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影像学交大版(总论各论)

合集下载

呼吸系统影像诊断学(供医学影像本科用)

呼吸系统影像诊断学(供医学影像本科用)

葡萄球菌肺炎
X线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 变,可出现空洞和气液平 面。CT可显示支气管肺炎 、脓胸和肺气囊等。
病毒性肺炎
X线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 砂样密度增高影,CT可见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磨玻 璃样密度影和胸膜下线。
肺部肿瘤
肺癌
X线表现为肺部结节或肿块,边缘不 光滑,可有毛刺征。CT可显示支气 管阻塞、胸膜凹陷征和淋巴结转移等 。
辅助诊断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自动分析和解读,为医生提供 辅助诊断的依据和建议。
提高诊断效率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快速处理大量的医学影像数据,提高诊断的效率 和准确性,减少医生的工作负担。
分子影像学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1 2 3
分子成像
利用分子成像技术,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早期、 精准的诊断,为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
过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示踪剂对肺部进行成像。
02
核医学检查可以显示肺部肿瘤的代谢活性,有助于判
断肿瘤的性质和恶性程度。
03
核医学检查还可以用于肺癌分期、疗效评估和预后判
断等方面。
03
CATALOGUE
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肺部感染性疾病
01
02
03
肺炎链球菌肺炎
X线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 变,密度均匀增高,边缘 模糊,可累及多个肺段。 CT可见支气管充气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评估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进行评估,如肺气肿的程度、肺部炎症的范围以及是否伴有肺 动脉高压等,从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05
CATALOGUE
呼吸系统影像诊断的展望
人工智能在呼吸系统影像诊断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

呼吸系统1(影像)

呼吸系统1(影像)

2024小学十一月份升国旗讲话主题演讲稿2024小学十一月份升国旗讲话主题演讲稿篇一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优秀的小学生》。

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

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长期坚持良好习惯的人。

例如,鲁迅先生小时候,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时时早、事事早”,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成了他的好习惯了。

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

平时,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学习不刻苦、不用功,考试常常得不到好成绩;有些同学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开了夜车还做不好。

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和方法上的问题。

那么,我们该养成哪些学习习惯?1、养成早读的习惯,早上空气新鲜,大脑清新,我们可以读课文、背名篇、记单词;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我们抓紧早晨的黄金时间,日积月累,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在课上要专心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还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40分钟很重要,因为老师讲的是学习重点。

听课要做到听懂,并能熟练掌握。

此外,还要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那是对你课堂学习的检查。

课外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习题训练,及时巩固自己所学知识的薄弱环节。

3、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作业要独立思考完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的作业,才能体验到自己学习成功的快乐;学会质疑,学会自我寻找答案,养成自学的习惯,也是一个优秀学生身上特有的魅力。

4、养成预习复习的习惯,每天都要对未教的内容进行预习,对已教的内容进行复习;做到先预习后上课,先复习后作业;每天的学习任务按时完成,不拖到第二天。

做到学习有计划、有检查。

学贵有恒,只要你坚持不懈地认真预习、复习功课,你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

医学影像学课件:呼吸系统二

医学影像学课件:呼吸系统二
右中叶范围三角 形密影,尖端指 向外上,上缘清 楚、锐利,外下 缘不清
右下叶大叶性肺炎 (实变期)
右侧中下肺野见大 片致密影,中外带 部分密度较高,上 缘不清
左下叶大叶性肺炎(实变期)
右上肺大叶性肺 炎(消散期)
病变消散不均,表 现为大小不等、分 布不规则的斑片状 阴影
右大叶性肺炎CT表现:右 界侧 模见 糊大 ,片 部状 分肺 边实界变清,楚部,可分见边
X线表现:肺纹理呈网点状;也可肺门 模糊,密度增高;肺气肿
间质性肺炎
双肺纹理增多、混 乱,以双下肺野为 主,部分呈网状
间质性肺炎CT
两肺纹理 多乱,并 间有小点 状或毛玻 璃状病灶
(1)吸入性肺脓肿
a.急性肺脓肿
* 可发生在两肺任何部位。
*炎症期:渗出性病灶影,边缘模糊;或边 缘模糊类圆形密度增高影,中心密度偏低。
支气管气象( ↑ )
段、亚段或亚段以下肺炎
(1)呈肺段或亚段分布,呈片状、 小片状、条索状密影 (2)边缘模糊,内见含气支气管征
(二)支气管肺炎 (bronchopneumonia)
又称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
病理:肺间质炎性浸润及小叶渗出和实变
临床表现:起病急,有高热,咳嗽、泡沫样痰咳为 主要表现。常见于小儿和衰弱的老人或术后并发症。
呼吸系统二
肺炎(Pneumonia)
(一)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病理为不同形态及范围的渗出与实变,病理 上分为充血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 期和消散期 临床表现
大叶性肺炎多发生于青壮年,起病急,突然 高烧、寒战、胸痛、咳嗽、咯铁锈色痰是常 见临床症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明显 增高。

医学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全)

医学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全)

增 殖 灶
浸润型肺结核 图片
纤 维 增 殖 灶
III型肺结核
浸 润 型 肺 结 核
虫蚀样空洞
空洞表现
薄壁空洞
厚壁空洞
虫蚀性空洞
干 酪 性 肺 炎
虫蚀性空洞
干 酪 性 肺 炎
肺结核空洞
厚壁空洞
薄壁空洞
结核球X线表现: 肺内干酪样病变被纤维组织包绕而形成,圆形
X线表现
• 部位:好发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 • 性质:多样,可为大小不等的片状模糊阴影或
结节、索条影,空洞形成,可以是渗出、增生、 播散、纤维和空洞等并存。
• 结核球: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直径较小, 单发或多发,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伴钙化, 可有小空洞存在,常有卫星灶。
• 干酪性肺炎:大叶性或片状高密度阴影,高千 伏或体层摄影显示病变中多发虫蚀样空洞,下 肺常有支气管播散病灶。
原发综合征
(2)胸内淋巴结结核
原发病灶吸收后,淋巴结干酪坏死,形成 胸内淋巴结结核
肺门淋巴结核 图片
CT表现 显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增大,原发病
灶表现为小叶性高密度影,可早期发现原 发灶内的干酪坏死
(二) 血源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分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慢性血行播散型肺 结核 (1)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大量细菌一次或短期进入肺内形成病灶。 病灶细小,易漏诊,两周后出现“粟粒样结 节”, 呈大小、密度、分布“三均匀”的特点,正常肺 纹理常 被遮盖
在实变的高密度影像中可见到含气的支气 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像或空气支气管征。
肺实变
右中叶实变(肺炎) 图片
CT:支气管气像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征象
(三)结节状阴影
1. 腺泡结节影: φ<1 cm呈类园形,花瓣状 高密度影,边缘较清楚。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课件

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课件

MRI检查
PET检查
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呼吸系统的高 分辨率图像。
通过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检测肺部肿瘤等 病变。
呼吸系统正常影像学表现
正常肺部X线表现
肺部纹理清晰,无异常阴影。
正常肺部CT表现
肺部组织密度均匀,气管和支气管壁无增 厚现象。
正常气管和支气管X线表现
气管和支气管轮廓清晰,无狭窄和扩张现 象。
肺癌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结词
肺癌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肺癌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肺癌的治愈 率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肺癌影像学表现
肺癌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部结节或肿块影,边缘毛糙,有时可见分叶状突起,周围炎症反 应和纤维化表现。
肺癌影像学鉴别诊断
肺癌需要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等鉴别。肺炎主要表现为肺实质浸润影,边缘模糊,有 时可见支气管充气征;肺脓肿主要表现为大片状阴影,有液平,边缘模糊;肺结核主要表 现为肺实质钙化、纤维化和空洞影。
影像学表现
肺内可见肿块影,边缘毛 糙,呈“分叶状”;纵隔 淋巴结肿大。
病理类型
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 胞肺癌等。
气胸与胸腔积液
气胸类型
自发性气胸、继发性气胸 。
影像学表现
肺野外带可见透亮无肺纹 理区域,压缩肺组织呈“ 肺受压”;胸腔内有液平 。
病因
肺大疱破裂、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等。
肺结核
肺结核类型
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 。
影像学表现
肺内可见片状或条索状影,边 界不清;病变部位多发生在上 叶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
病因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03
呼吸系统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支气管扩张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呼吸系统放射影像学PPT课件

呼吸系统放射影像学PPT课件
特点
无创、无痛、无辐射,能够直观 地显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
呼吸系统放射影像学的重要性
01
02
03
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通过放射影像学检查,可 以发现和诊断各种呼吸系 统疾病,如肺炎、肺癌、 肺结核等。
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定期的放射影像学检 查,可以评估治疗效果, 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X线检查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 是临床常用的初步筛查手段。通过X 线检查可以观察肺部是否存在炎症、 浸润、肿块等异常病变,以及纵隔淋 巴结是否肿大。
CT检查
总结词
CT检查具有高分辨率和高对比度,能够 更准确地显示肺部和纵隔的结构和病变 。
VS
详细描述
CT检查可以观察到X线难以发现的微小病 变,如肺结节、支气管扩张等。同时,通 过三维重建技术,可以更直观地显示病变 的位置、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详细描述
PET-CT检查通过示踪剂在病变部位的摄取情况,能够判断病变的性质。对于肺癌等恶性肿瘤,PET-CT检查有助 于发现早期转移灶,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05 呼吸系统影像诊断与鉴别 诊断
影像诊断原则与方法
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
多平面重建
在影像诊断中,直接征象指病变本身 的形态或密度表现,间接征象指继发 性改变,如病灶周围炎症、水肿等。
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可以从多个角 度观察病变,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动态观察
对病变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不同时间 点的影像变化,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 质和进展。
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肺炎与肺结核
肺炎通常表现为肺实质浸润性病 变,而肺结核多表现为肺门淋巴
结肿大和肺内结节影。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四章 呼吸系统

医学影像诊断学:第四章 呼吸系统

肺野
肺 叶
肺门 构成: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结等, 正位:左肺门高于右肺门1~2cm 侧位:两肺门有不同程度重叠
增大:血管扩张、淋巴结肿大、肿瘤
缩小:肺门血管变细
移位:肺不张、纤维化
肺纹理
构成:末梢肺动静脉、支气管、淋巴管等 分布:放射分布的树枝状,下肺野粗 增强:血管扩张、肺间质病变
纵隔
正常CT表现
正常CT表现
(肺窗)
(纵隔窗)
正常胸部CT扫描 纵隔窗
正常胸部CT扫描 纵隔窗
正常胸部CT扫描 肺窗
胸骨后间隙、血管前间隙、气管前间隙、隆突下间隙、膈角后间隙
正常MRI表现
总结
掌握正常X线和CT表现 熟2,右=3
肺段支气管:
右=1、2、3, =4、5 =6、7、8、9、10
左=1+2、3、4、5 =6、7+8、9、10

肺野:上、中、下野及内、中、 外带; 肺尖区、锁骨下区
肺叶: 先天变异:奇叶、下副叶 肺段: 右=1、2、3, 左=1+2、3、4、5
=4、5 =6、7、8、9、10 =6、7+8、9、10
组成:软组织器官和气管支气管 划分:三分区法:前、中、后
胸膜:脏层胸膜、壁层胸膜构成胸膜腔 正常时一般不显影,只在胸膜反折处X线 与胸膜走行方向平行时才可见,表现为线 状致密影如斜裂胸膜、水平裂胸膜、奇叶 副裂胸膜等
胸膜
胸部正位像
胸部侧位像
横膈
•左右两叶,圆顶状,右高于左 •第9、10后肋,第6前肋间水平 •膈运动幅度:1~2.5cm,3~6cm •心膈角、肋膈角 •膈膨升、波浪膈 •膈升高、膈麻痹
第四章 呼吸系统
第一节正常胸部影像表现

(医学课件)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

(医学课件)医学影像学-呼吸系统

肺癌的影像学表现
肺癌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肺内肿块 可伴有肺门淋巴结肿大
肿块可呈分叶状、毛刺状等 晚期肺癌可出现胸膜转移、肋骨转移等
05
如何通过医学影像学诊断呼吸系统疾病
诊断流程
收集病史
体格检查
了解患者症状、体征及家族病史,初步判断 可能的疾病类型。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功能、呼吸 频率、体温等指标。
02
病史和体格检查不全面
病史和体格检查是诊断的基础,如果信息收集不全或误判,可能导致
误诊。需要认真询问病史,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
03
实验室检查不准确
实验室检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采样方法、试剂质量、操作不当
等,可能导致结果不准确。需要在选择实验室时谨慎评估其资质和信
誉。
06
医学影像学的最新进展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趋势
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肺炎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肺实质炎症浸润
细菌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肺叶或肺段实变、支气管充气 征等
不同类型的肺炎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 病毒性肺炎主要表现为肺间质改变、磨玻璃样影等
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 典型的表现包括肺实质浸润、干酪样坏死、空洞形成等
结核瘤也是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之一
结合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判断病变是否与呼吸系统相关,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 等。
实验室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痰液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等,以辅助诊断 。
误诊原因及解决方法
01
影像学表现不典型
有时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容易与其他病变混淆,需要医生具备
丰富的经验和对病变的敏感度。
THANKS
感谢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发于两下肺内中带。 弥散结节影,边缘较模糊,或呈分散的小片状实 变影,或融合成大片状,实变影周围可伴发肺气 肿或肺不张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典型病例用普通X线检查就能明确诊断,一般不 需要CT检查。
肺炎支原体肺炎
又称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症状轻, 体征少,冷凝集试验阳性。
肺正常X线表现
肺 野:肺叶和肺段的投影(透明区) 第2、4肋前端下缘水平线: 上、中、下野,内、中、外三等分带 肺 门:肺动、静脉为主要投影 左高于右1~2厘米,右侧宽度<1.5厘米 肺纹理:主要为肺动脉分支
阻塞性肺气肿(OBSTRUCTIVE EMPHYSEMA)
支气管部分阻塞产生活塞作用→肺泡过度充气→肺大泡
Calcification of Pleura
Calcification of Pleura
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
见于炎症、结核、肿瘤、外伤、心肾疾病
X线表现随积液量而不同

少量积液: 肋膈角变钝
中量积液: 肋膈角消失,下肺野均匀致密影,
大量积液:肺野片状均匀致密影,纵隔向对侧移位
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
大叶性肺炎
多由肺炎双球菌致病 临床:高热、寒战、胸痛、咳嗽、铁锈色痰
X线表现

发病12~24小时内,X线可无阳性发现(充血期) 肺实变:肺内呈现典型渗出性病变,形状与肺叶 的轮廓一致 不同肺叶的大叶性实变形状各不相同 1~2周后逐渐消散

大叶性肺炎的CT表现

周围器官位置改变较少
肿块(MASS)
正常肺组织由肿瘤或非肿瘤病变所代替。多见于肺良、恶性 肿瘤,肺囊肿、炎性假瘤、结核球。
X线表现


良性和炎症:边缘锐利光滑球形肿块,较小,生长慢
恶性:边缘不锐利,短毛剌,分叶状,脐样切迹,生长快
多发球形肿块:多为转移性肿瘤
空洞(CAVITY)
肺组织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而形成 常见于肺结核,肺脓肿,肺癌及某些真菌病


与正常肺组织无明确界限,周围组织改变少
病灶变化较快
增殖(PROLIFERATION)
肺慢性炎症在肺组织内形成肉芽组织, 常见于结核,肉芽肿性肺炎
X线表现

病灶较小,密度较高,呈结节状 边缘清楚,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 无融合趋势
纤维化(FIBOSIS)
肺组织破坏后代之以纤维结缔组织为肺部急、慢性炎症 的后果与愈合表现
X线表现

早期肺纹理增多,模糊,可呈网状改变
局限性肺内渗出性实变,密度浅淡,多在
肺门区或其下方

吸收快(1~2周内)
肺脓肿
由多种化脓性细菌(金葡萄为主)引起
感染途径:吸入性、血源性、直接蔓延
临床:高热、寒战、脓痰
X线表现

期:肺野内渗出性实变影(叶或段)
急性期: 空洞形成液平洞壁厚, 外围有炎性浸润
X线表现

小范围:局限性条索状影,密度高,较僵直
大范围:大片致密条索状影,附近器官向患侧 移位(气管、纵隔、肺门、横膈、肋间隙)
钙化(CALCIFICATION)
肺组织破坏后,钙盐可沉积于坏死组织内 多见于肺或淋巴结干酪样结核灶、肺瘤坏死
X线表现

边缘锐利、高密度、斑点状、块状影


可局限或弥散分布
慢性支气管炎
病理改变可有支气管粘膜炎性改变,支气管不完全阻塞 以及肺部纤维化
X线表现

无特征性X线表现
仅见肺纹理增多、增粗、呈网状
肺透明度不同程度增高
后期可有肺心,肺动脉高压
支气管扩张症
多继发于支气管,肺的化脓性炎症,肺不张及肺纤维化
X线表现

平片:仅见肺纹理增多、增粗
造影:支气管呈柱状或囊状扩张,管腔粗细不
肺结核的CT表现
渗 出:病灶呈结节状或不规则模糊阴影,边缘模糊, 以两肺上叶多见。 增 殖:病灶周围渗出逐渐吸收,密度增高,边缘清晰, 代表结核性肉芽肿形成。 干酪性病变:密度不均,同一病灶内的CT值差距较大, 相差可达300Hu。个别病灶内可见斑片状钙化或 液化。
肺结核的CT表现
空 洞:可多发或单发,病灶内明显低密度区,CT
结核菌在较长时间内多次侵入肺,病灶新老杂陈
X线表现

大小不一,密度不同,分布不均的粟粒或结节,
病灶分布于两肺上、中肺野,下肺较少

病灶以增殖为主,但与渗出、纤维、钙化灶并存
继发性肺结核
多为已静止原发灶重新活动,或为外源性再感染。为成年 人结核最常见类型
X线表现

病变局限于肺的一部,多在肺尖,锁骨下区及
原发综合征
病理
肺内原发病灶
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炎 X线表现

肺内原发病灶表现为急性渗出性实变,呈边界模糊, 云絮状影
淋巴管炎呈条索状致密影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胸内淋巴结结核
肺内原发灶吸收较快,淋巴结炎愈合慢,结核呈肺门或 纵隔淋巴结增大,可分为 结节型: 肺门旁园形或椭园形结节状影,内缘与纵隔相
早期:表现为磨玻璃样阴影,密度略高于正常含 气肺组织

实变期:大叶性或肺段性分布的高密度影,可见 支气管充气征

消散期:散在的、大小不一和分布不规则的斑片 状阴影
支气管充气征
支气管肺炎
多由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致病 见于婴幼儿、老年人或为手术后并发症
X线表现

两肺中、下肺野,内、中侧带大小不一,密度 不匀斑片状渗出性实变形 双侧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
结节型:多发或单发结节,大小不等,密度均匀,边缘锐利。 肿块型或肺炎型:通常为孤立病灶,以中下肺野和外带为多。肺炎型 病灶模糊,往往局限于一肺叶或肺段。颇似肺炎样浸润阴影。 淋巴管型:淋巴管转移性肺癌的常见表现。肺门LN增大,从肺门向肺 野放射状分布的索条状影。网状结节影(HRCT) 粟粒播散型:两肺野无数细小结节,呈粟粒状,大小不等。 肺门纵隔肿块型:肺门区、纵隔LN肿块影。边缘光滑,可有分叶,支 气管腔通畅。
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 肿块边缘有细短毛刺 增强扫描后,肿块有强化改变
转移性肺癌X线表现
原发灶常为绒癌、肝癌、骨肉瘤、肾癌、胃癌、乳癌。 血行转移:多发球形病变,密度均匀,大小不一,轮
廓清楚似棉球状,以二中、下肺野较多, 少数可单发
淋巴转移: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索条状影,并
呈串珠状改变
转移性肺癌CT表现
下叶背段 病灶以渗出为主,大小不等,形态不一,可伴 有增殖,纤维、空洞等病灶 结核球,干酪性肺炎为两特殊类型


结核性胸膜炎
多见于儿童与青少年,可单独发生或与肺结核并存, 可分为:
干性胸膜炎: X线仅见膈运动受限,肺透明度略减低
渗出性胸膜炎:X线表现为胸腔积液,病程较长,可引
起胸膜增厚、粘连、甚至钙化
混合型: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
包裹性积液: 积液与粘连共存,梭形致密影
气胸(PNEUMOTHORAX)
空气进入胸腔形成气胸 可自壁层(手术、外伤、人工)或脏层(自发性)
X线表现

胸腔内高透明度气腔,内无肺纹


被压缩肺近肺门,呈均匀致密影
气量较多时,可见纵隔向对侧移位

气、液并存可见液平面(液气胸)
After treatment
生长方式:管内型、管壁型、管外型
中心型肺癌X线表现
早期: 局限于粘膜内,可无异常发现 随后管腔变窄引起阻塞性肺气肿和阻塞性肺炎,甚至 阻塞性肺不张 病变向腔外生长或肺门淋巴结转移形成肺门肿块 体层摄影:息肉样充盈缺损,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支气管造影:已少用
中心型肺癌CT线表现

支气管管腔内软组织肿块 支气管管腔狭窄、变形或阻断 支气管管壁不规则增厚 常伴有相应的肺叶或肺段不张,阻塞性肺炎
男性 53岁 高热2周,咯黄色浓痰
肺结核
肺结核分型(1998年)
Ⅰ型 原发型肺结核 (1)原发综合征 (2)胸内淋巴结结核
Ⅱ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2)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Ⅲ型 浸润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Ⅳ型 结核性胸膜炎 Ⅴ型 肺外结核(骨、肾、中枢神经系统)
X线表现

索条状、网状、蜂窝状及广泛小结节状影
肺透明度增高
Interstitial lesion
胸膜增厚,粘连,钙化
胸膜炎症后纤维素沉着、肉芽组织增厚所引起
X线表现

肋膈角平浅,膈顶变直,运动受限 肺野内带状致密影,肋间隙变窄,膈肌升高, 纵隔向患侧移位
钙化带呈现不规则带状高致密影
Pleural thickening
弥漫性:慢支、哮喘、尘肺(细支气管)
局限性:异物、肿瘤、炎性狭窄(较大支气管)
X线表现

两肺透明度增加
肺纹理稀疏、变细 肋间隙增宽、桶状胸、心影狭长 膈低平,活动受限
阻塞性肺不张(OBSTRUCTIVE ATELECTASIS)
支气管完全性阻塞→肺内气体减少,体积缩小。
由支气管腔内阻塞或腔外压迫所致 根据阻塞部位,肺不张可分一侧性、肺叶、肺段、小叶性
漫性期: 空洞伴液平,周围纤维增生,洞壁厚,
边缘清楚
肺脓肿的CT表现
病变好转表现为周围炎性浸润吸收、消散,病变范围缩小, 空洞缩小,液平消失。
早期: 呈较大区域的密度增高阴影,边缘模糊,病灶常紧贴
胸膜,呈楔形的肺段或亚肺段实变。
进展期:浓密阴影中有多个低密度灶,代表肺组织的
坏死和液化,继而出现空洞,空洞内见液平。
X线表现

大小、形状不一的X线透明区 洞壁可无或薄(<2-3mm)或(>3mm) 内壁可凹凸不平或光滑整齐 洞内可有液面或无液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