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下册第七单元选择崇高的人生 综合练习与解析
高二政治同步测试(6)—《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高二政治同步测试(6)—《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50分,第II卷50分,共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50分)“生命的价值何在?”这是每一个即将踏上人生征途的青年必须探讨的问题,答案是众多的,然而真理只有一个:“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2005年9月10日,值第2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一位学生在给老师的E-mail里写到:“加减乘除,算不尽您做出的奉献!诗词歌赋,颂不完对您的崇敬!您用知识甘露,浇开我们理想的花朵;您用心灵清泉,润育我们情操的美果……”回答1—5题。
1.马克思说:“人类的天性生成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代人的完善,为了他人的幸福而工作,他们自己才能得到完善。
”这表明()A.价值的实现必须有良好的条件B.人们都是为了自身的幸福而工作C.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D.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2.“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这句话反映的人生观道理是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索取()B.奉献和索取是由个人主观能动性决定的C.索取是实现奉献的前提和基础D.奉献与索取是对立的3.上述材料表明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在于()A.默默地工作B.实现自我价值C.实现社会价值D.受到人们的敬仰4.一位全国优秀教师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说到:“我的工作是平凡的,但我的平凡中孕育着伟大。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对社会做出贡献B.平凡的工作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同样能实现人生价值C.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大于物质贡献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做平凡的工作5.爱因斯坦说:“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这表明()A.人生价值的实现受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B.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之间不存在矛盾C.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D.人生价值就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6.2005年10月15日10时,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宣告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的路轨全线贯通。
高二政治下册第七单元选择崇高的人生 综合练习与解析

高二政治下册第七单元选择崇高的人生综合练习与解析第七单元选择崇高的人生综合练习与解析一、选择题2004年5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使广大未成年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使他们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
据此回答1~2题。
1.“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因为()A.没有品德修养就不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B.思想品德的修养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 C.科学文化与思想品德修养相辅相成D.思想品德素质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解析:胡锦涛的讲话表明,他希望未成年人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能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其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所以应选D。
讲话并不是强调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素质之间的关系,所以A、B、C不选。
答案:D2.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体现了()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B.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C.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 D.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解析: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就是对社会作出贡献,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应选A。
材料是要求未成年人将来为社会作出贡献,以实现其社会价值,没有体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所以B、C、D不选。
答案:A3.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运会上,获得100米栏比赛冠军的冯云说:“回顾这几年的失利,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赛前思想包袱太重,想赢怕输。
所以这次我就要以平常心对待,不想输赢,只想如何起跑,如何冲刺。
”这说明()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定的主观条件B.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C.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之一心理素质的提高。
【高二政治试题精选】第7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基础知识复习题

第7课《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基础知识复习题第7《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基础知识复习题--高中政治试题第7《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基础知识复习题--高中政治试题
5 1.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为什么?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它是决定人之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
这是由于其一,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其二,人的制约着人的。
人所具有的渗透着.
2.为什么说“人性自私论”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①“人性自私论”违反了的原理;②“人性自私论”错误地把动物的混同于;③“人性自私论”错误地把与“自私”混为一谈;④“人性自私论”也不符合。
3、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什么样的关系?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
的关系(1)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当个人活动符合,反映了时,就能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有之分。
(2)个人活动受到的制约,包括受到和的制约。
决定社会发展的是4.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对立统一(1)对立个人和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个人与社会相比较,起这根本的、决定的作用;(2)统一个人与社会相互,。
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
人的生存离不开,人的发展更需要提供种种条。
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
(3)方法论意义
5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必须通过 , 才能正确说明
6.人生价值包括哪两个方面?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为什么?(1)一般说,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二是社会对个人的。
人生价值是和的统一.(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
高二政治下册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练习与解析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练习与解析一、选择题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于未来的一种追求、一种希望、一种向往。
从理想的内容来看,一个人全部理想的核心是()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理想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答案:D2.“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鼓舞的人永远不会作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这告诉我们()A.共产主义理想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B.有了崇高理想,就能成就伟大事业C.任何理想都是鼓舞人们为伟大事业而奋斗的精神动力D.崇高的理想是鼓舞人们前进的巨大动力解析:本题是讲崇高的理想对人生的巨大指导作用,题干不是讲共产主义理想的作用,故不选A项。
B项观点是错误的,有了崇高理想,还需要艰苦奋斗以及一定的客观条件,才能成就伟大事业。
只有崇高的理想才对人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C项错误。
D项指出了崇高理想对人生的推动作用,故选D项。
答案:D3.崇高的社会理想对社会有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表现在()A.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B.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C.是人生精神支柱D.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的科学理想解析: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不是对社会的作用;D项不是作用,而是讲理想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答案:A4.法国作家雨果曾指出:“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能生活。
”这句话主要是说()A.人生理想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B.人和动物有本质区别C.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D.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解析:本题强调理想对人生的作用,C符合题意。
A不是讲理想的作用,B是讲人与动物的区别,A、B 都不选。
D讲的是理想的含义,与题意不符。
答案:C5.“人要是在他的生命盛年只知道吃饱睡足,他还算个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畜生!”莎士比亚这句话说明()A.人不能只知吃饭睡觉而不干活B.有无理想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C.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就是人有理想,而动物无理想D.凡是一生无所作为的人都是没有理想的人解析:莎士比亚这句话说明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高二政治-《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试题[原创] 最新
![高二政治-《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试题[原创]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006cebe6aef8941ea76e058c.png)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1.2018年的大年初九,江苏某地的顾某只顾自己自由自在,逍遥快活,当儿子向他讨要开学所需费用时,竟然将9岁的亲儿子活活卡死,为了掩盖罪行竟毁尸灭迹。
当然法网恢恢,陈某最终逃脱不了法律的严惩。
这个案例主要说明A.自私是所有恶人的本性 B.丑恶现象的存在是社会的次要方面C.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D.人的自然属性受到社会属性的制约2.“你若大公无私,把你的工资给我,你能答应吗?……所以人是自私的”该说法的错误之处在于A.把“贪小利”看成是人的本性 B.把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 C.违背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把个人正当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3.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如果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
这表明A.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B.个人活动可以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C.社会环境、规律制约着个人活动 D.时势造英雄,英雄造历史4.党的十六大代表刘恩和是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茨坝村茨坝小学校长。
为了建设一所像样的学校,他拿出了大半生的积蓄,还争取到了九万元的助学贷款。
钱有了,运输却成了大问题,面对八十多吨建材和十公里的山路,刘恩和没有别的选择,他的肩膀成了运输工具。
因此乡亲们都自豪地说茨坝小学是刘恩和带领大家从二十里地以外背来的。
上述材料说明A.物质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志 B.实现人生价值就应该放弃个人利益C.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D.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成员的贡献5.判断人生是否有价值A.可以从人自身得到说明B.必须通过人的自然属性得到说明C.必须从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关系中看出来D.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6.孔繁森鞠躬尽瘁为人民,因公殉职名垂千古;王宝森作奸犯科负社会,畏罪自杀遗臭万年。
以上材料蕴含的人生观道理是:①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②个人活动对社会的作用具有双重性③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④讲索取就是享乐主义,会导致犯罪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7.水电修理是件平凡的工作,被有的人看作“下贱活儿”,但徐虎当上了全国劳模;汽车售票是个平凡的岗位,有的人认为“低人一等”,但李素丽深受乘客的赞誉。
高二政治同步测试(5)—《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

高二政治同步测试(5)—《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50分,第II卷50分,共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
“和”的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对人民的生活、社会生产乃至内政和外交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列没有正确体现“和”的思想的是()A.人是大自然整体的一部分,又是一个能动的主体,人必须改造自然又顺应自然B.社会由个人组成,个人离不开社会,必须把个人的目标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C.各种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应当彼此尊重,保持特色,共同进步D.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离不开个人,必须使社会利益符合个人利益2.以下关于价值观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②价值观作为一种个体的意识时,会由于主客观条件的不同而具有多样性③从性质上看,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无论有多大的差别,其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相同的④价值观是判定事物有无价值的评价标准和判定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大小的根本观点A.①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传说中的“愚公移山”,历史上的“卧薪尝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警句格言,体现了()A.把理想变成现实需要有一种精神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人生价值的体现C.人要具有艰苦奋斗、勤奋努力、持之以恒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D.人生道路往往不是平坦笔直的,需要付出艰苦努力4.“公尔忘私,国尔忘家,利不苟就,善不苟去,唯义所在”。
贾谊的这段话体现了()A.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B.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C.理想来源于现实,又等于现实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各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5.2005年3月5日新华网报道,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第七单元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VIP专享】

高二(下)政治单元测试题第七章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班级_______ 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单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04年2月25 日,湖南衡东县霞流镇大长垅村苏美珍、苏美芳、苏平平三位小姑娘提着月饼、鸡蛋、猪肉来到本村教师苏茂云家,千恩万谢:“苏老师,是您舍生忘死,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
”苏老师舍生忘死的事实证明A.人的自然性与人的社会性是不可分割的 B.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性C.“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 D.先进人物是不计较个人利益的2.在边疆的40年里,吴登云为病人无偿献30余次,总计7000多毫升,超过了一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量。
为了抢救烧伤的婴儿,他从自己腿上割取了13块皮肤。
他的足迹踏遍全县9个乡的30多个自然村,成了农牧民心中的“圣人”。
这表明A.贡献与索取密不可分 B.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C.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并重 D.贡献必须勇于献出生命3.2003年9月27 日,青藏铁路建设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大会指出,4万多名建设者面对极其恶劣的环境,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依靠科学,迎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取得了青藏铁路建设的阶段性胜利,在世界屋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从4万多名建设者身上反映出的人生观道理是A.集体主义是正确的社会意识 B.贡献与索取是不可分割的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D.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不可分4.2004年11月9 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市长牛玉儒同志事迹报告会。
牛玉儒同志的事迹表明A.自然性与社会性都是人的基本属性 B.“人性自私论”是不符合现实情况的C.英雄人物是不计较个人生命的 D.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有惊人的壮举5.依据上题材料,在为英雄送行的那天,呼和浩特市十里长街自发站满了送行的人群,他们手持“牛市长,一路走好”的横幅,泪水涟涟。
高二政治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人教版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知识网络】第一节: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二、命题落点:1.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例1。
2.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例2。
3.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精神贡献,例3。
【典例精析】例1.(2003·全国,15)今年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0周年。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时才有力量。
”这句话说明()A.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B.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C.个人活动影响社会发展D.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的制约解析:B 雷锋这句话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即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B符合题意。
例2.(2002·天津,35)从嫦娥奔月的古代神话,到明代万户尝试以火箭为动力飞行,翱翔太空一直是中国人的梦。
2002年3月,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
“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朝着载人航天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①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航天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②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质的飞跃③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对文明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④科学家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是其个人价值的成功实现()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C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对题肢进行筛选,先排除错误选项,再排除观点虽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选项。
③中指出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对文明的发展有决定性作用言过其实,是错误的。
①是从现实角度说明神舟三号的成功发射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正确的。
“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朝着载人航天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体现了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的变化,②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选择崇高的人生综合练习与解析一、选择题2004年5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使广大未成年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使他们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
据此回答1~2题。
1.“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因为()A.没有品德修养就不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B.思想品德的修养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C.科学文化与思想品德修养相辅相成D.思想品德素质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解析:胡锦涛的讲话表明,他希望未成年人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能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其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所以应选D。
讲话并不是强调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素质之间的关系,所以A、B、C不选。
答案:D2.树立起热爱祖国、决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全部力量的坚定信念,体现了()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C.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D.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解析: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就是对社会作出贡献,是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应选A。
材料是要求未成年人将来为社会作出贡献,以实现其社会价值,没有体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所以B、C、D不选。
答案:A3.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运会上,获得100米栏比赛冠军的冯云说:“回顾这几年的失利,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赛前思想包袱太重,想赢怕输。
所以这次我就要以平常心对待,不想输赢,只想如何起跑,如何冲刺。
”这说明()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定的主观条件B.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C.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D.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之一心理素质的提高。
“拿平常心对待输赢”,就是指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故选B项。
A项外延大于题干要求,C、D两项不符合题意要求,故不选。
答案:B4.爱因斯坦说:“现在这代人往往注意我们这代人发明了什么,有哪些著作。
实际上,像居里夫人这些人的道德行为对世界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大。
”这段话主要说明()A.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为社会所作的物质贡献,又要看他所作的精神贡献B.精神的能动作用是第一位的C.精神贡献大于物质贡献D.物质贡献可以转化为精神贡献解析:爱因斯坦肯定了个人对社会的物质贡献,也肯定了个人对社会的精神贡献,二者都属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故选A项。
B项是错误的,精神的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物质的决定作用才是第一位的。
C项观点错误,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哪一个大,因人而异。
D项是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关系,与题意不符,不选。
答案:A5.如果没有精神、理想和信念的支持,一个人的生活,只能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甚至会造成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
上述材料的结论告诉我们()①人类进行活动,除需要物质资料外,还需要精神资料②理想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③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④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该题②错误,崇高的理想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庸俗、低级的理想起阻碍作用;本题主要说明精神、理想对个人、社会的重要性,①③符合题意,④与题干无关。
答案:B6.2002年10月29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浦东新区的物价检查所的先进事迹,浦东新区物价检查所坚信“要做,就要做得最好”,全所干部决心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以自己的“最好”成绩书写不平凡的一生。
这表明()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B.平凡的工作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C.不平凡的成绩都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取得的D.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哪一个大,因人而异解析:本题讲的是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一样可实现人生价值,对社会作出贡献。
B、C两项是误项,不选。
D项与材料不符,材料没涉及物质与精神贡献的内容,故D项不选。
答案:A7.被称为“傣警女杰”的云南潞西市公安局武警大队副大队长刁玉琴说:“我得到的荣誉太多了,其实我干的都是本职工作,在我的荣誉里有领导和全体战友的巨大功劳。
”这句话体现了()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B.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方面,二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C.获得了荣誉,就实现了人生价值D.充分利用社会的有利条件解析:解答本题要抓住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故选A。
材料中未体现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即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故不选B。
C观点是错误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而不在于索取,故C不选。
D与题意无关。
答案:A8.爱因斯坦说:“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①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是看社会对他满足的程度②个人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④对社会贡献越大,摆脱“自我”的程度才越大,个人价值才越大A.③④B.①③C.①②D.①④解析: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的标准应是对社会所作的贡献的大小。
①②两点都是错误的,③④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从嫦娥奔月的古代神话,到明代万户尝试以火箭为动力飞行,翱翔太空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
2003年10月,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重大的历史性突破。
据此回答9~10题。
9.“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说明了()①“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不是偶然的,它是我国航天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②“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质的飞跃,这离不开以往科技发展的量的积累③杰出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对文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④科学家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是其个人价值的成功体现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此题为多项复选题,四选三,用排除法最简捷。
③说杰出的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对文明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片面夸大了个人能动性的作用,不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活动的关系原理,是错误的,应排除。
答案为C。
答案:C10.从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来看,上述材料说明()A.理想来源于现实B.理想高于现实C.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D.神话和空想也可以转化为现实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D项神话和空想是不符合现实的想象,是不能转化为现实的。
从题意上看转化为现实的是人类飞天的理想,而非神话本身。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A、B两项虽正确表达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但在材料中没有明显体现。
只有C项准确表达了题意,答案为C。
答案:C11.据报道,某煤矿突发事故,62名矿工被困在井下。
在生死关头,被困矿工勇敢自救,大家互相传盛水的胶靴,你一口,我一口,谁也没有为水而争。
这说明()A.人的自然性制约人的社会性B.人的社会性制约着人的自然性C.没有社会性就没有自然性D.人类已抛弃了自私的本性解析:本题考查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关系的内容。
A项观点错误,B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
C项观点错误,对一般动物而言,没有社会性却有自然性。
人的本性不是自私,故D项错误。
答案:B12.下列选项中体现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是()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本题以诗词为中心来考查学生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个人为了社会发展,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故①选。
做人民的“孺子牛”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故②选。
③主要指发挥主观能动性,勤奋苦读,与题意无关,不选。
“天下”即社会,把自己的一生与国家社会相联,④符合题意。
答案:B13.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
”这意味着()①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统一的②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之间不存在矛盾③为人类造福能够实现人的自我价值④为人类造福需要提高人的自身素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此题为多项复选题,可以用排除法。
②说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之间不存在矛盾,不符合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抹杀了两者的区别,是错误的,应排除。
正确答案为C。
答案:C14.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成为我国“五四”以来无产阶级文化战线上一面光辉的旗帜。
这表明()A.他从不考虑个人的志趣、爱好B.他按照社会现实的需要改变个人的志趣,使它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C.他的个人理想完全服从于崇高的理想D.他正确处理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有:理想源于现实以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A项是片面的,不选。
C、D两项与题干联系不直接,故不选。
答案:B15.毛泽东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达到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
”这段话告诉我们()A.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B.艰苦奋斗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C.理想和现实密切相联、不可分割D.理想能转化为现实解析:本题涉及的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主观条件的有关知识。
B项讲的是艰苦奋斗的重要性,与题意不符。
C、D两项讲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不合题意。
答案:A16.高三学生即将面临升学和就业,青年学生的发展可以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选择。
对此,国家采取的政策是:“高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志愿;社会要积极引导青年选择自学成才道路;国家鼓励青年自谋职业。
”这些政策表明()A.国家、社会对青年学生的个人发展充分尊重和支持B.国家提倡和鼓励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人生价值C.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存在矛盾,需要调节D.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离不开一定的生产力水平解析:设问为政策表明什么,重在抓住政策的内容来解答。
高校、社会、国家都要为青年学生成才提供有利条件,A项符合题意。
B、C两项与题干无关,不选。
材料中未涉及生产力水平这一学生成才的客观条件,故D项不选。
答案:A17.彩虹看到弧形的石桥,对它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
”石桥回答说:“你那么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
”这段对话体现的人生哲理是()①衡量人生价值,既要看物质贡献,又要看精神贡献②物质贡献是暂时的,精神贡献是永恒的③轰轰烈烈的壮举能作出贡献,默默工作也能实现人生价值④人生价值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物质贡献的多少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解析:把彩虹比喻为精神贡献,轰轰烈烈的壮举;把石桥比喻为物质贡献,默默的平凡的工作。
彩虹与石桥对社会都作出了贡献,故选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