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5.3 24时计时法 练习题.doc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24时计时法丨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5 24时计时法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方法。
- 能够正确使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并进行时间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24时计时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时间观念的认识,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掌握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方法。
- 能够正确使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并进行时间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 理解24时计时法的概念,特别是午夜12点的表示方法。
- 时间加减运算中的进位和借位问题。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和转换方法。
2. 演示法:通过教具或PPT展示24时计时法的应用实例。
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24时计时法知识。
4. 探究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24时计时法的应用和运算方法。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普通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小时和分钟的表示方法。
2. 提问:有没有更好的计时方法来表示时间呢?步骤二:讲解24时计时法(15分钟)1. 讲解24时计时法的基本概念,包括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区别。
2. 示范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特别是午夜12点的表示方法。
3. 讲解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转换方法。
步骤三:演示与应用(10分钟)1. 通过教具或PPT展示24时计时法的应用实例,如电视节目表、列车时刻表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解释24时计时法在这些实例中的应用。
步骤四: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发给学生练习题,要求学生使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并进行时间加减运算。
2. 引导学生相互检查答案,讨论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专项练习(有答案)

三年级数学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选择题1.22时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为()A.晚上10时B.上午10时C.晚上8时D.晚上20时2.0时也是()A.是前一天的24时或夜里12时B.凌晨1时C.中午12时3.剧场演出曲艺专场,演出时间是晚上6:20-8:50,用24时计时法表示这段时间是()A.7:20~21:50B.7:20~9:50C.18:20~20:504.小明晚上7:10~9:00看电视,用24时计时法表示这段时间是()A.7:10~9:00B.19:10~21:00C.7:10~21:005.电视台的电视剧节目是每天晚上7:10-9:30播出,用24时计时法表示这段时间是()A.20:10~22:30B.19:10~21:30C.19:10~22:306.晚上《新闻联播》播出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A.7:00B.19:00C.19小时7.下午4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A.15时B.16时C.17时8.从几时起,8小时后正好是下午3时()A.上午7时B.上午8时C.上午9时9.新年的钟声是在前一年的最后一刻24时,也就是在下一年的最初一刻()A.12时B.0时C.24时10.22:00是()A.晚上12时B.晚上10时11.半夜12时,可以用24时记时法表示的是()A.第一天的0时B.第一天的24时12.某服装市场早上8:30分到下午3:30分之间营业,请用24时记时法来表示这段的营业时间()A.8:30—3:30B.20:30—15:30C.8:30—15:30D.20:30—3:3013.晚上9时是()A.9时B.21时C.20时14.15时三刻是下午()A.3时3分B.5时45分C.3时45分二、填空题1.中央电视台每天晚上( )时开始播放新闻联播节目,这一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 )。
2.下午5时用24记时法表示是( ),19时是晚上( )时。
3.16:00是下午( )时,晚上11:30用24时记时法是( )时( )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优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是本学期的一篇重要内容。
它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能正确地将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并能进行时间的推算。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能理解普通计时法,但对于24时计时法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
同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技能,能进行简单的时间推算。
三. 教学目标1.理解24时计时法的概念,能将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
2.能进行简单的时间推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24时计时法的概念,能将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
2.难点:进行简单的时间推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练习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例和练习题。
2.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初步接触24时计时法。
例如,老师可以说:“今天早上8点,你们准时到了学校,现在已经是下午3点了,我们一起来算一下,你们在学校待了多长时间。
”引导学生用24时计时法进行计算。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课件或者黑板,呈现24时计时法的概念和转换方法。
同时,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转化练习。
3.操练(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时间转换的练习题,老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完成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老师进行巡回指导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进行一些复杂的时间推算,例如,从北京到上海,需要乘坐高铁多长时间,飞机多长时间。
6.小结(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看看哪些地方已经掌握了,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
2022-2023学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练习题含答案

【详解】8时-7时=1小时
19时30分-18时=1小时30分
共禁止右转时间:1小时+1小时30分=2小时30分
傍晚7:40用24时计时法为19:40,不在禁止右转时间段内,所以能右转。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过时间的计算以及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要熟练掌握。
【详解】北京时间晚上8:00,此时巴黎时间是下午1:00或13:00。
【点睛】北京时间比巴黎早7小时,用北京的时间往前推7个小时即可求出巴黎的时间,而不是往后推7个小时。
14.2小时30分能
【分析】先用8时减去7时计算出上午禁止右转的时间长,用19时30分减去18时计算出下午禁止右转的时间长,然后用上午禁止右转的时间长加下午禁止右转的时间长即可。
【分析】用24时计时法表示凌晨或上午时刻,和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刻相同;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时刻,就要用下午或晚上的时刻加上12小时;据此解答。
【详解】下午3:52=15:52
晚上8:00=20:00
00:08=凌晨00:08
【点睛】考查了24小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需要灵活运用。
7.20:55 10小时5分钟
二、选择题
2.下午5时5分可以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为()。
A.17:05B.5:05C.15时5分D.15:05
3.王叔叔要乘火车从上海去广州,火车发车时间为21:35,发车前5分钟停止检票。王叔叔从家到候车厅要用40分钟,最晚()从家出发才不会误了火车。
A.晚上8时50B.晚上10时55分C.22时20分D.21时55分
【分析】(1)24时计时法:时钟有两圈,分内圈和外圈,内圈数字是时针走第一圈表示的时刻,外圈数字是时针走第二圈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时刻,晚上9时就是21时,时针指向外圈的几就读几时,不用再说上午或下午等时间词;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24时计时法》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24时计时法》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的概念,能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并能进行时间的推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规划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对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时间的转换。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24时计时法的概念,能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并能进行时间的推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规划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时间的尊重,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24时计时法的概念,能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将普通计时法转换为24时计时法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24时计时法。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3.合作交流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过程。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
3.计时器:准备计时器,方便进行时间推算的演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表示时间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通常使用普通计时法来表示时间,但是有时候会发现这种表示方法不够方便,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更方便的时间表示方法——24时计时法。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过程,让学生初步了解24时计时法。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认识24时计时法和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同步练习

《认识24时计时法和求简单的经过时间》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空10分,共30分)1.小明每天早晨7()起床。
A.时B.小时C.无法确定2.妈妈每天早晨()去上班。
A.19:00B.7小时C.7时3.超市的关门时间为()。
A.8小时B.20:00C.8时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4.记录时刻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记时法,一种是()记时法。
5.①欣欣便利店员工上午()时上班。
②欣欣便利店全天营业时间是()小时()分。
③13:30—17:00也就是下午()时()分到()时。
6.晚上9:30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为();7.13:00用普通记时法表示为()。
三、解决问题(5.6题各12分,7题13分。
共37分)8.李大爷从早上8时开始工作到下午3时,一共栽了96棵树,李大爷平均每小时栽树多少棵?9.小红中午放学回家,吃完午饭后就去午睡,12个小时后,小红是睡着还是醒着?10.小明7:20在家出发,7:30到校,他每分钟大约可以走55米,小明家离学校大约有多少米?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考查“小时”与“时”的区别。
“小时”是表示经过的时间段,是一个历程。
“时”:指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小明应该是在一个具体的时刻起床,故选B2.C【解析】本题考查“小时”与“时”的区别。
“小时”是表示经过的时间段,是一个历程。
“时”:指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妈妈上班应该是在一个具体的时刻,故排除B,选项A 19:00采用的是24小时计时法,应先转化为普通计时法。
方法是:①先判断19>12;②再用19-12=7。
19:00转化为普通计时法为:下午7:00,妈妈上班在早晨,故选C3.B【解析】本题考查“小时”与“时”的区别。
“小时”是表示经过的时间段,是一个历程。
“时”:指是一个具体的时刻。
超市关门用在一个具体的时刻,故排除A,选项B采用的是24小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为:下午8:00。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计算经过的时间》课时练习 苏教版

计算经过的时间知识点:1、计算整时到整时经过的时间2、计算非整时经过的时间3、如果两个时刻不在同一时段,可以将普通计时法时间转换成24时计时法再计算。
练习:1、实验小学上午8:20开始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
请你写出上午三节课的作息时间。
第一节课: 8:20~:9:00 第二节课: 第三节课:2、学校图书馆每天的开放时间如下:(1)学校图书馆每天一共开放( )小时( )分钟。
(2)小燕放学去图书馆看书,最迟应在下午( )离开。
3、爸爸从家到公司需要25分钟,他要在8:00前到公司,最迟必须在( )从家里出发。
4、一集动画片,从17:50开始,播放了30分钟,结束时间是( )。
5、(1)儿童乐园每天开放多长时间?(2)小明14:40到公园,最多还可以游玩多长时间?6、如图表示从上午()到下午()禁止机动车通行,一天可通行()小时。
7、算一算:营业厅全天营业时间是多少小时?1、观察运行时刻表,回答下面问题:行驶方向站名到达时间出发时间南京—12:20无锡13:5014:00苏州14:3014:40上海—(1)火车从南京出发到达无锡,经过了()分钟。
(2)火车在苏州站停靠了()分钟。
(3)如果火车从苏州到上海运行了20分钟,那么到达上海的时间是下午()时。
2、计算下面各列车的运行时间。
始发站发车时间终点站到达时间运行时间沈阳北9:00北京当天18:25北京西17:15上海第二天8:15北京18:20天津当天19:25儿童公园开放时间8:30~19:30营业时间:上午6:00~9:00中午11:00~1:00下午5:00~9:003、小学生每天应该保证有9~10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小明晚上8:30睡觉,第二天早上6:30起床,那么他一共睡了多少个小时?他的睡眠时间够不够?4、甲、乙两城相距486千米,一列动车上午11时从甲城出发开往乙城,下午1时到达乙城,这列动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2、一列火车上午9:35从南京出发开往成都,第二天上午10:00到达,一共行驶了多长时间?。
2033三年级数学下册五年、月、日第4课时24时计时法教案苏教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 准备与“五、年、月、日”章节相关的习题和活动手册,以便于学生在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时使用。
2. 辅助材料:
- 制作或收集与24时计时法相关的图片,如时钟、日历等,用于直观展示时间概念。
- 设计时间转换的图表,帮助学生理解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换关系。
- 准备教学视频,展示24时计时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视节目预告、公共交通时刻表等。
- 此外,还将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时间管理情况,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九.课后作业
- 课后作业:请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24时计时法,完成以下时间转换题目。
1. 将普通计时法的时间转换为24时计时法:
- 普通计时法时间:下午3点整
- 24时计时法时间:15:00
2. 将24时计时法的时间转换为普通计时法:
强调24时计时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24时计时法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六、知识点梳理
1. 时间的基本概念:
- 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 时间单位:秒、分、时、日、月、年。
- 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日历等。
2. 24时计时法:
-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时间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24时计时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