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靖微机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册(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熟悉微机硬件设备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深入理解微机原理课程内容,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微机系统认识实验2. 微机硬件组成实验3. 微机指令系统实验4. 微机寻址方式实验5. 微机程序设计实验6.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微机原理实验箱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计算机一台5. 实验指导书四、实验步骤与内容1. 微机系统认识实验(1)观察实验箱的结构,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2)熟悉实验箱的电源、复位、运行等按钮的使用方法;(3)学习微机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加电、复位、启动等过程;(4)观察微机系统启动后的运行状态,了解各个模块的协同工作。
2. 微机硬件组成实验(1)观察实验箱的CPU、内存、I/O接口等硬件模块;(2)学习CPU的内部结构,包括寄存器、控制单元、运算单元等;(3)学习内存的存储原理,了解ROM、RAM等存储器的特点;(4)学习I/O接口的工作原理,了解中断、DMA等传输方式。
3. 微机指令系统实验(1)学习微机指令系统的基本格式,包括操作码、地址码等;(2)掌握微机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包括立即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等;(3)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实现加、减、乘、除等运算;(4)学习微机中断处理过程,了解中断向量表、中断服务程序等概念。
4. 微机寻址方式实验(1)学习微机寻址方式的基本概念,包括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等;(2)编写程序,实现不同寻址方式下的数据访问;(3)观察不同寻址方式对程序执行速度的影响。
5. 微机程序设计实验(1)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数据定义、指令编写、程序结构等;(2)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数据交换、排序等操作;(3)学习微机程序的调试方法,包括单步执行、断点设置等。
6.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1)学习微机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并行接口、串行接口等;(2)观察实验箱中的并行接口、串行接口等模块,了解其工作原理;(3)编写程序,实现数据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之间的传输;(4)学习微机中断处理在接口技术中的应用。
微型计算机实验一实验报告

微型计算机实验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微型计算机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熟悉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了解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和工作原理,并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组装和调试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我们对计算机系统的认识和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设备与工具1、计算机主机箱、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硬件设备。
2、螺丝刀、镊子、防静电手环等工具。
三、实验内容1、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打开计算机主机箱,观察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硬件设备的外观和安装位置。
学习各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如 CPU 负责运算和控制,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等。
2、计算机硬件组装戴上防静电手环,防止静电对硬件设备造成损坏。
首先安装 CPU,将 CPU 对准主板上的插座,轻轻放下,然后扣紧CPU 插座的扳手。
安装内存,将内存插槽两端的卡扣掰开,将内存条对准插槽,用力按下,直到两端的卡扣自动扣紧。
安装硬盘,将硬盘固定在机箱的硬盘架上,然后连接数据线和电源线。
安装显卡,将显卡插入主板上的 PCIE 插槽,并用螺丝固定。
安装声卡和网卡,根据主板的接口类型,将声卡和网卡插入相应的插槽。
连接机箱前面板的线缆,包括电源按钮、重启按钮、指示灯、USB 接口等。
3、计算机硬件调试检查各硬件设备的安装是否牢固,连接是否正确。
接通电源,按下电源按钮,观察计算机能否正常启动。
如果计算机无法启动,根据报警声和指示灯的提示,查找故障原因并进行排除。
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清理实验台,将所需的硬件设备和工具摆放整齐。
阅读计算机硬件组装的相关资料,了解组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硬件组装按照上述步骤,依次安装 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网卡等硬件设备,并连接好线缆。
3、硬件调试检查组装完成的计算机,确保没有遗漏的部件和连接错误。
接通电源,按下电源按钮,观察计算机的启动情况。
如果计算机无法启动,首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然后检查各硬件设备的连接是否松动。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2. 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3. 熟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 微机系统组成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实验内容:观察并记录微机系统的各个部件,如CPU、内存、硬盘、主板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3)实验步骤:①观察微机系统各个部件的连接情况;②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③分析微机系统的整体结构。
2. 微机工作原理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
(2)实验内容:观察并记录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如指令的取指、译码、执行等。
(3)实验步骤:①观察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②了解各个阶段的功能和作用;③分析微机工作原理。
3. 指令系统实验(1)实验目的:熟悉汇编语言指令系统。
(2)实验内容: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如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逻辑运算指令等。
(3)实验步骤:①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②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实现数据传送、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等功能;③调试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1)实验目的:提高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2)实验内容:编写一个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以下功能:①计算两个数的和;②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偶数;③输出程序运行结果。
(3)实验步骤:①编写汇编语言程序,实现上述功能;②调试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③分析程序运行过程,确保程序正确性。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微机系统组成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微机系统的各个部件,了解了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 微机工作原理实验:通过观察微机工作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掌握了微机的工作原理。
3. 指令系统实验:通过学习汇编语言的基本指令,熟悉了汇编语言指令系统。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通过编写汇编语言程序,提高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四、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微机原理实验,我对微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指令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微机》实验报告格式

《微机》实验报告格式一、实验名称清晰明确地写出本次微机实验的名称,例如:“微机系统性能测试实验”、“微机硬件组装与调试实验”等。
二、实验目的简要阐述进行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例如:1、熟悉微机的硬件组成和结构。
2、掌握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设置。
3、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对微机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
三、实验设备列出实验中所使用到的主要设备和工具,包括微机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各种连接线、安装盘、测试软件等,并注明其型号、规格等相关信息。
四、实验原理对实验所依据的原理进行简要说明,这部分内容应包括相关的理论知识、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等。
例如,如果是微机硬件组装实验,需要说明各个硬件组件的功能、接口类型以及组装的顺序和注意事项;如果是性能测试实验,则需要解释测试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以及所使用测试软件的工作原理。
五、实验步骤详细描述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这是实验报告的核心部分。
步骤应清晰、准确、可操作性强,以便他人能够按照此步骤重复实验。
例如:1、硬件组装步骤(1)准备好所需的硬件组件和工具,将主机箱平放在桌面上,并打开侧面板。
(2)安装 CPU,注意对准插槽和方向,轻轻按下并扣好固定杆。
(3)安装内存,将内存条插入对应的插槽,确保两端卡扣卡住。
(4)安装硬盘和光驱,将其固定在机箱的相应位置,并连接数据线和电源线。
(5)安装显卡、声卡等扩展卡,插入插槽并固定。
(6)连接各种电源线、数据线和跳线,包括主板电源、CPU 电源、硬盘数据线、光驱数据线等。
(7)检查连接无误后,盖上机箱侧面板,插上电源,准备开机测试。
2、软件安装与设置步骤(1)将操作系统安装盘放入光驱,开机按提示进入 BIOS 设置,将启动顺序设置为光驱优先。
(2)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包括选择安装分区、输入序列号、设置用户名和密码等。
(3)安装驱动程序,包括主板驱动、显卡驱动、声卡驱动等,可以使用随机附带的驱动光盘或者从网上下载最新的驱动程序。
微机基础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微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微机基本操作,包括启动、关闭、使用键盘和鼠标等。
3. 学习微机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文件管理、程序管理、系统设置等。
4. 培养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1. 硬件环境:微机一台、显示器一台、键盘一个、鼠标一个。
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等。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微机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观察微机外部结构,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2)打开微机,观察启动过程,了解微机自检和启动顺序。
(3)学习微机内部结构,了解CPU、内存、硬盘、显卡等部件的功能。
(4)了解微机工作原理,包括指令执行过程、数据传输过程等。
2. 微机基本操作(1)学习启动和关闭微机的方法,了解安全关机的重要性。
(2)学习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程序、切换窗口等。
(3)学习使用快捷键提高工作效率。
3. 微机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界面和功能。
(2)学习文件管理,包括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等操作。
(3)学习程序管理,包括安装、卸载、运行程序等操作。
(4)学习系统设置,包括显示设置、声音设置、网络设置等。
4. 实验练习(1)练习使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软件,绘制简单的图形。
(2)练习使用Word文档编辑功能,制作一份简单的文档。
(3)练习使用Excel表格处理功能,制作一份简单的表格。
(4)练习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功能,制作一份简单的演示文稿。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熟悉了微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微机基本操作,学习了微机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实验分析(1)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微机的基本操作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熟练掌握键盘和鼠标操作,能够使我们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
(2)在文件管理方面,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计算机中的数据。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微机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二、实验内容1. 搭建微机实验系统:根据实验所需,搭建适当的微机实验系统,包括各种硬件设备的连接与设置。
2. 硬件接口的实验:通过连接不同的硬件接口,进行实验操作,学习硬件接口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3.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使用相应的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并进行调试,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
4. 中断实验:通过调用不同的中断服务例程,进行实验操作,学习中断的使用原理和应用场景。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步骤:(1) 搭建微机实验系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连接各种硬件设备,确保能够正常工作。
(2) 硬件接口的实验:选择一个硬件接口,例如并行口,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读取和输出数据的功能。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3)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相应的程序,并进行调试。
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并记录相关数据。
(4) 中断实验:选择一个中断服务例程,例如键盘中断,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对键盘输入的响应。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2. 实验结果:(1) 硬件接口的实验结果:通过编写程序并连接硬件接口,成功读取和输出数据,实现了相应的功能。
(2)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结果:编写的程序能够正确执行,并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3) 中断实验结果:编写的程序能够响应相应的中断信号,并实现了对键盘输入的处理。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1.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微机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2.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硬件接口的连接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等。
但通过彼此的合作与讨论,我们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成功完成了实验。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微机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微机系统实验报告

微机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微机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研究,深入了解微机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硬件和软件技术,提高我们对计算机系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一台配备有英特尔酷睿 i5 处理器、8GB 内存、512GB 固态硬盘的微机,以及相关的实验仪器和软件,如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编译软件等。
实验环境为 Windows 10 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微机系统硬件组成的认识首先,我们对微机系统的硬件组成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学习。
打开计算机主机箱,我们可以看到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等主要硬件组件。
通过观察它们的外观、接口和标识,了解了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二)CPU 性能测试使用专门的 CPU 性能测试软件,对微机的 CPU 进行了性能测试。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记录了 CPU 的主频、核心数、线程数等参数,并观察了其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如处理单线程任务和多线程任务时的速度和效率。
(三)内存性能测试通过内存测试软件,对微机的内存进行了读写速度、延迟等性能指标的测试。
同时,还研究了不同内存容量和频率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四)硬盘性能测试利用硬盘性能测试工具,对微机的固态硬盘进行了顺序读写、随机读写等性能测试。
分析了硬盘的读写速度、访问时间等参数,评估了其对系统整体性能的贡献。
(五)显卡性能测试使用显卡性能测试软件,对微机的显卡进行了图形处理能力的测试。
包括 3D 渲染、游戏性能等方面的测试,了解了显卡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表现。
(六)系统稳定性测试为了确保微机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定性,我们进行了长时间的压力测试。
通过运行大型软件、多任务处理等方式,观察系统是否出现死机、蓝屏等故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CPU 性能测试结果经过测试,我们发现微机所配备的英特尔酷睿 i5 处理器在处理单线程任务时表现出色,其主频较高,能够快速完成单个任务。
微机实验报告(DOC)

微机实验报告学生姓名专业班学号指导老师年月日注:红色为程序修改部分实验一1、用命令A 汇编下列指令,判断指令正误并说明原因。
(1)ROR AX,8(2)LEA DI,[AX](3)MOV DS,2010(4)PUSH AL(5)OUT 900,AL(6)MOV [BX],0答:(1)ROR 为右移指令,每次移位只能移一个位。
(2)不能对累加器去偏移地址。
(3)立即数不能直接发送给段寄存器。
此程序正确应该改为:MOV AX,2010MOV DS,AX(4)字压入堆栈指令,它允许将 16 位的源操作数压入堆栈。
(5)OUT 指令是把累加 AL/AX 中的内容输出到指定的端口。
(6)错在不知道 0 是以字节型数据存储到[BX]还是以字型数据存储到[BX]。
2、说明可读写内存 RAM 和只读内存 ROM 的区别。
答:ROM 和 RAM 是计算机内存储器的两种型号,ROM 表示的是只读存储器,即:它只能读出信息,不能写入信息,计算机关闭电源后其内的信息仍旧保存,一般用它存储固定的系统软件和字库等。
RAM 表示的是读写存储器,可其中的任一存储单元进行读或写操作,计算机关闭电源后其内的信息将不在保存,再次开机需要重新装入,通常用来存放操作系统,各种正在运行的软件、输入和输出数据、中间结果及与外存交换信息等,我们常说的内存主要是指 RAM。
3、说明命令 T 和 P 的差别。
答:两个都是单步执行指令。
区别在于遇到调转程序 call 指令时,T 指令会跳到 call 指令中去一步一步的执行;而 p 指令遇到 call 指令时,它一下子全部执行后就跳出来,而不会一步一步的去执行。
指出任务 6 中程序段的出错原因,给出修改后的程序段。
4、利用T,P,G 命令,执行下列指令段,注意它们的不同之处。
(1) MOV DI,300MOV SI,400MOV CX,3CLDREP MOVSBINT 3--T 指令---G 指令---P 指令(2) MOV AH,2MOV DL,41INT 21INT 3---P 指令---G 指令实验总结:指令异同T一步一步执行G执行一段代码执行指令操作P在执行的过程中跳过循环(7)先在CS:200 处汇编一条RET 指令,再在CS:100 处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X,COM_ADD AL,80H DX,AL DX,PA_ADD AL,0FFH DX,AL BX,LED_Data AL,0 DX,AL DL5S CX,6
;PA、PB、PC为基本输出模式 ;灯全熄灭
;东西绿灯,南北红灯
DX,AL DL500ms AL,0 DX,AL DL500ms START2 AL,2 DX,AL DL3S AL,3 DX,AL DL5S CX,6 AL,4 DX,AL DL500ms AL,3 DX,AL DL500ms START3 AL,5 DX,AL DL3S
二、实验内容(包括实验步骤和代码) 1、编写程序:使用 8255 的 PA0..2、PA4..6 控制 LED 指示灯,实现交通灯功能。 2、连接线路验证 8255 的功能,熟悉它的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 1、连线说明: D3 区: CS、 A0、 A1 D3 区: JP23 (PA 口) — — — — A3 区: CS1、 A0、A1 F4 区:JP18
;PA、PB 输出,PC 输入
;置显示缓冲器初值
DX,AL DX AL,AH DX,AL DL1 DX,PB_8255 AL,0FFH DX,AL AH,80H LD1 AH,01H LD0 DX BX AX
;取显示数据 ;段数据->8255 PA 口 ;扫描模式->8255 PB 口
;延迟 1ms
START1 NEAR CX CX,60000 DL500ms1 CX
NEAR CX CX,6 DL500ms DL3S1 CX
NEAR CX CX,10 DL500ms DL5S1 CX
START
三、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3
四、数字签名
4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姓 名 张子靖 系院专业 实验三(2)8255 键盘控制实验 计算机 指导教师 班 级 1班 学 成 号 绩 2015216781
5
MAIN3: MAIN2:
DIR
LD0:
LD1:
DIR
NOP CLD MOV MOV OUT LEA MOV MOV REP CALL LEA CALL STOSB CALL CMP JNZ JMP PROC PUSH PUSH PUSH LEA MOV LEA MOV LODSB XLAT OUT INC MOV OUT CALL MOV MOV OUT TEST JZ ROL JMP POP POP POP RET ENDP
NEAR CX CX,500 $ CX
;延迟子程序
NEAR BX DX AllKey LK1 DIR DIR LK DIR DIR AllKey LK2 DIR LK BL,0FEH BH,0 DX,PB_8255 AL,BL DX,AL DX AL,DX AL,01H LONE AL,AL LKP AL,02H NEXT AL,08H BH,AL DIR AllKey LK3 AL,BH DX
6
DL1
DL1 KEYI
LK:
PROC PUSH MOV LOOP POP RET ENDP PROC PUSH PUSH CALL JNZ CALL CALL JMP CALL CALL CALL JNZ CALL JMP MOV MOV MOV MOV OUT INC IN TEST JNZ XOR JMP TEST JNZ MOV ADD CALL CALL JNZ MOV POP
2、运行程序,观察实验结果(任意按下 F5 区 4X4 键盘几个键,它上面的 8 个 LED 显示 器会将按键的编码从左至右依次显示出来) ,可依此验证对程序的正确性。 演示程序 .MODEL TINY COM_8255 EQU 0273H ;8255 控制口 PA_8255 EQU 0270H PB_8255 EQU 0271H PC_8255 EQU 0272H .STACK 100 .DATA buffer DB 8 DUP(?) ;8 个字节显示缓冲区 SEG_TAB DB 0C0H,0F9H,0A4H,0B0H, 99H, 92H, 82H,0F8H DB 080H, 90H, 88H, 83H,0C6H,0A1H, 86H, 8EH,0FFH .CODE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ES,AX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姓 名 张子靖 系院专业 实验三(1 )8255 控制交通灯实验 计算机 指导教师 班 级 1班 学 成 号 绩 2015216781
实验日期
2017.6.13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 8255 芯片的工作原理,熟悉其初始化编程方法以及输入、输出程序设计技巧。学 会使用 8255 并行接口芯片实现各种控制功能,如本实验(控制交通灯)等。 2、熟悉 8255 内部结构和与 8086 的接口逻辑,熟悉 8255 芯片的 3 种工作方式以及控制字 格式。 3、认真预习本节实验内容,尝试自行编写程序,填写实验报告。
BX BH BL,80H KND BL,01H LK4 LK NEAR DX,PB_8255 AL,AL DX,AL DX AL,DX AL AL,03H ;列计数器加 1 ;判是否已扫到最后一列
;全"0"->扫描口 ;读键状态 ;取低二位
START
三、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四、数字签名
8
五、实验心得 本次实验是对 8255A 并行接口可编程芯片的学习。第一个实验通过 8255A 控制交通灯, A 口、B 口、C 口在基本输出方式,A 口连接等二极管的插线,通过对 A 口输送数据来输出控 制灯的亮暗。这个实验很好地帮助了我了解 8255A 工作方式和 A 口、B 口、C 口的作用。在 第二个小实验里, 用 8255A 对键盘按键的读取, 然后显示在数码管上, PC0、 pc1 连接这 KCL1, KCL2,在细判中对键盘按键的行做出判断。对于 A 口 则输入列线。B 、C 口则输出对数码 管的显示。其实这两个小实验都很好地表现了 8255A 的功能与各个通道的工作方式,因此实 验过后,我对 8255A 有了较深的理解。
2、观察实验结果,是否能看到模拟的交通灯控制过程。 演示程序 .MODEL TINY COM_ADD EQU 0273H PA_ADD EQU 0270H PB_ADD EQU 0271H PC_ADD EQU 0272H .STACK 100 .DATA LED_Data DB 10111110B ;东西绿灯,南北红灯 DB 10111111B ;东西绿灯闪烁,南北红灯 DB 10111101B ;东西黄灯亮,南北红灯 DB 11101011B ;东西红灯,南北绿灯 DB 11111011B ;东西红灯,南北绿灯闪烁 DB 11011011B ;东西红灯,南北黄灯亮 .CODE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实验日期
2015.6.13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掌握 8255 的设计、编程方法。 2、掌握矩阵键盘的扫描方法 3、掌握动态扫描数码块的方法 4、认真预习,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填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包括实验步骤和代码) 1、编写程序:扫描键盘,如有按键,键号显示于数码管。 2、连接线路,验证 8255 的功能,熟悉它的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 1、连线说明: D3 区:CS、A0、A1 D3 区:PC0、PC1 D3 区: JP20(PB 口 ) 、 JP16(B) 、 JP17(C) — — — — — — A3 区: CS1 、 A0、A1 F5 区 : KL1 、 KL2 F5 区:A、B、 C
2
;东西绿灯闪烁,南北红灯
;东西黄灯亮,南北红灯
;东西红灯,南北绿灯
;东西红灯,南北绿灯闪烁
;东西红灯,南北黄灯亮
DL500ms
DL500ms1:
DL500ms DL3S
DL3S1:
DL5S
DL5S1:
JMP PROC PUSH MOV LOOP POP RET ENDP PROC PUSH MOV CALL LOOP POP RET ENDP PROC PUSH MOV CALL LOOP POP RET ENDP END
9
7
;调用判有无闭合键子程 序
;调用显示子程序,延迟 6ms
LK1:
;调用判有无闭合键子程 序
LK2: LK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R4
;0 行有键闭合
LONE:
;1 行有键闭合 ;判断释放否
LKP: LK3:
;键号->AL
NEXT:
KND: KEYI AllKey
AllKey
POP RET INC TEST JZ ROL JMP JMP ENDP PROC MOV XOR OUT INC IN NOT AND RET ENDP END
1
START1:
START2:
START3:
NOP MOV MOV OUT MOV MOV OUT LEA MOV XLAT OUT CALL MOV MOV AL,1 XLAT OUT CALL MOV XLAT OUT CALL LOOP MOV XLAT OUT CALL MOV XLAT OUT CALL MOV MOV XLAT OUT CALL MOV XLAT OUT CALL LOOP MOV XLAT OUT CALL
;0->DF, 地址自动递增 DX,COM_8255 AL,89H DX,AL DI,buffer AL,10H CX,08H STOSB DIR DI,buffer keyi DIR DI,offset buffer+8 MAIN2 MAIN3 NEAR AX BX DX SI,buffer AH,0FEH BX,SEG_TAB DX,PA_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