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LPC2132通用串口驱动程序设计
ARM微处理器LPC2132的智能电动机保护器设计

ARM微处理器LPC2132的智能电动机保护器设计
1 引言
随着电动机控制中心(MCC)技术的发展,模块化的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
应用,同时也对电动机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电气监控系统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发展趋势,用低压智能电动机保护控制器作为发电厂低压电动机的保护和测控,是提高电气监控系统运行维护水平的重要手段。
目前传统的8/16 位的单片机仍然广泛应用于电气保护中,但是他们仅仅具有基本的测量控制功能,在人机界面、数据查询、监控处理能力比较有限,大部分缺少网络通信功能。
在实现自动在线监测领域中,ARM 芯片在多目标
采集,多层次监测和网络化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
由于属于ARM7 系列处理器,能对多个采样点进行同时测量,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
同时,保护器包括强大的网络功能和动作保护记录功能,支持开放式的通讯协议,构筑成有效的保护测控网络。
2 系统的功能特点
智能保护器主要是以LPC2132 微处理器为运算核心,含有模拟数字量采集,继电保护,界面显示和按键控制等功能模块。
系统外接标准的:RS 485 通信接口,实现与监控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联系。
LPC2132 是一个支持实时仿真和跟踪的32 位ARM7TDMI-S 核的微处理器,并带64 kB 的高速FLASH 存储器,4 个通信接口,2 个32 位定时器,1 个10 位8 路ADC,2 个硬件铁电接口47 个GPIO 以及多达9 个边沿或电平触发的外部中断。
除可以完成传统测量控制保护的功能外,保护器在设计上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针对继电保护中常出现的误动情况,把采样量测量突变瞬时启动和静稳。
LPC2132学习板系统用户手册

8 个 LED 灯通过跳线直接与 LPC2132 的 I/O 口相连,当相应的 I/O 口,输出低电平时,相应 的 LED 灯亮;反之,灯灭。
6 个按键灯通过跳线直接与 LPC2132 的 I/O 口相连,当有 I/O 口检测到低电平,则说明有按键 按下。
2 个 8 位数码管采用 2 个 74HC595 驱动,之所以用两片 74HC595 完全是为了用户考虑,因为 用一片的话,在单步调试时,总会有一个数码管不点亮,对用户造成不便。
LPC2132 学习板系统用户手册
2008.10.28 V1.0
目录
一 硬件设计说明 1. 电源电路 2. 复位电路 3. 系统时钟电路 4. JTAG 接口电路 5. 按键及显示电路 6. 串口电路 7. 蜂鸣器电路 8. A/D 和 D/A 电路 9 跳线说明
二 LPC2132 底层软件 1. 启动代码 2. 分散加载 3. 基本驱动
RS-9-1 和 RS-9-2 为标准 DB9 接头,可以直接接电脑串口或调制解调器接口,DB9 接头的第 二脚为计算机的数据接收端,第三脚为计算机的数据发送端。
图中转换芯口电路
7. 蜂鸣器电路
LPC2132 的 P0.29 脚控制蜂鸣器,当 P0.29 脚为输入状态或输出高时,蜂鸣器无声,当 P0.29 脚为输输出低电平时蜂鸣器鸣叫。
在使用硬件 SPI 接口主方式时,要把 SPI 的四个 I/O 口全设置为 SPI 功能。如使用 SPI0,就要 把 P0.4、P0.5、P0.6、P0.7 四个引脚配置为 SPI 功能,而且 P0.7/SSEL0 不能为低电平,在 LPC2132 开发板上该引脚接了一个 10K 的上拉电阻。从图 6 中可以看出,两片 74HC595 的从机选择引脚 RCK 分别接 SSELA/P0.22 和 SSELB/P0.23,即直接由 MCU 的 P0.22、P0.23 控制。
基于ARM的串口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RM的串口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作者:郭剑城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23期[摘要]现在正在使用的大量的传统设备采用的是异步串行接口,与现今流行的TCP/IP网络设备之间存在着互连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基于32 位ARM 处理器的网络串口服务器的设计方案,支持多种网络协议,且体积较小、功能齐全,提供了一种将异步RS232 串行数据和在以太网传送的TCP/IP 数据包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桥梁。
[关键词]嵌入式 TCP/IP 串口服务器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047-011.前言以太网从出现至今已经三十多年了,由于它的性能价格比高,容易普及使用,在企业内部互联网(Intranet),外部互联网(Extranet),以及国际互联网(Internet)提供的广泛应用不但已经进入今天的办公室领域,而且还可以应用于生产和过程自目前全球企事业用户的90%以上都采用以太网接入,已成为企事业用户的主导接入方式。
但在很多场合,大量的采用传统的RS232 异步串行接口的传统设备仍旧在广泛使用,在很多应用中,这些设备的异步数据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因此这些传统的设备与现今的网络设备之间存在着互联问题。
串口服务器是一款带有1 个10/100M 网络接口的和1 个或多个异步RS232S 串行接口的串口服务器。
异步串行数据服务器内部使用高性能的32 位ARM 处理器,支持多种网络协议,且体积较小、功能齐全,提供了一种将异步RS232 串行数据和在以太网传送的TCP/IP 数据包之间进行相互转换的桥梁,使带有传统的异步RS232 串行数据设备的信息可以通过互联网络进行传送或共享。
串口服务器可以使数量众多且分散在不同位置的RS232 串口设备共享主机资源,同时这些RS232 串口设备可以通过网络得到远程主机的支持。
作为专用的异步数据和网络数据的相互转换的设备,具有传统的多用户卡和终端服务器无可比拟的优点:传统的多用户卡扩展串口方案,占用主机资源,并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同时联接的终端数目和距离有限;而终端服务器解决方案成本太高,很难普及应用。
LPC2132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技术

LPC2132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技术类别:电子综合阅读:1878左小五摘要 ARM7微处理器LPC2132具有高的集成度和高性价比,很适合于嵌入式系统设计,本文设计了LPC2132与LCM的硬件接口,在软件接口中,提出用汇编语言文件存储汉字点阵信息,而在C语言文件中调用汉字点阵信息的混合编程方法,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针对常见液晶显示刷新速度慢的现象,提出了提高液晶显示刷新速度的方法。
提出了用时钟寄存器保存系统参数,从而使LPC2132具有数据掉电保存功能,并介绍了I2C总线应用技术等。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LPC2132; ARM ; LCM显示1. 引言SoC在医疗器械中应用前景广阔[1],LPC2131/2132/2138是基于一个支持实时仿真和嵌入式跟踪的32/16位ARM7TDMI-STM CPU的微控制器,带有32kB/64kB/512 kB的嵌入的高速Flash存储器和8/16/32kB片内静态RAM。
多达47个5V的通用I/O口,1个(LPC2132/2132)或2个(LPC2138)8路10位A/D转换器共包含16个模拟输入,1个10位D/A转换器,可提供不同的模拟输出(LPC2132/2138)。
多个串行接口,包括2个16C550工业标准UART、2个高速I2C 接口(400kbit/s)、SPITM 和SSP。
内部集成实时时钟等,资源比较丰富,使它们特别适用于工业控制和医疗等嵌入式系统。
本文以LPC2132为例,介绍LPC2132的设计经验与设计技术。
2. 显示设计显示设计是所有嵌入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显示器件包括LED、字符LCM、图形LCM、VFD等,其中图形LCM(如128x64、192x64等点阵)可显示ASCII字符、汉字和图形,且性价比较高,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日趋广泛,虽在MCS-51系列中的设计已非常成熟。
但由于ARM与MCS-51有许多不同之处,其设计方法当然也有差别,下面以LPC2132和192x64点阵LCM为例进行说明。
基于LPC2132的体质测试仪设计

维普资讯
曩
-
。
奠
基于 L C 2的体质测试仪设计 2 P 1 3
■ 东 南 大 学 张 跃 常 胡 仁 杰 徐 东 方
关铑词
LP 1 2 硬 件 设 计 软件 设 计 体质 健 康测 试 仪 C2 3
引 言
随着我国体 质测试事业 的发展 , 对体质健康测试技术 的要求也越来越 高。 目前 , 国内普遍使用的都是机械式的
对一些参数进行 没置 , 以为控制 系统扩展 了一片与 1C 所 总线兼容的型号 为 C T 4 2 6 存 储容 量 为 6 B的 A 2 WC 5 , 4K
串行 E P O , 连 接 电 路 如 图 3所 示 。I } 片 采 2R M 其 C f芯
用 的 是 P ip 公 司 的 hl s i S E 42 为 学 生 用 ’ L 44 , 坝 4试 卡 。 由 于 该 芯 片 也 是 通 过
测 试 仪 , 存在 不 可避 免 的缺 陷 , 测 量 不 准 确 , 作 不 方 它 如 操
便, 使用年限短 等。为适应学 校体育教 育 的蓬勃 发展 , 改
进传 统 机 械 式测 试 仪 的缺 点 , 者 利 用 现 成 熟 的 电 子 技 笔
术, 运用 A M 强大 的控 制能 力 , R 开发 出这 套体 质健康 测
基于LPC2132的电动机控制器设计

j
2 硬件 设计
2 . 1 电源设 计 本文 对 电源 部分 的设计, 采用U S B 接 口供 电, 通 过L M l 1 1 7 — 3 . 3 转换成系统 所需要的3 . 3 v 电源 。 同时2 个 电感把 模数 电源隔
离。
主程序
木术丰术 木术木 幸木木木 木木木 木水冰 水木木木 木宰 半木木 术木: l c 木 车木 木: I c 木木 球水木 : I c 丰木 木木宰 /
# d e f i n e K E Y S T A R T 1 3 u n s i g n e d c h a r f l a g ;
v o i d d e l a y m s( u n s i g n e d c h a r d l y )
{
u n s i g n e d i n t i :
V l C l n t E n a b l e = l < < O x O e ; / / 打开I N T O w h i l e ( 1 ) {
w a i t k e y s t a r t ( ) : ∥按键等待 I O 1 P I N  ̄L E D T A B L E [ 0 ] :
P I N S E L O = O x O c ; / / 管脚连接, 配置I N T O , P O . 2 连接G P I O P I N S E L 2 = ( P I N S E L 2 & 0 x F F F F F F F 7 ) j O x 8 ; / / 配置P 1 . 1 6 - 2 3 I O O D I R = 0 x 0 0 ; ∥P O . 2 配置为输入 1 0 1 D I R = O x F F ; / / P 1 . 1 6 - 2 3 配置为输 出 I O 1 P I N = O x F F ; / / 初 始化L电路部分 的设计采用L P C 2 1 3 2 为控制器 。 分 别设 程序地址 , E X T I N T = O x O 1 ; / / 清 除中断标志 计了复位电路和下载电路, 其中下载 电路采用 了J T A G 下载
基于ARM的串口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

ff目录摘要 (1)1 设计目的 (1)2 设计要求 (1)3 设计内容 (2)3.1 S3C2410与串口通信概述 (2)3.1.1S2C2410处理器概述 (2)3.1.2串口通信 (3)3.2方案设计 (4)3.3电路设计 (4)3.3.1 电源设计·········································································································· · 43.3.2晶振电路 (5)3.3.3复位电路 (6)3.3.5存储器设计 (6)3.3.4JTAG接口 (6)3.3.6串口电路 (7)3.4软件设计 (8)3.4.1 Boot loader 工作原理 (8)3.4.2第一阶段 (9)3.4.1第二阶段 (10)总结与致谢 (11)参考文献 (12)页脚内容0ff摘要串口通信是目前单片机和DSP 等嵌入式系统之间,以及嵌入式系统与PC 机或无线模块之间的一种非常重要且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
基于ARM的串口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

目录摘要 (1)1 设计目的 (1)2 设计要求 (1)3 设计容 (2)3.1 S3C2410与串口通信概述 (2)3.1.1S2C2410处理器概述 (2)3.1.2串口通信 (3)3.2方案设计 (4)3.3电路设计 (4)3.3.1 电源设计 (4)3.3.2晶振电路·············································································································53.3.3复位电路 (6)3.3.5存储器设计 (6)3.3.4JTAG接口 (6)3.3.6串口电路 (7)3.4软件设计 (8)3.4.1 Boot loader 工作原理 (8)3.4.2第一阶段 (9)3.4.1第二阶段 (1)总结与致 (11)参考文献············································································································· (12)摘要串口通信是目前单片机和 DSP 等嵌入式系统之间,以及嵌入式系统与 PC 机或无线模块之间的一种非常重要且普遍使用的通信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o u r n a l o f Gu a n g x i Ac a d e my o f S c i e n c e s
Vo 1 . 3 0 , No . 1 Fe b r u a r y 2 0 1 4
基 于 AR M的L P C 2 1 3 2通 用 串 口驱 动 程 序 设 计
( 广 西瀚 特信 息产 业股 份有 限公 司, 广 西桂 林
5 4 1 0 0 4 )
( Gu a n gx i Hu nt e r I nf o r ma t i on I n du s t r y Co., Lt d ., Gui l i n, Gua n gx i , 5 41 0 0 4, Chi na )
d r i v e r i s d e s i g n e d . [ Me t h o d ] Ba s e o n t h e ARM L PC2 1 3 2 mi c r o p r o c e s s o r c h i p ,we p r o p o s e t h e
wi t h o u t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wi t h a l d r i v e r . [ Re s u l t ] Th i s s e r i a l p o r t d r i v e r i s t e s t e d a n d a p p l i e d s t a b l y i n r e mo t e a c q u i s i t i o n e n v i r o n me n t f o r a l o n g t i me .[ Co n c l u s i o n ] Th i s s e r i a l
摘要 : 【 目 的】 使 嵌 入 式 系 统 软 件 能 够 适 应 多 种 不 同通 讯 协 议 , 并 保 持 通 讯 模 块 的 稳 定 性 。【 方法】 基于 A RM 微处理芯 片 I . P C 2 1 3 2 , 提 出一 一 种 通 用 的 串 口驱 动 程 序 设 计 方 案 : 将 通 讯 协 议 与 串 口驱 动 分 离 , 把 协 议 帧 数 据 段分类处理 , 系 统 软 件 只 需 要 定 义协 议 帧 数 据 段 描 述 , 而 不 需 要 和 具 体 的通 用 驱 动 程 序 打 交 道 即 可 实现 通讯 。 【 结果】 该 串 口驱 动程 序 在 远 程 环 境 采 集 系 统 中 经 过 长时 间 的 测 试 和 应 用 , 运 行 稳 定 。【 结论】 该 串 口驱 动 程 序 设计 方案 提 高 了 编码 效 率 , 简 化 了驱 动 软 件 设 计 。
De s i g n o f Un i v e r s a l S e r i a l Po r t Dr i v e r Ba s e d o n ARM
LPC21 3 2
唐 民钦 , 夏 军
TANG Mi n ‘ q i n, XI A J u n
muni c a t i o n p r ot o c o l a nd r e ma i n t h e s t a b l e of c omm un i c a t i o n mo du l e, u ni v e r s a l s e r i a I po r t
网 络 优 先数 字 出 版 时 间 : 2 0 1 4 — 2 — 1 8 网西 广 络科 优学 先数 院学 字 报 出 版地 址 : h t t p : / / ww w c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4 5 . 1 0 7 5 . N. 2 0 1 4 0 2 1 8 . 1 4 1 9 . 0 0 8 . h t m1
关键 词 : 串 口驱 动 程 序 AR M I P C 2 1 3 2 中 图分 类 号 : T P 3 1 1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2 — 7 3 7 8 ( 2 0 1 4 ) 0 i - 0 0 0 8 — 0 4
Ab s t r a c t : 【 ob j e c t i v e ] l n o r d e r t o ma k e e mb e d d e d s y s t e m s o f t wa r e f i t d i f f e r e n t k i n d s o f t o m~
d e s i g n o f uni ve r s a l s e r i a l po r t d r i v e r .We s e p a r a t e t he c o mmu ni c a t i on pr o t o c o l f r om po r t d r i v e r a nd c l a s s i f y t h e pr o t o c ol f r a me d a t a s e g me n t .The r e f o r e。t he s y s t e m o nl y ne e ds t o d e — f i n e t he d e s c r i p t i o n o f pr o t o c o l f r a me d a t a s e g me n t .Re a l — t i me c o mmu ni c a t i on c a n be r e a l i z e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