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初级师 个人整理
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汇总!

你需要的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汇总!一、分类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最精确的方法为遗传学分类方法。
最常用的是经典传统分类法:根据细菌的亲缘关系,界门纲目科属种型株分类。
科:由共同关系的属组成,如肠杆菌科;属:是种的高一级分类单位,通常包含有共同特征或关系亲密的种,用以描述微生物的主要特征,如埃希氏菌属;种:是分类等级的基本单位,同一种微生物形态、生理学特征和组成成分基本相同,用以描述微生物的次要特征,如大肠埃希氏菌;菌株或品系:同一种微生物中不同来源的纯培育物,如大肠埃希氏菌CGMCC 1.3373。
二、细菌形态学及形态学检查法细菌形态结构主要指细菌的大小、外形、排列及超微结构。
细菌结构与其生理功能、致病性、免疫性有关。
2.1形态结构2.1.1基本形态3类:球菌、杆菌、螺旋菌,杆菌是最常见的形态。
2.1.2大小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为微米m。
球菌以直径表示大小,杆菌以长与宽表示大小,同一种细菌在不怜悯况下大小形态也有差别: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时细菌收缩;快速生长的球菌往往呈短杆状。
菌龄与细菌大小的关系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与代谢废物的积累及培育基中渗透压上升等因素有关。
2.1.3结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特别结构:鞭毛、菌毛、荚膜、芽孢等。
菌毛是什么?菌毛(Pilus)很多革兰氏阴性菌菌体表面遍布的比鞭毛更为细、短、直、硬、多的丝状蛋白附属器,也叫做纤毛(Fimbriae)。
其化学组成是菌毛蛋白(Pilin),菌毛与运动无关。
菌毛可分为一般菌毛(Commonpilus)和性菌毛(Sexpilus)两种。
一般菌毛长0.3~1.0um,直径7nm。
具有粘着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和定居各种细胞表面的力量,它与某些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无菌毛的细菌则易被粘膜细胞的纤毛运动、肠蠕动或尿液冲洗而被排解,失去菌毛,致病力亦随之丢失。
性菌毛有的细菌还有1~4根较长的性菌毛,比一般菌毛而粗,中空呈管状。
性菌毛由质粒携带的一种致育因子(Ferility factor)的基因编码,故性菌毛又称F菌毛。
检验师微生物检验知识点集锦

检验师微生物检验知识点集锦微生物检验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检验项目之一,主要用于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存在和种类,以及对药敏试验进行评估。
作为初级检验师,你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微生物基础知识-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分类。
-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掌握不同类别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组成,如细菌的形状、胞壁和胞质等。
-微生物的生长条件:了解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包括温度、湿度、pH值和营养物质等。
2.微生物检验方法-样品采集及处理:理解不同样品(如血液、尿液、分泌物等)的采集方法和处理步骤,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培养方法:熟悉不同微生物的培养方法,包括琼脂培养基的配制、接种方法和培养条件等。
-鉴定方法:了解常见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鉴定、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药敏试验:掌握药敏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用于评估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3.常见病原微生物-常见病原菌:学习常见病原菌的分类、形态和致病特点,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常见病毒和真菌:了解一些常见的病毒和真菌的致病性和检测方法,例如流感病毒、念珠菌等。
-传染病的检测:学习不同传染病的检测方法,包括艾滋病、结核病和流行性感冒等。
4.质控和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了解微生物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如内外质控、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估等,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安全措施:掌握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如个人防护、试剂的正确使用和实验室的卫生管理等。
除了以上的基础知识,你还需要掌握实验中的仪器操作、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等技能。
微生物检验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检验项目,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判断能力。
微生物检验技术知识点

微生物检验技术知识点1.培养方法:培养是微生物检验的基础,通过将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使微生物在合适的环境中繁殖生长。
培养方法包括常规培养和不同培养手段。
常见的培养手段有液体培养、固体培养和胶体培养等。
2.鉴定方法:微生物的鉴定是判断其种属、属或是菌株的过程。
传统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等,而现代鉴定方法则应用了分子生物学等技术。
常用的鉴定技术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脱氧核糖核酸(DNA)杂交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
3.纯化和分离方法:对于复杂的微生物种群,需要进行纯化和分离,以便对特定的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纯化和分离方法包括传统的分光技术、平板法和筛选法,以及最新的流式细胞术、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DNA测序技术等。
4.对微生物的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抗生素敏感性是指微生物对抗生素的反应情况。
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可以帮助医生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疾病。
目前常用的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E测试和微量稀释法等。
5.流行病学监测: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流行病学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微生物种群的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流行病学监测常用的技术包括病原体分子鉴定、序列分析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等。
6.污染控制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也在环境和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环境和食品中微生物的检验,可以评估污染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常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包括灭菌消毒、高温杀菌和辐照等。
7.微生物基因工程:微生物基因工程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微生物进行改造,以生产有用的产物或者改善微生物的特性。
微生物基因工程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制药、农业、环境工程等领域。
常见的微生物基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和基因转导等。
总之,微生物检验技术是一门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环境工程等领域的技术。
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创新,微生物检验技术将为疾病诊断、污染控制和资源利用等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法。
(完整)微生物学检验重点知识总结(DOC),推荐文档

绪论1.微生物的定义与特点;微生物的分类。
一、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1.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繁殖快,代谢强适应强,易变异种类多,分布广1.微生物类型根据微生物大小、结构和组成不同分为三类型2.病原微生物的定义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动物、植物或人类产生疾病的微生物。
3.医学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
.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1)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最早观察到微生物;微生物学研究的创始人:巴斯德、科赫、李斯特第一章细菌的基本性状第一节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肽聚糖结构及其化学组成;革兰阳性与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区别(一)细胞壁化学组成与结构,革兰染色共有组分:肽聚糖特殊组分:G+ 菌、G-菌不同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外膜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2.细胞壁的功能:(1)维持细菌固有形态和抵抗低渗作用。
(2)物质交换作用。
(3)屏障作用。
(4)免疫作用。
(5)致病作用。
(6)与细菌药物敏感性有关。
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比较•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真核细胞基本相同,由磷脂和多种蛋白质组成,但不含胆固醇。
•细菌细胞膜可形成一种特有的结构,称中介体。
2.细菌荚膜、鞭毛和菌毛的功能。
荚膜:功能:有抗吞噬和抵抗杀菌物质的杀菌作用,增强细菌的侵袭力,构成细菌致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具有免疫原性。
③鉴别细菌和血清学分型鞭毛:功能:细菌的运动器官菌毛普通菌毛:具有黏附性,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变异相关3.芽胞结构特点、意义、与消毒灭菌的关系;细菌L型的形态特征、检验要点。
芽胞:某些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浓缩脱水而形成一个折光性很强,具有多层膜状结构、通透性很低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
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点总结

微生物检验基础知识点总结微生物检验是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对患者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可以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微生物检验涉及到许多基础知识点,下面将分别从微生物分类、微生物培养、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等方面来总结微生物检验的基础知识点。
一、微生物分类微生物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
而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最常见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下面将分别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分类。
1. 细菌的分类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生物,其形态多样,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从生物学特性上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1)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直接在植物或培养基上形成蓝、紫色颗粒。
细胞壁是由聚糖和一种特殊的脂质组成。
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这类细菌能在治疗性的延续性用药下适度存活。
(2)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则是指革兰氏润湿的时候是红色的细菌,单层数细胞壁,比革兰氏阳性菌的致病能力更强,但是也更容易受到抗菌素或药物的影响。
这类细菌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2. 真菌的分类真菌是一种含有真核细胞核的微生物,包括酵母菌和菌丝菌两类。
(1)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能在酵母天然的酵母营养生长,大部分为革兰氏染色阳性,不表现形成孢子的原始生长特性。
酵母菌包括念珠菌、假丝酵母等。
(2)菌丝菌菌丝菌是一类多细胞真菌,其细胞由菌丝组成,通常由菌落分离。
它们通常是真菌,因为它们在呼吸和生长条件下形成的真菌菌丝。
菌丝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二、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培养是微生物检验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在适当的培养基上提供适当的温度、湿度、氧气和营养物质,使微生物在含有以上条件的环境中进行繁殖和生长。
1. 培养基的分类与特点培养基是一种含有适量营养成分的物质,用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用途,培养基可分为富营养基、简单基、选择基和不同温度适应基等。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知识总结

微生物学检验重点知识总结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结构、生理、生化、生态以及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的一门学科。
在微生物学检验中,掌握以下重点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1.微生物分类学:微生物可以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古细菌,真核生物包括真菌、原生动物和线虫等。
了解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体系,对于正确识别和鉴定微生物是至关重要的。
2.微生物培养技术:微生物的培养是检验微生物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如液体培养、平板培养和深层培养等,并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和消毒操作的方法。
3.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包括生长曲线、生长速率、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适生长pH等。
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对于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和进行微生物检验是非常重要的。
4.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微生物的鉴定是微生物学检验的重点。
常见的微生物鉴定方法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掌握常用的微生物鉴定方法和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鉴定微生物。
5.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微生物在人类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微生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如微生物的致病机制、致病微生物的鉴定和抗微生物药物的应用等,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微生物引起的疾病。
6.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环境中起着重要的生态作用。
了解微生物在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功能和影响,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7.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包括微生物计数、微生物培养、抗微生物药敏试验、细菌鉴定和病毒检测等。
掌握常见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和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地检测微生物。
8.检验结果的解读和分析:对于微生物学检验结果的解读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常见的微生物学检验参数和阈值,能够根据检验结果判断微生物的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等。
总结起来,微生物学检验的重点知识包括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微生物培养技术、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微生物的鉴定方法、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微生物在环境中的作用、微生物学检验方法以及检验结果的解读和分析等。
临床微生物检验知识点

临床微生物检验知识点1.微生物学基础知识:了解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形态、生长要求、代谢特性等。
2.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熟悉常规培养基的选择和制备,掌握不同微生物的适宜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氧气需求等。
3.微生物鉴定:根据微生物的形态和特性进行初步鉴定,如形态学特征、革兰氏染色、厌氧性检测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生物化学试纸、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进行鉴定。
4.耐药性检测:对微生物进行药敏试验,了解其对各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这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感染。
6.检验流程和规范:了解微生物检验的标本采集、处理和保存的基本要求,掌握各类检验方法的操作步骤,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抗生素治疗和微生物学监测:了解抗生素的分类、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以及微生物的产生耐药性的机制和监测方法。
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是临床微生物检验的重要目标之一8.感染控制:了解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等。
临床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患者、环境和医务人员的监测,提供科学依据进行感染防控。
9.病原微生物的定量检测:对一些病原微生物,如HIV、肺结核菌等,需要进行定量检测。
这有助于预测疾病进展、评估治疗效果和制定治疗方案。
10.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临床微生物检验也不断发展,新的方法和技术被广泛应用,如实时荧光PCR、质谱技术、核酸杂交等。
了解这些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可以提高检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总结起来,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知识点涉及微生物学基础、分离培养、鉴定、药敏试验、诊断、标本采集处理、抗生素治疗和感染控制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微生物学检验】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

【微生物学检验】知识点整理(第一部分)简述致病菌引起全身感染后,常见的几种类型?答:①毒血症②菌血症③败血症④内毒素血症⑤脓毒血症试述构成细菌侵袭力的物质基础。
答:①荚膜②黏附素③侵袭性物质简述病原菌感染机体后,机体如何发挥抗菌免疫功能?答:首先遇到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皮肤与粘膜构成的屏障结构,血脑屏障,胎盘屏障及吞噬细胞对细菌的非特异性的吞噬和体液中杀菌抑菌物质对细菌的攻击。
7-10天后,机体产生特异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一起杀灭病原菌简述细菌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
答:①钝化酶的产生②药物作用靶位发生改变③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和主动外排机制④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形成了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在这种压力的作用下,原来只占很少比例的耐药菌株被保留下来,并不断扩大。
举例说明细菌命名的原则。
答:细菌的命名一般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拉丁文双命名法。
一个细菌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组成,属名在前,用名词,首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形容词,首字母小写;两者均用斜体字。
中文译名种名在前,属名在后。
如Mycobaterium tuberculosis (结核分枝杆菌)。
属名亦可不将全文写出,只用第一个大写字母代表,如M. tuberculosis如何确定从标本中分离的细菌为葡萄球菌?并确定其有无致病性。
答:①直接镜检,经革兰染色后镜检发现革兰染色阳性呈葡萄状排列的球菌,可初步报告疑为葡萄球菌,需进一步分离培养鉴定。
②分离培养:血培养需经增菌后转种血平板进一步鉴定,若无细菌生长,需连续观察7天,并以血平板确定有无细菌的生长。
脓液、尿道分泌物、脑脊液沉淀物可直接接种血平板,37℃过夜,可形成直径约2-3mm、产生不同色素的菌落。
金葡菌菌落周围有透明溶血环。
③试验鉴定:血浆凝固酶试验,甘露醇发酵试验,耐热核酸酶试验,肠毒素测定,SPA检测。
致病性葡萄球菌菌落周围有透明溶血环,血浆凝固酶试验阳性,甘露醇发酵试验阳性,耐热核酸酶试验阳性,SPA检测有A蛋白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检验》初级师基础知识
个人整理
沙门菌在普通平板上的菌落特点为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
沙门菌属不发酵乳糖和蔗糖;中引起食物中毒最常见的菌种为鼠伤寒沙门菌。
伤寒沙门菌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
志贺菌分为 4 个群 A 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C群为鲍氏志贺菌 D宋内志贺菌
庆大霉素培养基适合于培养霍乱弧菌
内毒素均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为细胞壁的一种成分,脂多糖。
毒性作用包括发热白细胞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外毒素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
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产毒性大肠杆菌肠毒素,白喉毒素,表皮剥脱毒素、痉挛毒素,肉毒毒素,霍乱肠毒素。
甲肝诊断方法依赖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HAV的IgM
HBV的抗原成分中HBsAg与病毒的中和性质作用有关。
羊血清热灭菌58℃。
CFT 反应中为了查Ag,常常降低反应温度,称为冷 CFT,冷 CFT的反应温度通常是4℃。
CFT 反应成分:Ag 被检血清补体溶血素 SRBC 补体作用是非特异性结合。
Vero 细胞狂犬病毒疫苗是最近最先进的狂犬病疫苗。
流行性出血热布尼亚病毒科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布尼亚病毒科
登革出血热黄病毒科
艾博拉出血热弹状病毒科
家鼠型 SEOV型
野鼠型 HTNV型
混合型 SEOV型和 HTNV型
健康带菌者的排菌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7天(一周)。
潜伏期排菌多在最末一两天,持续时间更短。
病后带菌有两种情况:恢复期带菌自临床症状消失后3个月内带菌,绝大多数患者恢复期带菌的时间不超过一周,和慢性带菌(持续排菌超过3个月),这种情况少见,可能与胆囊或胆道的炎症有关。
与小儿顽固性腹泻有关的是肠集聚粘附性大肠埃希氏菌
引起旅游者腹泻的最主要的是肠产毒性大肠埃希氏菌
LT导致腹泻的主要原因是肠道细胞质内的cAMP 升高
葡萄糖不存在乳糖存在的条件下乳糖操纵子高效率转录。
Sereny 试验是测试细菌的侵袭力
把外源质粒导入细菌内的方法称为转化
8 游泳池水细菌总数培养37℃,48h。
9 醋酸纤维素电泳主要用于免疫球蛋白分离
10 生活饮用水采样后不能立即检验,其保存温度和时间为4℃ 4 h
11在做证实试验时,挑取蜡样芽胞杆菌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典型菌落的数目
为 5个
12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蛋白浓度采用波长是 280 nm
13 高速离心机转速范围 10000-40000 rpm
17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的最佳范围为 200bp-50kb
18 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对进口食品的阳性检测样本保存期限是 6个月
19 在油性液体化妆品供检样品制备过程中,乳化条件是40~44℃水浴中乳化
21 副溶血性弧菌在三糖铁培养基中的反应不包括 A. 底层变黄葡萄产酸产气
B. 斜面不变色
C. 不产硫化氢
D. 有动力
E. 不分解蔗糖答案: A
22 关于化妆品微生物检验,错误的是
A. 进口产品应为市售包装
B. 产品应在有效期内
C. 检验前样品应保存在阴凉干燥处
D. 检验时从2个以上包装中取混合样品
E. 检验时用样总量一般为5g或5ml答案: E
26 在医疗工作中,对青霉素的耐药株高达90%以上的菌株是
A. 链球菌
B. 肺炎球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伤寒杆
菌 E. 四联球菌
答案: C
28 我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条例》中对病原微生物的分类和危害等级的描述是:分为四类,第四类危险程度最低。
第七条国家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是指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
第二十条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第二十一条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实验目的和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
(二)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
(三)具有与拟从事的实验活动相适应的工作人员;
(四)工程质量经建筑主管部门依法检测验收合格。
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三级、四级实验室是否符合上述条件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发给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的资格证书。
14 关于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管理,正确的是
A. 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在单位应具有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
B. 生物安全三级,四级实验室应通过国家生物安全认可∨
C. 生物安全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
D. 实验室从事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有关的科研项目,无需生物安全实验室
E. 实验结束后,非保藏机构应及时将病原微生物就地销毁或者移交保藏机构保管答案:
29 沙门菌检验中使用的增菌液TTB是指
D. 四硫酸钠煌绿增菌液
答案: D
解析:
30 以下观察结果中,不符合志贺菌的是
A. 在TSI琼脂上不发酵乳糖和蔗糖
B. 在TSI琼脂上发酵葡萄产酸不产气
C. 在TSI琼脂上不产H2S
D. 动力阳性
E. 革兰阴性杆菌
答案: D
解析:
31 茶具及餐具微生物检测样品的测定中,错误的是
A. 采用涂抹法采样
B. 采样对象为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茶具或餐具
C. 采样面积为25c㎡大小
D. 口唇接触处
E. 送检时间为4h以内
答案: C
解析:
32 采集自来水常用的中和试剂是
A. 硫代硫酸钠
答案: A
解析:
33 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 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仪器
B. 防止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
C. 防止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
D. 防止病原微生物实验者的自身感染
E. 防止出现阴性实验结果
答案: E
解析:
34 关于实验室记录管理要求,错误的是
A. 实验室记录可输入计算机或书面记录
B. 可将记录保存于实验室供留底查询
C. 输入计算机的记录应定期整理
D. 书面记录保存5年后可销毁
E. 相应的影像资料应长期保存
答案: D
解析:
35 关于食品采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无菌刀、勺和无菌容器采样
B. 每一个独立包装为一件
C. 大样为一整批样品
D. 中样为200g
E. 小样为25g
答案: B
解析:
36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哪个温度范围内易见到动力
C. 20~25℃
答案:
解析: C
37 医疗机构污水粪大肠菌群监测频率是
B. 每月不少于1次
答案: B
解析:
38 在核酸电泳中,不同构象DNA泳动率通常是
B. 超螺旋>线性>切口环状
答案: B
解析:
39 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重要的试验是
C. 血浆凝固酶试验
答案: C
解析:
40 HEPA过滤器一般采取的消毒方式是
B. 甲醛熏蒸
答案: B
解析:
41 对流电泳试验中,常用的缓冲液是
A. 巴比妥缓冲液
答案: A
42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测定细菌浓度的仪器名称是
C. 可见分光光度计
答案: C
43 对微生物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正确的做法是
D. 高压蒸汽灭菌或化学消毒剂处理
答案: D
44 关于食品中粪大肠菌群检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采用多管发酵法
B. 将处理好的检样接种乳糖胆盐培养基
C. 将初发酵阳性培养物接种EC肉汤
D. 将EC肉汤管中产气者分别转种于伊红美蓝平板
E. 取典型菌落接种乳糖发酵管进行证实试验
答案: E
解析:
45 滤膜集菌法监测医疗污水的结合杆菌时,需要抽滤的样品量是
A. 50ml
B. 100ml
C. 200ml
D. 300ml
E. 500ml
答案: C
解析:
46 检验食品中的志贺菌,首选的条件是
C. 接种GN增菌液,36℃±1℃培养8h
答案: C
解析:
47 进行食品的小肠结肠炎试验时,所有的生化反应培养温度是25℃
A. 20℃
B. 26℃
C. 30℃
D. 36℃
E. 42℃
答案:
解析:
48 下列不属于肠杆菌科的是
A. 枸橼酸杆菌属
B. 克雷伯菌属
C. 爱德华菌属
D. 鲍特菌属
E. 肠杆菌属
答案: D
解析:
49 制备细菌外膜蛋白可用
A. SDS裂解
答案: A
解析:
50 关于离子交换层析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主要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
B. 常用的介质是纤维素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