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的科学文献管理工具选择与利用分析
文献检索工具及应用

文献检索工具及应用一、检索工具概述文献检索工具是用于快速查找和获取文献资料的工具。
它包括手工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工具两大类。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定位相关文献,提高科研和学习效率。
二、手工检索工具手工检索工具主要是印刷版的工具书,如百科全书、词典、年鉴、手册等。
它们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或分类进行编排,用户可以根据关键词或主题进行查找。
尽管现代计算机检索工具已经非常普及,但手工检索工具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在某些特定领域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三、计算机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的检索工具,主要包括数据库、搜索引擎等。
这些工具可以快速地检索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展示和筛选功能。
计算机检索工具已经成为现代文献检索的主要方式。
四、搜索引擎使用搜索引擎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机检索工具,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相关的网页、图片、视频等资源。
常用的搜索引擎有百度、谷歌、必应等。
使用搜索引擎时,需要注意关键词的选择和搜索技巧的掌握,以便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五、学术数据库应用学术数据库是指包含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资源的数据库,如CNKI、万方、维普等。
这些数据库提供了大量的学术资源,是科研人员获取学术资料的重要来源。
通过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学术论文的作者、出处、影响因子等信息,帮助用户评估论文的质量和价值。
六、文献管理软件文献管理软件是一种专门用于管理文献资源的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对文献进行整理、归类、引文标注等操作,方便后续的学术研究工作。
常用的文献管理软件有EndNote、NoteExpress、Mendeley等。
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可以提高文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信息混乱或遗漏。
七、检索技巧与策略掌握检索技巧和策略是提高文献检索效率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索技巧与策略:1. 明确检索需求:在开始检索之前,先明确自己的需求,包括需要查找的主题、时间范围等。
2. 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如学术数据库、搜索引擎等。
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技巧

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技巧作为一名图书馆的常客,学会高效地检索和利用馆中资源是一个重要的能力。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一些图书馆信息检索与利用的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习和研究的效率。
1. 熟悉图书馆分类系统图书馆中的图书按照一定的分类系统进行归档,熟悉这个分类系统可以帮助读者更快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
在图书馆中,大多采用的是"十进制分类法"或"中图法"。
读者可以通过查阅图书馆提供的分类索引来了解不同图书的位置,从而更快地找到目标图书。
2. 使用图书馆的在线资源现代图书馆通常都提供了丰富的在线资源,包括电子图书、期刊文章、学位论文等。
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网站或者专门的数据库进行检索。
在检索时,可以利用关键词搜索、分类筛选等功能,以获取更精确的检索结果。
3. 充分利用参考书和文献综述在进行复杂的研究或撰写论文时,参考书和文献综述是非常宝贵的资源。
它们涵盖了该领域的重要概念、理论和研究成果,在阅读参考书和文献综述时,读者可以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和经典著作,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4. 学会有效地阅读与筛选图书馆里的资源丰富多样,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因此,在阅读图书馆中的书籍或期刊文章时,我们需要学会有效地阅读和筛选。
可以先浏览目录和摘要,找出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章节或文章;可以快速翻阅全文,对其内容有初步了解后再决定是否深入阅读。
5. 提高检索技巧在使用图书馆资源时,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检索技巧。
可以学习如何使用高级检索、通配符和逻辑运算符等,以提高检索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同时,要学会根据检索结果的相关性排序来筛选信息,以确保获得最有价值的资源。
6. 利用图书馆的辅助工具许多现代图书馆都提供了一些辅助工具,如图书馆导航系统、文献管理软件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读者更方便地找到目标图书,管理自己的阅读和研究笔记。
读者可以及时了解图书馆内新到书籍,定期关注图书馆的活动和培训,以提高图书馆资源利用的效果。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工具应用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工具应用
Contents 1 2
NoteExpress
EndNote X6
简介
中文
NoteExpress Firstnote
英文
Endnote Biblioscape Reference Manager Mendeley(免费开源) Zotero(不支持中文,只可以
在使用或培训中有问题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电话: 62519135; 62511237 E-mail: tsgzxb@
键入数据库名字
下载题录 • 从NE在线数据库中下载 • 从图书馆数据库中下载并导入 • 从google scholar中下载并导入
• 从NE在线数据库中下载
• 从图书馆数据库中下载并导入
打开
保存至txt 格式
• 从web of science中下载的题录存为txt格式,导入NE中, 过滤器选择web of science ccc-RIS,则可导入NE。
文献管理
下载的文献会形成格式attachments文档 文档可以被覆盖,更新 PDF格式的文档可以自动载入,提取题目、 作者、期刊等信息
可进行题录的排序、去重、删除和 移动;附件的下载、笔记、标记等
Endnote
• 创建数据库、获取文献题录 • 下载文献 • 管理文献
• 插入引文
医学文献王
配合Firefox使用,不支持IE)
NoteExpress
NoteExpress 是国内文献检索与管理系统,通过各种方途径高效,自动的搜索 (含互联网)、下载、管理文献资料和研究论文。该软件可嵌入MS Word环境使用, 在使用Word中输出各种格式化的参考文献信息。 题录采集 题录管理 插入引文
图书馆工作中的文献管理与引用工具应用

图书馆工作中的文献管理与引用工具应用在图书馆工作中,文献管理与引用工具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书馆从收集、整理到提供读者文献资源的过程中,文献管理与引用工具能够辅助图书馆员高效地管理和利用文献资源。
本文将探讨文献管理与引用工具的重要性、常用工具以及应用案例。
一、文献管理与引用工具的重要性文献管理与引用工具可以帮助图书馆员更好地管理和利用馆藏资源,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首先,文献管理工具使得图书馆可以更加高效地组织和管理文献资源。
通过工具的辅助,图书馆可以整理、分类和索引大量的文献,使得读者可以便捷地找到所需资源。
其次,引用工具可以帮助读者进行文献引用和参考文献生成,减轻了读者的工作负担,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另外,文献管理与引用工具也能够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更加规范和方便的引用方式,避免了引用格式错误的问题。
二、常用的文献管理与引用工具1. Zotero:Zotero是一种跨平台的文献管理工具,可以帮助图书馆员收集、整理和引用文献资源。
它支持导入各种文献数据格式,包括图书、期刊文章、网页等等,并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自动生成参考文献列表。
2. EndNote:EndNote是一款领先的文献管理和引用工具,广泛应用于学术界。
它可以集中存储、组织和搜索文献资源,同时提供了强大的文献引用功能,能够自动生成符合各种引用风格规范的参考文献。
3. Mendeley:Mendeley是一种免费的文献管理工具,适用于个人和团队共享文献资源。
图书馆员可以通过Mendeley收集和管理文献,并能够与其他用户分享和协作。
同时,Mendeley还提供了一些社交功能,可以方便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文献管理与引用工具应用案例1. 馆藏管理:图书馆可以利用文献管理工具如EndNote或Zotero,对馆藏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
通过建立标签和索引,图书馆员可以快速定位到所需资源,提高检索效率。
2. 参考咨询:图书馆员可以利用文献管理工具帮助读者进行参考文献咨询。
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探讨和应用实践

Zt , r 不利 于形 成科 研 按 照 一定 格 式进 行 整 理 。随 着 信 息 技 术 的发 展 , 产 有 限 ;oeo没 有共 享 的文 件集 合 , 20 Ct l e k D 便 生 了依托 计算 机 环境 , 并具 备 自动 标 引 、 文献 检 索 等 社 区 ;04年 以来 , iUie嵌 合 了 P F, 于 管 理 功能 各种 类 型单 机版 的 参 考 文 献 管 理 软 件 。然 而 , 个 人文 件 , 但没 有 自动 定 制 功能 。 国外 研究 指 出 , 科 研 工作 者从 事 科 学 研 究 时 , 仅 仅 只是 需 要 参 考 目前 比较难 找 到一 种 理 想 的解 决 方 案 , 决 科 研 工 不 解 文 献 管理 软件 的文 献 检索 、 考文 献 的 管理 、 文 著 作 者在 管理 文献 时遇 到 的具体 问题 。这也 是参 考 文 参 引 第 录等基 本 功 能 , 需要 共享 科研 团队成 果 、 备 科研 献 管理 软件 第 一代 产 品 、 二代 产 品 的不 足 。基 于 更 具 社 区等延 伸功 能 。这 些功 能 的需求 来 源 于科 研 工 作 的实践 , 这种 功能 的 实现依 赖 于云计 算 。
设备 。参考 文献管 理软件 在云计 算环境 下 , 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文献管理 、 文献检索、 引文著 录、 团队协作 、 科研社 区等功
能 。文章介 绍了云计算 环境参 考文献 管理软件的构架、 应用 , 并以 N tr 为例 , 了参考文献管理软件的未来发展趋势。 oi t fs 分析
3 3 联机 定 制 ( 息聚 合 ) . 信
联机 定 制服 务 , 所 需 类 型 文 献 进 行 描述 并 同 对 步定 制其 网站 的相 关 内容 。参考 文献 管 理 软件 云应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概述“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课程针对网络时代的个人信息需求设计。
社会的发展伴随着信息存储方式和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
现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背后根本的原因在于信息传播速度加快。
这种变化,对人们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对各行各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作为信息社会的一员,要想领先他人一步,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信息获取不管什么行业,要想做到出色,要想进行创新,我们必须做到知己知彼。
这种知己知彼的过程就是一个全面的信息调研过程。
网络正在改变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方式。
现在,当我们碰到不懂的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于网络,求助于搜索引擎。
因此,网络利用的能力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部分中主要介绍以下内容:1. 网络信息的组织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如何高效利用网络上的信息2. 如何有效利用搜索引擎;3. 如何利用各种事实数据库和文献数据库;(适合科研人员)4. 如何同步追踪大量的文献信息和生活信息等。
二、信息管理我们阅读的信息多了,自然需要管理的信息也就多了;生活节奏加快了,我们更加忙碌,我们需要记住的各种碎片化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了。
这部分主要介绍以下几方面内容:1. 如何有效管理海量的文献;(适合科研人员和文献工作者)2. 如何管理你闪光的想法,如何管理生活中所有见到、听到、想到的碎片化信息,从而将自己的大脑从琐碎的记忆中解放出来;3. 如何管理你电脑中的海量文件。
三、文献信息分析当我们面对海量的文献信息,最让我们纠结的问题是什么?——那就是到底哪篇才是我真正想看的,哪篇才是这个领域最核心的文献?如果能从大量的文献中快速定位出核心的文献,而不至于在大量低价值的文献中迷失。
这部分内容介绍:如何利用引文分析软件HistCite快速定位出关键的文献,让你的文献调研工作事半功倍。
(这部分内容对科研人员极其重要,对其它行业帮助不大。
如何进行科学的文献查阅和信息检索

如何进行科学的文献查阅和信息检索科学的文献查阅和信息检索是研究和学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准确、高效地查阅和检索文献和信息能够帮助我们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扩展知识面,提高研究水平。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科学的文献查阅和信息检索,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明确需求和目标在进行文献查阅和信息检索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和目标。
事先思考好要查阅哪方面的文献,需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
这样有助于我们的查阅和检索更有针对性,避免资源浪费。
二、选择适当的数据库和检索工具为了进行科学的文献查阅和信息检索,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库和检索工具。
常用的数据库有PubMed、Web of Science、Google 学术等,每个数据库有其特点和优势。
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研究领域选择合适的数据库。
三、制定检索策略制定检索策略是进行科学文献查阅的关键步骤。
一个好的检索策略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获取所需的文献和信息。
制定检索策略时,可以借助关键词、主题词和限定词等进行筛选和匹配。
关键词应该具备特定性、广泛性和相关性,可以通过查看文献中的关键词和标题来获取一些线索。
主题词是数据库为文献分配的标签,可以更准确地找到相关文献。
限定词可以进一步筛选和缩小检索范围。
四、使用高级搜索功能数据库和检索工具往往提供了一些高级搜索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功能来进行更精确的检索。
例如,可以根据文献发表时间进行限定,仅检索近几年的文献;或者根据作者、机构、语言、出版物类型等进行筛选。
这些高级搜索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所需的文献和信息。
五、筛选和评估文献在进行文献查阅和信息检索后,我们需要对获取的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估。
首先,通过阅读文献的摘要和标题,筛选出与自己研究需求相关的文献;然后,继续阅读全文,评估文献的可信度和质量。
评估文献时应注意作者的资质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以确保所使用的文献可靠可信。
六、建立文献管理系统为了方便后续的查找与引用,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文献管理系统。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如何从海量的文献中寻找所需信息成为人们的重要需求。
同时,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需要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分析,以寻求新的研究思路和突破口。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因素。
一、文献管理文献管理指的是将已有的文献进行搜集、分类、整理、存储、检索和利用的过程。
它是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并且直接影响到科研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1. 文献搜集首先,文献搜集是文献管理的第一步。
它包括查找已有文献的信息资源,如国内外学术期刊、数据库、图书馆藏、互联网等,并对这些文献进行筛选、整理和归类,以便后续的利用。
2. 文献分类与整理其次,文献分类与整理是文献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根据研究的主题和研究者的需要,将已有文献进行分类和整理,以方便后续的查找和检索。
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按照研究领域、时间、地区、作者等方面进行分类。
整理则可以通过建立文献数据库或使用文献管理软件来实现。
3. 文献存储文献存储是文献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文献的长期保存和后续的使用。
常用的存储方式包括书籍、期刊、光盘、硬盘等。
不同的存储方式,其保存时间、可靠性、便捷性等方面不尽相同。
对于重要的文献,还可以进行数字化保存,以确保长期保存和使用。
4. 文献检索最后,文献检索是文献管理的最后一步。
通过针对不同的研究主题和文献分类进行检索,可以从已有的文献中筛选出所需信息,以便后续的研究和分析。
二、信息分析信息分析是指根据已有的资料和信息,对其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研究思路,为研究提供依据和启示。
信息分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应用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1. 数据整理信息分析的第一步是数据整理,通过对所需要的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分类、归纳和标注,以形成数据集和文献库。
这一步骤可以通过使用数据管理软件和文献管理软件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 本文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项目 数字环境下信息服务的跨系统协同组织研究 (1108326)成果之一㊂[作者简介] 高慧琴,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知识管理;胡昌平,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㊂基于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的科学文献管理工具选择与利用分析高慧琴 胡昌平(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武汉,430072)[摘 要] 科学文献工具起源于 参考文献管理软件 ,在创新型信息服务发展中拓展了核心功能,帮助用户在科研工作中简化繁琐劳动㊁提高效率㊂本文从信息资源共享的角度出发,进行一项世界范围用户调研,以科研工作者为对象,考察他们使用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需求㊁地域分布和对工具核心功能的利用,得到来自25个国家的75份反馈信息㊂通过分析反馈结果,研究用户对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选择与利用特点,分析利用障碍及其克服,为创新型信息服务提供参考㊂[关键词] 信息资源共享 科学文献管理 用户调研[中图分类号]G 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71(2013)02-0042-08R e s e a r c h o n S c i e n t i f i c L i t e r a t u r e M a n a g e m e n t T o o l s S e l e c t i o n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B a s e do n I n f o r m a t i o nR e s o u r c e sS h a r i n gG a oH u i q i n H uC h a n g p i n g(C e n t e r f o r t h eS t u d i e s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R e s o u r c e s o fW u h a nU n i v e r s i t y,W u h a n 430072)[A b s t r a c t ] S c i e n t i f i c l i t e r a t u r em a n a g e m e n t t o o l so r i g i n a t e d i n r e f e r e n c em a n a ge m e n t s of t w a r e .W i t h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i n n o v a t i v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s ,t h ec o r e f u n c t i o n a l i t y i se x p a n d e d t oh e l p u s e r s s i m p l i f y th e t e d i o u s l a b o rw o r k ,a n d i m p r o v ee f f i c i e n c yi n t h eR &Dw o r k .F r o mt h e p o i n t o f v i e w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s s h a r i n g ,aw o r l d w i d e u s e r s u r v e y w a s c o n d u c t e d ,i n t e n d i n g t o e x a m i n e r e s e a r c h e r s n e e do f s c i e n t i f i c l i t e r a -t u r em a n a g e m e n t t o o l s ,p r e f e r e n c e s ,a n d t h e i r u s eo f t h ec o r e f u n c t i o n a l i t y o f t h e i n s t r u m e n t s .T h es u r v e y r e c e i v e d 75c o p i e s o f f e e d b a c k f r o m25c o u n t r i e s .B y a n a l y s i n g o f f e e d b a c k r e s u l t s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u s e r so n s c i e n t i f i c l i t e r a t u r em a n a g e m e n t t o o l sw e r e f o u n d ,a n do b s t a c l e s t o u s e t h e s e t o o l sw e r ed i s c u s s e dw i t hs u g ge s t i o nf o r i n n o v a t i v e i n f o r m a t i o n s e r v i c e s .[K e y wo r d s ] I n f o r m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s s h a r i n g S c i e n t i f i c l i t e r a t u r em a n a g e m e n t U s e r s t u d y 科学文献是每位科研人员在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随着网络环境下数字化信息管理技术的发展,科学文献管理工具随之产生[1]㊂这些工具的发展正以单一的个人管理工具向云同步和跨系统信息资源社会分享基础上的管理工具发展,从而体现出云计算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㊂科学文献管理工具起源于 参考文献管理工具 (或 题录管理工具 书目管理工具 )㊂后者是撰写科技文献过程中对 参考文献 部分整理所用到的软件㊁网站或浏览器插件,功能主要体现为整理题录数据并按照一定的格式插入到所撰写的文献中[2]㊂随着技术发展和科研工作者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的发展[3],该类工具的功能扩充到对所参考的文献本身的管理及分享[4]㊂对于科学文献管理工具而言,文献资源元数据(题录数据)获取㊁组织与利用是个人知识管理(个性化)的核心,而对这些信息资源的分享与交流利用则是学术社交(社会化)的基础㊂工具的个性化结合社会化,契合了人类活动本身的特点,整体而言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要[5,6]㊂本文从信息资源共享角度出发,研究用户对该类工具的选择与利用特点㊂1 用户对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需求与选择为研究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我们进行了一项跨国用户调查,在用户选择意向差别和使用偏好差异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工具核心功能的发挥进行了拓展研究㊂2013年3~4月,在虚拟社区L i n k e d I n ①上对从事科研工作的用户发放调查邮件(限定学历为博士及以上,不限地域),回收有效反馈75份,其中8份表示未使用任何科学文献管理工具,剔除之后为67份有效反馈㊂这些反馈来自25个国家,覆盖北美洲㊁欧洲㊁亚洲㊁大洋洲㊁南美洲㊁非洲六个大洲㊂我们调查时列举了世界知名度较高的50余种工具,但被调查者的反馈信息显示,他们只使用了其中14种工具:E n d -N o t e ㊁Z o t e r o ㊁M e n d e l e y ㊁R e f W o r k s ㊁C i t e U L i k e ㊁B i b T e X ㊁P r o C i t e ㊁R e f e r e n c e M a n a g e r ㊁B o o k -e n d s ㊁N o o d l e b i b ㊁N o t e E x p r e s s ㊁C o n n o t e a ㊁S e n t e ㊁P a p e r s ㊂本文对这14种工具进行研究㊂1.1 用户的科学文献管理工具需求与选择在科学研究中,用户需要对科学文献进行全方位获取和利用,其获取㊁交流与利用过程往往由科学文献管理工具辅助实现㊂用户由于自身感知㊁习惯等因素的差异,在选择工具时的意向是不同的[7],从总体上来看,利用工具获取文献信息㊁组织文献信息㊁获取文献知识㊁共享参考文献数据等方面的需求决定了工具的选择意向㊂然而,用户的知识结构差异㊁习惯和所面对的环境,又决定了用户之间的意向差别㊂用户的意向差异和各工具的功能差异导致选择与使用行为方式的个性化㊂通过整理被调查者对 您的科学文献管理需求有哪些 问题的回答,总结对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使用需求如图1所示㊂图1 被调查者对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需求用户的 信息获取 需求是指通过科学文献管理工具搜索或导入科学文献的题录数据;信息组织 需求是指对已有的题录数据根据一定的知识关联进行结构组织; 知识获取 是指对已有文献资料进行内容挖掘与知识内化; 数据共享 是指在不同用户之间分享题录数①h t t p ://ww w.l i n k e d i n .c o m /据;对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 内容管理 需求是指整理参考文献格式,使其符合特定规范㊂调查发现,用户的 内容管理 需求最为强烈㊂这是早期科学文献管理工具(又称 题录管理工具 参考文献管理工具 等)的最主要功能,随着跨系统信息组织的推进,用户对 科学文献管理工具 的认识日趋深化㊂因此 信息组织 可通过层级式结构的静态文件夹㊁动态智能文件夹㊁标签等方式进行㊂另一方面,科学文献管理工具弥补了用户个人信息管理的不足㊂调查发现了用户的 数据共享 的需求相对不足,这是因为用户不使用科学文献管理工具时,也可以完成题录数据的直接搜索㊁下载㊁导出和迁移㊂1.2用户使用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地域分布通过整理67个被调查者对 您来自哪个国家 ㊁ 您经常使用哪种(或哪些)科学文献管理工具 问题的反馈信息,获得如表1所示用户选用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地域分布情况㊂百分数表示各地域用户中使用工具的比例㊂表1用户选用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地域分布(单位:%)用户分布选择比例工具北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南美洲E n d N o t e38.958.372.275.00.00.0 Z o t e r o50.066.711.150.0100.050.0 M e n d e l e y38.962.511.10.0100.050.0 R e f W o r k s16.720.85.60.0100.00.0 C i t e U L i k e16.720.80.00.00.00.0 B i b T e X11.112.55.60.00.00.0 P r o c i t e0.04.20.00.00.00.0 R e f e r e n c eM a n a g e r0.04.20.00.00.00.0 B o o k e n d s0.04.20.00.00.00.0 N o o d l e b i b0.00.05.60.00.00.0 N o t e E x p r e s s0.00.05.60.00.00.0 C o n n o t e a0.04.20.00.00.00.0 S e n t e0.04.20.00.00.00.0 P a p e r s0.04.20.00.00.00.0就用户分布范围来看,用户数最多的是E n d N o t e,其次是Z o t e r o和M e n d e l e y㊂这三种工具,用户地域分布最广泛的是Z o t e r o,其次是M e n d e l e y;E n d N o t e在非洲和南美洲的用户数极少㊂E n d N o t e产生年代最早,并且不断完善和拓展其功能,对用户的信息获取㊁信息组织㊁知识获取㊁数据共享和内容管理需求能较为平衡地满足,因此具有深厚的用户基础㊂但E n d N o t e须付费使用,非洲和南美洲的用户更愿意选择免费的Z o t e r o和M e n d e l e y㊂Z o t e r o 和M e n d e l e y是近年产生的新工具,对用户内容管理的需求满足不如E n d N o t e完善,而在信息获取和数据共享方面更有优势㊂在这14种工具中,历史最悠久的是E n d-N o t e㊁R e f W o r k s和R e f e r e n c eM a n a g e r,被世界上许多高校图书馆㊁研究院所订购,并提供相关的用户培训,某些高校甚至提供相关的课程;网络中B B S㊁博客等知识社区的相关资料有很多㊂但R e f W o r k s和R e f e r e n c e M a n a g e r 近年在功能上的更新很少,出现即将被淘汰的趋势㊂悠久的历史带来的正面影响是用户所在机构的支持㊁丰富的网络资料㊂产生历史较短的工具,例如M e n d e l e y和Z o t e r o,提供友好易用的用户界面㊁易懂的教学视频,所以用户更容易接受新的工具㊂被调查者的年龄也是影响工具选择的因素,某些高校教师自己习惯E n d N o t e,因为从自己学生时代就开始使用,不愿改变;而他们的学生更习惯使用Z o t e r o㊂2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使用与核心功能的发挥用户的需求影响了他们对工具核心功能的选用,其主要目的在于方便科研工作㊁节省时间㊁简化繁琐的基础工作㊂现有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核心功能包括7个方面:(1)信息获取:搜索和导入题录信息;(2)信息抽取:从P D F 自动抽取文献描述信息;(3)信息组织:对已有的科学文献进行信息组织,包括资料本身和描述数据;(4)知识获取:对数字化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添加笔记和书签等;(5)数据迁移:将题录数据从工具导出,在另一终端使用同一工具㊁或使用不同工具进行利用;(6)内容管理:在科技论文撰写完成后,对文后 参考文献 部分的格式进行规范化整理;(7)社会分享:将个人收藏的文献描述信息分享到网络,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交流㊂2.1 基于核心功能的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使用调查中要求用户勾选最常使用的核心功能,结果如表2所示㊂部分被调查者反映,除一般核心功能外,用户对L a T e X 编码等功能比较重视,因此选用一些特殊功能的科学文献管理工具,如用B i b T e X 来直接对参考文献进行管理㊂表2 用户对科学文献管理工具核心功能的使用情况 (单位:%)工具核心功能的选择比例核心功能信息获取信息抽取信息组织知识获取数据迁移内容管理社会分享E n d N o t e 20.00.063.356.773.386.70.0Z o t e r o 63.69.131.80.045.554.50.0M e n d e l e y 21.163.252.647.426.315.822.9R e f W o r k s 14.30.085.70.071.428.60.0C i t e U L i k e 60.00.040.00.060.00.00.0B i b T e X 0.00.025.00.00.0100.00.0B o o k e n d s 100.00.0100.00.00.0100.00.0C o n n o t e a 0.00.00.00.0100.00.00.0N o o d l e b i b 0.00.00.00.0100.00.00.0N o t e E x p r e s s 100.00.0100.00.00.00.00.0P a p e r s 100.00.0100.00.0100.0100.0100.0P r o c i t e0.00.0100.00.00.0100.00.0R e f e r e n c eM a n a g e r 100.00.00.00.00.0100.00.0S e n t e100.00.00.0100.00.00.00.0不同科学文献管理工具在核心功能的发挥上各有特长,这导致用户对工具各功能的使用情况不同㊂B o o k e n d s ㊁C o n n o t e a ㊁N o o d l e b i b ㊁N o t e E x p r e s s ㊁P a p e r s ㊁P r o C i t e ㊁R e f e r e n c e M a n -a ge r 和S e n t e 的用户数目较少㊂这里针对受众更广的E n d N o t e ㊁Z o t e r o ㊁M e n d e l e y ㊁R ef -W o r k s ㊁C i t e U L i k e 和B i b T e X 进行分析㊂信息获取功能表现最优的是Z o t e r o ,有63.6%的用户表示经常使用;信息抽取和社会分享功能最优的是M e n d e l e y ,表示经常使用的用户比例为63.2%和22.9%;信息组织最优的是R e f -W o r k s ,有85.7%的用户经常使用;知识获取和数据迁移最优的是E n d N o t e ,表示经常使用的用户比例分别是56.7%和73.3%;内容管理最优的是B i b T e X ,所有被调查者都表示经常使用,对E n d N o t e 经常使用的用户比例也很高,达到86.7%㊂由此可见,各种工具的核心功能发挥是具有差别的㊂用户对核心功能的要求源于信息利用的需求和使用习惯㊂用户基于核心功能的工具使用可分为三种:①持续使用一种工具,只利用该工具最好的功能;②改变对常用工具的选用,采用对所需功能更有优势的一种;③多种工具结合使用,分别采用各工具最具优势的功能㊂2.2 科学文献管理工具核心功能的发挥由于E n d N o t e ㊁Z o t e r o ㊁M e n d e l e y㊁R e f -W o r k s ㊁C i t e U L i k e 和B i b T e X 的用户数目大大多于B o o k e n d s ㊁C o n n o t e a ㊁N o o d l e b i b 等小众工具,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以下主要研究利用率较高的6种工具在信息获取㊁信息抽取㊁信息组织㊁知识获取㊁数据迁移㊁内容管理和社会分享7个功能㊂(1)信息获取㊂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信息获取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实现跨系统的数据库检索,不需要单独访问各个数据库㊂Z o t e r o 对这一功能的实现最令用户满意㊂最初的Z o t e -r o 以火狐浏览器(F i r e f o x )的插件形式存在,用户在使用火狐浏览器浏览数据库页面时,可以一键将题录数据直接收藏到自己的账号下,这个账号允许用户将信息资源存储到云端,可以在任何其他(联网)终端访问和使用㊂这一云存储功能为用户带来了便利,因此Z o t e r o将题录数据的信息获取功能实现得较为完善㊂对这一功能实现得较好的还有C i t e U L i k e②,这是一个以题录数据书签管理为主要功能的网站(被称为 个人学术资料库 )㊂用户可以将数据库中搜索到的题录数据直接添加到C i t e U-L i k e网站中的个人图书馆,通过简单的鼠标操作,自动添加作者㊁期刊名㊁文章卷期㊁页码㊁出版商㊁摘要等信息,形成标准的引文格式㊂(2)信息抽取㊂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信息抽取功能可以自动形成文献描述数据,不需要再人工识别㊁手动输入㊂M e n d e l e y对这一功能的实现最为突出,其产品包括同名网站和桌面软件㊂用户下载安装桌面软件之后,将P D F 文档拖拽到软件中,软件即可分析文档中的文字内容,根据一定的算法形成规范化的题录数据㊂若用户对机器生成的题录数据不满意,还可以手动进行修改㊂这一功能可以为用户带来便利,当他们是直接获得某篇(或一批)P D F 文档而不是题录数据的时候,可以快速地了解其作者㊁期刊以及出版年等信息,而无须再依次打开文件,人工寻找这些元数据㊂对于这一功能,Z o t e r o虽然也提供,但不如M e n d e l e y完善㊂最初的Z o t e r o是浏览器插件,近年推出桌面软件,使得非火狐浏览器用户也能使用,可进行拖拽P D F文档自动信息抽取的操作㊂(3)信息组织㊂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信息组织功能可以弥补P C电脑资源管理器对文件管理功能的不完善㊂对这一功能实现较好的是R e f W o r k s,这是一个基于网络的研究文献管理软件包,参考文献数据库保存在服务器上㊂用户储存于科学文献管理工具中的题录信息,被称为 个人题录数据库 L i b r a r y M y L i b r a r y P r o j e c t 等㊂其中包括正式的题录㊁收藏的网页㊁所添加的附件㊁笔记和批注等㊂对于这些信息的组织一般通过3种方式:层级式结构的文件夹(H i e r a r c h i c a l F i l e s)㊁大众分类法的标签(F o l k s o n o m y T a g s)和搜索㊂(4)知识获取㊂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知识获取功能可以将描述数据的整理和文档本身的阅读结合在一个工具中,免去频繁在若干软件之间转换的麻烦,这通过内嵌阅读器实现, E n d N o t e最为完备㊂E n d N o t e是一个桌面软件㊂在最新的版本(X6)中,用户能够查看和批注P D F文件附件㊁搜索包括注释在内的P D F 文件的所有内容㊂M e n d e l e y也提供较好的阅读器功能,但不足之处在于运行速度太慢㊂在中国,从C N K I下载的文件是C A J格式,无法使用E n d N o t e或M e n d e l e y进行阅读,只能使用中国知网提供的 C N K I E-L e a r n i n g ㊂(5)数据迁移㊂用户有时需要在不同场所㊁使用不同终端进行工作,良好的数据迁移支持能让用户的工作无缝衔接㊂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数据迁移功能可以将批量的题录数据导出,在另一个终端打开使用,或者分享给他人㊂这一功能,E n d N o t e表现最为出色㊂E n d N o t e库内的文献可以R T F㊁H T M L,X M L和T X T格式导出,从而创建独立的文献集或者创建可以导入到其他数据库的参考文献㊂导出的文献样式由当前样式决定,当前样式可以从 编辑 菜单下的 导出样式 或者工具栏上的样式下拉框选定㊂(6)内容管理㊂科研人员在完成论文撰写之后,正式投稿之前,都需要排版文后的 参考文献 格式㊂手动排版包含了重复性很高的体力劳动,利用工具进行自动排版可节省时间㊂使用B i b T e X的用户全部表示该工具能良好地实现引文格式化功能,这是采用编译的方法形成格式化的文档㊂但使用B i b T e X的前提是使用L a T e X撰写文档(而不是M i c r o s o f tW o r d等文字处理工具),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这一部分用户占少数㊂更多的用户使用E n d N o t e进行引文格式化㊂目前E n d N o t e支持国际期刊的参考文献格式有3776种,写作模板几百种,涵盖各个领域的杂志;用户采用E n d N o t e的W o r d插件 C i t eW h i l eY o uW r i t e,可以在使用W o r d进行文档编辑的时候直接插入规范化的参考文献㊂(7)社会分享㊂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社会②h t t p://w w w.c i t e u l i k e.o r g分享功能使用户可参考同行正在利用的资料描述数据,节省寻找经典文献的时间㊂另外在科研项目团队中,工作越来越多地由分散分布的成员合作完成,成员之间常常需要分享资料㊂M e n d e l e y的社会分享功能得到用户偏好最多㊂无论是初次登陆网站还是初次安装软件,用户都被提醒注册M e n d e l e y账号以便使用更多社会化的功能㊂注册之后填写个人资料,自动形成个人主页(M e n d e l e y P r o f i l e),展现用户的知识背景和研究成果,用户之间可通过关键词搜索相互寻找㊂与个人账号紧密相联的是一个个人数字图书馆,里面存储了用户导入到桌面软件的文献资源(包括文档本身㊁题录数据以及信息资源的组织信息),其他用户可在网站中浏览㊁搜索和下载㊂3用户工具选择与利用中的障碍及其克服意向决定行为,然而客观现实与主观意向未必一致,这种不一致使得用户在选用科学文献管理工具中遇到障碍㊂在使用科学文献管理工具中,障碍影响着工具功能的发挥和用户需求的满足㊂分析障碍形成的原因,主要来自用户本身㊁工具功能以及服务三个方面㊂3.1用户本身障碍及克服用户所在地域以及知识水平对工具选用具有明显影响㊂E n d N o t e是历史悠久的大众工具,在世界各地区㊁各学科领域都有广泛的用户;随着新兴工具的涌现,E n d N o t e用户群体已经缩小到以亚洲为主要地区的范围内㊂欧美地区的用户对新工具的接受较快,是这类工具的主要用户;与此同时,这些用户也保留着对某些老旧工具的使用习惯㊂除了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用户,其他人更偏好U I较友好的工具,而较少使用编码类工具㊂由此可见,用户的地区障碍和环境障碍,应在工具开发中予以重视,提高服务的水平㊂用户的信息素质也时刻影响着对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选择和利用㊂例如,有些用户只习惯静态环境下的题录管理工具,如传统的E n d N o t e和R e f W o r k s,且不愿为转换工具作出个人习惯的改变;有些研究者因为工作灵活性的特点,将会更习惯W e b2.0环境下的新工具及其对P D F文档的管理特性;亦有一部分学生用户,往往限于 参考文献 的获取和内容抽取㊂而对科学文献管理与分享工具功能重视不够,从而影响了工具的使用㊂如果用户认为管理引文数据库并不繁琐,那么一个简单㊁免费的工具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㊂显然,用户应当考虑学会使用一个新工具付出的时间代价,例如R e f W o r k s能提供更为精准的参考文献格式,但是学习起来比其他工具要难,所以有些用户出于这个原因放弃它㊂克服用户障碍,一方面要充分考虑用户的学科学历背景和文献信息资源使用需求,针对其所需的功能重点提供合适的工具;另一方面,对用户进行相关培训㊂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图书馆只针对E n d N o t e㊁N o t e E x p r e s s两种工具进行读者培训,可以拓展培训内容,让用户充分了解并根据自身需要选用Z o t e r o㊁S e n t e 等更新的工具,使用更丰富的功能㊂3.2工具功能障碍及克服现有科学文献管理工具已能提供信息获取㊁信息抽取㊁信息组织㊁知识获取㊁数据迁移㊁内容管理和社会分享功能,然而其功能的完善都各不相同,这说明工具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工具还存在一些功能障碍,主要体现在资源定位障碍㊁元数据获取障碍㊁隐私与信任障碍㊂(1)资源定位障碍㊂对于科学文献资源,缺乏一个通用的检索某既定文献的方法,因为定位某出版物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许多此类框架,如文献资源的编码体系包括国际标准书号(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t a n d a r dB o o kN u m b e r,I S B N)㊁网络资源的通用资源标识符(U n i v e r s a lR e-s o u r c e I d e n t i f i e r,U R I)㊁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 i g i t a l O b j e c t I d e n t i f i e r,D O I)等,但缺乏一个公认的统一方法㊂(2)元数据获取障碍㊂元数据格式呈现多元化的局面㊂尽管E n d N o t e(R I S)和B i b T e X的格式被广泛使用,但二者都不是适用于任何情况的统一标准㊂另一方面,出版物的元数据和其文件本身往往分离,这使得用户只能分开管理,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㊂许多P D F文档中并不嵌入其本身的元数据,所以M e n d e l e y和Z o t e-r o在自动抽取描述信息时会出现错误㊂同样的,对于网络上各式各样的文献资料而言,也缺乏一个统一的获取元数据的方法㊂对于一篇给定文献,并不存在一种人工或自动的获取元数据的标准方法㊂反而用户在面对文献和题录信息的时候需要做出一系列的选择(例如引文格式的选择与转换,导入引文时的过滤器选择),这种障碍需要从工具本身进行克服㊂(3)隐私与信任障碍㊂对于一部分的题录数据㊁笔记等,科研工作者可能出于科研保密的需要,不愿将其公开,则需要工具提供商对其保障隐私安全㊂有一些工具能提供如此保障,如C i t e U L i k e和C o n n o t e a允许用户隐藏部分参考文献㊂不过,仍有用户对此表示不信任,因为数据都存储在服务器,不在用户的可控范围之内㊂显然,科学文献管理工具应具有隐私保护和使用权限控制的机制㊂为克服科学文献管理工具功能上的障碍,需要解决资源定位障碍㊁元数据获取障碍㊁隐私与信任障碍;同时,充分搜集用户的学科㊁研究方向㊁使用习惯和兴趣等特征,强调用户的自主性,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以用户定制为前提,利用智能代理㊁信息推送㊁信息挖掘等新兴技术,为用户提供针对性更强的个性化信息服务[8]㊂3.3工具服务障碍及克服部分科学文献管理工具需要付费才能使用,这给许多用户带来了障碍㊂付费障碍分为完全付费和部分付费两种㊂完全付费的工具例如E n d N o t e,下载软件后可以安装,但需要购买激活密钥才能开启功能进行使用,否则无法实现任何功能㊂部分付费的工具例如M e n d e-l e y,免费用户也可以使用其软件和网站,但使用权限和云端存储空间则受到限制㊂对于前者,如果用户所在机构不购买该工具,一般用户不会自己出资购买,而更加偏向于选择另一种工具,但其他工具在功能上往往有所欠缺㊂对于后者,当用户的工作需求升级,到需要使用付费功能时,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不得已开始付费,要么放弃该工具而选用另外一个㊂其困难之处在于,此时已有大量数据存储在该工具中,进行数据的迁移是一项繁杂的任务㊂安装和学习服务障碍,如R e f W o r k s的安装过程繁琐,有些用户会更愿意选择可简易安装的Z o t e r o㊂在一些图书馆或研究机构,其计算机受到严格控制,不允许读者自行安装任何软件㊂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使用网页版的工具则更为适合(如C i t e U L i k e,R e f W o r k s,Z o t e r o, M e n d e l e y等)㊂而在某些机构,用户只能访问机构内网和订购的数据库,对于需要外网登陆的工具(例如C i t e U L i k e)根本无法使用,因此服务应针对用户进行㊂克服科学文献管理工具的服务障碍,应改进服务机制,完善服务过程,向用户提供易于学习的资料和培训课程,对用户进行使用行为的引导及解决困难的辅导㊂针对用户需求对功能进行拓展后,更新工具软件,并向用户提供相应的跟踪服务,帮助用户适应新功能的使用㊂4结语为了使科学文献管理工具充分发挥其对用户科学研究的支持作用,适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上基于面向科学研究的信息资源共享,对世界范围的科研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来自不同地域的用户在需求和使用上的差异以及对不同工具核心功能的使用情况㊂现有的科学文献管理工具提供信息获取㊁信息抽取㊁信息组织㊁知识获取㊁数据迁移㊁内容管理和社会分享的功能,但存在资源定位障碍㊁元数据获取障碍以及隐私与信任障碍㊂用户自身的障碍㊁工具功能的障碍及服务的障碍影响了工具功能的发挥和用户需求的满足㊂参考文献[1]M u l d r o wJ,Y o d e r S.O u t o f c i t e!H o wr e f e r e n c em a n a g e r sa r e t a k i n g r e s e a r c h t o t h en e x t l e v e l[J].P S:P o l i t i c a lS c i e n c e&P o l i t i c s,2009,42(1):167-172[2]W a r l i n g B.E n d N o t e p l u s:e n h a n c e d r e f e r e n c ed a t a b a s ea n db i b l i o g r a p h y m a k e r[J].J o u r n a l o f C h e m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C o m p u t e r S c i e n c e s,1992,32(6):755-756[3]F e n n e rM.R e f e r e n c em a n a g e m e n tm e e t sW e b2.0[J].T h e r a p y a n dT r a n s p l a n a t i o n,2010,2(6):1-3[4]D o l e n c eT,G i l m o u rR.L i b r a r i e s,i n f o r m a t i o na n da m a t e u r s c i e n t i s t s[J].T e c h n i c a lS e r v i c e sQ u a r t e r l y,2008,23(3):1-18[5]Z h a n g Y,W a n g X,Y uH,e t a l.W h e n p e r s o n a l i z a t i o nm e e t s s o c i a l i z a t i o n:a n i C A D A L a p p r o a c h[A]//P r o c e e d i n g s o ft h e11t h a n n u a l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C M/I E E E j o i n t c o n f e r e n c eo nD i g i t a l l i b r a r i e s[C].O t t a w a,O n t a r i o,C a n a d a:A C M, 2011:459-460[6]H u l lD,P e t t i f e rSR,K e l lDB.D e f r o s t i n g t h ed i g i t a l l i b r a r y:b i b l i o g r a p h i c t o o l s f o r t h en e x t g e n e r a t i o nw e b[J].P L o SC o m p u t a t i o n a l B i o l o g y,2008,4(10):e1000204[7]胡昌平.创新型国家的信息服务与保障研究[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456-462[8]胡昌平.创新型国家的知识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258-264(收稿日期:201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