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液与录井工程参数

钻井液与录井工程参数
钻井液与录井工程参数

钻井液与录井工程参数

摘要:钻井液参数包括钻井液的出入口密度、出入口温度、出入口电导率、流量、钻井液体积等。钻井液参数的变化通常直接反映井下地层流体的活跃情况及井筒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平衡情况,重视钻井液参数异常的预报,可以避免井喷、井漏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油气侵、盐侵、水侵,为顺利施工创造条件。本文从钻井液相关事故类型与钻井液录井参数响应特征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提高综合录井操作人员的现场技术水平和工程异常预报准确率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达到保障钻井施工安全、减少投入、提高勘探开发整体效益的目的。

1 钻井液信息的类型

1.1 钻井液的循环动态信息

钻井液的循环动态信息包括钻井液体积、钻井液流量,这类信息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在钻开渗透性好的油气层时,这类信息的变量可以立即显示循环钻井液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的平衡状态。这类信息可以监测井漏、溢流、井涌等工程异常。

1.2 钻井液的物理性质信息

钻井液的物理性质信息包括钻井液温度、钻井液密度、钻井液电导(阻)率,这类信息具有一定的延时性。从钻开地层到返出地面需要一个迟到时间,实时性较差,但这类信息携带有钻开地层的岩石物性和含油性等方面的地质信息。这类信息可以用来判断地层流体的性质和某些岩性,可以用来监测气侵、水侵、盐侵等工程异常。

2 钻井液工程异常的类型

2.1 井涌

2.1.1 形成井涌的原因

在地层压力的作用下,钻井液和地层内的流体涌出井口的现象称之为井涌。井涌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钻于异常高压地层,地层超压驱动地层流体进入井眼形成井涌,这是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原因。

②钻井液密度因地层流体的不断侵入而降低,形成负压,负压加剧地层流体的侵入又进一步加大负压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形成井涌。

③在井底压力近平衡状态下,停止循环时,作用于井底的环空压耗消失,使井底压力减小。

④起钻时未按规定灌钻井液使井筒液面下降。

⑤井漏时钻井液补充不足使井筒液面下降,或漏速过大、备用钻井液不足补充漏失量,加清水使钻井液密度降低。

⑥起钻时,特别是钻头出现“泥包”时,起钻的抽吸作用诱发井涌。

⑦邻井采油实施注水开发,导致地层流体侵入本井。

2.1.2 井涌的监测和预报

综合录井仪对井涌的监测和预报依时间先后可分为四个阶段,即早期预报、临涌预报、上返监测和井口发现。

①早期预报分钻前早期预报和随钻早期预报两种:钻前早期预报是通过对区域和邻井资料的分析,确定本井可能会发生井涌的地层和大致井深之后进行钻前交底,随钻早期预报是通过随钻地层压力监测,早期发现异常压力地层,预报可能发生的井涌。井深3175.00m, dc指数1.39 ↘ 1.30,3175~3212mdc指数在0.96~1.22之间变化,岩性为灰色泥岩,从3180m 开始全烃基值抬升,由0.248%升至2.351%;出口温度由68 ℃↗71 ℃。 3180m泥岩密度2.61g/cm3,3200m泥岩密度降至2.39g/cm3,综合分析认为井段3175~3212m之间存在欠压实地层。

②临涌预报是抓住井涌预兆,在发生井涌前预报。气测单根峰、背景气和后效气的升高,钻进中的蹩跳现象,钻速的突然加快及放空等,这些现象的出现都有发生井涌的危险。单根峰和后效气的升高趋势是孔隙压力增加的预兆;背景气的升高发生在过渡带盖层和高压产层。遇到这样的现象要提前预警、加强监测,避免溢流、井涌、井喷事故发生。

③上返监测是地层流体涌入井眼的同时和上返过程中对井涌的追踪检测。出口流量和总池体积增加,立管压力下降是这一过程中参数变化的明显特征,这些参数的异常变化在地层流体涌入井眼的同时就能表现出来,抓住这些参数的异常变化发现井涌。能为控制井涌争取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的时间。

④井口发现是地层流体涌出井口时,靠迟到参数发现井涌。气测值大幅度上升、电导率增加或减少、钻井液密度降低等是地层流体涌出井口时参数变化的特征。此时靠这些参数发现井涌虽为时已晚,但也能为紧急控制井涌争取一点时间。

综合录井在起钻过程中通过坐岗记录,能及时发现未按规定灌钻井液和灌钻井液不足的情况,一旦发现上述情况立即通知井队,避免人为因素造成井涌。井涌程度和地层流体的不同,所表现出的预兆也不完全一样,在进行井涌预报时要重先期、抓临期、报出现,要综合分析各项参数的反应,注意变化过程,力求快速、准确地预报和发现井涌。

2.2 井漏

井漏是钻井工程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也是引发其它恶性事故的重要隐患。特别是有进无出的大漏如不能及时发现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将可能直接造成井垮、卡钻甚至导致对地层压力的失控,造成井涌或井喷事故。

2.2.1 井漏的原因

1、地层被压裂型井漏

漏失机理:井眼压力超过地层破裂压力导致地层岩石被压裂。

漏失原因:①泥浆比重过高。②环空摩阻过高。③井眼激动压力大。④憋压。⑤关井压力大。

⑥地层压力低。

2、天然裂缝、高渗透层型井漏

漏失机理:未胶结裂缝或高渗透地层暴露在过平衡井眼压力中。

漏失原因:①未胶结地层。②裂缝。③未密封的断层边界。④溶洞。

2.2.2 井漏的监测和预报

井漏是最直观的一种钻井事故,通过地面钻井液量的连续观察能够很容易发现。人工监测井漏,由于不易掌握钻井液总量的变化和不能连续计量,不易发现渗漏和忽视小漏,也常常因为思想麻痹或脱岗不能及时发现突发性的大漏失,而造成复杂情况甚至错过控制时机。综合录井仪实时监测与井漏有关的各项参数的变化,并连续准确计量钻井液体积,可直接反映参数的趋势性变化,又快又准地判断井漏的发生;在掌握区域和邻井资料的情况下,抓住漏前预兆,可更准确预报井漏。在钻进过程中,进行井漏监测和预报的依据是钻井液总体积、钻井液出口流量的变化情况;在起下钻过程中,监测井漏的依据是监测应灌入的钻井液体积数量和应返出的钻井液体积数量,判断井漏是否发生。

2.3 盐侵

盐侵是在钻遇含盐膏地层时,由于盐类的水溶性,遇到水基钻井液时溶解在钻井液中对钻井液造成污染,导致钻井液性能的改变。同时,含盐膏地层在受到钻井液浸泡时会发生膨胀,已钻开的盐膏层在上覆地层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塑性流动,造成井眼缩径,可能导致钻具阻卡乃至卡钻事故的发生。盐侵的监测和预报对确保安全钻进有很大作用。对钻井液盐侵进行监测和预报所依据的主要参数是钻井液电导率。钻入盐膏层,钻速加快,对出现盐侵情况时,电导率上升,上升幅度视盐侵程度不同而有差异。钻具上提、下放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卡、阻现象,超拉力变化明显,幅度较大。

2.4 油气水侵

油气水侵是在地层压力大于钻井液液柱压力的情况下,储层中的油气水进入钻井液,影响钻井液性能的一种现象,视流体性质不同,通常叫油、气侵或水侵。油气水相对于钻井液而言,均是密度较低的流体,当发生油气水侵时,会导致钻井液密度下降,进一步减小作用于井底的钻井液液柱压力,使油气侵进一步加剧。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会导致平衡钻井失控,造成井涌、井喷等恶性事故的发生。在发生油气水侵前会出现快钻时、蹩跳钻、放空现象的发生,这时就应予以重视。一旦油气水侵发生,综合录井参数会有一系列的变化显示,大钩负荷增大、钻井液密度减小、粘度增大、气测烃类异常。油气侵时电导率降低,水侵时电导率升高;增加幅度视地层水矿化度而异;钻井液体积增加,出口流量增加。如果地层压力高于钻井液液柱压力,且相差过大,油气水侵会迅速发生,出现井涌现象。

3 钻井液录井参数异常预报

3.1 钻井液录井参数报警门限设定原则

①各种工程异常对应不同的参数特征。

②对可能发生异常的参数进行报警门限设定。

③不同钻进状态下设定的报警参数不同。

④报警参数的门限要视具体情况进行更改。

⑤警参数门限设置依照综合录井参数异常标准。

3.2 钻井液参数实时监测、异常预报及处理流程

工程实时监测,已经作为一种成熟的专业技术发展起来。该项技术的实施,为钻井安全施工起到了保障作用。钻井过程中,钻井工程异常时对应的录井参数变化特征不同。根据钻井工程异常时的参数变化特征,在不同的钻井状态下,按照可反映异常的报警门限设置不同的参数报警。对于现场难以迅速做出决策的复杂情况,利用录井实时信息传输功能,后方专家通过网络传输实时掌握井上动态信息,进行专家会诊,及时决策,确定下步措施。

4 结束语

钻井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时刻伴随着钻井作业的整个过程,它是影响井身质量、钻井速度、经济效益和勘探效益的重要因素,也是威胁钻井安全的头号隐患。综合录井仪的应用,使钻井作业的全过程处于全天候监控之中,实现了对钻井参数的连续监测和量化分析判断。钻井液录井参数在油气检测、油气评价、优化钻井、保护油气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监测和预报井涌、井漏、油气水侵,保证钻井安全施工作业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习题及答案

绪论 1、试述岩土工程、工程地质的含义与联系。 (1)岩土工程:是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和处理在建筑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与岩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建筑全方位结合的专业学科,属土木工程范畴。 (2)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3)区别:工程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种工程技术。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因此,无论学科领域、工作内容、关心的问题,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区别都是明显的。 (4)联系: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2、简述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与目的。 基本任务: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评价。 具体任务: (1)阐述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2)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整治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 (3)分析、研究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作出评价结论。 (4)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 (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判断修建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时,保证地基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为工程建筑对象选择适宜的地质环境,从而为该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提供保证。并不致对地质环境产生不应有的破坏,以致影响工程本身和人类的生活环境。 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就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3、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岩土工程是以求解岩体与土体工程问题,包括地基与基础、边坡和地下工程等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涉及到岩体与土体的利用、整治和改造,包括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测四个方面。 4、我国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如何? 从目前国内大量的实践可看出,岩土工程勘察侧重于解决土体工程的场地评价和地基稳定性问题,而对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岩体工程,尤其是重大工程(如水电站、核电站、铁路干线等)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边坡和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分析、评价,仅由岩土工程师是无法胜任的,必须有工程地质人员的参与才能解决。这就要求岩土工程与工程地质在发挥各自学科专

泥浆性能四项基本参数测量

泥浆性能四项基本参数测量 一.测量准备 1、泥浆1600ml 2、密度仪 3、马氏漏斗黏度计 4、失水仪、滤纸、打气筒。 5、PH试纸、干抹布、清水、量杯20ML1个、秒表、取样量杯2000ml1个 二、测量方法 1、比重测量:将要测量的泥浆装满量杯,加盖旋转按压出气孔,并擦净从小孔溢出的泥浆,然后置于支架上,移动游码,使杠杆呈水平状态(即水平泡在俩标线中间),读出游码左所在刻度,即为泥浆相对密度,记录并清洗仪器,分开放置。 2、粘度测量:用手指堵住漏斗下部的流出口,将新取的泥浆液样品经筛网注入干净并直立的漏斗中,直到钻井液样品液面达到筛网底部为止。移开手指并同时启动秒表,测量钻井液流至量杯中的964ml 刻度线(量杯满而不溢)所需要的时间,并记录后清洗仪器。

3、失水测量:用食指堵住泥浆杯底部小孔,倒入泥浆至泥浆杯内刻度线放好密封圈及滤纸,使用杯盖卡钮旋紧杯盖,倒转后插入接头连接卡扣90°旋转,连接打气筒,打压至0.7mpa/cm2左右,(由蓄气包上的压力表为指示)把20ml量杯放置泥浆杯滴流出口下。打开减压阀使观察压力表压力有所下降,快速打压保持压至0.7mpa/cm2左右,观察出口滴流第一滴滤液并同时记时7分半钟后取出量杯读取数值,以杯内液面凹处为准,数值乘以2并记录。使用放压阀放压清洗仪器,并分开存放。 4、PH值测量:取PH试纸粘取20ml量杯中滤出的泥浆液,比对试纸板颜色读取数值并记录。 三、基本原则 1、每灌单独测量,及时并记录数据,用于分析是否循环到位。 2、测量使用完仪器需及时清洗并擦干水迹分开存放。 3、测量完泥浆,清洗仪器使用清水,抹布、试纸、滤纸需妥善处理。

金属热物性参数

金属热物性参数

表1 各种金属的热物性值 金属温度? C 比热 cal/(g·?C) 导热系数 cal/(cm·s·?C) 密度ρ(g/cm3)液相 线、固相线温度(?C) 纯铁 25 200 400 769 800 1000 1500 0.107 0.124 0.145 0.358 0.230 0.148 0.180 0.192 0.152 0.120 0.074 0.071 0.070 0.032 ρ=7.88(20?C) =7.3(1500?C) =7.0(1600?C) 镇静钢(C0.08%) 200 400 800 1200 0.112 0.124 0.142 0.230 0.158 0.142 0.128 0.107 0.068 0.071 ρ=7.86(15?C) 软钢(C0.23%) 200 400 800 1200 0.112 0.124 0.142 0.228 0.158 0.124 0.116 0.102 0.062 0.071 ρ=7.86(15?C) 碳素结构钢(S35C) 25 200 400 800 0.111 0.125 0.134 0.285 0.103 0.095 0.079 0.078 中碳钢(C0.4%) 200 400 800 1200 0.112 0.122 0.140 0.148 0.156 0.124 0.115 0.100 0.059 0.071 ρ=7.85(15?C) 共析钢(C0.8%) 200 400 800 1200 0.108 0.128 0.144 0.146 0.160 0.119 0.108 0.091 0.058 0.072 ρ=7.85(15?C) 工具钢(C1.2%) 200 400 800 0.108 0.130 0.142 0.156 0.103 0.102 0.089 0.057 ρ=7.83(15?C)

钻井液常规计算公式

钻井液常用计算 一、水力参数计算:(p196-199) 1、地面管汇压耗: Psur=C×MW×(Q/100)1.86×C1 Psur---地面管汇压耗,Mpa(psi); C----地面管汇的摩阻系数; MW----井内钻井液密度,g/cm3(ppg); Q----排量,l/s(gal/min); C1----与单位有关的系数,当采用法定法量单位时,C1=9.818;当采用英制单位时,C1=1; ①钻具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 V1=C2×Q/2.448×d2 V1-------钻具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m/s(ft/s); Q-------排量,l/s(gal/min); d-------钻具内径,mm(in); C2------与单位有关的系数。当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2=3117采用英制单位时,C2=1。 ②钻具内钻井液的临界流速 V1c=(1.08×PV+1.08(PV2+12.34×d2×YP×MW×C3)0.5)/MW×d×C4 V1c -------钻具内钻井液的临界流速,m/s(ft/s); PV----钻井液的塑性粘度,mPa.s(cps); d------钻具内径,mm(in) MW----钻井液密度,g/cm3(ppg); C3、C4------与单位有关的系数。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时,C3=0.006193,C4=1.078;采用英制单位时,C3=1、C4=1。 ③如果≤V1c,则流态为层流,钻具内的循环压耗为 P p=C5×L×YP/225×d+C6×V1×L×PV/1500×d2 ④如果V1>V1c,则流态为紊流,钻具内的循环压耗为 P p=0.0000765×PV0.18×MW0.82×Q1.82×L+C7/d4.82 P p---钻具内的循环压耗,Mpa(psi); L----某一相同内径的钻具的长度,m(ft); V1-------钻具内钻井液的平均流速,m/s(ft/s); d------钻具内径,mm(in) MW----钻井液密度,g/cm3(ppg); Q-------排量,l/s(gal/min);

钻井液性能对钻井、定向井施工过程中的影响——韩耀辉

钻井液性能对钻井、定向井施工过程中的影响 韩耀辉 (渤海钻探定向井公司定向井作业部) 摘要:本文章重点分析了钻井液的密度、粘度、切力、固相含量等性能的特征及对钻井、定向井施工中的影响和钻井液造成钻具托压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钻井液定向井密度粘度切力固相含量托压 1 前言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手段的日趋完善,与之相对应的工程施工技术也得到不断提高和成熟,从“粗放”型逐步向“精细”型发展,特别是对目前在油气田开发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定向井、水平井、大位移井等特殊工艺井的井眼轨迹控制精度要求会越来越高。 钻井液是钻井工程系统中一个不可轻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用“泥浆是钻井的血液形象地比喻其在钻井作业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随着石油勘探工作的发展,勘探领域越来越广,钻井深度不断增加,钻遇地层的地层日益复杂,泥浆越来越的到普遍重视,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1982年原石油工业部颁发的“钻井泥浆管理条例”明确提出,钻井必须使用优质泥浆。本文结合钻井液的各项特性对钻井、定向井施工中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2 钻井液的密度 2.1密度过大的害处 1、损害油气层; 2、降低钻井速度; 3、过大压差易造成压差卡钻; 4、易憋漏地层; 5、易引起过高的粘切; 6、多消耗钻井液材料及动力; 7、抗污染能力下降。 密度过低则容易发生井喷、井塌、缩经(对塑性地层,如较纯的粘土、岩盐层等)及携屑能力下降等。 实践证明,钻井液密度升高,产生的静液压力增大,钻速降低,钻井静液压力对钻速的影响程序还与所钻岩石的性质有关,钻井液静液压力与地层流体压力的差值为零时,钻速最快,压差增大,钻速降低。 2.2影响密度的因素 1、密度随钻井液中固相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固相含量的减少而减少。 2、钻井液中液相体积减少或液相密度加大,都能使密度升高。 3、油气侵入钻井液后,密度会很快下降。 2.3提高钻井液密度的方法: 一般可在钻井液体系中加入密度较大的惰性物质,如重晶石、碳酸钙等,也可加入可溶性盐,另外根据情况可选用除气、除泡等工艺手段。 2.4降低钻井液密度的方法: 1、机械法:把有害物质通过机械设备清除;例如使用振动筛、除砂器等; 2、稀释法:加入一定量的清水稀释钻井液,使其密度下降; 3、使用发泡剂或充气来增大体积而降低密

岩土工程勘察中土工试验项目的确定

岩土工程勘察中土工试验项目的确定 岩土工程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土是自然界岩石经漫长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形成的产物。因原岩性质不同,风化搬运的方式不同,沉积环境不同,造就了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土类,上至漂石卵砾,下至中粗砂粘性土等。按工程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湿陷性土、红粘土、软土、冻土、膨胀土、盐渍土、混合土、填土及污染土等。所以,各类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必须对工程项目所在场地的岩土体进行土工试验及原位测试,以充分了解和掌握岩土体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从而正确评价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土工试验是对岩土试样进行测试,并获得岩土的物理性指标、力学性指标、渗透性指标以及动力性指标等的实验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正确评价工程地质条件不可缺少的依据。 当前的土工试验服务于工程大致可分为两类:现场原位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 现场原位试验指试验控制的主要条件(边界条件、排水条件、加荷条件、稳定标准等)与原型的基本相似,原位试验是在天然条件下,原位测定天然岩土的各种工程特性,它所取得的数据远比勘探—取样—室内试验所得的数据准确可靠,符合岩土体的实际情况,原位测试还可以测定难以采取不扰动土样的岩土体(如淤泥、淤泥质土及断层破碎带等)的有关工程性质,还可避免在取样过程中应力释放的影响,并可缩短勘探和室内试验的周期,但有时要满足原位试验的要求是相当困难的,或经济上太昂贵或技术上办不到的,这就不得不进行室内土工试验。 室内土工试验是根据要解决的工程问题而建立起来的标准化的方法,能保证试验成果的稳定性和可比性,用该成果进行设计能满足各类工程需要。因此,试验参数的选用应根据要求解决问题,合理选择待解决问题的试验方法(如土样是否饱和,最大的加荷量,要达到的应力状态,是否固结与排水等)都应尽量反映土在工程中的实际工作状态等。 对于一般的工程项目来讲,室内土工试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土的物理性质试验:包括土的含水率试验、密度试验、比重试验,颗粒分析试验、界限含水率试验(液限、塑限和缩限试验)等。 2、土的力学性质试验:包括土的固结试验、抗剪强度试验、击实试验等。 3、土的水理性质试验:包括土的渗透试验等。

钻井液与水活度

有机盐钻井液技术 关键词有机盐钻井液;加重材料;钻井液性能;流变性;抑制性;室内试验;机械钻速;保护油气层;腐蚀;环境;现场应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型钻井液——有机盐钻井液的组成,部分处理剂的结构、作用机理,室内试验及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现场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该钻井液流变性好、抑制性强、造壁性好,可提高机械钻速、保护油气层、对钻具无腐蚀、对环境无污染,在现场应用,有其是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应用更具有广阔的前景。 一、基本概念 有机盐即有机酸盐,也就是有机酸根阴离子与金属阳离子、其它类型的阳离子所形成的盐。 本文所说有机盐,是带杂原子取代基的有机酸根阴离子与一价金属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铵离子、叔铵离子、季铵离子等)所形成的盐。该类有机盐可用一通式XmRn(COO)lMq表示,其中X为杂原子及杂原子基团,R为C0-C10的饱和烃基,COO为羧基,M为一价阳离子。其结构式可表示如下: 有机盐钻井液由有机盐水溶性加重剂Weigh2、Weigh3,降滤失剂Redu 1、Redu2、提切剂Visco1、Visco2、无萤光白沥青NFA-25 、包被剂IND10配制而成。其中,IND10是专门用于含低浓度有机盐(<15%)钻井液的处理剂。 提切剂Visco1是硅酸盐矿物的改性产品,可用通式M1aM2bM3c(OH)dOe表示,M1、M2、为2、3价金属元素、M3为4价非金属元素。 提切剂Visco2是含磺酸基的聚合物经微交联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降滤失剂Redu 1是含磺酸基的乙烯基单体、乙烯基单体与纤维素等接枝共聚而成的中小分子量聚合物。 降滤失剂Redu 2是含磺酸基的乙烯基单体、乙烯基单体共聚而成的中小分子量聚合物。 包被剂IND10是乙烯基单体、含磺酸基的乙烯基单体共聚而成的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 二、有机盐钻井液的特点 有机盐钻井液比之普通钻井液,有以下特点:(1)固相含量低,流变性好;(2)抑制性强;(3)滤失造壁好;(4)抗温能力强;(5)保护油气层效果好;(6)对金属无腐蚀;(7)对环境无污染。 三、有机盐钻井液的作用机理 (一)有机盐钻井液的流变性 有机盐水溶性加重剂的有机酸根阴离子与单价阳离子亲水性强,在水中电离倾向大,具有超高溶解度,Weigh2在水中溶解度可达95克/100克水,Weigh3在水中溶解度可达150克/100克水。其水溶液密度较高,最高可达1.55g/cm3,用这类加重剂可配成密度高达1.55g/cm3的无固相钻井液及密度为2.50 g/cm3以上的低固相超高密度钻井液。 有机盐钻井液各组分能充分溶解于水,是由溶解规律理论决定的。电解质溶液理论指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几个组分时,其组分的化学势(又称化学位)随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考试复习重点全集名词解释填空问答

苦三、岩土工程:以土力学、岩体力学及工程地质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各种 勘察探1 测技术对岩土体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和利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指的是工程建筑物与岩土体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是岩土、岩土工程问题2 工程勘察的核心任务。、岩土工程勘察: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3 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地质环

境:指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紧密联系4上限为岩石圈这部分积极地与水、气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着。的岩石圈的一部分,表面,下限为人类技术。地质环境是多因子系统:大气、水、生物、岩石。:客观存在的地质环境中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5、工程地质条件: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测绘6、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包含两层意思,即对野外各种地质现象观察描述的详7 细程度,以及各种地质现象在工程地质图上表示的详细程度和准确程度。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微地貌单元)8、地形地貌条件:地形起伏和地貌单元(、强烈发育:是指由于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招致建筑场地极不稳定,直接威胁工9 程设施的安全。、强烈破坏: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破坏,已对工程安全构成直接威胁。10对工程设施安全是指虽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但并不十分强烈,11、一般发育:的影响不严重;或者说对工程安全可能有潜在的威胁。境的干扰破坏,但并不强烈,对工程安、一般破坏:是指已有或将有地质环 12 全的影响不严重。总长度包括比较完、岩心采取率:所取岩心的总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13整的岩心和破碎的碎块、碎屑和碎粉物质。 14、岩心获得率:指比较完整的岩心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它不计入不成形的破碎物质。 15、岩石质量指标RQD:大于10cm的岩心总长度占钻探总进尺长度的比例。 16、钻探:利用专门的钻探机具钻入岩土层中,以揭露地下岩土体的岩性特征、空间分布与变化的一种勘探方法。 17、坑探:指在地表或地下所挖掘的各种类型的坑道,以揭示第四纪覆盖层分布区基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并了解第四纪地层情况的一种勘探方法。 18、坑探工程展示图:沿坑探工程的壁、底面所编制的地质断面图,按一定的制图方法将三度空间的图形展开在平面上。 19、触探:利用一种特制的探头,用动力或静力将其打入或压入土层中,根据打入或压入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来测得土体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或对地基岩土进行分层等的一种勘探方法。 20、静力触探:借助机械把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匀速压入土中,通过测定探头1 的端阻q,侧壁摩阻力f来确定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划分土层的一种土体勘sc测技术。 21、动力触探测试: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打入土的难易程度(可用贯入度、锤击数或探头单位面积动贯入阻力来表示)判定土层性质的一种原位测试的方法。 22、平板静力载荷试验:简称载荷试验,在保持地基土天然状态下,在一定面积的承压板上向地基土逐级施加荷载,并观测每级荷载下地基土的变形特性,是模拟建筑物基础工作条件的一种测试方法。 23、旁压测试:是利用钻孔做的原位横向载荷试验,是工程勘察中的一种常用原位测试技术。 24、十字板剪切试验:是用插入软粘土中的十字板头,以一定的速率旋转,测出土的抵抗力矩,然后换算成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测试方法。 25、岩土工程试验:利用各种试验或测试技术方法来测得岩、土体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其他工程特性指标的试验。

钻井液基本知识

钻井液基本知识 钻井液就是用于钻井的流体,在钻井中的功用:1、清洗井底,悬浮携带岩屑,保持井眼清洁。2、平衡地层压力,稳定井壁、防止井塌、井喷、井漏。3、传递水功率、以帮助钻头破碎岩石。4、为井下动力钻具传递动力,5、冷却钻头、钻具。6、利用钻井液进行地质、气测录井。钻井液常规性能对钻井工作有很大的影响。 一、钻井液密度 1、钻井液密度概念:单位体积钻井液的质量称为钻井液的密度,其单位就是克/厘米3(g/cm3)常用符号表示。现场一般用钻井液密度计测定钻井液的密度。 2、钻井液密度的计算公式 P=(P地×102)÷H+Pe P----钻井液密度g/cm3 式中: P地----地层压力MPa H-----井深m Pe-----附加密度、油层附加0、05—0、1气层附加0、07—0、15 由于起钻时可能产生抽吸或液面下降,另外,气体进入井内,也会引起液柱压力降低,因此钻井液密度要有附加值。 3、钻井液密度与钻井工作的关系:在钻井作业中,钻井液密度的作用就是通过钻井液柱对井底与井壁产生压力,以平衡地层中油、气压力与岩石侧压力、防止井喷、保护井壁,同时防止高压油气水侵入钻井液,以免破坏钻井液的性能引起井下复杂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钻井液密度,若钻井液密度过小,则不能平衡地层流体压力,与稳定井壁,可能引起井喷、井塌、卡钻等事故,若钻井液密度过大则压漏地层,并易损害油气层。钻井液对钻速有很大的影响,密度大液柱压力也大,钻速变慢,因钻井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之间的正压差使岩屑的清除受到阻碍。造成重复破碎,降低钻头破碎岩石的效率,使钻速下降,通常在保证井下情况正常的前提下,为了提高钻速,应尽量使用低密度钻井液。 二、钻井液粘度 1、钻井液的粘度概念:钻井液粘度就是指钻井液流动时,固体棵粒之间,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子之间, 以及液体分子之间内摩擦的总反映,钻井液粘度可用漏斗粘度计与旋转粘度计进行测定,由于测定的方 法不同,有不同的粘度值,现场常采用漏斗粘度计测量钻井液的粘度,单位就是秒。 2、钻井液与钻井工作关系,钻井液粘度的大小,对钻井液携带岩屑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钻

钻孔灌注桩泥浆原料的性能要求及泥浆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

钻孔灌注桩泥浆原料的性能要求及泥浆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 一、泥浆原料的性能要求 1、粘质土的性能要求 一般可选用塑性指数大于25,粒径小于0.074mm的粘粒含量大于50%的粘质土制浆。当缺少上述性能的粘质土时,可用性能略差的粘质土,并掺入30%的塑性指数大于25的粘质土。 当采用性能较差的粘质土调制的泥浆其新跟你过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可在泥浆中掺入Na2CO3(俗称碱粉或纯碱)、氢氧化钠(NaOH)或膨润土粉末,以提高泥浆性能指标。掺入量与原泥浆性能有关,宜经过试验决定。一般碳酸钠的掺入量约为孔中泥浆土量的0.1%-0.4%。 2、膨润土的性能和用量 膨润土泥浆具有相对密度低、粘度低、含砂量少、失水量少、泥皮薄、稳定性强、固壁能力强、钻具回转阻力小、钻进率高、造浆能力大等优点。一般用量为水的8%,即8kg的膨润土可掺100L的水。对粘质土底层,用量可降低到3%-5%。较差的膨润土用量为水的12%左右。 3、外加剂及其掺量 ⑴、CMC全名羧甲基纤维素,可增加泥浆粘性,使土层表面形成薄膜而防护孔壁剥落并有降低失水量的作用。掺入量为膨润土的 0.05%-0.01%。 ⑵、碳酸钠(Na2CO3)又称碱粉或纯碱。它的作用可是PH值增大到10。泥浆中PH值过小时,粘土颗粒难以分解,粘度降低,失水量增加,流动性降低;小于7时,还会使钻具受到腐蚀;若PH值过大,则泥浆将渗透到孔壁的粘土中,使孔壁表面软化,粘土之间凝聚力减弱,造成裂解而使孔壁坍塌。PH值以8-10为宜,这时可增加水

化膜厚度,提高泥浆的交替率和稳定性,降低失水量。掺入量为膨润土的0.3%-0.5%。 ⑶、各种外加剂宜先制成小剂量溶剂,按循环周期均匀加入,并及时测定泥浆性能指标,并防止掺入外加剂过量。每循环周期相对密度差不宜超过0.01。 二、泥浆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 1、相对密度:可用泥浆相对密度计测定。将要量测的泥浆装满泥浆杯,加盖并洗净从小孔溢出的泥浆,然后置于支架上,移动游码,使杠杆呈水平状态(即气泡处于中央),读出游码左侧所示的刻度,即为泥浆的相对密度。 2、粘度:工地用标准漏斗粘度计测定。用两端开口两杯分别量取200ml和500ml泥浆,通过滤网滤去大砂粒后,将泥浆700ml均注入漏斗,然后使泥浆从漏斗流出,流满500ml量杯所需的时间(秒),即为所测泥浆的粘度。 3、含砂率(%):工地用含砂率计测定。把泥浆充至测管上标有“泥浆”字样的刻线处,加清水至标有“水”的刻线处,堵死管口并摇振。倾倒混合物于滤网中,丢弃通过滤网的液体,再加清水于测管中,摇振后再倒入测管中。反复之,直至测管内清洁为止。将漏斗套进滤筒,翻转过来,将漏斗插入测管中,用清水把附在筛网上的砂子全部冲入管内。待砂子沉淀后,读出砂子的百分含量。 清孔后的泥浆指标:相对密度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2%。

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

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就如同人体的血液一般,人如果没有血液就会死。 我国钻井液工艺技术的发展规律与国际上该项即使的发展规律基本相似。最初我国主要使用以钠基为基础的细分散钻井液,在井浅、地层较简单情况下,这类体系有其优越性,例如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密度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整等。但钻遇复杂地层,如大段泥页岩层、厚岩盐层及其它可溶性盐类地层时,这来钻井液的抗污染能力差,很难维持比较稳定的性能,于是发展了以石灰、石膏及氯化钙为絮凝剂的钙处理钻井液及盐水钻井液。由于以上钻井液具有抗盐、钙侵、流动性好和性能稳定等优点,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成功地发展了低固相铁铬盐混油钻井液、褐煤氯化钙钻井液、褐煤石膏钻井液以及低固相弱酸性饱和盐水钻井液等,并且高分子有机处理剂已广泛应用于钻井液中。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我国钻井液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1)适于钻深井、超深井的三磺钻井液在全国推广使用后,大大减轻了井下复杂情况,创下了钻超深井7175m的记录。(2)在此期间,低固相不分散聚合物钻井液技术在我国得到全面推广。开始时仅使用聚丙烯酰胺单一型聚合物絮凝剂,以后陆续研制成功不同基团、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处理剂。形成了多种聚合物钻井液体系。聚合物钻井液主要应用于井深4000m以内的井,在当时曾有力地配合了高压喷射钻井,大大地提高了钻井速度。并且由于聚合物处理剂具有良好的护壁作用,因此当时所研制的钾基聚合物钻井液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泥、页岩地层的坍塌问题。(3)8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了油包水乳化加重钻井液,并在华北、新疆和中原等油田得到成功应用,有效地解决了钻遇大段岩膏层和水敏性泥页岩地层时所遇到的各种问题。(4)钻井液处理剂、原材料品种迅速增加,质量不断提高。1978年,我国钻井液处理剂仅有40多种,1983年增至76种,1985年已达16个门类,共129种。从何80年代初开始,我国已着手制订钻井液处理剂和原材料质量标准。1986—1990年,我国钻井液工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而大大缩短了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其中有代表性的成果包括:(1)在新的起点上对聚合物钻井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研制出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和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等新体系,并在全国许多油田推广使用,取得良好效果。在此期间,我国在总结前期的聚合物钻井液技术成功经验的同时,也指出了在使用聚合物钻井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于是将聚合物处理剂的类型从阴离子扩展到阳离子、两性离子,并对大、中低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处理剂及其复配作用在抑制性、降滤失、降粘作用机理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以FA367、XY-27和JT888等处理剂组成的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和由盐离子包被剂、降滤失剂、降粘剂、防塌剂等组成的全阳离子聚合物钻井液体系。(2)为保护油气层,实现欠平衡压力钻井,发展了泡沫和充气钻井液技术。其中使用泡沫钻成的最深井的井深达到3232m。(3)为了有效地解决井壁失稳问题,系统地研究了各类钻井液及其处理剂与井壁稳定的关系,研制出了各种具有较强抑制性的防塌钻井液体系,并研制出可对付复杂盐膏层的饱和盐水钻井液和油包水乳化钻井液等。(4)子啊深井、超深井钻探作业中,研制出聚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兼有聚合物钻井液和三磺钻井液的优点,既有很强的抑制性,又改善了高温干呀条件下钻井液的性能。同时还大大地减少了井下复杂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机械钻速;(5)保护油气层技术有了很大发展,研制并应用了3大类共11种不同类型的保护油气层的钻井液体系。1991—1995年,我国钻井液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具体体现在:(1)聚合物钻井液技术又有了新的进步。其中两性离子聚合物钻井液技术更加成熟,据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尤其在岩土工程当中的勘察方法也在不断的革新与进步,并成为了工程建设的一个先导,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结合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详细分析了目前岩土工程主要的勘查方法并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查;方法 岩土工程勘查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由于地基土是因地而异的,在接受一项岩土工程勘查任务时,必须明确该工程的主要技术矛盾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主要技术间题。在对设计意图 和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物荷载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下,在岩土工程勘察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就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以充分的论证和分析,最终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解 决方案。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1勘察场地概貌 查明勘察范围内场地原始地形、地貌,岩土层的成因、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埋藏物情况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旧基础、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其分布范围。 3地质作用的影响 查明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活动断裂等)和特殊土(包括软土、填土、污染土、湿陷性土、膨胀土、红粘土、多 年冻土等)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的建议。 4地下水埋藏情况 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地下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评价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基坑工程还应查明各土层的渗透性质,分析评价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及浮托力的作 用和影响;预估产生基坑突涌、流沙(土)或管涌等地下水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提供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

钻井液的作用

聚 乙 烯 醇 在 钻 井 液 中 的 应 用 班级:10油田化学三班 姓名:李涛涛

聚乙烯醇,英文名称2: polyvinyl alcohol,viny)alcohol polymer,poval,简称PVA,分子式: [C2H4O]n 摘要:主要讲述了聚乙烯醇胶乳对油井水泥浆的失水、稠化性能、游离水和水泥石抗压强度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胶乳加量增大时,油井水泥浆的失水量迅速变小,稠化时间延长,初始稠度减小,游离水得到有效的控制,水泥石的抗压强度减小而柔性增大。试验证明,聚乙烯醇胶乳通过成膜、吸附、水化等作用能有效地控制油井水泥浆的液相运移情况,调节其稠化性能,改善水泥石的物理力学性能。自行设计了一套测定水泥石胶结强度的装置,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测定方法是可行的。 首先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分子中有大量的羟基存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油井水泥降失水剂的原料。文章研究了在不同的聚合度和醇解度的PVA作为油井水泥降失水剂的滤失性能,研究发现PVA17-88是以PVA作为油井水泥降失水剂的最好原料。并对PVA17-88作为油井水泥降失水剂与分散剂和消泡剂的配伍性、耐温、抗盐以及水泥浆的综合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作为油井水泥外加剂在油田固井工程中的应用,其地位日益突出,对提高固井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文较详强的介绍了固井工程与油井水泥外加剂的关系以及相关的概念,综述了前人的研究成虹,研制出了新型聚合物胶乳水泥体系,同时设计了相应的特种实验仪器.该文重点研究了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醇作为油井水泥外加剂的一些行为特征,同时研究了配套组分对聚合物水泥浆体系的性能影响.聚乙烯醇水溶液与硼砂在碱性条件下交联是该文 研究应用的最基本原理之一,聚乙烯醇与硼砂交联形成了一定的网状结构,加入的有机酸组分参加进一步的交联,使之形成了立体柔性的网状交联结构,这种结构吸附到水泥颗粒上,阻碍和束缚了水泥浆中自由水的运移,同时这种交联吸附性质使水泥浆体系在压差作用下能够在滤失界的目的,减少了水泥石的表观和 内部体积由于失水而造成的收缩,同时也对地层流体的外窜起到了封堵作用,保证了水泥浆在井下的正常凝固.另外聚乙烯醇与其他组分的配合作用,使水泥浆体系还具备了"直角稠化","零自由水"和剪切稀释等特性.该文发展了油田固井工程中的防窜理论,在水泥外加剂的研究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现场试验和推广应用过程中为解决大庆油田的高压层固井、水平井固井,地矿部浅气层固井和渤海海上深层气层固井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聚乙烯醇用作石油及天燃气钻井、固井过程中的降失水添加剂增强水泥浆保水作用防止水泥浆在渗透性地层中先期脱水,对缓凝时间和抗压强度影响小,并有效防止气窜用作石油及天然气钻井过程中的防塌添加剂,能有效阻止钻井液滤液浸入泥页岩,从而达到防止井壁失稳甚至井壁坍塌的作用聚乙烯醇的抑制防塌性能是长久有效。聚乙烯醇等是我国近年来研究应用最广的堵水调剖剂,包括合成聚合物、自然改性聚合物、生物聚合物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溶于水,在水中有优良的增粘性,线性大分子链上都有极性基团,能与某些多价金属离子或有机基团(交联剂)反应,天生体型的交联产物冻胶,粘度大幅度增加,失往活动性和水溶性,显示较好的粘弹性。 聚丙烯酰胺的大量应用,给化学堵水调剖技术开创了新局面。将聚丙烯酰胺水解后溶于水,混进甲醛或306树脂(多羟基的三聚氰胺酰化物),在酸性条件下,缩聚天生冻胶。本剂适合层间或层内纵向渗透率差异较大但油层无裂缝

岩土工程勘察考试复习重点全集(名词解释填空问答)

苦三 1、岩土工程:以土力学、岩体力学及工程地质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各种勘察探测技术对岩土体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和利用而进行的系统性工作。 2、岩土工程问题:指的是工程建筑物与岩土体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核心任务。 3、岩土工程勘察: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4、地质环境:指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紧密联系的岩石圈的一部分,这部分积极地与水、气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着。上限为岩石圈表面,下限为人类技术。地质环境是多因子系统:大气、水、生物、岩石。 5、工程地质条件:客观存在的地质环境中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之综合。 6、工程地质测绘: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和技术方法,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并绘制相应的工程地质图件。 7、工程地质测绘的精度:包含两层意思,即对野外各种地质现象观察描述的详细程度,以及各种地质现象在工程地质图上表示的详细程度和准确程度。 8、地形地貌条件:地形起伏和地貌单元(尤其是微地貌单元)的变化情况。 9、强烈发育:是指由于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招致建筑场地极不稳定,直接威胁工程设施的安全。 10、强烈破坏:是指由于地质环境的破坏,已对工程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11、一般发育:是指虽有不良地质现象分布,但并不十分强烈,对工程设施安全的影响不严重;或者说对工程安全可能有潜在的威胁。 12、一般破坏:是指已有或将有地质环境的干扰破坏,但并不强烈,对工程安全的影响不严重。 13、岩心采取率:所取岩心的总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总长度包括比较完 14、岩心获得率:指比较完整的岩心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它不计入不成形的破碎物质。 15、岩石质量指标RQD:大于10cm的岩心总长度占钻探总进尺长度的比例。 16、钻探:利用专门的钻探机具钻入岩土层中,以揭露地下岩土体的岩性特征、空间分布与变化的一种勘探方法。 17、坑探:指在地表或地下所挖掘的各种类型的坑道,以揭示第四纪覆盖层分布区基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并了解第四纪地层情况的一种勘探方法。 18、坑探工程展示图:沿坑探工程的壁、底面所编制的地质断面图,按一定的制图方法将三度空间的图形展开在平面上。 19、触探:利用一种特制的探头,用动力或静力将其打入或压入土层中,根据打入或压入时所受阻力的大小,来测得土体的各种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或对地基岩土进行分层等的一种勘探方法。 20、静力触探:借助机械把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匀速压入土中,通过测定探头

钻井液与录井工程参数

钻井液与录井工程参数 摘要:钻井液参数包括钻井液的出入口密度、出入口温度、出入口电导率、流量、钻井液体积等。钻井液参数的变化通常直接反映井下地层流体的活跃情况及井筒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平衡情况,重视钻井液参数异常的预报,可以避免井喷、井漏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及时处理油气侵、盐侵、水侵,为顺利施工创造条件。本文从钻井液相关事故类型与钻井液录井参数响应特征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提高综合录井操作人员的现场技术水平和工程异常预报准确率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达到保障钻井施工安全、减少投入、提高勘探开发整体效益的目的。 1 钻井液信息的类型 1.1 钻井液的循环动态信息 钻井液的循环动态信息包括钻井液体积、钻井液流量,这类信息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在钻开渗透性好的油气层时,这类信息的变量可以立即显示循环钻井液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的平衡状态。这类信息可以监测井漏、溢流、井涌等工程异常。 1.2 钻井液的物理性质信息 钻井液的物理性质信息包括钻井液温度、钻井液密度、钻井液电导(阻)率,这类信息具有一定的延时性。从钻开地层到返出地面需要一个迟到时间,实时性较差,但这类信息携带有钻开地层的岩石物性和含油性等方面的地质信息。这类信息可以用来判断地层流体的性质和某些岩性,可以用来监测气侵、水侵、盐侵等工程异常。 2 钻井液工程异常的类型 2.1 井涌 2.1.1 形成井涌的原因 在地层压力的作用下,钻井液和地层内的流体涌出井口的现象称之为井涌。井涌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钻于异常高压地层,地层超压驱动地层流体进入井眼形成井涌,这是最根本和最主要的原因。 ②钻井液密度因地层流体的不断侵入而降低,形成负压,负压加剧地层流体的侵入又进一步加大负压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形成井涌。 ③在井底压力近平衡状态下,停止循环时,作用于井底的环空压耗消失,使井底压力减小。 ④起钻时未按规定灌钻井液使井筒液面下降。

常见物性参数表word版本

常见物性参数表

常用溶剂 一、乙醇(ethyl alcohol,ethanol)CAS No.:64-17-5 (1)分子式 C2H6O (2)相对分子质量 46.07 (3)结构式 CH3CH2OH, (4)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5)熔点(℃):-114.1 (6)沸点(℃):78.3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度: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1.59; 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用作溶剂 不同压力下乙醇物性参数变化 表压液态密 度比热容气体密 度 蒸发 热 分子 量 粘度沸 点 MPa Kg/m3KJ/Kg*K Kg/m3KJ/Kg g/mol MPa*s ℃ 0.06 750.49 2.811 2.4693 830.21 46.07 0.58 90.6 5 0.04 752.35 2.790 2.1825 837.84 46.07 0.59 87 0.02 754.38 2.767 1.8917 845.99 46.07 0.61 83 常压756.65 2.742 1.5966 854.89 46.07 0.63 78.3 5 -0.02 759.50 2.711 1.2984 865.7 6 46.0 7 0.66 72. 8 -0.04 762.93 2.674 0.9936 878.32 46.07 0.6 9 65.9 -0.06 767.38 2.627 0.6806 893.85 46.07 0.74 56.8 2 -0.08 774.37 2.556 0.3559 916.51 46.07 0.83 42.4

钻井液流变参数的计算及应用

钻井液流变参数(塑性粘度,动切力,静切力,n,k)的测量与计算 钻井液的流变参数与钻井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是钻井液重要性能之一。因此,在钻井过程中必须对其流变性进行测量和调整,以满足钻井的需要。钻井液的流变参数主要包括塑性粘度、漏斗粘度、表观粘度、动切力和静切力、流性指数、稠度系数等。 一、旋转粘度计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旋转粘度计是目前现场中广泛使用的测量钻井液流变性的仪器。它由电动机、恒速装置、变速装置、测量装置和支架箱体等五部分组成。恒速装置和变速装置合称旋转部分。在旋转部件上固定一个能旋转的外筒。测量装置由测量弹簧、刻度盘和内筒组成。内筒通过扭簧固定在机体上、扭簧上附有刻度盘,如图4—1所示。通常将外筒称为转子,内筒称为悬锤。 测定时,内筒和外筒同时浸没在钻井液中,它们是同心圆筒,环隙1mm左右。当外筒以某一恒速旋转时,它就带动环隙里的钻井液旋转。由于钻井液的粘滞性,使与扭簧连接在一起的内筒转动一个角度。根据牛顿内摩擦定律,转动角度的大小与钻井液的粘度成正比,于是,钻井液粘度的测量就转变为内筒转角的测量。转角的大小可从刻度盘上直接读出,所以这种粘度计又称为直读式旋转粘度计。 转子和悬锤的特定几何结构决定了旋转粘度计转子的剪切速率与其转速之间的关系。按照范氏仪器公司设计的转子、悬锤组合(两者的间隙为1.17mm),转子转速与剪切速率的关系为: 1 r/min=1.703s-1(4-1) 旋转粘度计的刻度盘读数θ (θ为圆周上的度数,不考虑单位)与剪切应力τ(单位为Pa) 成正比。当设计的扭簧系数为3.87×10-5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τ=0.511θ (4-2) 旋转粘度计有两速型和多速型两种。两速型旋转粘度计用600 r/min和300 r/min这两种固定的转速测量钻井液的剪切应力,它们分别相当于1022s-1和511s-1的剪切速率(由式 4-1计算而得)。但是,仅在以上两个剪切速率下测量剪切应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所测得的参数不能反映钻井液在环形空间剪切速率范围内的流变性能。因此,目前国内外已普遍使用多速型旋转粘度计。 六速粘度计是目前最常用的多速型粘度计,该粘度计的六种转速和与之相对应的剪切速率见表4-1 表4-1 转速与剪切速率的对应关系

岩土工程测试和勘察

岩土工程测试和勘察 飞猛进,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提高得生活水平,各类土木工程也纷纷涌现,较之以过去土木工程,现代土木工程从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岩土工程测试与检测技术对各类工程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不仅在岩土工程建设实践中十分重要,而且在岩土工程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测试技术也是保证岩土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和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的质量,为地基处理和施工提供准确、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岩土工程勘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体制还是在勘察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勘察报告编制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还在在不断优化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由于地基土是因地而异的,在接受一项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时,必须明确该工程的主要技术盾是什,需要解决哪些主要技术间题。在对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物荷载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下,在岩土工程勘察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就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以充分的论证和分析,最终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岩土工程勘察才能提高勘察成果质量,才能有较大的市场。 岩土测试技术以岩土力学理论为指导法则,以工程实践为服务对象,而岩土力学理论又是以岩土测试技术为实验依据和发展背景的。不论设计理论与方法如何先进、合理,如果测试落后,则设计计算所依据

的岩土参数无法准确测求,不但岩土工程设计的先进性无从体现,而且岩土工程的质量与精度也难以保证。所以,测试技术是从根本上保证岩土工程设计准确性、代表性以及经济性的重要手段。整个岩土工程中它与理论计算和施工检验是相铺相成的。 岩土工程的测试、检测与检测是从事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的工作者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是从岩土工理论研究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手段。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一般分为室内试验技术、原试验技术和现场监测技术等几个方面。在原测试方面,地基中的移场、应力场测试,地下结构表面的土压力测试,地基土的强度特性及变形特性测试等方面将会成为研究的重点,随着总体测试技术的进步,这些传统的难点将会取得突破性进展。虚拟测试技术将会在岩土工程测试技术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因为,不论设计理论与方法如何先进、合理,如果测试技术落后,则设计计算所依据的岩土参数无法准确测求,不仅岩土工程设计的先进性无法体现,而且岩土工程的质量与精度也难以保证。所以,测试技术是从根本上保证岩土工程设计的精确性、代表性以及经济合理性的重要手段。 测试工作是岩土工程中必须进行的关键步骤,它不仅是学科理论研究与发展的基础,而且也为岩土工程实际所必需。监测与检测可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在岩土工程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现场监测与检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使工程师们对上部结构与下部岩土地基共同作用的性状及施工和建筑物运营过程的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上更加完善。依据监测结果,利用反演分析的方法,求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