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新版第18课青铜器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8青铜器 |浙美版(2019秋) (共31张PPT)

四年级上册美术课件-18青铜器 |浙美版(2019秋)  (共31张PPT)

尝试 饕餮纹纹饰创作
大禹治水成功后,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全国 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 于夏王朝都城。这样,九州就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九鼎成了王权至高无上、国 家统一昌盛的象征 。
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对饕餮外形的不同想象。
安徽潜山商代饕餮纹铜尊3000多年历史
商饕餮纹大铙
战国燕国建筑用 半纹瓦当宫殿建筑
防水器物部件
西周早期家具青铜器饕餮纹蝉纹俎
饕餮的图案---神秘与威严
饕餮的图案分解耳

角 眼


(中轴)鼻梁
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成兽面形象,大眼、有鼻、双角,通常没有下唇。
实用的日常器皿工具
寄托祈祷祝愿的礼器
青铜器的纹饰
青铜器的代表纹饰-----饕餮纹
饕餮的传说
饕餮,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的第五子,是一种存在于传说、想象的神秘怪兽。 这个怪兽不干活懒惰,就爱贪吃,永远也不饱。 这个怪兽是祖先们在饱受饥饿的生命威胁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寄托。 所以经常在食器的装饰上出现。
食 青铜器的分类
羊鼎(商晚期食器)
魏鼎
后母戊鼎(司母戊鼎)
最初给该鼎命名的是郭沫若老先生,称其为司 母戊鼎,他认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 戊”。后来有专家提出异议,说“司”其实应 该读“后”现已正式改名。
酒 青铜器的分类
国宝四羊方尊
水 青铜器的分类
乐 青铜器的分类
兵 青铜器的分类
图案-----寄情于物
青铜器
青铜器的发展
形成 距今5000-4000年,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
鼎盛 即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青铜器》说课稿3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青铜器》说课稿3

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8 青铜器》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青铜器》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以青铜器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基础和绘画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

但同时,他们对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和制作工艺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逐步建立起对青铜器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能够独立完成一件具有青铜器风格的美术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学生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难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件具有青铜器风格的美术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教师讲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

2.观察法:学生观察青铜器的图片或实物,提高审美能力。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具有青铜器风格的美术作品。

4.互动讨论法: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青铜器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的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教师讲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青铜器的认识。

3.观察:学生观察青铜器的图片或实物,提高审美能力。

4.实践: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具有青铜器风格的美术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互动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创作心得。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和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示展示青铜器的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第18课青铜器 1浙美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小学四年级美术上册第18课青铜器 1浙美版最新优选公开课件
当铁栅的声音落下,我知道,我再也无法出去。
趁生命最后的余光,再仔仔细细检视一点一滴,把鲜明生动的日子装进,把熟悉的面孔,熟悉的一言一语装进,把生活的扉页,撕下那页最重最钟爱的,也一并装入,自己要一遍又一遍地再读。把自己也最后装入,甘心在二十岁,收拾一切灿烂的结束。把微笑还给昨天,把孤单留给自己。
让懂的人懂。 让不懂的人不懂;


青铜器欣赏
猜一猜它的用途,有什么造型特点?
利簋
器物内底铸有铭文32字,记 载了周武王征伐商纣王,在 甲子午黎明,对伐商能否胜
利进行卜问等史实。
青铜器欣赏
四羊方尊
莲 鹤 方 壶
青铜器欣赏
乐器
兵器
兵器-戈
兵器-人面纹钺
兵器-盾
纹饰欣赏
饕餮纹
纹饰欣赏
夔龙纹Βιβλιοθήκη 纹饰欣赏凤鸟纹总结:青铜器有什么艺术特点?(用词语形容)
青铜器
夏、商、周时期,青铜 作为贵重金属,主要被 制成礼仪用器,多用于 祭祀祖先神灵、宴请嘉 宾贵客、举行隆重典礼 等盛大场合。
青铜器——鼎
可以穿杠搬运

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 足、耳三部分组成。
可以盛物


可以扬火
青铜器——鼎 鼎有何象征?
权利与地位的象征
鼎是青铜器种的重器,也是礼器。 它代表拥有者的身份与地位.不同身份 的人,使用不同数目的鼎。
我是知道我有病,可是你根本没打算管我,理都不理我,难道我还要告诉你吗?心里很委屈地想。 你怎么不说话啦?见我没说话,他又开始质问了。
够了,你不是不理我了吗?你不用在这里的,我死都和你没关系啊。我忍不住大声地对他吼道。 要不是别人打我电话,你以为我会知道吗?我不知道我就不会在这里了。他好象也不甘示弱。

浙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青铜器

浙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说课稿 青铜器

浙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说课稿青铜器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七册第18课《青铜器》一课。

接下来,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本课为“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会从铜色、铜型、铜纹、铭文等方面欣赏中国青铜器作品。

青铜器丰富多彩的图案是我国最为古老的绘画宝库。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饕餮纹、兽纹类纹样,各种造型稚拙、富有意象气息的造型和纹样,展现人类早期绘画的质朴美。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古代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难点:通过青铜器的艺术与文化,领略其魅力。

三、教学准备教师:课件、青铜实物、欣赏合作表等。

学生:水彩笔、美术课本三、说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进行视觉感官的认识和体验,侧重引导学生欣赏的体现过程,针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般绘画作品欣赏的初步知识和发表自我欣赏感受的能力,但对于陶艺作品这种立体造型作品的欣赏较为陌生,这就需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才能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

激励他们学习对青铜器的铜色、铜型和铜纹的欣赏,并引伸进行中外对比学习,更要激励他们用自己的观察、自己的体验、自己判断大胆地进行欣赏,发表自己经过欣赏对话之后的直观感受。

并采用表格式的方法,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感受进行分类记录,通过评价激励,引导生生互动,让学生展开想象力,提高学生对美的事物能进行简单评述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合作探“宝”首先我设计了情境创设,游戏互动这一环节,教师播放编钟弹奏乐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开始,让每位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中找老师带来的礼物,当个考古专家把手中的青铜器挖掘出来,引出课题引导学生通过游戏互动,体现新课标中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理念。

(二)欣赏感受美,了解青铜首先,出示余姚博物馆本土出土的青铜图片,引导学生自主欣赏。

让学生赏后探究总结:青铜器用途宫殿:出示最早的青铜器——鼎(用于煮食物)→祭祀、宴请宾客、隆重仪式→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四年级上册美术18青铜器浙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18青铜器浙美版

张婷婷
青铜器欣赏
炊煮器 兵 器
乐 器
酒 器
青铜器
夏、商、周时期,青铜 作为贵重金属,渐渐成 为权势的象征物。主要 被制成礼仪用器,多用 于祭祀祖先神灵、宴请 嘉宾贵客、举行隆重典 礼等盛大场合。
连连看小游戏:
(请根据身份与使用鼎的数目相连)
天子
诸侯
大夫
元士
五鼎 三鼎 七鼎 九鼎
青铜器——鼎
鼎是青铜器中的重器,也是礼器。 它代表拥有者的身份与地位.不同身份 的人,使用不同数目的鼎。
莲 鹤 方 壶
青田县油竹实验小学
张婷婷
云雷纹
凤鸟纹
夔龙纹
有蜿蜒体躯的动物大多属于龙纹。
青铜器
“子乍弄鸟”尊
人面盉hé
盉:调酒器 尊:大、中型盛酒器
齐候匜yí
伯公父簠fǔ
匜:盥洗器 簠:盛稻谷等粮食的器具
想一想:与鼎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大名鼎鼎 鼎鼎有名 一言九鼎 问鼎中原……
青铜器——鼎
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目前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
金属原料超过1000公斤
铸造此鼎大约需要230名工匠的密切配 合
有人曾受金钱诱惑,想把此鼎分解出 售,但36根锯条几乎磨平,此鼎仅留 下轻微的痕迹,后用50磅的大油锤猛 砸,此鼎仍完好无损
国之重宝——后母戊方鼎
后母戊拓本
虎 噬 人 纹
饕 餮 纹
饕餮纹
鱼 纹
《莲鹤方壶》Βιβλιοθήκη 秋莲 鹤 方 壶 春 秋后母戊方鼎 商
青田县油竹实验小学
张婷婷
凤鸟纹
象纹
kúi
夔龙纹
纹饰欣赏
凤鸟纹 龟纹
云雷纹 鱼纹
课堂小练习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第18课 青铜器 》教学设计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第18课 青铜器 》教学设计

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第18课青铜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8课青铜器》选自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以及艺术特点,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时期的青铜器,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青铜器的历史、种类、制作工艺、装饰手法等方面,配以精美的图片,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青铜器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对于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青铜器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青铜器,提高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青铜器。

2.难点:对青铜器的装饰手法和艺术特点进行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等知识。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青铜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比较法:教师学生对不同时期的青铜器进行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备课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带齐美术学习用具,如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青铜器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学生对青铜器的了解,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同时,教师讲解青铜器的装饰手法,如casting、forging 等,让学生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

18青铜器教案小学美术浙人美版四年级上册备课..doc

18青铜器教案小学美术浙人美版四年级上册备课..doc

18青铜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白学知识,引导学生说说青铜器的造型特点,知道几个典型代表的青铜器器型及饕餐纹,初步形成欣赏评述青铜器造型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器形与纹饰角度来欣赏与评述青铜器的造型美,逐步提高视觉感受、理解与评述能力,初步掌握欣赏青铜器造型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起学生对青铜器的关注与兴趣,珍视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青铜器曾经是等级森严的制度的产物,是反映一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物质文化的体现。

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走进青铜器的世界,透过青铜器古色斑斓的外表、繁多的造型、诡秘的花纹、奇异的铭文,看到的是一个时代青铜艺术的辉煌。

通过接触中国古代青铜艺术,拓宽艺术视野。

让学生在感悟青铜器的造型、装饰艺术和铭文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历史价值的同时,领略祖先遗留下的青铜瑰宝的无穷魅力。

青铜器年代久远, 再加上其名称经常出现许多生僻字,让学生充满好奇。

以学生问学生答的常态课堂形式开展这样一节欣赏课,学生是主体,老师不过是帮助孩子欣赏评述的朋友,师生一起完成这样一堂看起来严肃悠远的欣赏课。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儿个古代青铜器的造型艺术特点(器型与纹饰)。

难点:从器形与纹饰上欣赏评述青铜器的造型美。

【教学过程】4」【教学活动】【导入】成语导入成语导入。

(1)模拟场景,教师接电话:我向来说话一言九鼎!教师: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鼎是什么东西,有哪些成语,谁能来组词,什么意思?谁能说说他的来历。

学生冋答结构、意义等,教师结。

(两种预案),学生提到青铜器直接亮课题。

预设一:学生自己谈到了后母戊鼎,就学生思路,引导学生说说后母戊鼎的重量大小,结构、意义、典故、纹饰。

教师:我们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老师接下来给大家看的这段短片应该可以完整解答大家了。

预设二:老师这里也带来了一个青铜仿制品,你能来说说他的名字么?引导学生自己说说对鼎的了解,对后母戊鼎的了解。

四年级上册美术精品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精品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精品教案18青铜器浙美版2014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第18课《青铜器》。

具体内容包括青铜器起源、发展历史、制作工艺以及其在中国艺术史上重要地位。

我们将详细学习青铜器种类、形状、纹饰等,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对青铜器艺术有更深刻理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青铜器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认识。

2. 培养学生观察、欣赏青铜器美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青铜器制作工艺和纹饰设计。

2. 教学重点:青铜器历史、种类、形状和艺术价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青铜器实物或图片、投影仪、教学PPT。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青铜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铜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青铜器起源、发展历史、制作工艺以及在我国艺术史上地位。

3.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青铜器种类、形状、纹饰等特点,通过具体案例加深学生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观察青铜器图片,分析其特点,进行速写练习。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青铜器艺术特点,每组选出一个最具代表性青铜器进行介绍。

6. 动手实践(20分钟)学生利用画纸、彩笔等材料,设计一款属于自己青铜器。

7.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青铜器起源与发展2. 青铜器种类、形状、纹饰3. 青铜器艺术价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款具有创意青铜器。

答案:学生可自由发挥,结合所学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意青铜器。

2. 作业要求:完成设计图,并简要介绍设计理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青铜器解程度如何?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收集青铜器相关资料,深入解青铜器文化,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