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知识-3-2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2)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1.IMViC试验包括A、吲哚形成、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橼酸盐利用B、葡萄糖发酵、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橼盐利用C、吲哚形成、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碳酸盐利用D、乳糖发酵、甲基红反应、VP反应和枸橼酸盐利用E、吲哚形成、葡萄糖发酵、VP反应和亚硝酸盐还原答案:A2.耶尔森菌属的特性中,哪一项不正确A、动力25℃阳性,37℃阴性B、尿素大都阳性C、苯丙氨酸酶阴性D、乳糖不发酵E、动力25℃阴性,37℃阳性答案:E3.弧菌属A、革兰阴性短杆菌,散在排列,大多有周鞭毛B、革兰阳性,菌体染色不均匀,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C、革兰阴性较粗大的杆菌,有明显的荚膜,无鞭毛D、革兰阴性,弧形或逗点状,细菌一端有单鞭毛E、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答案:D4、分离肠道致病菌常用A、麦康凯琼脂B、碱性琼脂C、罗-琴培养基D、尿素培养基E、蛋黄平板答案:A5.分离肠道致病菌,下列哪一项不被应用A、中国蓝琼脂B、伊红-美蓝琼脂C、麦康凯琼脂D、HE琼脂E、罗-琴培养基答案:E6.伤寒沙门菌的吲哚、甲基红、VP和枸橼酸盐试验结果为A、——?D +B、?D ?D+-C、-+?D?DD、+?D?D—E、++?D?D答案:C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流感是由流感嗜血杆菌引起B、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C、血凝素是流感嗜血杆菌主要的表面抗原D、军团病主要发生于军队人群E、军团病只发生于夏季答案:B8.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冰冻法或干燥法在消毒灭菌中的实用价值不大B、热力被普遍用于消毒灭菌C、紫外线照射被普遍用于消毒灭菌D、机械除菌时可对微生物起杀灭作用E、以上均不正确答案:D9.有关微生物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病毒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B、细菌属于真核细胞型微生物C、支原体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D、衣原体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E、立克次氏体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答案:B10.有关消毒剂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表面活性剂对核酸有亲和力,影响繁殖B、染料能干扰氧化过程C、常用消毒剂包括2%-2.5%碘伏D、常用消毒剂包括2%-4%龙胆紫E、常消毒剂包括0.01%-0.05%洗必泰答案:A11.迟缓爱德华菌的生化反应,哪一项不正确A、硫化氢阳性B、靛基质阳性C、枸橼酸盐阳性D、甘露醇阴性E、尿素阴性答案:C12.沙雷菌属的特性中,哪一项不正确A、革兰阴性杆菌B、具周鞭毛C、以产芽胞D、触酶强阳性E、氧化酶强阳性答案:E13.埃希菌属A、革兰阴性短杆菌,散在排列,大多有周鞭毛B、革兰阳性,菌体染色不均匀,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C、革兰阴性较粗大的杆菌,有明显的荚膜,无鞭毛D、革兰阴性,弧形或逗点状,细菌一端有单鞭毛E、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答案:A14.克雷伯菌属A、革兰阴性短杆菌,散在排列,大多有周鞭毛B、革兰阳性,菌体染色不均匀,菌体一端或两羰膨大C、革兰阴性较粗大的杆菌,有明显的荚膜,无鞭毛D、革兰阴性,弧形或逗点状,细菌一端有单鞭毛E、革兰阴性双球菌,无鞭毛答案:C15.克雷伯菌属在普通培养基上菌落特点为A、菌落大,呈粘液状,相互融合,以接种环挑之易拉成丝B、常扩散生长,出现迁徙生长现象C、中等大小、圆形、凸起、灰白色、湿润、光滑菌落D、圆形、隆起、光滑湿润、不透明,菌落初呈白色,随后因种不同发展成黄色、白色或柠檬色E、扁平粗糙型菌落答案:A16.变形杆菌属在普通培养基上菌落特点为A、菌落大,呈粘液状,相互融合,以接种环挑之易拉成丝B、常扩散生长,出现迁徙生长现象C、中等大小、圆形、凸起、灰白色、湿润、光滑菌落D、圆形、隆起、光滑湿润、不透明,菌落初呈白色,随后因种不同发展成黄色、白色或柠檬色E、扁平粗糙型菌落答案:B17.埃希菌属在普通培养基上菌落特点为A、菌落大,呈粘液状,相互融合,以接种环挑之易拉成丝B、常扩散生长,出现迁徒生长现象C、中等大小、圆形、凸起、灰白色、湿润、光滑菌落D、圆形、隆起、光滑湿润、不透明,菌落初呈白色,随后因种不同发展成黄色、白色或柠檬色E、扁平粗糙型菌落答案:C18.Sereny试验(接种豚鼠角膜结膜)是测试下列哪种菌的毒力A、肠产毒性大肠杆菌B、肠致病性大肠杆菌C、肠侵袭性大肠杆菌D、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痢疾杆菌答案:C19.下列哪种菌为发酵葡萄糖和乳糖,产酸产气,IMVic试验为++--A、大肠杆菌B、痢疾杆菌C、伤寒沙门菌D、变形杆菌E、克雷伯菌答案:A20.肠杆菌科的特性中,哪一项不正确A、为革兰阳性杆菌或球杆菌B、为机会病原菌C、兼性厌氧菌,无特殊营养要求,最适生长温度为30℃D、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形成大而湿润灰白或黄色的粘液状菌落E、液体培养基中均匀浑浊,有菌膜答案:A21.沙雷菌属的特性中,哪一项不正确A、革兰阳性杆菌B、有周鞭毛C、菌落不透明,常呈白色、粉红色或红色D、触酶强阳性,氧化酶阴性E、发酵葡萄糖答案:A22.耶尔森菌属的特性中,哪一项不正确A、动力25℃阳性,37℃阴性B、动力25℃阴性,37℃阳性C、革兰阴性直或球杆菌D、最适生长温度为28-29℃E、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答案:B23.枸橼酸杆菌属的特性中,哪一项不正确A、革兰阳性杆菌,有周鞭毛B、菌落中等大小,灰白色C、赖氨酸试验阴性D、触酶阳性,氧化酶试验阴性E、甲基红试验+,VP试验-,枸橼酸盐试验+答案:A24.沙门菌Vi抗原的特性中,哪一项不正确A、由聚-N-乙酰-D-半乳糖胺糖醛酸组成B、不稳定,经60℃加热、石炭酸处理或人工传代培养后易消失C、存在于菌表面,可阻止O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凝集反应D、抗原性强,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效价高E、测定Vi抗原有助于检出伤寒带菌者答案:D25.鼠伤寒沙门菌的吲哚、甲基红、VP和枸橼酸盐结果为A、?D?D++B、?D?D?D+C、-+-+D、+?D?D?DE、++?D?D答案:C26.EPEC对细胞的粘附能力是A、质粒编码B、染色体编码C、A或BD、噬菌体E、以上都不对答案:A27.根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按rRNA和DNA的同源性将假单胞菌属分为()个rRNA群A、1B、2C、3D、4E、5答案E:28.乳糖操纵子中的结构基因是A、LacA, LacY, LacZB、LacI, LacO, LacAC、C LacI, LacO, LacYD、LacA, LacZ, LacIE、LacY, LacZ, LacO答案:A29.抗结核药物中,RFP代表A、利福平B、异胭肼C、链霉素D、砒嗪酰胺E、卡那霉素答案:A30.在逆转录病毒中逆转录的最终产物双链DNA的长度较正链RNAA、稍长B、稍短C、相等D、稍短或相等E、无法比较答案:A31.EPEC的粘附由()介导A、菌毛B、鞭毛C、荚膜D、粘附素E、周毛答案:D32.鞭毛抗原在沙门氏菌抗原中有重要意义。
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384)基础知识试题及解答参考

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384)基础知识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A1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细菌的范畴?A、衣原体B、病毒C、支原体D、真菌2、在微生物检验中,用于分离培养细菌最常用的培养基是:A、营养肉汤B、血琼脂平板C、沙堡弱D、麦康凯琼脂3、题干:在微生物检验中,用于观察细菌形态的最常用染色方法是:A. 革兰染色法B. 酸性复红染色法C. 荧光染色法D. 酸性品红染色法4、题干:在进行细菌培养时,以下哪种培养基用于富集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A. 血琼脂平板B. 营养琼脂平板C. 伊红美蓝琼脂平板D. 氧化酶琼脂平板5、题干:以下哪种微生物属于革兰氏阳性菌?A、肺炎链球菌B、金黄色葡萄球菌C、大肠杆菌D、痢疾杆菌6、题干:以下哪种消毒方法适用于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A、高压蒸汽灭菌法B、紫外线消毒法C、微波消毒法D、化学消毒法7、微生物检验技术中,关于细菌菌落计数的方法,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显微镜直接计数法B、平板计数法C、比浊法D、染色计数法8、在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是:A、琼脂扩散法B、生化试验C、平板计数法D、鲎试验9、在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种方法适用于分离和纯化革兰氏阴性菌?A、巴氏消毒法B、稀释涂布平板法C、直接镜检法D、选择性培养基 10、在进行微生物培养时,以下哪种因素不会影响细菌的生长?A、温度B、pH值C、氧气D、水分11、题干:以下哪种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A. 大肠杆菌B. 铜绿假单胞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铜绿假单胞菌12、题干:在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种方法主要用于检测细菌的氧化酶活性?A. 过氧化氢酶试验B. 革兰氏染色法C. 甲基红试验D. 奥普托辛试验13、在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时,以下哪种培养基适用于分离需氧菌?A. 血琼脂平板B. 沙氏培养基C. 麦康凯培养基D. 酵母浸膏琼脂平板14、在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检测细菌的鞭毛?A. 水浸片法B. 琼脂平板划线法C. 染色法D. 培养法15、题目: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常用的消毒剂?A、70%乙醇B、1%过氧化氢C、5%来苏尔D、5%氯己定16、题目:在进行微生物培养时,以下哪一项操作不是无菌操作?A、使用无菌镊子夹取培养皿B、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C、用无菌吸管吸取培养液D、在操作过程中直接用手指触碰培养皿17、在微生物检验中,用于观察微生物形态和运动特性的基本方法是什么?A. 暗视野显微镜法B. 显微镜直接观察法C. 电子显微镜法D. 生化实验法18、在微生物培养中,以下哪项不是选择培养基的作用?A. 选择特定微生物生长B. 识别微生物种类C. 限制营养物质的利用D. 便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19、在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初步分离和纯化细菌?A. 细菌培养B. 涂片染色C. 生化鉴定D. 生理盐水稀释 20、在进行微生物计数时,常用的计数方法是什么?A. 直接计数法B. 倒置显微镜计数C. 血细胞计数板计数D. 每毫升计数法21、题干:在微生物检验中,用于观察微生物形态的仪器是:A. 电子显微镜B. 显微镜C. 分光光度计D. 荧光显微镜22、题干: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培养基的基本成分?A. 蛋白胨B. 碳源C. 水分D. 硫酸铜23、以下哪种细菌是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原体?A. 铜绿假单胞菌B. 鼠疫耶尔森菌C. 脑膜炎奈瑟菌D. 沙门菌24、下列关于真菌菌落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A. 真菌菌落通常较细菌菌落大B. 真菌菌落颜色多样C. 真菌菌落质地疏松,表面光滑或粗糙D. 真菌菌落产生色素,有助于鉴定25、题干:在进行微生物检验时,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培养基的成分?A. 营养成分B. 水分C. 调节剂D. 阳性对照26、题干:在进行微生物分离时,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杂菌?A. 煮沸法B. 高压蒸汽灭菌法C. 紫外线照射D. 过滤法27、在进行微生物培养时,下列哪种物质不是培养基的必需成分?A. 蛋白质胨B. 氮源C. 磷酸盐D. 纤维素28、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检测细菌的致病性?A. 革兰染色B. 静止培养C. 动态培养D. 产毒素实验29、题干:在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细胞壁成分的试验是?A.革兰染色B.芽孢染色C.糖发酵试验D.抗生素敏感试验 30、题干: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以下哪种现象表示培养基被污染?A.培养基表面出现白色菌落B.培养基表面出现红色菌落C.培养基表面出现绿色菌落D.培养基表面出现黄色菌落31、以下哪种微生物是引起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原菌?A. 霍乱弧菌B. 伤寒沙门氏菌C. 福氏痢疾杆菌D. 大肠埃希氏菌32、在进行微生物检验时,以下哪种方法用于检测细菌的耐热性?A. 酵母浸液法B. 产碱杆菌生长试验C. 沙门氏菌凝集试验D. 高温培养试验33、在进行微生物培养时,以下哪种培养基不能用于初次分离培养?A. 营养琼脂培养基B. 血琼脂培养基C. 选择性培养基D. 脂肪琼脂培养基34、关于微生物的形态学观察,以下哪种方法不能直接观察微生物的形态?A. 显微镜观察B. 培养观察C. 显微摄影D. 分离纯化35、以下哪种微生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菌之一?()A. 沙门氏菌B. 大肠杆菌C. 痢疾杆菌D. 嗜水气单胞菌36、在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无菌操作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灭菌B. 灭藻C. 灭菌剂D. 灭菌接种37、在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时,以下哪种培养基适合用于分离细菌?A. 血琼脂平板B. 酵母浸膏琼脂平板C. 麦康凯琼脂平板D. 葡萄糖琼脂平板38、在进行细菌形态学观察时,以下哪种染色方法适用于观察细菌的革兰氏染色?A. 革兰氏染色法B. 酵母浸膏染色法C. 柔膜染色法D. 菌落计数染色法39、下列哪种微生物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A、葡萄球菌B、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大肠杆菌 40、在进行微生物培养时,以下哪种情况下最可能发生污染?A、培养基在121℃高压灭菌30分钟B、接种环在使用前用火焰灼烧C、操作者在接种过程中佩戴口罩D、培养皿在开盖过程中与空气接触二、A2型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题干:以下哪种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A、链球菌属B、葡萄球菌属C、肠球菌属D、厌氧球菌属2、题干:在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五色荧光染色法是?A、革兰氏染色法B、荧光抗体染色法C、碱性品红染色法D、革兰氏荧光染色法3、题干:在细菌形态学检验中,以下哪种方法可用于观察细菌的荚膜?A. 显微镜直接观察法B. 离心法C. 醋酸法D. 染色法4、题干:在进行细菌培养时,以下哪种现象表明细菌已经污染?A. 培养基表面出现均匀一致的菌落B. 培养基表面出现不同形态的菌落C. 培养基表面出现透明区域D. 培养基表面出现淡黄色区域5、在进行细菌培养时,以下哪种物质通常用于抑制杂菌的生长?A、葡萄糖B、琼脂C、青霉素D、葡萄糖酸钙6、在微生物检验中,下列哪种方法用于分离纯化细菌?A、显微镜观察B、涂片染色C、平板划线法D、显微镜计数7、在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微生物纯化方法有:A、平板划线法B、稀释涂布平板法C、培养皿倒置法D、显微镜观察法8、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维持培养基pH稳定的方法?A、加入缓冲液B、定期更换培养基C、控制温度D、调节氮源9、题干:以下哪种物质在微生物培养中通常作为碳源?A. 蛋白胨B. 硫酸盐C. 酵母提取物D. 碳酸氢钠 10、题干:在微生物检验中,下列哪种方法用于检测细菌的革兰氏染色?A. 显微镜观察B. 生化试验C. 抗体检测D. DNA指纹分析11、在微生物检验中,用于观察微生物细胞壁成分的染色方法是:A. 美蓝染色法B. 革兰染色法C. 酸性复红染色法D. 菌落计数染色法12、在微生物培养中,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培养基的成分:A. 碳源B. 氮源C. 氧气D. 水13、在微生物检验中,用于检测细菌细胞壁成分的方法是:A. 红细胞凝集试验B.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鞭毛鞭打试验D. 噬菌体分离试验14、在微生物培养中,以下哪种现象表明细菌发生了自溶?A. 培养基中的细菌数量逐渐增多B. 培养基中的细菌形成菌膜C. 培养基中出现溶菌酶D. 培养基中的细菌数量突然减少15、某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发热症状,血液培养结果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下列哪种细菌最可能是引起感染的病原体?A. 大肠杆菌B. 铜绿假单胞菌C. 沙门氏菌D. 诺如病毒16、在进行微生物培养时,为防止污染,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A. 使用无菌操作技术B. 使用无菌培养基C. 使用无菌水D. 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灼烧17、在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项技术用于检测细菌的致病性?A、显微镜观察B、生化反应C、血清学试验D、PCR检测18、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以下哪种因素可能导致细菌生长缓慢或停止?A、适宜的pH值B、充足的营养C、适宜的温度D、低浓度的抗生素19、题干:以下哪种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A. 铜绿假单胞菌B. 乳酸杆菌C. 大肠杆菌D. 沙门氏菌 20、题干:在进行微生物分离培养时,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细菌生长不良?A. 培养基pH值适宜B. 培养基温度适宜C. 培养基中缺乏氮源D. 培养基中水分充足21、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细菌的形态学分类?A、球菌B、杆菌C、螺旋菌D、支原体22、题干:在微生物检验中,以下哪项不是用于检测细菌的代谢产物?A、革兰染色B、氧化酶试验C、过氧化氢酶试验D、葡萄糖发酵试验23、某患者出现高热、寒战、咳嗽等症状,血液培养发现细菌生长。
微生物检验技术 复习资料(全)

基础知识1.致腹泻病毒有轮状病毒是儿童胃肠炎的首要病原体;杯状病毒是引起成人和大龄儿童非细菌性胃肠炎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体;肠道腺病毒主要感染2岁以下儿童;可用大肠癌细胞分离培养星状病毒2.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病原为肠道病毒70型或柯萨奇A组24型3.某小学3年级同一个班级3天内陆续有5名学生患有临床症状相似的疾病,他们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是发热、食欲减退、一侧或双侧腮腺肿胀伴疼痛追问病史,5名学生均未接种过麻腮风3联疫苗他们可能患有流行性腮腺炎4.致癌物的最终确定应该依据流行病学调查,剂量反应关系,哺乳动物终生实验5.针对耶尔森菌的分离方法有使用冷增菌方法6.无芽胞厌氧菌可导致腹腔脓肿7.抗酸染色后细菌呈细长略带弯曲红色杆菌是结核分枝杆菌邮局一名工作人员发现一个信封内有白色粉末物质,怀疑是有毒物质,派你参与采样和检测。
8.采样时的生物防护级别是一级生物防护9.为了迅速和正确地分析信封内白色粉末物质的来源和性质,你要采取的检测方法为动物接种、检测抗原和核酸10.开展检测的实验室条件应该具备BSL-2实验室11.运送信封内有白色粉末的标本,应该符合两个人乘坐单位车运送12.与细菌运动有关的结构是鞭毛13.可使细菌染色体畸变的原因是转座因子转移位置14.伤寒与副伤寒为乙类传染病,其传播方式为通过污染的食物、水经口传播15.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实验室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聚合酶链反应16.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的病毒是风疹病毒,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7.可侵犯人体神经系统的病毒有肠道病毒70型,肠道病毒71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A组16型18.森林脑炎病毒在自然界存在的条件是森林、动物宿主和蜱19.培养分离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采样标本可来源于唾液、小便和脑脊液20.临床上常用下列哪种细胞分离腮腺炎病毒Vero21.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是登革热22.病毒复制:只在活细胞内进行,从宿主细胞获得能量,病毒蛋白抑制宿主的DNA合成,利用宿主细胞的合成场所合成病毒蛋白质23.控制病毒遗传变异的主要成分是核酸24.对病毒干扰现象叙述是可使感染自然终止、与干扰素产生有关、与病毒竞争细胞受体有关、与缺陷性干扰颗粒有关25.决定病毒遗传、变异和复制的物质是核酸26.细胞融合有利于病毒的扩散27.迟发感染的特点是症状多为亚急性28.感染病毒的细胞在细胞核或胞浆内存在可着色的斑块状结构称为包涵体29.病毒中最易发生变异的病毒是流感病毒30.孕妇感染病毒后可引起胎儿先天性畸形的病毒是风疹病毒31.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犯元脊髓前角运动神经32.对病毒衣壳的叙述是由多肽构成的壳粒组成,可增加病毒的感染性呈对称形式排列,可抵抗核酸酶和脂溶剂33.病毒免疫因素中中和抗体能阻止病毒吸附,分泌型IgA能阻止病毒从黏膜侵入,细胞免疫起主要作用,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局限病毒感染的作用34.生物安全柜的作用是保护操作者、环境和样品35.适合于登革病毒的分离和培养的细胞是C6/3636.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37.荚膜是细菌的特殊结构,它具有很多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抗吞噬38.检测沙眼病人标本时,一般采用做预处理的抗生素是链霉素39.分离军团病人的病原培养基是BCYE琼脂培养基40.在人工培养集中,能生长的最小的微生物是支原体41.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螺旋体42.破伤风梭菌可导致毒血症43.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是确定长期接触毒物造成生物体损害的阈剂量、观察慢性毒性的毒作用靶器官、观察慢性毒性效应谱、观察慢性毒性作用特点44.根据流感病毒核蛋白与基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又可分为3型45.常用的麻疹的诊断实验是ELISA检测急性期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46.HIV抗体检测包括HIV抗体筛查试验和HIV抗体确认试验,国内常用的确认试验方法是免疫印迹试验47.人类可以从胃肠道的正常菌群获得的营养物质是B族维生素48.人类利用微生物资源开发的产品有米酒、酸奶、豆豉49.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叙述是属疱疹病毒科、是DNA病毒、人类是唯一宿主、可长期潜伏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内,再激活后引起带状疱疹50.细菌缺乏细胞壁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51.对L型细菌描述是L型细菌主要致病物质为毒素52.热原质的描述是G菌的热原质就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液体中的热原质可用吸附剂或过滤等方法除去、是许多G-菌、少数G菌的一种合成性代谢产物、注入机体可致发热反应53.对病毒杀灭无效的因素是青霉素54.采取了患者的血液培养脑膜炎球菌时,符合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原则是注意无菌操作采集标本、标本要立即送检并保温、保湿、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血液、采集的标本无菌操作接种到增菌肉汤中55.属于肠道正常菌群的是双歧杆菌56.为调整菌群严重失调,应使用益生素57.对于正常菌群的描述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是柯萨奇A组16型或肠道病毒71型58.手足口病的实验室诊断可采集的临床标本是粪便,咽拭子,疱疹液,血液59.手足口病的常用实验室诊断实验是RT-PCR60.2008年7月,3岁男孩,头痛、高热伴寒战2天就诊,2天后出现昏睡、颈项强直患儿居住地靠近水塘,家里养有生猪临床初步诊断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传播乙脑病毒的最重要的中间宿主是猪;乙脑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61.用于乙脑病毒的分离和培养的细胞是C6/3662.携带和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病原的动物是鼠63.外来化合物经消化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简单扩散64.伤寒病人发病第1周内,分离病原菌应采取的标本血液65.慢性寄生虫感染时,人体内Ig升高显著的是IgE66.进行肠道菌生化鉴定,除了IMViC试验,还要进行的试验是糖发酵试验67.拟态弧菌与霍乱弧菌生化特性上最重要的区别是拟态弧菌不发酵蔗糖68.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普氏立克次体69.目前检测的鼠疫抗体主要是Fl抗体70.杀灭物体表面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消毒71.患者3岁,突然高热,头痛,喷射状呕吐,皮肤出血点,颈项强直,脑脊液较混浊为确诊此病是流脑,脑脊液接种到巧克力琼脂上培养脑膜炎球菌时需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抗体中和试验检测的是总抗体72.人禽流感患者发病初期尚未产生抗体,用于确诊的方法是病毒核酸检测73.生殖器疱疹的主要病原是I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74.传播途径包含性传播途径的病毒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II型单纯疱疹病毒,人乳头瘤病毒75.II型单纯疱疹病毒的分离主要采集小便76.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为四级,其中把烈性病菌株或毒株等丢失事件划归为T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7.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在考核人员的工作成绩时,首先应考核检验质景78.检测大肠菌群一般使用超净工作台79.属于真核细胞微生物的是真菌80.判断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是杀菌芽胞81.具有黏附作用以增强细菌侵袭力的结构是普通菌毛82.在人工培养集中,能生长的最小的微生物是支原体83.可以称为病毒体的是核衣壳84.卫生标准是指“为保护人的健康,对食品、医药及其他方面的卫生要求制定的标准”85.我国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用于检验的仪器设备实行标志管理,可贴合格证的仪器设备是仪器设备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者86.《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属于第一类病原微生物87.药敏试验中,MIC的含义是最低抑菌浓度88.不含有核酸的微生物是朊粒89.突变使细菌遗传物质发生溶原性转换基因重组质粒丢失核苷酸序列改变90.腹泻呈脓血便,有里急后重症状,曾称志贺样大肠埃希菌的是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91.某男性青年午餐后数小时出现头晕、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呕吐物接种到血液琼脂平血培养出现完全溶血环,金黄色菌落培养滤液给幼猫腹腔注射4小时后出现呕吐,此病可初步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92.构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黑线姬鼠93.大肠菌群计数国家标准是GB4789.3-201094.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是平面角,弧度95.法定计量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是压力,帕96.苯扎溴铵用于皮肤表面消毒的常用浓度是0.05%~0.10%97.实验室常用干烤法灭菌的器材是玻璃器吼98.煮沸消毒法,煮沸100℃5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可用于一般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的消毒,水中加入126~2%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到105℃,常用于食具消毒99.用于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纳米(nm)100.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Ⅱ型主要为HsNi、HgNZ和HTN710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血清学诊断的金标准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冠状病毒抗体中和试验102.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属于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是体积,升103.染色体畸变的描述是DNA断裂的结果、染色体结构异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光镜下可见104.霍乱弧菌分离的说法是O1群与O139群霍乱弧菌营养要求简单、可采取直接分离和增菌后分离的方法、对于水样便可直接接种TCBS选择性平板、对于含菌量少的样品宜用碱性蛋白冻水增菌105.荚膜是细菌的特殊结构,它具有很多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抗吞噬106.霍乱弧菌依据0抗原的不同有200多血清群,其中致病的有0i群霍乱弧菌107.可以通过气溶胶方式传播的立克次体是Q热立克次体108.在生物学上的位置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螺旋体109.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支原体110.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进行DNA转移的是接合111.细菌直接摄取外源DNA的是转化112.引起人类痢疾的病原菌是志贺菌113.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是粪链球菌114.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是质量,千克115.对L型细菌描述正确的是L型细菌主要致病物质为毒素116.大肠菌素属于细菌素117.破伤风梭菌可导致毒血症118.嗜冷菌最适温为10~20℃,嗜温菌为20~40℃,嗜热菌为50~60℃119.细菌代谢所需能量主要以生物氧化作用而来120.饮用水中1ml菌落总数不超过100个,1000ml水中大肠杆菌群不超过3个121.流感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122.有芽胞破伤风菌需沸水煮3h才杀死水中加入2%碳酸钠能将沸点提到105℃又能防止金属生锈123.滤菌器用于除菌的孔径是0.22µm,另外以石棉板为滤板的金属滤器称Seitz滤器(蔡氏滤器)按滤孔大小124.影响基因表达的因素有调控部位,调节蛋白,效应分子125.质粒不依赖染色体而复制,不相容性,转移性,指令性主要有耐药质粒,Col质粒(编码肠毒素)Vi质粒(编码细菌与致病性有关的蛋白)126.细菌主要的繁殖方式为二分裂方式繁殖127.溶原性转换是指噬菌体的基因与细菌染色体DNA的重组128.属于逆转录病毒的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9.在检测工作公正性的措施中,包括明确对所有险测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检测结果不受行政的、经济的和其他方面利益的干预,为用户保守技术秘密,检验人员不从事所检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130.在选择使用检测检验方法时,应优先选择的方法是具有GB或GB/T号的标准方法131.检验方法是卫生标准的重要部分要确保卫生标准的量值准确,检测检验方法要规范化和标准化132.我国第一部实验室生物安全国家标准是《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133.与动物细胞比较,细菌所特有的一种重要结构是具有核糖体134.与细菌黏附于黏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菌毛135.细菌所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136.细菌对糖的吸收是基团移位137.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很典型的时期是对数生长期138.荚膜是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具有抗吞噬作用,化学成分可是多糖,也可是多肽等139.去除热原质最好的方法是蒸馏法140.B SL-3以上实验室应该使用全排生物安全柜141.超净工作台的作用是保护环境和样品142.检测致病菌一般使用生物安全柜143.转位因子为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上的一特异的核苷酸序列可在DNA中移动,主要有三类:插入顺序(最小的转位因子),转座子,转座噬菌体144.我国最早实验室生物安全卫生行业标准是《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145.沙门菌检验国家标准是GB/T4789.4-2010146.决定病毒具有感染性的是核酸147.病毒单纯疱疹病毒1型可引起人类口唇疱疹148.属于病毒界的微生物是噬菌体149.引起人类克一雅病,库鲁病的病原是朊病毒(朊粒)150.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病毒是HEV151.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查出病毒颗粒的形态是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和Dane颗粒rE,颗粒152.乙型肝炎病毒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输血及血源性传播153.肠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质炎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甲型肝炎病毒(HAV),ECHO病毒154.孕妇感染风疹病毒早期诊断常用的诊断方法有孕妇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155.登革热病毒的传播途径是虫媒传播156.培养基的制备和质量控制规定标准是GB/T4789.28157.食品微生物检验的生物安全标准应该符合GB19489 158.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衣原体159.原生质体与原生质球都是细胞壁缺陷的细菌160.肽聚糖的结构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G-无交联桥)磷壁酸为G+特有,分壁和膜两种161.外膜层由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组成细胞质内有核蛋白体(蛋白合成地),核质(主要遗传物质)质粒,162.R 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占细菌干重的10%,DNA存在于染色体和质粒中163.细菌营养转运的方式有离子,透性酶,磷酸酶164.营养摄取的机制是被动扩散,主动吸收基团转位165.人乳头瘤病毒可引起尖锐湿疣166.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鞭毛167.革兰染色阴性,弧形或逗点状的细菌是霍乱弧菌168.菌体细长弯曲,革兰染色阳性,亚甲蓝染色可见菌体内有异染颗粒的细菌是白喉杆菌169.革兰染色阳性呈竹节状排列的大肠杆菌是炭疽芽胞杆菌170.代谢第三阶段通过三羧酸循环将第二阶段产物分解成C02171.为防止肠道传染病发生,蔬菜、瓜果可选用的最佳消毒剂是84消毒液172.血清学检测时,电解质浓度通常是0.9%173.对肝炎患者用过的餐具进行消毒最好选用过氧乙酸174.最快的细菌计数方法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175.人类皮肤上的正常菌群是铜绿假单胞菌176.源性疾病的病原菌是单核增生李斯特菌177.名儿童忠低热、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偶有特殊的”鸡呜”样吼声患者鼻咽分泌物涂片镜检可见革兰阴性短小杆菌,咳痰涂片荧光抗体染色镜检亦可见病原菌此病原菌可初步判断为百日咳杆菌感染178.莱姆病主要病原体是伯氏道疏螺旋体179.腹泻旱脓血便,有里急后重症状,曾称志贺样大肠埃希菌的是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180.结核病近年来重新抬头的原因主要是耐药性的出现专业知识3.红细胞在Alsever液中的保存期限4℃保存1个月4.一般的细菌生长最适宜的PH值是PH7.0-7.65.含有糖的培养基,高压时避免糖的破坏,在压15分钟时压力应为0.56kg/cm26.在病毒的提纯过程中,将大部分细胞碎块和其他杂质去除的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低速离心7.离子交换层析主要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常用介质是纤维素8.凝胶过滤法主要用于蛋白或核酸分离,此法又称分子筛层析法,常用介质是葡聚糖9.噬菌体用于细菌鉴定的原理正确的是噬菌体可以根据细菌某些受体来裂解目标菌10.紫外透射仪的用途是紫外光下看DNA条带11.鉴定肠杆菌科的基本条件是发酵葡萄糖,氧化酶阴性,还原硝酸盐12.PAGE原理是凝胶介质形成立体多孔网状结构,分离条带上边是大分子13.过硫酸铵在PAGE制备中起的作用是催化聚合14.SDS-PAGE是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十二烷基硫酸钠作用是解离蛋白15.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凝胶不仅有分子筛效应,还具有浓缩效应,两性电解质是制备该电泳凝胶不同pH重要物质,用聚丙烯酰胺制备等电聚焦凝胶,主要用于蛋白质分离16.琼脂糖凝胶电泳用于核酸分离与纯化,分离DNA片段最佳范围为200bp~50kb17.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18.传代保存菌种的方式很容易造成菌种突变而失去原来的性质,因而现代微生物实验室中,除了少数不耐冷的细菌,或者只作为短期使用的工作菌株时,已经不再使用传代保存的方式了分离培养螺旋体时需用Korthof培养基其中含有10%的兔血清19.破碎细菌细胞作用常用的方法是酶处理法、SDS处理等,较少用冻融法20.含有万古霉素和多粘菌素B的巧克力琼脂培养基常用于分离脑膜炎球菌21.试管凝集法检测军团菌时,抗体的阳性标准为≥1:32022.结核菌素试验时,72小时后结果判断为弱阳性反应,其局部肿大直径范围为≥20mm23.三糖铁培养基与双糖铁培养基的区别在于加与不加蔗糖24.细菌染色标本制作基本步骤涂片—干燥—固定—染色25.钩端螺旋体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8℃26.用显微镜检验已染色的标本最合适的亮度是很强27.病毒实验中用于浸泡和清洁玻璃器材的清洁浸泡液含有硫酸和重酪酸钾28.观察细菌内部的超微结构需要采用电子显微镜29.病毒分离培养常用的细胞类型可分为原代细胞、二倍体细胞和传代细胞三大类传代细胞与原代细胞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在体外无限传代30.组织培养细胞接种必须首选敏感细胞的关键原冈是病毒对细胞的感染性具有严格的选择性和特异性31.病毒蚀斑技术是指病毒在已长成的单层细胞上形成的局限性病灶改变32.既可用于病毒的纯化又可用于病毒悬液中感染病毒含量的测定的实验技术是病毒空斑技术33.组织培养是分离和培养病毒以及进行病毒学实验研究的简便而有效的丁具和手段在组织培养系统中判定病毒增殖的最直接方法是观察细胞病变34.CPE可以表现为严重的细胞破坏、肿大、颗粒增多、细胞融合成合胞体或无明显细胞变化35.病毒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包括病毒核酸和蛋白质测定,蛋白质测定可使用免疫测定技术、电泳技术和质谱技术等36.欲对血清培养基进行灭菌,宜选用间歇灭菌法37.血清、抗毒素等可用滤菌器过滤方法除菌38.在病人死后,用于分离病毒的尸体标本的采集时限是6小时内39.用组织制作分离病毒的标本时,通常将组织制成10%的悬液保存40.细胞培养技术全过程的关键是防止污染41.高压蒸汽灭菌器杀灭所有细菌芽胞和繁殖体要求103.4kpa的压力121.3℃15~25min42.对粪便标本增菌培养沙门氏菌合适的培养基是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43.美兰在细菌学中也是常用染料之一,它是指碱性染料44.细菌生长繁殖中所需营养物质,其中葡萄糖、淀粉、甘露醇等属于碳源45.对患者进行传染病诊断时,常常采用CFT,在CFT反应必不可少的成份是补体,在一般的CFT反应中所用的补体是来源于豚鼠Power by YOZOSOFT相关专业知识1.在细菌里能发现蛋白质合成开始的位置的是rRNA和mRNA之间一段互补序列2.生物基因组分子量巨大3.-次精确的测定生物基因组的方法称为高通量检测技术4.就模板DNA而言,影响PCR的主要因素是模板的数量,模板的纯度5.-般DNA的物理图谱表示的方式为以直线图式6.多重PCR需要的引物对为多对引物7.PCR产物的分析方法有酶切分析,分子杂交,序列分析,电泳分析8.可以用鼠疫杆菌多重PCR电泳产生的条带判断弱毒株的方法为产生一条目标条带和一条对照条带9.多重PCR电泳产生的一条对照条带或多数不规则的条带判断结果为阴性结果10.多重PCR电泳没有产生条带判断结果为无效结果11.在真核生物核糖体的五种主要的组蛋白中,在进化中最不保守的是Hl蛋白12.质粒载体是在天然质粒的基础上为适应实验室操作而进行构建的,构建方法为人工构建13.DNA标本的保存方法为冷冻14.生物芯片的最大特点为生物芯片的主要特征是高通量、微型化和自动化15.在DNA凝胶电泳过程中,不同构象的DJ\TA的泳动率通常为超螺旋>线性>切口环状16.在PCR反应中,经过n次循环,理论上DNA链的数目扩增了2n倍17.提高质粒的收获量,可以在细菌生长到足够量时加入抑制蛋白合成的抗生素18.生物芯片的描述是常用的生物芯片分为三大类,即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和芯片实验室,生物芯片的主要特点是高通最、微型化和自动化,生物芯片是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基因芯片可分为主动式芯片和被动式芯片19.基因芯片的应用领域包括疾病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卫生,药物筛选20.体内DNA复制时必须具备的引物是NA和RNA21.属于酶切技术的是DNA物理图谱22.肺炎病人痰标本为翠绿色脓痰,应考虑绿脓杆菌感染23.采用抗原体反应对传染病进行诊断,抗原与抗体的比例为3:224.急性、亚慢性、慢性毒性试验分别选择动物年龄为初成年,性刚成熟,初断乳25.急性经口染毒,为了准确地将受试物染人消化道中,多采用灌胃26.距慢性毒性试验对动物的要求是大鼠100g左右,小鼠15g左右27.在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基础之上又发展了一系列检测DNA和RNA的技术,其中包括Southernblotting,菌落杂交,Northernblotting,dotblotting28.医生怀疑某患者可能有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感染,拟进行环状沉淀试验鉴定其微量抗原,以助于疾病的诊断。
微生物检验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微生物检验技术初级(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下列不需要用到革兰染色的选项是A.细菌分类B.选择药物用于治疗C.鉴定细菌的依据D.制作菌苗用于预防E.决定细菌的染色性正确答案:D2.观察结核杆菌的形态需要用的染色法是A.革兰染色法B.墨汁染色法C.抗酸染色法D.负染色法E.吉姆萨染色法正确答案:C解析:抗酸染色法是用于区分混合标本中分枝杆菌属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的鉴别染色方法。
3.配制革兰染液需要用的染料有A.伊红B.结晶紫C.碱性亚甲蓝D.甲基红E.孔雀绿正确答案:B解析:结晶紫是革兰染液的初染液的染料。
4.观察细胞培养的情况可采用A.暗视野显微镜B.相差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D.倒置显微镜E.普通光学显微镜正确答案:D5.暗视野显微镜常用于检查A.抗酸染色标本B.不染色活菌标本C.革兰染色标本D.细菌荚膜标本E.细菌特殊结构正确答案:B6.普通光学显微镜最高可分辨A.0.10μmB.0.15μmC.0.20μmD.0.25μmE.0.30μm正确答案:C解析:普通光学显微镜不能观察细胞和细菌的亚结构,最高可分辨0.2μm。
7.普通光学显微镜在用油镜时可放大标本A.200倍B.500倍C.2000倍D.100倍E.1000倍正确答案:E8.暗视野显微镜最高可分辨A.0.01μmB.0.02μmC.O.03μmD.0.04μmE.0.05μm正确答案:D解析:暗视野显微镜可分辨0.04μm的物体,多用于观察活的细菌。
9.可以准确测量病毒体大小的方法是A.电镜观测法B.光镜观测法C.X线衍射法D.超速离心法E.超过滤法正确答案:A10.荧光显微镜的光源为A.紫外光B.红外光C.可见光D.白光E.以上都可以正确答案:A11.IFA是A.间接免疫荧光检测B.玻片凝集试验C.试管凝集试验D.溶血空斑试验E.间接凝集试验正确答案:A12.暗视野显微镜要求载玻片和盖玻片需清洁无划痕,载玻片厚度为A.2.5mmB.2.2mmC.2.0mmD.1.8mmE.1.0mm正确答案:E13.培养L型细菌需用高渗透压培养基,其高渗透压宜以A.2%~5%的氯化钠维持B.3%~5%的氯化钠维持C.5%~10%的氯化钠维持D.5%~8%的氯化钠维持E.5%~12%的氯化钠维持正确答案:B解析:维持其培养基的高渗透压宜用3%~5%的氯化钠。
微生物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2

微生物检验技术相关专业知识模拟题2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 5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1. 结核菌素引起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的变态反应需结合A.分枝菌酸B.蜡质DC.磷脂D.索状因子E.液体石蜡、羊毛脂答案:B结核分枝杆菌蜡质D为胞壁中的主要成分,是一种肽糖脂与分枝菌酸复合物,能引起迟发型变态反应,并具有佐剂作用。
2. 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A.淋巴细胞B.巨噬细胞C.神经细胞D.树突状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答案:C神经细胞不参与免疫应答,不属于免疫细胞。
3. 肺炎链球菌由光滑型(S)转变为粗糙型(R),是因为A.失去外膜蛋白B.失去荚膜C.产生溶血素D.失去脂多糖E.失去菌毛答案:B肺炎球菌的致病力,主要是荚膜的抗吞噬作用。
有荚膜的光滑型(S)菌有毒力,失去荚膜的粗糙(R)型毒力减低或消失。
4.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流感嗜血杆菌共同孵育,可促进其生长,是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A.因子B.N因子C.L因子D.K因子E.V因子答案:E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血平板上共同培养时,由于后者能合成V因子释放于培养基中,故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流感嗜血杆菌菌落较大,远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则小,此称为“卫星”现象,有助于流感嗜血杆菌的鉴定。
5.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的疾病是A.流行性斑疹伤寒B.洛矶山斑点热C.立克次体痘D.猫抓病E.地方性斑疹伤寒答案:B洛矶山斑点热由立氏立克次体引起,经由受感染的蜱叮咬而传播。
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疼痛、恶心及红疹等病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6. 复发型斑疹伤寒(Brill病)于疾病早期出现的抗体是A.IgAB.IgGC.IgDD.IgME.IgE答案:B7. 乙脑病毒维持自身存在通过的循环是A.蚊—人—蚊B.蚊—猪—蚊C.蚊—鼠—蚊D.蚤—人—蚤E.虱—猪—虱答案:B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库蚊和伊蚊,幼猪是乙脑病毒传播环节中最重要的中间宿主,乙脑病毒通过蚊一猪一蚊循环维持自身的存在。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2022专业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2)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2022专业知识真题模拟及答案(2)1、按照我国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的规定,对医疗机构污水中微生物进行检测时,事先不需进行滤膜集菌的是()。
(单选题)A. 金黄色葡萄球菌B. 粪大肠菌群C. 沙门菌D. 志贺菌E. 结核杆菌试题答案:B2、有关鼠疫耶尔森菌,下列错误的是()。
(单选题)A. G-杆菌,两极浓染B. 在3%食盐培养基上呈多形性C. 跳蚤为传播媒介D. 是乙类病原菌E. 可引起腺鼠疫、肺鼠疫及败血型鼠疫试题答案:D3、血清除菌()。
(单选题)A. 巴氏消毒法B. 高压蒸汽灭菌法C. 紫外线消毒法D. 煮沸法E. 过滤除菌法试题答案:E4、不是细菌感染血清学诊断的试验方法是()。
(单选题)A. 中和试验B. 异嗜性凝集试验C. 反向间接血凝试验D. 冷凝集试验E. 补体结合试验试题答案:C5、用于病毒的组织培养的合成营养液中不包括()。
(单选题)A. 无机盐B. 维生素C. 辅助生长因子D. 氨基酸E. 脂肪试题答案:E6、电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可达()。
(单选题)A. 0.02μmB. 0.01μmC. 0.2nmD. 0.1nmE. 0.01nm试题答案:C7、流脑增菌用培养基为()。
(单选题)A. 葡萄糖肉汤B. GN增菌液C. 碱胨水D. 亚硒酸盐增菌液E. 半固体试题答案:A8、不适于培养动物病毒的方法是()。
(单选题)A. 二倍体细胞培养B. 器官培养C. 人工合成培养基培养D. 鸡胚培养E. 动物培养试题答案:C9、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中,MM或SC肉汤用于()。
(单选题)A.B.C.D.E.试题答案:A10、()可用来检测霍乱弧菌的霍乱毒素。
(单选题)A. 兔肠段结扎试验B. 豚鼠角膜试验C. Hep-2细胞粘附试验D. 氧化酶试验E. O/129敏感试验试题答案:A11、革兰染色是重要的细菌鉴别染色之一,复染的作用是()。
微生物检验技术介绍

微生物检验技术介绍微生物检验技术是医学、生物学、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交叉融合的前沿技术,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等进行观察、测定和分析,为疾病诊断、病原体鉴定、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以下是微生物检验技术的主要内容:一、传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传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建立在经典微生物学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该方法具有简单、直观、快速等优点,但易受主观因素和经验限制,且无法对某些微生物进行准确鉴定。
1、显微镜检查显微镜检查是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形态、大小、结构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初步鉴定。
该方法主要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观察。
2、培养基培养培养基培养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中接种微生物,观察其生长情况,进行分离、鉴定和计数。
该方法可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培养。
3、生化鉴定生化鉴定是通过测定微生物对各种生化试剂的反应,了解其生理生化特性,从而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该方法可用于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鉴定。
二、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越来越趋向于自动化、快速化和高精度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代微生物学检验技术:1、免疫学检测技术免疫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通过制备特异性抗体,对样本中的抗原进行检测。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食品等领域。
2、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DNA或RNA等核酸分子的检测方法,通过分析核酸分子的序列、结构等特征,对微生物进行鉴定和分类。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特异性等优点,但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3、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将色谱分离与质谱鉴定相结合的检测方法,通过将样本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定,了解其化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该方法可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的鉴定。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试卷2

微生物检验技术【中级】专业知识-试卷2 (总分:70分,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35,score:70分)1.实验室认证认可的实施细则规定实验室每一台经过计量检定合格的仪器必须粘贴【score:2分】【A】黄色合格证【B】红色停用证【C】绿色合格证绿色合格证【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绿色准用证【E】黄色准用证本题思路:实验室用三色标志来表明实验室每一台仪器设备的状态,经过计量检定合格的仪器必须粘贴绿色合格证;计量检定不合格、损坏、超过计量检定期限的仪器必不合格、损坏、超过计量检定期限不合格须粘贴红色的停用证部分不需要鉴定或功能损失红色的停用证;部分不需要鉴定或功能损失红色的停用证部分不需要鉴定或功能损失等仪器粘贴黄色准用证黄色准用证。
黄色准用证2.实验室管理者为了保证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性,组织实验室管理评审的周期为【score:2分】【A】每年至少一次【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B】每评审周期至少一次【C】每两年至少一次【D】每三年至少一次【E】每五年至少一次本题思路:3.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在考核人员的工作成绩时,首先应考核【score:2分】【A】操作技术【B】工作态度【C】检验质量【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检验技术【E】知识水平本题思路:4.检验方法是卫生标准的重要部分。
要确保卫生标准的量值准确,检测检验方法要【score:2分】【A】详细的操作规程【B】完善的实施细则【C】全国统一的方法【D】规范化和标准化【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经常使用的方法本题思路:5.《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颁布日期是【score:2分】【A】2004年3月【B】2004年11月【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C】2003年3月【D】2003年11月【E】2002年11月本题思路:《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颁布日期是 2004 年 11 月 12 日,由国务院颁布。
6.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score:2分】【A】螺旋体【B】放线菌【C】真菌【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细菌【E】立克次体本题思路:微生物中真菌为真核细胞型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D.减少扩增循环次数 • E.增加扩增循环次数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PCR 循环次数一般为 20~45 次。循环次 数越多,非特异性产物的量亦随之增多。循环反应的 次数太少,则产率偏低。所以,在保证产率的前提 下,应尽量减少循环次数。 5.革兰染色中复染剂的作用是
• A.单核细胞 • B.中性粒细胞 • C.NK 细胞 • D.嗜酸性粒细胞
• E.T 细胞+B 细胞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T 细胞和 B 细胞是发挥核心作用的免疫细 胞,分别负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称免疫活性细 胞。 7.Ig 分类决定于
• A.Fab • B.绞链区 • C.VL • D.Fc 区特点 • E.VH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主要是 Fc 区)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的差异及其抗原特异性 不同,可将免疫球蛋白的 H 链分为 μ 链、γ 链、α 链、δ 链、ε 链,由它们组成的免疫球蛋白分别称 为 IgM、IgG、IgA、IgD 和 IgE。 8.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A.浅红色 • B.紫红黑色 • C.微黄色 • D.无色 • E.黑色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SS 是肠道致病菌强选择培养基,在此培 养基上大肠埃希菌发酵乳糖形成浅红色菌落,肠道致 病菌不发酵乳糖,在 sS 培养基上形成无色透明菌 落。 3.常用于观察活物体的存在及活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显 微镜是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属条件致病 培养基 • B.沙堡培养基 • C.SS 培养基 • D.虎红培养基 • E.改良罗氏培养基
【score:1 分】
• A.4℃ • B.37℃ • C.45℃ • D.56℃ • E.60℃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小牛血清在用前常需进行灭活处理,加温 到 56℃,30min,以消除补体活性。 10.迟发型变态反应是由
• A.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 • B.IgG 类抗体介导 • C.IgE 类抗体介导 • D.IgM 类抗体介导 • E.致敏 T 细胞释放的 LF 介导
【A】 【B】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沙堡培养基为真菌常规培养基,大多数真 菌营养要求不高,在沙堡培养基(含 4%葡萄糖、1.0% 蛋白胨、pH4.0~6.0),22~28℃生一长良好。 13.获得性免疫一般产生时间是 • A.5~7d • B.5~10d • C.10~14d • D.14~21d • E.21~28d
• A.普通光学显微镜 • B.相差显微镜 • C.暗视野显微镜 • D.电子显微镜 • E.生物显微镜
【score:1 分】 【A】 【B】 【C】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 【E】
本题思路:暗视野显微镜将光学显微镜换装上特制的 暗视野聚光器,使光线不能进入镜筒,背景视野变 暗,光线从暗视野聚光器周围边缘斜射到菌体上,由 于散射作用使菌体发光,在暗背景中容易观察。常用 于不染色的活细菌和螺旋体的动力检查。 4.PCR 反应总是阴性结果(无产物)时,应采取的改进 措施不包括
• A.人类轮状病毒 • B.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 • C.柯萨奇病毒 • D.沙门菌
• E.志贺菌
【score:1 分】 【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 【C】 【D】 【E】
本题思路:轮状病毒是全世界范围内致婴幼儿腹泻最 重要的病原体,临床表现为水样便、呕吐、发热、腹 痛。 9.细胞培养过程中,小牛血清的灭活温度一般为
本题思路:肠杆菌科是一类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存在 于人和动物的肠道以及土壤、乳品和污水中。细菌主 要有:①埃希菌属,如大肠埃希菌;②志贺菌属,如 痢疾志贺菌;⑧爱德华菌属,如迟钝爱德华菌;④沙 门菌属,如伤寒与副伤寒沙门菌;⑤枸橼酸菌属,如 弗地枸橼酸杆菌:⑥克雷伯菌属,如肺炎克雷伯杆 菌;⑦肠杆菌属,如产气杆菌;⑧哈夫尼亚菌属,如 蜂窝哈夫尼亚菌属;⑨沙雷菌,如黏质沙雷菌;⑩变 形杆菌属,如普通变形杆菌;耶尔森菌属,如鼠疫耶 尔森菌;欧文菌属,如草原居民欧文菌。 2.大肠埃希菌在 Ss 琼脂上生长呈
微生物检验技术专业知识-3-2 (总分:47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4,score:34 分) 1.不属于肠杆菌科的菌属是 • A.变形杆菌属 • B.沙雷菌属 • C.耶尔森菌属 • D.鲍特菌属 • E.肠杆菌属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score:1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Ⅳ型变态反应又称迟发型变态反应、细胞 介导型变态反应,是由效应 T 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而 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 特征的炎症反应。 11.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产生凝固酶 • B.菌落大多呈柠檬色 • C.属条件致病菌 • D.革兰阴性球菌 • E.培养所用培养基需加入血液、血清等
• A.杀死细菌 • B.增加染料摄取 • C.调节 DH
• D.使细菌再着色 • E.固定细菌
【score:1 分】 【A】 【B】 【C】 【D】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
本题思路:已经脱色处理的细菌常以复染液复染以便 于观察,复染液与初染液的颜色不同而形成鲜明对 比。 6.免疫活性细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