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同步辅导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导学案 岳麓版选修4
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学的漫长发展立场中,经历了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和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很多的人物以及观点的出现,那么在萌芽阶段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涉猎多个领域的哲学家,因此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就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
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那么如此传奇的人物,在我们教师招聘的考试中,他都出现在哪里呢?一、关于古希腊三哲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
三者并称为古希腊三哲或古希腊三贤1、苏格拉底——城邦政治学说的先驱者,西方哲学从他开始,从向外探索转入向内探索,从自然哲学转向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
2、柏拉图——他的重大贡献在于他把哲学与现实结合起来,理念不是停留于个人思想中的概念,而是被用于改造社会。
他创作的城邦政治学说的早期论著《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
3、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无论古罗马、中世纪,直到近代的大政治思想家,没有一个人能绕过他的思想遗产。
他创作了城邦政治学说的主要论著、西方政治学的开山之作《政治学》。
他们三人在美学、政治、教育、数学哲学、科学领域的贡献是具大的,有些甚至是开山之祖,影响了几乎所有之后的西方哲学家。
对人类社会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力。
二、亚里士多德在心理学中的贡献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课时作业3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岳麓版选修4

课时分层作业(三)(建议用时:35分钟)[基础达标练]1.古希腊最知名的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分别是师徒传承关系顺序。
下列关于这三位思想家师承关系顺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格拉底②柏拉图③亚里士多德A.②——①——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②——③【解析】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而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阿卡德米学园中最引人注目的学生,故答案为D项。
【答案】 D2.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从教生涯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曾教授于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B.在马其顿创立了吕克昂学园C.教学方法别具一格,被称为“逍遥学派”的思想家D.教授学生自然科学和伦理学【解析】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立了吕克昂学园,故选B项。
【答案】 B3.亚里士多德曾说道:“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这表明他( )A.强调人独立的理性思考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思想中含有进化论成分D.强调以科学调查方式研究人类社会【解析】材料中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强调人独立的理性思考,故A项正确;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B项错误;材料中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独立的理性思考,与进化论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中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独立的理性思考,与科学调查方式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A4.“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西方先哲亚里士多德给后人留下了这一名言。
下列各项中,能充分体现他是这一名言的忠实践行者的是( )A.与柏拉图就哲学问题展开辩论B.坚持用“三段论”进行研究C.创立阿卡德米学园D.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解析】“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强调的是亚里士多德尊敬老师但不畏权威,故选A项。
【答案】 A5.“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
希腊人是人。
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 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 为良善之人。 ——亚里士多德
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 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 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亚里士多德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 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亚里士多德
《雅典学园》(局部)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亚里士多德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 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 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43年,马其顿国王 腓力二世邀请亚里士多德 做儿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即使上帝也无法改变过去。
——亚里士多德
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 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亚里士多德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 后退。 ——亚里士多德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 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的缘故。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在给亚历山大授课
远征中的亚历山大大帝(发现于庞贝古城的镶嵌画)
亚历山大帝国地图
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 德重返雅典,创立学园。 公元前322年,他在卡尔 基斯逝世。
亚里士多德雕像,现收藏于卢浮宫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在治学中,注意 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但是 绝不盲从,敢于独立思考。
第一单元 东西方先哲
■生平小传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百科全书式的大师
导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选修四:第3课 亚里士多德 教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选修四:第3课亚里士多德教案
【章节说明】
古希腊是近代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
在思想文化领域,继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后,又诞生了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博学家——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同时,他也兴建了自己的讲习所——“吕克昂”学园,并著书讲学。
他的一生,尊师但不盲从,敢于创新,不断探索真知。
这种精神使他在哲学领域、生物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以及逻辑学方面都有研究并得出很多重要结论,从而成为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教学目标课标: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经历,掌握他在学术思想创见方面的主要贡献,认识他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主张的思想价值、影响和地位。
本课目标:(1)指导学生阅读亚里士多德的作品,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使学生学会从历史文献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历史人物的评述与评价方法。
(2)通过本课的学习,应引导学生从亚里士多德的事迹中获取精神启迪,学习他对真理的孜孜以求精神和对科学的不懈探索精神;从亚里士多德的嘉言懿行中吸取科学智慧和人生经验,从而促进个人修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
重点、难点:亚里士多德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主要贡献及其思想主张是本课的重点,对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主张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述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古代希腊,自由人往往让奴隶读书给他们听,亚里士多德却喜欢自己读,人们讽刺他是个“读书者”。
但是,亚里士多德-----这个特立独行的人---成了影响西方世界的伟大哲学家和人类知识体系中多门学科的奠基人讲授新课:一、生平经历亚里士多德的生平经历以时间为线索分为几个阶段即:御医之子(出身)、学园精英(求学)、王子之师(为师)、吕克昂学园—“逍遥学派”(办学)、落寂辞如何?亚里士多德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这种特殊的身世,即决定了他人生历程的辉煌,又导致了他命运的多舛。
凭借与马其顿王室的特殊关系,他得以成为王子之师和创办吕克昂学园;也因为这种关系,他两次从雅典逃离并落寂辞世。
有关亚里士多德的介绍: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是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公元前384年诞生于爱琴海北岸的斯特基拉城。
亚里士多德是马其顿王室医师的儿子,从小对自然科学特别爱好,也很钻研。
父亲经常教给他一些解剖和医学的知识,他有时也帮助父亲作一些外科手术。
亚里士多德17岁那年前往雅典,成为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前427—前347)的大弟子,从事学习和研究长达20年之久。
高中历史 同步辅导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课标要求】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学习笔记】知识点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典学园求学,师从雅典学园;曾是_________大帝老师。
知识渊博思想深邃。
知识点二百科全书式的大师1.科学贡献:首次对科学进行分类,他把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
2.哲学贡献:创立逻——辑学,提出著名的“三段论”。
3.政治学贡献:《政治学》讨论政治问题和原理:希腊城邦政体分六种:主政体、族政体、族政体、族政体、族政体、政体。
4.伦理学贡献:亚里士多德提出“中道”的理论。
【典例精析】【例1】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庄子【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亚里士多德强调既要避免怯懦,又要避免鲁莽。
这和孔子的“中庸”思想基本相似。
【答案】B【例2】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 )A.关注人类社会或生活B.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C.支持寡头政治D.反对雅典的民主【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
古希腊“哲学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是师承关系。
他们哲学思想出发点都是希腊的民主政治、社会生活。
【答案】A【例3】“任何人都是一种二足动物。
”“柏拉图是人。
”“所以柏拉图是一种二足动物。
”这是亚里士多德的( )A.理念论B.三段论C.形而上学D.中庸思想【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
理念论是柏拉图的观点;形而上学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中庸思想是秉持不偏不倚,不主张突出又不甘于堕落的价值观;三段论是传统逻辑中的一类主要推理,与材料内容吻合。
【答案】B【例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2019-2020年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特训七十五

2019-2020年高中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亚里士多德岳麓版复习特训七十五第1题【单选题】下列有关柏拉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曾师从亚里士多德,学习哲学B、希望哲学家治理国家C、他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成为培养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重要基地D、提出理念论【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有人说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太阳下每一个问题都有其一席之地。
这些问题包括( )①哲学问题? ②生物学问题? ③伦理学问题? ④经济学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这一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失利、僭主政治的执政的时期。
他与他的老师、他的学生并成为希腊三贤。
在哲学领域,他认为宇宙间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是( )A、自我B、物质C、逻辑D、理念【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理想国》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
A、什么是正义B、法治优于人治C、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治国D、理想国中的居民分成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亚里士多德被誉为是“学者中的大师”,下列各项不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A、提出了科学研究的方法B、使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C、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D、与当时著名的学者进行激烈争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自己的“中庸”之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政治上是( )A、反对民主制的激进派B、反对奴隶制的激进派C、温和的民主派D、激进的民主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亚里士多德说:“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这体现了他对真理的尊重。
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相比较,亚里士多德坚持的“真理”是( )A、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B、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C、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D、中庸之道是明知的态度和方法【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儒家的“内圣外王”与柏拉图的“哲学家王”两者都( )A、试图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的有序B、主张有智慧的人治理国家C、强调君主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D、有利于建立民主政治【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美国学者肯·沃尔夫在《大历史视野》中比较东西方古代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时指出:(他们)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
第3课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亚里士多德
哲学思想
孔子
敬鬼神而远之 1、敬:怀疑鬼 神的存在 2、远:把探讨 和解决人世间的 实际问题放在优 先位置
柏拉图
1、唯心主义, 认为理念是世界 的本质,现实世 界只是理念世界 的反映 2、研究物质世 界只能获得不确 定的“意见”, 而不能获得知识
亚里士多德
1、思想来源于 具体事物,物质 世界和精神世界 不可分割 2、物质世界值 得研究,尽管认 识中有错误,但 也有真理成分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治学、因材施教、 即重视政治的 教育 有教无类、 研究,又重视 启发式教学、 自然科学知识, 思想 当仁不让于 既培养政治家, 师等 又培养科学家 开办 创办私学, 学校 广收门徒 阿卡德米学园
1、教学方法 别具一格逍 遥学派 2、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克里昂学园
伦理思想
孔子 中庸 柏拉图 伦理学主题: 正义 亚里士多德 中道
• ①学术争鸣与讲究科学方法,做到收集材 料、分门别类、分析综合、条理论断。 • ②科学分类:理论、实践、创造三类。 • ③创立众多学科、有开创性著作,著作等 身,遗产丰厚。逻辑学、哲学、政治学、 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物学、生理 学、医学和物理学等。
【助读资料】
亚里士多德把论证分为“从个别到普遍”和“从 普遍到个别”两种过程,前者是归纳法,后者是演绎 法。 他对归纳法的作用是肯定的,但他着重研究和总 结了演绎推理的一般原则——三段论法。他把推理步 骤表示为包含字母符号在内的一些三段论图式,下面 就是一种基本的图式: 如果所有的B是A(大前提) 并且所有的C是B(小前提) 则所有的C是A(结论) 这种三段论式的推理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 个判断构成,其中包含A、B、C 三个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同步辅导第3课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
士多德导学案岳麓版选修4
【课标要求】
简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学习笔记】
知识点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典学园求学,师从雅典学园;曾是_________大帝老师。
知识渊博思想深邃。
知识点二百科全书式的大师
1.科学贡献:首次对科学进行分类,他把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
2.哲学贡献:创立逻——辑学,提出著名的“三段论”。
3.政治学贡献:《政治学》讨论政治问题和原理:希腊城邦政体分六种:主政体、族政体、族政体、族政体、族政体、政体。
4.伦理学贡献:亚里士多德提出“中道”的理论。
【典例精析】
【例1】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鲁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亚里士多德强调既要避免怯懦,又要避免鲁莽。
这和孔子的“中庸”思想基本相似。
【答案】B
【例2】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 )
A.关注人类社会或生活
B.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C.支持寡头政治
D.反对雅典的民主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
古希腊“哲学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是师承关系。
他们哲学思想出发点都是希腊的民主政治、社会生活。
【答案】A
【例3】“任何人都是一种二足动物。
”“柏拉图是人。
”“所以柏拉图是一种二足动物。
”这是亚里士多德的( )
A.理念论
B.三段论
C.形而上学
D.中庸思想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
理念论是柏拉图的观点;形而上学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中庸思想是秉持不偏不倚,不主张突出又不甘于堕落的价值观;三段论是传统逻辑中的一类主要推理,与材料内容吻合。
【答案】B
【例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整治、约束)之以刑,民免(避免犯罪)而无耻(羞耻之
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正)。
——《论语》
材料二城邦的公民显然彼此是兄弟,但他们的构成和能力各不相同。
因此他们在城邦中的职责和地位也不同。
神用金子创造了具有统治能力的统治者,用银子创造了武士,即统治者的辅助者,用铜和铁创造了农夫和匠人。
——柏拉图《国家篇》
材料三假如公正是少数人的意愿,就会出现暴君,假如公正是以数目取胜的多数人的意愿,他们就会行施不公,没收少数富人的财产……人们应该选取中庸,既不过度,也不无及。
——《亚里士多德全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人思想差异的原因。
(3)我们对他们的思想应该如何评价?
【解题指导】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比较能力。
第(1)题,应从材料中找出三人各自政治思想。
第(2)题,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及其个人等方面分析。
第(3)题,应从思想的时代性、对后世的积极性等角度简单回答。
【答案】(1)孔子:以德治国,以礼来规范人的行为。
柏拉图:国家按能力的不同进行分工,各司其职。
亚里士多德:公正是在多数人和少数人的意愿之间实现中庸。
(2)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状况;个人的学识和经历。
(3)各位哲人思想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有其合理的成分,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
A.敢于挑战权威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
C.忘恩负义D.求知欲强
2.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
这种观点( )
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
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
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
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3.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发展所作的独创性贡献是( )
A.中庸之道 B.对于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的认识
C.动植物分类法 D.三段论
4.亚里士多德宣称:“有一些人天生是自由的,另一些人则天生是奴隶。
”这句话的本意是( )
A.奴隶归奴隶主私人占有
B.奴隶制度是永远不能改变的
C.把社会上的人分成三个等级
D.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
5.马克思称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成就有( )
①讲究科学方法研究②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③提出法治优于人治的思想
④提出“中庸之道”理论
A.①②B.①②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慷慨是挥霍与吝啬
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材料体现的都是一种中庸思想
B.两人都反对过和不及,认为要恰到好处
C.孔子主张两者兼备,亚里士多德反对两端而取中间
D.两者的中庸思想如出一辙
7.关于亚里士多德研究领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学:建立了动植物的分类研究体系
B.物理学:指出具体事物的组成(形式和质料)
C.逻辑学:创立“三段论”
D.伦理学:提出了“孝悌之道”
8. 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学术成就不正确的是
A.建立较完整的学科体系 B.大多数自然科学成就一被证明是错误的
C.其伦理学成就如三段论至今被奉为权威 D. 为后世的科研提供了一些方法论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亚里士多德
材料二
材料三在吕克昂学园,有一门伦理学课
程,讲授人生哲学。
亚里士多德向人们讲述: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
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失误,中间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并受人
称赞。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亚里士多德是如何突破柏拉图哲学思想的?
(2)依据材料二,指出亚里士多德突出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什么思想?他这种思想有何特点?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孔子《论语》
材料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地维之所赖以立,天柱之所赖以尊……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
——《曾文正公全集》家训卷下材料三城邦以正义为原则。
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
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为建立社会秩序的主张有哪些。
这一主张到后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三,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如何建立有序的社会。
(3)综合上述材料与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第3课亚里士多德
一、选择题
1.A.2.B.3.D.4.B.5.B.6.D.7. D.8. B
二、非选择题
9.(1)他主张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现实的幸福。
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理论属于人的思维抽象,客观上并无理念世界的存在。
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这一观点接近了唯物主义观点。
(2)方法:思考和争论。
(3)思想:中庸之道思想。
特点:从伦理学角度强调中庸之道;强调中庸之道是一种美德;否定两端。
10. (1)主张:按照君臣名分之礼、以德治国。
影响:后来形成的三纲五常成为维护专制封建统治的工具,束缚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通过实现正义、法治、中道来建立社会秩序。
(任意两点即可)
(3)通过法治实现正义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基础;既要肯定法治的基础作用,也要肯定道德的作用。
(任意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