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第一中学2024届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反应4NH3(气)+5O2(气)4NO(气)+6H2O(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υ (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A.υ(NH3)=0.0100mol·L-1·s-1B.υ(O2)=0.0010 mol·L-1·s-1C.υ(NO)=0.0010 mol·L-1·s-1D.υ(H2O)=0.045 mol·L-1·s-12、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能使铁钝化B.无色易挥发的液体C.能够干燥氨气D.常温下迅速与铜片反应3、有关下列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太阳能转化为了化学能B.人类使用照明设备是将电能转化为了光能C.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在能量转化上比在体外发生的一些能量转化更为合理、有效D.燃料燃烧时只是将化学能转化为了热能4、相同材质的铁在图中的四种情况下最不易被腐蚀的是A.B.C.D.5、14g铜金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HNO3反应,将产生的气体用1.12L(标准状况)O2混合,通入水中,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A.9.6g B.6.4g C.3.2g D.1.6g6、用2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①再加入30mL3mol/L盐酸②改用30ml6mol/L盐酸③改用2g粉末状大理石④适当升高温度.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甲烷和乙烯完全燃烧,甲烷消耗的O2多B.C5H11Cl有6种同分异构体C.聚乙烯与乙烯性质相似,可使溴水褪色D.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8、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用青铜铸造。

安徽省六安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六安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六安一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未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48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B.铁投入4CuSO 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4CuSO 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酸性2324H CO H SO <,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D.2F 与2Cl 分别与2H 反应,判断氟与氯的非金属性强弱2.根据表中提供的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的信息,判断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氢化物的沸点为22H T H R <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 M 与T 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2+L 与2-R 的核外电子数相等3.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均分别相等,它们不可能是( ) A.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 B.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分子 C.两种分子D.一种原子和一种分子4.氰2[(CN)],硫氰2[(SCN)]等称为拟卤素,与卤素单质性质相似,它们的阴离子也与卤素阴离子性质相似,阴离子的还原性顺序为Cl Br CN SCN I -----<<<<;又知,拟卤素形成的无氧酸和含氧酸一般为弱酸,下列反应中,不合理的是( )A.22224HCN()MnO Mn(CN)(CN)2H O +∆+↑+浓B.22(CN)H O 2H CN CNO +--+++═ C.22(CN)2OH CN CNO H O ---+++═ D. 22(CN)2SCN 2CN (SCN)--+=+A.AB.BC.CD.D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温同压下,22H (g)Cl (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 B.已知44P(,s)P (s)H=+17kJ/mol ∆红磷═白磷,,则白磷比红磷更稳定C .已知2222H (g)O (g)2H O(l)H 571.6kJ /mol +∆=-═,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 /molD .稀溶液中:2H (aq)OH (aq)H O(l)H 53.7kJ /mol +-+∆=-═,将含31molCH COOH 与含1molNaOH 的稀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等于53.7kJ6.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278gNa O 晶体中阴、阳离子个数均为A 2N B.34.48LNH 中含有00.6N 个N —H 键 C.22S Cl 的结构式为Cl-S-S-ClD.5PCl 和3NH 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2CO 和4CH 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3CH 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 含解析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 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述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往容积一定的容器中再通入O 2,可以加快反应2SO2+O22SO3的反应速率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气气的速率C.对于C(s)+H 2O(g)CO(g)+H2(g)的反应,加入固体炭,反应速率加快D. 100 mL 2 mol/L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往容积一定的容器中再通入O2,由于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所以可以加快反应2SO 2+O22SO3的反应速率,正确;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由于铁在浓硫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不能反应产生氢气,所以不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错误;C.对于C(s)+H 2O(g)CO(g)+H2(g)的反应,加入固体炭,物质的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能加快,错误;D.100 mL 2 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由于对盐酸起稀释作用,所以生成氢气的速率会减小,错误。

2. 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 (丁)>r(乙)>r(丙)>r(甲)。

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乙和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据此推断,下述不正确的是()A.丙的简单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B.由甲、乙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形成10电子分子C.由甲和乙两元素组成的分子不止一种D.乙和丁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丁)>r(乙)>r(丙)>r(甲),则甲为H元素,丁处于第三周期,乙、丙处于第二周期;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四种元素处于不同的主族,乙和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乙为C 元素,丙为N元素,丁为A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性质解答。

★试卷3套汇总★安徽省六安市2020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试卷3套汇总★安徽省六安市2020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0年4月中旬全球核安全峰会在华盛顿举行,发展核电、制裁核武器发展是会议主题。

各式各样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

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手机上用的锂电池属于二次电池B.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正极C.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氢气在负极被还原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为二氧化硅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ΔH<0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C.ΔH<0、ΔS >0的反应在低温时不能自发进行D.一个化学反应的ΔH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3.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

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W>X>YB.最简单氢化物的熔沸点:X>Y>W>Z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D.化合物XY与ZY2中均含有共价键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2B(g)zC(g)+2D(g)。

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把4molA和2molB混合,2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1.6 mol C,又测得D的反应速率v(D)= 0.2 mol.L-1•min-1。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4 B.B的转化率是40%C.A的平衡浓度是1.4mol.L-1D.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9 10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水可以鉴别苯、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B.用Cu(OH)2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醇、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C.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和气化都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D.制取环氧乙烷:2CH2=CH2+O2Ag,250℃2,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6.下列方法中可以证明2HI(g) H2(g)+I2(g)己达平衡状态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HI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③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④c(HI):c(H2):c(I2)=2:1:1⑤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⑦一定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⑧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A.②③④⑥B.②⑥⑦⑧C.①②⑥⑦D.②⑤⑧7.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H2+4OH--4e-=4H2O,O2+2H2O+4e-=4OH-。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 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A. 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Na>MgB. 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Fe>NaC. 酸性H2CO3<H2SO4,判断硫与碳的非金属性强弱:S>CD. F2与Cl2分别与H2反应,判断氟与氯的非金属性强弱:F>Cl『答案』B『解析』『分析』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详解』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钠反应比镁剧烈,所以可以据此判断金属性强弱,A正确;B.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这两个实验都说明Cu的活泼性最弱,不能说明Fe、Na的活泼性强弱,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酸性H2CO3<H2SO4,这两种酸都是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C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F2与Cl2分别与H2反应,根据其反应剧烈程度判断非金属性F>Cl,D正确;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不大,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知识运用能力,熟悉非金属性、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注意非金属性、金属性强弱与得失电子多少无关,只与得失电子难易程度有关。

2. 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表1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A. 氢化物的沸点为H 2T <H 2RB. 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 <QC. M 与T 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 L 2+与R 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答案』C『解析』『分析』由表中信息可知,T 只有-2价,且原子半径小,所以T 为O 元素;R 的最高正价为+6价,最低价为-2价,所以R 为S 元素;L 的原子半径最大,化合价为+2价,所以L 为Mg ;M 的原子半径介于Mg 和S 之间且化合价为+3价,所以M 为Al ;而Q 的原子半径在Mg 和O 之间且化合价为+2价,所以Q 为Be 。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PDF版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化学试题 PDF版

D.常温下干燥的 Cl2 能用钢瓶贮运,所以 Cl2 不与铁反应 3.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
B.利用 SO2 的漂白性可漂白木耳制成银耳 C.浓硫酸可做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脱水性 D.用漂白粉[Ca(ClO)2]稀溶液对餐具进行杀菌消毒,是因为 ClO-有强氧化性 4.如表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7.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S(g)+O2(g)=SO2(g) △H1, S(s)+O2(g)=SO2(g) △H2;则:△H1>△H2。 B.由 C(石墨)=C(金刚石) ΔH=+119kJ·mol-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在稀溶液中:H+(aq)+OH-(aq) ===H2O(l);ΔH=-57.3kJ·mol-1,若将含 1mol CH3COOH
倍,c 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绝对值的 3 倍,c 与 d 同周期,d 的原子半径小于 c。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
A.d 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
B.它们均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氧化物
C.只有 a 与其他元素生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D.b、c、d 与氢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
9.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
16.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 SO2、O2、SO3 的浓度分别为 0.2mol·L-1、0.1mol·L-1、0.2mol·L-1,当反应至正、逆反应
速率相等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溶于水的盐,则 X 可能是(
) X―O―2→Y―O―2→Z―H―2O→W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安徽省六安市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糖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D.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答案】C【解析】分析:A.单糖不水解;B.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C.硫酸铜是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D.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

详解:A. 并不是所有的糖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例如葡萄糖不水解,A错误;B. 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不能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C.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后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的,产生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C正确;D. 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钠,D错误。

答案选C。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周期的Ⅱ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不稳定D.硅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和非金属的交界处,其单质可作半导体材料【答案】D【解析】A、在第二、三周期,Ⅱ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若是第四、五周期,ⅡA族与ⅢA 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1;在第六、七周期的过渡元素中又出现镧系和锕系,Ⅱ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25。

错误;B、第三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含氧酸的酸性没有此递变规律。

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而它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错误;D、硅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正确;故选D。

点睛:元素周期表中,从第四周期开始出现过渡元素,第ⅠA、ⅡA之后是第ⅢB,在第六、七周期中的过渡元素又出现镧系和锕系,据此分析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据此分析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好,据此分析C;根据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分析判断D。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安徽省六安市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高三上·邵东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含有羟基的有机物称为醇B .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C . 苯酚俗称石炭酸,酸性比碳酸强D . 含较多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一般呈固态2. (2分)(2020·海淀模拟)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与实验目的不相符的是()A . 证明Cl2氧化性强于Br2B . 分离乙醇和水C . 除去水中泥沙D . 配制100mL0.100mol/LNaCl溶液3. (2分)铁钉溶于稀盐酸后,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然后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此时铁的存在形式为()A . Fe(OH)3B . Fe(OH)2C . FeCl2D . FeCl34. (2分)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B . 过氧化钠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C . 反应中每消耗1molO2转移2mol电子D . 过氧化钠与氧化钠所含化学键完全相同5. (2分) (2019高一下·太原期末) 由氯乙烯( CH2=CHCl)制得的聚氯乙烯()可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 聚氯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 . 氯乙烯可由乙烯与氯化氢加成制得C . 由氯乙烯制得聚氯乙烯符合“原子经济”D . 大量使用聚氯乙烯塑料可造成白色污染6. (2分) (2019高一上·福建期末) 下列对酸雨的叙述错误的是()A . 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B . 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C . 飘尘在酸雨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氧化剂的作用D . 开发新能源是控制酸雨的重要措施之一7. (2分) (2018高三上·唐山期末)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满分: 100分时间: 9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N14 Na23 C135.5 Cu64一、选择题(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在后面答题卡上,每个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述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往容积一定的容器中再通入O 2,可以加快反应2SO2+O22SO3的反应速率B.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气气的速率C.对于C(s)+H 2O(g)CO(g)+H2(g)的反应,加入固体炭,反应速率加快D. 100 mL 2 mol/L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2.位于不同主族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丁)>r(乙)>r(丙)>r(甲)。

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元素,乙和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据此推断,下述不正确的是A.丙的简单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B.由甲、乙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形成10电子分子C.由甲和乙两元素组成的分子不止一种D.乙和丁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②同一元素的核素种数由中子数决定③Cl2中35Cl与37Cl两种核素的个数之比与HCl中33Cl与37Cl的个数之比相等④18gH2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10N A⑤标况下,等体积CH4和HF所含的电子数相同⑥只有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⑦等物质的量的CN-和N2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⑧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A.2个B.3个C.4个D. 5个4.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①混合物:漂白粉、王水、Fe(OH)3胶体、冰水混合物②化合物: CaCl2、NaOH、HCl、HT③同素异形体: C60、碳纳米管、金刚石、石墨④电解质:胆矾、碳酸钡、冰醋酸、氧化钾⑤煤的干馏、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⑥硅酸盐:光导纤维、水晶、玻璃、水泥A.①②④⑤B.③④⑤C.③④⑥D.①③④⑤⑥5.在正规化学试卷的开始处总有“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项,如H: 1 C: 12Cl: 35.5 S:32 Cu: 64等。

请问这些数值准确的说应该是A.某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某种核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C.某种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D.某种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6.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 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 NO2(g)SO3(g)+ 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t1~△t2时,SO2的转化率: a~b 段小于b~c段C.反应物浓度: a点小于b点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7.请运用元素周期表的有关理论分析判断,下面几种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推断中正确的是A.铊(Tl)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砹(At)为无色固体,Hat不稳定,AgAt 具有感光性,且不溶于水C.硫酸锶(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D. H2Se 是无色、有毒、比H2S稳定的气体8. 最近我国科学家发明“叫充电钠-二氧化碳电池”(如图),放电时电池总反应为:4Na+3CO2= 2Na2CO3+C。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温度可能在200℃以上B.该装置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放电时,Na+向正极移动D.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4Na++3CO2+4e-=2Na2CO3+C9.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A、0.1molC 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3A(g)B(g)+2C(g),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t 0~t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t1=15s,则用A的浓度变化表示t0~t1阶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4 mol/(L·s)B. t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A的转化率为40%C.该容器的容积为2L,B的起始的物质的量为0.02 molD. t0~t1阶段,此过程中容器与外界的热交换总量为a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A(g)B(g)+ 2C(g) △H=-50a/3 kJ/mol10.在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形成的是A.2Na2O2+2H2O →4NaOH+O2↑B. CaH2+2H2O→Ca(OH)2+2H2↑C.Mg3N2+6H2O→3Mg(OH)2 ↓+2NH3↑D. NH4Cl+NaOH→NaCl+NH3↑+H2O11.由H79Br和H81Br组成的混合气体对N2的相对密度为2.9,则混合气体中79Br和81Br的原子个数比为A.1:1B.1:2C.2:3D.3:212. 某高校化学工作者创建了“元素立体周期律”,在原来二维周期表横列(X轴)和纵列(Y轴)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竖列(Z轴)。

z轴按*中质差”(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Z=N-P)自上而下,递增顺序排列。

原“二维元素表”中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同位素“中质和”(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A=N+P)替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质和”相同的核素一定是同一元素B. “中质差”相同的核素一定是同一元素C. N2-P2=A×△ZD.至2020年,人们发现108种元素有m种核素,说明中质差一定有m种13. A、B为短周期元素,二者可以组合成多种中学生所熟知的化合物。

在这些化合物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A :B=1:2。

已知A的原子序数为n,B的原子序数是①n+2;②n+3;③n+4;④n+5;⑤n+8;⑥n-5;⑦n-7;⑧n-8中的几种,其中不符合题目要求的是A.①④B.②⑧C.③⑤D.⑥⑦14. 已知: P4(s)+6Cl2(g)=4PCl3(g) ∆H= akJ/mol P(s)+ 10Cl2(g)=4PCl5(g) ∆H= bkJ/mol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P-Cl键的键能为ckJ/mol,PCl3中P-Cl键的键能为1.2ckJ/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P-P键的键能大于P- Cl键的键能B. PCl3比PCl5更稳定C. Cl-Cl键的键能46.5cab+-kJ/mol D. P-P键的键能为812b3-5ca+ kJ/mol15.探究NaHCO3、Na2CO3和盐酸(以下盐酸浓度均为1mol/L)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Na2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B. NaH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C. 20.0 C时,含3.2g Na2CO3的饱和溶液和35 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25.1℃D. 20.0 C时,含2.5 g NaHCO3的饱和溶液和35 mL盐酸混合后的温度将低于16.2 ℃16.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 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08 mol/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c1:c2=3:1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C. X、Y的转化率不相等D. c1的取值范围为0<c1 <0.14 mol/L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 (10分)(1)下列物质N2、H2O、Na2O2、CaCl2、KOH、NaF中,既含有离了键,又含有共价键的物质是____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

(2)用电子式表示CaCl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

(3)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种重要化合物,它与水作用产生NH3。

请写出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

(4) 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两种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18. (10分)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了序数依改增大。

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

(2) X与Z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相对分了质量是34的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

(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 (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

写出D的电子式:_______。

①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19. (10 分)如图所示,“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这个问题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证明。

(1)按图装置,在千燥的试管工I 中装入Na 2O 2后,在通入CO 2之前,应事先将活塞(K 1、 K 2)关闭好,目的何在?________________。

(2)试管I 内的试剂X 是___________时,打开活塞K 1、K 2,加热试管I 约5分钟后,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II 的液面上,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且III 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则所得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3)试管I 内试剂为CO 2饱和水溶液时,其他操作同(2), 通过______的现象,可以证明Na 2O 2与湖湿的CO 2能反应且放出O 2 。

(4) CO 2与过氧化钠反成机理也可用示踪原子分析加以证明,请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_____Na 2O 2+___ C 18O 2+____→H 218O →______。

20. (10分)(1)为了验证Fe 3+与Cu 2+氧化性强弱,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_。

(2)将CH 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如右图所示(A 、B 为多孔碳棒)。

A 处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3)某元素的同位素X AZ ,它的氯化物XCl 21.11g 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加入1mo1/L 的AgNO 3溶液20mL ,恰好完全反应。

若这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Z 的值为_____,A 的值为______。

(4)将固体NH4Br置于密闭容器中,在某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NH 4Br(s)NH3(g)+HBr(g) 2HBr(g)Br2(g)+H2(g)2min后,测知c(H2)=0.5mo/L, c(HBr)= 4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