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井参数变化及原因
影响综合录井仪气测参数因素分析

影响综合录井仪气测参数因素分析前言气测录井是综合录井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油气勘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监测手段。
尽管气测录井在发现和评价油气层以及钻井工程监控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其并不能100%的反映地层中含油气情况,也就是说,气测参数钻井过程中的从气体采集到分析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因此制约了其准确性的提高。
如何加强对这些因素的认识,以最大限度的消除对气测参数的影响、提高气测参数的准确性,是我们录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分析影响综合录井仪气测参数的因素,以在录井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加强综合录井仪气测参数准确性的提高。
一、储集层特性及油、气性质因素当油、气储集层的厚度愈大,孔隙率和含油饱和度愈大,地层压力愈大;则在钻穿油、气储集层时进入泥浆的油气愈多。
对于储集层的渗透性,有两种情况:当泥浆柱压力大于地层压力时;泥浆发生超前渗透。
由于泥浆滤液的冲洗作用,向岩层深处挤跑了一部分油、气,使进入泥浆的油、气减少。
当泥浆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储集层的渗透率愈高。
进入泥浆的油、气愈多。
泥浆中的气体浓度也愈大。
油层的油、气比愈大,测得的气体浓度愈高。
而油气比微小的重质油,用脱气程度较低的脱气方式,往往不能为气测井所发现.。
油气比的大小,假决于石油的成分、地层压力、油藏的形成及保存条件。
岩层中油和气的原始比值,石油和天然气的性质,则直接影响组分分析的结果。
二、钻井工程方面因素(一)钻头直径单位时间破碎的岩石体积与钻头直径成正比关系。
因此,当其它条件一定时,钻头直径愈大,进入泥浆中的气体浓度也将增加,在色谱气测上显示也增大。
(二)钻井速度在相同的地质条件下,钻速愈高,则单位时间内被破碎的岩石体积愈大。
进入泥浆中的油气也愈多,在色谱气测上显示也增大。
(三)泥浆排量泥浆排量大,则泥浆在井底停留的时间短,进入泥浆中的油、气量相对减少。
同时,也可能使油、气被更多的泥浆所冲淡,在色谱气测上也就显示愈低。
录井参数异常变化

所有信号 波动或无信号
波动
大
大钩高度
不动 大 上升 缓
立管压力
下降
大
缓
钻压
上升 上升
大
转盘转速
下降
大
参数项 池体积
异常现象
幅度
上升 下降 上升
大 缓 大 缓 大 大 大 大 大 大 大 缓 大 大 大 大
密度
下降 上升
电导率 温度 扭矩 出口流量
气测
下降 上升 下降 上升 上升 下降 —
可能原因 信号线路 跳钻 绞车坏 刻度数据乱 大钩未运动 绞车坏 泵冲速增大 水眼堵 加重浆 环境温度上升 液压油路缺油 循环管路刺漏 钻具、水眼断 加重浆 循环管路刺漏 胶杯刺 溜钻 钻具断 换档 泵刺 断钻具 换档 卡钻 蹩泵 可能原因 井涌 井涌、加液 井漏、倒浆 加重浆 岩屑堆积 油、气、水 液面低 水 油气 岩屑堆积 油、气、水 液面低 卡钻 钻头后期 井涌 井漏 油、气、水 气路堵塞
综合录井参数异常预报

二、录井参数与工程事故的关系
综合录井仪所监测的参数异常变化与工程事故有着直接或间接 的关系,它是进行异常预报的依据。钻井工程参数、钻井液参数异 常变化与对应的事故类型见下表:
综合录井参数异常预报
表一
事故类型
钻井工程参数异常变化与事故类型对应表
大钩负荷
钻压
立压
泵速
扭矩
流量
钻速
刺钻具
掉水眼 堵水眼 溜钻 遇阻 卡钻 断钻具 快钻时
井深(m)
全烃值在井深3300m开始增大, 其值在1.22~99.99%之间。
综合录井参数异常预报
3 、 钻 至 井 深 3753.04m 泵 压 由 17.32↓16.3Mpa ; 上 提钻具发现大钩负荷 799.9↓760KN , 钻 井 液 出 口 流 量 37.55↓35.1% , 减 小 2.45% ; 扭 矩 48↓41KN*m 。 后 决 定 起钻检查钻具,起完钻 发现掉钻具,落鱼长 71.39m 。 后 下 入 φ 106mm 公锥下钻打捞 出全部落鱼,转入正常。
井 深 3480.003491.00m 录井参数的变 化为 : 钻井液出口流量 40.32↑45.15%, 增 加 4.83% 。 钻 井 液 出 口 密 度 :1.39↓1.37g/cm3, 钻 井 液 入 口 密 度 1.43↓1.40 g/cm3 ; 出 口 温 度 :61.2↑62.2℃, 入口温度 :54.9↑56.3℃; 钻井液入口电导率 0.86↓0.84 ks/m ,钻井 液 出 口 电 导 率 1.12↓0.92ks/m ; 池 体 积 157.69m3↑168.47m3, 上涨10.78m3。
钻井液进/出口 电导率值水浸
时应增大,而 实际测量的电 导率值表现为 减小,这可能 是受其它因素 的影响,如与 传感器的灵敏 度、传感器安 装的位置及录 井过程中传感 器的校验、维 护保养等有关。
气测录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气测录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气测录井是一种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用于测量地下储层中的气体含量及其分布。
它是通过在井中测量气体的压力、温度和体积来获取气体的物理参数以及储层的特征。
气测录井主要有三个关键参数:气体的孔隙压力、温度和气体体积。
这些参数既受到地下储层的物理性质影响,也受到采集数据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影响。
地下储层的物理性质是影响气测录井数据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下储层中的气体含量和分布与孔隙度、渗透率、气体的相对渗透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孔隙度是指岩石中的孔隙空间占据岩石体积的比例,它越大,储层中的气体含量就越大。
渗透率是岩石中流体流动的能力,它决定了气体运移和扩散的速度。
气体的相对渗透能力是指在多相流中气体在岩石孔隙中与水和油相比较的渗透性。
这些物理性质的变化会导致气测录井数据的不确定性和误差。
采集数据的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会对气测录井数据产生影响。
常用的气测录井仪器包括气压计、温度计和体积计。
这些仪器在测量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例如压力计的精度、温度计的灵敏度和体积计的标定误差等。
测量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数据的准确性,例如测量时间的选择、测量点的布置以及数据处理的方法等。
还有一些外界因素也会对气测录井产生影响。
井壁的水平温度梯度、地层中的渗流速度、井壁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气测录井数据的变化。
气测录井的结果不仅受到地下储层的物理性质的影响,还受到采集数据的仪器和测量方法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
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气测录井数据,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校正。
地化录井参数及其影响因素

地化录井参数及其影响因素(一)地化录井仪分析原理地化录井仪的分析原理是在特殊裂解炉中对岩石样品进行程序升温,使样品中的烃类和干酪根在不同温度下挥发和裂解,通过载气(氢气)的吹洗使其与样品分离,并由载气携带直接送入氢焰离子化检测器,将其含量大小转换为相应电信号,经微机处理,记录各组分含量和岩石中裂解烃峰顶温度,评价生、储油岩层。
根据烃类和干酪根挥发或裂解的温度差异,采取温度区间积分法,分别测定气态烃、液态烃和裂解烃的含量。
(二)地化录井参数及其影响因素地化录井参数在不同的岩石中所代表的地化意义是不同的,以下分生油岩和储油岩分别叙述。
1.分析样品为生油岩如果S0表示生油岩中吸附的气态烃类(C1-C7),也就是生成的气态烃在生油岩中的残留量,mg/g(烃/岩样),S1表示生油岩中已生成本运移的液态烃(C8一C33),mg/g (烃/岩样),S2表示生油岩中的干酪根裂解烃的总量,mg/g(烃/岩样),Cp表示生油岩中能生成油气的有机碳,即可以热解的有效碳为Cp =(S。
+S1 +S2)x 0.083(1-15)若用Pg表示生油岩潜在产油气量(产油潜量),则Pg =SO+S1+S2 (1一16)3.地化录井的影响因素地化录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可能导致地化录井分析结果不能正确反映地下真实情况,并给解释评价带来困难,因此研究这些影响因素,并寻找加以和校正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地化录井参数的局限性:S0受取样、制样条件,岩样放置时间,温度变化的影响。
当地下的油气层被钻开后,再经过钻井液冲刷,岩屑返至地面由于压力及温度变化,保存在岩石中的气态烃很快散失,”因此S0值只能在湿样分析中得到,干样分析一般为零。
对于纯气层岩屑,气态烃散失快,而油中溶解气得以部分保存。
地化录井参数Sl同S0一样,它也是受许多因素的影响,S1只是残余量,不能代表岩层中原始的液态烃总量,只能在消除了各种影响因素之后,才能定量判别储层中液态烃含量。
地化录井参数

地化录井参数地化录井参数是地化录井工作中所需的各种参数,它们直接影响着地化录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常见的地化录井参数及其影响。
1. 井眼直径和井深度井眼直径和井深度是地化录井中最基本的参数,它们决定了地化仪器能否顺利下井并进行测量。
一般来说,井眼直径越大,井深度越深,地化录井的难度就会越大,需要更专业的设备和技术。
2. 井筒水平度井筒水平度是指井筒的水平程度,直接影响着地化仪器下井和测量的稳定性。
如果井筒水平度较差,可能会导致地化仪器的不稳定,影响地化录井的准确性。
3.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是指地下岩石的类型、结构和组成,它决定了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产量和品质。
地化录井在分析地下水资源时,必须考虑到地层岩性的影响,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4. 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是指井筒内地下水的水位高度,它是地下水资源的重要参数之一。
地化录井需要测量地下水位的变化,以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
5. 地下水温度地下水温度是指井筒内地下水的温度,地化录井需要测量地下水温度的变化,以了解地下水资源的物理性质和地下水环境的变化。
6. 地下水化学成分地下水化学成分是指地下水中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它直接关系着地下水的品质和适用性。
地化录井需要测量地下水的化学成分,以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7. 地下水动态地下水动态是指地下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它受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影响。
地化录井需要密切关注地下水动态的变化,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8. 物理性质地化录井需要测量地下水资源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粘度、导电率等参数,以了解地下水资源的物理状态和物理性质。
这些参数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地化录井是地下水资源调查和开发的重要手段,它在勘探高效水源井、确定地下水位、潜水层和水质储量、分析地下水资源的输水条件和供水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合理选择地化录井参数,以及精确测量和分析是确保地化录井工作顺利进行和取得准确结果的关键。
浅论应用综合录井资料判断常见井下异常及其原因[1]
![浅论应用综合录井资料判断常见井下异常及其原因[1]](https://img.taocdn.com/s3/m/e2a0447c27284b73f242508f.png)
浅论应用综合录井资料判断常见井下异常及其原因综合录井仪在我局使用已近20年,对帮助钻井队安全、高效钻井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多得到钻井工作者的认可。
但录井仪对井下异常的判断只能简单地对录取参数的高低限进行自动报警,对异常的类型和发生的原因及其发展状况,只能靠录井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来进行判断,这样就容易造成预报的滞后和预报内容的阐述不准。
录井仪对钻井施工过程中的大部分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具有连续性和历史资料的保留性。
如果录井工作人员能正确使用这些资料,对各种常见井下异常的多解就能进行正确判断,帮助钻井工作者及时对异常进行有效处理,使异常消除在萌芽状态或使异常的进一步发展得到控制,以达到安全、高效钻井的目的。
本人在这里对各种井下异常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录井仪上的反映作一点简单阐述,希望能对在现场工作的录井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1、下钻遇阻1.1下钻遇阻的原因a) 提钻完后井塌。
b) 钻井液性能不好,失水大,泥饼厚,地层膨胀井径缩小。
c) 上次提钻钻头直径磨小,下新钻头造成遇阻。
d) 提钻前未循环好钻井液,下钻下不到底。
e) 钻具结构的变化。
1.2 、运用录井资料对遇阻类型的判断下钻过程中遇阻,在录井仪主要表现为大钩负荷远远小于悬重。
a类遇阻的判断应首先查阅提钻前后钻井液池体积资料,计算灌入钻井液体积是否跟钻具体积相符。
因为如果灌入钻井液体积不够,造成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易引起井塌。
其二,根据DC指数进行地层压力监测,判断是否钻遇高压地层,看钻井液密度使用是否偏低。
因为如果钻井液密度偏低,造成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易引起井塌。
其三,查阅提钻时的提钻速度,判断是否存在“拔活塞”现象。
因为对地层进行过分抽吸,易引起井塌。
b类遇阻应首先查阅钻井液全性能报告,分析失水是否过大,泥饼是否过厚。
其二,应观察岩屑,看新钻地层是否存在大段泥岩层。
其三,应查阅处理钻井液时入口电导率数据,看处理钻井液前后入口电导率的变化是否较大。
综合录井仪录井异常事件检测预报资料解释规范

综合录井仪录井异常事件检测预报资料解释规范一、异常显示的判断标准异常显示的判断标准,是发现和识别异常事件的基础。
凡任意一项参数和资料符合下列情况,则视为异常显示:1、钻时突然增大或减小,或呈趋势性减小或增大;2、钻压大幅度波动或突然增大100kN以上或钻压突然减小并伴有井深跳进;3、除去改变钻压的影响,大钩负荷突然增大或减小100kN~200kN;4、转盘扭矩呈趋势性增大10%~20%,或大幅度波动;5、转盘转速无规则大幅度波动,或突然减小甚至不转,或人工监测发现打转;6、立管压力逐渐减小0.5MPa~1MPa,或突然增大或减小2MPa以上;7、钻井液总池体积相对变化量超过1m3~2m3;8、钻井液出口密度突然减小0.04g/cm3以上,或呈趋势性减小或增大;9、钻井液出口温度突然增大或减小,或出、入口温度差逐渐增大;10、钻井液出口电导率或电阻率突然增大或减小;11、钻井液出口流量明显大于或小于入口流量;12、气体总烃含量高于背景值2倍以上,且绝对值大于0.2%以上;13、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大;14、硫化氢含量超过预报警值;15、实时钻进中的钻头成本呈增大趋势;16、dc指数或Sigma值呈趋势性减小;17、泥(页)岩密度呈趋势性下降;18、碳酸盐含量明显变化;19、岩性明显改变或岩屑中有金属微粒;20、岩屑照射有荧光显示。
二、异常显示解释发现和认识某一项参数或数个参数和资料是异常显示后,必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对比分析和综合判断,尽快作出解释。
各类异常显示的解释原因和非解释原因见表1。
表1 气测与工程参数异常显示解释三、主要异常事件的检测预报在异常显示对比分析和综合判断解释的基础上,确定异常事件的类型并尽快发出异常事件预报。
(一)钻进中的异常事件1、地质异常事件地质异常事件,主要是油气水异常显示,是为发现和评价油气层服务的。
各类异常的实时参数和迟到参数显示特点见表2。
表2 地质异常事件中的气测与工程参数特征2、地质~工程异常事件地质~工程异常事件,包括异常高压地层、井涌和井漏三个类型,都是可能引发井内恶性事故的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停泵,倒入钻井液
对照泵压,排量,询问泥浆工
记录池体积增加量
地层流体侵入
对照ROP/GAS,流量,密度,电导率,H2S
通知地质监督
平稳
钻速很慢
对照ROP
浮子被卡,传感器或线路有故障
传感器或线路
清洗浮子,修理,复位传感器
慢有规律减少
正常钻进消耗
与正常消耗量对比
使用固控设备
询问泥浆工
裸眼井段失水过高导致渗漏
通知泥浆监督
快速减少
钻井液倒出
对照泵压询问泥浆工
通知司钻,钻井监督,地质监督,泥浆工.
记录减少量
地表设备损失
询问泥浆工
地层漏失
对照ROP/GAS,流量,密度ຫໍສະໝຸດ 3接单根期间池体积突然变化
现象
可能原因
检查/询问
采取措施
突然增加
接单根,停泵
泵压记录
恢复钻进时池体积突然增加
钻井液混合或倒入钻井液
询问泥浆工
记录液面增加量
钻井液漏失到地层
泵冲,泵压,流量等变化
4其他参数变化
现象
可能原因
检查
转盘/扭矩突然增加
地层变化,掉块卡扶正器
ROP或岩屑掉块
转盘/扭矩突然减少
地层变化,钻头泥包
ROP或岩屑掉块
扭矩递增
钻头磨损
钻头使用时间
泵压缓慢降低
钻具或泵有问题,钻井液密度变化
泥浆工,泵速
泵压突然降低
钻具刺,掉水眼,断钻具
悬重,扭矩,ROP
1钻时突变
现象
可能原因
检查/询问
采取措施
钻时突然减少
伪信号
传感器或线路
修理,复位
低电阻层
岩性变化情况
根据监督指令通知
欠压实或储层
直接通知地质监督
钻时突然增加
伪信号
传感器或线路
修理,复位
钻头严重磨损
扭矩增加
通知钻井监督
钻头泥包或地层变硬
扭矩减少/岩性
通知钻井监督
2在钻进过程中池体积变化
现象
可能原因
检查/询问
接单根的抽吸作用
钻井液性能是否变化,地层流体是否侵入
通知司钻,监督.记录液面增加量和接单根气的变化量
停泵时无变化
传感器故障,地表设备
传感器,线路,询问泥浆工
清洁,改变传感器位置,修理传感器
突然减少
重新开泵或提高排量
对照泵压,排量
恢复钻进时池体积突然减少
钻井液未返回循环池
询问泥浆工,司钻
记录减少量,通知司钻,监督
采取措施
慢有规律增加
地表加胶液或钻井液
泥浆工
在图上标记增加量
地层流体低速侵入
钻井液/气测/体积变化
通知地质监督
抖动性变化
传感器,浮子不稳定或离搅拌棒太近
检查标定滤波系数
重调传感器位置
快速增加但增加量少
倒阀门泥浆槽窜流
对照泵压泵冲;询问司钻,泥浆工
记录池体积增加量通知地质监督
地层流体侵入
对照ROP/GAS,流量,密度,电导率,H2S
泵压突然增加
堵水眼
泵速
泵压缓慢增加
钻井液粘度增加
泵速,泥浆师
泵压降低随后增加
钻井液密度增加
泥浆工,进口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