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温条件下的空调冷风组织布置
空调制冷方案

空调制冷方案随着夏季的来临,炎热的天气让人们迫不及待地打开空调来降温。
空调作为一种重要的家电产品,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为了更加高效地制冷,节约能源,并保护环境,制定一个合适的空调制冷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整体方案:在制定空调制冷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到不同空间大小、使用人数以及使用时间的差异。
为了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我们将采用分区控制的方式,为不同区域安装独立的空调系统,以满足不同空间的制冷需求。
此外,我们将使用先进的智能温控技术,根据人员活动情况和室内温度变化进行自动调节,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室内空间制冷方案:对于室内空间,我们将采用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制冷,以确保整个室内空间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
中央空调系统由冷源、空气处理系统和空气分配系统组成。
冷源系统选用高效能源的制冷循环设备,如变频压缩机,以提高制冷效果并降低能耗。
同时,我们将加装冷凝器和蒸发器,以提高热交换效率。
空气处理系统主要负责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和处理,确保室内空气的质量。
我们将使用高效的过滤器和空气清洁设备,有效去除室内的灰尘、细菌和异味。
空气分配系统通过风管将冷风送到各个室内区域。
我们将对风管进行绝缘处理,以减少能量损失。
同时,我们将合理规划风口的位置和数量,以确保室内空气的均匀分布。
室外空间制冷方案:对于室外空间,我们将采用分体式空调系统进行制冷。
分体式空调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
室外机通过冷凝器和蒸发器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制冷效果。
室外机选用高效的压缩机,利用变频技术实现能源的节约。
同时,我们将对室外机进行合理的遮阳处理,减少太阳辐射对室外机的影响,提高制冷效率。
定期维护和保养:为了保证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我们将制定定期维护和保养计划。
定期对冷源系统和空气处理系统进行清洁和检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同时,注意更换过滤器,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故障部件。
节约能源建议:除了制定合适的空调制冷方案,我们还需要注意节约能源,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空调系统制冷设计方案

空调系统制冷设计方案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能够为室内提供舒适的温度和空气质量。
而空调系统的制冷设计方案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就空调系统制冷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包括设计原则、关键参数及优化措施。
一、设计原则在进行空调系统制冷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1. 舒适性原则:系统应能够提供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确保人们在室内活动时感到舒适。
2. 节能性原则:在满足舒适性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可靠性原则:系统应具备稳定可靠的运行,并能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负荷变化。
4. 安全性原则:设计应考虑到安全因素,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会对人身安全和建筑安全造成威胁。
二、关键参数在空调系统制冷设计中,有几个关键参数需要特别关注:1. 制冷负荷:根据建筑面积、用途、朝向、保温材料等因素计算得出的制冷负荷,决定了空调系统的制冷功率需求。
2. 制冷剂选择:根据制冷负荷和环保要求选择合适的制冷剂,考虑到制冷剂的性能、环保性和可获得性等因素。
3. 制冷设备选择:根据制冷负荷和制冷剂选择合适的制冷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
4. 空调系统布局:合理布置空调机组和风管,确保冷空气能够均匀分布到各个室内区域。
5. 控制系统: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能够及时响应温度变化,并能够根据需求自动调节制冷设备的运行状态。
三、优化措施为了提高空调系统制冷设计的效果,可以采取以下优化措施:1. 加强保温隔热:在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和地板等部位增加保温隔热材料,减少热量流失,从而降低制冷负荷。
2.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选择具有高能效比和低噪音的制冷设备,以减少能耗,提高制冷效果。
3. 优化空气流动:通过合理布置风口和回风口,使空气能够顺畅流动,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和舒适性。
4. 定期维护和清洁: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制冷效果。
5. 使用智能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室内温度和湿度实时调节制冷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GB50736-2012空气调节..

7.3 空调系统7.3.1 选择空调系统时,应符合下列原则:1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负荷变化情况、参数要求、所在地区气象条件和能源状况,以及设备价格、能源预期价格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功能复杂、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宜进行方案对比并优化确定;3干热气候区应考虑其气候特征的影响。
7.3.2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空调区,宜分别设置空调风系统;需要合用时,应对标准要求高的空调区做处理。
1使用时间不同;2温湿度基数和允许波动范围不同;3空气洁净度标准要求不同;4噪声标准要求不同,以及有消声要求和产生噪声的空调区;5需要同时供热和供冷的空调区。
7.3.3 空气中含有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质的空调区,应独立设置空调风系统。
7.3.4 下列空调区,宜采用全空气定风量空调系统:1空间较大、人员较多;2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小;3噪声或洁净度标准高。
7.3.5 全空气空调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单风管系统;2允许采用较大送风温差时,应采用一次回风式系统;3送风温差较小、相对湿度要求不严格时,可采用二次回风式系统;4除温湿度波动范围要求严格的空调区外,同一个空气处理系统中,不应有同时加热和冷却的过程。
7.3.6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全空气空调系统可设回风机。
设置回风机时,新回风混合室的空气压力应为负压。
1不同季节的新风量变化较大、其他排风措施不能适应风量变化要求;2回风系统阻力较大,设置回风机经济合理。
7.3.7 空调区允许温湿度波动范围或噪声标准要求严格时,不宜采用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
技术经济条件允许时,下列情况可采用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1服务于单个空调区,且部分负荷运行时间较长时,采用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2服务于多个空调区,且各区负荷变化相差大、部分负荷运行时间较长并要求温度独立控制时,采用带末端装置的变风量空调系统。
7.3.8 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建筑模数、负荷变化情况等对空调区进行划分;2系统形式,应根据所服务空调区的划分、使用时间、负荷变化情况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3变风量末端装置,宜选用压力无关型;4空调区和系统的最大送风量,应根据空调区和系统的夏季冷负荷确定;空调区的最小送风量,应根据负荷变化情况、气流组织等确定;5应采取保证最小新风量要求的措施;6风机应采用变速调节;7送风口应符合本规范第7.4.2条规定要求。
空调房间的气流分布

特点
由于下送上回时的排风温度大于工作区温 度,故而室内平均温度较高,经济性好。 但是,下部送风温差不能太大。
为此
可采用旋流送风口。
第四节 房间气流分布的计算
选择气流分布的形式 确定送风口的形式 确定送风口的数目和尺寸 计算工作区的风速和温度 检验工作区的风速和温差 调整
1.侧送风
射流与室内空气充分混合后 进入空调区,使空调区具有 稳定而均匀的温度和风速。
下送型散流器
散流器下送送出的射流扩散 角在20~30度之间 只有采用密集布置向下送风, 工作区风速才能均匀 密集布置有可能形成平行流
4.喷口
喷口送风口是一种出口风速大,风量大的送风口。 送风射流较长,可以不贴顶送风,在送风温差的 作用下,送风射流形成弯曲。
风口的类型风口的布置方式数量位置送风参数送风温差送风口速度层流射流紊流射流等温射流非等温射流自由射流受限射流雷诺数的大小t0tn进入空间受限情况特征由于紊流的横向脉动和涡流的出现射流卷吸周围空气射流流量逐渐扩大呈锥体状扩散角速度不断减小边界速度首先减小轴心速度不变起始段根据动量守恒轴心速度减小主体段紊流系数取决于风口型式以风口为起点的轴心速度射流会发生弯曲阿基米德数arar浮升力与惯性力之比ar大则射流弯曲大空调送风温度与室内温度有一定温差射流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掺混室内空气射流温度逐渐接近室温
图1 侧送贴附射流流型
为保证空调区的温度场、速度场达到要求,侧 送风气流组织设计计算涉及的内容如下:
(1)送风口的出流流速 送风口的出流流速的确定需要满足两方面的 要求: 一是保证工作区噪声要求。 二是保证工作区最大风速在允许范围。 (2) 贴附长度 (3) 射流温差衰减
F / d0 27.8 F / d0 24.8 F / d0 21.2
3.机房空调与气流组织

3.机房空调与气流组织机房对机房空调的要求机房是数据处理中心,安装有大量的计算机、磁带机、磁介质、交换机、路由器等对环境温湿度、洁净度要求较高的精密设备,对机房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机房温度、湿度和洁净度三个指标。
机房专用空调(精密空调)是为计算机机房(包括程控交换机房)专门设计的特殊空调机,精密空调系统的设计是为了进行精确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精密空调系统具有高可靠性,保证系统终年连续运行,并且具有可维修性、组装灵活性和冗余性,可以保证数据机房四季空调正常运行。
计算机机房专用空调在设计上与传统的舒适性空调有着很大区别,二者为不同的目的而设计,无法互换使用。
计算机机房内必须使用机房专用空调。
机房专用空调设备类型机房专用空调设备制冷系统形式很多,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选用不同的制冷系统。
机房专用空调机组制冷系统主要冷却形式有风冷式、水冷或乙二醇水冷式、冷冻水式、双冷源系统等。
能效评估PUE值可以从1.0到无限大,国际较先进的机房通常在1.5-2.0。
机房空调节能措施1.机房专用空调设备选型在对自控新风冷气机设备进行选型过程中,机房的热负荷和换气次数是最为重要的参数依据,因为这两项参数决定了机房的温湿度能否得到恒定以及机房的洁净度能否得到满足。
所以我们在机房专用空调设备选型时先选定这两项数据,然后再对选定的新风设备型号进行其它次要数据项的验证。
根据机房热负荷及换气次数的计算,可以对机房专用空调设备的设备型号进行选定。
2.空调系统设计一般空调系统设计时,系依“最大负荷再加上20-50%预留负载量”而设计;实际运行时,空调系统均并未达满负载状态,系统存有甚大的冗余;因此空调系统需要:将不必要的冗余空调负载减供;将无效使用的进行无效能减供;有效使用大自然新风供冷的制冷能力。
3.机房空调的和谐制冷设置(13种手段)(1)提高制冷系统温度设置值。
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容量和优化效率,设置点不应低于维持设备进气温度所需的数值。
冷库制冷设备布置

冷库制冷设备布置
1、冷间内冷却设备的布置应避免降低冷间容积利用系数,并应便于安装、检修、维护和操作;除冷却设备外,其他制冷设备不应布置在冷间内。
2、除冷却设备外,其他氨制冷设备不应布置在库房内,其他卤代烃及其混合物、二氧化碳制冷设备在库房内布置时,应布置在制冷设备间内;制冷设备的布置应符合工艺流程、安全规程,并应满足设备操作、部件检修和拆卸对空间的要求,同时还应充分利用机房空间,节省建筑面积。
3、对于氨制冷系统、采用大型和中型制冷系统的生产性冷库和物流冷库,制冷机房内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5m,非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0.8m,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组)突出部分到其他设备或阀站的距离不应小于1.5m,两台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组)突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4、库房内的阀站应布置在库房的制冷设备间或阀站间内,并且手动阀站与其相关的压缩机或辅助设备的布置不应在空间上分离。
5、风冷和蒸发式冷凝器的布置需要符合下列规定,否则应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1)通风良好、风向无影响;
(2)无其他热源的影响;
(3)满足周围环境对设备噪声的要求。
6、制冷剂循环泵和二氧化碳载冷剂循环泵的安装高差不应小于循环泵的净正吸入压头。
7、氨制冷系统润滑油处理设备不应布置在制冷机房内。
8、氨制冷机房内不应布置与制冷系统运行和保护无关的设备。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空调系统的布局规划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空调系统的布局规划一、概述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或生产现场预制好各种构件,然后现场组装而成的建筑。
它具有施工快速、质量可控、环保节能等优点。
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空调系统的布局规划非常重要,需要充分考虑空调设备的合理摆放以及管道系统的布置。
二、空调设备摆放1. 主机摆放空调主机是整个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位置应选择在能够保证良好通风和方便维护的地方。
通常情况下,主机可安装在楼顶或建筑底层。
2. 风口排布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要根据房间尺寸和功能确定风口数量和位置。
大型房间应采用均匀排布原则,小型房间则可以使用集中供风方式。
3. 接线箱设置接线箱是连接电源与空调设备的关键部分,在布局规划中需考虑到接线箱与主机之间距离短、易于维修,并与建筑的电源系统相连。
三、管道系统布置1. 冷冻水管道布置冷冻水管道是空调系统中传送制冷剂的主要管路。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尽量缩短冷冻水管道的长度,减小能量损失。
此外,还要注意避免管道与其他设备或构件之间的干扰。
2. 风管布置风管是空调系统中供风和排风的重要部分。
其布置应根据房间尺寸和功能进行合理规划。
通常情况下,大型房间可采用环形输送方式,小型房间可采用径向方式。
3. 排水管道设置空调系统运行期间会产生很多凝结水,需要通过排水管道进行排放。
在装配式建筑中,排水管道应高于地面,并经过隔音处理,以防止噪音污染。
四、区域划分和温度控制1. 区域划分原则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在功能和使用需求合理的基础上,将空间按照大小、形状、高度等特点进行合理区隔,并进行相应的温度控制。
不同区域的温度需求可以根据隔墙、玻璃幕墙等进行有效隔离。
2. 温度控制技术在空调系统布局规划中,应结合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和环境要素选择合适的温度控制技术。
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更加精细化的温度控制,提高室内舒适度。
五、通风与换气设计1. 通风方式选择在装配式建筑中,根据使用功能和需求选择适当的通风方式。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基本要求

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基本要求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那些事儿。
你想想看,夏天热得要命,冬天冷得打哆嗦,这时候空调可就成了大救星!但要是这气流组织没弄好,那可就像一场混乱的舞蹈,让人感觉不舒服呢。
比如说吧,你肯定不希望空调的风直愣愣地对着你吹,吹得人头疼难受吧!这就好比大冷天有人拿个风扇对着你猛吹,谁受得了呀!所以呢,气流组织得让风均匀地分布在房间里,就像温柔的抚摸一样,让人感觉舒适自在。
还有哦,要是房间里有些角落冷得要命,有些地方又热得不行,那多别扭呀!这就好像你吃蛋糕,一边甜得腻人,一边又淡而无味,多影响心情呀!所以呀,要让气流能够到达房间的每个角落,不能厚此薄彼呀。
你再想想,要是气流组织不好,会不会感觉空气闷闷的,好像透不过气来一样?那就像被关在一个密不透风的箱子里,多难受呀!所以得让空气能顺畅地流动起来,把新鲜的空气带进来,把污浊的空气排出去。
咱家里的房间布局也得考虑进去呀。
家具摆得乱七八糟的,会不会挡住气流的路呀?这就像路上设了好多障碍,气流都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了。
所以摆放家具的时候也得留点心眼儿,给气流留条“康庄大道”。
还有啊,空调的出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也很重要呢!要是它们俩离得太近,那不就像自己跟自己玩游戏一样,效果能好吗?得让它们合理地分布,这样才能让气流好好地循环起来。
你说,要是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好了,那待在里面多舒服呀!夏天不热得烦躁,冬天不冷得缩手缩脚,多惬意呀!这可比在外面忍受酷暑严寒好多了吧!
总之呢,空调房间的气流组织可不是小事儿,咱得重视起来。
让我们的房间变成一个舒适的小窝,享受那恰到好处的温度和气流,舒舒服服地过日子,多好呀!这难道不是我们都想要的吗?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 Do /
x 一送风 1至计算断面的距 离; 百叶送风 1的水力直径 2 1 D一 2 1
[ ]E e z n E V a kn A t eauebsdme o r e r 2 S rnO c , . rn e . mp rtr-ae t df t — a e h ode miao f h odmes n lr etr f na tJ . ul— n t no et -i ni a t jc yo ij []B i i t w o a o a re d
E p rme tl td n n ls ftec l i t c e e nted u l h t r x ei na u ya da ayi o odarat h djt h o besut s s h a o e
L ONG u n mi L - u Ch a - n I An g i
度衰减情况 。
1实 验表 明 , ) 在低 温侧送 风方式 中, 送风 风速直接影 响到室 内人 员的人体 舒服感 。风速过高 , 将增加 冷空气 的射程 , 同时射 流分离点靠后 。因此 , 在工程设计 中必 须通过计算 确定选用低温 送风空调系统的适 当风速。2 通过对 双层 百叶送 风 口在单 元式 ) 空调 系统 中轴心速度 的测试 , 到了其轴 心速 度的衰减公式 。无 得
公共场所空调温度必须设定在 2 6℃以上( 极少地方 规定 2 5℃ ) , 冷风气流组织 , 以降低 “ 限温” 对人 的影响 , 并使人感到精神愉快 , 各离散点 为三种不 同风量情况下测得 的实验速度分 布数据 , 图 如
5 示_ 所 3。 3 _
由图 5 以得到 , 可 无因次速度
A s atT sigte e eaued tb t no ecl a t ce t ntedul sutr ecndt i ete rj tr f r a bt c: et mprt i r ui f h o i at hdj o be h t ,w ee n a c y o c e r r n ht r si o t d r a eo h e a mf h t e o ao i tmprtr t e e aue e.Mesr gtee r e c y w nda e om r l a do icn io i ro o l b b d.S g j aui t e l i , ec rw t r f muat tn or r odt nn a f w s u e d we n h j c vot o a hn o h i a i g il h d f u—
维普资讯
第3 3卷 第 1 4期
20 0 7 年 5 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rLRE
Vo. 3 No. 4 I3 1
Ma . 2 0 y 07
・11 5 ・
文章 编 号 :0 96 2 {07)40 5 2 10 .8 52 0 1 、1 10
/ 与距离 X/ 有关 , U0 Do 而
与风 量的大小无关 。通过数学分析 , 以整理 出射流轴心速度 的 可
衰减 与无 因次距离 之间的数学关 系为 :
r
=
v
C1 ) ( p
U
() 1
U
依据测试 的实验数据对公式 ( ) 1进行一元线性 回归 , 到 : 得
)一 送 风 E至 计 算 断 面 的距 离 ; _ 距 离 房 问 水调 冷 风 组 织布 置
杨 大 华
摘 要 : 探讨 了室 内热环境对人体 热平衡 的影响 与热舒适, 究 了空调 房间 的气流组 织形 式, 研 对冷气风速组织设计和 室 内空气 温度参数设计进行 了介绍 , 而为人们提供 舒适 愉快的工作环境 。 从
关键词 : 限温, 气流组织 , 风速 , 湿度 中图分类号 : U8 1 6 T 3 . 文献标识码 : A
因次速度 “ u / 0与距 离 x D0 / 有关 , 而与 风量 的大 小无关 。因
此, 可以对射 流的射程 与距离送 风 口 处 的射流速度进 行预测 ,
以达到控制室 内工作区 的速度及舒适感的要求。
参考文献 :
[] 1 杨国荣. 浅谈低 温送 风 空调 系统 设计 [] 制冷 空调与 电力机 J.
一般温控 器工作 启动 温度为 2 8℃ 左右。 因全球 进入 二千年 以来 , 因受到 温室效 应 的影 响 , 全球 气候环 境持 加上温度 波幅 , 碳石能 源 的开采 已接 近极 限 , 的替代 能 新 续变 暖。我 国各地 夏 天受 到 了长期 的高 温 冲击 , 其在 南 方城 能源 消耗 的剧烈增 加 , 尤
r r
图 4 百叶送风 口射流轴心温度轨迹线
05 ̄ 帅 . () 9 o 0
3 结 论
( 2 )
2 2 送风 口的贴 附射 流轴 心速度 的 衰减特 性 .
通过测试得出, 室内单元式空调机组 的高档风量为 234r / , 6 ? h r
中档风量为 22 0m3h 低档风量为 190m3h 0 / , 7 / 。然 后对在双 层 百叶送风 E情况下 , l 测试 了三档 风量 下的低温贴 附射流 的轴 心速
“ 将会是 一项长期 的持续 的 市 , 造 了一个 又一个 的用 电高 峰。因用 电供 应 紧张 , 创 电力持续 源开发效果和进度不理想 ,限温节能 ” 工作 。因此 , 适应新 的挑 战 , 限温 的条 件下通过 合理空调布 置 在 供应不足 , 各地政府部 门相继 出台 了“ 调 限温” 空 措施 , 规定 夏 天
图 5 百叶送风 口射流轴心速度衰减图
igadE v omet2 0 (0 : 2 — 2 . n n n i n n ,0 54 ) 13 3138 r 对于双层百叶送风口, 10 在 0 %开度、 百叶出流射流角度为 0, 。 3 丁 涛, 李 锐. 温送风 空调 系统送风 1特 性的研 究[] 制 低 2 J. 三种不同风量时 , 流方 向距百叶送 风口水平距离 处逐 点测 [] 沿射 冷 与 空调 ,0 2 2 5 :13 . 2 0 ,( )3 —4 定轴心速度 ( )做 出无因次速度衰减 图( / —X/ ) , Uo 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