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风土复兴路

合集下载

世界葡萄酒历史发展脉络

世界葡萄酒历史发展脉络

世界葡萄酒历史发展脉络葡萄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饮品,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的发展脉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以下将从古代的起源开始,梳理一下世界葡萄酒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葡萄酒的起源葡萄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即今天的伊拉克和伊朗一带。

公元前4000年左右,人们已经开始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

古埃及人也是葡萄酒的热爱者,他们将葡萄酒神圣化,并将其用于宗教仪式。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葡萄酒的发展与传播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是葡萄酒文化的重要阶段。

希腊人将葡萄酒视为文化的象征,他们研究酿酒技术,并将其传播到整个地中海地区。

古罗马人将葡萄酒的种植和酿造推向了新的高度,他们建立了大规模的葡萄园和酒窖,并制定了酿酒相关的法律和规定。

三、中世纪:葡萄酒的宗教意义中世纪的欧洲,葡萄酒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基督教的圣餐仪式中使用葡萄酒,使得葡萄酒成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修道院和教堂成为了葡萄酒的主要生产地,他们在葡萄种植和酿造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四、文艺复兴与启蒙时期:葡萄酒的地理发现与品质改进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葡萄酒的地理发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开始在欧洲各地传播,新的品种也被引进。

同时,葡萄酒的品质改进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

法国的波尔多和勃艮第地区成为了葡萄酒的产区,他们在品质控制和葡萄园管理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现代:葡萄酒的全球化与多样化近代以来,葡萄酒的发展进入了全球化和多样化的阶段。

各个国家都开始投资葡萄酒产业,并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成为世界葡萄酒的重要生产国,而新兴的产区如澳大利亚、美国和智利也逐渐崭露头角。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使得葡萄酒的酿造更加精细化和精确化。

六、未来展望: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在未来,葡萄酒产业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同时,创新也将推动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如新的酿酒技术、葡萄品种的培育和市场营销策略的创新。

葡萄酒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演示稿件

葡萄酒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演示稿件

礼仪与祭祀
在宫廷礼仪和祭祀活动中 ,葡萄酒常作为重要的祭 品和礼仪用品。
宫廷酒文化
葡萄酒在宫廷中形成了独 特的酒文化,包括品酒、 论诗、作画等。
葡萄酒在文人墨客中的影响
诗词歌赋
许多文人墨客以葡萄酒为 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词 歌赋,赞美其美味与意境 。
书画艺术
葡萄酒常常出现在文人墨 客的书画作品中,成为重 要的艺术元素。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理念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国葡萄酒产业也在 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理念,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03
多元化与个性化发展
中国葡萄酒产业在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包括产品类
型、包装设计、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创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葡萄酒与中国文化深度融合的展望
葡萄酒与中国古代医药学的关系
葡萄酒的药用价值
古代中医认为葡萄酒具有温中散寒、活血通络、滋阴养颜等功效,常用于治疗一些疾病 和保健养生。
葡萄酒与中药的配伍
在古代中药方剂中,有时会用到葡萄酒作为药引或配伍其他中药使用,以增强药效或改 善口感。
05
葡萄酒在中国近现代的发展 历程与现状
葡萄酒在中国近现代的引进与发展
中国与葡萄酒的初次接触
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从大 宛(现今的中亚地区)带回了葡萄种 子和酿酒技术。
葡萄酒的传入
随着葡萄种植的推广和酿酒技术的发 展,葡萄酒逐渐在中国西北地区流行 开来。
02
葡萄酒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与 影响
葡萄酒在宫廷中的地位
01
02
03
贡品与御酒
葡萄酒作为珍贵的饮品, 常被地方进贡给朝廷,成 为宫廷御酒。

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葡萄酒的发展历史

葡萄酒的发展历史葡萄酒是一种古老的饮品,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以下是葡萄酒发展的主要里程碑和历史概述:早期历史:-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开始在现代格鲁吉亚和伊朗一带种植葡萄,并制作葡萄酒。

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葡萄酒制作活动。

古代文明:-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都对葡萄酒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葡萄酒在这些文明中被广泛用于宗教仪式、社交活动和医疗用途。

中世纪:-在中世纪,葡萄酒的制作和贸易成为欧洲经济中重要的一部分。

修道院在葡萄酒的生产和传播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推动了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的发展。

探索和殖民时代:-15世纪至18世纪的探索和殖民时代,欧洲国家的探险家和殖民者将葡萄酒的种植和酿造技术带到了新大陆,如南美洲和北美洲。

这导致了葡萄酒的全球传播和多样化。

现代葡萄酒工业的兴起:- 19世纪,葡萄酒工业开始迅速发展。

蒸汽机和现代酿酒设备的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葡萄酒质量得到了改善。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等国成为主要的葡萄酒生产国。

葡萄酒的现代时代:- 20世纪以来,葡萄酒产业进一步扩大和多样化。

新的葡萄酒产区涌现出来,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智利、阿根廷和南非等。

葡萄酒生产技术和酿酒工艺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包括不同的葡萄品种培育和酿造方法。

现代葡萄酒市场:-当代葡萄酒市场充满了多样性和全球化。

消费者可以选择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风格、产区和品牌的葡萄酒。

此外,有机葡萄酒、生物动力葡萄酒和自然葡萄酒等新兴趋势也在葡萄酒行业中崭露头角。

葡萄酒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人类文明和农业进步的历史。

如今,葡萄酒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和广泛消费的酒类之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象征。

红酒的文化底蕴

红酒的文化底蕴

红酒的文化底蕴红酒作为一种享誉世界的饮品,背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从其悠久的历史、悦人的口感到酿造工艺的传承,红酒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独特文化的热爱。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红酒的文化底蕴。

一、历史的沉淀红酒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古国,人们已经开始酿造红酒,并将其与文化和宗教仪式相结合。

红酒在古代被视为奢侈品和象征地位的象征,只有贵族和富商才能享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红酒的地位逐渐普及,成为大众消费的饮品之一。

它的历史长河见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演变,同时也传递了各个时代的文化风貌。

二、品鉴的艺术红酒是一门有着深厚底蕴的品鉴艺术。

对于一杯红酒而言,香气、色泽、口感等因素都体现着酿酒师的匠心独具和对细节的追求。

品鉴红酒需要具备对酒的感官和味觉的敏锐度,同时也需要对每个酒庄的历史、酿造工艺和特点有所了解。

品鉴红酒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对文化的追溯。

通过品味和辨析各种红酒的差异,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产地的风土特色和文化传承。

红酒品鉴所需要的耐心和细致也让人们更加懂得了解和尊重文化的独特之处。

三、文学与艺术的融合红酒一直以来都是文学与艺术的灵感来源之一。

无数文豪画家通过他们对红酒的感受和体验,描绘出许多经典作品。

例如,法国画家莫奈的《葡萄园里的午餐》和毕加索的《喝红酒的人》等作品,都展现了红酒在文学与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红酒也经常在文学作品中被提及,以其独特的气息和酒香,丰富了作品的情感和意境。

作家们用字句将红酒与爱情、友谊、独处等主题相结合,赋予了红酒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

四、社交与交流的纽带红酒作为社交活动中常见的饮品之一,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在红酒派对或晚宴上,人们通过品尝红酒、分享心得,慢慢交流感受,增进了彼此的情感和友谊。

同时,红酒也成为人们交谈的话题之一,无论是就业场合、商务会谈还是朋友聚会,红酒总能为人们带来愉悦的氛围。

中国葡萄酒的历史和发展史

中国葡萄酒的历史和发展史

中国葡萄酒的历史和发展史
中国葡萄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商代时期。

当时的文献记载了中国人采用葡萄酿酒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酒在中国逐渐得到了发展和推广,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饮品。

到了20世纪初,中国的葡萄园和酒庄经历了繁荣期。

当时的
重要葡萄酒产区包括山东、新疆和河南等地。

然而,到了
1949年以后的中国,由于政治和经济原因,葡萄酒的发展遭
遇了一定的阻碍。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葡萄酒才重新开始得到发展,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步是1980年代初引进法国波尔多红葡萄品种。

这些品
种的引进使得中国的葡萄酒品质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并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区,如山东、宁夏、新疆等地。

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增长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中国葡萄酒市场也在不断发展。

据统计,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

而在未来,中国的葡萄酒行业还将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和挑战,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将是在品质、文化和品牌方面的不断提升和创新。

红酒背后的故事中国的葡萄酒文化

红酒背后的故事中国的葡萄酒文化

红酒背后的故事中国的葡萄酒文化红酒背后的故事:中国的葡萄酒文化葡萄酒,作为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的美酒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当提到红酒时,人们往往会想起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然而,中国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葡萄酒文化。

在红酒背后的故事中,我们来探寻中国葡萄酒文化的渊源和发展。

一、葡萄的种植历史葡萄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中国是葡萄最早的原产地之一,同时也是葡萄栽培和酿造葡萄酒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据历史记载,汉代的时候,葡萄酒已经成为贵族宴会的常客,而至唐代,葡萄酒进一步普及并成为宫廷文化的一部分。

二、葡萄酒的现代发展中国的近代葡萄酒产业发展则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法国传教士来华时,带来了葡萄栽培和酿酒的技术。

他们在中国山东、河北等地成立了最早的葡萄酒厂,并逐渐推动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20世纪末,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葡萄酒市场开始蓬勃发展。

中国消费者对红酒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也催生了众多的葡萄酒企业和品牌。

目前,中国的葡萄酒产区遍布全国各地,尤以云南、河北、陕西等省份为主要产区。

三、中国红酒文化的特色中国的红酒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人热爱美食和饮食文化,讲究食物与酒的搭配。

红酒在这种文化背景下,被视为高雅的饮品,常常与中餐相得益彰,成为美食餐桌上的点缀。

其次,中国红酒文化拥有丰富的历史故事和象征意义。

葡萄的生长需要艰苦的环境和精心的呵护,这象征着酿酒师的智慧和耐心。

同时,红酒作为一种独特的美酒,也常常被用于庆贺和纪念重要的人和事。

最后,中国红酒文化注重与当代时尚和生活方式的结合。

随着年轻一代的崛起,他们对红酒有着更多的追求和体验需求。

中国的葡萄酒产业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推出更多针对年轻人口味和消费习惯的产品。

四、中国红酒文化的展望随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红酒文化的发展也进入了新的时代。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对葡萄酒产业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中国风土,世界品质

中国风土,世界品质

中国风土,世界品质作者:墨菲来源:《中国食品》2020年第13期近年来,我国国产葡萄酒不断受到进口葡萄酒的冲击,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给全世界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目前由于疫情影响了进出口贸易,为我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短暂窗口期,抓住这次机会,对我国葡萄酒产业的二次复兴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多年,产区建设基本成型,葡萄酒行业从业者应树立产业自信、文化自信和品质自信,匠心营造、协同发展,让国产葡萄酒走上人民的餐桌,融入我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中。

由中国酒业协会、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酿酒工业协会、甘肃省酒类商品管理局、北京市房山区葡萄酒产业促进中心、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通化市葡萄酒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昌吉州葡萄酒产业办公室、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碣石山片区开发管理委员会、怀来县葡萄酒局、桓仁满族自治县重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共同主办,京东超市、凤凰网协办的“中国风土,世界品质——中国人喝中国葡萄酒”系列活动分别于6月9日19∶30-21∶30、6月10日19∶30-21∶30在京东直播与凤凰网风直播平台如期上线。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琦,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技术委员会主任段长青,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世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酿酒工业协会秘书长王莹,甘肃省酒类商品管理局副局长沈明程,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高京涛,昌吉州葡萄酒产业办公室主任张旭东,北京市房山区葡萄酒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赵印,蓬莱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姜福明,碣石山片区开发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邵黎明,桓仁满族自治县重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郑继成,怀来县葡萄酒局副局长李慧勇,通化市葡萄酒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曼俊波等领导出席了6月9日的直播活动。

葡萄酒历史回顾与现代发展

葡萄酒历史回顾与现代发展

葡萄酒历史回顾与现代发展葡萄酒作为一种古老而珍贵的饮品,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和古希腊时代,而在现代社会,葡萄酒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欣赏。

本文将对葡萄酒的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并探讨其现代发展的新趋势。

一、古代葡萄酒的发展古埃及和古希腊是葡萄酒发展的两个重要起点。

在古埃及,葡萄酒被用于宗教仪式和身体护理,被看作是神圣的饮品。

而古希腊将葡萄酒视为文化的象征,他们发展了种植葡萄和制作葡萄酒的技术。

此外,古罗马时期也对葡萄酒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二、中世纪葡萄酒的复兴在中世纪,葡萄酒的生产与制造受到了教会的严格监管,它成为了基督教仪式中重要的元素。

随着修道院的建立,葡萄酒的生产逐渐发展,各个修道院的葡萄园成为了重要的产区。

法国的勃艮第、香槟和波尔多等葡萄酒产区在这一时期兴起。

三、现代葡萄酒的革新19世纪以来,葡萄酒的生产技术发生了许多改变和革新。

其中最重要的是葡萄酒酿造技术的改进。

采用现代的梅洛葡萄和霞多丽葡萄,葡萄酒的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另外,葡萄酒的储存和运输技术也得到了改进,使得葡萄酒更加易于保存和传播。

四、全球葡萄酒产区的崛起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全球范围内的葡萄酒产区不断涌现和发展。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阿根廷等传统葡萄酒产区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新兴的葡萄酒产区如美国加州、新西兰和南非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这些产区之间的竞争和合作,推动了葡萄酒行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五、可持续发展与有机葡萄酒的兴起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普及,越来越多的葡萄酒生产商开始转向有机和可持续种植方式,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有机葡萄酒的生产方式更加注重生态平衡和自然味道的保留,因此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这种趋势不仅仅限于葡萄酒行业,也是整个饮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六、葡萄酒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葡萄酒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承载着人类的历史和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酒的风土复兴路
作者:曹慧杰| 发表时间:2016.02.01
刊发于总2146期《中国经营报》[私享.品逸]版0条评论被10次查看收藏
有的人因为一部电影的剧情而感动,有的人因为一首歌曲的歌词而感动,而我却因为几位葡萄酒人的发言而感动。

2015年底,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的教室里,有一场别开生面的研讨会,题目是关于共同弘扬“风土”概念。

从意大利的巴罗洛,到德国的莫泽尔,从法国波尔多到中国的宁夏贺兰山,最后回到风土概念发源地勃艮第,针对风土,各有各的不同见解。

风土,法语是terroir,中文则叫为风土,最早接触到风土一词的时候,我总认为这是一外来词汇,但是通过查找,发现风土一词在中国早有记载,《国语·周语上》:“是日夜,瞽帅、音官以(省)风土。

廪于籍东南,钟而藏之,而时布之于农。

”韦昭注:“风土,以音律省风土,风气和则土气养也。


“一方水土一方人”,而在葡萄酒的世界则有“一方风土一方酒”。

按字面的解释就是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包括土地、气候、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劳作等,葡萄酒里所谓的风土可简单地理解为葡萄树生长环境的总和,包括土壤类型、地形、地理位置、光照条件、降水量、昼夜温差和微生物环境等一切影响葡萄酒风格的自然因素。

总结五个字就是风、土、光、热、水,而没有人,可见一款葡萄酒的独有的风格,好和坏,人为因素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现在市面上的葡萄酒可以分成两类:一种是风土酒,一种是工业生产酒。

风土酒,拥有自己的个性,尊重自然,自然给予我们什么,我们就出产什么
酒。

风土酒传递着一些来自那儿地块的信息,讲述一些故事,需要我们去发掘,夏布利葡萄酒中湿石头味,普伊-富美葡萄酒的燧石味,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味道和感觉,有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土质、土壤、矿物质含量等能给出科学的解答,有的则一直负有神秘感,无法用科学来表达。

而工业生产酒,不止一位发言人都说到过,千篇一律的口感,添加芳香剂、添加剂等。

有的时候不能光靠香气就判断一款酒的好坏,鼻子可以被骗,但是舌头不能被骗,所以品尝任何一款酒,都要一看、二闻、三尝、四判断。

所以我们要喝风土酒,风土酒是产地的面孔,代表这个产区和酒庄,通过喝风土酒,我们可以想象到那个产区的风土人情。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国际联合会主席郝林海在会上说:风土是贺兰山,风土是黄河水,风土是葡萄农冬天埋藤,风土是植物期盼降雨,风土是根瘤芽、霜霉病,风土是酿酒师的高兴与不高兴。

国内现在有22亿瓶葡萄酒,其中纯进口7亿瓶,自产工厂酒也就是所谓的国内灌装酒13亿瓶,国产酒庄酒2亿瓶,并且有1亿瓶是出自宁夏,中国的风土就在贺兰山脚下。

4万公顷,50多万亩国内最大集中连片的葡萄园,列级酒庄制度,120多个酒庄,200多葡萄酒从业人员。

如今宁夏已经被国内外公认为优良的葡萄种植产区,但宁夏精品葡萄酒奠基人王奉玉老先生用宁夏的口音讲述了宁夏葡萄酒发展的艰辛历程。

1984年的贺兰山东麓还是一片荒漠,年日照时数长达2730~3030小时,干旱少雨,典型的沙漠干燥气候,致使微生物无法生存繁殖,因为病虫害极少,但是干旱少雨,也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但是昼夜温差可高达13度以上,有利于酿酒葡萄糖分的积累。

经过不懈的努力,协助各部门,宣传,才让人认识到宁夏
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风土潜力。

贺兰山阻挡了西部的沙漠和风暴,让这些葡萄树可以在宁夏葡萄酒产区安全的生长,但是宁夏的冬季寒冷,葡萄属于喜温作物,耐寒较差,宁夏的葡萄酒弄在冬天又会多一项工作,给葡萄藤埋土。

奥贝兰·德维兰——勃艮第葡萄园风土世界文化遗产联合会主席,罗曼尼康帝酒庄的联合庄主,德维兰酒庄的庄主,全世界葡萄酒界公认的风土概念领袖人物对风土的阐述,带来更多不一样的想象。

克里玛(climat),勃艮第的葡萄园风土,通过9年的申请之路,在2015年7月成功被联合会教科文组织认可为世界文化遗产。

克里玛的概念比产区的概念小而细化,它是指能给葡萄酒带来与其他地方完全不同特色的一小块土地。

为什么要申遗?奥贝尔-德维兰说道: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勃艮第这样,把土地和葡萄酒的关系,以土壤根源识别产品的做法推向如此深远的境界。

通过申遗可以传播克里玛的普遍价值和地方生产的特色模式,让相关的人们意识到自己肩负着保护这个遗产的责任。

尊重风土,不是简单地用嘴说说,我们现在依赖自然,依赖风土,又的确不那么尊重它,使用大量的化肥、除草剂等,有没有考虑我们的子孙后代,大量的除草剂之后,自然会回馈给我们什么?葡萄品种是酒的名,风土是酒的姓,体现风土,需要找到最适合的葡萄品种,我们需要探查不同土壤的区别,我们需要去研究每个年份不同时期光照和降水对葡萄的不同影响。

显然,从风土的角度来说,中国的葡萄酒需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