5.下列何项是肝阳上亢证的表现()A.腰膝酸软B.头晕胀痛C.急燥易怒D.失眠多梦E.舌红少津【答案】ABCD6.舌红苔黄腻见于下列何项()A.肝胆湿热B.胆郁痰扰C.痰火扰心D.黄带E.阴黄【答案】ABCD7.排便不爽与下列何项有关()A.大肠湿热B.湿热蕴脾C.肝郁脾虚(肝脾不调)D.肝胃不和E.寒湿困脾【答案】ABC8.失眠与下列何项有关()A.心气虚B.心阳虚C.心血虚D.心阴虚E.心火盛【答案】CDE9.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见于()A.风热犯肺证B.燥邪犯肺证C.肺热炽盛证D.肺阴虚证E.肺气虚证【答案】BD10.声音嘶哑见于()A.心阴虚证B.肺阴虚证C.心肾阴虚证D.肺肾阴虚证E.肝肾阴虚证【答案】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临床表现是()的依据.【答案】辨证2.诊断是()的依据.【答案】论治3.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包括司外揣内(),见微知著. 【答案】知常达变4.洪脉的主病是实热证气分证().【答案】阳明经证5.滑脉的主病是实热(),().【答案】痰饮、食积6.舌苔藻黄灰黑(),().【答案】寒证、热证7.肝阳上亢证的下虚上盛是指(),().【答案】肝肾阴虚.肝阳上亢8.临床表现:纳呆、腹胀、便溏、咳喘、短气、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拟诊为()证。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1)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1)下面是中医诊断学的平时测试题,需要回答每个问题并选择正确答案:1.“心烦失眠”属于哪种症状?A。
正确答案是A,即症状。
2.“面色苍白”属于哪种体征?A。
正确答案是A,即体征。
3.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是哪种?C。
正确答案是C,即诊法。
4.中医诊断学的三个基本原理是哪些?A、B、D。
即以常衡变、司外揣内和见微知著。
5.“症”可以简称为判断症状和体征的方法,对还是错?A。
正确答案是A,即对。
6.关于病、证、症的关系,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D。
正确答案是D,即“证”不是能够见于“病”的全过程。
7.中医诊断学的三大基本原则是哪些?A。
即整体审察、诊法合参和病证结合。
接下来是关于阴阳五行的测试题,需要回答每个问题并选择正确答案:1.有人夏天会怕冷,最常见原因是什么?B。
正确答案是B,即因为阳虚。
2.一些人在生气或紧张时会出现胃痛胃胀、嗳气反酸的表现,这是因为什么?A。
正确答案是A,即肝胃不和。
3.五行之间的正常关系是什么?B、D。
即相克和相生。
4.按照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有哪些?B、D。
即虚则补其母和实则泻其子。
5.凉茶是否可以像普通茶一样经常饮用?B。
正确答案是B,即不可以。
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B、C、D。
即阴阳对立统一、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平衡和阴阳相互转化。
7.按照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原则有哪些?A、B。
即实则泻其子和虚则补其母。
8.下列哪些治疗方法属于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的体现?A、B、D。
即抑木扶土、培土制水和XXX。
A.功能相对独立B.与五脏相互配合C.主要是消化吸收、排泄D.主要是调节气血运行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
2.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脏腑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
3.肾阳对全身各脏腑起着温煦作用。
4.咳嗽、气喘是肺的必有症状。
5.爱发脾气是脾的病变,而不是肝的病变。
6.肝的疏泄功能体现在调畅气机、调节生殖机能、帮助消化和调畅情志等方面。
7.五脏的特点包括藏精气而不泻、实质性器官等。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共15分)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错的用“-”,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 ()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
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
()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咸。
( )1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
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
()14、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
()15、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2分)16、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 )A、红舌B、绛舌C、淡白舌D、紫舌17、久病舌红少苔,多见于( )A、热邪壅肺B、胃热亢盛C、肝胆火盛D、阴虚内热18、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A、肺B、肝胆C、脾胃D、肾19、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 )A、迟脉B、弱脉C、濡脉D、微脉20、滑数脉多见于()A、痰热内蕴证B、肝阳上亢证C、肝气郁结证D、阴虚内热证21、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22、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是()A. 阴阳学说B. 五行学说C. 八纲辨证D. 脏腑学说答案:C. 八纲辨证2. 在中医诊断中,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病人的()A. 症状B. 病名C. 病因D. 病程答案:A. 症状3.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四诊法之一()A. 望诊B. 闻诊C. 讯诊D. 切诊答案:C. 讯诊4. 以下哪个症状属于中医“气滞血瘀”证候的表现()A. 发热、口渴B. 脉细长、苔黄腻C. 腹痛、舌紫D. 大便溏泻、食欲不振答案:C. 腹痛、舌紫二、判断题1. 中医诊断学是用于对疾病进行确诊的学科。
()答案:错误2. 中医四诊法是通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来辨识疾病的方法。
()答案:正确3. 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是通过实验和科学研究得出的。
()答案:错误4. 中医诊断学主要依赖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来进行诊断。
()答案:错误三、简答题1. 请简述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答: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是八纲辨证,即通过分析病人的外部表现和体征来识别疾病的特点。
中医诊断学的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四诊法。
望诊是观察病人的面色、舌苔等外部表现;闻诊是通过听病人的声音和呼吸声来判断疾病的情况;问诊是询问病人症状和感觉;切诊是通过把病人的脉搏进行触摸和判断。
2. 举例说明中医诊断学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
答:在实际临床中,中医诊断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对于一个患有头痛和恶心的病人,中医可以通过望诊发现病人面色苍白,舌苔薄白;通过闻诊听到病人呼吸急促;通过问诊得知病人有食欲不振的情况;通过切诊发现病人脉搏细弱。
通过这些综合分析,中医可以得出“气虚血瘀”证候的诊断,并针对该证候进行治疗。
四、综合题请结合中医诊断学相关理论及方法,自行选择一个常见疾病,分析其症状、体征,并给出相应的中医证候诊断和治疗建议。
(略)以上是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并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中医诊断学八套试题与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脏腑在舌面上的相关分布,舌尖属() A. 肾 B. 肝2. 潮热而兼胸闷不饥、头身困重者,多属()A.表寒里热证 B . 寒热错杂证 C.上热下寒证 D '. 半表半里证7.病人饭后神疲,困倦易睡者,多属()°A.痰湿中阻B. 脾气虚弱C.心肾阳虚D. 热入心包8.脘腹胀满,不思饭食, 身重困倦、大便溏薄、 小便短赤 证属()°A.肝胆湿热B. 大肠湿热C.脾胃湿热D.以上均非9.目暗睛迷、反应迟钝、: 动作失灵、强迫体位, 是由于( A.肺脾精气衰竭 B. 肝肾精气俱衰 C.心之精气衰败 D. 邪陷心包 10.病人头痛和裹、 肢体困重者为()°A.痰湿头痛B. 风湿头痛C.风热头痛D. 风寒头痛二、多项选择题1.舌质紫的主病有 ()°A.热炽 B寒凝 C. 血虚 D.气脱 E ・气血壅滞2.但头汗出一症,多见于 )°A.肺脾气虚B. 上焦热蒸C. 中焦湿热D.虚阳上越E. 阴虚内热3.病人语言蹇涩,可见于 )°A.风痰阻络B. 风痰阻肺C. 痰火扰心D.热闭心包E. 风痰蒙蔽清窍4.心血虚与心阴虚的共同症状表现有()°6.寒热往来、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食,证属(舌红苔黄腻、脉濡数,)C.脾D. 以上都不是 A. 阳明潮热 B.C. 湿温潮热D.3. 表4. 症见胸肋灼痛、急躁易怒、 A. 肝火上炎 B. C. 肝火犯肺 D.5. 微脉主要见于()。
气虚发热 阴虚潮热 )°发热面赤、无汗 恶寒发热、无汗 头晕口苦、咳嗽咯血、舌红、 肝胆湿热 肺阴亏虚 气虚 脉弦数,可诊断为()A.心悸怔仲B. 潮热C.失眠我梦D.舌红E. 脉细数5.在下列经脉病证中,主少腹病证的有()。
A.足少阴经脉病证B.带脉病证C.冲脉病证D.足厥阴经脉病证E.足少阳经脉病证6.百日咳的主要临床特点有()°A.咳如犬吠B.咳声阵发C.咳声不扬D.咳而呕吐E.咳而咯血7.沉脉主里,其机理是因为 ()°A.邪郁于里B.气血内困C.寒凝气滞D.脏腑虚弱,无力鼓动E.邪热结聚8.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主要有()A.有无汗出B.有无咳嗽C.舌苔厚薄D.脉象浮沉E.有无恶寒发热并见9.肝病的常见症状有(。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方法是()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切、推C. 望、闻、问、切、脉D. 望、闻、问、切、神答案:A2.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A. 整体观念B. 辨证论治C. 症候并重D. 病因分析答案:D3. 在中医诊断中,以下哪项是“望”的内容()A. 舌象B. 脉象C. 面色D. 问诊答案:C4. 在中医诊断中,以下哪项是“闻”的内容()A. 声音B. 气味C. 舌象D. 脉象答案:B5. 以下哪种脉象属于实证()A. 弦脉B. 细脉C. 滑脉D. 弱脉答案:C二、填空题6. 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望、闻、问、切7. 中医诊断学中的“症”指的是________,“证”指的是________。
答案:症状、证候8. 在中医诊断中,面色苍白多见于________证,面色潮红多见于________证。
答案:气血虚弱、实热9. 舌质红绛多见于________证,舌质淡白多见于________证。
答案:实热、气血虚弱10. 脉象弦硬多见于________证,脉象细弱多见于________证。
答案:实证、虚证三、判断题11. 中医诊断疾病时,必须四诊合参,不能偏废其中任何一种诊断方法。
()答案:正确12. 在中医诊断中,面色苍白、脉象细弱均为虚证的表现。
()答案:正确13. 舌质红绛、脉象弦硬均为实证的表现。
()答案:正确14. 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可以相互代替,不需要同时使用。
()答案:错误15. 中医诊断疾病时,以脉象为主,其他诊断方法为辅。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6. 简述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
答案: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包括: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症候并重、病因分析。
整体观念强调在诊断疾病时要全面观察患者,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脉象,分析病因、病性和病位,从而确定治疗方法;症候并重是指症状和脉象在诊断中具有同等重要性;病因分析是寻找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为治疗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断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客观题共15分)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错的用“-”,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3、外感热病中,斑疹色淡红或淡紫者,提示病情轻浅,预后较好。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均提示热盛伤津。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
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11、就人体部位而言,皮毛、肌肉属表。
故凡病位浅在肌表的病证,均属表证。
()12、亡阳证的汗出大多粘而味xx。
()13、足少阳胆经入耳中,肝胆相为表里。
故耳内肿痛、流脓,多因肝阳上亢所致。
()14、心肾不交证的病机主要在于命火不足,不能上温心阳。
(15、心脾两虚证的实质是心脾两脏气血不足而表现的虚弱证候。
()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22分)16、下列既可见于热证,又可见于寒证的舌象是()A、红舌B、绛舌C、淡白舌D、紫舌17、久病舌xx,多见于()A、热邪壅肺B、胃热亢盛C、肝胆火盛D、阴虚内热18、右手寸口脉关部分属脏腑是()A、肺B、肝胆C、脾胃D、肾19、气血本虚,又为湿邪所困的患者,多见()A、迟脉B、弱脉C、濡脉D、微脉20、滑数脉多见于()A、痰热内蕴证B、肝阳上亢证C、肝气郁结证D、阴虚内热证21、根据经络的分布,分辨头痛的经络病位,头项痛者多属()A、阳明经B、太阳经C、少阳经D、厥阴经22、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此属()A、表热证B、里实热证C、里虚热证D、戴阳证23、里虚寒证出现畏寒肢冷的病机是()A、寒邪束表,卫气失宣B、阳虚失于温煦C、阴寒内盛,阳气被郁D、以上都不是24、饮停胸胁,症见胸胁饱满,咳嗽时牵引作痛。
此属()A、痰饮B、支饮C、悬饮D、溢饮25、患者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胁痛如刺,拒按,舌淡有紫斑,脉沉涩。
此属()A、气虚证B、血瘀证C、气虚血瘀证D、气血两虚证26、患者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舌尖红赤,苔黄脉数。
此属()A、心火亢盛证B、肝火上炎证C、小肠实热证D、膀胱湿热证2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燥邪犯肺证和肺阴虚证的相同表现?()A、干咳痰少B、痰粘难咯C、发热恶风D、舌干少津28、下列哪项不见于xx风动证?()A、手足蠕动B、角弓反张C、眩晕D、舌红少津29、患者以腹痛、里急后重、下利赤白粘液为主症,应考虑为()A、肝脾不和证B、脾气虚证C、脾肾阳虚证D、大肠湿热证30、心悸、气短与下列哪项同见,对诊断心阳虚证最有意义?()A、神疲乏力B、面色淡白而消瘦C、形寒肢冷D、头晕目眩31、肝胆湿热证,多见()A、口泛清水B、口苦泛恶C、干呕呃逆D、呕吐酸腐32、口淡乏味常见于下列哪项?()A、脾胃气虚B、脾胃湿热C、肝胃不和D、肝火上炎33、某男孩8岁,近日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嗳出酸腐气味,大便不调,苔厚腻,脉滑。
此属()A、胃气虚证B、湿热蕴脾证C、食滞胃脘证D、胃火炽盛证34、下列哪项不是肝火上炎证与肝阳上亢证的相同临床表现?()A、面红目赤B、头晕目眩C、腰膝酸软D、急躁易怒35、身材矮小,智力和动作迟钝,骨骼痿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者,应考虑为()A、肾阳虚证B、肾精不足证C、脾肾阳虚证D、肾阴虚证36、根据胁肋胃脘胀痛,嗳气易怒,吞酸嘈杂,情绪抑郁,饮食减少,苔薄黄,脉弦等症,可考虑为()A、肝火上炎证B、肝脾不和证C、肝胃不和证D、胆郁痰扰证37、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是下列哪项的典型表现?()A、太阳病证B、少阳病证C、阳明病证D、太阴病证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正确答案没有选全、多选或选错者,该题无分。
每小题1分,共12分)38、望面色五色诊中,白色多主()A、瘀血证B、气虚证C、寒证D、失血证E、阴虚证39、与内风有关的舌态变化有()A、强硬舌B、颤动舌C、歪斜舌D、吐弄舌E、痿软舌40、久病重病患者,本不能食而突然暴食,是()A、除中B、假神C、脾胃之气将绝D、阳气来复E、危症41、导致腹泻的原因有()A、脾虚失运B、食滞胃肠C、肝胃不和D、肝脾不调E、脾肾阳虚42、下列病证中哪些可见但热不寒?()A、表热证B、虚热证C、里实热证D、气分证E、中焦病证43、表实寒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A、发热恶寒B、头身疼痛C、自汗D、鼻塞流涕E、脉浮紧44、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相同表现有()A、心悸B、心烦C、多梦D、面色萎黄E、脉细45、寒湿困脾证与湿热蕴脾证的相同临床表现有()A、面目肌肤发黄B、呕恶纳呆C、脘腹痞闷D、苔腻脉濡E、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46、肝气郁结证可以出现()A、情志抑郁B、胸闷喜叹息C、胸胁少腹胀痛D、咽部异物感E、颈部瘿瘤47、引起肝风内动的病理因素有()A、热极生风B、肝阳化风C、阴虚动风D、血虚生风E、太阳中风48、头晕目眩可见于()A、气虚证B、气陷证C、血虚证D、气逆证E、气滞证49、肾气不固证可以出现()A、神疲耳鸣B、腰膝酸软C、小便频数而痛D、尿后余沥不尽E、胎动易滑第二部分(主观题共51分)四、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3分)50、面色青,多主()证、()证、()证及()。
51、舌色淡而有裂纹,多是()之候,若舌色红绛而有裂纹,多由()、()所致。
52、胃气上逆的临床表现,可见()、()、()、()。
53、xx,多主()证、()证。
其中,深黄为(),xx为()。
54、阴虚潮热,以()为特征;湿温潮热,以()为特征。
55、重痛多因()所致,刺痛是()疼痛的特点之一。
56、消谷善饥,是()所致;饥不欲食,多因()所致。
证、(-8、-57、凡带下色白而清稀、无臭,多属())证。
五、问答题(共28分)58、何谓剥落苔?何谓镜面舌?其病机如何?(8分)59、分述细脉、弦脉的脉象与主病。
(7分)60、试述水肿之阴水的临床表现及主要病机。
(7分)61、试述肺气虚证的临床表现。
(6分)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2、+3、-4、-5、+6、-7、9、-10、+11、-12、-13、-14、-15、+二、单项选择题16、D17、D18、C19、C 20、A21、B22、B23、B24、C25、C26、C27、C 28、B29、D30、C31、B32、A33、C34、C35、B 36、C37、B三、多项选择题38、B、C、D39、A、B、C、D40、A、B、C、E41、A、B、D、E 42、B、C、D、E43、A、B、D、E44、A、C、E45、A、B、C、D 46、A、B、C、D、E 47、A、B、C、D 48、A、B、C、D 49、A、B、D、E四、填空题50、寒;痛;瘀;惊风51、血虚;热盛伤津;阴精耗损52、呃逆;嗳气;恶心;呕吐53、里;热;热重;热结54、五心烦热(或骨蒸发热);身热不扬55、湿邪困阻气机;瘀血56、胃火亢盛,腐熟太过;胃阴不足,虚火内扰57、虚;寒五、问答题58、患者舌本有苔,忽然全部或部分剥脱无苔的,称剥落苔。
全舌之苔骤然退去,不再复生,舌面光洁如镜者,即为镜面舌。
剥落苔的形成,总因胃气匮乏,不得上熏于舌;胃阴枯涸,不能上潮至口所致。
59、细脉:脉象;细直而软,应指形如蛛丝,沉取不绝。
主病:诸虚劳损,湿病。
弦脉:脉象:端直以长,如张弓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
主病:肝病、胸胁胀痛,疟疾。
60、临床表现: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小便短少。
脘闷腹胀,纳呆便溏,神倦肢困,畏冷喜温,或腰膝冷痛,四肢厥逆。
面色白光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病机:脾肾阳气亏虚,不能气化水液,水液泛溢肌肤。
61、咳嗽无力,动则气短,痰液清稀,声音低怯,神疲乏力,或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
面色淡白,舌质淡嫩,脉虚。
中医诊断学》综合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填入题后括号内,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何项对表证的诊断最有意义()A.发热B.恶寒C.苔薄D.脉浮【答案】B2.下列何项与发热性疾病无关()A.恶风B.恶寒C.寒战D.畏寒【答案】D3.xx淋漓见于()A.气虚证B.阳虚证C.亡阳证D.亡阴证【答案】C4.饥不欲食见于()A.脾气虚证B.脾阳虚证C.胃气虚证D.胃阴虚证【答案】D5.下列何项不属正常舌象()A.舌色淡红B.舌质娇嫩C.舌体柔软D.舌苔藻白【答案】B 6.舌苔颜色对辨何项最有意义()A.证之表里B.证之寒热C.证之虚实D.证之真假【答案】B7.舌苔有根无据主要辨别()A.正邪盛衰B.气血盛衰C.胃气存亡D.津液存亡【答案】C8.下列xx并非细软并见()A.濡脉B.弱脉C.微脉【答案】DD.虚脉9.结脉与促脉的区别在于()A.脉形B.力度C.脉律D.脉率【答案】D10.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A.脉位B.脉形C.力度D.脉率【答案】A11.xx除寒证外还可见于()A.湿热内蕴B.邪热结聚C.真寒假热D.真热假寒【答案】B12.下列何项不是心阴虚证.心血虚证的共有表现()A.心悸B.失眠C.心烦D.脉细【答案】C13.下列何项不属胃气上逆()A.呃逆B.嗳气C.太息D.呕吐【答案】C14.下列何项不是气滞证的表现()A.头部胀痛B.胸胁胀痛C.乳房胀痛D.少腹胀痛【答案】A15.心脾两虚证除脾气虚外.还有()A.心气虚B.心血虚C.心阴虚D.心阳虚【答案】B16.手足震颤与下列何项有关()A.阴虚动风证B.血虚生风证C.肝阳化风证D.热极生风证【答案】A17.下列何项不是肾气不固证的表现()A.尿频遗尿B.腰膝酸软C.呼多吸少D.滑精早泄【答案】C18.耳聋与下列何项无关()A.肾精不足B.肾气不固C.肝火炽盛D.肝火犯肺【答案】D19.发育不良与下列何项有关()A.肾阴虚B.肾阳虚C.肾精虚D.肾气虚【答案】C20.牙龈肿痛见于()A.心火炽盛B.肝火炽盛C.肺热炽盛D.胃热炽盛【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从每题五个选项中选择2—5个答案,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寒热往来见于()A.太阳病B.少阳病C.表证D.半表半里证E.疟疾【答案】BDE2.自汗见于()A.气虚证B.血虚证C.阴虚证D.阳虚证E.亡阳证【答案】AD3.口渴多饮见于()A.实热B.虚热C.湿热D.亡阴E.消渴【答案】AE4.五更泄见于()A.脾阳虚B.肾阳虚C.脾肾阳虚D.心肾阳虚E.心肾不交【答案】BC5.下列何项是肝xx证的表现()A.腰膝酸软B.头晕胀痛C.急燥易怒D.失眠多梦E.舌红少津【答案】ABCD6.舌xx腻见于下列何项()A.肝胆湿热B.胆郁痰扰C.痰火扰心D.黄带E.阴黄【答案】ABCD7.排便不爽与下列何项有关()A.大肠湿热B.湿热蕴脾C.肝郁脾虚(肝脾不调)D.肝胃不和E.寒湿困脾【答案】ABC8.失眠与下列何项有关()A.心气虚B.心阳虚C.心血虚D.心阴虚E.心火盛【答案】CDE9.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见于()A.风热犯肺证B.燥邪犯肺证C.肺热炽盛证D.肺阴虚证E.肺气虚证【答案】BD10.声音嘶哑见于()A.心阴虚证B.肺阴虚证C.心肾阴虚证D.肺肾阴虚证E.肝肾阴虚证【答案】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临床表现是()的依据.【答案】辨证2.诊断是()的依据.【答案】论治3.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包括司外揣内(),见微知著.【答案】知常达变4.xx的主病是实热证气分证().【答案】xx证5.xx的主病是实热(),().【答案】痰饮、食积6.舌苔藻xx灰黑(),().【答案】寒证、热证7.肝阳上亢证的下虚上盛是指(),().【答案】肝肾xx.肝xx8.临床表现:纳呆、腹胀、便溏、咳喘、短气、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脉弱拟诊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