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文学风格-资料

合集下载

文学概论,讲义,第六章 文学的风格

文学概论,讲义,第六章  文学的风格

第六章文学的风格第一节风格的诸种理论一、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就是诸种理论中的第一种,着眼于从作品的外在形式所呈现的特色来理解风格,认为风格就是一种语言形式。

在东方,14世纪印度的毗首那他认为,风格只是连缀词句的特殊形式(《文镜》)反对8世纪伐摩那的“风格是诗的灵魂”(《诗庄严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的风格理论中,也有从语言角度论风格的,即把文学风格理解为语言风格。

但比较而言,西方在这方面有更悠久的传统,且有词源学的依据。

据19世纪德国语言学家、文艺理论家威廉·威克纳格的考证,在西方,“风格”词源于希腊文,由希腊文传入拉丁文,再传入德文、英文等,取其“雕刻刀”(又译为“刀笔”,古希腊人用来在蜡板上写字的工具)的本义,喻指“以文字装饰思想的一种特殊方式”。

显然,“风格”一词最初属于修辞学的概念,强调语言的修辞因素。

另一说认为,“‘风格’这个术语本身在罗马文学中就已产生了,那时是把它当做‘写作’特点的换喻名称,‘写作’特点就是指某个作者的作品的语言结构、语言形式。

”①虽说有出入,但实质相似,都把风格理解为独特的言语形式。

二、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这是诸种理论中的第二种,即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风格,把作家的创作个性与作品的风格联系起来。

这在中外都有相似的理论,而且十分丰富。

在中国,较早的有西汉的司马迁根据“诗言志”的观点评价《离骚》的风格,指出: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首先提出“风格即人”的作家是布封。

三、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这是诸种理论中的第三种,从作家的内在个性与表现对象的结合以及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观点来理解风格,防止顾此失彼,强调有机整体性,是一种比较切近实际的解释。

当然,也要防止宽泛化。

冈为宽泛地说,文学作品都是上述结合的产物。

所以这里所指的是“相契合时所呈现的特色”,也即风格,而非泛指。

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

file://C:\china-drm\34842\kcjy\main0601.htm
Page 4 of 6
一般说来,当作家的某种风格形成之后,在较长的时间里会保持其基本的风貌不变,有的作家即使不断调整和 变化也往往万变不离其宗,有的作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固然会有程度不等的变化,但在其自身的风格差异中仍能 看出其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 (三)多样性 文学风格除了独创性、稳定性的特点之外,还有多样性的特点。风格因人而异,不可强同也不必求同,这是创 作的固有规律。风格的多样化还有客观方面的原因:表现对象的广阔无限、多姿多彩,受众审美的各异其趣、变动 不居,既提出了风格多样化的要求,也为作家各展所长,争奇斗艳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第四节 一、文学风格类型的划分: 为了便于鉴赏和总体上的把握研究,中外理论家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并企图说明各个风格类型的审美特 征。一般地说,西方古代倾向于三分法,这可以追溯到安提西尼,他把风格分为崇高的、平庸的和低下的三种。黑 格尔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区分出严峻的风格、理想的风格和愉快的风格三种,并做了详细的阐说。现代文艺理论 家威克纳格则从文体的角度区分出智力的风格、想象的风格和情感的风格。 我国古代的风格理论十分丰富,对风格的分类及其审美特征的论述可谓独树一帜。其特点是:一,对风格的分 类有简繁两法,趋势是由简到繁;二对风格范畴的概括十分简约,而对风格的审美特征多取描述的方法,且常用形 象化的比喻,以激发欣赏者的审美联想,强调用感性的体悟和比较去识别不同的风格,而避免做出严格明确的规 定。这可能不够“科学”、“理性”,但更切合多数人的审美经验,因为风格美是难以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去把握 的,它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情调和韵味、色彩和境界。 中国的简分法是将风格分为“刚”和“柔”两类,也有“虚”与“实”、“奇”与“正”等二分法,但以刚柔 说影响最大,且源远流长。曹丕始论风格,正式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以气分清、浊二体。刘勰则 说“气有刚柔”,“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意思是各有所适,不可偏废。至清代,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姚鼐进 一步从美学的高度区分阳刚和阴柔这两种最基本的风格。 较繁的分类法始于刘勰,他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谈到风格的“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时说:“若总其 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刘勰的八体又分为四组,四组之间有一正一反的关系:“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皎然 《诗式》提出“辨体有一十九字”:高、逸、贞、忠、节、志、气、情、思、德、诫、闲、达、悲、怨、意、力、 静、远。 司空图把诗歌的风格分为二十四类: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 蓄、豪放、精神、 缜密、疏野、清奇、委屈、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中国古代的风格分 类法主要是一种主观直觉的分类法,而现代的风格分类则趋向于客观科学,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就做了这方 面的贡献。他把风格分为四组八种: (1) 组:由内容和形式的比例,分为简约和繁丰; (2) 组:由气象的刚强和柔和,分为刚健和柔婉; (3) 组:由于话里辞藻的多少,分为平淡和绚烂; (4) 组:由于检点功夫的多少,分为谨严和疏放。 西方的三分法。中国古代的简分法与繁分法。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如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简约之美、繁缛之 美、典雅之美、朴素之美、幽默之美、荒诞之美等等均是美。风格美不仅给人以形式上的满足,而且足以陶冶人 心。 研究风格的审美价值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 风格美是可以超越时代、民族、阶级的。 第二, 风格的审美价值虽然可以超越时代,但它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 响。它不取决于少数人的选择,而取决于时代、民族、阶级的集体选择。 文学风格类型的划分与审美价值

【文学概论】文学风格的内涵

【文学概论】文学风格的内涵

【文学概论】文学风格的内涵一、风格的定义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二、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一)创作个性界说创作个性原是苏联的文学批评术语,指的是表现在作品中的艺术家创作活动的独特性,而把风格定义为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创作个性容易与作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容易混淆,因此需要对创作个性做一个界说。

首先,应该把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区别开来。

创作个性是小于文学风格的概念,它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

当它一旦付诸创作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文学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散文,无论是教诲文火记叙文,属于教导的形式,宜采取智力的风格;抒情诗人从自己的情绪中提取材料来体现自己的观念,表现内心的冲动和激情,属于情绪的感染风格。

悲剧要求表现崇高悲壮的风格,喜剧长于表现幽默滑稽的风格,正剧宜表现严肃庄重的风格。

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是他在实存世界中的存在方式,而世俗生活总是为实用功利的目的所困扰;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性,是他在虚拟世界中的存在方式,往往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

日常个性一部分来自先天的遗传基因,一部分源自后天生存环境中的习得;创作个性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体现在作品中的个性特征。

它是作家的气质禀赋、世界观、艺术馆、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它支配着文学风格形成和显现。

(二)创作个性转化文学风格通过对创作个性的界定,可知日常个性不能直接形成文学风格,必须通过审美创造的升华上升为创作个性,才可能在作品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

创作个性作为一种艺术品格,是作家在生活和创作实践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人气质、人格情操、审美理想、艺术志趣、创造才能和写作习惯等精神特点的总和。

文学风格名词解释

文学风格名词解释

文学风格名词解释文学风格是指在创作中所采用的特定的文学表达方式和风格特征。

它是作家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所选择的创作手法和文体要素的组合。

首先,传统文学风格是指以古代文学作品为基础,保持传统文学艺术特色的一种创作风格。

它注重规范、古雅和礼法,遵循古代经典著作的传统表达方式。

传统文学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古文运动就体现了一种复古的文学风格。

其次,现代主义文学风格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推翻传统文学规范的新兴文学潮流。

它打破了传统的叙述方式和结构安排,追求新颖和独特的艺术表达。

现代主义文学风格以心理分析和意识流为特点,注重主观性和对现实的批判。

第三,后现代主义文学风格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思和超越。

它强调对语言和结构的游戏性,打乱时间和空间线索,追求多元和相对主义的观点。

后现代主义文学风格注重对现实的颠覆和解构,拒绝传统的认知方式和真理。

第四,现实主义文学风格是19世纪中期起源于欧洲的一种描写真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文学风格。

它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着重描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关注社会阶级、经济状况和人性的冲突。

现实主义文学风格强调对人物形象和社会环境的细腻刻画和描述。

最后,浪漫主义文学风格是19世纪初兴起的一种强调个人感情和想象力的文学潮流。

它追求自由、热情和情感的表达,对自然、历史和神秘的事物充满向往和赞美。

浪漫主义文学风格强调个人体验和超验的境界,追求想象力和幻想的自由发挥。

总之,文学风格是作家通过对创作手法和文体要素的选择和运用而形成的。

不同的文学风格体现了不同的审美追求和思想观念,丰富了文学的多样性和魅力。

文学概论课件-文学风格

文学概论课件-文学风格

艺术风格既是一种个人风格,也可以是集体风
格,如时代风格、民族风格、流派风格、阶级 风格等。
艺术风格不是所有艺术家和艺术品都具有 的,只有成熟的艺术家和艺术品才有自己的风
格。它象征了艺术家和艺术品在艺术创作上所
达到的最高境界。
二、“风格即人”与“文如其人”
关于艺术风格,中西艺术史上曾经出现过两 种有影响的学说,“风格即人”与“文如其人”。 法国博物学家布封在他入选法兰西学院时发表过 关于风格的演讲。他所强调的风格既是文章的内 容,也是文章的表达方式,但又超架在二者之上, 即文章整体所呈现的一种精神。
一件艺术作品区别于另一件艺术作品的特 征主要是作品独特的精神气质以及表达这种精 神气质所使用的艺术方法。区别艺术作品的标 志就是这种美学方法的不同,而不是时代。
风格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棍子、柱子和 雕刻刀,后来把写字的棍子和雕刻刀叫做风格。 在罗马人那里,风格是指一种书写器或雕刻刀。 从这里引申为语言风格如修辞或演讲的技巧,进 而扩展为音乐、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样式的风 格。风格一般含有修辞、笔调、文风、文体等多 种相近的意义。直至18世纪以后,风格才开始具 有现代意义上的含义。
艺术的民族风格是民族艺术传统的积淀,它 在艺术史上呈现为一条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只 要这个民族没有彻底灭亡,它的艺术传统就不会 断流,艺术的民族风格就永远存在。
3、地域风格
从陕北与台湾民歌的对比,北方建筑与南方 建筑的对比中看出中国由于地域的辽阔,地理特 征的不同而导致艺术风格的差异。所谓艺术的地 域风格,是指特定地域的艺术风格。它源于特定 地域的风土人情、地理特征、气候环境、文化积 淀以及独特的社会生活结构。
五、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与地域风格
艺术风格不仅呈现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也呈现在不同的时代、民族和地域所生成的时代 风格、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

不同文学风格的特点

不同文学风格的特点

不同文学风格的特点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文字来表达思想、情感和经验。

不同的文学风格代表了不同的创作方式和审美观点,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种不同的文学风格,以及它们的特点。

一、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是一种以真实生活为基础的文学风格。

它追求真实和客观,通过描写社会现象、人物形象和事件来反映现实生活。

现实主义的作品通常具有详细的描写和细致入微的情感表达。

这种风格的作品往往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基础,力求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

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奥斯卡·王尔德等。

二、浪漫主义风格浪漫主义追求个人情感和想象力的自由表达。

它强调个体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追求超越现实和理性的境界。

浪漫主义的作品通常充满了激情、幻想和超自然的元素。

这种风格的作品常常以个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为主题,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著名的浪漫主义作家有雨果、拜伦等。

三、现代主义风格现代主义是20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文学风格,它拒绝传统的叙事方式和艺术规范。

现代主义作品通常以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意识流和多重视角的描写为特点。

这种风格的作品常常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现实的深层次问题,以及语言和形式的自我反思。

著名的现代主义作家有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伍尔夫等。

四、幻想文学风格幻想文学是一种以奇幻和超自然元素为特点的文学风格。

它通过创造奇幻的世界和人物来探索人类的梦想、恐惧和想象力。

幻想文学的作品通常充满了神秘、魔幻和惊奇的情节。

这种风格的作品常常以神话、传说和童话为基础,以奇异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

著名的幻想文学作家有J.R.R.托尔金、C.S.刘易斯等。

五、现代派风格现代派是20世纪初期出现的一种文学风格,它突破传统的叙事方式和艺术规范,追求形式的创新和语言的自由。

现代派作品通常以碎片化的叙事、非线性的结构和多重视角的描写为特点。

文学风格是什么

文学风格是什么

文学风格是什么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1.文学风格的内涵①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日常个性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的区别: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

当它付诸实践并与客观方面相结合,便成为文学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离不开题材、主题甚至体裁等的影响。

比如,题材本身所蕴涵的社会的、伦理的、美学的属性或意义会影响作品的风格。

创作个性与日常生活中表现的个性和人格的区别:日常个性人皆有之,如心理性格、气质情性、禀赋才能、处世态度、思维习惯、表达方式等,人格则是在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人格,指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等。

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常为俗世功利困扰,创作个性却并非人所尽有,它是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而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性,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

创作个性向文学风格的转化:日常个性必须通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转变为创作个性,才可能在作品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

创作个性是位于日常个性和文学风格之间的中间环节。

可以说,风格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经创作个性的有机整合后所显现的独特的艺术风貌和格调,创作个性是风格的灵魂。

对于成熟的作家而言,创作个性已为作家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所渗透,同时又凝结了作家的艺术修养和情趣,因此它体现的就是作为艺术家的个人,而不再是日常生活中的个人。

成熟的创作个性决定了对世界的审美把握,从而自然地转化为风格。

06文学的风格

06文学的风格

文学风格文学风格被誉为作家的微记或指纹。

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文学审美现象,在创作过程中即已发生,最终凝结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属性。

一、风格的诸种理论<一>风格是独特的言语形式(从作品的外在形式呈现的特色来理解)风格是一种语言形式。

[14世纪][印度]田比首那他:风格只是连缀词句的特殊形式。

亚里士多德: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

由此发展出风格是“思想的外衣”的说法。

<二>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从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来理解)把作家创作个性与作品风格联系起来。

西汉·司马迁:“诗言志”、杨雄:“心画心声”。

曹丕:“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刘勰《文心雕龙》“各师成性,其异如面。

”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外部的语言符号”、“也表现与你个人的性格。

”[18世纪][法国]布封:“风格却是人的本身。

”(但日常个性不等同于创作个性。

)<三>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从作家内在个性与表现对象的结合以及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观点来理解风格)刘勰:“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固内而符外者也。

”文学作品作者感于物而以文辞形于外的结果。

作者的创作个性和思想感情都是内在隐含的。

只有通过文辞形式才得以外化显露,风格的有机整体性不反表现于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表现于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黑格尔:“主体本身及其理想所要求的。

”[19世纪][德]威克纳格:“风格是语言的表现形态,一部份被表现者的心理特征所决定,一部份被表现的内容和意图所决定”。

<四>风格是读者辩认出的一个格调(从读者鉴赏角度来理解)读者在长期阅读过程中对特定作家的作品深有体悟,能举一反三,很快辨认出来,并用几个字可高度概括,一经流传就成为某些作家的风格命名成风格描述。

二、文学风格的内涵<一>风格的定义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
2020/7/27
时代风格
目送归鸿, 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
嵇康与《广陵散》
2020/7/27
民族风格
意大利语的柔和和甜蜜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到意大利作 家的资质中去。在我看来,词藻的华丽、隐喻的运用、风 格的庄严,通常标志着西班牙作家的特点。对于英国人来 说,他们更讲究作品的力量、活力和雄浑,他们爱讽喻和 明喻甚于一切。法国人则具有明彻、严密和优雅的风格。
2020/7/27
2020/7/27
二、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
• 扬雄 “心画心声” • 曹丕“文以气为主” • 《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定言,
吐纳英华,莫非情性” • 正确理解“文如其人”
2020/7/27
钱锺书:《谈艺录》四八
所言之物,可以饰伪:臣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 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 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 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阮 圆海欲作山水清音,而其诗格矜涩纤仄,望可知为 深心密虑,非真闲适人,寄意于诗者。
一、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一)文学风格、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 创作个性转化为文学风格
创作实践
外化
日常个性————创作个性————文学风格
(人格结构) 审美升华 (艺术人格) 形式化 (艺术独创性)
2020/7/27
二、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风格 存在的基本条件
• 布封提出“风格即人” “风格是当我们从作家身上剥去那些不属于他本人的东西,
——谢榛:《四溟诗话》
2020/7/27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 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 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 内在根据——创作个性 基本条件——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外部特征——文体和语言组织
2020/7/27
2020/7/27
——伏尔泰:《论史诗》
2020/7/27
民族风格
俄罗斯大地的声音
屠格涅夫
陀思妥耶夫斯基
2020/7/27
托尔斯泰
契诃夫 肖 洛 霍 夫
地域风格
荆楚之地,僻处南方,故老子之书,其说杳冥而深远 。及庄、列之徒承之,其旨远,其义隐,其为文也,纵而 后反,寓实于虚,肆以荒唐谲怪之词,渊乎其有思,茫乎 其不可测矣。屈乎之文,音涉哀思,矢耿介,慕灵修,芳 草美人,托词喻物,志行芳洁,符于二《南》之比兴。而 叙事记游,遗尘超物,荒唐谲怪,复与庄、列相同。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语言编码、修辞分布与文学风格
2020/7/27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1.体裁 2.语体 • 规范语体:抒情语体、叙述语体、对话语体 • 自由语体:使作家的个性得到充分外化,是创作个性发
展为风格的惟一途径,其本身就是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 3.风格
2020/7/27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020/7/27
魏晋风度
时代风格
•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 时代,然而确实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 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 精神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 “文学的自觉时代”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2020/7/27
三、 风格是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相 契合时呈现的特色
• 刘勰“因情立体,即体成势”说 “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
外者也。” • 黑格尔:真正的风格应该是适应“主题本身及其理想的
表现所要求的”。
2020/7/27
四、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一个格调
“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酿成则 醇味如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苏 州酒也,此镇江酒也,此金华酒也。’其美虽同,尝 之各有甄别,何哉?做手不同故尔。”
பைடு நூலகம்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020/7/27
张爱玲与沈从文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张爱玲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 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 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 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姚鼐:《复鲁絜非书》
2020/7/27
繁分法
• 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 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刘勰《文心雕龙·体性》
•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纤秾、沉著、高古、典雅、 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 、委屈、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
所有那些为他和别人所共有的东西之后所获得的剩余和内 核。” • 马克思:“真理是普遍的,它不属于我一个人,而为大家 所有,真理占有我,而不是我占有真理。我只有构成我的 精神个体性的形式。‘风格就是人本身’。”
2020/7/27
三、文体特色和言语组织是风格 呈现的外部特征
创作个性作为作家潜在的心理构成,有待于 外化、形式化到具体的作品中,才能形成风 格。文体和言语组织是风格的载体。
2020/7/27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
• 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 风格的审美价值可以超越时代,但它在多大程度
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 响和制约
2020/7/27
★文学风格与文化
• 文学风格与时代文化 • 文学风格与民族文化 • 文学风格与地域文化 • 文学风格与流派文化
——沈从文:《边城》
2020/7/27
★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一、风格类型的划分
我国古代风格分类理论十分丰富,独具特色。
• 简分法:刚柔二分 • 繁分法:《文心雕龙》八体
《二十四诗品》
2020/7/27
简分法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 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 于人也,如冯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 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 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廖廓;其于人也, 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 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