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六中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扫描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及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及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基础(9分)1. 世纪金榜导学号97874022【解析】选B。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有天无日:①比喻暗无公理;②比喻肆无忌惮;③比喻无稽言行。

与“肆无忌惮”语意重复。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不经之谈:荒诞的、没有根据的话。

敛声屏气:抑制语声和呼吸。

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不合语境,句中没有畏惧之意。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含贬义。

2.课时提升作业三【解析】选C。

A项,句式杂糅,删去“的高度关注”或将“吸引”改为“引起”;B项,不合逻辑,删除“不再发生”之中的“不”;D项,搭配不当,可在第二个“患者”前加“加重了”。

3.课时提升作业十六【解析】选A。

B项,“家父”用于自称。

C项,“寄奉”谦敬不当。

D项,“贵校”称呼母校不当。

二、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世纪金榜导学号978740844、【解析】选D。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A项,无中生有。

说古体诗“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于文无据。

B项,强加因果。

“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与“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并无因果关系。

C项,偷换概念。

原文是“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这不等于说古体诗更似绝句律诗。

5、【解析】选C。

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C项,曲解原意。

原文在第二段,“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这并不意味着唐人古诗“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

6、【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B项,分析不当。

说“本文引用……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不恰当。

原文第三段有“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之句,由此可见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节奏感和韵调感很不一样”,并不是为了说明“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语文-高二甘肃省庆阳六中2017至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语文-高二甘肃省庆阳六中2017至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高二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汉语“新词”漫议在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中,语言从来就是变动不居的。

从理论上说,语言交流应该是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每种方言都有平等挤进“中心”的权利,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应该对等地相互吸收“外来语”。

但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

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表明,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普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

同样,“外来语”更多的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

如不少北京的方言或流行语之所以能在全国迅速流行,成为“普通话”,只因为北京处在政治、文化中心。

近代许多沪语能突破“边缘”进入“中心”,因为上海是商埠首开之地,且日渐成为经济中心,总是风气先得。

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以为很“普通”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滑头”“流氓”“盯梢”“出风头”“寻开心”“阴阳怪气”等词语,若查书一看,原本竟都是上海方言。

而今日粤语的情形亦颇有些类似。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风气之先,南风渐盛,于是“粤味普通话”也随粤菜一道北上,如“买单”“搞定”“生猛”等,已渐渐成为“普通话”。

现在“港台腔”颇受责难,其实“港台腔”不也是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吗?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用“港台腔”的“耶——!”“哇——!”代替“哎哟——!”来表示惊叹,引起了一些尖锐的批评责难。

其实,被视为“惊叹”之“正统表达”的“哎哟”也并非古来如此,一成不变。

如要“正统”,只能回到不是“噫吁嘻——!”就是“呜呼哀哉——!”的时代。

几年前,我就曾撰文,主张不妨用“听取蛙声一片”那般宽舒闲淡心态,来“听取‘哇’声一片”。

万众瞩目的“胡连会”新闻报道就曾说,“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是国共两党的共同“体认”,胡连决定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甘肃省庆阳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甘肃省庆阳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高二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语“新词"漫议在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中,语言从来就是变动不居的。

从理论上说,语言交流应该是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每种方言都有平等挤进“中心”的权利,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应该对等地相互吸收“外来语”.但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

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表明,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普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同样,“外来语”更多的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如不少北京的方言或流行语之所以能在全国迅速流行,成为“普通话”,只因为北京处在政治、文化中心。

近代许多沪语能突破“边缘”进入“中心",因为上海是商埠首开之地,且日渐成为经济中心,总是风气先得。

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以为很“普通"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滑头"“流氓"“盯梢"“出风头”“寻开心”“阴阳怪气”等词语,若查书一看,原本竟都是上海方言。

而今日粤语的情形亦颇有些类似。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风气之先,南风渐盛,于是“粤味普通话”也随粤菜一道北上,如“买单”“搞定"“生猛”等,已渐渐成为“普通话”.现在“港台腔”颇受责难,其实“港台腔”不也是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吗?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用“港台腔”的“耶——!”“哇——!”代替“哎哟-—!"来表示惊叹,引起了一些尖锐的批评责难。

其实,被视为“惊叹”之“正统表达”的“哎哟"也并非古来如此,一成不变.如要“正统”,只能回到不是“噫吁嘻—-!”就是“呜呼哀哉—-!”的时代。

甘肃省庆阳六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2021年整理)

甘肃省庆阳六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2021年整理)

甘肃省庆阳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甘肃省庆阳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甘肃省庆阳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的全部内容。

甘肃省庆阳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甘肃省庆阳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扫描版)
- 11 - /
11- 11 -。

庆阳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庆阳六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题高二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汉语“新词”漫议在不同文明间的交往交流中,语言从来就是变动不居的。

从理论上说,语言交流应该是彼此平等、互相影响的,每种方言都有平等挤进“中心”的权利,不同文明间的交流应该对等地相互吸收“外来语”。

但实际上语言也十分“势利”,根本不可能完全“平等”。

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表明,往往是政治、文化中心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方言才有权变成“官话”“普通话”,其他方言只能蛰居“边缘",难登大雅之堂。

同样,“外来语”更多的也是“先进”向“落后”的“边缘”渗透、侵入,逆向流动者绝少,后者不得不深受前者影响。

如不少北京的方言或流行语之所以能在全国迅速流行,成为“普通话",只因为北京处在政治、文化中心。

近代许多沪语能突破“边缘”进入“中心”,因为上海是商埠首开之地,且日渐成为经济中心,总是风气先得.人们往往没有意识到,我们现在以为很“普通"的,早就习以为常时时脱口而出的“滑头”“流氓"“盯梢”“出风头"“寻开心”“阴阳怪气”等词语,若查书一看,原本竟都是上海方言。

而今日粤语的情形亦颇有些类似。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得风气之先,南风渐盛,于是“粤味普通话”也随粤菜一道北上,如“买单”“搞定”“生猛”等,已渐渐成为“普通话”.现在“港台腔"颇受责难,其实“港台腔”不也是我们统一的中国的“方言”之一吗?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用“港台腔”的“耶-—!”“哇——!”代替“哎哟——!”来表示惊叹,引起了一些尖锐的批评责难。

其实,被视为“惊叹”之“正统表达”的“哎哟"也并非古来如此,一成不变.如要“正统”,只能回到不是“噫吁嘻——!”就是“呜呼哀哉——!”的时代。

几年前,我就曾撰文,主张不妨用“听取蛙声一片”那般宽舒闲淡心态,来“听取‘哇’声一片”。

甘肃省庆阳市庆阳长庆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甘肃省庆阳市庆阳长庆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Ⅰ卷阅读题(71分)温馨提示:1.所有试题的答案全部写于答题卡上。

2.请看清题号,规范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23分)(一)论述类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这个词古已有之,先秦典籍《周礼·春官·乐师》中有这样一段话:“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礼记》中也有“国有学”的词句。

在晚清之前,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国学概念,是指国家设立的学府,如太学、国子监之类。

在整个古代,国学一词的含义,大致上也就是这样。

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学,实际上是指一种学问,而这种看法其实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就是清末民初的时候。

从此,“国学”一词被赋予了新义,意思就是指中国固有的学问,也就是传统的学术研究。

其实,在20世纪初的时候,这个词的用法也是有差别的。

有时,人们又用“国学”一词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如章太炎曾写过一篇《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这就是国粹学。

当时社会上还出版过一本书,叫《国故学讨论集》。

在这本书里,“国粹学”和“国故学”是通用的。

20世纪初期以来,国学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道路,然而终不至于消失,并且发展到今天又重新“热”了起来,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确实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是当代文化、学术建构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近现代以来人们屡屡提到国学,这也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方面的难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事实已经证明,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如果能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实际上是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我们可以从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中得到证明。

然而只有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位,吸收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既不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能保持一种强劲的生命力。

而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

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国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途径;而从狭义上来讲,国学所从事的正是关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整理、研究工作,其甄别、诠释、评价之功,无不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庆阳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庆阳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庆阳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 苇草(wěi) 蔑视(miè)濒临(pín)卑贱(bēi)B . 愚蠢(chǔn)飓风(jù)遏制(xiē)禽兽(qín)C . 纵使(zònɡ)矫正(jiǎo)俯瞰(kàn)神秘(mì)D . 颤抖(zhàn)星宿(xiù)肆意(sì)孤寂(jì)2. (2分)(2019·诸暨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这条青黛黑瓦、素雅拙朴、人文荟萃的老街,勾勒着经年累月的荣光兴衰,镂(lòu)刻了市井的庸常日子,衍(yán)生出游子魂牵梦萦的乡愁。

B . 母亲就像那一株红苕,根扎(zhā)在贫瘠的苦海,身形赢弱,意志葳蕤(ruí),汗如雨下却绽放出丰润的慈祥,饮苦茹酸却满蕴着动人的温情。

C . 电视剧《都挺好》借解剖一个中国式原生家庭的肌理构成,凸显百姓生活的爱恨纠葛(gé),戳到社会与人性的痛点,斩获了无数铁杆(gǎn)粉丝。

D . 成群结队的渔船结伴而行,渔歌和号子粗犷(guǎng)嘹亮,粼粼波光被劈成千万个洁白的箭镞(zhú),渔夫们黝黑面庞上流动着丰收的光彩。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足球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偶然性,强大的一方可能在弱小的一方门前久攻不下,而弱小的一方却可能抓住机会反戈一击夺得胜利。

B . 一些乐于为国出力,而怵于受奖的同志,主要慑于嫉贤妒能者的非议,不愿当“出头鸟”。

C . 某名校因借助奥数选拔学生而被《人民日报》不具名批评,此后教育部门史无前例的针对性整治措施也随之出台。

【最新】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

【最新】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

高一级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大自然中,悦耳动听的鸟鸣声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愉悦。

每一类鸟的鸣声都不尽相同。

乌鸦呱呱叫,山雀的鸣声如嘹亮的哨响,隐夜鸫的叫声则似长笛声般悠扬。

那么在复杂的背景噪声下,如何识别鸟鸣声?是否存在可以识别每一类鸟鸣的应用程序?针对上述问题,英国牛津大学的蒂莫·帕帕多普洛斯和他的同事,提出了一种能够识别各类鸟叫声的鸟鸣识别算法。

一般情况下,自然资源保护论者需要通过定期的徒步旅行或者直升机旅行的方式,对生存在特定区域内的鸟类数目进行统计和总结。

然而,如果通过音频录制鸟鸣,再将音频转化为物种计数,采用此方法代替旅行统计方式,将使得鸟类追踪的研究变得轻而易举,为研究鸟类种群数目是否下降或者鸟类的迁徙模式是否改变等,带来很大便利。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丹·斯托博士称:“鸟鸣极其复杂,这些最简单的声音通常难以分辨,因为它们听起来如此相似。

”毕竟我们无法听清远处的,特别是在嘈杂环境中的鸟叫声。

牛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亚洲和欧洲共收录了15种不同鸟类的鸣叫声,包括新疆歌鸲、大山雀、画眉等。

他们收录的鸟鸣声中混杂了不同的音频环境,如市区公园中较为平缓的背景噪声或者露天市场中密集人群的喧嚣声。

如此多样化的混合声音,用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后的机器来选择包含鸟鸣声的音频段。

尽管鸟鸣声与部分噪声频率相近,影响算法的准确性,但这些学习算法仍能成功地从噪声中区分出鸟鸣声。

目前国内福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于低信噪比鸟鸣识别的算法是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图像,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一串被称作特征值的数字,并用这串数字代替声音进行识别。

高一级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