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在大海中永生》课案
1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1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本文是关于13、在大海中永生(第一课时),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初步感受人们对伟人邓小平的永远怀念之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难点:激发学生对伟人的崇敬之情。
教学过程一、音乐导入,提示课题1、课前首先让我们一起重温一首熟悉的歌曲,注意用心灵去倾听、去感触。
(播放《春天的故事》)2、以前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它歌颂了谁吗?(邓小平)3、揭题、读题。
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却悄然闭上了眼睛,离我们而去了。
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
今天,让我们再一起来缅怀这位历史伟人。
(板书课题:在大海中永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1、师过渡:这篇文章的篇幅不长,请同学拿起书本把课文认真读一遍。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给每个自然段标号。
2、师巡视,请读得好的同学站到讲台上来,以便做示范朗诵。
3、学习生字: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指名读,其他同学指正。
(2)齐读生字词。
4、学生描红、临写。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师过渡:生字会认了,咱们再来读读课文2、指名分读课文,指导长句朗读:(1)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
(2)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3)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
四、听读课文,理清层次1、师范读,学生认真听。
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基本知识,包括海洋的定义、特点、分类等。
2. 使学生认识到大海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大海、保护大海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索海洋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海洋的定义和特点2. 海洋的分类3. 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4. 保护海洋的方法与措施5. 探索海洋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海洋的基本知识、大海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保护海洋的方法与措施。
2. 教学难点:海洋分类、保护海洋的具体措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海洋的基本知识、分类、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海洋环境保护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保护海洋的方法与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海洋的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海洋知识的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海洋环境保护案例素材。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及探究学习的任务。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五)待您提供具体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海洋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海洋基本知识:介绍海洋的定义、特点、分类等,让学生了解海洋的基础信息。
3. 分析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讲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功能、价值,使学生认识到大海对地球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的海洋环境保护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并提出保护海洋的方法。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保护海洋的具体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探究学习:布置探究任务,让学生课后自主探索海洋的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课堂气氛等,以便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海洋的基本知识、保护海洋的方法与措施等。
《在大海中永生》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广阔和神秘,激发学生对大海的敬畏之情。
2. 通过讲述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以及如何保护海洋环境。
三、教学难点:1. 海洋生物的保护方法。
2.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实践环保行动。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海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引出本课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3. 案例分析:讲述一些海洋生物的生存现状,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面临的困境。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5. 成果分享: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一些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措施。
6. 实践活动:让学生设计一份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行动计划,并承诺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
7. 总结: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9. 板书设计:课题:《在大海中永生》教学内容:1. 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2. 人类与海洋的关系3. 保护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的措施教学过程:1. 导入:感受大海的美丽和神秘2. 新课导入: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3. 案例分析:关注海洋生物的生存现状4. 小组讨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5. 成果分享:总结保护海洋的措施6. 实践活动:制定行动计划7. 总结:强调保护海洋的重要性8. 作业布置:调查当地海域环境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情况。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体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海洋生物的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海洋生态系统调查和分析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2.2 教学难点: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海洋生态系统的作用和保护意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培养观察和描述能力。
3.2 调查法:组织学生进行海洋生态系统调查,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海洋生物的图片、视频和实物标本。
海洋生态系统调查工具和材料。
4.2 场地准备:教室内的展示屏幕和投影仪。
小组讨论的区域。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通过展示海洋生物的美丽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5.2 导学: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引导学生学习海洋生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能力。
5.3 实践:分组进行海洋生态系统调查,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
5.4 展示:邀请学生代表展示调查结果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了解学生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的知识和理解程度。
检查学生对海洋生物观察和描述能力的掌握情况。
6.2 评估方法: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记录学生的观察和描述情况。
对学生的调查报告和小组讨论进行评价。
6.3 评估标准:学生对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的知识的准确性和深度。
学生观察和描述海洋生物的能力的准确性和表达能力。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反思内容:反思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13在大海中永生导学案 (2)

①组内朗读所画的词句。②说说自己的感受。
【检测反馈】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呜咽(yàn yè)舷窗(xián xuán)
崭新(zhǎn zǎn)无垠(yín yín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认识邓小平爷爷吗?他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构想的缔造者。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祖国和人民。
指导背诵排比句。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让
我们齐声朗读第二段,永远记住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和他的光辉形象吧!
三、诵读课文,怀念伟人
①过渡:在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什么?根据活动三的要求读第三段。
②出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指导读这一句(震撼人心的)多么博大的胸怀,道出了与祖国、与人民的血肉关系。
2.入情入境地学习课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活动单
导学案
调整与改进
【活动方案】
活动一:品读课文,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思考:从中感受人们怎样的情感,画出相关语句读读。
2.组内交流。
①交流阅读感受。
②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3.交流展示,质疑完善。
③填充:与_______同在,与_______同在,与________同在。
言为心声,此情此景,人们由衷地发出:邓小平爷爷在大海中永生了!(板:在大海中永生)
四、回顾全文,练习背诵。
根据活动三要求练习背诵课文,再进行展示。
五、完成检测反馈
1.学生完成检测反馈
2.师生评点完成情况。
教
学
反
13在大海中永生

这两句的意思一样吗?哪句好,为什么?(上面句多了“低低地”、“缓缓地”这两个成语。上句比下句好,因为通过这两个词语准确地写出了人们为失去伟人悲痛不舍的心情。)
4、机舱里安放的是……
5、理解“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学生自由读课文
2、自己设计记忆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难的在下面打“?”。
3、交流自学情况。
4、指导书写
“呜”的乌中不能加一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范读(以有感情的朗读带领小朋友进入情境)
2、这一段话讲了1997年3月2日上午,飞机载着邓小平爷爷的骨灰飞向大海)
3、比较:
a、……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的辽阔大海。
教学环节
教材处理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关键项或教学策略)
导知
感知
1、听《走进新时代》
同学们有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首歌吗?
(自动播放图片)教师讲解:邓小平爷爷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国两制”构想的缔造者。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祖国和人民。要求逝世后不留骨灰,而将之撒向大海。
2、今天我们就要跟着专机一起去回顾邓小平骨灰撒向大海的过程。
交流自学
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板书:23、在大海中永生
2、解题。
“永生”是什么意思呢?(“永生就是永远地活着”原指人死之后灵魂永久不死,现在一般用来哀悼死者)
3、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谁在大海中永生?为什么说他在大海中永生)
过渡: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己试读课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的广阔和神秘,引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探索欲望。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勇气、坚持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在大海中永生》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 讨论大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对大海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团队合作和坚持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大海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大海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
2. 阅读课文《在大海中永生》,让学生初步感知故事情节。
3.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4. 讨论大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意义,让学生从中汲取启示。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教案案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海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勇气和坚持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在大海中永生》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故事中海洋生物的特点和作用。
3. 讨论大海中的生态平衡和保护海洋生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理解故事中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勇气和坚持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在大海中永生》的教案

《在大海中永生》的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1.2 教学内容介绍大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讨论大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探索生命的意义和价值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大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1.4 教学活动观看大海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大海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大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生命意义的看法第二章:大海的生态系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2.2 教学内容介绍大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讨论大海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保护大海生态系统的措施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大海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讨论法:讨论大海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探究法:探讨保护大海生态系统的措施2.4 教学活动观看大海生态系统的视频,了解生物多样性分析大海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保护大海生态系统的措施第三章:大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大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意识3.2 教学内容介绍大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包括食物、能源、交通等方面讨论大海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3.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大海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法:讨论大海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3.4 教学活动观看大海对人类生活影响的视频,了解大海资源的重要性分析大海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建议第四章:生命的意义和价值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意识4.2 教学内容讨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探讨如何珍惜生命和关爱他人4.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分享法:分享有关生命的故事和经验4.4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生命意义的看法分享有关生命的故事和经验,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生命目标和计划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意识5.2 教学内容总结大海的重要性、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反思个人对生命的态度和行为5.3 教学方法总结法:总结所学内容反思法:反思个人对生命的态度和行为5.4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所学内容第六章:海洋生物的保护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保护的行动意识6.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生物的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探讨海洋生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6.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海洋生物的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讨论法:讨论海洋生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6.4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生物保护的视频,了解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分析海洋生物保护的方法和措施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个人保护海洋生物的行动计划第七章: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影响培养学生对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的行动意识7.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影响探讨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和措施7.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影响讨论法:讨论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和措施7.4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环境污染的视频,了解污染的现状和影响分析海洋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和措施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个人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行动计划第八章: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合理利用的行动意识8.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探讨海洋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和方法8.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讨论法:讨论海洋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和方法观看海洋资源利用的视频,了解资源的种类和利用方式分析海洋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个人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行动计划第九章:海洋保护的国际合作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方式培养学生对海洋保护国际合作行动的意识9.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保护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方式探讨我国参与海洋保护国际合作的情况和作用9.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海洋保护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和方式讨论法:讨论我国参与海洋保护国际合作的情况和作用9.4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保护国际合作的视频,了解合作的重要性和方式分析我国参与海洋保护国际合作的情况和作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个人参与海洋保护国际合作的行动计划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实践计划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本课程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的行动意识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制定个人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的计划10.3 教学方法总结法: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计划法:制定个人实践计划10.4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的计划学生分享实践计划,并进行交流和反馈第十一章:海洋保护的科技创新1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海洋保护科技创新的兴趣和认识11.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保护中科技创新的应用和重要性探讨海洋保护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景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海洋保护中科技创新的应用和重要性讨论法:讨论海洋保护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景11.4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保护科技创新的视频,了解其应用和重要性分析海洋保护科技创新的发展趋势和前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海洋保护科技创新的看法和建议第十二章:海洋保护的公众参与1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中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海洋保护行动的意识12.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保护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和方式探讨海洋保护公众参与的具体行动和方法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海洋保护中公众参与的意义和方式讨论法:讨论海洋保护公众参与的具体行动和方法12.4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保护公众参与的视频,了解其意义和方式分析海洋保护公众参与的具体行动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定个人参与海洋保护行动计划第十三章:海洋保护的案例研究1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从案例中汲取经验,应用于实际海洋保护行动的能力13.2 教学内容分析海洋保护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探讨海洋保护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海洋保护的成功案例和经验讨论法:讨论海洋保护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13.4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保护案例的视频,了解其成功经验和问题挑战分析海洋保护案例中的问题和挑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从案例中获得的启示和建议第十四章:海洋保护的生涯规划1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洋保护相关职业的发展前景培养学生对海洋保护事业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意识14.2 教学内容介绍海洋保护相关职业的种类和发展前景探讨如何规划海洋保护事业的生涯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海洋保护相关职业的种类和发展前景讨论法:讨论如何规划海洋保护事业的生涯14.4 教学活动观看海洋保护相关职业的视频,了解其发展前景分析如何规划海洋保护事业的生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定个人海洋保护事业的生涯规划第十五章:课程回顾与展望1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本课程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对海洋保护事业的持续关注和参与意识1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展望海洋保护事业的发展前景15.3 教学方法回顾法: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展望法:展望海洋保护事业的发展前景15.4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顾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对海洋保护事业的持续关注和参与计划学生分享持续关注和参与计划,并进行交流和反馈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大海中永生》这一主题的教案,内容涵盖了大海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海洋生物保护、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海洋保护的国际合作、科技创新、公众参与、案例研究以及生涯规划等多个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大海中永生》课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积累好词佳句,学会作读书笔记。
4、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
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5、学习用“不仅„„也„„”造句。
6、继续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7、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来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加深对文本的理
解和体会。
8、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体验文本表达的情
感,走进文本。
9、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10、“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
11、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12、会人民为失去了小平爷爷这一位伟人而悲痛的感情,缅怀他的丰
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预习案
1、我会读
民族 爱戴 崭新 呜咽 波翻浪涌
篇章 痛悼 海疆 属于 奔腾不息
2、看拼音写汉字
Wū yè zhǎn jiāng shǔ
( ) ( ) 新 海( ) ( )于
3、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⑴.非常新。 ( )
⑵.低声哭泣。 ( )
⑶.指海水翻起,波浪急速流淌。 ( )
⑷.形容水与天交融成为一体,没有界限。 (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大海 ,寒风 , 伟人的
离去„„”作者赋予大海、寒风人的感情,表达
了 。
⑵.“鲜花拌着骨灰”只告诉我们 ,
而“鲜花伴着骨灰”不仅说明了鲜花和骨灰一起撒向大海,更传达
了
5、我知道
本文是一篇通讯,按照 → → 的线索组织材
料,表达了人民对 的怀念之情。
6、我爱搜
我搜集到了邓爷爷生前的很多事迹。
7、深入探究:
本文一定有你最为感动、最觉动情的地方,请你选择一处,反复
读读,读出自己的感情来。
8、课文总结
学习了课文,你想对邓爷爷说些什么?
邓爷爷,我想对您说( )
导学案
1、导入新课
出示邓小平的画像,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谁来简单介绍
一下?
指名学生介绍
小组内阅读邓小平的有关资料。
2、板书课题:在大海中永生
3、解题:
(1)“永生”,你是怎么想的?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4、你觉得文中哪个字写起来有困难,需要老师或同学的帮助?
舱:舟字旁的一横应该是一提 崭:上小下大
呜:右边是个乌,不是鸟 咽:左窄右宽
悼:右下的十字的竖上短下长 超:走字上的短竖上长下短,
一撇要长 疆:弓字应写的直、狭长,而且上面两部分的距离应该一
样
属:左面不超出厂字头,右面超出厂字头
师:课上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些我们运用课前学习的资料,通
过读书、讨论已经当堂解决了。有些我们感到还需要在课后带着这些
问题,再去寻找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是哪几个问题呢?
①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
②“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
③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师:好!让我们联系自己搜集的资料,再来读读课文,想一想这几个
个问题自己是怎样理解的,然后和周围几个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5、指导朗读第一节
飞机飞向大海,带着全国人民无限的哀思、缅怀。深爱着祖国和
人民的邓爷爷离我们远去了,多么令人悲痛!让我们各自读第一段,
想想怎么读才能把我们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6、指导朗读第三节
过渡:读了第二节,我们是不是好像也来到了大海,也在目送伟
人离去?
此时此刻,我们又会想些什么?你是不是还仿佛看到了什么呢?
让我们各自读读课文的第三节,好好想想。对“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
越时代,超越国界”这句话,你现在又是怎么理解的?这一段饱含激
情的文字,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邓爷爷的丰功伟绩和深远影响。这段
话想读读吗?怎么读呢?
(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有感情朗读。)
7、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现在大家都理解了吗?
师进行小结。
8、回顾全文,加深印象。本文一定有你最为感动、最觉动情的地方,
请你选择一处,反复读读,读出自己的感情来。
9、指名朗读,鼓励学生试着诵读。
10、针对共性问题,进行科学指导。
巩固案
A、我会用这些词写句子。
爱戴——
奔腾不息——
B、我会选词填空。
辽阔 广阔 宽阔
1.在( )的平原上,冀中人民采用地道战。把日本鬼子打
得晕头转向。
2.汽车在( )的公路上奔驰。
3.( )的海洋奔腾不息,仿佛在述说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爱戴 热爱 爱抚
1.为国为民操劳了一生的邓小平爷爷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
人民的( )。
2.我想到以后再也得不到伯父的( )了,眼泪止不住地
流了下来。
3.不管身处何地,他都深深地( )着自己的祖国。
C、课文理解。
这篇课文是一篇通讯,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的骨灰
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丰功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
的 。
D、阅读课文片段,我能行。
(一)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
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
1.片段中的“呜咽”可以换成词
语 、 、 ,意思不变。
2.“鲜花伴着骨灰”中的“伴”能换成“拌”吗?说说你的理
由。
3.根据片段内容,对句子。
鲜花伴着骨灰撒向大海, 。
(二)
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
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
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1.写出与“爱戴”意思相近的词语; 、
2.“今天”在文中是指
3.邓小平爷爷为了中国人民做了 、
、 等大事,所以
说他是“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
课后反思
教学中,扣住一个“情”字层层铺开,步步深入。在学生读流利
的基础上,再通过指导学生抓住一些重点词句进行朗读,把伟人离去
时人们悲痛、不舍的心情突出地展现出来让学生领悟。如第一自然段
的“低低地、缓缓地”,第二自然段的“呜咽、痛悼”等,字字情真,
感人肺腑。只有通过满腔深情的朗读方能展示文章的气势和抒发人们
的深情,才能充分表达对伟人邓小平的不舍、怀念之情。为进一步体
会文章情感,适当的语言训练也是很有必要的。“大海呜咽”“寒风
痛悼”,文章赋予它们人的情感,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引导学生展
开想象,进行说话训练:大海在低声地哭泣,它仿佛在
说: 。寒风在悲痛地流泪,它仿佛
在说: 。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学
生的内心情感再一次荡漾,对邓小平爷爷的爱戴之情也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