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

合集下载

南药高良姜的分子生药学研究进展

南药高良姜的分子生药学研究进展

高良姜(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 )为姜科山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状茎是亚欧国家常用的药材和香辛料,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症[1]。

高良姜药材及其所含的挥发油、黄酮类、二芳基庚烷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镇痛止呕、抗炎、抗溃疡、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癌、抗消化道出血、抗骨质疏松和降脂等药理活性[2-3]。

除了药用,高良姜也可用于保健食品、香料、果蔬肉类防腐剂、粮面驱虫剂、日用化学品添加剂等,极具开发价值。

高良姜分布于我国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和广西南部等热带地区。

进入21世纪以来,高良姜野生资源已濒临灭绝,市售商品均来自栽培资源[4,5]。

高良姜种植采用根状茎营养繁殖,种源混杂,如无新品种选育推广,容易出现种源退化、药材质量降低等问题。

分子生药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药的分类与鉴定、栽培与保护及有效成分生产的科学,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院士于1995年提出[6]。

当前,分子生药学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在中药理论创新、质量控制、新品种选育等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7]。

分子生药学是解决高良姜资源鉴定、品种选育、栽培管理、药效成分生产的关键钥匙。

因此,亟需应用高良姜系统进化、遗传多样性、分子鉴定和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成果,采用生物技术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途径培育高产优质的高良姜新品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高良姜有效成分,促进高良姜资源研究与开发。

1高良姜的系统进化与遗传多样性1.1系统进化高良姜为姜科姜族山姜属良姜亚属植物。

袁琳等应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 )分子标记技术对采自海南的11种姜科植物进行遗传关系分析,发现高良姜与同属的红豆蔻(Alpinia galanga )和光叶山姜(Alpinia intermedia )的遗传关系较近,但与益智(Alpinia oxyphylla )、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海南山姜收稿日期:2022-10-19基金项目: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道地药材生态种植及质量保障项目(Z155080000004);广东药科大学创新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02110573011)。

高良姜的功效与作用

高良姜的功效与作用

高良姜的功效与作用【简介】【中药名】高良姜gaoliangjiang【别名】小良姜、蛮姜、奇凉姜、良姜、佛手根、海良姜。

【英文名】AlpiniaeOfficmarumRhizoma。

【来源】姜科植物高良姜AlpiniaofficinarumHance的干燥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

根状茎圆柱形,直径1~1.5厘米,有节,节处具环形膜质鳞片,节上生根,芳香味。

叶二列,叶片线状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1.5~2厘米,先端渐尖或近尾状,基部渐窄,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疏钝齿。

叶鞘开放,抱茎,边缘膜质,叶舌长可达3厘米,膜质,渐尖,棕色。

圆锥花序顶生,直立或略弯,长5~15厘米,花序轴被短毛,小苞片狭长圆形,宿存,花萼筒状,长7~15毫米,先端不均匀3浅裂,外面被短毛,花冠管长约1厘米,裂片3,矩圆形,外面被短毛,唇瓣长圆状匙形,浅红色,长2~2.5厘米,发育雄蕊1,长约1.6厘米,花丝线形,子房下位,卵圆形,被短毛,3室,花柱细长,柱头稍膨大,2唇形,棕色。

蒴果球形,直径约1.2厘米,橘红色,种子具干燥的假种皮,有钝棱角,棕色。

花期4~10月,果期9~11月。

【产地分布】生于路旁、山坡草地。

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及台湾等省区,广东有大量栽培。

【采收加工】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cm,直径1~1.5cm。

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和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1cm,一面有圆形的根痕。

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

气香,味辛辣。

【性味归经】性热,味辛。

归脾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属温里药。

【临床应用】用量3~6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

用治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主要成分】根茎含多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还可能含有鼠李柠檬素及7-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又含挥发油。

高良姜怎么栽培高良姜的种植技术

高良姜怎么栽培高良姜的种植技术

CATALOGUE目录•种植环境选择•种植前准备•种植管理技术•收获与加工•高良姜种植效益与市场前景•高良姜种植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高良姜的用途与市场趋势土壤选择030201气候条件灌溉水源灌溉方式灌溉条件种子选择种子处理种子选择与处理土地整理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地块进行种植。

深翻土地,晒土风化,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养分含量。

施肥根据土地的肥力状况,施入适量的有机肥和复合肥,为高良姜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土地整理与施肥种植密度与时间安排种植密度合理安排种植密度,一般每亩种植1000-1500株为宜。

时间安排高良姜适宜在春季和秋季种植,此时气温适宜,生长速度快。

浇水管理灌溉方式在生长关键期如苗期、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进行适时灌溉,保证植株正常生长。

灌溉时间排水措施追肥施用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适时进行追肥,以满足植株生长所需养分。

基肥施用在种植前施用有机肥、复合肥等作为基肥,提高土壤肥力。

施肥方式采用土壤埋施或叶面喷施等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

施肥管理中耕除草与病虫害防治除草措施病虫害防治中耕松土高良姜一般在种植后的3-4年后的秋季收获,此时的块根产量高、品质好。

收获方法使用挖掘机或人工挖掘,将土壤翻松,挖出块根,去除残留的茎叶和土壤。

收获时间收获时间与方法VS加工技术与设备储存与运输储存运输产量与收益种植成本价格波动种植效益分析市场前景预测市场需求01出口潜力02竞争状况03销售渠道与价格影响因素销售渠道价格影响因素幼苗生长缓慢病虫害问题花期管理不当收获与储存问题常见问题分析解决方案与注意事项通过合理施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等措施,促进幼苗生长。

改善土壤质量科学防治病虫害精细管理花期正确收获与储存了解高良姜常见病虫害及其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

根据高良姜的花期特点,控制好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促进开花和结实。

掌握高良姜的最佳收获时间,避免受损;选择合适的储存环境,保持高良姜品质。

中药“温里药”——高良姜

中药“温里药”——高良姜

中药“温里药”——高良姜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

主产于广东、海南。

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本品气芳香,味辛辣。

以色棕红、味辛辣者为佳。

生用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热。

归脾、胃经。

具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6g。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良姜性热,下气温中,转筋霍乱,酒食能攻。

三、临床应用1.胃寒院腹冷痛本品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止痛。

《本草汇言》云:“高良姜,祛寒湿、温律胃之药也。

本品为胃寒院腹冷痛之常用药,每与炮姜相须为用,如二姜丸(《和剂局方》)治胃寒肝郁,院腹胀痛,多与香附合用,以疏肝解郁、散寒止痛,如良附丸(《良方集腋》);治猝然心腹痛如刺,两胁支满,烦闷不可忍者,可与川芎、当归、桂心等同用。

2.胃寒呕吐,气酸本品性热,能温散寒邪,和胃止呕。

治胃寒呕吐,吸气吞酸,多与夏、生等向用虚寒呕吐,常与党参、茯苓、白术等同用。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挥发油0.5%~1.5%,油中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桂皮酸甲酯、丁香油酚、滚烯、澄茄烯及辛辣成分高良姜酚等;黄酮类成分:高良姜素,槲皮素,山柰酚,异鼠季素,皮素-5-甲醚,高良姜素-3-甲醚等。

2.药理作用本品水提取物具有镇痛、抗炎作用,醚提物只有镇痛作用,二者均能抗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形成及蓖麻油引起的腹泻,还能延长断头小鼠张口动作持续时间和氰化钾中毒小鼠的存活时间;煎剂灌胃能升高犬胃液总酸排出量,兴奋兔离体肠管运动,对抗因阿托品所致小鼠胃肠抑制后的墨汁推进率;水提物或挥发油均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100%煎液对革兰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

五、红豆蔻本品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干燥成熟果实。

性味辛温,归脾、肺经,功能散寒燥湿、醒脾消食。

适用于脘腹冷痛,食积腹胀,呕吐泄泻,饮酒过多。

煎服,3~6g。

高良姜的功能主治

高良姜的功能主治

高良姜的功能主治简介高良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在中医药中,高良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高良姜的功能主治。

功能高良姜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 温中散寒:高良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脾胃寒凉所致的胃痛、腹泻等症状。

- 祛除湿寒:高良姜对湿寒有很好的祛除作用,可以缓解湿寒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 活血止痛:高良姜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痛经、痛风等疼痛症状。

- 解毒消肿:高良姜具有解毒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中毒引起的肿胀、疼痛等症状。

主治高良姜主要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1. 胃脘痛:高良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脾胃寒凉所引起的胃脘痛、腹胀等症状。

2. 腹泻:高良姜可以调和脾胃功能,缓解腹泻症状。

3. 关节疼痛:高良姜可以祛除湿寒,缓解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4. 痛经:高良姜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缓解痛经引起的疼痛。

5.痛风:高良姜可以活血消肿,改善痛风患者的症状。

6. 中毒:高良姜具有解毒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中毒引起的肿胀、疼痛等症状。

使用方法高良姜的使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 炮制用法:将高良姜炮制后,可以减轻其辛热性,使药性更温和。

炮制后的高良姜可以用于煎服、炒熟等方式。

- 泡水饮用:将高良姜切片或捣碎,加入开水中泡制,可以喝作姜茶。

姜茶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适用于脾胃寒凉引起的胃痛、腹泻等症状。

- 软膏外用:将高良姜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温水调成糊状,涂抹于疼痛区域,可缓解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 中药煎剂:将高良姜与其他草药一起煎煮,制成中药煎剂,按照医生的指示饮用,可治疗痛经、痛风等疾病。

注意事项在使用高良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高良姜具有温热性,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 胃热实火者慎用:高良姜具有辛热的药性,对于胃热实火者不宜大量使用。

高良姜泡酒配方

高良姜泡酒配方

高良姜泡酒配方关于《高良姜泡酒配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今很多人喜爱喝一些自做的酒,用各式各样的东西泡药酒也会出现非常好的味儿,并且那样的酒对我们的人体全是非常好的,常常喝自身泡浸的宴会防止许多的病症,也会让人体更健康,普遍的就会有高良姜泡药酒,不清楚大伙儿喝没喝了那样的酒,也是有不一样的精彩的味儿,下边我们讨论一下高良姜泡酒配方。

我们去一些餐馆用餐的情况下都是见到一些自身泡浸的酒,这种酒和一般的酒不一样,会出现非常好的健康养生作用,对人体有很多的益处,此刻饮酒便会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了,今日我们讨论一下高良姜泡酒配方。

牙龈酒方名特异高良姜酒方.牙龈来源特异霍乱是以病发急剧,呕吐腹泻交做为特点的病症。

常因夏秋之季,体会时邪疫疠之气;或含凉露营,湿寒侵入,邪郁中焦;或饮食不干净的;或贪食之力寒性生冷食物的东西,以至肠胃负伤,消化吸收紊乱,升降机失司,清浊相关,乱于胃肠而病发。

牙龈配方特异高良姜。

牙龈制法特异上件火炙令焦脆,每用五两摆脱,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

牙龈主治特异疗霍乱吐痢,亦疗霍乱腹痛气恶。

健康保健药酒配方全集袪风蜂酒[秘方]生地、川芎、枸杞、紫丹参各30克,熟地45克,茯神、地骨皮、丹皮、赤芍、女贞子各15克.薏米仁、杜仲、秦艽、川续断各23克,牛膝12克,桂枝8克,龙眼肉120克,米酒2000ml。

[制作方法]将前17味剁碎,入布袋子,置器皿中,添加米酒.密封性,隔水加热,侵泡7天之后,过虑去渣,即成。

[功能]补虚壮骨筋、祛风、除湿、散血清热解毒。

[主冶]腰酸腿软、骨筋、关节疼痛,或刺疼、兼见头昏、心悸、睡眠质量躁动不安、脸色食古不化等症。

[使用方法]内服。

每一次服10-20ml,也可以视流量酌增,每天早、晚各服1次。

[附记]取自《惠直堂经验方》。

验之临床医学,确定有良效。

美容护肤酒[秘方]山参、川芎、玉竹、巴戟天、首乌、枸杞各30克,米酒1500ml。

[制作方法]将前6味切成片或捣烂,置器皿中,添加米酒,密封性,常常摇晃,侵泡7天之后,过虑去渣,即成。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功效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功效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功效秦艽,学名高良姜,是一种生长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种植物。

在中医药学中,秦艽被广泛应用,拥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介绍秦艽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其在中医药中的应用。

一、秦艽的功效与作用1. 抗菌消炎作用:秦艽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姜酮、姜醇和姜黄素等。

这些成分具有强大的抗菌消炎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并减轻炎症反应。

2. 抗肿瘤作用:研究发现,秦艽中的姜黄素具有抗肿瘤活性。

它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还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抗肿瘤的能力。

3. 保护肝脏:秦艽中的姜酮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

它能够抑制肝细胞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自由基的产生,防止脂肪堆积,减轻肝脏损伤。

4. 缓解胃肠道问题:秦艽具有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能够改善胃肠道的功能,并缓解胃痛、胃胀等症状。

此外,秦艽还能够抑制胆囊收缩,减少胆囊结石的形成。

5. 提高免疫力:研究发现,秦艽中的姜黄素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它能够增加白细胞的数量,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并增强机体抵抗病毒、细菌等外界侵袭的能力。

6. 缓解痛风:使用秦艽能够有效缓解痛风的症状。

秦艽中的姜酮能够抑制尿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尿酸的产生,从而降低尿酸在体内的积累,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

7. 镇痛作用:秦艽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头痛、牙痛、关节痛等疼痛症状。

这是因为秦艽中的姜酮能够抑制疼痛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减轻疼痛感。

二、秦艽在中医药中的应用1. 治疗感冒:秦艽具有抗病毒作用,能够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打喷嚏、鼻塞等症状。

常用于感冒的中药方剂中,如羌活寄生汤等。

2. 治疗胃炎与胃溃疡:秦艽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够减轻胃炎引起的胃痛、胃胀等症状。

临床上常使用秦艽来治疗胃炎与胃溃疡。

3. 缓解关节炎:秦艽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症状。

常用于关节炎的中药方剂中,如颈项腰腿痛引风湿汤等。

4. 治疗痛经:秦艽具有活血化瘀作用,能够缓解痛经引起的腹痛、腰痛等症状。

高良姜的栽培技术

高良姜的栽培技术
高良姜的生命周期一般为7-10年,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可以存活更长时间。
生长期与生命周期
02
栽培技术
选种
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高良姜品种。
育种
通过催芽、育苗、分株繁殖等方法进行培育。
选种与育种
整地与播种
耕翻土地,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保持土壤疏松、湿润。
整地
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采用条播或穴播方式。
栽培面积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精心的栽培管理下,高良姜的产量较高。一般而言,每亩高良姜的产量在2000-3000公斤之间,但具体产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品种、土壤、气候等。
产量
栽培面积与产量
栽培区域
高良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合在排水良好、肥沃的砂质土壤中生长。因此,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适宜,有利于高良姜的栽培。
高良姜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如叶斑病、锈病等,应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定期观察
病虫害防治
生长监测
灌溉方式
高良姜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应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如喷灌、滴灌等,确保水分充足且均匀。
灌溉频率
在生长过程中,应根据高良姜的生长阶段和土壤水分状况确定灌溉频率,保证土壤湿度适宜,促进植株正常生长。
储存方式
采收后,应将高良姜晾晒一段时间,去除多余的水分,然后进行储存,保持通风干燥,避免受潮和霉变。
采收与储存
04
高良姜的用途与价值
高良姜是传统中药材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胃痛、消化不良、腹泻等病症。
用途及使用场景
药用
高良姜也可作为香料和调料使用,适合用于炖品、煮粥和制作卤味等。
食用
高良姜还可以用于制作化妆品和保健品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良姜
文章目录*一、高良姜的概述*二、高良姜的功效与作用*三、高良姜的分类*四、高良姜的药方选录*五、高良姜的服用方法*六、高良姜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
高良姜的概述
1、高良姜的概述高良姜,中药名。

为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

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和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2、高良姜的别名小良姜、蛮姜、奇凉姜、良姜、佛手根、海良姜。

3、高良姜的性状形态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厘米,直径1~1.5厘米。

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和灰棕色的波状环节,节间长0.2~1厘米,一面有圆形的根痕。

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红棕色,纤维性,中柱约占1/3。

气香,味辛辣。

4、高良姜的性味归经性热,味辛。

归脾经、胃经。

5、高良姜的来源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

6、高良姜的产地分布生于路旁、山坡草地。

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及台湾等省区,广东有大量栽培。

高良姜的功效与作用
1、高良姜的化学成分、营养成分根茎含多种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还可能含有鼠李柠檬素及7-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又含挥发油。

另含姜黄素、二氢姜黄素、六氢姜黄素、高良姜素、高良姜素-3-甲醚、丁香油酚、菜油固醇葡萄糖苷、豆固醇葡萄糖苷、姜黄素、二氢姜黄素、桂皮酸甲酯等成分。

2、高良姜的功效作用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属温里药。

3、高良姜的毒副作用阴虚有热者禁服。

高良姜的分类1、栽培品:呈圆柱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9cm,直径l~1.5cm。

表面棕红色至暗褐色,有细密的纵皱纹及肌棕色的渡状环节,节间长0.5~1cm.可见圆形的根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灰棕色至红棕色,中心环(内皮层)明显。

气芳香、味辛辣。

2、野生品:外形较为细瘦,常上大下细明显,且分枝较多,色灰褐,质坚实。

高良姜的药方选录1、治心脾痛:高良姜细锉,微炒,杵末。

米饮调下3克。

(《十全方》)
2、治胃寒,饮食不化及呕吐翻胃:高良姜、陈皮等分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饮下一丸。

(《卫生易简方》)
3、治脾胃俱虚,胀满哕逆:高良姜、木香各捣罗为末。

每服高良姜末3克,木香末1.5克。

水一盏,同煎至七分,放温和渣徐呷。

服不计时,勿用铁器煎。

(《圣济总录》)
4、治霍乱吐痢腹痛:高良姜(火炙令焦香)150克,打破。

以酒一升,煮取三四沸,顿服。

(《备急方》)
5、治风寒湿气,腰脚疼痛:高良姜、防己等分为末,捣大蒜和为饼。

按痛处,铺艾灸之,以痛至不痛,不痛至痛为度。

(《外科大成》)
高良姜的服用方法内服:煎汤,0.5~1.5钱;或入丸、散。

高良姜的选购方法、保存方法选购方法:以棕红色、粗壮坚实、味香辣、分枝少者为佳。

保存方法:置阴凉干燥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