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段生产排程系统研究应用_
smt产线的mes系统流程

smt产线的mes系统流程The MES system in the SMT production lin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e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t helps to streamline operations, track production progress, and monitor quality control. MES systems are designed to integrate with various equipment on the production line, allowing seamless communication and data exchange between machines and systems.在SMT生产线上,MES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制造过程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它有助于简化操作、跟踪生产进度,并监控质量控制。
MES 系统旨在与生产线上的各种设备集成,实现机器和系统之间无缝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One of the key features of MES systems is their ability to provide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analytics. This allows operators and managers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 based on up-to-date data, leading to improved productivity and efficiency. Real-time monitoring also enables quick response to any issues or deviation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helping to minimize downtime and prevent costly errors.MES系统的一个关键特点是其提供实时监控和分析的能力。
SMT自动化生产线方案

SMT自动化生产线方案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SMT(表面贴装技术)在电子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许多企业开始采用SMT自动化生产线方案。
本文将介绍SMT自动化生产线方案的优势以及其五个主要部分。
一、自动送料和排料系统1.1 精确的物料供应:SMT自动化生产线方案通过使用自动送料系统,实现了对物料的精确供应。
这样可以减少人为错误,提高生产效率。
1.2 自动排料:自动化生产线方案还包括自动排料系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将已完成的产品从生产线上移除,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准备。
1.3 优化生产流程:自动送料和排料系统能够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自动贴装机2.1 高速贴装:自动贴装机是SMT自动化生产线方案中的核心部分。
它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将元件贴装到PCB(印刷电路板)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2 高精度贴装:自动贴装机具有高精度的定位系统,能够将元件精确地贴装到指定位置,确保产品的质量。
2.3 多功能贴装:自动贴装机还具有多功能贴装的能力,可以同时进行多种元件的贴装,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
三、自动检测系统3.1 自动光学检测:SMT自动化生产线方案还包括自动光学检测系统,能够对贴装完成的产品进行自动检测,以确保贴装的准确性和质量。
3.2 自动电气检测:自动检测系统还可以进行自动电气检测,检查电路板上的电气连接是否正常,确保产品的功能完整性。
3.3 自动剔除不良品:自动检测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出不良品,并将其剔除,保证产品质量。
四、自动焊接系统4.1 精确的焊接:SMT自动化生产线方案还包括自动焊接系统,能够快速而精确地进行焊接操作,确保焊接的质量和可靠性。
4.2 多种焊接方式:自动焊接系统具有多种焊接方式的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式。
4.3 自动烙铁清洁:自动焊接系统还具有自动烙铁清洁功能,可以保持焊接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五、自动标识和包装系统5.1 自动标识:SMT自动化生产线方案还包括自动标识系统,能够自动为产品添加标识,方便追踪和管理。
生产排程优化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生产排程优化方法的研究及应用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生产排程优化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产排程优化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了解生产排程优化的基本概念。
生产排程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根据生产需求和资源约束,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的顺序和时间,以达到最优的生产效果。
传统的生产排程方法往往依赖于经验和人工计划,容易出现人为疏忽和错误,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成本增加。
因此,研究生产排程优化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对于生产排程优化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
一方面,可以基于数学模型和算法进行研究,例如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遗传算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生产排程问题量化为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算法求得最优解。
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仿真实验和优化。
通过模拟不同的生产场景和策略,评估不同的排程方案,并进行优化改进。
这种基于实验的方法可以更贴近实际生产环境,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生产排程优化方法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首先,优化的生产排程可以合理安排生产活动的顺序和时间,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例如,合理安排生产车间和设备的使用时间,避免产能的浪费和过剩。
其次,生产排程优化还可以降低库存水平和减少交货周期,提高客户满意度。
通过准确预测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可以减少库存的积压和过量投入,缩短产品的交货周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生产排程优化方法还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和控制,可以降低因工艺变化和设备故障而导致的生产中断和质量问题。
通过建立合理的排程逻辑和配套的生产指导系统,可以及时预警和纠正潜在的问题,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和可靠。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生产排程优化方法的挑战和前景。
尽管生产排程优化在理论和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生产排程问题往往涉及到大规模和复杂的数学模型,求解时间和计算资源的消耗较大。
SMT生产管理系统(E-PMS)

SMT生产管理系统(E-PMS)E-PMS是在总结了多年SMT生产管理及其应用系统实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无线扫描及条码技术,针对SMT生产管理过程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将SMT生产车间的人、机、料、法、环进行有效控制,实现管理流程标准化,强化生产执行力,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
并且通过实时收集各类生产数据,使SMT车间整个生产过程透明化,实现产品质量问题可追溯性。
效率科技SMT生产管理系统(E-PMS)生产现场操作主界面E-PMS可有效杜绝错料发生,降低生产线人员配置。
操作员在上料时扫描料盘条码,系统获取扫描数据,并根据事先导入的设备程序(站位-物料对照表)进行核对,防止错料发生,同时生成上料记录,不需人工填写上料记录表。
上料核对过程简单快速可靠,同时可免去QC对料过程。
E-PMS可大幅缩短首件检验时间,降低首件检验人员配置。
系统根据预先导入的元件坐标数据(XY-Data),生成产品模拟图形,通过元件位置闪烁提醒操作员快速找到元件位置进行测试。
ES-PMS与LCR数字电桥接驳,测试过程只需要一个测试员手持一只测试笔(不需要变换量程及档位),对屏幕所提示的元件逐个测试(不需要区分元件类别),电脑自动获取测量数据并进行比较,同时生成测试记录。
对于不合格的元件会给出明确提示,同时对于部分无法使用LCR数字电桥进行测试的元件,允许使用人工判定。
E-PMS还可有效防止不同客户或不同工单物料串用;准确计算生产线产能,辅助生产计划制定;准确统计人员、机器有效工作时间,辅助人员绩效考核及设备生产效率分析;规范人员操作,提升管理执行力;提供各种形式内容丰富的生产报表,方便管理人员详细了解整个生产过程。
通过实施ES-PMS,在有效提升SMT生产管理水平的同时,还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顺利通过客户的严格审核。
E-PMS适用于所有SMT生产车间,支持市面上所有型号的贴片机,同时与工厂现有ERP系统无缝衔接,自动导入BOM。
SMT工程管理与应用

SDCA
Std
Do
Act
Check
Act
Check
Improvement
实际上不管是什么管理观念名称,其灵魂都是
怀疑-测量-改进-再怀疑-再测量-再改进…
SMT工程管理与应用
Process Management
➢ 制程调制设定,是如何将制程设计的结果应用 在生产线上的工作。这要求技术人员对设备的 特性、功能以及如何操作有很好的了解。设计 未必能一次完整无缺的把所有制程参数都定得 最优最完善,这阶段工作也具微调改正的责任。 同时,这阶段工作也对调制后的制程能力做计 量,并初步检讨制程设计时定下的监控方法。 以作为全面生产时开始的制程监控参照。也是 设备保养维修部门日后技术目标的参照。
---------管理篇
SMT工程管理与应用
目视管理
View management
A: 5S B: 信号管理 C:报表管理
SMT工程管理与应用
制程管理
Process Management
SMT工程管理与应用
Process Management
制造管理与制程管理的区别
➢ 以往 制造-检查-返修或淘汰的-贯做法称为‘制造管理’. 制造管理’注重防止不良产品离厂,而‘制程管理’则把重 点放在把制造方法加以合理化和优化
SMT工程管理与应用
SMT生产线选择
理解如何有效的和供应商合作沟通是 成功的关键之一
一方面,供应商能提供有用的生产方案给用户(对用户有利),但 在另一方面,供应商又希望和企图从用户身上获得最高利润(对用 户不利)。由于这矛盾关系的存在,在处理的思想上就必须很开放。 如何达到平衡点是整个合作的要点。当然,大多数的交易都是在双 方都满意的情况下达成的。但一时的满意并不能确保日后的利益。 用户真正应确定的,是实际效益。通过实际能力来确定选购的效益 肯定能为用户带来满足,但未经科学方法确定选购效益的满足未必 能为用户带来肯定的效益。作为用户,您应该在知道如何使用本身 的商务谈判优势的同时,也了解本身对设备技术上认识不足的劣势。
分段生产设计技术在制造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该制造系统于2008年12月底正式上线运行,全程生产设计作为将销售合同订货要求转换为合同全程经过工序/机组的生产工艺控制参数过程的重要功能之一,对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钢厂的销售合同按质、按量完成,为“以需求组织生产”的原则提供了准确的参考依据以及强力的信息数据支撑。
2017年该厂借制造信息系统升级改造的机会,实现了分段生产设计的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生产设计的精细化管理。
1分段生产设计概述1.1生产设计概述生产设计是制造管理部在接收到销售合同室下发的销售订货合同后,根据销售合同订货要求,订货产品对应的冶金规范、产品规范要求以及现场机组能力要求等信息,按照一定的算法及规则,计算出每一个合同在经过的每道机组工序的生产、质量控制数据。
生产设计主要解决的是根据每一个订货合同的订货要求,计算出生产该产品需经过的工序或机组的出入口重量、钢卷相关的外径范围、板坯的宽度范围等关键内容。
上述生产设计的结果的主要用途包括如下:(1)每道机组/工序的生产计划编制时的机组出口规格(重量、外径等)控制要求。
(2)当前机组/工序产出的物料规格是否仍可继续生产出满足合同订货要求的成品的判断标准。
(3)物料转用充当时,是否可以把余材或者有合同材料挂到另一个合同上,以进行后续组织生产的转用充当规格判断标准。
(4)当钢厂现场有外购料、互供料业务时,每个合同特定工序产品的产品订货规格要求。
1.2分段生产设计意义2008年底该钢厂全程生产设计功能上线后,初步实现了按合同组织生产,全程一贯工序参数控制的要求,该功能已经比较好地满足了现场精艺制造的要求。
但由于该钢厂前后工序设备能力非全部匹配或者非全部连续,该钢厂一个典型的业务场景是一个合同将经过的3~6道工序/机组,全程生产设计的瓶颈工序通常为第1道工序/机组,即01炼钢工序,在01炼钢工序生产完成后,后续2~5道工序如果还是维持全程设计的计算结果,则这时候机组的出入口重量规格会由于瓶颈工序的限制导致规格范围偏小。
SMT柔性制造系统中车间排产优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SMT柔性制造系统中车间排产优化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SMT(表面贴装技术)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SMT柔性制造系统是一种高度自动化、高灵活性的制造系统,能够在不同的生产环境中调整、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
SMT柔性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车间排产优化,它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SMT柔性制造系统中车间排产优化,通过对柔性制造系统的加工任务、设备资源和生产流程进行分析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三、研究内容1. SMT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 SMT柔性制造系统中加工任务的排产优化3. SMT柔性制造系统中设备资源的利用优化4. SMT柔性制造系统中生产流程的优化5. 基于实际数据的SMT柔性制造系统车间排产优化案例分析四、研究方法1. 研究现有文献,学习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经验2. 离线仿真实验,根据SMT柔性制造系统的生产流程,建立仿真模型,对排产方案进行模拟实验,评估其可行性和效果3. 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建立模型,利用现代优化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五、研究意义1. 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和柔性生产能力2.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3. 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六、预期结果1. 确定SMT柔性制造系统中车间排产的优化方法和策略2. 建立SMT柔性制造系统车间排产优化的仿真平台3. 提升SMT柔性制造系统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4. 推动SMT柔性制造系统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七、参考文献1. 《SMT柔性制造系统的优化方法研究》,黄一鸣等2. 《柔性制造系统中车间排产的优化方法研究》,赵勇等3. 《基于网络的SMT柔性制造系统车间排产优化系统设计》,高志英等4.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SMT柔性制造系统车间排产优化研究》,何笑等5. 《SMT柔性制造系统车间排产优化方法研究》,邵峰等。
SMT工艺流程及各流程分析介绍

SMT工艺流程及各流程分析介绍摘要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技术,其涉及范围包括基板、设计、设备、元器件、组装工艺、生产辅料和管理等。
随着SMT 技术的产生、发展,SMT在90年代得到迅速普及,并成为电子装联技术的主流。
其密度化,高速化,标准化等特点在电路组装技术领域占了绝对的优势。
对于推动当代信息产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制造现代电子产品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
本论文以具体实践岗位为基础,详细讨论了SMT技术的工艺流程以及各流程的分析等相关内容。
它大大节省了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产品性能和生产效率,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捷和享受。
关键词:SMT技术工艺流程介绍分析AbstractSMT(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technology is a synthetic system .It involves ranges have substrate,devise,equipment,component, packaging technology, Production Auxiliary Materials and management .Along with the SMT technology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SMT obtains the news fast development and the popularization in the 90s, and becomes the electronic attire to unite technical the mainstream. Its density, the high speed,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standardization have occupied the absolute superiority in the electric circuit packaging technique domain. Regarding the impetus message of today industry's development vital role, and became one of manufacture modern electronic products essential technologies. At present, it already soaked each profession, each domain, the application is very widespread.The present paper take the concrete practice post as a foundation, discussed the SMT technology technical process in detail and the process analysis and so on related content.It has saved the material, the energy, the equipment, the manpower, the time greatly and so on, not only reduced the cost, but also enhanced the product performance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gave back to people's life to bring more and more convenient and enjoys.Key words:SMT technology,Technical process,introduce and analysis. (1).流程框图:(2).SMT流程介绍:由于SMA有单面安装和双面安装,元器件有全部表面安装及表面安装与通孔插装的混合安装;焊接方式可以是再流焊、波峰焊、或两种方法混合使用,目前采用的方式有几十种之多,下面仅介绍通常采用的几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4錫膏印刷机
Fig.4 Solder printer machine
(3)置放表面贴片组件:运用取置机将表面贴片组件依电路板所设计的布局(Layout)置放于印刷电路板上;设备根据贴片速度的快慢分为高速贴片机和泛
用贴片机,如图5、图6所示:
Fig 5 High Speed Surface Machine Equipment
(4) 回焊固化:主要是将已置放组件的电路板经预热加温,将锡膏融化使组件焊脚与电路板的焊垫(Pad)粘牢,再经过降温冷却,使锡膏固化,即完成组件与电路板的接合;设备如图7所示:
图7 回焊炉 Fig7 Reflow equipment
图6泛用机
Fig 6 General surface machine equipment
(5) 测试及修复:由于产品应用的不同,印刷电路板的制程状态随着置放组件的不同,其组件插件方式也有所区别,本论文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PCBA 产品:电路板的正、反两面都是表面贴片组件,这种类型的优点是:密度很高,可使电路板的体积缩小到最小程度,而且非常适合高度自动化的作业,并提高可靠度,大幅度降低成本。
印刷电路板装配流程图如图8所示:
开始上锡膏置放SMC 回流焊
翻面
测试通过
结束 图8 印刷电路板装配形态图
Fig8 The flow chart of PCBA
3.1.2 SMT 生产系统
由表面涂敷设备、贴装机、焊接机、测试设备等表面组装设备形成的SMT 生产系统习惯上称为SMT 生产线。
组装产品和组装工艺要求决定了SMT 生产系统的组成形式,其差别主要体现在:用于单面还是双面组装,生产线上是否配置有自动检测设备等组成形式方面。
SMT 生产系统的组成主体或基本组成形式是SMT 生产线,各种形式的SMT 生产线及其主要设备的基本功能,以及其控制与管理形式是基本相同的。
本文研究的SMT生产系统生产的工件既有单面组装又有双面组装的PCBA,生产线由锡膏印刷机、高速贴片机、泛用机、回流焊和AOI光学检测等机器设备组成。
整个SMT生产系统由19条生产线组成,工件数(产品种类)繁多。
如何合理地将这些工件安排到这些生产线进行贴装生产使得总完工时间(Make span)最小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本研究在考虑换线时间、生产线等效与非等效性、重入性、生产批量、交期等影响因素基础上界定研究的系统范围,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建立相应的数学优化模型,随着问题规模的扩大,求解方法必须突破传统做法才能有所作为。
图9 印刷电路板
Fig9 Printed circuit board
图10 SMT 生产线典型设备
Fig10 Typical machines on SMT line
3.2 生产排程的数学模型
3.2.1 变量和参数
结合产线实际情况,考虑到数学模型表达简洁、全面的要求,对变量和参数设定如下:
已知参数:
M :SMT 生产线条数 N :工件总数
i :工件编号,N i ,,2,1"=;
j :SMT 生产线编号,M j ,,2,1"=; k :工件加工顺序编号,N k ≤;
Side :工件 i 1(Bottom 面)与工件i 2(Top 面)关系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