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学案素材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初中语文部编版(2018)九年级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现代诗歌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诗歌意象和表达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学习了《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歌以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带给了学生和我很深的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教学重点
-诗歌朗读与感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词语解析: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如“鲜妍”、“呢喃”、“黄昏”等,理解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诗歌意象分析:学会分析课文中运用的意象,如“春暖花开”、“柳絮飘飞”等,并理解意象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初中语文部编版(2018)九年级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一、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部编版(2018)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十一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课文朗读与感悟: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作者对“人间的四月天”的赞美之情。
2.词语解析: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如“鲜妍”、“燕呢喃”、“黄昏”等。
-在诗歌创作背景关联上,教师可提供林徽因的生平简介,特别是她在文学和建筑领域的成就,让学生了解她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对于仿写练习,教师可给出一些启发性问题或关键词,如“描述一个你认为美好的季节”并提示学生运用所学意象和表达技巧,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完成仿写任务。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过哪些美丽的自然景象?”(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诗歌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歌中描绘的美好世界。
初中语文部编版(2018)九年级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情感态度培养: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美好,珍惜时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美好的事物,让你感到仿佛置身于诗意的四月天?”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诗歌中的美好意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现代诗歌的基本概念。《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一首充满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现代诗歌,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现代诗歌是情感与艺术的结合,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了解现代诗歌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欣赏生活中的美。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现代诗歌。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与诗歌的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接着,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重了诗歌基本概念、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讲解,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进行仿写练习,目的是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从学生的表现来看,他们在讨论和仿写过程中积极参与,展示了不错的成果。但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分析诗歌意象和修辞手法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指导。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教学目标】1.朗诵诗歌,了解作者及有关背景,把握诗歌内容。
2.学习比喻、拟人的写法,把握意象的使用方法。
3.理解诗中蓬勃向上的热情。
感受作者充满爱意、喜悦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比喻、拟人的写法,把握意象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蓬勃向上的热情。
感受作者充满爱意、喜悦的情感【情境导入】同学们,四月,是春天中的盛季,春暖花开的时节,枝头挂满朵朵鲜花,暖风徐徐吹拂,春燕在梁间呢喃。
多美的季节,走,我们一起去欣赏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新课解读】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掌握重点词语。
3.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1.字音字形娉.婷(pīnɡ) 鲜妍.(yán)黄昏.(hūn)冠冕.(miǎn)柔嫩.(nèn)呢喃.(nán)轻灵.(línɡ) 喜悦.(yuè)鹅.黄(é)2.掌握词语轻灵:轻快灵巧。
鲜妍:鲜艳。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冠冕:这里是王冠的意思。
呢喃: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3.这首诗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并通过不同的意象,展示了“你”的生机和活力,全诗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喜悦和希望,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无限欣喜之情。
二、朗读诗歌——探究内容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1.诗人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写风?2.第二节所选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3.为什么写“鹅黄”“绿”“白”的各种花?4.诗歌的最后一节有何作用?学生读课文,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
1.“风”是抽象的,却由你(爱)的“笑响”将它“点亮”,让人由听觉到视觉再到感觉,从各个感官角度来感悟体味。
春的光艳轻灵都缘自于“笑响”,这是对“爱”的形象描述。
2.诗歌所抓意象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云烟”,既柔和又朦胧,是爱的静态美;“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则是爱的动态美,动却也恬静安宁。
2018年秋部编教材九年级最新教案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内涵。
2.感知诗歌的情感意蕴,初步领会诗歌特有的内在美感。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背诵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
2.了解诗歌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诗歌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1.朗诵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
2.分析诗歌运用的写作手法。
一、新课导入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
她走过北平的尘烟,穿过康桥的夜雾,遥望远方时,便落进徐志摩的诗页;她着一件青衫,在古雅的庙店,低眉沉思时,便绘入梁思成的图纸;她与文学泰斗金岳霖的情谊被赞为人与人关系最真最美最崇高的境界。
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幽默机智的谈吐和优雅迷人的气质。
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家。
她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馨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二、资料助读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师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成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参与过国徽设计,改造过传统景泰蓝,参加过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三、朗读课文,积累词语1.学生先读诗歌,然后点名朗读。
2.师生共同正音。
3.学生积累词语。
娉婷(pīng tíng)鲜妍(xiān yán)冠冕(guān miǎn)呢喃(nínán)四、引读诗歌,整体感知1.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描绘意境?明确:意象:四月天、风、云烟、星子、细雨、花、月圆、新芽、白莲、燕。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18部编版)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1.学生对现代诗的兴趣和好奇心: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现代诗抱有浓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对此类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较弱。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尝试以生活中的实例为例,让他们感受到诗歌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新课讲授环节,我采用了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重点难点解析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诗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但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抽象词语和句子的理解仍存在困难。为此,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学生通过讨论、举例等方式,加深对难点知识的理解。
-举例:诗中“你是爱,是暖,是希望”等句子,通过具体的描绘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掌握现代诗的基本特点,如自由诗体、丰富的修辞手法等。
-举例:诗中的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3)学会通过诗歌鉴赏,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举例:通过对诗中词语、句子和整体结构的分析,领悟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创作意图。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现代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诗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诗歌。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首现代诗。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新人教版

作者将心中的爱以人间四月天丰美的景象作比,表达了对人间四月天的盛赞。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环节三
合
作
探
究
一、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诗歌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主标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以比喻的手法,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点出作者要赞颂的对象;副标题“一句爱的赞颂”表明作者对赞颂对象极尽爱的赞美。
2.画面美。
《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的语言,画面感极强。没有抽象的思想,只有敞开的画面,以形象的语言等待领悟。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且以温暖的组合展示温馨柔媚的情调。直接展示色彩的文字有“鲜妍、鹅黄、绿、白莲”,是一种温润的美感。而且,作者又采用了跳动的笔法,“点亮、春的光艳、云烟、黄昏、星子在无意中闪、夜夜的月圆、水光浮动”,它不是静态的描摹,而是放在动态的、变化的背景中来挥洒。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一、助学资讯
作者简介: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侯(今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和丈夫梁思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领域成就斐然,代表作有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参加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异常精美。
四、分析结构,归纳写法。
1.音乐美。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
2018秋初三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颂扬1.领会诗人为表现浓烈的“爱的颂扬”,而选用的清爽的、富裕情义的意象,初步领悟诗歌特有的内在美感,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2.推测词语和要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作者奇异的艺术手法,感觉语言魅力。
3.学会赏识诗歌的音乐美,经过对诗歌的朗读和赏析,品尝其语言特点和写作风格。
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种漂亮,超越漫长的时空,忧如定格在回眸的瞬时;有这样一种聪颖,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光阴的长河。
她不单有漂亮的相貌,更有风趣机智的辞吐和优雅迷人的气质。
她是一位力透纸背的议论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建筑家,更是一位才干横溢的诗人。
她就是中国现代历史上集美谈、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
亲爱的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飞舞、清馨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课提示】导入时可播放有关的朗诵视频,让诗歌自己的音韵美惹起学生对诗歌的关注。
朗诵视频素材见光盘。
二、教课新课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1.作者介绍、诗歌特点。
(1) 林徽因是中国有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
她和丈夫梁思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确立了坚固的科学基础。
文学方面,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领域成就斐然,代表作有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新中国建立后,林徽因参加了天安门人民英豪纪念碑的设计。
(2)“ 新月派” 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重要派别,倡导新格律诗,主张诗的形式格律化和“ 理性克制感情” 的美学原则。
林徽因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她的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着重感觉的奇妙、比喻的奇特、意象的衬着及情绪的盘旋。
她以其优雅芳香、柔美细腻的写作特点显示了诗作独到的审美价值。
2.指导学生朗诵课文。
朗诵指导: (1) 停留要适合; (2) 朗诵的节奏要缓急适合; (3)注意朗诵的语气、语调; (4) 注意重读的词语; (5) 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人教部编版)精品教案 第1单元4你是人间的4月天教案

这是新选编入教材的一首诗歌,对该诗的主题向来有争议,参考资料较少,对诗歌的语言及主旨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在教学中重在让学生品读自悟,不强求答案的统一与标准。但探究还不够深广,学生也没有真正放开学习。
24.刘姥姥进大观园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疏通字词,了解文意;初步了解曹雪芹和《红楼梦》。通过个性鲜明的语言、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三、品析“笑”料
勾画出文中对刘姥姥的描写,分析刘姥姥在这场笑剧中表现出了怎样的性格特点?
(1)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强的过他。”……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
指导
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环节一
新
课
导
入
有一部书,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几百年来,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风靡,几代人为之赞叹,甚至专门成立了研究学会,这就是《红楼梦》。书中有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但通过作者的妙笔,她却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她看似与贾府毫不相干,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用她的视野见证了贾家的荣辱兴衰,她就是刘姥姥。今天,让我们随着曹雪芹的妙笔,看一看刘姥姥在大观园里上演了一场怎样的好戏。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蓼溆(liǎo xù)麈尾(zhǔ)戗金(qiàng)篾片(miè)银箸(zhù)
砒霜(pī)调停(tiáo)撮弄(cuō)发怔(zhèng)筵席(yán)
理解词语。
调停:安排,处理。
环节二
自
主
学
习
撮弄:戏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四)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轻灵.(líng)新鲜.(xiān)冠.冕(guàn)
B.黄昏.(hūn) 鹅.黄(é) 鲜妍.(yán)
C.浮.动(fú) 娉.婷(pīng) 喜悦.(yuè)
D.天真.(zhēn) 庄.严(zhuāng) 光艳.(yàn)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轻灵:轻快灵巧。
B.云烟:云雾和烟气。
C.娉婷:形容男子的姿态美。
D.呢喃:形容燕子的叫声。
3.请用“/”给下面的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细雨点洒在花前
(3)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4.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B.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C.黄昏吹着风的软。
D.你是夜夜的月圆。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林徽因,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文学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她同丈夫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
林徽因有着倾城的貌,出众的才,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早在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
(选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徽因的健谈绝不是结了婚的妇人的那种闲言碎语,而是有学识、有见地、犀利敏捷的批评……她从不拐弯抹角、模棱两可……我常常折服于徽因过人的艺术悟性。
(选自萧乾《才女林徽因》)
材料三母亲在融汇材料方面充满了灵感,常会从别人所不注意的地方独见精彩,发表极高明的议论。
那时期,父亲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大多经过她的加工润色。
父亲后来常常对我们说,他文章的“眼睛”大半是母亲给“点”上去的。
(选自梁从诫《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
(1)根据上述材料,写出你对林徽因的一点认识。
(2)下面是一副有关林徽因的嵌名对联,请你将之补充完整。
上联:千灿国徽因秀美
下联:一生诗意为____________
(一)阅读现代诗《想念父亲》,回答问题。
想念父亲
陈奉生
父亲走了
柜子上留下半坛子老酒
我喝了一口呛出的眼泪
掉进酒坛在痛苦的想念中
磨砺成晶莹的珍珠
母亲一个人睡的土炕
显得空空落落
领着父亲串门的小狗
蔫头蔫脑
就连夕阳里的炊烟
也少了许多父亲的味道
门前坡上梨花开了
那雪白的颜色
是我想父亲的颜色
纷纷飘落的榆钱
是我想父亲的种子
飞到哪儿就在哪儿扎了根
父亲走了
在田野里
长成一棵棵玉米
一蓬一蓬的豆子
一株一株的芦苇
在没有父亲的日子里
全家人咀嚼着父亲的滋味
6.这首诗的第一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想念”?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题技法详见《听课手册》P9
7.为什么“领着父亲串门的小狗/蔫头蔫脑”?(2分)
8.赏析下面的诗句。
(4分)
纷纷飘落的榆钱/是我想父亲的种子/飞到哪儿就在哪儿扎了根
9.请品析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3分)
在没有父亲的日子里/全家人咀嚼
..着父亲的滋味
(二)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
新月
沙鸥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
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选自《中国当代名诗100首》)
10.“新月”与“小船”,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面,诗人是如何将这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的?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分)
11.诗歌第二节选取了哪几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怎样的情感?(2分)
12.《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诗画面唯美,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对爱的赞颂表达得形象生动。
请尝试写一段画面优美的景物描写。
写作技法详见《听课手册》P9
详解详析
【作业手册】
1.[解析] A“冠”应读“guān”。
2.[解析] C“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3.(1)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细雨/点洒/在花前
(3)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4.C
5.(1)示例:①林徽因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她在建筑方面的成就卓著,在诗歌、小说等方面的成绩同样斐然;②林徽因充满知性和灵性,极富审美能力和创造才华。
(2)纯真
6.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想念”,把因想念父亲而流下的眼泪比喻成“珍珠”,说明这“想念”像珍珠一样晶莹宝贵。
7.[解析] 这首诗要表达的是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诗句中写狗的神情,是侧面描写,烘托出“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答案] 通过小狗的“蔫头蔫脑”,从侧面表现“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8.[解析] 分析诗句的深层含义,要把握住相关意象,明确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再具体分析其含义。
[答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寄托在随风四处飘落的榆钱之上,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想念之深重。
9.“咀嚼”,比喻对事物反复体味。
这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在父亲离开家的日子里,一家人对父亲的持续不断的思念之情。
10.诗人抓住“新月”与“小船”外形上“弯弯”这一共同特征,运用比喻,将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引子,后面内容都围绕这两句诗来写(或引出诗歌后面的内容)。
11.“花香”“夜暖”“春天”。
表达了对故乡春天的强烈赞美之情和浓烈的思乡之情。
12.示例:沙湖泛舟,滋生着妙不可言的闲情。
空气里氤氲着湖水的气息,像尘封的佳酿,只消轻嗅便已令人心醉。
烟水迷蒙,芦苇荡漾,时有白鹭嬉戏。
水波过处,是无境的遐
想,此时我才停下脚步,让心灵飞翔。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笔下的西湖,就像多情的女子,但这里却因众多的游鱼和飞鸟,多了几分独有的生命灵性。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很多人愿意就这样随碧波荡漾,行到水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