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马图》

合集下载

徐悲鸿《奔马图》赏析

徐悲鸿《奔马图》赏析

徐悲鸿《奔马图》赏析
徐悲鸿《奔马图》赏析
此幅《奔马图》创作于1941年2月,是时徐悲鸿正在新加坡举办助赈画展。

当次画展,徐悲鸿特意捐出名画80幅助赈。

画展后,徐悲鸿于2月13日和15日分别在南洋中华女中做了“艺术的意义与作画的方法”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讲座。

本幅《奔马图》的上款人文淑,即全增嘏先生夫人胡文淑,早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

是时执长新加坡南洋女中,与悲鸿先生有着深厚的友谊。

抗战胜利后胡文淑回国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解放后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因为是赠予好友之作,《奔马图》从结构布局到整体创作都显得尤为精到。

画中奔马四蹄腾空,自画面右侧向左方急驰而过,马鬃飘扬,马尾挥动,极富动态的韵律美;马的骨骼结构准确、外形动态逼真,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无穷的力量。

从历史背景来看,是时中国正在遭受日本侵略军铁蹄的蹂躏,徐悲鸿忧国忧民之心拳拳可见,南洋助赈画展也是在为国家出力,奋扬的马蹄表达了作者向往投身于革命洪流,为振兴中华随时奋进的决心。

《奔马图》

《奔马图》

《奔马图》
一幅画着六匹马的图叫《奔马图》。

你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吗?那就是鼎鼎大名的画家: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是江苏宜兴人,曾赴法国、比利时学习,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他的《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的。

他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工作者协会主席。

你可知道这幅画的来历?这幅画是徐悲鸿他跟在六匹马旁跑,通过观察。

回到家里,把他认为最精彩的片断画下来。

你看!那六匹马的神态、动作各不相同。

有的四脚腾空;有的前脚落地后脚翘起;有的……徐悲鸿不愧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画家。

他画的《奔马图》中的马是栩栩如生的。

他把我也引到画中去。

那是一天下午,在太阳的暴晒下,有六匹马在比赛。

跑在第一的是一匹又俊又强壮的白马,他是老大。

你瞧!他正边跑边回头喊:“兄弟们加油!不要落后。

”这时,后面的马跑得更快了。

跑在第二的是老二,他对老四说:“老四老四你真笨,连匹小马也跑不过。

哈哈哈……”老四听了,非常生气,奋往直前一下子成了第二名,追过了老二。

老五在旁边一边跑一边生气地说:“老三你未免太笨了,你是我看到过最笨
的一匹马。

”老三奋不顾身地像装了推进器一样,“嗖”,成了第四名。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都互不相让跑在前面。

老六看了,也不甘示弱。

他心想:我虽然才出生几个月,但我要往前冲,要冲到前面,看看我的实力怎样?不一会儿,小马跑在了老五后面了。

比赛结束了,老大第一、老三第二、老二第三、老五、老六和老四并列第四。

这幅画不仅是画着六匹马在比赛,而且还表达了作者自己奋勇直前的精神。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知识讲解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知识讲解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徐悲鸿《奔马图》赏析系院:初等教育学院班级:10级教育技术班姓名:邱楠学号:20101121107目录作者简介 (3)《奔马图》创作背景 (4)《奔马图》艺术特点赏析 (5)《奔马图》绘画特点 (6)对《奔马图》的个人感想 (7)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

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

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

《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

据介绍,《奔马图》的落款处,还题写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样。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人物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精编版

徐悲鸿《奔马图》的鉴赏精编版

徐悲鸿《奔马图》赏析系院:初等教育学院班级:10级教育技术班姓名:邱楠学号:20101121107目录作者简介 (3)《奔马图》创作背景 (4)《奔马图》艺术特点赏析 (5)《奔马图》绘画特点 (6)对《奔马图》的个人感想 (7)作者简介: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生于中国江苏宜兴屺亭桥,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

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

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

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

1912年17岁时便在宜兴女子初级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员。

1916年入上海复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并自修素描。

先后留日、法,游历西欧诸国,观摩研究西方美术。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

徐悲鸿与吴作人、艾中信、董希文等筹备建立“一二七艺术学会”,以迎接北平和平解放这一历史时刻。

《奔马图》即为画赠当时北平新华总社记者、后来中国著名的史学家、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第一人邓蜀生先生的”。

据介绍,《奔马图》的落款处,还题写有“蜀生先生惠存”的字样。

徐悲鸿坚持现实主义艺术道路,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九方皋》、《巴人汲水》、《愚公移山》等一系列对现代中国画、油画的发展有着巨大影响的优秀作品,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作用。

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对中国画,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之可采者融之”。

他的画能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而又有其独特风格。

他不但擅长中国画,素描、油画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

人物注重写实,传达精神;所画花鸟、山水、走兽,简练明快,富有生气,尤以画马驰名中外。

【写物】奔马图_400字

【写物】奔马图_400字

【写物】奔马图_400字奔马图是一幅十分著名的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这幅画描绘了一匹骏马在奔驰飞驰的情景。

在中国绘画史上,奔马图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齐白石的奔马图。

齐白石是中国著名的现代画家,他的奔马图以其气势磅礴、神韵悠远而著称于世,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奔马图传承了中国绘画的传统特色,富有中国水墨画的笔墨韵味。

画面中的马儿形态优美,身姿轻盈,整个马身仿佛随时都要腾空而起。

马儿的四蹄奋勇向前,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栩栩如生,令人感到无比的震撼和敬畏。

这匹骏马不仅在画面上展现出了无比的力量和速度感,更在精神上表现了一种追求自由、不屈不挠的品质。

整个画面给人以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不禁心生敬仰之情。

奔马图在中国绘画史上独树一帜,它不仅是中国水墨画的杰作,更是中国画的经典之作。

它向人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由、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奔马图也成为中国绘画在世界上的重要代表作品,展现了中国绘画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价值。

除了齐白石的奔马图,中国古代还有很多奔马图的作品,如明代画家徐渭的《奔马图》,清代画家郎世宁的《奔马图》,都是非常著名的奔马图作品,它们都以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展现了中国绘画在奔驰的骏马上的别样风采。

奔马图所表现的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力量,它不仅仅是中国绘画中的经典之作,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由、追求进步的核心价值观。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意境内涵,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奔马图的艺术魅力将继续在世界范围内发挥重要的影响力,为中国绘画传统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写物】奔马图_400字

【写物】奔马图_400字

【写物】奔马图_400字奔马图是中国古代名家张大千所作的一幅作品。

这幅画以骏马为主题,展现了马匹奔驰的姿态,充满了力量和活力。

这幅画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风格,同时也融入了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成为了一件令人赞叹的杰作。

奔马图采用了传统中堂绘画的构图手法,画面中心呈现一匹奔驰的骏马。

这匹骏马身姿挺拔,头昂目视,四蹄腾空,姿态高昂,散发着无穷的力量和活力,展现了马匹奔腾奔驰的豪迈形态。

在骏马的周围,还有其他的马匹和马背上的骑士,画面中还有山峦和水流,这些元素都勾勒出了一幅极富有震撼力的画面。

整个画面以横幅为画布,横向延伸,让人仿佛真的置身于奔腾的马群之中,感受到了马的力量和速度。

奔马图的色彩运用也是其精彩之处。

画面中使用了丰富的色彩,将骏马和其他元素描绘得栩栩如生。

骏马的皮毛用浓深的棕色勾勒,给人一种沉稳挺拔的感觉,而马蹄处用灰白色勾勒,显得坚毅有力。

在飞奔的姿态下,马身显得非常有张力与弹性,给人以力量与速度的视觉冲击。

背景的山峦和溪流则运用了淡雅的绿色和蓝色,给人一种大自然的宁静与蓬勃生机。

整个画面色彩明快,对比强烈,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不失和谐之美。

除了雄浑有力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外,奔马图还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动物的崇拜和对自然的热爱。

中国古代人对于骏马的推崇与仰慕犹如崇拜神灵一般,因为马代表着力量、速度和豪情。

对于自然的热爱也渗透在了这幅画中,画中山水相映,流水潺潺,山峦起伏,给人以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

奔马图中所表现的并不仅仅是马匹的奔腾,更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颂歌。

奔马图的制作过程也是极具传奇色彩的。

在画家张大千的着手下,这幅画花了数年的时间完成。

张大千在创作这幅画时,曾亲自跑到草原上进行写生,观察马匹的奔跑姿态,领悟马的神韵和气势。

他还观察了马匹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用心体会马匹与大自然的联系。

在画面中,每一匹马的神态、步伐和动作都经过了反复的揣摩和构思,每一笔每一画都凝聚了他对马匹和大自然的深情厚意。

六年级上册美术《奔马图》课件

六年级上册美术《奔马图》课件
马的构成颈颈部有鬃毛躯干四肢和尾谁能说说马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你见过马吗?谁能说说它的样子?
头小、面长、耳 直立、颈上有鬃毛 、尾上有长毛、四 肢强健有力。
马的构成
头(耳、眼、鼻、嘴) 颈(颈部有鬃毛) 躯干(四肢和尾)
谁能说说马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画一幅奔马图
1、用毛笔蘸上颜色或墨画出马的身躯和脖子。 2、在身躯的基础上画出四肢及头部、鬃毛、马尾。 3、勾出人物大形,添加马缰、马鞍等。 4、给人物上色或墨。
画一画
1、画一匹或两匹或奔跑、或站立、或行走的马。 2、画好以后沿边缘剪下。 3、把剪下的马粘贴在讲台前的长卷上。
温馨提示: 注安全。
评一评、议一议

奔马图赏析

奔马图赏析

《奔马图》赏析(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奔马图》赏析《奔马图》简介画高3米、宽1米的这幅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的徐悲鸿平生所绘最大《奔马图》真迹。

大师采用了豪放的泼墨和劲秀的线描写意方法,着重刻画出马的神韵和气质。

画中的马雄骏、矫健、轻疾,颇有“瘦骨铜声”之美感,奔马强壮有力,生气勃勃。

《奔马图》创作背景徐悲鸿擅长以马喻人、托物抒怀,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

马,是徐悲鸿先生一生中最爱描绘的题材。

他画的奔马,笔墨淋漓潇洒,带着时代的风雷驰骋在画坛上,给当时的中国画坛带来了清新、有力、刚劲的气息。

他画的马,无论奔马、立马、走马、饮马、群马,都赋予了充沛的生命力。

徐悲鸿的画从小出名,渡船公欲求徐先生画马而又难以启口。

有一次被徐悲鸿猜透了他的心思,欣然允诺日后为其作画。

后来,徐先生发迹,到南京前中央大学教书,曾托渡船公为他找个合适的门卫。

渡船公说“只有乡下人,名叫史坤生,家住官林义壮村”。

奔马,令人神思飞越,生发出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力量。

在徐悲鸿先生的笔下,一匹匹奔马奋踪扬蹄,在广袤的土地上飞奔,骏马英姿,神态各异。

有的腾空起飞,有的蹄下生烟。

有的回首顾盼,有的一往直前,都仿佛要破纸而出。

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敌我力量相持阶段,日军想在发动太平洋战争之前彻底打败中国,使国民党政府俯首称臣,故而他们倾尽全力屡次发动长沙会战,企图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庆。

二次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长沙为日寇所占,正在马来西亚槟榔屿办艺展募捐的徐悲鸿听闻国难当头,心急如焚。

这就是《奔马图》由来。

至抗战爆发后,徐悲鸿认识到艺术家不应局限于艺术的自我陶醉中,而应该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将艺术创作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所以他的马成为正在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奔马图》福建省厦门市后江小学六年一班蔡莎莉一幅画着六匹马的图叫《奔马图》。

你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吗?那就是鼎鼎大名的画家: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是江苏宜兴人,曾赴法国、比利时学习,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和创作,他的《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的。

他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工作者协会主席。

你可知道这幅画的来历?这幅画是徐悲鸿他跟在六匹马旁跑,通过观察。

回到家里,把他认为最精彩的片断画下来。

你看!那六匹马的神态、动作各不相同。

有的四脚腾空;有的前脚落地后脚翘起;有的……徐悲鸿不愧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画家。

他画的《奔马图》中的马是栩栩如生的。

他把我也引到画中去。

那是一天下午,在太阳的暴晒下,有六匹马在比赛。

跑在第一的是一匹又俊又强壮的白马,他是老大。

你瞧!他正边跑边回头喊:“兄弟们加油!不要落后。

”这时,后面的马跑得
“老四老四你真笨,连匹小马也跑不过。

哈哈哈……”更快了。

跑在第二的是老二,他对老四说:
老四听了,非常生气,奋往直前一下子成了第二名,追过了老二。

老五在旁边一边跑一边生气地说:“老三你未免太笨了,你是我看到过最笨的一匹马。

”老三奋不顾身地像装了推进器一样,“嗖”,成了第四名。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都互不相让跑在前面。

老六看了,也不甘示弱。

他心想:我虽然才出生几个月,但我要往前冲,要冲到前面,看看我的实力怎样?不一会儿,小马跑在了老五后面了。

比赛结束了,老大第一、老三第二、老二第三、老五、老六和老四并列第四。

这幅画不仅是画着六匹马在比赛,而且还表达了作者自己奋勇直前的精神。

指导教师:朱晓英
投稿:2005-3-121:3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