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茶馆
老舍茶馆课件

特色茶点美食
茶点种类丰富
老舍茶馆提供各种特色茶点美食,包 括传统的糕点、小吃和甜品等,满足 了不同客人的口味需求。
食材考究
老舍茶馆注重食材的选取和加工,选 用优质、健康的食材,确保茶点美食 的品质和口感。
茶文化交流平台
文化交流活动
老舍茶馆定期举办各种茶文化交流活动,如茶艺比赛、茶文 化讲座等,为茶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老舍茶馆的文化内涵
老舍茶馆以老北京文化为核心,展示 了京城的茶文化、曲艺文化、民俗文 化和饮食文化等多方面内容。
茶馆内设有多个主题区域,如京剧、 曲艺、杂技等,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文 化体验。
老舍茶馆的经营理念
老舍茶馆秉承“以文化为底蕴,以品质为核心”的经营理念,注重提供高品质的 茶饮和优质的服务。
拓展国际市场
文化交流
借助茶馆这一文化载体, 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向世界传播中华茶文化。
品牌推广
通过参加国际展览、举办 茶文化节等形式,提高老 舍茶馆在国际市场的知名 度。
合作共赢
与国外茶馆或相关机构合 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实现互利共赢。
培养茶文化人才
茶艺培训
开设茶艺课程,培养专业的茶艺 师和茶文化传播者。
茶馆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让更多人 了解和喜爱老北京文化。
02
老舍茶馆的特色
传统茶艺表演
茶艺表演
老舍茶馆的传统茶艺表演,融合 了中华传统茶文化和地方特色, 通过泡茶、斟茶、品茶等环节, 展现了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技艺传承
老舍茶馆注重茶艺表演技艺的传 承,不仅在表演中展示了传统茶 艺,还通过培训和传承活动,将 这门技艺传承给更多年轻人。
老舍《茶馆》PPT课件

作品评价
《茶馆》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悲剧。在那种年代, 坏人嚣张好人只有死路。而那些想拯救中国,又终无前途 的人,他们的悲剧是没有看到真理的悲哀,这都显示了老 舍先生剧作深刻的革命性。 舞台上的《茶馆》焕发了剧本的全部光彩。台上 的人物,不像是在演,而使人感觉是在生活,在那些年代 里闯荡、挣扎、作孽、腐烂下去。应该说,北京人艺有一 批了不起的演员,他们的身上闪射出艺术家魅人的光辉。 ——曹禺 《茶馆》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同情,不仅仅是怜 悯,而是道出了他们悲剧的命运,道出了社会的局限性和 人们精神的局限性。 ——舒乙
首演剧照
演出纪实
1999年10月,以创新著称的北京 人艺导演林兆华重排《茶馆》,推 出梁冠华、濮存昕、杨立新领衔的 全新阵容。99年版的《茶馆》,舞 台走写意路线,将茶馆变成茶棚, 并恢复了老舍原著中最后一幕中王 掌柜上吊自杀后,小刘麻子带着沈 处长参观茶馆,沈处长说出“好、 好、好”三个好字的段落,使整部 剧更具讽刺意味。
2007年,何群导演将这部名作翻 拍成了39集电视连续剧,并于 2010年在央视播出,陈宝国在剧 中饰演茶馆掌柜王利发,并在他的 提议下,将全剧结尾改成了一场大 火,王掌柜和茶馆一起灰飞烟 灭……
电视剧版剧照
在东京演出
老舍茶馆
老舍茶馆是以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及其名 剧命名的茶馆,始建于1988年。在这古香 古色、京味十足的环境里,客人每天都可 以欣赏到来自曲艺、戏剧等各界名流的精 彩表演,同时可以品用各类名茶、宫廷细 点和应季北京风味小吃。自开业以来,老 舍茶馆接待了很多中外名人,在世界各国 享有很高的声誉。 提起“老舍茶馆”,不但在京城妇孺皆知, 就是在外埠,甚至在国外,知道这个字号 的人也不少。“老舍茶馆”已然成了北京 这座六朝古都和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名 片”。
老舍茶馆管理制度

老舍茶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老舍茶馆的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老舍茶馆是一家专业经营茶文化的场所,主要经营茶叶、茶具、茶艺表演等相关产品和服务。
第三条老舍茶馆的经营宗旨是:以茶文化为核心,打造高品质的茶馆环境,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条老舍茶馆的管理原则是:规范、公平、公正、便民、高效。
第五条老舍茶馆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员工和顾客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营业时间第六条老舍茶馆的营业时间为每天上午9:00至晚上10:00,连续营业。
第七条节假日营业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需提前通知员工和顾客。
第八条老舍茶馆有权根据经营需求进行临时调整营业时间,需提前通知员工和顾客。
第三章服务标准第九条老舍茶馆的服务标准包括:礼貌待客、热情服务、专业技能、高效工作。
第十条老舍茶馆的员工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茶文化知识,掌握茶艺技能,提升服务水平。
第十一条老舍茶馆的员工应穿着整洁、统一的工作服,佩戴工作牌。
第十二条老舍茶馆的员工应尽职尽责,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第十三条老舍茶馆的员工应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定期清洁茶具、茶桌等设备。
第四章经营规定第十四条老舍茶馆严禁擅自调整价格,损害顾客利益。
第十五条老舍茶馆不得销售过期、劣质产品,保障顾客健康。
第十六条老舍茶馆应及时更新产品信息,确保产品种类齐全、质量优良。
第十七条老舍茶馆应定期组织茶艺表演、品茗活动,增强顾客体验感。
第五章安全管理第十八条老舍茶馆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九条老舍茶馆应配备消防设施,定期进行消防演练,确保员工和顾客的安全。
第二十条老舍茶馆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食品卫生安全。
第二十一条老舍茶馆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健康检查,防止传染病传播。
第六章管理制度第二十二条老舍茶馆应建立员工奖惩制度,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
第二十三条老舍茶馆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顾客投诉,提高服务水平。
老舍茶馆的简介300字

老舍茶馆的简介300字
老舍茶馆是位于中国北京市前门大街上的一家历史悠久的茶馆,成立于1890年。
其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古典和西方建筑元素,是一座具有独特魅力的建筑物。
茶馆的名字来源于著名作家老舍,他曾在这里度过了许多时光。
老舍茶馆以其优雅的环境、精致的茶具和独特的茶艺表演而闻名。
茶馆内设有多个雅座,供客人品茶休憩。
茶馆内的装饰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墙壁上挂满了古代名人的字画和文人墨客的诗作,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茶馆提供各种优质的茶叶,如龙井、碧螺春、铁观音等。
每一杯茶都由专业的茶艺师精心冲泡,保证了茶馆的品质和口感。
此外,茶馆还提供各种中国传统点心和小吃,如糕点、小笼包等,让客人在品茶的同时也能品尝到正宗的中国美食。
除了茶艺表演和品茶外,茶馆还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书画展览、音乐会等。
这些活动为客人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老舍茶馆不仅是一个供人品茶的场所,更是一个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的存在,让人们能够在喧嚣的城市中找到一片宁静的净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国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
老舍茶馆的读后感

老舍茶馆的读后感《茶馆》是老舍的一部著名话剧,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话剧以一个茶馆为背景,通过茶馆主人王利发和他的客人们的对话和争吵,展现了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读完这部话剧,我深受触动,对人性、社会和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茶馆》以茶馆主人王利发和他的茶馆为主线,通过一天之内客人们的来来往往,展现了当时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物和他们的生活、命运和心态。
王利发是一个善良而又有原则的人,他对待客人们总是保持着一种平和的态度,但同时也不失自己的原则。
他的茶馆成了一个社会的缩影,客人们的对话和争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通过这些对话和争吵,老舍展现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不公、不义和不合理,以及人们对这些现象的无奈和愤慨。
在这部话剧中,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对人性的观察和揭示。
在茶馆里,客人们的对话和争吵展现了各种各样的人性。
有的人贪婪自私,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感受;有的人心胸狭窄,对待别人总是带着偏见和成见;有的人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私利不顾社会的大局。
这些人性的丑陋和扭曲在茶馆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让人深感忧虑和痛心。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表现出了善良和正直,他们关心他人,愿意为社会的正义和公平而奋斗。
这种人性的美好和光辉也在茶馆里得到了展现,给人以希望和鼓舞。
除了对人性的观察和揭示,老舍在《茶馆》中还对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在这个茶馆里,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官商勾结、强权压迫、妇女地位低下等种种问题。
这些问题和矛盾在茶馆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让人深感痛心和愤慨。
但与此同时,老舍也通过茶馆里的人物和他们的对话,表达了对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无奈和愤怒,以及对社会的改良和进步的渴望。
这种对社会的关怀和呼吁也让人深感动容和感激。
总的来说,《茶馆》是一部非常有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的话剧,它通过一个茶馆和一天之内的客人们的对话和争吵,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对人性、社会和历史进行了深刻的观察和揭示。
老舍茶馆书让人高兴的事

老舍茶馆书让人高兴的事《茶馆》是老舍先生的名作,是三幕剧的剧本。
《茶馆》讲述了老北京裕泰大茶馆几十年间的跌宕起伏,历经清朝、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统治时期这三个年代。
《茶馆》非常现实,好人不一定有好报,恶人不一定有恶报,充分体现了解放前社会的黑暗、官员的腐败。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刻画的人物性格特点十分鲜明,这也是这个剧本的一大特色,王掌柜、常四爷、松二爷、刘麻子、唐铁嘴、宋恩子、吴祥子等人物的个性特点都跃然纸上。
只需读过一次,不必像上语文课那样细细品读,也能把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弄明白。
例如裕泰茶馆的王掌柜,他为人正直、不做坏事,但有些软弱,遇事就给钱、说好话。
茶馆的老主顾常四爷,他跟王掌柜一样,正直、不做亏心事,跟王掌柜不一样的是他比王掌柜要硬,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傲气,怎么也不肯低头,不肯让步。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难吃上,而我们现在汉堡牛扒可以随便吃。
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
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
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
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中国有多少个朝代,每个都逃不过从繁盛到兴衰这条历史道路。
有时候,觉得历史很残忍,曾给了一个偌大国家偌大希望。
可是有朝一日,却要他甚至他的子子孙孙一并偿还。
——每到那时候,总有很多很多的人家里破碎,血荐轩辕。
大若,张居正、曾国潘。
小若老舍笔下此书中的主人公王利发,见证了自己从小到大伴随的茶馆。
见证,这个过程是残酷的。
一个法治的国家,一个兢兢业业的茶馆主人,若非历史的洗礼,国家的推卸,怎会面对这个残酷的过程呢?所以,最后王利发和他的茶馆一起走向灭亡了。
老舍茶馆简介

• 上传一篇恋之语,成就一段好姻 缘
• 老舍茶馆北京堂会之“三茶六礼” 中式婚礼
• 北京堂会之“30年珍珠婚”纪 念礼
• 让我们以爱为证,祝天下有情人 皆成眷属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二、企业愿景:百年的文化基业,世界的老 舍茶馆,员工的温馨家园
三、企业核心价值观:和,敬,精进 “和, 敬,精进”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茶文化的思 想精髓,是老舍茶馆奉行的核心价值观
• 老舍茶馆作为一个特别的休闲旅游场所, 正日益受到中外游客的青睐,20年来,老 舍茶馆平均每年可接待外国游客六七万人 次,分别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前 总统布什、前国务卿基辛格,俄罗斯前总 理普里马科夫,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中 曾根,泰国公主诗琳通等都曾是这里的座 上客。
• 老舍茶馆就属于传统茶馆中的佼佼者,无 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继承和保留 了京味茶馆的韵味。古朴的环境、木制的 廊窗、中式硬木家具,以及细瓷盖碗、墙 上悬挂着的各式宫灯,都透着十足的京味。
• 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正宗宫廷细点和北 京风味小吃,还可以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 中,欣赏到戏曲、京韵大鼓、杂技、舞蹈 等十几种艺术门类的演出
• 一是因为它由二分钱一碗的大碗茶起家, 是改革开放以后,京城开的第一家新式茶 馆。
• 二是因为茶馆以老舍先生命名,老舍先生 是京味文化的代表之一,有很高的知名度。
• 三是因为老舍茶馆有味儿尹盛喜 尹智君
分店
一、企业使命 1、传承古国茶文化,弘扬民 族艺术花 2、铸造民族品牌
综艺演出项目
杂技---巧耍花坛
舞蹈---清宫礼仪
手影
含灯大鼓
单弦
中国功夫
京韵大鼓
老舍《茶馆》原文-全文

老舍《茶馆》原文-全文老舍《茶馆》原文/全文《茶馆》作者:老舍序幕老舍文集(第十一卷)三幕话剧)人物表王利发男。
最初与我们见面,他才二十多岁。
因父亲早死,他很年轻就作了裕泰茶馆的掌柜。
精明、有些自私,而心眼不坏。
唐铁嘴男。
三十来岁。
相面为生,吸鸦片。
松二爷男。
三十来岁。
胆小而爱说话。
常四爷男。
三十来岁。
松二爷的好友,都是裕泰的主顾。
正直,体格好。
李三男。
三十多岁。
裕泰的跑堂的。
勤恳,心眼好。
二德子男。
二十多岁。
善扑营当差。
马五爷男。
三十多岁。
吃洋教的小恶霸。
刘麻子男。
三十来岁。
说媒拉纤,心狠意毒。
康六男。
四十岁。
京郊贫农。
黄胖子男。
四十多岁。
流氓头子。
秦仲义男。
王掌柜的房东。
在第一幕里二十多岁。
阔少,后来成了维新的资本家。
老人男。
八十二岁。
无倚无靠。
乡妇女。
三十多岁。
穷得出卖小女儿。
小妞女。
十岁。
乡妇的女儿。
庞太监男。
四十岁。
发财之后,想娶老婆。
小牛儿男。
十多岁。
庞太监的书童。
宋恩子男。
二十多岁。
老式特务。
吴祥子男。
二十多岁。
宋恩子的同事。
康顺子女。
在第一幕中十五岁。
康六的女儿。
被卖给庞太监为妻。
王淑芬女。
四十来岁。
王利发掌柜的妻。
比丈夫更公平正直些。
巡警男。
二十多岁。
报童男。
十六岁。
康大力男。
十二岁。
庞太监买来的义子,后与康顺子相依为命。
老林男。
三十多岁。
逃兵。
老陈男。
三十岁。
逃兵。
老林的把弟。
崔久峰男。
四十多岁。
作过国会议员,后来修道,住在裕泰附设的公寓里。
军官男。
三十岁。
王大拴男。
四十岁左右,王掌柜的长子。
为人正直。
周秀花女。
四十岁。
大拴的妻。
王小花女。
十三岁。
大拴的女儿。
丁宝女。
十七岁。
女招待。
有胆有识。
小刘麻子男。
三十多岁。
刘麻子之子,继承父业而发展之。
取电灯费的男。
四十多岁。
小唐铁嘴男。
三十多岁。
唐铁嘴之子,继承父业,有作天师的愿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
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
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
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
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
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
王利发绝望了。
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朋友,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
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
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茶馆,在中国极为常见,但却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
茶馆几乎浓缩了整个社会的各种形态,并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同步地演出着一幕幕的人间活剧。
《茶馆》是一部非常著名的话剧。
剧作者老舍(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老舍是他的笔名。
满族,北京人。
中国著名的现代文学家。
老舍的《茶馆》创作于1956年,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把三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变迁状况,装进了不足5万字的《茶馆》里,以话剧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这出三幕话剧中,共有70多个人物,其中50个是有姓名或绰号的,这些人物的身份差异特大,有曾经做过国会议员的,有宪兵司令部里的处长,有清朝遗老,有地方恶势力的头头,也有说评书的艺人、看相算命及农民乡妇等等,形形色色的人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层次。
《茶馆》的创作意图是十分清楚的,它通过“裕泰”的茶馆陈设由古朴→新式→简陋的变化,昭示了茶馆在各个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特征。
开始时,茶客的弄鸟、吃茶、玩虫,虽有些略带古风的声色,但由于“侦缉”的出现及“莫谈国事”的纸条,一动一静,均产生着一种压抑的气氛。
第二幕中,“裕泰”的生存,及茶馆设施的更新与场面的收缩,无疑暗示着茶馆在这个矛盾不断加剧的社会中所作的抗争。
茶馆中的“洋气”以及那张越写越大的“莫谈国事”纸条,则预示着更大的危机。
到了第三幕,不仅“莫谈国事”的纸条写得更大,数目更多,而且旁边还有一张纸条:“茶钱先付”。
这表明了茶馆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而“茶钱先付”“莫谈国事”显然反映了一种因果联系。
老舍以茶馆为载体,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的变革,是“吃茶”使各种人物、各个社会阶层和各类社会活动聚合在一起,如果没有“吃茶”一事,则茶馆中任何事情都将不复存在。
正因为如此,老舍在剧中对北京茶馆文化也花费了不少的笔墨。
如早先的茶馆里,除了喝茶,还有点心“烂肉面”可吃,一边喝茶,一边还可以做不少与茶无涉的事情;北京的茶馆也和江南茶馆一样,是个“吃讲茶”的地方;茶馆的老顾客是可以赊帐的,茶客也可以自己带茶叶来居坐;茶馆也是听书的好地方,说书人可以在此谋得一份生活的来源……
这类细节,给《茶馆》所要表现的主题,增添了一种真切的氛围。
除了为表现主题服务之外,也展示了中国茶馆文化之一斑。
《茶馆》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通过一个茶馆反映了一段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同时也在于反映了社会变革对茶馆经济和茶馆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