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七年级26课导学案
26《小圣施恩降大圣》导学案

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在中国文学史上立起了一座不朽的艺术丰碑。《西游记》不仅内
容极其丰富,故事情节完整严谨,而且人物塑造鲜活、丰满,想象多姿多彩,语言也朴
实通达。更为重要的是,《西游记》在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可谓集大成者。
你还知道《西游记》中哪些故事情节
、
、
。
3、快速默读课文,用红笔标示出自然段,画出下面的字词,通过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
沙悟净 而另外一位徒弟沙悟净,他则著墨较少,但是呈现的是刚毅木讷,沈默踏实
的性格。
4、电视剧《西游记》歌曲歌词 《敢问路在何方》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又出发。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翻山涉水两肩霜花。风云雷电任叱咤,一路豪歌向 天涯,向天涯。 啦……啦……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仪容清秀貌堂堂,两耳垂肩目有光。
斧劈桃山曾救母,弹打棕罗双凤凰。
头戴三山飞凤帽,身穿一领淡鹅黄。
力诛八怪声名远,义结梅山七圣行。
缕金靴衬盘龙袜,玉带团花八宝妆。
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
腰挎弹弓新月样,手执三尖两刃枪。
赤城昭惠英灵圣,显化无边号二郎。
6、 默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过。并根据选文按提示填空,大
上联:八十一难惟难孙行者 下联:七十二变却变弼马翁 横批:悟空悟空
大圣降妖当有功 玄奘驱赶却无情 横批:三打白骨精
《五百年桑田沧海》 五百年桑田沧海,顽石也长满青苔,长满青苔。只一颗心儿未死,向往着逍遥自在。哪 怕是野火焚烧,哪怕是冰雪覆盖,依然是志向不改,依然是信念不衰。蹉跎了岁月,激荡着 情怀,为什么?偏有这样的安排。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猫》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2、组员互相说说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3、组内探究飞渡成功因素。
4、根据理解补充下面的句子。
我们看到了一只的猫。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词句感受形象。感受形象的过程中理解课文主旨。
精习
1、对于三只猫的描写这篇文章有许多传神之处,找一找文中的相关语句。
2、任选其一:
通过朗读、理解、品味,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对作品一定有更深层次的感悟。请同学们对文中的猫或人说一句话。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
及对策
第二课时
研习
精读研讨,理解课文主旨。
重点研读赏析第三只猫的描写。
1、说猫 :生命之美和命运之悲
2、说人 :养猫之乐和失猫之痛
3、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我”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多”,为什么?
(1)在知道案件的真相后,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在这个冤案中,作者错在哪里?从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对于文中的,我说 。 3、比较《猫》和《斑羚飞渡》
点拨:这种描写人的心理及神态来突出人的精神。
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任选其一,写出自己想说的话。
评价时注意结合文章主旨;注意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同时注意语言的训练。
注意从主题思想和写作手法。
2、假如你就是那只猫,当时你会怎样为自己辩护呢?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话,语言要符合身份和地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4、中心理解
引导学生把握主要情节,从细节描写入手分析我的心理变化。
指导学生认识细节描写并通过指导朗读体会其作用。
点拨:凡事不能单凭印象, 主观臆断,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偏见私心,要宽容、 要仁爱,要同情弱小者。
人教版语文—学年七年级上册《第26课 皇帝的新装》生本课堂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学年七年级上册《第26课皇帝的新装》生本课堂导学案 26《皇帝的新装》学习目标:1、学习梳理情节的方法,了解文章大意。
2、学习通过人物各种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了解童话的特点,体会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的作用。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爵士()陛下()称职()附和()炫耀()赏赐()头衔()钦差()2.积累词语,说出含义不可救药:骇人听闻:精致:课堂探究1、阅读全文,想想骗子的骗术为什幺能够得逞?2、你认为皇帝是个怎样的人,结合具体内容试做简要分析。
3、后来,一个小孩子最先说出了真话,紧接着老百姓也都说真话了,而皇帝和他的内臣们仍装模作样地把戏演下去。
作者这样写,你是怎样理解的?4、课内精读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有一天,他的京城来了两个骗子,……“那真是理想的衣服!”皇帝心里想,……使他们好马上开始工作。
(1.选出词的感情色彩完全相同的一项()A、漂亮辨别B、美观奇怪C、炫耀愚蠢D、聪明花掉(2.第一段哪几个句子把皇帝爱穿着的癖好夸张到了极点?突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3.两个骗子是怎样行骗的?(4.“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这句话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了什幺作用?当堂检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猴子大王狮子大王病了,它委托猴子暂时代它管理兽国的事情。
对于自己的才干,猴子是十分明白的:“人为万物之灵。
”只有猴子是跟人差不多的,若论翻筋斗之类的运动,那幺,人还要自愧不如哩。
猴子以它的临时职务而自豪。
因而它经常用两足走路,挺胸凸肚,十分神气;虽然背脊骨已经痛得挺不直了,它还是不采取四足爬行的办法。
——说。
26课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导案26.皇帝的新装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体会人物心理,品评人物形象,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1、巧妙导入法:在导语中翘舌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2、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掌握童话以及安徒生的文学常识;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掌握本文的写作思路。
体会童话巧妙的构思和曲折的情节;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了解童话中夸张和想象的作用。
【导学过程】一、导入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根钓鱼杆,同学们钓过鱼吗?能告诉老师钓鱼有哪些技巧吗?今天我们将一同跟随丹麦童话大师去钓一条很大很大的鱼。
在《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是谁在钓鱼?他想钓哪条鱼?他用的鱼饵又是什么?最后又是谁把丝线剪断了?请大家扛着这跟钓鱼杆,默读课文,寻找答案。
二、预习检测案(一)课前预习1、作者名片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
童年生活穷苦。
早期写过一些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
著名作品有《丑小鸭》《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一个废物》等。
作品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了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2、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3、自读课文;标出段序;勾画并疏解生字词。
4、自读课文,做简单的主题归纳。
5、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导学案】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新七上导学案第26课时《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学习目标】1.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人生。
2.做到奉献社会、国家与他人。
3.学习英雄人物,发扬奉献精神。
【自主学习】一、课前预习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也会从事各种不同的,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时代、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
2.任何一项工作都是社会的需要,没有之分。
3.在踏实奋进中绽放人生的。
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付出。
4.在中走向伟大。
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和个人的。
5.当我们将个人的和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奉献时,人生就会闪耀伟大的光辉。
二、学习感悟1. 小组讨论:任何一项工作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但也有高低贵贱之分。
2.小组讨论:我们怎样才能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3.小组讨论:什么是劳动精神?我们怎样弘扬劳动精神?三、总结提升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有:【自我检测】1.【2023·江苏扬州】科学家钱七虎从小立志为祖国“铸盾”,倾心竭力60多载,参与诸多重大国防工程,解决了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工程防护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他还捐出奖金、津贴资助584位困难学生。
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这说明()①美好情感能传递正能量②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③情感总是短暂和稳定的④平凡不可能铸就伟大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2023•山东烟台】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以他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下列对雷锋同志的日记(摘录)感悟正确的有()雷锋日记(摘录)感悟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①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
当祖国和人民处在最危急的关头,我就挺身而出,不怕牺牲,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
②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最有力量。
③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离不开个人。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26课《猫》(第1课时)导学案

龙南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稿编写人:蔡金晶审稿人:罗丹、李秋蓉编写时间:2019年5月23日使用时间:2019年月日班级:小组:姓名:一、学习目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蕴涵的人生哲理。
二、学习重点:体验、探究小说主题的多义性。
三、学习难点:品味细节描写。
四、预学部分【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污涩()怅然()蜷伏()虐待()一缕()懒惰()乞丐()怂恿()红绫()2、解释下列词语。
(1)怂恿:(2)蜷伏:(3)怅然:(4)惩戒:(5)畏罪潜逃:(6)妄下断言:五、导学模块【合作探究】1、标记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
完成下列表格。
23、猫的悲剧仅仅是因为性格吗?作者对这三只不同的猫的亡失又是怎样的态度呢?为什么“我”对于第三猫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哪些语句表达了这种难过之情?4、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试体会这两句话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六、固学提高【课堂检测】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nüè()待yuān()枉懒duò()鸟1óng()biàn()诉 sǒng()恿安xiáng()乞gài()zhòu()骂 chàng()然叮zhǔ() quán()伏2、给句中画线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
(1)说它老实( )吧,它的确( )有时候很乖。
(2)它若是( )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3)它们逐渐( )开辟新的游戏场所。
七、课后反思。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 皇帝的新装》导学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皇帝的新装》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生活中的美和丑、真和假、善和恶。
2.了解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3.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4.培养复述课文的能力。
重点难点1.重点:(1)学习复述课文。
(2)理解这篇童话的讽喻意义。
2.难点:童话想象和夸张的特点。
使用说明认真完成自主学习部分作业,准备教师检查。
通过小组帮扶完成合作探究部分,标好疑点、难点。
准备展示、讨论。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自主合作学习→小组展示、探究提升→课堂小结→反馈练习一.自学环节: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滑稽( )陛下()头衔()骇人听闻( )钦差大臣( )随声附和()炫耀()勋章( )称职()2.解释下面的词语:(l)不惜:(2)炫耀:(3)称职: (4)愚蠢:(5)不可救药:(6)妥当:(7)华丽:(8)骇人听闻:(9)随声附和:(10)勋章:3.自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
二.合作环节1.请按照“爱新装——做新装——穿新装——展新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提问:请找出第一段中关键词语,准备复述。
3.请二、三位同学复述课文,其他同学评价。
4.提问:两个骗子用什么手段取得了皇帝的信任?5.提问:皇帝派了两位诚实的老大臣和自己亲自去看织布,看到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从课文中找出能说明这个问题的语句。
6.根据板书,复述“做新装”部分。
其他同学评价。
三、展示环节,学生展示自学及合作环节成果。
四、提升拓展:1、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付出代价。
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关说真话的问题。
2、有人认为课文中的骗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试就这个问题展开辩论。
26小圣施威降大圣学案

平凉十中七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包丽娟参与教师:侯占平李葆华白、静李德银叶红红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审核:第26课小圣施威降大圣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查阅资料,了解《西游记》的有关文学常识。
2.梳理故事情节,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前五回故事梗概是: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因觅得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
数年后,石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金箍棒,后大闹天宫。
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捉拿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众天神。
于是,观音推荐小圣二郎神擒拿孙悟空,本课故事即从这里开始。
二、明确目标三、预习检测1、文学常识了解。
(提示:作者,主要故事情节)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掣棒 ( )吆喝 ( ) 钉住()青鹞 ( ) 铁钳 ( )花鸨 () 鲂鱼 ( ) 高擎 ( ) 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法天象地:弄喧:告病:良愿:四、自主学习:1、你从课文标题“小圣施威降大圣”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提示:课文标题点明了人物、事件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2、课文标题中的“小圣”和“大圣”各指的是谁?关于“小圣”,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故事?提示:“小圣”即二郎神杨戬;“大圣”即孙悟空。
二郞神,天庭大将,玉帝外甥,玉鼎真人的大弟子,变化无穷,神通广大,肉身成圣;早年劈桃山救母,视天界兵将如无物,受封清源妙道真君。
五、合作探究1.大圣与小圣的变化争斗共几处?分别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提示:大圣与小圣的变化争斗有八处。
法天象地的争斗;大圣变麻雀儿,小圣便变饿鹰扑打;大圣变做大鹚老冲天,小圣便变海鹤来嗛;大圣变鱼儿潜游,小圣变鱼鹰捕捉;其后,孙大圣分别变成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爷爷,而小圣也分别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制服孙大圣。
2.二郎神怎么知道土地庙是孙悟空变的?3.大圣的每次变化,为什么小圣总能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制服?提示:小圣集正义、孝道、忠诚、勇敢等优良传统美德于一身,他本身武艺高强,神通广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皇帝的新装》导学案
课时:第一课时(共2课时)课型:预习+展示+反馈
学习目标:
1、培养自己的朗读能力。
2、感知课文情节,进而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3、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及恰当的修辞、合理的想象突出作品主题。
培养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品格。
(学习重点)
文学常识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文学的代表作家。
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即兴诗人》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
在《丑小鸭》《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贫富之间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作品想像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
学习流程
(一)独学
1、速读课文,查阅词典或资料,解决字词:
(1).称赞()称职()称杆()A.chèn B.chēng C.chèng
(2)差使()差错()差不多()参差()A.chā B.chàC.chāi D.cī (3)走着()高着()着急()着眼( ) A.zhāo B.zháo C.zhuó D.zhe (4)圈定()猪圈() A.juàn B.quān
(5)关系()系上() A.jì B.xì注意“御聘”字形
2、精读课文,梳理情节
童话并不直接说明一个道理,而是通过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揭示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和恶。
我们这篇文章是怎样揭示生活的美与丑、真与假的呢?通过怎样的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的呢?分别在横线上填上不同的词。
全文以________为线索,故事情节是如:爱新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群学
1、读——朗读课文。
组内分角色朗读。
(要求)分别担任皇帝、老大臣、诚实的官员、小孩子、其他人、旁白。
(提示:用普通话朗读,口齿清楚,准确表达语气。
听读的同学边听边在书上标出故事的大致情节。
人物的心理活动,也要由角色朗读,但声音可以适当放低,似乎是自言自语。
)
2、写——理清情节划分故事情节(与独学2同)
3、讲——复述课文要求抓住重点情节、重点人物的重点语言复述,并注意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
4、思——展开联想讨论:你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受到什么启发和教育,有什么联想吗?
5、结——阅读小结阅读童话类文学作品,可以像阅读本课一样,从情节入手,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理清课文内容,明白层次、结构及详略,然后再做细致的揣摩、探究。
(三)展示随机抽两个小组朗读比赛,读23—36段。
(四)检测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滑稽()赏赐()钦差()妥当()呈报()bì()下愚蠢()xūn()章kuǎn ()待yùpìn()2、形似字注音组词。
(1)衔()________ 街()________ 衍()________
(2)辨()________ 辫()________ 辩()________
(3)睁()________ 挣()________ 筝()________
(4)骗()________ 偏()________ 翩()________
3、划出下列句中的错字,并改在后面的括号内。
A、头一天夜晚,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腊烛。
()
B、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幅精力织布,但是一跟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
C、于是他们就把色采和稀有的花文描述了一翻,还加上些名词。
()
D、他即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要一下他的新衣服。
()4、《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人。
他一生创作________多篇杰出的童话作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皇帝被骗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列举的原因中,最根本的原因是()
A.自己生活奢侈,只想穿新衣。
B.因为两个大臣说谎骗皇帝。
C.自己既愚蠢,又爱虚荣。
D.宫廷里的大小官员、骑士都在阿谀奉承,无耻献媚、讨好。
6、仿照例句,用加粗的词,再写一段话。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坐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衣服。
7、以“新装”为中心词,在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写出本文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
8、“任何不称职或愚昧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一句,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